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究竟是讽刺还是厚道——为《儒林外史》的艺术风格一辩.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500529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5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究竟是讽刺还是厚道——为《儒林外史》的艺术风格一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究竟是讽刺还是厚道——为《儒林外史》的艺术风格一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究竟是讽刺还是厚道——为《儒林外史》的艺术风格一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31昭 通 学 院 学 报第 45 卷 第 3 期Vol.45 No.3Journal of Zhaotong University2023 年 6 月Jun.2023文学艺术研究究竟是讽刺还是厚道?为儒林外史的艺术风格一辩路文彬(北京语言大学 文学院,北京 100083)摘要:因鲁迅对于儒林外史讽刺艺术的格外褒奖,致使人们此后一直就把讽刺当作了儒林外史最显在的标签,甚至将其视为单纯的讽刺小说。而事实上,这样很容易遮蔽儒林外史最值得我们关注的优长之处。用讽刺来定义或者概括儒林外史的成就,对它不仅不能是一种提升,反而会变成一种限制。事实上,通过我们对小说中众多人物已然做过的分析,也不难发觉,作者

2、的讽刺笔调并不多见,倒是处处显露出厚道温良的情怀,而这又恰恰是讽刺的反面。关键词:儒林外史;讽刺;厚道中图分类号:I207.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7408(2023)03-0031-05而今,只要一提起儒林外史,人们便自然要想到讽刺,称其为讽刺小说。仿佛,儒林外史最大的文学贡献就在于讽刺。这样的看法显然是来自鲁迅,鲁迅在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里曾经这样写道:“小说中寓讥讽者,晋唐已有,而在明之人情小说为尤多。在清朝,讽刺小说反少有,有名而几乎是唯一的作品,就是儒林外史。”1334鲁迅还说:“在中国历来作讽刺小说者,再没有比他更好的了。”1335在 中国小说史略当中,鲁迅也多次论及

3、和称道过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此后,儒林外史便一直被视为中国古典讽刺小说的巅峰之作。但是有个问题,过于强调讽刺这个标签,其实很容易遮蔽儒林外史最值得我们关注的优长之处。用讽刺来定义或者概括儒林外史的成就,对它不仅不能是一种提升,反而会变成一种限制。事实上,通过我们对小说中众多人物已然做过的分析,也不难发觉,作者的讽刺笔调并不多见,即使是针对他要讽刺的范进、严贡生、匡超人等这些人,吴敬梓亦从不极尽夸张嘲弄之能事,而总还是要为他们保留有一定情面的。鲁迅之所以格外重视儒林外史中的讽刺元素,无疑是同他对讽刺写作本身的重视有关。正如他挚爱一生的杂文,充满讽刺力量,像匕首,像投枪,直刺敌人的心脏。讽刺属于犀

4、利的武器,饱含恶意、挖苦和伤害,它所指向的永远是别人,而不可能是自己。讽刺的姿态总是高傲和轻蔑的,固有着毫不留情的敌视和非难。越是善于讽刺者,往往越是容易给我们留下刻薄的印象。但设若用讽刺的这些本质特征来对照儒林外史的叙事,我们不得不承认,儒林外史的风格距离讽刺俨然相当遥远。相反,我们从马二先生、鲍文卿、杜少卿以及虞博士等这些人身上,见证最多的倒是厚道这种品质,而厚道可恰恰是刻薄的反义词。“讽刺伤害人,幽默治愈人。讽刺可以杀人,幽默帮助人活下去。讽刺意在控制,幽默则要解放。讽刺是冷酷无情,幽默是宽大为怀。讽刺使人屈辱,幽默则是谦虚的。”2338法国学者孔特斯蓬维尔曾经作如是说。对于讽刺和幽默,

5、他进行了这样的厘清:然而有这种笑和那种笑,这里应该区别幽默和讽刺。讽刺不是一种美德,而是一种武器几乎总是转过去对付别人的。这是恶意的、挖苦的、毁灭性的笑,是嘲笑,是伤人的、能够杀人的笑,是斯宾诺莎放弃的笑,是仇恨的笑,是战斗的笑。有用吗?必要时当然有用!什么样的武器没有用收稿日期:2023-04-19作者简介:路文彬(1966),男,重庆石柱人,教授,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32第 45 卷昭 通 学 院 学 报2023 年(总第 208 期)呢?但是任何武器都不是和平,任何讽刺都不是幽默。语言能够骗人。我们通常所说的或自称的幽默作家,往往只是讽刺作家,当然也是需

6、要的。可是最优秀的作家两者兼有:例如贝多斯(Bedos),他在谈论右翼时可以算讽刺作家,在谈论左翼时可以算幽默作家,在谈他自己和我们所有的人时就是个纯粹的幽默作家。如果人只能为了反对而笑,那是多么可悲啊!如果人只知道嘲笑别人,又是多么傲慢啊!讽刺就是如此:这是一种自视甚高的笑,是一种嘲弄的、但决不针对自己的笑,这种笑的表现不言自明,是嘲笑别人的。它转过来反对自我(这是人们所说的自嘲),仍然是外在的和有害的。讽刺、蔑视、指控、谴责它自以为了不起,却只是怀疑别人的傲慢哪怕像克尔凯郭尔清楚地看到的那样,不惜“像谈论一个第三者似地谈论自己”。这毁灭或束缚了不止一个天才。谦虚?不是。相反,必须自视甚高才

7、能嘲笑别人!即使为了蔑视自己也必须骄傲!讽刺就是这种傲气,在它看来一切都是可笑的。讽刺就是这种心胸狭隘,在它看来一切都是渺小的2226-227。“在孔特斯蓬维尔这里,讽刺显然缺失幽默所具有的高贵品格。一味的讽刺尽管是基于讽刺者的高高在上,但却并不由此产生使其高于被讽刺者的精神力量。恰恰相反,它只会将讽刺者降低到被讽刺者的高度,甚至极有可能是低于这个高度。幽默则不然,作为一种源自宽厚心胸的智慧,它自始至终都在承担着提升及呵护人性的重任。它永远不能像讽刺那样直白和漠然,也无法允许自己像有时的讽刺那样肤浅而随意。”3显而易见,讽刺在本质上一定是匮乏仁爱品格的,而这却恰是厚道所固有的。相比于红楼梦等四

8、大名著,儒林外史是使用“厚道”一词最多的。如:第六回里有写:“王仁道:凡事还是厚道些好。”第三十一回里有写:“鲍廷玺道:这也是少爷的厚道处。”第四十七回里有写:“那余、虞两家到底是诗礼人家,也还厚道”厚道一词出现相对较晚,最早见于明张萱 疑耀官吏不得受监临饮食:“今曹修止於尊酒,随而自首,已为刻薄,法官又以赃罪加之,剖析一条,以为二事,不察人情,不顾大体,非厚道也。”此处的厚道即指善良宽容,不刻薄之义。其后,厚道一词才开始在明清小说里被普遍使用。比厚道更早使用的近义词多是宽厚、忠厚、敦厚等等。虽是批判科举,但从头至尾,儒林外史书写最多的就是厚道的人和事。第一个厚道之人即是第一回里的秦老,王冕和

9、母亲的孤苦生活多亏有了他的照应。秦老雇王冕放牛,本意就是为了帮衬他们难以为继的生活,所以他从不苛刻。他不让王冕走得太远,每日供应他“两餐小菜饭”,每个早上“还折两个钱”给王冕买点心吃。王冕是个极有个性的人,不易为人所容,而秦老却认为他“如此不俗,所以敬他爱他,时时和他亲热,邀在草堂里坐着说话儿”。可以说,除了母亲,秦老是唯一关心王冕的人。虽然非亲非故,他却一直用一颗善良的心温暖着王冕。第三回里的周进,因为举业无望,已经生无可恋。茶棚里素不相识的几个客人见此情景,深表同情,当即建议大家筹钱帮助周进“纳监进场”。他们都有一个朴素的信念,那就是:“君子成人之美”“见义不为,是为不勇”。结果,四位客人

10、第二天便为周进备齐了二百两银子,让周进从此有了改变命运的机会。同秦老一样,他们也都不是什么富有之人,但是他们不乏厚道之心,正是这样的心灵赋予了他们爱和同情的能力。此前,周进曾信誓旦旦地说:“若得如此,便是重生父母,我周进变驴变马,也要报效!”可是,若真为了指望他的报效,又怎么能够被叫做厚道呢?厚道的人从不期待回报,他们的厚道本身就是一种满足。吴敬梓笔下的厚道随处可见,哪里有需要救助的地方,哪里就有厚道的人物出现,不论贫富,不论贵贱。如果说秦老和那几个客人呈现给我们的,是民间小人物的厚道;那么在他们之外,李本瑛知县显示出来的,便是官场大人物的厚道了。可以说,倘若没有李本瑛的厚道,或许就不可能有匡

11、超人翻身的那一天。高高在上的李本瑛完全可以不必在乎卑微的匡超人,但是他的厚道却不能不让他注意到一个村民在二更天里的读书声。他的厚道在此时体现为了那么一种难得的细心、欣赏和关怀,从而使他发现了芸芸众生里的匡超人。33第 3 期路文彬究竟是讽刺还是厚道?为匡超人出了力还不算,李本瑛问出他家境贫苦,便又拿出二两银子给他,并叫匡超人在参加府考和院考的时候再来找他,他要资助匡超人所需的盘费。看李本瑛竭尽全力提携帮扶匡超人的一举一动,我们简直难以相信他们之间竟纯是陌生的关系,也没法不怀疑他对匡超人究竟是否另有所图?然而,只要我们自己也是厚道的,我们就不会产生这样的怀疑。我们必然能够理解,李本瑛为匡超人所做

12、的一切,不过皆是出于厚道的本性,就像水往低处流淌一样的自然。还有另一位知县向鼎,他同样也是个厚道之人。冥冥之中,他的厚道召唤着鲍文卿的厚道。向鼎哪里知道,他就要毁于一旦的前程正在被一个素昧平生的戏子所挽救。鲍文卿爱惜向鼎的才华,体谅他的不得志,所以才极力恳请按察司对要被参处的向鼎网开一面。在鲍文卿这里,厚道又体现为了拯救的责任。他不需要与向鼎相识,也不需要向鼎向他呼救,他的厚道即是一种保护机制,在需要正义的时刻能够及时做出回应。两个人由此结下的深厚友情,更是将厚道演绎成了跨越身份等级界限的崇高之爱。比起杜少卿等人,庄绍光身上的厚道表现原本极不明显,或者说,从他接人待物的方式来看,庄绍光压根就算

13、不得一个厚道之人。然而,即便如此,在需要厚道行事的时候,庄绍光却亦仍能做到当仁不让。例如,在投宿过程中,庄绍光遭遇了一对老夫妇的死亡。说起来,这事与他并没有什么关系,无奈离去好像也不为过。可是,同情之心却让庄绍光没有这么选择。他说:“这两个老人家就穷苦到这个地步!我虽则在此一宿,我不殡葬他,谁人殡葬?”庄绍光自掏几十两银子买来棺木,又出钱买了墓地,让两位老人入土为安。之后,庄绍光还“买了些牲醴纸钱,又做了一篇文”,“洒泪祭奠了”。前前后后,庄绍光做得有情有义,毫不敷衍,犹似在安葬自己的亲友,实乃厚道之举。庄绍光的这一做法自然会使我们回想起,第二十回里老和尚料理牛布衣后事的那一幕。对待这样一位萍

14、水相逢的过客,老和尚同样也是实心实意;花钱为他买棺木,入殓之后,又“披了袈裟,拿了手击子,到他柩前来念往生咒”。因为没有地方可安放牛布衣的灵柩,老和尚只好把自己堆柴的房屋腾出,并将灵桌摆放停当,一样也不含糊。忙完,“老和尚伏着灵桌又哭了一场”。此刻,老和尚的泪水就是最真切、最厚道的语言。庄绍光和老和尚在悼念陌生人时洒下的眼泪,又为我们诠释出这样一个结论,即厚道是一种极易建立起亲密关系的深情品格。综观儒林外史,厚道在整部作品里几乎就是评价人和事的一种最基本的道德准则,所以,讽刺的话语同这种准则必定格格不入。就此说来,我们又怎能忍心将这么厚道的儒林外史称作是一部出色的讽刺小说呢?此外,和水浒传三国

15、演义西游记红楼梦等这些作品比较而言,儒林外史所表现出的价值观倾向是相当明显的,真善美和假丑恶一目了然。尤为不一样的是,它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以及对人格理想的崇尚,表现出的均是其他作品难以企及的勇气和深刻。无可否认,没有哪位作家能像吴敬梓这样明确而又自觉地吐露自我的思想和情感,在坚持和反抗的行动中努力彰显着自由独立的真理和意义,而这亦正是由其一贯秉持的厚道仁心所决定的。应当看到,是厚道而非讽刺让吴敬梓选择了走向反抗的崇高之善,此举在中国文以载道的历史上可谓前所未有。在小说中,吴敬梓将矛头直指延续多年的举业与做官时尚,因为他认识到,正是人人对于举业与做官的趋之若鹜,禁锢了所有读书人的思想,致使他们不再

16、可能有热爱知识、追求真理的崇高志向,而只会认同“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车马多如簇”的庸俗功利目的。读书就是为了举业,举业就是为了做官,做官就是为了当人上人,而不再有“治国平天下”的一腔热血。人人争当人上人,这说明了整个社会就是一个没有公正性可言的等级制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每个人固有的冲动只能是千方百计尽量往上爬。除此之外,似乎不可能再有别的出路。也就是说,如果你当不了一个压迫者,那你就只好当一个被压迫者。而事实上,这始终就是一个金字塔型的社会结构,除了最顶端和最底端,所有的人都既是压迫者又是被压迫者。34第 45 卷昭 通 学 院 学 报2023 年(总第 20

17、8 期)于是乎,成为压迫者就变成了芸芸众生的梦想,谁也不想着对抗这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倒是终其一生都挣扎在荣登压迫榜的幻想之中。吴敬梓当然也毫不例外,一出生,便被长辈强行纳入这样的体制里进行循规蹈矩的学习。但是渐渐地,他就清醒了过来,决定做一个时代的反抗者和启蒙者,儒林外史亦因此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有了自觉反抗意识的作品。诚如胡适在分析儒林外史时所说:“要想抵制这种恶毒的牢笼,只有一个法子:就是提倡一种新社会心理,叫人知道举业的丑态,知道官的丑态;叫人觉得人比官格外可贵,学问比八股文格外可贵,人格比富贵格外可贵。社会上养成了这种心理,就不怕皇帝不给你官做的毒手段了。”“一部儒林外史的用意只是要

18、想养成这种社会心理。”通过作者所塑造的形形色色的人物,我们着实不难从其言行上洞察到吴敬梓的这一用意。更为难得的是,在刻画这些人物时,吴敬梓不单有对严贡生、胡屠户之流的鄙夷唾弃,还有对杜少卿、虞博士这类品性高贵之人的赞美激赏。有破有立,这样的写作方式说明了吴敬梓的内心有憎,也有爱,不含糊,不偏激。其实,在小说一开篇的那首词里,吴敬梓便直接抒发了自己与众不同的价值取向:“人生南北多歧路,将相神仙,也要凡人做。百代兴亡朝复暮,江风吹倒前朝树。功名富贵无凭据,费尽心情,总把流光误。浊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谢知何处。”作者随即解释道:“这一首词,也是个老生常谈。不过说人生富贵功名,是身外之物;但世人一见了

19、功名,便舍着性命去求他,及至到手之后,味同嚼蜡。自古及今,那一个是看得破的!”没错,吴敬梓指出的这一现象即使到了今天,又有多少人是能看得破的呢?可见,儒林外史之于功名利禄真相的揭示,不仅仅是那一时代的一剂猛药,就它在人性贪婪和执迷的疗效上说来,对这个时代的我们仍有着醍醐灌顶的启示。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真相可不是一个“看破”即可了得,否则看破的结果便可能沦于消极和虚无,从而抹煞掉了真相的价值。透过全书结尾处的一首词,我们又可看到这么几句:“无聊且酌霞觞,唤几个新知醉一场。共百年易过,底须愁闷;千秋事大,也费商量。”个中显示出的姿态固然潇洒豁达,但更多流露着的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心声,所以就有了最后一

20、句:“从今后,伴药炉经卷,自礼空王。”而这最后一句分明是在昭示作者由儒道向佛道的转移,尽管它并不意味着对儒家思想的放弃,但却足以能够让我们看出,儒家思想并没有帮助吴敬梓找到时代的出路,到头来,他只能从佛家的超脱思想那里寻求慰藉。可问题是,这种超脱不过是以遗忘和逃离为前提的。很明显,吴敬梓的创作思路进展到这里遭遇了无法逾越的阻碍。究其原因,还是由于吴敬梓的反抗不可能是彻底的。比如,他对儒家思想的信仰本身,即决定了他的批判矛头是没法指向帝王这一最高权威的。书中第三十四回结语部分说到的“儒者爱身,遇高官而不受”一句也表明,吴敬梓对做官的抵制恰是对儒家思想的坚守。但他俨然没有拎清的是,他所抵制的实质上

21、恰恰是来自于他所坚守的。只是,他把儒家这个传统资源继续理想化了,坚信“礼”是儒家的全部精髓。这一点,从他在作品中对于“泰伯礼”的津津乐道和重视便可见出。不难发现,吴敬梓再三强调的礼,其核心内涵之一即是谦让,不像权所招致的都是争夺。因此,在吴敬梓这里,礼和权就成了一对矛盾的概念。顺乎他的这种理解,现存那些令其不满的制度和现象,就是由于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权逐渐压倒了礼的缘故。基于此,他一方面要规避权的腐蚀作用,另一方面又要弘扬礼的升华功能。应当看到,吴敬梓这样做既低估了权的腐蚀作用,却又高估了礼的升华功能。更严重的是,他未能预料到,礼最终会异化为一种名节,进而让人变成教条的奴隶,距离自然的人性越

22、来越远。郭孝子和王玉辉这两个形象正可谓这方面的典型。显然,吴敬梓仅是注意到了权的压迫,却忽略了礼也可能存在着同样的压迫。礼本属于道德范畴,只可用来律己;要想用于律人,只能诉诸于法。面对权力,用道德是根本约束不住它的,而必须借助法律的威严。4吴敬梓忽视了人的多样性,包括欲望的正当性,故此理解不了人类社会在进化过程当中滋生出的种种不良行为。他把这一切皆归咎于人心,35第 3 期路文彬究竟是讽刺还是厚道?轻视了权力构建的腐败制度对于人心的恶劣影响。他依旧渴望生活在一个人性单纯质朴的远古社会里,结果时代留给他的只能是人心不古的印象。这样一来,站在崇古贬今的立场上,吴敬梓耳闻目睹的就只能是一片衰败的荒凉

23、。所以,当年上演泰伯礼大祭盛况的泰伯祠注定逃不脱这样的下场:“望见泰伯祠的大殿,屋山头倒了半边。来到门前,五六个小孩子在那里踢球,两扇大门倒了一扇,睡在地下。两人走进去,三四个乡间的老妇人在那丹墀里挑荠菜,大殿上槅子都没了。又到后边,五间楼直桶桶的,楼板都没有一片。”至于那些曾经风流辉煌一时的礼仪人物,亦都纷纷老去散尽:“话说万历二十三年,那南京的名士都已渐渐销磨尽了。此时虞博士那一辈人,也有老了的,也有死了的,也有四散去了的,也有闭门不问世事的。花坛酒社,都没有那些才俊之人;礼乐文章,也不见那些贤人讲究。论出处,不过得手的就是才能,失意的就是愚拙;论豪侠,不过有余的就会奢华,不足的就见萧索。

24、凭你有李、杜的文章,颜、曾的品行,却是也没有一个人来问你。”如此凄楚寂寥的结局,透露的是吴敬梓对现实深深的沮丧和失望。他的批判并不能扭转什么,他的坚持好像也留不住什么,洁身自好终究不是改善社会风气的一个良方。归根结底,吴敬梓的反抗和坚持最后带给他的,却是一种难以消受的无力感和挫败感,这样的体认毫无疑问同他致力追求的自由境界是背道而驰的。实现不了真正自由的吴敬梓从此不再操心什么泰伯礼,亦不再牵挂上层的名流,转而将目光投向低处,关注起市井中间的四个奇人来。这四个默默无闻的奇人虽说确是摆脱了名的负累,但是凭着琴棋书画的正统技能依旧保证不了他们实现真正的人生自由,落落寡合的他们唯有倚仗任性的魏晋风度来

25、聊以自慰了。就像荆元这个裁缝为自己所做的辩白:“而今每日寻得六七分银子,吃饱了饭,要弹琴,要写字,诸事都由得我;又不贪图人的富贵,又不伺候人的颜色;天不收,地不管,倒不快活?”从荆元这自称快活的语调里,我们听出的难道不是一种浑不吝的口气?这样的口气又岂可与充满正义和爱的崇高反抗行动同日而语呢?不过,我们依然要清楚的是,吴敬梓在结局上表现出的伤感与失落实际上仍是其厚道心灵的真实袒露。否则,他便极有可能会因绝望而宣泄出某种恶的极端性情绪。善终止了恶,岂不就是由于厚道抑制了讽刺?参考文献:1 鲁迅.鲁迅全集:第 9 卷 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34.2 安德烈孔特斯蓬维尔.小爱大德 M

26、.吴岳添,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3 路文彬.老舍与“京味儿”文学的未来生长空间 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8(02):66-71.4 路文彬.论儒林外史中的反抗实践及其可能 J.枣庄学院学报,2019(04):61-70.Is It Satire or Kindness?Defending the Artistic Style of The ScholarsLU Wenbin(Liberal arts college,Beijing Language and Culture University,Beijing 100083,China)Atstract:Due to Lu X

27、uns special praise for the satirical art of The Scholars,people have always regarded satire as the most obvious label of The Scholars,and even regarded it as a simple satirical novel.In fact,it is easy to cover up the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The Scholars.To define or generalize the achievements

28、of The Scholars with irony can not only improve it,but also become a limitation.In fact,through our analysis of the many characters in the novel,it is not difficult to find that the authors satirical style is not common,but shows a kind and gentle feelings everywhere,which is the opposite of satire.Key words:The Scholars;satire;kind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