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幼儿园服务标准
一、保教人员服务标准
(1)教职工间团结互助,不在家长和孩子面前争吵。
(2)每位教师遵守工作纪律,坚守岗位,不与他人聊天。
(3)班级教师穿着便于活动,不穿高跟鞋、紧身无弹性直筒裙等。
(4)自行车、个人物品按规定安放。
(5)坚持正面教育,对孩子多鼓励、赞扬,不说有损于孩子自尊的话。
(6)教师上岗后热情接待每一位孩子指导幼儿活动,不与配班老师闲聊。
(7)上课时不接外来电话,包括手机。
(8)各班提前一周备好课,提前一天准备好教玩具。
(9)教室内物品摆放整洁有序。
(10)各班每月根据教学计划、季节特点等更换墙饰。
(11)每月保证与班上所有孩子进行书面联系一次。
(12)根据季节特点及班级孩子的认知特点设有丰富的自然角。
(13)严格按一日活动计划进行一日活动,有教育的灵活性,但不随心所欲。
(14)吃点心、吃饭时,严格按消毒程序进行桌面、杯子、毛巾等的消毒。
(15)在园时间内,如有幼儿尿床、大便在身上,由保育员清洗干净。
(16)每周两~三次进行活动室、午睡室紫外线或臭氧空气消毒。
(17)教师要热情接待下午晚接的家长,不给家长和孩子脸色,更不能有埋怨的话。
(18)经常盘查孩子的人数,以防走失。
(19)经常巡视室内的器具,出现隐患及时报修。
(20)发生事故及时妥善处理,同时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以求得家长的谅解。
二、卫生保健服务标准
(1)认真并热情解答家长有关卫生保健方面的疑问。
(2)早晨晨检认真细致,做到一看、二问、三摸、四查,及早发现传染病,及早隔离、及早治疗。
(3)认真做好体弱儿的喂药工作,仔细核对药名和幼儿姓名,保证不出错。
(4)认真统计好各班的来园人数,计算好出勤率。
(5)每月出一期保健宣传栏。
(6)认真制订下一周的食谱,做到粗细搭配、甜咸搭配、米面搭配,并做到色香味俱佳。
(7)每周提前公布食谱,并将需要采购的原材料与相关的供货商联系,保证每天的伙食按食谱制作。
(8)每月进行营养分析等台帐的登记工作,组织召开膳委会会议,根据会议精神做出相应的改进。
(9)每周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卫生检查,并及时交换意见。
(10)每年配合妇保所做好幼儿体检工作。
三、幼儿园一日活动服务标准
(1)晨间来园活动
① 教师于7:45准时进班,如老师有孩子在自己幼儿园,必须在7:50前将孩子送至班上。
② 接待孩子时必须在教室门口热情迎接,没有特殊情况不得离开教室。
③ 认真组织指导好孩子的区域活动。
(2)晨间锻炼
① 早班老师带领幼儿进行韵律活动,动作到位,编排合理,达到锻炼的密度。晚班老师负责准备活动器械。
② 分散活动时,教师起到带领和指导作用,尽量让每个幼儿都动起来。
③ 集体游戏时,运动量要适当,尽量减少等待和轮流的时间,每天有不同的锻炼目标。
④ 做操时两位老师的示范动作到位、有力。
⑤ 升旗时不得在场地上走动、交谈,必须立正、行注目礼,并对家长和幼儿进行这方面的宣传教育。
(3)盥洗、点心
① 由保育员消毒、清洗桌面,同时,早班老师负责好幼儿的盥洗及指导工作,教师对于年龄较小的幼儿必须帮助他们拉好裤子及卷起衣袖;晚班老师在教室组织幼儿安静活动及分发点心。
② 吃完点心的幼儿由晚班老师带领在教室外活动,教室内暂时由保育员管理,早班老师准备上课材料。
(4)教学活动
① 保证上课的时间,教具及操作学具与备课相符。
② 教态自然亲切,不说有损于幼儿人格的话,尽量面对全体幼儿。
(5)课间休息
① 带领幼儿户外活动。
② 保育员整理教室。
(6)创游
① 两位教师同时带领并认真观察、指导,早班老师负责写好观察记录。
② 发展情节,深化游戏,及时添置必要的替代物。
(7)餐前准备及午餐
① 由保育员消毒、清洗桌面,同时,早班老师负责好幼儿的盥洗及指导工作,教师对于年龄较小的幼儿必须帮助他们拉好裤子及卷起衣袖;晚班老师在教室组织幼儿安静活动。
② 晚班老师向幼儿介绍中午的伙食,讲一些营养知识以激发幼儿的进食欲望,同时,早班老师和保育员分发午餐。
③ 教育幼儿安静进餐,吃得较慢的幼儿需在过后喂食。
④ 餐后幼儿吃水果,并督促每个幼儿洗脸、漱口。
(8)散步:
① 散步时两位教师同时带,注意教师间不互相攀谈,维持好纪律。
② 散步时,不放任孩子在操场及大型玩具上玩,以免出汗,以免情绪太激动,影响睡眠。
③ 30度以上、8度以下以及雨天在教室内组织较安静活动。
④ 保育员负责清理教室及准备水果。
(9)午睡:
① 午睡室保持安静,教师不在幼儿午睡时大声讲话,也不堂而皇之地吃零食。
② 幼儿午睡前按各班的要求把脱下的衣物整齐地安放在固定的地方。
③ 看班的教师不允许躺在幼儿小床上(有特殊情况除外),应经常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如:吞噬异物,撕扯棉絮、草,疾病发作等。
(10)起床、午操、点心:
① 准时起床。
② 天气冷时,尽快帮助幼儿穿好衣服,即使是幼儿自己会穿的,也要帮助他们整理一下,梳一下头。
③ 下午操动作有力,形式多样,队形变化较丰富。
④ 教室里由早班老师负责,吃完后带到外面稍事调整。
(11)下午教学活动同上午
下午体育活动:
① 每天下午(除有体育课的那一天)安排体育锻炼,可以是集体游戏,也可以是分散活动,也可以是大型玩具,但必须是有计划的。
② 教师应保持在孩子中间,与接孩子的家长只能进行简单的交流。
③ 注意孩子的人数。
④ 保证孩子的饮水。
游戏活动:
① 根据需要合理安排各种游戏,保证各种游戏在一周内的统筹。
② 中大班接孩子时,尽量让孩子自己取衣物,摆放好凳子,不中断正常的游戏。
离园活动:
① 准备一些安静的活动。
② 教室摆放注意整齐,注意领走的幼儿,提防错领和走失。
四、幼儿园应急预案
1.跌伤事故处理程序
(1)事故发生后,将受伤孩子迅速送到保健室;
(2)简单的消毒处理;
(3)由保健员作出决定: 伤势很轻,直接回教室; 伤势较轻,留保健室观察; 伤势较重或很严重,由保健员、教师和保育员马上送医院进一步诊断;
(4)送医院的同时通报由园长负责的事故处理小组;
(5)由事故处理小组对情况进行分析,作出决定:
① 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② 联系家长,让家长了解事故的状况;
③ 了解和分析事故的原因。
(6)对事故进行善后处理:
① 班级教师看望孩子,向家长赔礼道歉;
② 事故处理小组对事故定性,提出处理意见;
③ 园长上报事故处理决定;
④ 向班级教师反馈事故处理决定。
⑤ 制订纠正措施。
⑥ 验证纠正措施实施效果。
2.食物中毒事故处理预案:
(1)事故发生后,将孩子迅速送往医院进行抢救;
(2)送医院的同时,园长迅速成立事故处理小组:
① 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②了解事故发生原因;
③ 联系化验食品小样;
④ 确定对外发言人;
⑤ 联系家长,让家长了解事故的状况;
(3)对事故进行善后处理:
① 园长上报事故处理决定;
② 协助护理孩子,对家长做好安抚工作;
③ 事故处理小组对事故定性,提出处理意见;
④ 发言人向家长反馈事故的原因及处理决定;
⑤ 制订纠正措施。
⑥ 验证纠正措施实施效果。
3.火灾事故处理预案
(1)事故发生后,打“119”火警;
(2)由园长组织全体工作人员有组织地迅速疏散孩子,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3)由保健员检查并决定,根据情况处理疏散的孩子;
(4)迅速成立事故处理小组:
① 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② 调查事故发生原因;
③ 确定对外发言人;
④ 联系家长,让家长了解事故的状况;
(5)对事故进行善后处理:
① 园长上报事故处理决定;
② 协助护理孩子,对家长做好安抚工作;
③ 事故处理小组对事故定性,提出处理意见;
④ 发言人向家长反馈事故的原因及处理决定;
⑤ 制订纠正措施。
⑥ 验证纠正措施实施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