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商业银行会计工作中的风险防范 作者: 日期:2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目 录一、银行会计工作中的风险及成因4(一)会计操作风险41会计人员队伍不稳定、素质不高,易引发会计操作风险 42会计人员管理分散,不利于发挥会计工作的独立性和制约作用53会计操作缺乏统一标准,影响了会计制度执行的严肃性 54基层网点作为产品运营的统一平台,职责庞杂,易出风险 6(二)会计核算风险61账务处理风险 72账户核对风险 73事后监督风险 7(三)会计结算风险81支付凭证风险 82资金清算风险 93印、押、证、机管理风险 9(四)人员管理风险10二、加强会计风险管理的建议和措施10(一)完善内控机制,防范和化解
2、业务风险11(二)应用科技手段控制和防范业务风险11(三)加强业务培训和学习,提高风险识别能力12(四)健全内控建设,强化制度约束,规范业务操作,有效控制风险141加强制度整合力度和深度,完善约束机制 142优化会计人员组合,突出岗位制衡,加大监督力度 153强化业务制约,防范业务风险 154加强会计业务规范操作管理,防患于未然16(1)重视会计操作风险控制,改善会计人员待遇16(2)实行会计人员集中管理,增强会计队伍稳定性16(3)实行会计作业标准化,保证制度执行的一致性17(五)加强检查监督,建立科学的风险防控体系171建立有效的检查监督体系,加强风险控制172完善有效风险预警机制,加强对
3、会计核算风险的管理173探索事中动态监控模式,提高操作风险控制能力17商业银行会计工作中的风险防范朱所在 内容摘要:从近几年金融系统大要案的发生来看,大多与银行执行会计制度不严、监督乏力、内控薄弱等有着密切关系,反映了银行的会计工作管理是防范与抵御金融风险的重要环节和有效屏障。银行会计工作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会计操作风险、会计核算风险、会计结算风险、人员管理风险等方面。银行作为以货币为经营对象的特殊企业,各类业务的经营都需要通过会计核算来实现,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管理环节,风险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我们要用科学的发展观正视会计核算工作中潜在的风险,通过完善健全内控制度,严格把好事前审查、事中检查
4、和事后监督三道防线,提高会计核算质量,把各类风险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有效控制和防范风险的发生,促进银行业务经营的稳健发展。关键词:商业银行;会计风险;风险防范 银行会计核算是对银行业务经营活动进行反映、核算的过程,是银行会计工作管理的基础,也是防范银行经营风险的前沿阵地。因为任何金融风险都要通过会计核算来实现,所以也就意味着任何会计核算过程中都潜在着风险。因此,加强银行会计核算这一环节的风险防范,是当前金融风险防治的重中之重。一、银行会计工作中的风险及成因 从近几年金融系统大要案的发生来看,大多与银行执行会计制度不严、监督乏力、内控薄弱等有着密切关系,反映了银行的会计工作管理是防范与抵御金融风
5、险的重要环节和有效屏障。经分析,银行会计核算管理的主要风险,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会计操作风险会计操作风险是指银行在日常结算业务的处理过程中,因各种人为的失误、欺诈及意外事故引起的风险。目前银行会计核算过程中形成的操作风险,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个方面: 1会计人员待遇偏低,人员流失、队伍不稳、素质不高,易引发会计操作风险 由于业务竞争,基层商业银行往往把有限的人工费用倾斜于市场人员,薪金制度的设计重在对市场人员的激励,无论从收入的绝对额还是从收入的增长率上看,会计人员都过于低于市场人员,与其所承担的工作责任和工作技术含量不相称。这种情况的长期存在,既有残酷市场竞争的无奈或追求市场业绩所迫,但
6、有也对会计工作及其对风险控制作用的认识不足有关,挫伤了基层会计人员的积极性,会计队伍难留优秀人才,甚至出现了基层会计管理人员、重要岗位物色不到合适人选的情况。在会计人员内部,由于用工形式不同收入差异也很大,同工不同酬的现象长期存在,一些基层单位出于降低成本考虑,较多地使用素质不高的派遣制员工,而派遣制员工易进易出、频繁变动.目前基层商业银行普遍迫于人手紧缺,柜员简单培训后便匆匆上岗,柜员对制度不了解,对操作风险无认识,为日后的风险控制埋下隐患.2会计人员管理分散,点多面广、易受干扰,不利于发挥会计工作的独立性和制约作用 目前基层网点会计人员普遍未实行会计集中条线管理,基层单位的负责人对会计人员
7、的岗位、任职、薪金收入、考评具有很大的决定权,会计工作受到人为因素影响的情况也较为普遍。特别是由于客户经理和零售人员的缺乏,出于业绩的考虑,大量的会计骨干不可避免地被抽调到了市场岗位,造成了一人多岗、岗位交叉、分工不明确等情况的出现, 岗位轮换和分离制约,以及强制休假等相关制度也很难得到落实。3会计操作缺乏统一标准,影响了会计制度执行的严肃性 经过多年的积累,商业银行一般都拥有一套较为全面的会计规章制度,从内容上看都比较完整,但一般都未建立统一的作业准则,仅通过规章制度规范操作,必然使不同分支机构由于理解、分工的不同,导致具体操作出现差异,这既不利于统一操作、规避风险,也不利于工作效率和质量的
8、提高.同时,会计操作标准大多以下发文件的形式形成,当个别环节需要变更或增添时,这种形式在灵活性和及时性上则有所欠缺,造成部分规定不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制度的适宜性差,致使实际操作中寻找变通做法和“打擦边球”的情况经常出现,破坏了会计制度的严肃性和规范性。4基层网点作为产品运营的统一平台,职责庞杂,易出风险 从对客户服务的角度看,便捷、专业的服务是吸引客户的主要因素;从内控管理的角度,集中管理、简化操作有利于降低风险.但目前基层营业网点岗位设置上不明晰,承担了相当多的业务职能,既有会计的,又有零售理财、公司业务、个贷业务的,但由于网点柜员业务上主要归口会计部门管理,容易把全部的柜面业务误认会计工
9、作,柜面业务和会计工作经常被混为一体。由于管理职责的不明确,许多业务部门开发的产品,如网银、信用卡,以及各类理财零售产品,在投入使用后未明确后续管理责任,相关业务部门和会计部门都未将此类业务纳入监控范围。基层会计管理人员职能多重交叉,柜面服务、会计核算、内控检查、产品营销夹杂在一起,无法集中精力完成审核、授权等控制要求,更不用说系统考虑本单位的内控建设.目前柜面业务日趋多样化,但又没有专业化的岗位设置和人员配备,柜面人员难以对各项制度、业务所存在的风险有深入的了解和把握,风险控制的范围、强度、效果依赖人员的经验,对业务风险的发现和监控能力不强,容易出现空白点和表面化。(二)会计核算风险 银行会
10、计核算,是银行部门的主要任务,也是银行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工作。如果会计核算质量不高,运作程序不规范,都会形成银行风险。从有价单证和重要空白凭证的出入库、领用、签发和销毁,到印、押、证的分管和使用;从会计业务的手工操作到采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帐务处理,等各项具体业务,及至各个工作环节无一不存在着风险。会计人员每天办理着大量的资金收付,无论是业务受理、凭证审查,还是账务处理、账务核对,都是会计核算中的重要环节,如果在其中某个环节失控或未按规定进行处理,都将形成会计核算风险,进而可能导致资金损失。主要有:1账务处理风险账务处理未按规定认真审核凭证要素和相关资料、账户记载不及时、未实时复核等,极易发生
11、记账串户、透支、冒领及金融诈骗等差错和事故发生,导致资金纠纷和损失的发生。2账户核对风险账户核对工作是确保内外账户相符的重要手段。由于内外账户核对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对部分未能及时核对的账户,缺乏足够的重视,或在核对过程中未很好履行记账与对账分离,缺乏岗位间相互监督制约,极易形成会计核算风险。主要表现在存款账户、部分内部账户等造成差错,未能及时发现处理或被不法分子利用,导致案件的发生.3事后监督风险会计监督是对会计核算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正确性进行监督,是加强风险控制和管理的重要环节。目前商业银行因多种原因,会计事后监督相对薄弱。一是事后监督人员老化;二是由于人员长期未从事一线工作,业务素质不高
12、;三是职责履行不全。(三)会计结算风险 银行会计结算工作是通过提供各种支付结算工具和手段,为客户实现经济活动中的货币给付和转移。随着社会经济活动的日益频繁,支付数量的日趋上升,新的结算工具和方式不断推广应用,同时不法分子以诈骗、透支、伪造票据等手段,通过银行结算渠道诈骗盗用银行资金,给银行带来了诸多的风险和损失。主要风险表现:1支付凭证风险支付凭证的风险主要反映在票据是否真实、有效。对一些出票不规范、背书不连续、签章不完整、不得更改事项被更改、不得转让票据被转让的票据,以及超过提示付款有效期等不合法票据,因会计人员对要素审查不严、不细,未按规定流程进行操作等方面原因,形成票据风险,轻者引起结算
13、资金纠纷,重者为不法分子利用,引发案件.一是临柜人员受理支付票据时,未按规定进行验印,或处理程序随意简化、他行票据收妥抵用未按规定入账(他行转账支票)、同城转账支票委托收款发现空头支票未及时退票等.二是缺乏对支付结算业务整体性的了解和掌握,凭习惯和经验办事,对一些关键性的环节控制不到位.例如票据转让背书的连续性审查、挂失处理及票据要素的更改等方面,未按支付结算办法规定办理而形成风险.三是真假识别风险.银行会计支付结算中的防伪鉴别技术落后,现仍然主要依靠手感或肉眼进行真假票据的识别。主要反映在银行汇票的查询查复,在向签发承兑汇票的银行进行票据查询时,往往查复结果最后一句是“票据真假自辩”,事实上
14、已将风险转移给贴现行。因此,支付凭证风险关键是操作人员对票据真假的识别风险.2资金清算风险目前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在银行柜面业务、资金清算业务等领域广泛应用,随着储蓄业务通存通兑、人民银行支付系统、电子联行、特约电子汇兑等计算机网络业务的开通,银行的支付结算方式已经不拘于传统柜面业务,电子信息完全替代了手工账表凭证。账户处理网络化,资金清算实时化,对银行会计核算工作的监督和管理,不再像以前那样直接和直观。因此,因临柜人员操作不当、工作失误或网络故障,发生错发、误发、重发或单边账等差错,如未能及时发现或处理不正确,将埋下严重风险隐患,导致银行资金损失和信誉受损,这是银行会计核算风险防范重点。3印
15、、押、证、机管理风险银行使用的空白重要凭证、印章,以及密押器和压数机,是办理结算业务的有效工具和手段.因对重点岗位、重要人员缺乏有效的内控监督制约,存在内控不严密、交接不规范、保管不完善等问题,如导致重要凭证、印章丢失被盗等情况,极易发生风险.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一是经办人员责任意识不强,保管不善,随意放置桌面,随人使用,离岗未及时入箱上锁;二是未按规定办理交接、清点、登记手续,职责不明。(四)人员管理风险人员管理涵盖了人员配置、岗位分工、明确权责及人员素质等方面。银行会计核算工作是一项基础性、技术性和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大量业务依赖人的操作、识别和判断,能否在会计核算环节堵住风险的漏洞,与会计人
16、员的素质紧密相关。大量制度、办法需要人去执行和实施,再好再完善的制度,是否严格执行,关键在人。其次是银行内部岗位设置是否科学合理,是否符合内控要求,这也是防范和控制会计核算风险的重要环节。形成风险原因主要在,一是会计岗位设置不符内控要求,一人兼多职,办理业务一手清或混岗操作,缺乏互相制约和牵制;二是柜员的组合和权限设置不符规定,会计人员越权操作,加大操作风险发生频率;三是人员业务素质低下,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风险意识淡化和内控监督不力等,造成一些人员铤而走险,随意违规违纪,甚至贪污挪用资金,导致差错和案件的发生.二、加强会计风险管理的建议和措施 银行作为以货币为经营对象的特殊企业,各类业务
17、的经营都需要通过会计核算来实现,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管理环节,风险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我们要用科学的发展观正视会计核算工作中潜在的风险,通过完善健全内控制度,严格把好事前审查、事中检查和事后监督三道防线,提高会计核算质量,把各类风险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有效控制和防范风险的发生,促进银行业务经营的稳健发展。(一)完善内控机制,防范和化解业务风险商业银行要根据会计电子化进展程度、风险隐患,对各项规章制度进行整合疏理,制定和完善适应电子化会计核算特点的会计规章制度,从制度源头上把好风险关.实行会计委派制和会计人员定期轮换制。对一线营业网点的会计主管实行委派制度,其工资、福利待遇实行上收一级的管理
18、办法,与本单位经营好坏不挂钩,从而使会计主管一心一意抓规范、抓监督。对一线柜员、会计主管等定期进行岗位交流,采取强制休假措施,及时发现,解决问题.各商业银行应根据业务发展,进一步完善各项内部控制制度,并且实加强内控管理,做到有章必循、违章必纠、令行禁止。管理人员要严格监督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建立奖惩机制,确保制度不走形式,不做摆设.同时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加强员工思想教育,提高员工思想觉悟,教育员工树立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通过对各类案件的剖析,正视经营管理中的风险环节,既不要对风险产生恐惧,更不能麻痹轻视风险,要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加强内控机制建设,严格执行各项制度,按规定程序进行操作,必能有
19、效控制风险的发生。塑造和谐向上的文化氛围,使员工自我控制、自我管理、自觉按章办事,达到减少违规操作、防范风险的目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正确处理好制度执行与业务拓展之间关系,不能片面追求业务发展,而忽视制度执行或放松内控约束。(二)应用科技手段控制和防范业务风险商业银行应用信息技术控制会计业务风险时,应根据会计业务风险的不同,使用不同的控制方法,逐步建立起事前预警、事中控制、事后监督的信息技术控制机制,充分发挥监控系统实时监控和积极防范风险的作用。进一步完善监控系统的功能,将各营业网点分散的监控系统联网集中到各管理行实行集中管理、集中监控,实时对财会操作人员日常工作内容进行监控,使财会人员的各项业
20、务操作行为均控制在有效的范围之内。按照统一制度,统一要求,对监控信息进行实时有效的分析利用,及时纠正财会人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监控系统的记录作用、实时监控作用和积极防范风险的作用。目前,商业银行会计核算操作平台基本实现了区域数据集中或大区数据集中,财会人员的业务操作活动均在操作系统中进行了序时登记。数据中心或业务管理部门对柜员序时记载内容的远程监控和业务操作的分析,可以有效的防范操作风险。当前商业银行应积极推广运用支付密码控制系统或支付印鉴识别系统,增强支付业务的科技含量,有效防范、控制骗取、挪用银行资金等金融风险。将一定期间内标准化、规范化、相对稳定的业务操作流程和业务处理模式固化到
21、会计应用系统中,并且处理顺序不可逆;对于在一定范围内相对统一但可能会发生变化的数值性、代码类的业务标准和业务规范主要采用设置和维护参数的方式进行控制;对于单人操作存在一定风险的会计业务主要采用复核方式,增加会计系统前台复核的二次录入功能,提高复核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 本文为互联网收集,请勿用作商业用途本文为互联网收集,请勿用作商业用途(三)加强业务培训和学习,提高风险识别能力要通过业务学习、岗位练兵、业务比赛及多种形式的岗位培训等,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加强会计人员政治思想教育和法制教育,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职业道德观念及风险防范意识。加强会计人员队伍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熟练业务
22、操作流程,及时掌握各类风险特征和动态,提高风险的识别能力.首先是银行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在思想上统一认识,重视会计工作在防范银行风险中的重要作用,在岗位设置、人员配备上给予支持。尊重、信任会计人员,在必要的控制体制下,为员工提供展示自我、创造效益的平台,最大限度发挥会计人员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促其爱岗敬业,自觉、自愿遵守操作规程。要正面引导、教育会计人员端正工作态度,自觉遵守制度,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办理各项业务,辅以安全奖励措施,使会计人员真正成为防范会计风险的一道屏障。其次加强制度教育。采取多种措施和形式,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规章制度培训,使各项制度、措施深入到会计人员的思想中,从而增强其从严要求、合
23、规经营的自觉性。三是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员工的综合业务素质.会计人员应及时更新会计理念,掌握专业知识,拓展业务视野,提高个人综合素质,适应社会发展。各金融机构要根据业务发展的需要,有计划、经常性地对员工进行会计、计算机业务知识培训,使会计人员熟练掌握记账原理、系统业务功能、操作流程、风险重点等专业知识,成为既懂会计业务又熟悉计算机知识,懂业务,会管理,善经营的综合型复合人才。会计业务操作,任何一个疏忽和差错,都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和损失。这就需要会计人员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娴熟的业务技能以及敬业、谨慎的职业态度,会计专业人才除了引进外,内部培训是最为重要的手段。新员工进行要进行岗前培训,新业务的推
24、广、新制度的出台要进行专项培训,针对岗位技能薄弱环节要进行强化培训,配合企业文化建设要进行会计文化培训,形成全方位的会计人员培训架构,提高会计人员职业操守。同时,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工作的责任性,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加强风险防范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四)健全内控建设,强化制度约束,规范业务操作,有效控制风险1加强制度整合力度和深度,完善约束机制要完善内控制度,强化制约措施。在现有各类制度的基础上,通过实际的应用和实施,对不合适、不合理的会计制度,及时进行修改、完善和提高,使制度更具可操作性和有效性,保证有章可循,有章必循,违章必纠,堵塞漏洞。 从某种程度上讲,风险控制必然会增
25、加操作成本和服务时间,从而对业务操作和客户服务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政策制订过程中,要充分权衡控制措施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可能带来的与业务的磨擦,确保制度的有效落实,减轻基层会计人员执行过程中的阻力。同时,要在制度管理上改变“重制定、轻检验、迟修订”的老传统,建立制度规定推出后的审验修订机制,对每一项重要的制度规定,在推出后的一定时间后(如两个月),应组织专项的检验总结,检验其成效和不足,并对制度中不合理、不完善的地方及时进行修订,避免由于政策制订过程中考虑不周或偏差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通过落实内控管理责任制度,对各岗位职责、业务活动规程、部门制约制度等进行整合和规范,建立长效的风险防范、控制机
26、制.2优化会计人员组合,突出岗位制衡,加大监督力度会计人员的岗位设置和分工,必须符合内控要求,职责明确,重要岗位实行定期轮岗和前后台业务人员相分离,增强人员和岗位间的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力度,使内控制度的触角延伸到会计工作的每一个角落,把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 由于人员调整、业务变化等原因,某些操作可能会偏离正常的轨道,产生新的风险,而且由于工作的惯性,这种风险不容易被重视和纠正,这就需要强化检查辅导的作用,通过自查、检查、整改、复查等多种形式,不断修正会计操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督促其落实整改,动态控制会计操作风险。检查、整改结果应纳入对基层网点负责人和会计人员的考核,以提高重视程度和效果。3强
27、化业务制约,防范业务风险一是权力制衡。按照分级经营、分级授权的要求,建立比较完善的经营授权制度。如信用证的开立、大额汇票的签发、大额现金和费用的支付等,都要明确各级审批的权限;建立领导考核制度。每年由银行内部稽核部门对下级主管会计工作领导的本年度的经营管理情况、权力运用情况、制度执行情况等进行全面的综合评价.二是程序制约。程序制约强调的是不相容的职务必须分离,即程序的不同环节要交由不同的部门和员工去完成,每一环节都能相互制约,任何个人都不能独揽业务全过程.三是责任牵制。要按照职能分立的要求,严格岗位分工,明确各岗位的责权划分,按各自的工作性质和权力承担相应的工作责任.同时要加强业务操作的检查,
28、坚持会计主管人员坐班制,坚持对重要核算和处理环节的会计主管核准制,确保各岗位按职责的要求正确处理同一业务。 4加强会计业务规范操作管理,防患于未然(1)重视会计操作风险控制,改善会计人员待遇 基层商业银行的领导要充分认识和重视会计工作在防范银行风险中的重要作用,在岗位设置、人员配置上给予支持,通过定岗定编方式保障会计人员的基本配置,在未达到最低配置前不得将会计人员抽调到其他岗位。调整完善薪酬制度,改善会计人员待遇,使会计人员珍惜会计岗位,增强工作动力,充分发挥控制操作风险的作用。同时要建立健全一套工作可以量化、按劳分配和优胜劣汰的考评机制,把会计人员业务量、服务质量、风险控制情况等客观反映出来
29、,并与收入和晋升机会直接挂钩,以此增强会计人员工作压力,确保会计人员充分发挥自身能力,做好本职工作。(2)实行会计人员集中管理,增强会计队伍稳定性 从风险控制的角度看,市场拓展和会计核算在互相支持的同时,也应起到互为制约的作用.要发挥这种作用,必须改变目前会计人员分散管理、自行调配的情况。通过对全体会计人员的条线垂直管理,实现人员培训、调动、任命、考核的集中统一,逐步打造一支稳定、独立、有较高风险控制能力的会计队伍。(3)实行会计作业标准化,保证制度执行的一致性 在短期内,对现有规章制度进行重新审核和整理,以作业准则的形式统一全行的会计操作,实现操作流程的标准化管理。从长期看,应改变目前以文件
30、形式的会计操作标准形成机制,通过标准化的业务细分,可以随时根据业务变化,对局部进行修订或增添,形成“抽屉式”的便捷管理方式,达到既保证会计作业的标准化又保持作业准则修正的高度灵活性,以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五)加强检查监督,建立科学的风险控制体系1建立有效的检查监督机制,加强风险控制.检查监督是衡量会计工作管理水平、落实制度执行的重要手段。要针对会计工作中的风险点和薄弱环节,充分发挥会计巡导员作用,制定全面检查计划,组织实施检查监督,并做到检查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走过场,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不碍于情面、放纵迁就,及时进行整改落实,同时做好以点带面的警示和教育工作。2完善有效风险预警机制,加强
31、对会计核算风险的管理依托现代科技力量,不断改进监督工具和手段,实现自动识别勾对监督替代传统手工监督,以预警信息提示替代人工经验判断,强化事后监督和判断分析能力,实现过程与结果的双重监督,提高对风险的控制和管理能力. 3探索事中动态监控模式,提高操作风险控制能力 有效的风险的管理应重在事中控制,而目前基层商业银行会计操作风险的事中监控能力薄弱。加强稽核和柜面业务监测体系建设,增强后台对前台操作风险的控制能力。加快完成柜面交易实时监测系统推广上线,建立预警风险分析、核查、反馈的快速反应机制,有效控制化解风险。要提高事后稽核集中度,统一风险模型管理;实施常规稽核与复杂稽核分类作业,区分合规性稽核与风
32、险性稽核,确定分类抽样比例和稽核信息的分类督改反馈模式。要加强稽核系统与柜面交易实时监测系统的互动,在风险控制模型调协互为补充,发挥两套系统在风险预防和控制方面的协防能力。要抓紧建立后台风险分析专家队伍,不断研究调优稽核模型和监测规则,提升商业银行会计、营运风险分析控制的专业化水平。【参考文献】1柯良川、阎劲松,金融电子化与银行会计制度改革,金融会计2003年第12期2李纪建、李立威,银行会计风险的新特点,金融会计2005年第12期3宋寿田、宋丹蒂,金融会计风险浅析,金融会计2006年第9期4段源,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风险探析,金融理论与实践2005年第9期5顾伟娟,基层商业银行会计风险成因与防范,浙江金融2006年第8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