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一种防烫式温针灸装置的设计与应用_何威.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48702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0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种防烫式温针灸装置的设计与应用_何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一种防烫式温针灸装置的设计与应用_何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作者单位:314000浙江嘉兴市第二医院中医科通信作者:吴山永,Email:一种防烫式温针灸装置的设计与应用何 威 吴山永【关键词】防烫;温针灸装置;设计;应用温针灸是中医传统疗法之一,将艾绒或艾条段附着在针柄上燃烧,对穴位产生一种针刺效应和温热效应,从而激发人体正气,以达到温经散寒、通经活络的目的。但艾绒在针柄快速燃烧的过程中,短时间释放大量热能且无法控制,易烫伤患者皮肤。同时,艾绒燃烧过程中热量传导不集中,产生较多的热损耗,医务人员在收集及处理灰烬过程中易被烫伤。笔者设计了一种防烫式温针灸装置(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号:ZL 2020 2 1293251.0),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2、设计与制作1.1 防烫伤式温针灸器原设计模型(图 1)防烫式温针灸装置包括上筒体与下筒体,二者通过螺旋形结构相连接,均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外壁通过绑附隔热型石棉纱布隔绝导热,上下筒体直径为 40 mm,高度比为 1 1;筒壁厚度 2 3 mm。上筒体内包含可抽拉式的艾绒燃烧抽屉(图 2),抽屉中心的水平凹槽可供针柄 360旋转。下筒体内嵌有孔洞状圆形金属网,直径40 mm,厚度 1 mm。金属网中心设有可供针灸针通过的固定孔,下筒体的下端贴有一次性双面胶。图 1防烫伤式温针灸器整体结构图1.2 防烫式温针灸装置改进式模型 通过目前此装置(图 3)的临床使用,笔者发现并总结了一些问题,并不断改进

3、各装置结构的设计模式,做了以下优化(图 4):将燃烧抽屉的顶壁由原来的圆形改为长方形,并在上方设置了相应的排烟孔洞,帮助增加其艾绒燃烧的充分性,如图三燃烧抽屉改进图。图 2燃烧抽屉细节图图 3防烫式温针灸装置实物图图 4燃烧抽屉改进图1.3 防烫式温针灸装置后续优化设计改进模型(图5)为 进一步优化设计模式,笔者试将现有装置进行了 3 D 渲51|实用与创新|中国乡村医药 2023 年 1 月第 30 卷第 2 期乡村医药202302正文.indd512023/2/1014:27:57DOI:10.19542/ki.1006-5180.006939染改进:将原有螺旋形接口转换为弹簧形卡槽式设计

4、;将简易闸门添加可旋转或固定形式的闸门把手;将下筒体的下端增加一个小的进风孔。此优化设计尚在不断完善中,待建模成功并投入临床使用后再进一步评价其使用效果。图 5防烫式温针灸装置改进 3 D 模型图2 使用方法使用时先将上下筒体分离,将下筒体远端的双面胶一侧撕去后贴附于患者局部皮肤。将针灸针体穿过金属网的固定孔,根据针柄露出的剩余高度将上筒体适当旋转相互嵌合。将抽屉抽出填入艾绒并点燃,然后关闭抽屉。3 优点温针灸的传统操作方式是医务人员将艾绒揉搓于针柄,虽然能产生温针的温热效应,但给温针的烫伤风险性、无菌性、环保性及火灾安全性,均带来一定的医疗及社会风险。防烫式温针灸装置具有以下优点:防烫材质的

5、筒壁及上下筒螺旋分离式的设计,能够降低患者烫伤的风险;当患者晕针或产生不适时,可帮助医者快速分离燃烧的艾草及针体,为后续治疗提供安全保证。可抽拉式的抽屉填充燃烧时,能够控制艾绒燃烧的量及速度。筒壁后期设计可加入温度热敏试纸的测量,帮助医者记录合适的治疗温度,也节约了艾绒燃烧的热损耗。此装置可提高安全性,一位医者可同时治疗多名患者,不必全程监护艾绒燃烧,节约了人力资源。2021 年 2 月至今,我科使用防烫式温针灸装置实施温针灸操作过程中,对患者及医务人员的安全性、可控性均较以往的方法更具优势,患者及医务人员对此装置的性能评价及操作满意度高。在使用过程中不断总结与改进此装置的形状设计,并通过 3

6、D 建模的方式获得直观感受,以期使得此装置得到更好的优化及使用效果。(收稿:2021-12-29)(本文编辑:张戈薇)新型制动抬高枕的设计与应用朱秋月 王跃萍【关键词】深静脉血栓;制动抬高枕;设计;应用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手术患者及内科重症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造成肢体肿胀、血栓远端静脉高压、疼痛等临床症状,如不积极、正确地处理,可能会导致躯体功能障碍,甚至死亡1-2。临床治疗深静脉血栓患者需要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而减轻水肿,并需要将患肢制动,能够减小深静脉血栓脱落的概率。通常医护人员会使用普通垫枕垫放在患肢下,辅助抬高患肢,并嘱咐患者制动患肢。但普通垫枕的高度固定、适用性较差,无法根据患者的体

7、形作相应调整,我科设计了一种制动抬高枕(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号:ZL 2021 2 0249017.6),现报道如下:1 制动抬高枕结构制动抬高枕包括枕体与底座(图 1-4),底座呈梯形台结构,底座顶部设有凹槽,枕体嵌合在凹槽中,底座的底部固定有防滑部。枕体底部与凹槽间设有升降装置,使枕体在凹槽中上下滑动。升降装置包括枕体底部与凹槽间的气囊,气囊一端连接有输气管,输气管另一端穿出到底座外,一端连接有手动气泵,输气管与手动气泵的连接处设有气阀。枕体顶部设有凹陷的弧形部,粘合有银离子抗菌层,并设有绑带,绑带的两端分别与枕体的两侧固定连接;枕体的两侧均固定有限位带,限位带另一端固定在底座的外侧壁上。绑带一端固定在枕作者单位:313000浙江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通信作者:朱秋月,Email:52|实用与创新|中国乡村医药 2023 年 1 月第 30 卷第 2 期乡村医药202302正文.indd522023/2/1014:27:58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