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职班级管理企业化新探
德育组:林佳佳
一直以来中职学校在班级管理和德育教育上一直带有普高教育很深的烙印,管理的理念和方法方式与普高大同小异。但由于中职学校生源质量逐年下降,而且有相当部分的学生本身就是属于传统教育模式下的失败产物,所以导致中职学校班级管理和德育教育面临越来越大的困难,学生说不听,无组织无纪律,无羞耻感,无心向学,缺乏人生目标等问题越来要突出。笔者在长期担任班主任工作中一直发现有一种现象,很多学生在学校经常迟到旷课,顶撞老师,无心学习。但笔者发现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校外兼职时表现却是与学校判若两人。这不由让笔者思考企业对员工的管理是否有值得学校借鉴之处。在本学期我校与广东振业集团联合办学,采用订单式教育,从二年级的学生中公开选拔46名学生组成广东振业班,为广东振业集团定向培养汽车销售与服务的专业人才。我很荣幸的被任命为这个班级的班主任。在担任该班级班主任的工作中我结合本人教授该班级的企业管理与组织行为学这门课程,探索以企业化的方式方法来管理班级,开展德育教育,取得了诸多成效。具体的举措如下:
一、 改革班级管理架构,引入企业组织管理架构
在笔者所带的广东振业班,没有班长、副班长、学习委员、小组长等传统学生干部职务,取而代之的是引入广东振业集团的组织架构,设总经理、副总经理、行政部经理、销售经理、薪酬专员、销售主管与基层员工等不同岗位。经理以上级别的共9人,为班级干部。全部通过自愿报名参选,发表竞选演讲,班级民主投票产生,再由班主任任命具体职务。报名参选干部的学生必须根据自己所报选的干部级别在班里收集相对应一定数量的同学提名,才具备参选资格。比如竞选总经理必须得到20名同学提名,竞选副总经理必须得到15名同学提名,竞选部门经理和站长必须得到10名同学提名。在当选之后,经理们必须在班里招到一定数量的同学作为自己部门的下属,并有权任命下属为部门主管。
二、 培养学生干部,强化学生自主管理,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
在广东振业班,干部各司其职,遇事逐级上报,一级管一级。部门经理每周末和月末需开一次部门周会议和月会议,并做会议记录,与下周一交所属上级副总和总经理审阅批示,最后交班主任审阅。经理在不违反班级制度的前提下有权制定本部门的制度、决定部门奖金的分配,对下属员工进行扣款处罚。同时经理需对下级承担连带责任,原则上下属犯错被扣款处罚,他的直接上级和负责上级,两级都要收到追究。直接上级连带扣50%,负责上级连带扣20%。比如一个学生没有按期交实训报告,他被扣100元,他的主管就要被扣50元,他的经理就扣20元。这样从制度上确保了干部对下级管理的权力和合理性。一直以来传统的学生干部很难管理其它同学,甚至会被其它学生疏远。原因之一就是学生干部缺乏权力和处罚学生的正当性。而引入这一企业管理机制之后,一方面从制度上赋予了学生干部管理的权力,另一方面连带责任的机制又使得学生干部具有了处罚学生的正当性。在实践中经常有学生因为自己的过失,导致他的上级收到牵连。这时学生会觉得对他的上级有所亏欠,日后他的上级在管理其时,会少了很多抵触心理。而且学生干部都是学生自己选出来,而学生也是自愿成为特定学生干部的下属,所以在管理上你情我愿,减少了很多矛盾。学生干部的积极性被极大的激发出来,敢管能管。在干部的评价上,以部门平均工资为标准,部门平均工资越高,代表干部管理水平越高。同时对干部实行末位淘汰,期中时部门累计平均工资最低的干部则被撤职重选。
三、 引入企业薪酬制度,兼容学校德育分制度
学校一直以来实行的德育分制度,能较好的反映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但不能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区分度上也不够精细。笔者将振业集团的薪酬制度引入班级,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职务都有一定的薪酬,有基本工资,职务津贴,全勤奖,绩效奖,职务越高薪酬也越高,业绩越好薪酬也越高。比如:
职务
基本工资
职务补贴
职务
基本工资
职务补贴
总经理
810
2000
行政专员
810
700
副总经理
810
1500
销售顾问
810
500
部门经理
810
1000
前台接待员
810
500
部门主管
810
800
学生考勤登记迟到精确到分钟,学生迟到和请假都会被扣工资和全勤奖。学生学习上有进步或有突出表现,会以奖金的方式奖励,反之学生违规犯错,或未完成任务则会被扣款。而学生每个月的工资则综合反映了该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日常行为表现。实行薪酬制度一方面有利于班级管理的精细化,使班级管理的手段更加丰富,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体验到将来企业的激励机制。
四、 以团队学习取代个人学习,强化学生互帮互助的团队精神
笔者在担任班主任的同时还担任该班三门专业课的教授。我在布置学科作业时注重引导学生参与团队学习,比如设计市场营销方案等都是要求以部门为单位,来完成作业,并按作业完成的情况给予部门一笔奖金。而部门经理则要根据部门成员的表现和贡献来分配该笔奖金。这样在开展学习和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部门内部就以经理为核心,进行分工协商,互相学习。对于每个人的学习参与度和表现,部门成员特别是经理会非常清楚,而这一点最终会在部门奖金分配中体现出来。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体会到团队的力量,学会互帮互助。因为如果只有一个人积极参与,而其他人没有配合的话,最终得到的结果还是很差。反之当大家都很努力时,一个人拖了大家的后腿,他也会感到很愧疚。采用这种方式还使得学生干部不仅是班级的管理者还是学习的组织者。因为一个部门就是一个学习小组。同时我要求部门经理要把奖金分配的理由以书面形式报告给我,为什么这个人给多点,那个人给少点。这样我就可以有效的掌握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表现情况,避免有学生在团队小组学习中出现搭便车的情况。
五、 引入企业的管理理念,改变学生的思想观念
随着笔者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不断引入企业的管理方式和方法,慢慢部分学生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开始出现不配合和不满的情绪。笔者在了解研究之后发现,根本原因是学生完全不懂得企业管理的理念,所以没办法从根本上认识企业的管理方式和制度。比如学生缺乏一种服从上级和大局的观念,在当分配任务和管理时,还是经常以个人利益为出发点,对上级分配的任务和安排讨价还价,没有能做到绝对服从。在因此受到处罚时,不仅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还以上级的安排不合理为由,抱有抵触情绪。在这种情况下,笔者着力于利用班会课和各种机会向学生灌输企业的管理理念,例如“无条件的服从和执行”、“错了就是错了,无需辩解”、“以结果为导向,用业绩说话”等。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思想观念,将学生从一个单纯的学生向一个职业人转变。
通过一学期的努力,企业化的管理模式在广东振业班的试验获得了成功,班级班风良好,学生学习积极性高,纪律性较强,多次在校文明班评比中被评为文明班级。学生在课余时间参与企业营销活动和周末到企业见习均表现良好,得到企业领导的好评。从中我也体会到对于文科类的职业教育,硬件设施固然重要,但如何模拟好企业文化、制度等软环境,让学生提前适应企业的制度和氛围,减少实习就业是的不适应,可能更应该得到我们的关注。
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