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发展建设.doc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2510589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8.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发展建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发展建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发展建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发展建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发展建设.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张时飞 唐 钧 摘 要:中国改革开放伟大实践表明,经济建设需要宏大经济工作人才队伍,社会建设一样需要宏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建设宏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这一重大布署以来,经过三年多卓有成效工作,中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开局良好,已步入全方面快速发展阶段。但因为此项工作总体上处于起步阶段,还面临很多现实挑战。 关键词:社会工作 社会建设 人才队伍 社会工作人才是以助人为宗旨,利用社会工作专业理念、知识和方法,从事困难救助、矛盾调处、权益维护、心理疏导、行为矫治、关系调适等社会管理和服务工作专门人才,是中国人才队伍关键组成部分。发展社会工作,加强

2、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是中国共产党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构建社会主义友好社会出发作出重大布署。大力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群众基础生活权益肯定要求;是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肯定要求;是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实现基础公共服务均等化肯定要求;是扎实基层基础工作,加强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和优异性建设肯定要求。中国改革开放伟大实践表明,经济建设需要宏大经济工作人才队伍,社会建设一样需要宏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一 中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发展情况 作为一门助人专业和职业,社会工作起源于十九世纪下半叶英国和美国,二十世纪上半叶在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得到发展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推广到广大发展中国家和中国港澳台地域。现在,社会工作已经成为世界大部分国家和地域通行职业。现代意义上社会工作,在中国起步也不算晚,期间断断续续经历了八十多年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发展阶段。 张时飞,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副研究员;唐钧,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 相关中国社会工作及其人才队伍建设发展阶段分期,学界和实务界有不一样说法,其中以民政部社会工作司界定四个阶段较为全方面正确。 1起步探索阶段(1921年至新中国成立以前)。1921年,北京协和医院创建“社会服务部”,吸纳社会工作者,开展医疗救助、家庭随访和各类社会服务,开启了中国专业社会工作实践发展历史进程。

4、这一时期,很多著名教授学者为处理当初存在农村社会问题,开展了轰轰烈烈“乡村建设运动”,最具代表性有晏阳初河北定县贫民教育试验和梁漱溟山东邹平乡村建设运动。在专业教育方面,1922年燕京大学创建社会学系,设置应用社会学专业,1928年成立应用社会科学院,专门培养应用型社会工作人才。但因为政治制度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限制,当初社会工作没有得到大发展,所发挥作用也十分有限。 2中止替换阶段(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1952年,中国进行了一次大范围院系调整,社会学和社会工作专业作为资产阶级学科被取缔,社会工作教育和科研被迫中止。因为社会问题和社会服务需求还大量地客观存在着,专业社会工作被民政部门和工

5、青妇等人民团体行政性社会工作所替换。建国早期,民政部门对妓女、流民、烟民成功改造,对连年战争造成残疾军人、贫困人员有效救助,就是社会工作实践范例。这一时期,社会工作实践发展一个关键特点,就是行政化色彩较浓,在高度集权和计划经济体制下,党和政府依靠单位管理体制和强有力思想政治工作和行政手段,处理社会问题,提供社会福利服务。 3恢复发展阶段(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至十六届六中全会前)。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社会学等学科逐步恢复发展,带动了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恢复发展。1987年9月,民政部邀请中国著名社会学家和社会工作教授学者,和国家教委等相关部门责任人,举行了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论证会,为全方面创建

6、中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做了舆论准备。1988年,民政部资助北京大学设置了改革开放后第一个社会工作专业。随即,各级民政院校及其它高等院校相继开设社会工作专业和课程。截止现在,全国已经有200多所高等院校设置了社会工作专业,部分省市建立了社会工作和管理专业自学考试制度,初步形成了大专、本科学历教育体系,每十二个月毕业学生近万人。在实践探索方面,各地在社会工作职业培训、人才使用、制度建设等方面,全部取得了长足发展。1991年,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成立,并于1992年正式加入国际社会工作协会联盟,1994年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成立。从开始,民政部向各省市民政厅局下发了相关加强社会工作队伍建设通知,提倡有条

7、件省市主动开展社会工作职业制度试点工作。同年,上海市率先由民政局和人事局联合建立了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制度,首次考试以来,有近8万人取得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证书。在总结地方探索经验基础上,7月,原人事部、民政部联合公布了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要求和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实施措施,首次从国家制度层面将社会工作者纳入了专业技术人才范围,标志着中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制度初步建立。 4全方面推进阶段(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站在时代和全局高度,作出了建设宏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重大布署,第一次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写入中央文件加以强力推进。三年多来,中国社

8、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各项工作全方面展开,进展顺利,展现出蓬勃发展态势。 第一,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初步确立。在中央人才协调小组牵头制订国家人才发展中长久计划中将社会工作人才纳入了国家社会发展关键人才开发领域;中央人才协调小组将民政部纳入组员单位,具体负责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国务院在新一轮机构改革()“三定”要求中,正式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职能给予民政部,并在人事司加挂社会工作司牌子;各地民政部门也设置了社会工作专门机构,负责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工作。 第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政策研究和制订工作全方面展开。一是,民政部正抓紧研究制订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意见,有望出台

9、,将成为指导中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纲领性文件。二是,民政部正抓紧制订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中长久计划和社会工作师条例起草论证工作。三是,继制订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要求和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实施措施以后,民政部于又前后出台了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登记措施和社会工作者继续教育措施。四是,11月,民政部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出台了相关民政机关岗位设置管理指导意见,首次从国家层面确定了民政机关专业属性,提出了民政机关标准上以社工岗位为主体专业技术岗位要求,明确了社会工作者职级待遇,确定了大多数民政机关关键提供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发展方向。同时,为了给广大社会工作人才提供更宽领域

10、发展空间,民政部于10月出台了相关促进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发展通知,要求各级民政部门主动培育发展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主动协调相关部门制订支持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优惠政策。 第三,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实践探索进展顺利。一是,民政部会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已成功举行两届全国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据统计,首次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全国共有13.78万名人报名参考,又有8万多人参与了考试,两年共产生了27259名助理社会工作师、8418名社会工作师。二是,民政部在全国75个地域和90个单位开展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工作。,民政部又新确定了88个区、市、县、乡镇和170个单位作

11、为第二批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地域和单位。三是,部分省市在制度建设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北京市委、市政府公布了相关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意见,成立北京市委社会工作委员会和市政府社会建设办公室,实施一套人马两块牌子;深圳市委市政府公布了相关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推进社会工作发展意见,出台了深圳市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实施方案、深圳市社会工作专业岗位设置方案等7个配套政策文件,在民政局成立了社会工作处。四是,民政部组织和提倡社会工作人才参与抗震救灾恢复重建工作,迈出了中国社会工作介入灾难救援实践关键一步,赢得了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赞誉。负担对口支援任务省市民政部门利用灾后恢复重建机制,将社会

12、工作纳入对口支援范围,选派社会工作人才,围绕处理受灾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开展专业服务。四川、甘肃、陕西等省民政部门主动培养当地社会工作人才,探索建立社会工作人才参与灾后恢复重建长久有效机制。 第四,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取得显著成效。一是,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迅猛发展。截至现在,全国设置社会工作专业各类院校已达214所,是6.8倍,现在每十二个月招生和毕业学生全部在万人以上。为培养足够数量高层次社会工作人才,1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6次会议决定设置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开展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工作,并于组织教授对申请开展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工作高校进行评审,从中选择

13、出硕士培养单位33所,其中部委属院校18所,地方高校15所。二是,社会工作职业培训全方位开展。中组部制订公布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计划明确提出开展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培训内容。受中组部委托,民政部前后在上海、深圳、南昌举行了6期地方党政领导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专题研究班,共培训230多位地方党政领导干部,11月,民政部还配合国家行政学院举行了1期地级市党政领导社会工作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培训班,这些专题研究和培训,有力地推进了各地社会工作及其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发展。同时,民政部还在制订“十一五”全国民政干部教育培训纲要中提出,努力争取用3到5年时间,使现有民政系统干部职员最少接收一次社会工作专业培训。据统计

14、,三年来,民政系统共有5万多人次参与了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培训。全国妇联、团中央等部门也分别在本系统开展了大量社会工作专业培训。 二 中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面临挑战及提议 两年多实践探索表明,参与试点地域和单位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开局良好,进展顺利。但因为中国社会工作及其人才队伍建设总体上处于起步阶段,试点地域和单位在大力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同时,也面临很多现实挑战,其中以下两个问题至为关键,亟待以后深化研究。 (一)试点地域应构建一个怎样社会工作人才使用格局? 从全国试点地域社会工作人才使用模式看,较具影响力关键有两种。一是,部分试点地域确立“政府推进、民间运作”社会工作人才使用模式,以上

15、海、深圳、广州等先行先试地域为代表。所谓“政府推进、民间运作”,其关键是政府购置、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运作。政策方法包含:公共财政是社会工作及其人才队伍建设经费关键起源;政府所需社会工作服务关键向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购置,现在多集中在购置社会工作服务岗位上;基于符合条件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总体上还未充足发展现实状况,政府专门出台相关政策给予培育和发展;为确保社会工作服务质量,政府建立了和之相适应督导、监督和评定制度。二是,部分地域大力推行“一小区一社工”社会工作人才使用模式,以江西万载、福建厦门、辽宁大连、江苏南京等地为经典。所谓“一小区一社工”,是指政府尝试在小区居(村)委会和小区工作站最少

16、设置一个社会工作岗位,配置对应社会工作人才。 1部分试点地域确立“政府主导、民间运作”社会工作人才使用模式,潜藏很多不确定性原因甚至风险。 第一,在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总体上还未充足发展甚至阙如情况下,试点地域普在现行社会管理体制短期内难以发生重大改变、政府购置社会工作服务资金短期内难以显著增加、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短期内难以形成足够规模大背景下,从增量入手,经过体制外制度创新,很可能破解基础公共服务严重不足、效率低下和长久困扰各级政府“增事必添人”困局,同时也为吸纳和使用社会工作人才提供了宽广空间和实践舞台。 罗观翠 王军芳:政府购置服务香港经验和内地发展探讨,学习和实践第9期。 易松国:“双核

17、”支撑深圳政府购置社工服务,社会工作第11期。 现在,政府购置社会工作服务关键有“购置社会工作服务岗位”和“购置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两种样式,其中前者较为普遍,后者广受认同。实际上,“购置社会工作服务岗位”又可区分成两种形态:一是政府经过授权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向社会公开招聘社会工作者,这以上海为代表。二是政府直接向民办社会工作机构选聘社会工作者,这以深圳较为经典。正如深圳市某权威人士一再强调,深圳模式是学习借鉴上海模式结果,其最大特点是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民间性、自主性更强。 首先,该模式目标明确,直指社会工作服务岗位开发和设置,要求吸纳和引进社会工作人才,并保障其基础工资福利,这无疑有利于在

18、较短时期内形成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其次,该模式简便易行,只需要设置岗位,然后根据薪酬标准等确定出购置标准即可。 三是很可能在社会工作领域再造一批“铁饭碗”。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如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企业一样,“生生灭灭”是个常态,并非总是一帆风顺,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政府培育、保护必需有时段、有程度,假如过分保护,有可能再造一批官办机关,有违改革发展初衷。 遍采取“边培育、边购置”方法,在特定时期不失为一个好过渡措施,但也需要面对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自主性普遍缺失风险,即政府主导关系建构,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只能依附其上。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自主性普遍缺失,引致后果最少有三:一是利益输送不可避免

19、。各地方和部门基于工作需要和便利,多倾向由本部门(如民政、教育、卫生等)或在当地域(如各区县)负责推进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成立。尽管这些机构也是以民间组织形式出现,但部门和地域利益输送问题,极难在实际操作中完全隔离。二是机构专业性无法确保。因为定向购置、意向选择方法存在固有缺点(公开透明性不足等),现行招标程序有待规范和完善,再加上懂专业多办不起机构、办得起机构多不懂专业等现实问题制约,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专业性极难确保。第二,在用人单位对社会工作岗位职责、任务、标准等认识不足情况下,试点地域普遍采取以“购置社会工作服务岗位” 为主策略,其优点是可较快形成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推进过程也简便易行,

20、缺点是极轻易陷入行政化、科层制泥潭,不利于社会工作人才作用发挥和社会工作服务连续开展。一是,行政化、科层制趋向显著。首先受聘社会工作者现在负担了用人单位大量行政性事务,如打字、写汇报、整理材料等。其次,部分用人单位把受聘社会工作者视同为单位职员进行常规管理,完全不顾及社会工作服务专业特征。二是,专业服务开展难、连续更难。社会工作专业特征决定了其对环境和条件有一定要求,如个案教导需要私密性场所,小组活动需要部分经费,等等。然政府购置社会工作服务岗位则是依据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从业人员多少,以所谓“人头费”方法拨付资金。费用不菲活动经费不在各试点单位年度预算之列,或服务协议中没有明确经费支出起源,

21、致使社会工作者在设计服务方案、提供具体服务时显得束手束脚,有不得不放弃。同时,社会工作服务关键面向老年人、青少年、残疾人等社会特殊困难群体。而这些人群所面临问题和困难,不管是个体原因造成还是结构原因所致,全部不是短时间、仅凭“一剂良药”所能根本处理,需要长久、专业、综合应对方案。这就要求社会工作服务必需含有较强稳定性、连续性和相对宏观长久计划,而这正是购置社会工作服务岗位模式内在缺点。三是,专业能力保持难、发展不易。支持环境营造和专业团体建设是确保社会 “条块分立、以条为主”特征。突出表现在,社会工作服务购置主表现有“条”(如民政、教育、司法等系统),又有“块”(如市、区县等)。在市、区县层面

22、,分级负担财政管理体制决定了不一样系统和部门只能分开购置,展现市、区县“块”状结构。 工作者拥有更强专业能力推进力量,也是社会工作专业责任具体表现。单兵作战,无益于社会工作者专业能力保持和提升,也轻易使其产生情绪和心理等方面问题。在此方面,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虽有基础认识、强烈意愿和切实安排,但全部因模式设计原因而大打折扣。 第三,受财政管理体制等很多原因制约,政府购置显著带有“条块分立、以条为主”特征。“条块分立、以条为主”虽可结合本系统和部门实际,有针对性地购置所需社会工作服务,但最大弊端是购置主体不明确,引致购置过程凌乱,监管评定困难,对小区需求不敏感。毋庸置疑,政府是购置社会工作服务自

23、然主体。但在实际工作中,要具体明确实际购置主体,并非易事。依据相关文件要求,上海模式购置主体是市政法委辖下禁毒、小区矫正和小区青少年事务办公室,它们对是否购置社会工作服务、购置何种社会工作服务和从何处购置社会工作服务有绝正确讲话权。但问题是,上述机构购置服务资金关键由各区、县政府财政支出。事权和财权显著分离,使真正购置主体变得模糊。深圳模式也遭遇了一样问题,甚至更为复杂。深圳模式购置主体包含两大类,即市民政局、市教育局、市司法局、团市委、市工会、市妇联、市残联和市辖七个区(含光明新区)政府。市财政负责市级单位服务购置,区财政负责各区投入,造成市、区两级各行其事。购置主体不明确,引致问题最少有四

24、:一是购置过程凌乱;二是费用支付方法、标准不一;三是监管、评定困难;四是回应小区需求能力不足。因为购置主体不一,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只能围绕各用人单位关键业务进行,极难顾及各区县、街道、小区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居民需求多样性和问题处理方法差异,不利于将有限社会工作资源引向最需要地方。 2部分地域大力推行“一小区一社工”社会工作人才使用模式,需要面对很多挑战。 肯定地说,在试点阶段,各地结合实际,从城镇基层小区组织起步,探索各具特色社会工作人才使用模式,以此带动当地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有其主动意义和示范功效。但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审阅,“一小区一社工”社会工作人才使用模式最少需要面对以下三方面挑战。

25、 第一,从人才成长规律和作用发挥看,社会工作人才如群星散落于各居(村)委会,首先可能因她们负担过多行政工作而遮蔽其专业特征,其次,也可能因有需要专业服务对象有限而紧缩其作用空间。更为关键是,假如大量社会工作人才配置层级过低,长久处于“单兵作战” 环境,不仅会影响她们专业能力和职业认同,也不利于社会工作专业地位整体提升。 第二,从现实条件看,试点地域现在是否有足够数量和质量社会工作人才可供各居(村)委会使用?假如当地社会工作人才稀缺甚至阙如,现有社会工作从业人员在经过短期教育培训可否很快胜任?假如情况均不理想,就可能出现“翻牌社工”、“小区工作者=社会工作者”,甚至以社工之名改善小区工作条件和人

26、员待遇现象。 第三,假如各地意在经过“一小区一社工”方法打造特色、培育样板,那么每个居(村)委会是否全部有具特色潜质社会工作服务,假如没有或不甚显著,这些居(村)委会是否要开创“特色”,或干脆视为临时不含有开展试点工作地域。 3试点地域社会工作人才使用格局理想设计应是:建立健全以区级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中心)为龙头,街道级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中心)为基础,小区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站、室)为依靠社会工作服务网络,逐层配置对应社会工作人才。 第一,各级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职责任务是:区级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作为区域内社会工作服务能力最高机构,关键负责辖区内社会工作服务计划、管理、评定和复杂个案处理,并负担街镇、

27、小区社会工作人才能力建设;街镇级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具体负责辖区内老年人、残疾人、少年儿童等关键对象专业服务和小区转介服务,并负担辖区社会工作服务计划、管理和评定;小区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服务关键是对象筛查、接案、转介和提供综合服务,如同医院前台提供接诊、分诊和通常病状处理等服务,是城镇基层小区社会工作服务“守门人”。 第二,各级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人才配置以下:区级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以配置社会工作师为主,专长为社会政策、福利行政,和为老、助残、济贫等服务,人数应不低于8名;街镇级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以配置助理社会工作师及以上人员为主,专长为老年人、残疾人、青少年、社会救助等服务,人数应不低于6名,关键责任人须

28、为社会工作师;小区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以配置助理社会工作师及受过合适专业训练人员为主,专长可因小区特点和对象不一样而有侧重,人数应不低于1名。 第三,各级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推进策略有三:一是,明确各级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是政府授权组建基础公共服务机构,即公立或民办机关,所需经费关键来自公共财政。 二是,当务之急是组建街镇级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街镇级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是整个社会工作服务网络中枢,作用发挥是否事关区级、小区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活跃程度和服务效果。三是,小区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建设,可从两方面入手:规模较大、服务对象较多小区可单独设置小区社会工作服务站(室);规模较小、服务对象较少小区,可跨区设小区社会工

29、作服务站(室)。起步阶段,小区社会工作服务站(室)无须强求独立于小区居(村)委会和小区工作站之外,而应善用其人力、设施等资源。 需要指出是,政府建立健全各级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并不意味着要排斥其它组织或机构开展社会工作服务。实际上,在特定地域、特定领域、针对特定人群,政府提供“基础社会工作服务”很可能是不足够、不全方面、不平衡,需要更多有专长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给予帮助和补充。 (二)试点单位应建立一个怎样社会工作人才使用机制? 从全国试点单位社会工作人才使用机制看,较普遍类型关键有两种。一是,部分试点单位采取“全方面开花式”社会工作人才使用策略。所谓“全方面开花式”,是指试点单位在所有职能部门全部

30、设置社会工作岗位,配置社会工作人才。二是,部分试点单位采取“合署办公式”社会工作人才使用策略。所谓“合署办公式”,是指社会工作专责部门不独立,和其它职能科室(如人事、办公室等)合署办公。 1部分试点单位采取“全方面开花式”社会工作人才使用策略,面临泛专业化、职业化风险。 客观地说,造成部分试点单位采取“全方面开花式”社会工作人才使用策略,关键是内因和外因交织影响所致。首先,试点单位责任人即使普遍认同社会工作及其人才队伍建设作用,甚至把它视为“软实力”象征,以提升单位竞争力。但因为社会工作人才在试点单位到底能做什么、应做什么、在何处作用发挥显著等基础问题缺乏共识或认识不到位,她们只好在全部职能部

31、门全部尝试设置社会工作岗位。其次,民政部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出台相关民政机关岗位设置管理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关键以专业技术提供公益性社会服务民政机关,应确保专业技术岗位占主体,专业技术岗位通常不低于单位岗位总量70%。作为先行先试单位,在专业社会工作者严重匮乏背景下,为切实落实上述政策性指标,采取在全部职能部门全部设置社会工作岗位策略,无疑是较为现实抉择。 然而从专业发展角度看,部分试点单位采取“全方面开花式”社会工作人才使用策略,需要面对泛专业化和职业化风险。突出表现在,第一,社会工作者“头衔”名实不符。因为试点单位设置社会工作岗位多由机构各职能部门管理和服务人员“顶岗”,她们要么只是在

32、原有工作基础上做些社会工作性质事务,要么仅是利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多个步骤去处理实际问题,其服务效果和影响力十分有限。第二,社会工作岗位“名称”千差万别。因为设置社会工作岗位和原有职能部门及人员亲密关联,再加上机构普遍缺乏足够专业人才现实,试点单位只好采取变通做法,在社会工作岗位名称上做文章,比如,有试点单位把社会工作岗位区分为“全职社工”、“兼职社工”和“实习社工”三类,其中后二者人数占绝对比重;有则把社会工作岗位区分为“临床社工”、“业务社工”、“工娱社工”等类别,尽可能和“顶岗”人员原有职责任务靠近。 2部分试点单位采取“合署办公式”社会工作人才使用策略,面临边缘化、区隔化风险。 应该说,

33、部分试点单位采取“合署办公式”社会工作人才使用策略,一定程度受上级主管部门尤其是国家民政部社会工作机构设置影响。现在,中国社会工作及其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关键由民政部负责,民政部人事司加挂社会工作司牌子,增加社会工作职能。试点单位一样采取“合署办公式”策略,其优点是可充足利用原有职能部门尤其是人事科、办公室、业务科等综合部门或强势部门人、财、物资源较快推进人才队伍建设,且机构内部无需做大调整。其缺点是因为业务兼容性、互补性不强可能造成社会工作部门及人员处于“边缘”或“隶属”地位。突出表现在,即使人事科、业务科等部门职责任务和社会工作有部分关联,但区分应更为显著。合署办公后,社会工作作为一项处于探索

34、中新职能,相对于原有业务,多处于较次要位置。在此背景下,配置其中社会工作人员就极难专注于社会工作服务。即便有意为之,也会因时间、精力等原因制约,多倾向于专业能力要求不高、工作轻易开展、效果较为显著边缘化服务。 3不管是“全方面开花式”还是“合署办公式”社会工作人才使用策略,全部需要突破身份、平台、资源等瓶颈制约。 社会工作是试点单位必需建立一项基础制度,理应在机构内设置相对独立部门负担该项职能。部分试点单位采取“全方面开花式”或“合署办公式”社会工作人才使用策略,全部需要突破社会工作者身份、社会工作服务平台等瓶颈制约。 第一,因为社会工作者内置在试点单位各职能部门,并不像医生、护士那样清楚、明

35、确,在实务开展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身份常常被患者及患者家眷质疑,社会工作者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对自己身份进行说明,以取得服务对象认可和信任。名不正则言不顺,再加之机构普遍采取和其它人员一样管理方法,极轻易造成以下两种倾向:一是认为社会工作者能做事情,其它人也能做好,“个案咨询就是聊天,小组活动无非就是玩游戏”,“用有限编制去招聘社工,还不如多招聘几名医护人员实用。”二是将社会工作者要么视为机构“螺丝钉”,补充在任何需要位置,如打扫卫生、整理文件、基础护理等工作,要么看成是无所不能“救世主”,不管什么问题和多么复杂个案,全部认为社会工作者能“搞定”。其结果是:试点单位普遍存在对社会工作者不了解、不认同

36、、不重视、不接纳、不接轨、不相容现象。 第二,因为社会工作者内置在试点单位各职能部门,开展社会工作服务计划所需专业上和行政方面资源(如足够预算、空间、设施和设备)极难满足。以社会工作服务场所为例,因为部分试点单位缺乏必需相对独立设施设备,很多个案咨询不得不选在服务对象房间内进行。个案咨询常常被室友和护理人员打断不说,服务对象私隐也没有基础保障,服务效果可想而知。 4试点单位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应高度重视专责机构设置、关键服务厘定和关键技术开发三个步骤。 第一,专责机构设置。试点单位应设置一个由社会工作师领导社会工作部门(科、室),专责整个社会工作服务计划、管理、提供和评定;社会工作部门应依据服

37、务对象特点配置一定数量、各具专长助理社会工作师和辅助人员,人数应不低于3人;社会工作部门应有足够预算、空间、设施和设备来满足实施社会工作计划在专业上和行政方面需要。 第二,关键服务厘定。社会工作部门应制订一份面向服务对象各阶段、可确保提供有专业指导、和其它专业有区分社会工作服务计划。服务计划内容最少包含:向服务对象及家庭提供直接服务;帮助服务对象及家庭善用机构设施和小区资源;增强服务对象、家庭、机构职员之间沟通;激励服务对象、职员和小区相互参与,营造一个含有诊疗作用环境。 第三,关键技术开发。社会工作人才只有真正掌握了本事域“关键技术”,才能从很多专业中脱颖而出,赢得应有职业认同和社会认可。当务之急是,试点单位社会工作人才不仅要高度关注服务对象“问题”和“诊疗”,更要充足发挥“机构-对象-家庭-小区-社会”资源链接者作用,为服务对象提供全方面、适度、可连续服务。长久而言,试点单位社会工作人才尤其要增强对民生政策穿透能力和小区资源动员能力。社会工作人才惟有熟悉和掌握各项民生政策、小区资源所在和服务对象实情,所提供服务才会更具针对性、有效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