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目 录
1 锅炉设备系统简介 1
1.1 锅炉整体布置 1
1.2 循环回路 1
1.3 燃烧系统流程 2
1.4 过热蒸汽流程 2
1.5 再热蒸汽流程 3
2 设备规范 4
2.1 锅炉设备概况 4
2.2 锅炉主要参数 9
3 锅炉主控各系统 14
3.1 给煤系统 14
3.2 石灰石系统 15
3.3 床料的补充 17
3.4 燃油系统 17
4 试验与养护 19
4.1 检修后的检查验收 19
4.2 设备试验总则 19
4.3 主机联锁保护试验规定 20
4.4 水压试验 21
4.5 过热器反冲洗 25
4.6 安全门试验 25
4.7 锅炉主联锁保护 26
4.8 锅炉烘炉养护 28
5 锅炉机组的启动 29
5.1 总则 29
5.2 启动前检查工作和应具备的条件 29
5.3 锅炉上水 32
5.4 锅炉底部加热 33
5.5 冷态启动 34
5.6 锅炉的温态启动和热态启动 39
6 锅炉运行中的控制与调整 42
6.1 运行调整的主要任务 42
6.2 定期维护工作及规定 42
6.3 运行中主要参数的控制范围 43
6.4 锅炉的运行调节 43
7 停炉及停炉后的保养 51
7.1 停炉的有关规定 51
7.2 停炉前的准备工作 51
7.3 正常停炉 51
7.4 锅炉的快速冷却 52
7.5 锅炉放水 52
7.6 停炉至热备用 53
7.7 停炉的注意事项 53
7.8 停炉后的保养 53
8 锅炉事故处理 55
8.1 事故处理原则 55
8.2 紧急停炉条件 55
8.3 请示停炉条件 56
8.4 紧急停炉的操作步骤 56
8.5 床温高 57
8.6 床温低 58
8.7 床压过高或过低 59
8.8 单条给煤线中断 60
8.9 两条给煤线中断 61
8.10 水冷壁泄漏及爆管 62
8.11 过热器泄漏及爆管 63
8.12 省煤器泄漏及爆管 64
8.13 再热器泄漏及爆管 65
8.14 床面结焦 65
8.15 低温结焦 67
8.16 厂用电中断 68
8.17 缺水事故 69
8.18 满水事故 69
8.19 管道水击 70
8.20 负荷骤减 71
8.21 烟道再燃烧 72
8.22 引风机跳闸 73
8.23 一次风机跳闸 74
8.24 二次风机跳闸 75
8.25 高压风机跳闸 76
8.26 高压风机断皮带 77
8.27 油管爆破 77
9 锅炉辅助系统运行规程 79
9.1 辅助机械试运行 79
9.2 引风机、一次风机、二次风机 81
9.3 高压风机及输石风机 85
9.4 排渣系统 87
9.5 压缩空气系统 89
9.6 气力输灰系统 93
10 电除尘器运行规程 101
10.1 电除尘器设备简介 101
10.2 电除尘器的启动 102
10.3 电除尘器的运行维护及调整 105
10.4 电场停运及注意事项 106
10.5 电除尘器故障处理 108
11 附录 115
11.1 附表一 炉墙厚度、耐磨层厚度及材料 115
11.2 附表二 新乡火电厂测点说明 117
11.3 附表三 启动曲线 123
1锅炉设备系统简介
1 锅炉设备系统简介
制造厂家:xxx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
锅炉型号:HG-440/13.7-L.PM4
本锅炉系超高压参数循环流化床,自然循环汽包炉,单炉膛、一次再热、平衡通风、半露天岛式布置、全钢炉架、固态排渣。
1.1 锅炉整体布置
440t/h CFB锅炉采用超高压中间再热机组设计,与135MW等级汽轮发电机组相匹配,可配合汽轮机定压(滑压)启动和运行。锅炉采用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循环物料的分离采用高温绝热旋风分离器。
锅炉主要由炉膛、高温绝热分离器、自平衡“U”形回料阀和尾部对流烟道组成。燃烧室蒸发受热面采用膜式水冷壁,水循环采用单汽包、自然循环、单段蒸发系统。布风装置采用水冷布风板,大直径钟罩式风帽。燃烧室内布置双面水冷壁来增加蒸发受热面。燃烧室内布置屏式二级过热器和屏式热段再热器,以提高整个过热器系统和再热器系统的辐射传热特性,使锅炉过热汽温和再热器温具有良好的调节特性。
锅炉采用2个内径为7.36米的高温绝热分离器,布置在燃烧室与尾部对流烟道之间。 高温绝热分离器回料腿下布置一个非机械型回料阀,回料为自平衡式,流化密封风用高压风机单独供给。分离器及回料阀外壳由钢板制造,内衬绝热材料及耐磨耐火材料。
以上三部分构成了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核心部分──物料热循环回路,经过分离器净化的烟气进入尾部烟道。尾部对流烟道中布置三级、一级过热器、冷段再热器、省煤器、空气预热器。过热蒸汽温度由在过热器之间布置的两级喷水减温器调节,减温喷水来自于给水泵出口,高加前。冷段再热器的入口布置有事故喷水,热段再热器中间布置有一级喷水减温器,减温水来自于给水泵中间抽头。尾部烟道采用的包墙过热器为膜式壁结构,省煤器、空气预热器烟道采用护板结构。
1.2 循环回路
本锅炉采用循环流化床燃烧方式,在设计燃料、额定负荷下燃烧室内燃烧温度为883℃。为保证水循环安全可靠,水冷壁采用多个水循环回路,为减少锅炉启动时间,在水冷壁下集箱内装设有邻炉蒸汽加热装置。
两侧水冷壁各有三个下集箱和一个共用的上集箱,水经集中下水管和分配管进入下集箱,然后至侧水冷壁至上集箱,再由汽水引出管将汽水混合物引至汽包。前、后水冷壁各有六个下集箱,共用两个上集箱,水经集中下水管和分配管分别进入前水下集箱和后水下集箱,前水冷壁有一部分水经前水冷壁进入上集箱,一部分通过水冷风室经前水冷壁进入上集箱,另一部分水经水冷风室的管子进入后水下集箱,与后水下集箱的水汇合,然后经后水冷壁、顶棚管引至前、后水上集箱,再由汽水引出管引至汽包。双面水冷壁有独立的循环回路,有单独的下水管和引出管。
1.3 燃烧系统流程
原煤从原煤斗下落至第一级耐压计量皮带给煤机,经第二级耐压刮板式给煤机,送入锅炉回料阀给煤口进入炉膛。
一次风机供风分为两路,第一路经空气预热器加热后成为热风进入炉膛底部的布风板上,第二路未经预热的冷风直接进入风道燃烧器。
二次风机供风分为四路,第一路未经预热的冷风作为给煤机的密封用风,第二路经空气预热器加热后的热风直接经炉膛上部的二次风箱送入炉膛,第三路热风作为密封风引至给煤口,第四路热风作为密封风引至石灰石口。
回料阀和冷渣器配备高压头的罗茨风机提供流化风。
石灰石从石灰石粉仓下落至旋转给料阀后,由石灰石输送风机送入炉内。
烟气由炉膛出口经过旋风分离器分离出大颗粒送回炉膛燃烧,分离后的烟气再经过过热器、再热器、省煤器、空气预热器、电除尘器,经引风机从烟囱排除。
1.4 过热蒸汽流程
饱和蒸汽自汽包顶部由8根连接管分别引入两侧包墙上集箱,每侧4根,然后经116根(每侧58根)侧包墙管下行至侧包墙下集箱,再分别引入前、后包墙下集箱,蒸汽由前后包墙下集箱沿218根(前后各109根)包墙管引入前后包墙出口集箱,其中前墙蒸汽经前包墙出口集箱通过13根立管,将蒸汽送入尾部烟道的顶棚出口集箱,蒸汽由此集箱两端引出经两根连接管向下流入位于后包墙下部的一级过热器入口集箱。蒸汽流经一级过热器逆流而上,进入一级过热器出口集箱,再自集箱两端引出,经2根连接管引向炉前,途经一级喷水减温器,经减温器后的蒸汽由分配集箱进入4根二级过热器管屏入口集箱,流入4片屏式二级过热器向上进入此4片屏的中间集箱,然后,每根集箱上引出两根连接管分别交叉引入其余4个中间集箱,过热蒸汽下行至二级过热器出口集箱,进入二级过热器汇集集箱,蒸汽从集箱两侧引出,经连接管向后流经串联其上的二级喷水减温器,进入尾部烟道后部的三级过热器入口集箱,沿三级过热器受热面逆流而上,流至三级过热器出口集箱,达到540℃的过热蒸汽最后经两端引出,进入汽轮机高压缸。
1.5 再热蒸汽流程
来自汽轮机高压缸的蒸汽由两端进入再热器入口集箱,引入位于尾部对流烟道的冷段再热器蛇形管,蒸汽逆流而上进入冷段再热器出口集箱,再自集箱两端引出,经2根连接管引向炉前,途经喷水减温器,经减温器后的蒸汽由分配集箱进入6根热段再热器管屏入口集箱,流入6片屏式再热器向上进入热段再热器出口集箱,达到540℃的再热蒸汽最后由两端引出,进入汽轮机中压缸。
2设备规范
2 设备规范
2.1 锅炉设备概况
2.1.1 锅炉容量和参数:
过热蒸汽最大连续蒸发量(B-MCR):440t/h
出口汽压:13.7Mpa.
出口温度:540℃
再热蒸汽 蒸汽流量:360t/h
进口压力:2.65MPa.
出口压力:2.45MPa.
进口温度:315.8℃
出口温度:540℃
给水温度 249.3℃
排烟温度 130℃
锅炉效率 (以低位发热量计): 91.9%
2.1.2 汽包
内 径:Ф1600mm
壁 厚:100mm
材 质:BHW35
长 度:13700mm
中心线标高:50050mm
汽包水位零位线:在汽包中心线以下150mm 处
汽包正常水位:±50mm.
2.1.3 锅炉水容积
一次汽侧
名称
单位
锅筒
水冷壁下水管连接管
过热器连接管
省煤器吊挂管
总计
水压时
m3
28.1
78.3
66.52
29.72
202.64
正常运行时
m3
10.7
78.3
0
29.72
118.72
二次汽侧
名称
单位
冷段再热器
热段再热器
连接管
总计
水压时
m3
70.43
11.61
29.63
111.67
正常运行时
m3
0
0
0
0
2.1.4 水冷壁(膜式):
名 称
项 目
前水冷壁
后水冷壁
侧水冷壁
双面水冷壁
回路表
个
6
6
3
3
1
水冷壁
直径(mm)
Φ51×6(下部水冷壁)
Φ60×6.5/Φ60×8(中部水冷壁)
Φ60×6.5(上部水冷壁)
Φ60×6.5
数量(根)
146
146
74
74
91
集中下水管
直径(mm)
Φ426×40
Φ325×35
数量(根)
4
2
分散下降管
直径(mm)
Φ133×13
Φ133×13
数量(根)
32
8
8
14
汽水引出管
直径(mm)
Φ133×13
Φ133×13
数量(根)
32
8
8
12
水冷壁节距
单位(mm)
90
72.7
材 质
20G
2.1.5 集箱及其连接管道
序号
名 称
规 格
材 料
1
双面水冷壁入口集箱
Φ273×40
15CrMoG
2
双面水冷壁出口集箱
Φ273×40
20G
3
前水冷壁下集箱
Φ273×40
15CrMoG
4
后水冷壁下集箱
Φ273×40
15CrMoG
5
侧水冷壁下集箱(左、右)
Φ273×42
20G
6
前水冷壁上集箱
Φ273×35
15CrMoG
7
侧水冷壁上集箱(左、右)
Φ273×40
20G
8
侧包墙上集箱(左、右)
Φ273×40
20G
9
侧包墙下集箱(左、右)
Φ273×40
20G
10
前、后包墙下集箱
Φ273×40
20G
11
顶棚包墙管出口集箱
Φ273×40
20G
12
前包墙出口集箱
Φ273×40
20G
13
一级过热器入口集箱
Φ325×40
20G
14
一级过热器出口集箱
Φ325×35
12Cr1MoVG
15
二级过热器入口集箱
Φ159×20
12Cr1MoVG
16
二级过热器出口集箱
Φ159×25
12Cr1MoVG
17
二级过热器中间集箱
Φ159×25
12Cr1MoVG
18
三级过热器入口集箱
Φ325×40
12Cr1MoVG
19
三级过热器出口集箱
Φ325×50
12Cr1MoVG
20
三级过热器出口混合集箱
Φ325×50
12Cr1MoVG
21
省煤器入口集箱
Φ273×32
20G
22
省煤器中间集箱
Φ273×32
20G
23
省煤器出口集箱
Φ273×28
20G
24
前包墙出口集箱至顶棚包墙出口集箱连接管
Φ159×20
20G
25
顶棚出口集箱至一级过热器入口集箱连接管
Φ273×26
20G
26
一级至二级过热器连接管
Φ325×26
12Cr1MoVG
27
二级过热器入口分配集箱
Φ325×26
12Cr1MoVG
28
二级过热器出口汇集集箱
Φ325×31
12Cr1MoVG
29
二级至三级过热器连接管
Φ325×31
12Cr1MoVG
30
饱和蒸汽引出管、省煤器再循环管
Φ133×13
20G
31
水冷壁用集中下水管分配箱
Φ426×65
20G
32
双面水冷壁用集中下水管分配箱
Φ325×45
20G
33
省煤器到汽包连接管
Φ108×12
20G
34
主蒸汽管道
Φ325×40
12Cr1MoVG
35
二级过热器之间连接管
Φ133×13
12Cr1MoVG
36
邻炉加热集箱
Φ219×28
20G
37
冷段再热器出口集箱
Φ457×24
12Cr1MoVG
38
热段再热器出口集箱
Φ508×26
12Cr1MoVG
39
冷段再热器入口集箱
Φ426×20
20G
40
热段再热器入口集箱
Φ159×20
12Cr1MoVG
41
热段再热器入口分配集箱
Φ457×24
12Cr1MoVG
42
冷段再热器到热段再热器之间连接管
Φ457×24
12Cr1MoVG
43
冷段再热器小弯头
Φ51×5.5
15CrMoG
(单位:mm)
2.1.6 过热器
名 称
外径×壁厚
材 质
屏 数
根 数
间 距
流 向
前、后包墙管过热器
Φ42×5
20G
各1屏
各109根
100
逆流
左、右包墙管过热器
Φ42×5
20G
各1屏
各58根
100
顺流
Ⅰ级过热器(冷段)
Φ38×5
20G
108
100
逆流
Ⅰ级过热器(热段)
Φ38×5
15CrMoG
108
100
流
Ⅱ级过热器
Φ51×5.5
12Cr1MoVG
8
各25根
70
顺/逆流
Ⅲ级过热器(冷段)
Φ38×5
12Cr1MoVG
108
100
逆流
Ⅲ级过热器(热段)
Φ38×5
SA213-T91
108
100
逆流
(单位:mm)
2.1.7 再热器
名 称
外径×壁厚
材 质
屏 数
根 数
间 距
流 向
冷段再热器
Φ51×4
15CrMoG
108
100
逆流
热段再热器
Φ57×5
〔12Cr1MoVG SA213-TP304H #1炉〕〔SA213-TP304H #2炉〕
6
26
70
顺流
(单位:mm)
2.1.8 喷水减温器
名 称
型 式
外径×壁厚
材 质
位 置
喷水水源
喷水量
(t/h)
备 注
一级减温器
笛形管式
Φ325×35
12Cr1MoVG
一、二过之间
给水泵出口,高加前
11.8
喷水量是在设计煤种B-MCR工况下
二级减温器
笛形管式
Φ325×35
12Cr1MoVG
二、三过之间
给水泵出口,高加前
7.88
再热器减温器
笛形管式
Φ457×24
12Cr1MoVG
冷、热再之间
给水泵抽头
5.65
再热器事故减温器
笛形管式
Φ426×20
20G
冷再入口
给水泵抽头
(单位:mm)
2.1.9 省煤器
名 称
外径×壁厚(mm)
材 质
屏 数
根 数
间距(mm)
流 向
省煤器蛇形管
Φ32×4
20G
172
63
逆流
省煤器吊挂管
Φ42×8(至冷再处)
Φ51×8(一过及以上)
20G
108
逆流
2.1.10 空气预热器
名 称
外径×壁厚(mm)
型式
布置方式
材 质
横向间距(mm)
纵向间距
(mm)
流 向
空气预热器
Φ60×2.75
管式
卧式
Q235-A
cortenA
90
80
逆流
2.1.11 暖风器
一次风暖风器
二次风暖风器
型号:KJQ-6
型号:KJQ-7
台数:2台
台数:2台
生产厂家:新乡市豫航换热设备有限公司
生产厂家:新乡市豫航换热设备有限公司
2.1.12 旋风分离器
中心筒材质:1Cr20Ni14Si2 中心筒以外材质:碳钢
烟气进口处净截面:2850×5450mm 旋风筒内径:Φ7360mm
旋风筒高:8116mm 分离器入口烟速:16m/s
料腿内径:Φ1300mm
2.1.13 返料装置
返料装置外壳由厚度12mm的碳钢材料制成,内衬保温、耐火防磨材料。分离器分离下来的物料从回料管下来,在流化风的作用下,流过回料弯管,再经回料斜管流入炉膛,4个入炉口分别离炉膛中心线距离为2030mm和4950mm。
2.1.14 布风装置
水冷布风板由水平的膜式管屏和风帽组成。496个不锈钢制成的钟罩式风帽按一定规律焊在水冷管屏鳍片上。在炉膛前墙底部有两个排渣口,为便于排渣,布风板上所敷的耐火材料表面由水冷壁后墙向前墙倾斜。
2.1.15 燃烧室
燃烧室截面呈长方形,深度×宽度=6680×13160mm。燃烧室各面墙全部采用膜式水冷壁,下部前后水冷壁向炉内倾斜与垂直方向成16°角。
燃烧室壁面开有以下门孔:
² 固体物料入口(包括煤和石灰石入口)
² 二次风口及床上启动燃烧器口
² 测温、测压孔
² 至旋风筒的烟道
² 人孔
² 双面水冷壁、过热器屏和再热器屏穿墙孔
² 顶棚绳孔
² 排渣口
2.1.16 燃烧器
名称
点火热容量
数目
位置
出力(t/h)
风源
燃油
床上燃烧器
20%BMCR
4
布风板上3米
1550
热二次风
#0轻柴油
床下燃烧器
12%BMCR
2
中心线标高1900mm
1870
冷一次风
#0轻柴油
2.1.17 锅炉基本尺寸
炉膛宽度(两侧水冷壁中心线距离) 13160 mm
炉膛深度(前后水冷壁中心线距离) 6680 mm
尾部对流烟道宽度(两侧包墙中心距离) 10930mm
尾部对流烟道深度(前后包墙中心距离) 5800mm
尾部对流烟道宽度(空气预热器烟道宽度) 12130mm
尾部对流烟道深度(空气预热器烟道深度) 5800mm
锅筒中心线标高 50050mm
省煤器进口集箱标高 32400mm
过热器出口集箱标高 46800mm
再热器进口集箱标高 29180mm
再热器出口集箱标高 50750mm
锅炉运转层标高 9000mm
锅炉最高点标高(顶板上标高) 55500mm
锅炉宽度(两侧外支柱中心线距离) 29000mm
锅炉深度(BE柱至BH柱中心线距离) 32000mm
2.2 锅炉主要参数
2.2.1 锅炉主要计算数据
煤种
单位
设计煤种
校核煤种
负荷
%
B-MCR
B-ECR
T-MCR
75%
THA
50%
THA
30%
THA
HP-out
B-MCR
过热蒸汽流量
t/h
439.401
391.92
418.477
288.38
194.13
124.05
355.21
439.40
再热蒸汽流量
t/h
359.923
322.52
343.478
240.61
164.51
106.21
341.47
359.92
过热器喷水
%
4.15
5.26
4.59
6.62
8.19
8.33
9.73
4.11
一级减温器喷水
t/h
10.94
12.38
11.52
11.45
9.54
6.19
20.74
10.836
二级减温器喷水
t/h
7.27
8.24
7.67
7.63
6.37
4.14
13.82
7.236
再热器喷水
%
1.54
1.43
1.79
0.23
0.44
0.14
0.63
1.88
再热器喷水
t/h
5.47
4.61
6.15
0.553
0.72
0.15
2.15
6.77
省煤器入口压力
Mpa
15.34
省煤器入口温度
℃
249.3
242.3
246.5
226.1
206.6
185.7
170.1
249.3
汽包压力
Mpa
15
过热器出口压力
Mpa
13.69
13.58
13.64
13.4
10.09
6.39
13.51
13.69
过热器出口温度
℃
540
540
540
540
540
515
540
540
再热器入口压力
Mpa
2.6475
2.36
2.51
1.74
1.16
0.71
2.51
2.6475
再热器入口温度
℃
315.8
307.4
312.2
288.9
289.4
276.7
317.3
315.8
再热器出口压力
Mpa
2.45
再热蒸汽温度
℃
540
540
540
540
531.9
511.1
540
540
过热器喷水温度
℃
172.4
167.9
170.5
156.8
142.4
127.1
170.1
172.4
再热器喷水温度
℃
172.4
167.9
170.5
156.8
142.4
127.1
170.1
172.4
注:B-MCR 锅炉最大连续出力 B-ECR 锅炉经济连续出力
T-MCR 汽机最大连续出力 THA 汽机额定负荷
HP-out 高加切除 (下同)
2.2.2 效率计算
煤种
单位
设计煤种
校核煤种
负荷
%
B-MCR
B-ECR
T-MCR
75%
THA
50%
THA
30%THA
HP-out
B-MCR
过量空气
%
20
20
20
20
52
120
20
20
参考温度
℃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烟气损失
%
4.558
4.338
4.47
3.808
4.275
5.52
3.547
4.623
不完全燃烧热损失
%
2.97
2.98
2.975
3.055
3.557
4.676
3.02
3.05
灰渣物理热损失
%
0.104
0.101
0.103
0.096
0.094
0.094
0.094
0.22
辐射热损失
%
0.5
0.553
0.523
0.733
1.034
1.544
0.553
0.5
石灰石煅烧热损失
%
0.22
0.22
0.22
0.22
0.22
0.22
0.22
0.65
石灰石脱硫放热
%
-0.28
-0.28
-0.28
-0.28
-0.28
-0.28
-0.28
-0.82
制造余量
%
0.028
0.088
锅炉效率
%
91.9
92
91.989
92.368
91.1
88.226
92.846
91.777
2.2.3 锅炉工质温度
煤种
单位
设计煤种
校核煤种
负荷
%
B-MCR
B-ECR
T-MCR
75%
THA
50%
THA
30%
THA
HP-out
B-MCR
省煤器入口
℃
249.3
242.7
246.5
226.1
206.6
185.7
170.1
249.3
省煤器出口
℃
275.8
270.1
273.6
254.1
249.9
254.2
224.4
276.6
一级过热器入口
℃
344.5
343.7
343.9
343
326.4
302.1
344.4
344.2
一级过热器出口
℃
397.5
404
402.1
406.8
421.5
430.6
419.7
401.3
二级过热器入口
℃
383.6
385.3
386.1
382.3
380.3
377.2
382.6
386.9
二级过热器出口
℃
487.7
496.5
494.8
502.1
515.8
508.6
506.8
493.8
三级过热器入口
℃
472.7
477.1
478.1
477.1
480.4
468.7
470.9
478.6
三级过热器出口
℃
540
540
540
540
540
515
540
540
低温再热器入口
℃
315.8
307.4
312.2
288.9
289.4
276.7
317.3
315.8
低温再热器出口
℃
424.4
420.1
424.8
399.2
403.2
400.7
421.1
429.2
高温再热器入口
℃
406.8
403.7
404.6
396.4
397.8
398.9
413.7
407.8
高温再热器出口
℃
540
540
540
540
531.9
511.1
540
540
2.2.4 锅炉工质压力
名 称
单 位
数据
备注
省煤器入口
MPa
15.34
在设计煤种 B-MCR负荷下
省煤器出口
Mpa
15
汽包压力
Mpa
15
一级过热器入口
Mpa
14.67
一级过热器出口
Mpa
14.5
二级过热器入口
Mpa
14.46
二级过热器出口
Mpa
13.97
三级过热器入口
Mpa
13.88
三级过热器出口
Mpa
13.69
低温再热器入口
Mpa
2.6475
低温再热器出口
Mpa
2.58
高温再热器入口
Mpa
2.57
高温再热器出口
Mpa
2.45
过热器喷水压力
Mpa
16.63
再热器喷水压力
Mpa
7.26
2.2.5 烟气温度
煤种
单位
设计煤种
校核煤种
负荷
%
B-MCR
B-ECR
T-MCR
75%THA
50%THA
30%THA
HP-out
B-MCR
炉膛出口
℃
883
875
880
837
739
619
871
883
三级过热器入口
℃
845
835
841
792
705
597
831
845
三级过热器出口
℃
721
722
728
681
626
554
719
734
一级过热器出口
℃
518
513
519
480
453
425
516
526
低温再热器出口
℃
374
365
371
339
339
337
370
377
省煤器出口
℃
288
279
284
256
242
231
235
289
空气预热器出口
℃
130
125
128
113
105
99
107
132
床温
℃
883
876
881
860
830
803
872
883
空气预热器入口
℃
35
35
35
35
35
35
35
35
空气预热器出口
℃
231.9
226.8
230.3
211.1
199
190
190.1
237
2.2.6 烟气速度(平均)
煤种
单位
设计煤种
校核煤种
负荷
%
B-MCR
B-ECR
T-MCR
75%THA
50%THA
30%THA
HP-out
B-MCR
底渣量
Kg/s
1.823
1.66
1.75
1.25
0.88
0.6
1.66
3.93
风量
Kg/s
6
冷却水量
Kg/s
≤13.9
灰入口温度
℃
883
877
881
858
831
803
872
883
灰出口温度
℃
150
150
150
150
150
150
150
150
冷却水入/出口温度
℃
30/67
2.2.7 排放值
排放值以设计燃料、给定的石灰石、过量空气系数保持1.2不变,Ca/S摩尔比为2的前提下:
NOx的排放值:NOx≤150mg/Nm3(含O2量为6%)
SO2的排放值:SO2≤150mg/Nm3(含O2量为6%)
2.2.8 给水品质
给水品质应符合GB12145—89“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标准”中的规定。
总含盐量:≤1mg/L 总硬度:0
SiO2含量:0.02mg/L 含氧量:0.007mg/L
含 铁 量:0.020mg/L 含铜量:0.005mg/L
含 油 量:≤0.3mg/L PH值(25℃) :8.8—9.3
2.2.9 安全阀
安全阀动作及回座压力(单位:MPa)
阀门位置
锅 筒
过热器出口
再热器入口
再热器出口
编 号
#1
#2
#1
#2
#1
#2
#3
#1
动作压力
15.92
16.40
14.31
14.35
2.91
2.94
3.0
2.56
回座压力
15.28
15.25
13.74
13.78
2.8
2.79
2.79
2.46
排汽量
487427Kg/h
402871 Kg/h
3锅炉主控各系统
3 锅炉主控各系统
3.1 给煤系统
3.1.1 煤种特性
煤 种
设计煤种
校核煤种
备注
收到基碳分Car(%)
66.10
53.29
设计煤种为鹤壁贫煤;
校核煤种为山西璐安贫煤。
最大允许粒径≤7mm
d50=60mm
d>200μm
不大于25%
收到基氢分Har(%)
2.77
2.69
收到基氧分Oar(%)
3.67
5.50
收到基氮分Nar(%)
1.14
1.06
收到基硫分St.ar(%)
0.51
1.22
收到基灰分Aar(%)
18.46
31.29
收到基全水分Mt(%)
7.35
4.95
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daf(%)
15.24
18.60
收到基低位发热量Qnet.v.ar(kJ/kg)
25492
21012
灰熔点DT(℃)
1470
1470
ST(℃)
>1500
>1500
FT(℃)
>1500
>1500
3.1.2 原煤斗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设计煤种
校核煤种
备注
1
每台炉煤斗数
个
2
2
为防止堵煤,原煤斗上部采用柱台,下部采用非对称棱台型,并设置空气炮。
2
每个煤斗几何容积
379
379
3
原煤计算堆积比重
0.932
1.013
4
煤斗计算充满系数
0.7
0.7
5
每个煤斗有效容积
265.3
265.3
6
每个煤斗储煤量
t
247.3
268.7
7
锅炉BMCR负荷燃煤量
t/h
52.6
63.3
8
每台炉的煤斗储存燃煤小时数
h
9.49
8.5
9
规程规定煤斗储存小时数
h
8-12
8-12
3.1.3 耐压计量式皮带给煤机
耐压计量式皮带给煤机
电动机
型号:GM-BSC23-26型
型号:CAD122-A112MP4型
最大出力:60t/h
调节方式:变频调速
输送距离:23.82(25.42)m
功率:4KW
台数:2台
电压:380V
生产厂家:沈阳华电电站装备有限公司
生产厂家:随给煤机配供
3.1.4 耐压刮板式给煤机
耐压刮板式给煤机
电动机
型号:MG-60型,双出口。
型号:YR160L-4型
最大出力:60t/h
输送距离:14.041(7.029)m
功率:11KW
台数:2台
电压:380V
生产厂家:沈阳华电电站装备有限公司
生产厂家:随给煤机配供
3.1.5 投运给煤系统的条件
3.1.5.1 床温大于650℃。
3.1.5.2 无任何锅炉主联锁动作。
3.1.5.3 给煤密封风已投上,且风量正常,符合规定。
3.1.5.4 各落煤管电动插板阀已开启。
3.1.6 给煤系统启动
给煤系统的启动必须按照下列顺序进行,否则将闭锁给煤设备的启动。
3.1.6.1 开启各落煤管气动插板阀。
3.1.6.2 启动耐压刮板式给煤机。
3.1.6.3 启动耐压计量皮带式给煤机。
3.1.6.4 开启给煤线上电动插板阀
3.1.6.5 全面检查已投运的给煤系统正常。
3.2 石灰石系统
3.2.1 设备规范
3.2.1.1 石灰石(煅烧前)
名 称
符 号
单 位
数 值
碳酸钙
CaCO3
%
70.00
碳酸镁
MgCO3
%
2.15
水
H2O
%
0.15
其它
%
27.7
3.2.1.2 石灰石输送风机
石灰石输送风机
电 动 机
型号:JSE150
型号:Y280S-4
风量:1.03 (36.7m3/min)
功率:75KW
风压:68600Pa
电压:380V
台数:2台
电流:
转速:1250r/min
转速:r/min
介质温度:20℃
生产厂家:长沙鼓风机有限责任公司
生产厂家:随石灰石输送风机配供
3.2.1.3 板式电加热器
型号:AX-1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