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考古所见枣滕地区周代四个本地邦国.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500543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9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古所见枣滕地区周代四个本地邦国.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考古所见枣滕地区周代四个本地邦国.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考古所见枣滕地区周代四个本地邦国.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4 年1 月第4 1卷第1期枣庄学院学报JOURNALOFZAOZHUANGUNIVERSITYJan.2024Vol.41 NO.1考古所见枣滕地区周代四个本地邦国王 琦赵璐璐2(1.枣庄市博物馆,山东枣庄2 7 7 10 2;2.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东济南2 50 0 14)【摘要】枣滕地区考古发现了周代灵父、虞台、昆、小郑()诸邦国的墓葬、城址及出土遗物,出土的铜器铭文中其国君自称“君”,与华夏诸邦国君称“公、侯、伯”等爵称不一致,其姓也比较特殊。结合文献记录,枣滕地区四邦国应属于东方地区的土著国家。这为我们研究枣滕地区周代邦国族属、来源、种类、文化等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2、【关键词灵父;昆;虞台;小(郎)国;本地邦国中图分类号】K878位于山东南部的枣滕地区是华夏文化、齐鲁文化、东夷文化、淮夷文化、吴越文化、楚文化等众多文化的交汇地带,也是商周时期各种邦国集中地。目前发现的考古资料和文献资料显示,仅周代就有薛、滕、邳、郎、曾、福阳等10 多个邦国。近年来随着考古与研究,已确定了灵父、虔台、昆、小()4 个本地邦国即东夷古国,这为我们进一步研究枣滕地区的周代邦国形态和文化面貌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一、灵父2002年,枣庄市山亭区东江发现的春秋早期小()国墓葬M1中出土了一个金父瓶,该器铸造精美,造型别致,铜器自名为“瓶”还是首次发现。父瓶口径长14 2 厘米,腹径长2

3、 0.4 厘米,腹深18 厘米,壁厚0.4 厘米,通高2 6 4 厘米,重2 7 千克。盖器合成一体,呈竖立的鸟卵形,盖顶有一援兵形立纽,盖器子母口,沿部均有对称的贯耳,可以穿系,素面。盖、器铸有竖款相同铭文,盖8 行,器4行,计2 1字,自右至左为: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 0 4-7 0 7 7(2 0 2 4)0 1-0 0 8 3-0 6需父君金父作其金瓶,眉寿无疆,子子孙孙永宝用之。11对于金父瓶中出现的“需父君金父”,不同学者提出了不同的释读。李学勤认为,“灵父”为魏灵的父亲,此瓶是父为其女制作;2 李零则认为,“需父”应为人名,“需父”为父之子为某个小邻国的国君”,3(P173

4、189)王恩田则认为,“需父”应为国别名,父是需父国君的私名。4 Kr317)冯峰先生认同“需父”为地名这一点,认为“需父君金父”之“需父”为邦国或国族之名,“父”为国君私名,中间有君称,为该邦国或国族之君。5 至确。需父可能为灵父。灵父为春秋早期邦国,邦国之首自称为“君”。后国灭,称“灵丘”或“灵父丘”(“丘”在古代多为国或地名“废弃”之意)。“灵父”作为国别名在历史文献中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是翻阅文献资料却发现某些地名可能与“灵父”存在关联,如齐国南部有灵父丘邑、灵丘邑。管子小匡记载:“(齐桓公)筑蔡、鄢陵、培夏、灵父丘,以卫戎狄之地,所以禁暴于诸侯也。”唐代房玄龄注日:“蔡、郡陵、培夏、

5、灵父丘,皆邑名。6 P128)收稿日期】2 0 2 3-0 9-12【基金项目山东省人文社会科学课题“考古所见枣滕地区周代邦国及文化”(项目编号:2 0 2 2 JCIS10)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王琦(196 6 一),男,山东枣庄人,枣庄市博物馆副研究馆员,主要从事文物考古研究、博物馆管理工作。赵璐璐(1999一),女,山东滨州人,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先秦史研究。83枣庄学院学报国语齐语云:“筑葵兹、晏、负夏、领釜(即灵父)丘,以御戎狄之地,所以禁暴于诸侯也。”韦昭注日:“四者皆厄塞,与山戎众狄接也。”7 XP14)以上两段文献在事物的叙述上虽然各有差异,但是都提

6、及了齐国南部边境地区有“灵父丘”(又写作“领釜丘”)邑。关于灵父丘的地望,历代学者提出了自己看法和观点。管子小匡中载有“灵父丘”,对此,清张佩纶云:“疑即灵丘,赵岐孟子注灵丘,齐下邑”。8 X36)据史记等有关文献记载,灵丘在战国时期为齐国南边的城邑,先秦文献多次提及鲁西聊城、鄄城之东有丘(灵丘)邑,但江永群经补义:“于钦齐乘则云今滕县东南三十里明水河之南有灵丘故城,未知何据。”9Xp72)顾炎武肇域志:“灵丘城,在(滕)县东四十里,明水河之南。10 P831)在枣庄市山亭区桑村镇中陡城村西部,发现了一座周代城邑。现城基犹存,东西长150 0米,南北宽6 0 米,高约1.5米,有明显的夯土城墙

7、。城中一座土台,俗称“城顶”,高出地面5米,城址旁边的村庄因此得名“陡城”。在城址地表上,采集到许多周汉时期陶片、残瓦等物。据枣庄文物志介绍,该村有一金代南昭庆院碑刻,其上碑文提及该城就是周代的灵丘,“大城之内有小城。考焉实日灵丘,俗称陡城”。这说明中陡村古城自金元以来就被看作灵丘城。考虑到需父君父瓶出自东江小()国君或夫人墓葬内,属于灵父君为其女陪嫁的器或者帽君葬礼之器,且有灵父首领自称“君”这一东夷和淮夷诸国国君习惯性称谓,因此可以说,灵父邦国应在小(郎)国附近,即在山亭区中陡村一带。期待着考古新发现来进一步加以证实。二、虞台(虎怡)与灵父国类似,传世文献中几乎不见关于虞台邦国的记载。李鲁

8、腾先生曾在台丘略考一文中对虞台姓氏、地望和带有“虞台”(虎怡)铜器铭文进行过详细考证。1该文提及,197 9年在滕州市姜屯镇庄里西村战国早期滕国贵族墓地中出土了一件铜戈,其援窄平,842024年第1期中起脊,前锋呈三角形,斜角长方形内,内有一穿,长胡,三穿。胡上铸铭文一行“虞台丘子休之(造)”。198 6 年,文物考古部门在滕州市官桥镇薛国故城发掘一座春秋中晚期贵族墓M6,该墓出土了一组青铜器,铜盘、上有“虔台丘君作叔妇盘,其万年眉寿,子子孙孙永宝用之”铭文,系虔台君为其嫁给薛国贵族三女儿所作的一套睦器。其姓为“妇”,系首次发现。传世品邸妇隔中有铭文“母铸其羞”,系为嫁给(小)国的“妇”姓虞台

9、女子制作之器,再次证明妇姓邦国的存在。12 其邦国名为虞台(即虎怡),邦国首领也自称为“君”。据李鲁腾先生考证,出土和传世铜器铭文有“虞台”的还见于以下材料:山彪镇与琉璃阁图M80:56 戈铭文“虔台君之元用”,商周金文录遗图7 9 铜鼎铭文“虞台君择其吉金,自作”,三代吉金文存第二卷462及殷周金文集成释文第六卷2 0 8 2 铜鼎铭文“虔丘作季姬”,殷周金文集成释文第六卷上10 194 器铭文“虞怡(台)丘尚之铃”。“虔台”(即虎怡)应是文献中的“狐驹、目夷”。左传襄公四年载有:“臧救曾,侵郴,败于狐验。13 XP340)杜预注日:“狐验,郑也。鲁国蕃县(今滕州)东南有目夷亭。”狐眙在今天

10、滕州一带。明万历十三年(158 5)滕县志载,滕州东南木石镇一带有“狐眙山,一名目台山 14 ,目台山即为目夷亭。谭其骧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一册也注明狐眙应在今滕州市东南一带。滕州市木石镇北部有山名为“狐眙山”,在此山的西坡下发现了一座两周时期的遗址,文物部门将其命名为“化石沟号”遗址。该遗址处于两山脉之间的山间盆地处,遗址面积至少有2 0 万平方米。李鲁腾先生推测该遗址很有可能为虔台(虎怡)、狐验都邑遗址。三、小(郎)有关小郑()国考古资料比较丰富。2 0世纪3 0 年代,在山东滕县(今滕州市)安上村发现了春秋早期的小绑国贵族墓葬;2 1世纪初,王琦等:考古所见枣滕地区周代四个本地邦国

11、在枣庄市山亭区东江村发现了两周之际的小郑()国君家族墓葬地,引起了学界广泛地关注;2 0 16 年,在枣庄市山亭区横岭埠发现了春秋中期的小郑()国贵族墓葬;2 0 17 年、2018年在滕州市大韩村墓地也出土了国铭文青铜器。这些为小郑()国的国别、族属和性质研究提供了大量丰富且珍贵的资料。涉及小(郎)国的有铭铜器数量很多,安上村墓葬中就出土了伯鼎等有铭铜器;东江小()国墓地M1中出土了友父,M2中出土了君庆圆壶、郴庆作秦妊方壶等铜器,追缴的铜器还有绑君庆圆壶等;横岭埠出土了郴寿父鼎和郑眉文匝;滕州市大韩村墓地出土了郎公克父戈和大司马盘;等等。现将出土和传世的小()国相关铜器及其铭文加以整理,如

12、表1所示。东江小()国墓地共出土了6 件君庆为秦妊所制作的圆壶。君庆,又称郑庆、庆。小绑为国之别封,小郑国的始封者为友父。学者陈公柔认为,小郑国在铜器铭文的国别字作朱,从邑旁,除极个别器之外,不作象蜘蛛形的。所谓个别器,乃指朱友父而言。根据文献,友父乃初封于者,以为此隔乃小之标准器(此器铭象蜘蛛形的写法,也和其他窟字写法不同)。15X28-29)邻君庆壶铭文与郴友父隔中铭文中“”字写法一样,说明“郑国”与“小郑国”国君都可称为“郑君”。表1小郑()国相关铜器铭文汇总出土地点滕县安上村墓葬东江小郑国墓地横岭埠遗址大韩墓地器名邦伯鼎友父高郑君庆圆壶郎庆高郭庆高郑公子害黛郭庆匾鼎郑君庆圆壶庆高华妊高

13、郑庆庆篮郑庆作奏妊方壶庆作奏妊壶,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享。庆作秦妊盘,其永宝用。窃曲纹盘铸叔作叔妊秦盘,其万年眉寿永宝用。郑寿父鼎寿父作鼎,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享。眉父眉父作陋,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享。郎公克父戈郎公克父,择其吉金,作其元用。惟正月初吉,辰哉庚午,郎大司马疆,择其吉金,为其盘。故寿其春秋郎大司马盘身,眉寿无疆,欲无期,子子孙孙,永保用之。铭文郑靠伯作郝赢尊鼎,其万年眉寿无疆,子子孙孙永宝用。郑友父滕其子昨曹宝,其眉寿,永宝用。君庆作秦妊醴壶,其万年眉寿永宝用。庆作秦妊羞高,其永宝用。郎庆作秦妊羞隔,其永宝用。郑公子害自作,其万年眉寿无疆,子子孙孙永宝用。庆作秦妊陋鼎,其永

14、宝用。君庆作秦妊醴壶,其万年眉寿永宝用。庆作华妊羞高。华妊作羞高。(完整)庆作奏妊,其永宝用。(残)庆作奏妊陋,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享。庆作奏妊篮,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享。备注M1M2M3被盗后追回晚期85枣庄学院学报出土地点其他春秋庄公五年载有:“秋,犁来来朝。”疏日:“世本云:颜居,肥徙。宋仲子云注:颜别封小子肥于为小子,则颜是君,肥始封。谱云:小,侠之后也。夷父颜有功于周,其子友别封为附庸,居。曾孙犁来,始见春秋,附从齐桓以尊周室,命为小子。穆公之孙惠公以下,春秋后六世而楚灭之。”16 KP1764)关于小郑国的分封记载,不同文献虽有出人,但是在小国为国别封这一点上毫无争议,其别封的

15、时间大体在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所以小郑国与郑国同属一系。而颜别封小子肥于地为小郑,则小又自称之为。王献唐先生曾指出:“小一称,亦非国名之正。立国不自称小,邻邦亦不能以小呼之。时人以非旧绑,而原出于,于上加小为别。习俗相沿,史家因之,遂号小,小郑非其正名也。既非正名,又无定名,故在受爵以后,春秋或仍称郑智父,省为友,即夷父之子初封于郑者。又称郑,不称邢。其称郑者,沿郑国旧称之,称郑者,沿国旧称也。”17 XP5)倪即为小郑,小国即为国。世本三皇世系中记载了郴人的族源:“吴回氏生陆终,陆终娶于鬼方氏之妹,谓之女陨,生子六人五日安,是为曹姓曹姓者,郑是也。”18 PS)因此,小与郑同为陆终氏后裔,为

16、曹姓氏,又因陆终为颛项高阳氏后裔,为祝融八姓之一。东江M2墓葬君庆壶上铭文862024年第1期续表器名铭文季黛季智募用作中用铸宝篮,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郎公克敦公克铸其餠敦,永保用之郎祁祁作尊高,其万年永宝用。(盖铭)庆父作州划车母宝篮,永宝用。庆父篮(器铭)庆父作州车母宝篮,永宝用。王正九月元日庚午,余有融之子孙,郎公父。惕谨大命,保联邦家,正和联身,作正联保,以恭朝于王所。有吉金,刑铸和钟,敬公铸监裸祀。作朕皇祖恭公,皇考惠公彝,称裸瓒。用祈寿考,子之子,孙之孙,永寿是保。郭妇高郭妇遇母铸其羞高公雁形器郎公父自作商(象)宴(雁)兄(盂)。为“君庆作秦妊醴壶,其万年眉寿永宝用”;该墓又出

17、土了庆隔,其铭文为“庆作秦妊羞,其永宝用”。11这说明郑君庆与庆为一人,侧面证明了小与倪为一国二名。大韩墓葬出土了春秋末期郎公克父戈和大司马盘。传世国带铭文铜器有公克敦、郎祁、郎公铸、妇隔、公雁形器等,时代包含了春秋中期、晚期和战国初期。或可说明小郑国在春秋中期后为了与母国国区分,自称“郎国”。关于国或族,最早见于殷墟一期卜辞,国曾与商王朝对抗,其首领又被称为“伯”,说明郎国在商代晚期就存在,且属于东夷方国。其地望或在山亭小国境内,国灭后,在春秋时期被小郑国沿用。“昆君妇媲需”“君庆”在人名结构上是一致的,在春秋时期金文资料中存在自称为“君”的现象,该现象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针对此现象,冯峰先

18、生在枣庄东江墓地出土金文人名三题一文中对此详加论述,他认为这种自称“君”的现象具有比较明显的地域特色,具体来说,这些可考证的诸“君”基本都生活在淮河流域。5 目前看来,鲁南古泗水流域也存在这类邦国。四、昆东江M3中出土了形制、大小完全相同的两件圆形铜壶,因铜壶颈部内壁处共有3 列18 字备注王琦等:考古所见枣滕地区周代四个本地邦国铭文“昆君妇媲需作旅壶,其年万子子孙孙永用”,被名为“昆君妇媲需壶”。该铜壶口径长17.4,腹径长3 0.8 厘米,底径长2 5.2 厘米,壁厚0.8 厘米,通高4 5.8 厘米,重14.3 0 千克。1该侈口,平沿,束颈较长,圆鼓腹下垂,圈足外撇,颈部饰垂鳞纹,两侧

19、对称铸有兽首形环耳,内套铜环,腹部上下饰瓦纹,中间夹接连蝉纹,圈足饰鳞纹。春秋时期的垂腹圆壶,自早期至晚期的变化规律为颈部由短变长,环耳从扁到圆,圈足不断增高,器身也逐渐拉长。昆君壶的颈部虽然较长,但环耳较扁,圈足不高,器身整体较为粗壮,呈现出春秋早期偏晚的特征。湖北省随州市公安局曾缴获一铜鼎,传为枣庄东江墓地出土,现藏于随州市博物馆,鼎上有铭文“昆君妇需作旅尊鼎,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同时缴获的还有铜、盆、圆壶、贯耳壶、等。191这件昆君妇魏需鼎,口微敛,窄沿方唇,双立耳,腹微鼓,圜底,三蹄足,上有靡棱,颈饰大小相间的重环纹,腹饰环带纹,足跟饰兽面纹。纹饰与铭文与东江M3出土的昆君妇媲需壶相

20、同,可能出自一座墓葬内。传世的还有一件昆君妇媲需鼎,铭文为“昆君妇媲需作旅尊鼎,万年永宝用”;另有一件昆君妇魏需釜(),其铭文为“昆君妇媲需作釜,其万年子子孙孙宝用”。这些铜器制作者系一人,时代属于春秋早期,可能都出自东江墓地一带。对于昆君妇魂需壶的铭文,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释读。王恩田先生认为,“昆”“混”“浑”音同通用,昆君妇魂需壶可以理解为昆国的国君。4 P17)李零先生则认为铭文中的“君妇”代指的是小国的国君。媲需,姓魂,名需。X)李学勤先生的观点与李零先生类似,他认为魂需为女性,姓媲,名需,但他猜测此女子可能为墓主人的母亲。2 0 1陈英杰先生则认为参考文献1苏昭秀,郝建华,刘爱民

21、等枣庄市东江周代墓葬发掘报告J海岱考古,2 0 11,(0.2 李学勤小国墓及其青铜器研究J东岳论丛,2 0 0 7,(2).3 李零读小国铜器的铭文一一兼论东江墓地的墓主和年代A小郑国文化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 0 0 6.4 王恩田,商周铜器与金文辑考M北京:文物出版社,2 0 17.铭文中“昆君妇媲需”的含义为“昆君之妻”。2 1(P40))贾一凡先生则认为“昆”为国别名(即昆吾国),“媲需”为该铜器主人之名,其中“媲”为其姓,“需”为其名,“妇”为其自称,祝为“弟媳”,“昆君妇媲需”之意即“自称为昆吾国君弟媳的魏需”。2】总之,“昆”应是一邦国,可能为媲姓。关于昆邦国的姓氏,一种为

22、昆(昆吾)国已姓,另一种认为姒姓,另种认为媲姓。有学者还认为昆(昆吾)的先祖是陆终之后,与小郑(郎)国同源。目前昆邦国铜器主要出土于枣庄市山亭区东江一带,且国君首领与小、灵父、虔台(虎怡)一样,自称“君”,所以昆国之地望应与这些邦国不远,也应在枣滕地区。结语位于枣滕地区的灵父、虞台、小()、昆诸邦国出土铜器铭文中都有国君首领自称为“君”的现象。陈英杰先生在金文中“君”字之意义及其相关问题一文中将春秋时期金文中的“君”分为两类,一类为“诸侯国君”,一类为“封君”,并将“郑君”归人“诸侯国君”一类中。2 11李鲁滕先生在“虞台(丘)”略考一文中也认为虞台(丘)君为封君。12】冯峰先生在枣庄东江墓地

23、出土金文人名三题一文中对此详加论述,他认为春秋时期这种自称“君”的现象,具有比较明显的地域特色,具体来说,这些可考证的诸“君”的邦国基本都在淮河流域。5 目前看来,这些邦国活动区域应在鲁南古泗水中下游和安徽、河南淮河中上游地区,且从姓氏、族属上来讲,属于东夷、淮夷,其埋葬习俗和文化与华夏诸国不一样。换句话说,这四个邦国属于本地原有的古国古族,称之为东夷也是可以的。87.枣庄学院学报5冯峰枣庄东江墓地出土金文人名三题J齐鲁文化研究,2 0 12,(0).6 戴望管子校正A诸子集成M北京:中华书局,2 0 0 6.7(春秋)左丘明,国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 0 0 8.8 郭沫若,管子集校A

24、郭沫若全集历史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 8 4.9(清)江永群经补义M上海:上海书店,196 8.10(清)顾炎武肇域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 0 12.11李鲁滕“虞台(丘)”略考J古代文明(辑刊),2 0 0 7,6(0).12 李鲁滕也谈“(女白)隔”J海岱考古,2 0 10,(0).13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2 0 17.【14(清)杨承父撰.万历十三年滕县志.15陈公柔:滕国、青铜器及相关问题A先秦两汉考古学论丛M北京:文物出版社,2 0 0 5年16】(晋)杜预集解,(唐)孔颖达等正义春秋左传正义A(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 0.17 王

25、献唐。春秋分三国考M济南;齐鲁书社,198 2.18】(汉)宋仲注,秦嘉谟等辑世本八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19黄锦前枣庄小郑国墓地出土与传世昆君妇媲需诸器铭文中的“昆”J东方考古,2 0 2 0,(0).2 0 李学勤:小国墓及其青铜器研究J东岳论丛,2 0 0 7,(2).2 1陈英杰金文中“君”字之意义及其相关问题探析A西周金文作器用途辞铭研究M北京:线装书局,2 0 0 8.2 2 贾一凡小国墓地出土昆君壶及其相关问题考论J枣庄学院学报,2 0 2 0,3 7(3).Archaeological Findings in the Zaoteng Area of the Zhou

26、Dynasty Four Local States2.College of Historical Culture,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Jinan 250014,China)Abstract:The tombs,city sites and excavated relics of the states of Lingfu,Hutai,Kunwu and Xiaozhu(Ni)of the Zhou Dynasty were discovered in the archaeology of Zaoteng area.The unearthed bronze ins

27、criptions mentionedthat their princes called themselves Jun,which was different from the titles of Gong,Hou,Bo of the princes of Huax-ia,and their surname was also very special.Combined with the literature records,the four states in Zaoteng area should belongto the Dongyi state in the East region,which 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for us to study the nationality,source,type and cultureof the states in Zaoteng area.Key words:Lingfu;Kun;Hutai;the state of Xiaozhu;native state2024年第1期【责任编辑:褚夫敏WANGQil,ZHAO Lulu?(1.Zaozhuang City Museum,Zaozhuang 277102,China;88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