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党史节目的创作新方式与跨媒...以《美术经典中的党史》为例_苏畅.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48232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8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党史节目的创作新方式与跨媒...以《美术经典中的党史》为例_苏畅.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党史节目的创作新方式与跨媒...以《美术经典中的党史》为例_苏畅.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党史节目的创作新方式与跨媒...以《美术经典中的党史》为例_苏畅.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50中国报业 2023.02(下)苏 畅 宋清诗卉 魏志宇由中国广播电视总台、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中央美术学院等机构联合制作的百集特别节目 美术经典中的党史,以短集的形式展现了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各个历史时期最具代表性的100幅美术作品。节目通过背景介绍、专家点评、画作赏析等形式,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带领观众重温建党百年来的峥嵘岁月,体验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披荆斩棘、筚路蓝缕、不懈努力的征程。这档节目在美术题材中进行党史学习教育,为党史教育的传播构建了新途径,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宣传矩阵的传播方式拓展受众,为节目本身进行赋能,为受众输送明晰正确的价值导向的

2、同时,展现中国共产党人的红色血脉传承,谱写延续伟大精神的崭新篇章。多模态叙事的创作表达与题材选择图像具有再现意义、互动意义与构图意义,每种意义都可以由不同要素构成,通过对这些要素进行分析,可以准确把握其传达的三种意义。美术经典中的党史融合了美术、歌曲、影视等多模态叙事,以独特的对白讲解和专家点评构建话语分析理论,通过新媒体技术和古今对比的动态展现形成了多重叙事的场域。每期党史、美术专家的点评,从不同角度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进行高度的统一融合,为美术经典作品赏析和党史背景解读提供了更具权威性的观点和更加专业化的话语分析。党史专家讲解历史背景,美术评论家对画作进行赏析。节目中融合对老革命战士、画作作

3、者及亲属等人的采访,体现了互动意义。对历史时期与当今的视频对比,动态的叙事场域中,通过写实写意的结合,表达节目的美学形态,更深层次地挖掘文化内涵。1.美术领域下创新题材以党史教育为题材的艺术创作中,音乐、戏剧、舞蹈等多个艺术门类都诞生过相关节目,如 党史故事100讲 追寻红色家书背后的故事等,从不同角度对党史教育进行艺术创作。美术作品中,很少有文化类节目对美术作品的创作经历和历史背景作出详细解读,而美术经典中的党史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以解读美术作品为题材的党史教育节目。该节目中,对红色经典影视作品的声画配合,加上后期剪辑得恰到好处,使对党史的讲述干净利落,为节目的信仰之美和艺术之美这两条线索的齐

4、头并进打下坚实基础。为观众填补美术作品的历史知识空缺,例如 长征 中,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 片段和长征组歌的铺垫下,中共党史专家江英以湘江战役、四渡赤水等历史事件为线索,讲述1934年至1936年毛泽东创作的诗词十六字令(三首)七律 长征 沁园春雪的党史背景。在美术评论家于洋对李可染创作的国画长征 点评中,分析了作品的构图与色彩,这一美术经典中的壮丽史诗,凸显了长征党史节目的创作新方式与跨媒介传播摘要百集特别节目美术经典中的党史遴选了中国共产党各个历史时期最具代表性的100幅作品,创新了美术题材影视作品的党史教育。通过搭建宣传矩阵,以红色历史和文化内涵深度解读作品,内外双向输送清晰正确的价

5、值导向,解读作品的同时挖掘文化内涵,赓续中国共产党人的红色精神血脉,引导受众重温百年来波澜壮阔的征程历史。本文通过对美术领域下的形态创新、探索融合传播新途径和伟大精神的传承进行分析,解读其如何成为党史教育节目的优秀案例。关键词党史节目 创作 跨媒介传播 中图分类号 G22 文献标识码 A平台交流Ping Tai Jiao Liu以美术经典中的党史为例DOI:10.13854/i.2023.04.0541512023.02(下)中国报业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诗词中的革命浪漫主义精神,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的万般豪情壮志。从创作表达的角度来看,专家结合不同的历史、作品要素对图像进行解读,体现了多模态叙

6、事下的再现意义与构图意义。美术经典中的党史凝聚了作品主题思想和对历史背景的解读,在嘉宾和专家的讲解中,从更加专业的角度诠释作品的内涵和对党史的深度解读,以一幅幅经典美术画作为依托,结合音乐、特效、图像等多模态要素回顾中国共产党成立、建设、发展等多个阶段的重大历史事件。该节目创新了党史叙事方式,综合运用诗词、歌曲、动画、采访、影视资料等多模态叙事,巧妙结合丰富表达。2.写实写意结合,创新美学形态电视节目具有介于真实和虚构之间的美学艺术形态,常常通过运用多种表现形式和融合手法来创新电视语态。该节目以视听结合、动静搭配、3D动画等方式,在写意性极强的影像语言体系中,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思路与历史含义,

7、并且结合采访、纪录片的形式展现了影像记录的写实色彩。以 南泥湾 为例,这是1959年靳之林先生受中国人民军事革命博物馆委托创作的大型现实主义革命历史画,成为中国历史画中的鸿篇巨制。节目组通过动静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采用3D特效的表现手法,将大生产运动时远景处的袅袅炊烟变得“活”了起来,成为真实与虚构相融合的新美学形态,让观者耳目一新。节目采访靳之林先生的女儿,了解到靳之林先生耗时5年创作出作品背后的许多故事。写实地描绘靳之林先生和王震将军一同探讨关于南泥湾的事情,采访中还展示了多幅手稿素材,集中体现了不畏艰险的南泥湾精神,也是勇于拓展延安革命精神的呈现。在第一期节目中启航中共一大会

8、议,何红舟和黄发祥两位作者通过写实主义手法,再现中共一大会议在浙江嘉兴南湖启航的历史瞬间。“在凝重严肃的画面上,以写实主义的创作手法,把爱党爱国的崇高情怀,进行了艺术性的塑造和突破。”美术经典中的党史采用“以画为体,以史为魂”的结构方式,通过写实写意相结合的方式,创新了电视节目的美学形态,将党史题材与美术之魂融合于一体,将经典美术作品和党史教育学习巧妙结合,还原了作品创作的真实过程和当时的历史背景,为观众呈现了在历史细节中探寻党的初心使命的过程。探索融合中的传播创新在美术经典中的党史 节目播出前,党课开讲啦党史故事100讲 百炼成钢党史上的今天等多个党史类节目出现在大众视野中。湖南广播电视台推

9、出的百集系列短视频 百年心声一经推出即上线抖音、快手、微博、芒果云4家视频平台,建立专栏(话题),并在B站、小红书、今日头条、百家号等30多家视频平台进行联合发布。在喜马拉雅APP上同步音频产品,在融媒体时代打破圈层壁垒,为更多的年轻党员提供学习党史的崭新途径。从上述案例来看,党史教育可以借助融媒体平台,借势互联网传播速度,吸纳更多的党员群众了解党史、学习党史。美术经典中的党史通过受众定位准确、价值导向明晰等特点实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在优秀案例的分析下,党史学习教育应当充分利用媒体优势,拓展传播渠道,打造红色文化融媒体传播矩阵。1.利用媒体优势,搭建宣传矩阵美术经典中的党史播出后,在央视等播放

10、渠道上架。学习强国APP作为党史学习的途径之一,特设板块“看党史”,让广大党员通过该节目深度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国家博物馆还使用官方账号在bilibili等平台上传节目视频,宣传节目资讯,利用社交自媒体账号积极鼓舞党员群众学习党史。头部机构和平台的背书以及节目本身过硬的质量让美术经典中的党史成为引领全社会讲史学史风气的一股重要力量。中央美术学院还开设“微党课”党史学习教育,在官方公众号平台进行推送。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党员自习室开设“百幅红画说党史,百期微课活初心”主题活动,号召党员学习 美术经典中的党史,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新途径。广大党员和群众借助融媒体平台,

11、巩固加强对党史学习教育。以 美术经典中的党史 为例,党员和群众通过戏剧、电影等艺术形式实现党史学习教育的有效传播,利用短视频平台、微信公众号等社交软件,充分利用自己的时间来进行学习,营造正确舆论导向,为更多的年轻党员提供新的学习路径。2.传播受众明确,价值导向明晰传播受众是一个巨大的集合体,微观上又体现为具有丰富社会多样性的个人。由于传播受众多样性,该节目明确规划媒体平台,以极具权威性的央视频、学习强国为媒介传播。主要受众面向全体党员,旨在提升党员的自身修养与思想道德建设,加强红色文化积累。不仅如此,作为一档文化节目,其立足于全社会,向大众普及党史知识,宣传党史教育,成为红色文化传播的有效方式

12、。对于央视媒体和其他主流媒体来说,正确的价值导向是为受众提供有思想有温度的优质红色文化,弘扬主流价值观。美术经典中的党史全方位、多角度地输出明晰的价值导向,引导大众了解学习党史。同时,制作方利用构建宣传矩阵在海外平台还发布了英语版节目,从五四运动、中共一大召开、南昌起义、红军152中国报业 2023.02(下)不畏艰险过雪山等10个重大历史性事件的经典美术作品出发,回溯党的发展历程,在国外媒体平台上传播,对外输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正确的价值导向氛围,夯实文化自信、文化强国。追寻红色记忆中的伟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美术经典中的党史

13、通过艺术作品和党史教育相结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追寻大众文化记忆,赓续红色血脉和伟大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艰苦卓绝的伟大品格。1.追寻红色记忆,感悟发展征程在党的百年征程路上,每个历史事件所对应的红色记忆印刻在人们心中,节目通过对美术作品的解读,佐以多个珍贵历史资料,追寻唤起观众心中的红色记忆。比如在 红军过雪山 中一句廖昌永演唱的“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将观众带入红军长征的艰难险境中,随着这幅画作的展示和嘉宾的讲解,让观众领悟到在党的政策方针引领下,长征精神的传承和延续,对历史的记忆更加深刻。在五四运动这集节目中,大量珍贵的影视资料、报纸和同一地点不同时间段的照片对比

14、,让人们对五四运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感悟现今时代发展的美好。在大的历史背景与小的画作细节相得益彰的前提下,观众体会到作者周令钊在五四背景下创作画作的心境和历程。这期节目最后对中国青少年的期望和希冀,让观众从另一个角度理解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在追寻红色记忆的同时,传承红色文化血脉。在 启航中共一大会议 中,呈现了红色影像资料、邵维正考证笔记、谢觉哉日记和书法作品等,模拟了会议改至南湖红船上举行的过程,让观众回溯到记忆中的一大会议现场,理解“红船精神”的“精、气、神”正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体现。2.赓续红色血脉,传承伟大精神思想精深的党史题材、画作精湛的美术经典作品,以鲜明的具象性和强烈艺术张力来弘

15、扬中国精神,红色经典美术作品赓续了红色伟大精神。在红军过雪山中,过雪山草地的音乐带领人们感受红军的磅礴气度。中国党史专家马沈先生对红军的路线行进的艰难情况进行了分析,还邀请了老红军战士陈有德、杨思禄、颜吉连等人讲授红军过雪山的不易,通过艾中信气势恢宏、画面壮观的油画作品红军过雪山,体现了红军的顽强革命意志,凸显了党性的重要性和红军精神的延续。杨靖宇将军中,讲述作者采取了粗狂若拙的运笔、大开大合的流畅线条真实地营造出当时当地的悲壮气氛,描绘英雄的悲壮结局,突出了英雄之死、精神永存这一主题。在 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李保国 中展现了扶贫楷模李保国的事迹,把脱贫攻坚的伟大使命贯彻落实,将清正廉洁无私奉献的

16、共产党员精神延续开来。飞天圆梦讲述了中国在筑梦太空里发生的故事,天和核心舱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人太空家园的建设正在展开。在党的全面部署下,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重大战略决策,彰显了科技创新不断尝试的航天精神。结语美术经典中的党史是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的优秀党史教育节目,对党史学习教育起到重要的创新意义。在融媒体时代,红色记忆的深度挖掘有助于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化。节目通过多模态叙事,将写实写意相结合,创新文化类节目美学形态。在媒介技术中不断融合创新,探索党史教育传播的途径,凸显文化类节目多元形式创新。从美术点

17、评和党史讲述的角度出发,为党史学习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利用媒体融合的优势,构建起宣传党史教育的传播矩阵,输送正确的价值导向,受众定位精准,并且不断拓展。追寻红色记忆,引领受众感悟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征程,学习赓续红色血脉和伟大精神。美术经典中的党史 成为党史教育节目的优秀案例,值得进行分析与探讨。如何进一步实现党史题材的创新和传播,成为必须思考的问题。(作者单位:苏畅、宋清诗卉,吉林艺术学院艺术管理学院;魏志宇,吉林艺术学院东北民间艺术研究中心)参考文献1时统宇.让最安静的艺术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J.视听界,2021(03).2曾荣,冯娇.多模态话语分析视角下湖南旅游形象构建研究以 湖南如此多娇 旅游宣传片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21(10).3旭辉.观美术经典回望百年党史J.中国拍卖,2021(08).4方方.融媒体时代下党史专题节目创新思考百年心声 为年轻人著写“党史修炼手册”J.中国广播影视,2021(18).5李玉竹.文化节目助力党史教育创新传播以央视 美术经典中的党史 节目为例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1(10).责任编辑:诗 悦平台交流Ping Tai Jiao Liu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美术/书法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