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文旅融合下洞庭湖区地域文化空间格局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498754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1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旅融合下洞庭湖区地域文化空间格局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文旅融合下洞庭湖区地域文化空间格局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文旅融合下洞庭湖区地域文化空间格局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79Vol.38 No.03 2024CHINA ANCIENT CITY2024年 第38卷 第03期摘要:洞庭湖区有着悠久的人类活动历史与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构建洞庭湖区地域文化空间格局,能从区域尺度提升地域文化资源的空间联动性和系统整体性,对地域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发展起重要促进作用。基于洞庭湖区地域文化资源空间分布数据,选取人口密度、地均GDP、用地类型、高程与坡度指标作为地域文化传播阻力因子,采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量化识别地域文化核心区与文化联动廊道,通过廊道将各文化核心区进行关联和统一。然后结合洞庭湖区现状交通、水上航运规划和自然保护区分布现状,从区域层面构建了“一圈、两带、四心、多区

2、”的地域文化空间格局,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洞庭湖区在统一保护利用、促进文化传播、打造核心特色和发展旅游联动方面的文旅融合策略。关键词:文化传承;空间格局;文化联动;文旅融合;洞庭湖Abstract:The Dongting Lake area has a long history of human activities and rich regional cultural resources.Constructing the spatial pattern of regional culture in the Dongting Lake area can enhance the spatial l

3、inkage and system integrity of cultural resources at the regional level,an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inheritance of regional cultur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tourism.Based o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data of regional cultural resources in Dongting Lake area,this paper selected

4、population density,GDP per km2,land use type,elevation and slope indicators as the resistance factors of regional cultural transmission,and used the minimum cumulative resistance model to quantitatively identify the regional cultural core areas and cultural linkage corridors.The cultural core areas

5、are interconnected and unified through these corridors.Then,in combination with the current road traffic,waterway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and distribution of nature reserves,the regional cultural spatial pattern of one circle,two belts,four centers and multiple areas was constructed at the regional

6、level.On 李 果,黄熠和Research on the Spatial Pattern of Regional Culture in the Dongting Lake Are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and Tourism IntegrationLI Guo,HUANG Yihethis basis,the paper discussed the cultural and tourism integration strategies in the Dongting Lake area in terms of unified protecti

7、on and utilization,promotion of cultural transmission,creation of core features and development of tourism linkage.Key words:cultural transmission;spatial pattern;cultural linkage;cultural and tourism integration;Dongting Lake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志码:A 引言地域文化以区域人文自然环境、历史遗存、民俗风情等特色文化为主要构成要素,构建地域文化空间格局,能从区域尺

8、度提升地域文化资源的空间联动性和系统整体性,有助于弥补单个文化资源利用中存在的局限性强、影响范围小、产业单一等不足,对地域文化传承与文化旅游特色发展起重要促进作用1。近年来,文化旅游在国家和地方政策引领下已成为区域形象展示的重要依托2,2021年12月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强调“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可见文旅融合在旅游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3。洞庭湖是长江流域重要的调蓄湖泊和中国第二大淡水湖,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有着悠久的人类活动历史与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是洞庭湖区文旅发展的重要基础。湖南省“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要充分发挥环洞庭湖旅游板块的文化资源优势,打造文旅融合发展示

9、范区。目前,洞庭湖区的旅文章编号:1674-4144(2024)003-0079-09 DOI:10.19924/ki.1674-4144.2024.003.011文旅融合下洞庭湖区地域文化空间格局研究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优秀青年项目“环洞庭湖区风景资源评价及其旅游承载力研究”(编号:21B0235);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景观格局演变的响应及其驱动机制以洞庭湖湿地为例”(编号:2022JJ40862)。作者简介:李 果,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副教授,博士;黄熠和,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风景园林学院硕士研究生。80游业发展尚未形成完善的环洞庭湖品牌和旅

10、游精品线路,文旅资源的开发利用整体关联度低。因此,亟需开展洞庭湖区地域文化及其空间格局研究,对促进区域文旅融合有重要意义。涉及洞庭湖文化的既有研究较少,内容包括区域水文化4、诗词文化5,以及饮食、民歌等民俗文化6,对地域文化系统性及其空间格局的研究尚存不足。对洞庭湖区旅游类研究主要涉及生态旅游7、城镇旅游8-9、风景道旅游10等,对文化旅游的相关研究较少。地域文化空间格局的构建依托于文化资源点、文化联动廊道及文化区域形成的点、线、面空间11,相较传统规划中主观划定空间格局,合理量化识别文化区域与廊道是关键。目前最小累积阻力模型从景观生态领域逐渐应用于空间格局规划中12-15,该方法能快速识别文

11、化传播的核心区域和最短路径,因此在本研究中被采用,旨在构建以促进文旅融合为目的的洞庭湖区地域文化空间格局,指导区域旅游廊道规划和文化资源空间联动发展,提升洞庭湖区旅游竞争力和推动地方经济协同发展,从而更好服务于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1 洞庭湖区概况考虑行政边界限制,本研究选取了湖南省北部的洞庭湖区,不包含湖北省部分。研究区域以洞庭湖水域为中心,涉及湖南省岳阳市的岳阳楼区、君山区、云溪区、湘阴县、华容县、岳阳县和汨罗市,常德市的鼎城区、武陵区、汉寿县和安乡县,以及益阳市的资阳区、赫山区、南县和沅江市,共15个区、县和县级市,总面积约20 273 km2。1.1 地域文化资源类型及

12、空间分布洞庭湖区有着悠久的人类活动历史,人们的生活、生产活动与洞庭湖密切相关。综合考虑洞庭湖区地域文化特色及其资源类型与分布情况,将其地域文化资源分为风景文化、古迹文化、治水文化、民俗文化与农耕文化5个主要类型。其中,由于洞庭湖平原农田广泛分布,因此农耕文化被视作整个区域普遍分布的地域文化特色16,故该类型未被纳入资源点分布统计。风景文化选取洞庭湖区有历代文人诗词歌赋、重大历史事件或地域文化底蕴深厚的代表性景区,不考虑仅以生态环境或休闲娱乐为主的景区;古迹文化选取区域内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类型包括古建、古窑遗址、古城遗址、古墓葬、新石器时代遗址、寺庙宗祠、近现代史迹、历史人物纪念等8类;治

13、水文化景点主要选取洞庭湖区以天然水体或人工水利设施为基础的水利风景区,具有良好的自然水资源环境;民俗文化类型丰富,其地理坐标参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或遗产保护单位所在地。地域文化资源统计以各类官方公布的国家级名录为主,辅以部分省级名录,包括湖南省A级风景区名录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国家水利风景区名单水美三湘湖南省水利风景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湖南省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等,共选取地域文化主要资源85处。其中,风景文化4处,古迹文化27处,治水文化9处,民俗文化45处(图1a)。这些地域文化资源中,部分不同类型文化资源的地理坐标存在空间重叠,考虑地域文化的多元性集聚特征,将重叠

14、的空间点数据进行了保留。各类型资源数量与名称如表1所示。1.2 现状交通与自然保护区分布洞庭湖区陆路交通整体通达性较好,东西南北贯通。主要道路按等级大致划分为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和县道等,如图1b所示,数据来自2023年OpenStreetMap(OSM)路网数据(http:/download.geofabrik.de/asia/china.htm)。水运航道方面,根据湖南“十四五”水运规划布局,区域内主要分布了“十四五”重大航道项目“沅水常德至鲇鱼口2 000吨级航道工程”“资水益阳至芦林潭2 000吨级航道工程”“湘江长沙至城陵矶3 000吨级航道工程”和“松虎航道(湖南段)工程”,

15、以及已(在)建1 000吨级航道2条、500吨级航道2条,此外还有南县至岳阳楼等其他等级航道2条(图1b)。水运航道以洞庭湖为中心,加强了水运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洞庭湖区有4个自然保护区,分别是东洞庭湖、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南洞庭湖、横岭湖省级自然保护区(图1c)。依照湿地生境类型、人为活动影响、濒危动植物资源分布等多个因素,将保护区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与实验区3类。核心区人类活动影响小,生态环境保护要求高,实验区人为活动影响较大,可能包含航道、居民点等,缓冲区保护介于实验区与核心区。2 研究方法研究采用ArcMap10.2软件和最小累积阻力模型,量化识别地域文化核心区及其

16、文化联动廊道,通过廊道将各文化核心区进行关联和统一。然后结合现状交通、水上航运规划和自然保护区分布现状,构建洞庭湖区地域文化空间格局。李 果,黄熠和:文旅融合下洞庭湖区地域文化空间格局研究81Vol.38 No.03 2024CHINA ANCIENT CITY2024年 第38卷 第03期图1 洞庭湖区地域文化资源空间分布及其核密度(a)、现状交通分布(b)与自然保护区分布(c)类型小类数量资源名称风景文化景区4岳阳楼-君山岛旅游区、张谷英旅游区、大云山国家森林公园、柳叶湖旅游区古迹文化古建3岳阳楼、慈氏塔、张谷英村古建筑群古窑遗址2岳州窑遗址、羊舞岭古窑址古城遗址5铜鼓山遗址、罗子国城遗址

17、、大矶头遗址、索县汉代城址、益阳故城遗址古墓葬2南禅湾晋墓群、汨罗山墓群新石器时代遗址4马栏嘴遗址、划城岗遗址、车轱山遗址、涂家台遗址寺庙宗祠4湘阴文庙、屈子祠、常德铁幢、岳阳文庙近现代史迹5信义校会建筑群、岳州关、岳阳教会学校、大云山三战三捷摩崖石刻、厂窖惨案遗址历史人物纪念2任弼时故居、左文襄公祠治水文化水利景区9华一水库水利风景区、柳叶湖水利风景区、清水湖水利风景区、花岩溪景区、鱼形山水利风景区、皇家湖水利风景区、梓山湖、明石谷、胭脂湖民俗文化民间文学5刘海砍樵传说、柳毅传书传说、屈原传说、杨幺的民间故事、善卷传说传统音乐6安乡硪歌、华容夹叶点子、洞庭渔歌、兰溪山歌、高山田歌“啰啰咚”、

18、云山山歌传统舞蹈1南县地花鼓传统戏剧3岳阳花鼓戏、常德花鼓戏、常德高腔曲艺2益阳弹词、常德丝弦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3益阳虾子起拱、尧天坪龙灯、兰溪双桡龙舟民间美术1洞庭木雕传统手工技艺20益阳小郁竹艺、汨罗扎故事、岳州扇制作技艺、麻香糕传统手工技艺、益阳水竹凉席制作技艺、川山毛笔制作技艺、益阳明油纸伞制作技艺、常德米粉制作技艺、岳州窑烧制技艺、巴陵全鱼席制作技艺、汨罗龙舟制作技艺、汉寿龙舟制作技艺、李氏锔瓷技艺、熏香制作技艺、长乐甜酒酿造技艺、益阳熊氏皮鼓制作技艺、羊舞岭窑陶瓷烧制技艺、纸影制作技艺、南县传统戏剧服饰制作技艺、茯砖茶制作技艺传统医药1岳阳张氏正骨术民俗3屈子祠祭典、新市中秋耍宝

19、塔、长乐抬阁故事会表1 地域文化主要资源分类统计822.1 地域文化核心区划定地域文化资源的点状分布作为文化源地,将其开展文化传播的核心影响范围定义为地域文化核心区。随着与文化源地距离的增加,文化传播的阻力与成本也越大,传播能力也逐渐减弱。在实际情况中,文化传播受到的影响因素是复杂的,要精确划定文化核心区范围较为困难,目前尚无统一标准。本研究结合洞庭湖区实际情况选取相应阻力因子,采取定量的方法对文化核心区范围进行了大致的划定。然而,核心区的范围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阻力因子发生变化,核心区的边界也会进行相应的调整。本研究划定文化核心区的目的主要是服务于廊道的识别,核心区位于廊道的两端起到重要的

20、节点作用。至于文化核心区的范围则是动态变化的,其范围内及周边地区文化旅游主题可参考核心区文化特色定位。首先,明确文化源地开展文化传播的影响要素,分析各要素的阻力因子及其阻力赋值,采用熵值法计算各单因子权重并构建综合阻力面;然后使用成本距离工具,计算文化源地到研究区内每个栅格的累计阻力成本距离;最后使用ISO无监督聚类工具和自然间断点分类,将成本距离结果进行等级划分,提取文化资源集中分布且成本距离相对小的区域作为地域文化核心区。综合考虑地域文化核心区数量和面积,以及核心区内地域文化资源的点密度均值(区域内核密度总值/区域面积)情况,对核心区进行分类和重要性分级。地域文化的传播主要受区域人口、经济

21、发展状况和地形地貌要素的影响,综合既有相关文献与洞庭湖区现实情况,选取人口密度、地均GDP、用地类型、高程与坡度5个指标作为地域文化传播的阻力因子并进行赋值,数值越大则对文化传播的阻力越大(表2)。各因子分级依据及数据来源如下:(1)人口要素方面,单位面积内人口数量越多,对促进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越有利,相应的阻力值越低。目前,人口密度(人/km2)分级暂无统一标准,这里以湖南省及其经济发展核心区长株潭地区数据为参照。将常住人口数除以土地面积可知,湖南省常住人口约6 644.49万人,面积约21.18万km2,人口密度约314人/km2;长株潭地区常住人口约1 667.68万人,面积约2.8万km

22、2,人口密度约596人/km2。常住人口数据来源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20年),面积数据来源于政府官网。因此,将人口密度600人/km2的地区视作对文化传播阻力最小,其次是300600人/km2,人口密度100300人/km2为相对密集,人口密度小于25人/km2的人口稀少区对文化传播阻力最大。(2)经济发展状况要素方面,地均GDP(万元/km2)越高,在资金投入方面越有利于文化的推广,相应的阻力值越低。2020年中国地均GDP约1 058万元/km2,GDP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结合2020年全国经济发展状况与洞庭湖区经济发展实际,将地均GDP大于1 000万元/km2的区域对文化传

23、播阻力值设为1,按照等间距划分5类,地均GDP小于250万元/km2的区域对文化传播阻力值设为5。洞庭湖区2020年各区域地均GDP数据以2015年区域地均GDP数据为基础,乘以各区县20152020年GDP变化率得出。(3)地形地貌要素方面,涉及用地类型、高程和坡度因子。用地类型阻力值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城镇用地、农村居民点与其他建设用地贴近人类社会劳动生活,为文化的发展提供充足条件,适宜文化传播,阻力值为1;河渠、湖泊为交通提供一定便利而且水元素在洞庭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如屈子祭典、龙舟文化以水为媒介延续和传播,将其阻力值设为2;水库坑塘、滩地、沼泽地、裸土地和裸岩石质地环境保护要求高,政

24、策与现实条件上都不宜开展文化活动,将其阻力值设为5;水田、旱地、草地和林地因其主要承载生产或生态功能,阻力值居中。高程和坡度因子的大小对文化传播的阻力起正向作用。洞庭湖区中部因子单位分辨率数据来源阻力值12345人口密度人/km21 kmhttps:/www.worldpop.org/geodata/summary?id=39793 60030060010030025100 25地均 GDP万元/km21 kmhttp:/ 1 0007501000500750250500 250用地类型用地类型30 mhttps:/ mhttps:/ 200坡度30 mhttps:/ 25李 果,黄熠和:文旅

25、融合下洞庭湖区地域文化空间格局研究表2 各因子数据来源及阻力值83Vol.38 No.03 2024CHINA ANCIENT CITY2024年 第38卷 第03期以平原为主,边缘有部分丘陵和少量山地,结合区域实际情况将高程大于200 m的区域阻力值设为5,高程小于50 m的区域阻力值设为1。坡度阻力值分级主要根据不同坡度对交通的影响,坡度小于3时交通通达性好,阻力值为1;坡度为38仍满足公路通车要求,阻力值为2;坡度大于25时,地面的建设、生产与交通都会受到明显影响,阻力值为5。2.2 文化联动廊道识别文化联动廊道依托于现状陆路交通,以服务文化资源的交通可达和空间联动为主要目的。通过完善文

26、化联动廊道的交通与旅游配套设施,以及在廊道沿线布置特色文旅产业等方式,可进一步提升文化联动廊道的功能和特色,推动文旅融合发展。首先,选取地域文化核心区的质心作为廊道端点,采用ArcMap10.2软件和linkage mapper 2.0工具,通过计算端点之间的最小累积成本距离的最短路径作为廊道的初步选线15。然后,根据廊道两端地域文化核心区重要性等级进一步明确廊道的等级,将至少1个端点连接重要性高的地域文化核心区的廊道定义为主要廊道,其他定义为次要廊道。在此基础上,充分考虑现状陆路交通网络,以及自然保护区规划对核心区的保护要求,优化地域文化廊道空间布局,最终建立不同等级廊道空间骨架。其中,区域

27、内高速公路与国道线路方向基本平行,考虑到道路沿途停留和行程选择的便利性,廊道选线优先选择国道,其次是省道和县道。最后,综合区域内“十四五”水运规划,进一步完善地域文化廊道网络。2.3 地域文化空间格局构建从文旅融合的视角,对洞庭湖区地域文化资源进行区域尺度旅游发展的空间格局构建,构建思路如下:(1)综合地域文化核心区的类型及其重要性,确定洞庭湖区地域文化中心,然后分析地域文化中心内文化资源主要特征,确定文化中心主题命名;(2)根据文化联动廊道等级及其空间分布情况,结合洞庭湖区水资源分布特征,确定地域文化空间骨架;(3)整合地域文化核心区、文化中心和文化空间骨架,规划洞庭湖区地域文化“点、线、面

28、”多层次空间格局;(4)分析洞庭湖区地域文化空间格局特征,结合文化资源特色探讨区域文旅融合策略。3 结果与分析3.1 地域文化核心区空间分布与分类采用熵值法计算人口密度、地均GDP、用地类型、高程和坡度因子权重分别为0.169、0.198、0.106、0.282、0.245,各指标对文化传播的阻力面见图2。其中,人口密度阻力面高值主要分布在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区域,地均GDP阻力面低值主要分布在常德市、益阳市与岳阳市等主城区以及连通城市间主要道路的沿线区域,用地类型阻力面高值主要分布在洞庭湖区边缘地带和中部的滩地、沼泽等部分区域,高程和坡度阻力面高值主要分布在环洞庭湖边缘的山地。计算洞庭湖

29、区文化传播的综合阻力面(图2)可知,洞庭湖区文化传播阻力面高值主要集中在西南部与东图2 地域文化传播单因子阻力面与综合阻力面84图3 地域文化传播成本距离分级(a)、地域文化核心区类型(b)及其重要性分级(c)部边缘,中部区域除洞庭湖的自然保护区阻力值较大外,整体阻力值偏低,其中主城区阻力值最低。基于综合阻力面计算洞庭湖区文化源地开展文化传播的成本距离。综合考虑地域文化核心区的数量和面积,将成本距离定为5级,地域文化传播成本距离聚类分级结果见图3a。将成本距离最小的等级1划定为地域文化核心区,共识别了20个核心区,按照面积由大到小进行编号,见图3b。核心区总面积为4 952.31 km2,其中

30、面积最大的核心区为1 124.32 km2,面积最小的核心区为18.20 km2。为便于核心区的分级规划管理,综合考虑其数量和面积,将地域文化资源数量5个且面积350 km2的核心区定义为一类核心区,共计4个,编号14,其他16个核心区定为二类核心区(图3b)。此外,计算核心区地域文化资源点密度均值并进行自然间断点分类,将其重要性划分为高、中、低3个等级,数量分别是4、4和12(图3c),作为主次廊道划分的依据。综合考虑文化核心区的分类与重要性分级可知,编号14的核心区既是一类核心区又是重要性高的区域,因此将其确定为研究区主要文化中心,根据文化中心地域文化资源主要类型及其特色,将文化主题依次命

31、名为益阳工艺文化中心、岳阳风景文化中心、常德戏剧文化中心和汨罗屈原文化中心。3.2 文化联动廊道空间分布与分级提取地域文化核心区质心得到20个文化质心,生成的初步文化联动廊道线路如图4a所示,共识别出36条廊道,总长度为1 621.88 km。廊道空间布局受质心分布影响,呈现出网状分布格局。根据现状交通网络(图1b),以及自然保护区规划对核心保护区的要求,对初步廊道线路进一步梳理,廊道选线充分结合现状交通,同时将3条横穿洞庭湖核心保护区的廊道取消,得到优化后的文化联动廊道(图4b)。其中一级廊道连接了13个文化核心区(4个高等级,1个中等级,8个低等级),总长度为708.53 km,主要为国道

32、,由G353、G240、G536、G319、G207、G234、G107等道路组成,贯穿了全境14个区、县、县级市,并于研究区中部形成环线。二级廊道总长度为674.54 km,连接14个文化核心区(2个高等级,4个中等级,8个低等级),主要为省道和县道,由S306、S224、S313、S319、S306等道路组成。二级廊道主要分布在洞庭湖区西北部和东南部两个区域,建议在2个区域之间规划一条水上线路(图4b),选址在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内,远离核心区和缓冲区,一方面起到联通洞庭湖东西两侧,增强各文化核心区之间联系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水上线路可以进一步展现洞庭湖区的水文化特色。此外,结合湖南“十四五

33、”水运规划对研究区水运航道的布局,与路陆交通一并作为主要载体开展文化的交流与传播。3.3 地域文化空间格局根据地域文化空间格局构建思路,结合洞庭湖区地域文化核心区与廊道空间结构特征,将洞庭湖区地域文化空间格局规划为“一圈、两带、四心、多区”(图5)。“一圈”是指“洞庭湖水资源特色文化圈”,环绕洞庭湖中心水域和农田,在洞庭湖区地域文化空间结构中起到重要核心地位。陆路交通环线由一级廊道G353、G240、G536和G234组成,连接岳阳市、华容县、南县、沅江市、益阳市、湘阴县、汨罗市、岳阳县的主城区。“十四五”水上航线沿着沅水、资水、嵩竹河、草尾河,穿过西洞庭湖、南洞庭湖和横岭湖,进入东洞庭湖。“

34、两带”分别指由区域西部至东部连接常德、益阳和岳阳三地和串联4个文化中心的“传统多元体验文李 果,黄熠和:文旅融合下洞庭湖区地域文化空间格局研究85Vol.38 No.03 2024CHINA ANCIENT CITY2024年 第38卷 第03期图4 初步廊道选线分布(a)和优化后的廊道等级分布(b)图5 洞庭湖区地域文化空间格局化带”,以及由区域西北至东南方向穿越“一圈”的“平原农耕风光文化带”。传统多元体验文化带以体验洞庭湖传统工艺、戏剧、地域风景和屈原文化等为主要特色,沿线陆路交通由一级廊道组成,包括国道G207、G319、G536和G107,水上航线除与“一圈”部分重叠外,还分布了沅水

35、常德至沅江段航线。平原农耕风光文化带主要以感知洞庭湖平原农耕文化和田园风光为特色,沿线陆路交通由二级廊道组成,以县道居多,其次是省道和国道,包括G353、X025、X003、S313、X001、X004和S307等。目前陆路交通受南洞庭湖和横岭湖影响,两端道路连通性受阻,建议在实验区规划一条水上交通,连通洞庭湖区西北至东南部。其水运航道由西北部安乡至沅水后分为两个方向,1条往北经南县再往东部穿过东洞庭湖到达岳阳楼区,1条由沅水往东经过南洞庭湖到达鲇鱼口。“四心”是指洞庭湖区的4个文化中心,即“益阳工艺文化中心”“岳阳风景文化中心”“常德戏剧文化中心”和“汨罗屈原文化中心”。益阳工艺文化中心传统

36、手工艺品类多且地域特色显著,如益阳小郁竹艺、麻香糕传统手工技艺和羊舞岭窑陶瓷烧制技艺,以及水竹凉席、明油纸伞、熊氏皮鼓、纸影和茯砖茶制作技艺等;岳阳风景文化中心位于东洞庭湖东岸,刘海砍樵传说86风景资源以岳阳楼-君山岛旅游区的洞庭风光为主要特色,描述其风景的历史文人诗赋众多,如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此外还有浓郁地域风格的洞庭渔歌;常德戏剧文化中心以地域文化特色鲜明的常德高腔、花鼓戏为代表,以及为戏剧表演提供丰富内容的民间文学如善卷传说、刘海砍樵传说等;汨罗屈原文化中心重点打造屈原文化,特色文化资源有屈子祠、屈原传说、汨罗龙舟制作技艺等,此外还有纪念屈原的屈子祠祭典,以及

37、新市中秋耍宝塔等民俗文化活动。文化中心重点突出区域文化价值及其发展潜力,对其他二类地域文化核心区起到文化引领作用。“多区”是指除一类地域文化核心区以外的16个二类核心区。这些区域内文化资源点较少,文化特色较为单一,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文化资源有长乐抬阁故事会、张谷英村旅游区、南县地花鼓等,以及一些遗址遗迹,如岳州窑遗址、涂家台遗址、划城岗遗址、索县汉代城址和大矶头遗址等。4 洞庭湖区文旅融合策略本文根据洞庭湖区地域文化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划定文化核心区,识别文化联动廊道,并结合现状道路交通和水上航运规划情况,从区域层面构建了“一圈、两带、四心、多区”的文化空间格局,以统筹地域文化与旅游发展的关系,

38、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播,突出地域文化特色。下面从地域文化空间格局层面探讨洞庭湖区文旅融合策略。4.1 “一圈”统一保护利用洞庭湖水资源特色文化圈以彰显洞庭湖主要水体景观为特色,以统一资源环境整体保护和旅游合理开发利用为重点。对于区域内的自然保护区,保护方面要严格依照现有保护区规划及相关保护条例,避免旅游开发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资源利用方面积极探索相关旅游风景道路规划设计与水上廊道建设,力求对生态环境干扰度最小,以呈现原生态自然的洞庭湖水体景观。此外,统筹协调各县市区相关部门规划,如道路交通规划、生态建设规划、旅游发展规划等,为区域内各有关职能部门共同保护自然和文化资源、促进旅游业发展提供合作平

39、台。4.2 “两带”促进文化传播传统多元体验文化带和平原农耕风光文化带以文化联动廊道和水上航运交通为依托,将各个文化核心区进行空间关联,在促进文化传播与交流的同时,可沿线布置特色文旅产业,完善交通与旅游配套设施,带动洞庭湖区文旅全域发展。传统多元体验文化带重点围绕“体验式旅游”展开,让文化传承保护与旅游创新发展相结合,常态化开展传统工艺、戏剧等非遗项目体验活动,带动游客学习传统历史文化,体验地域风景和探寻屈原文化,形成具有参与性、体验性的文化品牌活动。平原农耕风光文化带主要以“观光式旅游”为特色,立足洞庭湖农耕文化产业优势,开展观光农业、乡村旅游等,丰富农业观光资源,提升旅游配套服务,积极探索

40、乡村振兴建设、农旅产业融合发展,做好乡村生态旅游规划,推动农业与文旅产业融合。4.3 “四心”打造核心特色4个文化中心皆位于主城区及其周边,经济发达且人口密度较高,相关基础设施较好,适宜旅游发展和文化传播。通过打造核心区域文化特色,开展文旅宣传展示、品牌创新推广、技术提升,以发挥区域示范引领作用。益阳工艺文化中心重点将传统工艺资源融入旅游产品和旅游景区。一方面培育传统工艺文化产业,健全保护传承体系,建设高素质传承人才队伍和创新研发中心,提升工艺品质和丰富产品供给,厚植传统工艺保护传承的社会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建设旅游景区和体验基地,举办旅游购物节庆活动,线上线下结合进行销售推广,开展技艺教学活动

41、,带动游客与市民参与传统工艺保护传承。岳阳风景文化中心结合区域“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文旅品牌定位,大力推进文旅项目建设,如风景文化旅游区、生态文化公园、水上航线和空中观光游,以及举办文化旅游节、艺术节、观鸟节、观赏江豚和麋鹿等活动,创新优化文旅体制机制,加大旅游宣传营销。常德戏剧文化中心通过建设非遗演艺中心和学习基地,培养年轻一代传承人,以增强区域戏剧文化氛围和文化认知。对传统节目进行编排、内容调整和质量改进,以舞台演艺形式建立长期剧场式业态,并通过线下演出和线上同步展播形式供游客和市民欣赏,同时打造文旅融合示范项目,在旅游景区营建中将戏曲文化元素与现代景观设计相结合以彰显地域文化特色。汨

42、罗屈原文化中心将屈原文化与区域端午、龙舟等民俗文化资源相结合,拓展和发掘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祭祀、文学讲座、娱乐活动和旅游服务项目,创新文旅体验方式,如沉浸式文化体验、亲子游、研学打卡等。此外,加强文化交流基地与核心景区建设,打造汨罗文创精品,为文化传承和创新注入新动力。4.4 “多区”发展旅游联动李 果,黄熠和:文旅融合下洞庭湖区地域文化空间格局研究87Vol.38 No.03 2024CHINA ANCIENT CITY2024年 第38卷 第03期16个二类核心区通过文化联动廊道与一类核心区进行地理空间关联。通过完善廊道交通旅游服务设施体系,围绕4个文化中心,多区联动发力推动洞庭湖区旅游资

43、源共享、线路共推、客源互送和市场共建,营造新的旅游消费热点,提升整体旅游消费吸引力,以形成区域文化旅游联动发展的一体化格局。5 结语目前,洞庭湖区旅游发展已成为区域战略性的支柱产业受到普遍重视,而针对洞庭湖区实施的相关旅游规划对象主要以各行政区或旅游景区为主。本研究从区域尺度构建地域文化空间格局,对于洞庭湖区旅游资源的整合和统一规划、地域文化的保护传承、文旅融合发展以及各行政区之间的联动协作起到一定参考借鉴作用。未来随着区域水陆交通系统的不断完善,地域文化联动廊道可进一步优化,从而有利于促进文化核心区的紧密联系和文化资源的交流与传播。12345678910李猛,王志扬.文旅融合视域下广西师公戏

44、的文化传承与传播J.戏剧文学,2022(9):123-127.侯兵,黄震方.文化旅游实施区域协同发展:现实诉求与路径选择 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5(11):78-87.王欣.文旅融合视野下地方文化的开发利用以徐州彭祖养生文化为例 J.中国名城,2022,36(4):88-94.骆岳梨.洞庭湖治理及其水文化建设实践 J.中国水利,2012(13):59-60,55.谷文彬,朱文静.唐诗与唐传奇中洞庭湖书写异同及成因 J.云梦学刊,2022,43(6):117-124.陈丹华.洞庭湖区民歌类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研究 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7.杨芳.社区参与东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45、J.企业经济,2013,32(4):104-107.熊建新,王文辉,贺赛花,等.洞庭湖区旅游城镇化系统耦合协调性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 J.地理科学,2020,40(9):1532-1542.熊鹰,张茜,侯珂伦,等.全域旅游视角下环洞庭湖城市旅游竞争力及区域合作 J.经济地理,2020,40(7):211-219.钟静玲,李果,胡文敏,等.风景资源整合视角下环洞庭湖区风景道体系构建 J.长沙大学学报,2020,34(2):129-135.参考文献:张玉蓉,宋波,樊信友.川藏公路生态与文化遗产旅游廊道空间体系研究 J.公路,2021,66(3):249-253.LI G,HU W.A network

46、-based approach for landscape integration of traditional settlements:a case study in the Wuling Mountain area,southwestern ChinaJ.Land use policy,2019,83(4):105-112.朱礼凯,王振宇,刘宇舒.国土空间规划语境下苏州东山镇历史文化空间格局构建探索 J.中外建筑,2022(8):22-27.陶犁,王海英,李杰,等.文化廊道空间界定之 CCSPM 模型构建以滇西南跨境文化廊道为例 J.地理科学,2022,42(4):602-610.HUAN

47、G Y,SHEN S,HU W,et al.Construc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tourism corridor for the dissemination of historical culture:a case study of typical mountainous multi-ethnic area in ChinaJ.Land,2023,12(1):138.李明贤,叶慧敏.洞庭湖区农业旅游带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路与支撑条件研究 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32(6):704-708.责任编辑:方 亮收稿邮箱:在线投稿:http:/11 12 13 1415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