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1) 了解检测酵母菌种群数量的方法; (2) 尝试建立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 2. 能力目标 掌握使用血球计数板测定酵母菌数量的方法。 3. 情感目标 积极参与实验探究。二、 教学设计思路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是人教版必修3 稳态与环境第四章第2节的内容。本节既是一个显微观察实验,也是一个探究实验,实验过程涉及微生物培养法、抽样检测法、显微观察法以及模型构建法等技能方面的训练,是一个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但对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具有多方面培养价值的实验。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既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又要
2、注重实验技能的指导。三、 教学策略 学情分析:在学习本实验之前,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能力,但仍有四个问题值得注意: (1) 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技巧,但对血球计数板的使用不了解; (2) 对实验观察有一定的了解,但持续观察对学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3) 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但数学模型建构的能力有待提高。 教师情况分析:由于教师是初登讲台的新老师,没有多少经验,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突发状况。 基于学情分析与教师情况分析,本节课采取的教学策略主要有两个: 一是利用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了解并熟悉血球计数板的使用; 二是通过教师的演示及师生的有效互动,帮助学生学会利用血球计数板检测酵母菌种群数
3、量的动态变化。四、 教学重难点1. 若浓度过高会造成观察到的小方格内酵母菌数目太多。 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时,小方格内适宜的细胞数为35个。数目太多很难清点,往往导致结果不准确,此时要对培养液作适当稀释,计算出原浓度溶液中细胞的数目。 学生知道要稀释,但不知道稀释多少倍、如何稀释。指导学生先大概数出酵母菌数目,据此确定稀释倍数。例如小方格中大约有35个细胞,就进行l 0倍的稀释: 用移液管取1 m L原液到试管中,加入9 m L的无菌水。最后进行相关计算时, 要用计数的细胞数乘以稀释倍数得到原液中相应的细胞数 。2.方格线上的细胞如何计数 首先应了解计数规则。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是利用样方法的原理(
4、25 X 16的血 球计数板,计数四个顶角和中间的中方格,即五点取样法)。之前学习的“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就有同样的问题。边线上的细胞计 数有相对统一且较为简便的方法, 即计数相邻两边线上的细胞,另外两边忽略。(数上不数下,数左不数右。)此处提出该问题,实际上是检测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3.用显微镜观察时,加培养液后发生看清酵母菌则看不清格线。或看清格线则看 不清酵母菌。首先应该理解教材中的要求“稍待片刻,待酵母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准确计数需要同时观察到酵母菌和格线。学生滴加培养液后立即观察,就会出现上述现象。不少学生加培养液前就看不清楚计数室的格线,对教师提
5、出的任务无从着手。 对此教师应适时引导,告知学生格线颜色很淡,让他们思考:用显微镜怎样看清颜色淡的对象? 由学生总结:观察浅色标本要用较小光圈。加了培养液后,只能看清格线或者酵母菌,说明格线和酵母菌之间的垂直距离太大,不能同时在显微镜的景深范围之内。并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减小酵母菌与格线之间的垂直距离(格线的位置无法改变,只有改变酵母菌的位置,所以只需等待片刻让酵母菌沉降到与格线相同景深范围即可)五、 教学实施过程教学环节学生活动教师组织和引导教学意图引入聆听及观察图片 联系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面包、馒头等食物,由它们的发酵现象引出酵母菌,展示酵母菌实物图,引入本节课主要目的:对培养液中的酵母菌
6、进行计数。 从日常生活中引入,激发学生兴趣。复习回答问题,回顾旧知识 简要复习样方法,标志重捕法,并且介绍酵母菌的计数方法抽样检测法问题:1.估算植物的种群数量用什么方法?(样方法) 2.估算能力活动强的动物的种群数量用什么方法?(标志重捕法) 以旧知识引出新的知识。酵母菌计数原理聆听并适当笔记讲述抽样检测法的原理:抽取部分样本,进行计数,然后推算出整体的数量。在理性的无限环境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增长呈“J”型曲线,在有限的环境下,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增长呈“S”型曲线。了解实验原理介绍血球计数板 看图聆听,适当笔记。介绍血球计数板的结构、规格,各类型方格的容积及计算公式了解血球计数板实验步骤聆听
7、,做笔记先将盖玻片盖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稍待片刻,待酵母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的中央,记录五个中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再根据公式,估算试管中1ml的酵母菌总数。(记上不记下,记左不计右) 了解具体的实验操作步骤及计数方法,方便学生进行准确的操作。实验操作认真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 适当走动,并且观察学生的操作是否正确,是否需要帮助。通过实验让学生对血球计数板了解的更加清楚,并且及时向学生提供帮助实验结果汇总通过实验数据建构数学模型,绘制曲线图 获取班级平均数,并与其它班级进行汇总。通过学生对数据的分析,学会构建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