收藏 分销(赏)

秋兴八首教案三.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2547749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4.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兴八首教案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秋兴八首教案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秋兴八首教案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秋兴八首教案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秋兴八首教案三.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秋兴八首(其一)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 余秋雨先生曾这样写道:“生为中国人,一辈子要承受数不尽的愤怒、苦恼和无聊。但是,有几个因素使我不忍离开,甚至愿意下辈子还投生中国,其中一个,就是唐诗。”陈子昂的悲慨,王昌龄的雄浑,王维的秀丽,李白的飘逸,刘禹锡的清俊,柳宗元的简淡而这其中,有一个人更是不可或缺。他半生飘零,却始终将国家之悲高于个人之悲。他的沉郁顿挫,扩开了整个唐诗气象中悲的广度与深度。他叫杜甫,一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诗人。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首诗秋兴八首(其一)。(二)古诗的相关知识1古诗介绍。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也称古诗、古风。古体诗格律自由,不

2、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和杂言体。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或格律诗,指格律诗体。在近体诗篇中句数、字数、平仄、押韵都有严格的限制。近体诗是唐代以后的主要诗体。近体诗包括绝句(五言四句、七言四句)、律诗(五言八句、七言八句)、排律(十句以上)三种,以律诗的格律为基准。2律诗特点。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分别为五言、七言句,简称五律、七律。律诗规定每首八句。以八句完篇的律诗,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破题(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结句(尾联)。每首的二三两联的上下句习惯是对仗句。律诗的格律非常严谨,在句数、字数、押韵、平仄、对

3、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每首限定八句;限定用平声韵,而且一韵到底,中间不得换韵;每句句式和字的平仄都有规定。(三) 诵读诗歌,初步感知(5分钟)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 dio w sn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yn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j xn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cu zhn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1.老师范读,“系”(j );兴(xng)2.全班同学齐声朗读全诗,在朗读中发现错误的字音,并纠正。(四)具体赏析(如何鉴赏一首古诗呢? )1、抓题目: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情感2、抓作者:知人论世3、抓

4、诗句:(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怎么写? )意象/意境、技巧、情感等找出诗中的意象,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平,解读诗歌内涵,抒发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4、抓注释:难理解的词语;传递诗歌当中隐含的内容和信息(人物、背景、情感 )。诗句的字面意思、诗中出现的意象、这些意象有什么内涵? 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诗歌应用到了哪些艺术技巧? (1) 抓题目:题目是什么意思?“秋兴”这个题目,意思是说因感秋而寄兴。这兴也就是过去汉儒说诗经的所谓“赋比兴”的“兴”(在四声应读去声)。晋代的潘岳有秋兴赋, 也是一篇感秋寄兴之作。但秋兴赋的体裁是属于辞赋类。而杜甫的秋兴八首则是律诗,是唐代新兴的一种诗体。若论它

5、们创作的成就和对后世发生的影响,杜甫的秋兴八首当然不是潘岳的秋兴赋所可比拟。(2)抓作者:知人论世介绍杜甫生平及创作背景(出示幻灯片)生平:杜甫(712770)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拾遗,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他的诗作,因多涉及唐代由盛而衰的历史,被称作“诗史”。有杜工部集传世。杜甫20岁以后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读书壮游时期(35岁之前)“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正是他刻苦学习自述。这个时期的创作,表现了他青年时期的气概和抱负。如: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 困守长安时期(35岁45

6、岁)诗的风格由早期的热情奔放,乐观坦荡变得悲壮凄凉,形成“沉郁顿挫”的诗风。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3) 陷贼为官时期(45岁48岁)由于安史之乱,杜甫携家和人民一道受冻挨饿,避难流亡,卷进了生活的底层。在沦陷区,山河破碎之感甚深。灾难的时代,震撼着诗人的心灵,使他写出了春望北征和“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不朽诗篇,并达到了现实主义的高峰。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4) 漂泊西南时期(48岁58岁)由甘肃颠沛流离到了成都,靠了友人的帮助在城西营建了草堂。他在这里居住了将近4年,写下了240多首诗篇。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就是在这里写就的

7、。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创作背景唐代宗永泰元年四月,剑南节度使严武病逝,杜甫在成都失去了依靠,结束了五年来漂泊流离的生活,也促使他决计买舟东下。第二年春天,杜甫携家来到夔(ku)州(今重庆奉节)暂居。在夔州居住的两年时间,杜甫达到了诗歌创作的又一个高峰,写下了四百多首诗。本课所选的三首律诗,都是作于这个时期。秋兴八首写于大历元年(公元766年)秋天。当时,安史之乱虽然结束,但李唐王朝仍然面临北方军阀重新割据的危险;另外,唐朝与吐蕃在剑南川西的战争也接连不断。秋兴八首就是在这样国家仍然动荡不安、诗人依旧客居他乡的社会背景下写成的。3、 抓诗句及注释第一、写了什么:意象?玉露 枫树林

8、巫山巫峡 江间波浪 塞上风云丛菊 孤舟 寒衣 刀尺 白帝城 暮砧第二、表达了什么?提问:你认为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的方法:(ppt)1、通过抓取、分析意象,透过意象把握思想感情。2、寻找诗中关于文章主旨的表达情感的语句。问题:哪个诗句最能表明诗人感情?丛菊两开他日泪, 孤舟一系故园心。明确主旨:抒发羁旅之愁,思乡之苦。第三、 怎么写?试运用相关诗歌鉴赏的常识进行分析。 提示:如可以从本诗的意象、意境,表达技巧(抒情手法、修辞手法),炼字,语言风格等方面去探讨。)本诗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抒情手法):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叙写景物之中点明地点时间。凋伤、萧森给

9、意境笼罩着败落景象,气氛阴沉,定下全诗感情基调。首联状秋季破败阴沉之景,衬作者低沉心境。首联:借景抒情4. 课文分析:A.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玉露凋伤枫树林”在凄凉之中还有一种艳丽的感觉。“玉露”有白色的暗示,白是一种冷色;“枫树林”有红色的暗示,红是一种暖色, 在悲哀中藏有热烈,萧瑟中见出富丽。格调劲健。这两种颜色的强烈对比,就更增强了“凋伤”这个词给人的感觉。 “巫山巫峡气萧森”从夔州东望所见-点出了他现身在夔州,“巫山”- 上到长江两岸的高山;“巫峡”- 下到深谷之间长江的流水。虽然只是两个地名,但其中有一种包罗一切的“张力”:从高处到低处,从天到地,从山到水,眼前所有的一

10、切都已经被萧森的秋意笼罩无余了。B.问题:颔联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氛围?(写了哪些意象?)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颔联描绘幅图景:巫峡中的江水波涛汹涌,大浪滔天;塞上的风云阴沉密布,仿佛和地面贴近。骇浪滔天,似暗寓了时局的动荡不安和心潮的翻卷不息;阴云匝地,又象征着国家命运的光景暗淡和作者心情的阴沉郁闷。从中流露出忧国忧民的愁绪。因此,这两句既是写景,又是写事,又暗含感情,意蕴丰富。触景生情,抒发感慨,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深。C.开篇前四句以极为酣畅的笔墨,描绘出了一幅壮阔的巫山巫峡秋色图。 图中既有经霜而凋伤的红枫林,又有峰峦高耸、江险涛急、恶浪凌空、气象萧森的巫山巫峡,还有充塞于整个空

11、间且与地阴相接的塞上风云。诗人正是利用这个特定背景来烘托自己凄清哀怨的忧国伤时的情怀。(衬托、以哀景衬哀情) D.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这一联是全篇诗意所在。 两开实乃双关,既指菊开两度,又指泪流两回,见丛菊而流泪,去年如此,今年又如此,足见心情的凄伤。故园心实即思念长安之心。 系亦双关词语:孤舟停泊,舟系于岸;心念长安,系于故园。秋菊两度盛开,使我再次洒下往日流过的眼泪;一叶孤舟靠岸系绳,始终都牵动着我的故园之思。-面对夔州萧森的秋日山水,忧国伤时之情不禁油然而生。-想起昔日在长安的旧事,不禁老泪纵横。他的心是和“故园”、长安紧紧连在一起的。 E.问题:尾联诗人将关注点转移到生活

12、中来,写千家万户的“刀尺声”“捣衣声”,其用意何在?岁至寒冬,晚上家家为亲人赶制冬衣,而诗人却仍旅居外地,听到这声音怎能不起孤苦无依的羁旅伤感之情。用意:蕴凄苦、思乡之情于刀尺、捣衣声中,含蓄蕴藉,韵味绵长。(3)艺术技巧: 1)对偶 颔联 颈联。具体:江间对塞上,波浪对风云 丛菊对孤舟,两开对一系 2)结合上述鉴赏,总结一下这首诗情景交融的特点 全诗自始至终,情景两首互为依托、互相生发,融会一体,密不可分。如首联,枫树为秋露侵蚀伤残的景象,感发或者说是寄寓了作者在垂暮之年依然遭受凄风苦雨吹打得的伤悲。又如颔联描绘江间波浪、塞上风云,作者既生动的表现出他们“兼天涌”,“接地阴”的外貌特征,又有

13、意的强调了其动荡不安和阴晦不明,及诗人自身的惊魂不定和忧思不散。整首诗既因物感兴,使情思有所附丽;又因即景寄怀,使景物有了生命。情因景生,景因情而活,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深。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小结这是一篇随物兴感、触景生情之作。诗人由深秋的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感发情怀,抒写了因战乱而常年流落他乡、不能东归中原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家前途未卜的担忧。诗人不仅是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秋。【(六)课堂小结,深化理解(3分钟)“诗人由深秋的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感发情怀,抒写了因战乱而常年流落他乡、不能东归中原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家前途未卜的担忧。

14、 诗人不仅是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叹,含意较一般的悲秋之作更为深远。”展现了唐诗气象中,特别是杜甫诗歌中“悲”的广度与深度。(七)课后作业请大家对这首诗进行散文化改写,要求要融入你对这首诗个性的思考。(请学生做练笔,然后请同学读一读自己的改写)(八)板书设计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秋景 玉露 枫树林 意:悲 自然之秋 巫山巫峡 萧森气 人生之秋 波浪 风云 国运衰落之秋 】 从菊 孤舟 高城 幻灯片1:秋兴八首(其一)幻灯片2:杜甫简介幻灯片3:杜甫四个时期幻灯片4:改写诗歌咏怀古迹其三教案教学过程(一) 课程导入昭君出塞、身死异国的悲剧是历代文人

15、常常咏叹的题材。从西晋的石崇开始,到南北朝的鲍照、庾信,再到唐代的李白、杜甫、白居易,都写过咏昭君的诗,其中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最为深刻感人,并被誉为咏昭君诗之绝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追溯历史,走进杜甫的咏怀古迹,感受王昭君这一形象永恒的艺术魅力。 (二) 诵读诗歌,初步感知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三) 具体赏析1、 抓题目: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情感咏怀古迹(其三)咏史诗:咏史诗是指以历史题材为咏写对象的诗歌创作。以历史为题材的诗歌,有很多种名称,诸如述古、怀古、览古、感古、古兴、

16、读史、咏史等,有的还直接以被歌咏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为标题,这些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都是以历史作为诗人感情的载体,史情紧密结合的,因此都属于广义咏史诗的范畴。2、抓作者:知人论世创作背景:咏怀古迹五首也是一组七律组诗,和秋兴八首同作于大历元年的秋天。夔州一带有很多古迹,有些历史人物的故事深入人心,千古流传。咏怀古迹五首每首各咏一人一事,分别为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杜甫吟咏古迹,追思历史人物,同时也抒发了自己一生漂泊、功业无成的感慨。咏怀古迹五首是咏史诗的名篇。昭君故里即是今天的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宝坪村,原名烟墩坪,又名王家湾。它面临香溪水,背靠纱帽山,群峰林立,崖壑含翠,橘林丰茂,山明水秀,极富诗情画意。村内有楠木井、娘娘井、梳妆台、望月楼等遗迹; 3、 抓诗句:(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怎么写? )意象/意境、技巧、情感等提问:这首诗给我们塑造了哪一个人物形象?-找出其中点明感情的词语-怨恨提问:昭君怨恨什么?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环珮空归夜月魂远嫁异邦,远葬他乡,月魂空归, 思念故乡的幽怨。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