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协调性的关系研究.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2480448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6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协调性的关系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协调性的关系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协调性的关系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协调性的关系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协调性的关系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与相关性的关系研究中文摘要近年来,美国和我国上市公司的一系列财务欺诈案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不可靠的会计信息危害性极大,会计信息使用者会被它误导,从而引起投资决策失误和社会经济资源的无效配置,使交易费用越来越高,最终导致交易的停顿。而作为会计信息的两个重要特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的研究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首先分析了会计信息可靠性和相关性的涵义和特点,继而分别研究了我国新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可靠性和相关性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在新会计准则下会计信息可靠性和相关性关系的协调措施,希望能够为企业提供一些借鉴意义。关键词:新会计准则,会计信息,可靠性,相关性AbstractIn r

2、ecent years, the United States and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 series of financial fraud cases, has sounded the alarm for us, no great harm and reliabl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ccounting information users will be misled by it, which led to bad investment decisions and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resource

3、s invalid configuration, so that more and more high transaction costs, resulting in trading halt. As two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ccounting, reliability and relevance of research should be taken seriously enough.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liability and relevance of accou

4、nting inform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eaning, and then were studied accounting of new accounting standards on the impact of reliability and relevance, and finally put forward under the new accounting standards between reliability and relevance of accounting coordination measures, hoping to p

5、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the enterprise. Key Words: new accounting standards, accounting information, reliability, relevance 111.绪论1.1 目的及意义1.1.1 研究目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会计信息所应达到的质量要求,它着重研究财务报告目标信息要求的质的方面,突出了信息的有用性。作为会计信息质量的核心特征,可靠性与相关性一直是理论界关注的热点,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存在着矛盾,如何去协调他们二者之间的关系成为了一个研究热点。本文首先分别对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进行阐述

6、,进而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最后提出了协调两者之间关系的一些方法以及在遇到两者冲突时的一些解决措施。1.1.2 研究意义自从我国新会计准则颁布实施以来,理论界已经注意到了会计信息可靠性和会计信息相关性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从不同角度进行了一些研究。然而,目前国内学者较少直接研究公司两者在发生冲突时的关系,而主要针对如何利用好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进行研究。而如果一旦处理不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就容易造成会计信息质量不高的现象。目前,如何处理好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的研究还是处于静态的、比较零散的阶段,不够全面和深入,缺乏系统的专门研究,没有提出实现会计信息可靠性和相关性两者关系的思路和具体措施。充分分析

7、两者的特点,正确处理好他们之间的关系,具有深化理论研究成果和解决现实难题的实际意义。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 关于会计信息可靠性的研究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认为,可靠性是确保信息合理地免于差错、偏见,并能忠实反映其意欲反映的事项的信息质量。计量的可靠性依赖于它反映其意欲反映的忠实性,而且还应通过验证,为使用者提供它具有某种反映质量的保证。可靠性的构成要素包括:反映忠实、可验证性、中立性,另外也从可靠性角度谈到了偏见的影响和完整性。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认为,当信息没有重大差错或偏向,并能如实反映其所拟反映或理当反映的情况而能供使用者作依据时,信息就具备了可靠性。可靠

8、性的构成要素包括:忠实反映、实质重于形式、中立性、审慎性、完整性。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ASB)认为,信息是可靠的,当它能忠实地反映其意欲反映的或能被合理期望反映的(交易或事项)而为使用者所倚重;它不存在故意的或系统的偏见;它没有重大差错、它在重要性的边界内是完整的;在不确定环境下之编制过程中,在进行判断和做必要估计的过程适当地应用了一定程度的谨慎。在国内,著名会计学家葛家澎教授十分强调会计信息可靠性的重要性。他认为,可靠性是财务会计的本质属性,是会计信息的灵魂。可靠性是基础,是核心。然而,我国的会计学者很少直接研究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而是较多地研究跟会计信息可靠性相关的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问题。因为

9、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在我国非常普遍,所以这是一种基于现实的研究方法。吴联生创造性地将会计信息失真分为三类:规则性失真、违规性失真和行为性失真。他借助经济学和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提出“会计域秩序”的概念,并以此为起点对会计规则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的会计信息失真进行研究,认为由于知识的相对性和理性的有限性,会计规则与会计域之间必定存在差异,而正是由于这种差异导致了会计信息规则性失真;而由于信息不对称和人类有限性,会计规则可能不能得到完全的执行,从而导致会计信息违规性失真和行为性失真。谢德仁认为,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内涵在于程序理性观。他将会计规则制定权合约安排区分为一般通用的会计规则制定权和剩余的会计规

10、则制定权两方面。根据他对会计信息真实性所作的程序理性观的理解,他认为可以将会计操纵区分为两类,一类是利用剩余的会计规则制定权进行的会计操纵,这是在会计规则制定权合约安排框架内行事,因而是合法会计操纵,它所生产的会计信息仍具真实性;另一类则是不遵循会计规则制定权的合约安排,而在其框架之外进行会计操纵,这是非法会计操纵,它所生产出的会计信息则不具真实性,即是“失真”的会计信息。1.2.2 关于会计信息相关性的研究关于会计信息相关性的研究国外要远远早于我国,如果按照采用的方法来分类,国外的研究可以分为以下三个类别,即:事件研究法、报酬模型研究和价格模型研究。会计信息相关性实证研究在我国尚处于初期阶段

11、,起步比较晚,现有研究成果也并不多,但是可以将现有的研究分成两类:即会计信息相关性研究和会计规范相关性研究。在我国会计相关性的研究上,赵宇龙在国内首次运用实证方法对会计盈余信息相关性进行研究,他选取了上海股票市场123家公司为研究样本,把当年未预期会计盈余系数和盈余公告日前后各8周的股票非正常报酬率分成两组观察值,对他们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实证检验,通过回归分析得到如下结果:会计盈余信息的披露与股票非正常报酬率的符号有着稳定的关系。我国新会计准则颁布以来,很多学者开始对新准则颁布后的会计信息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罗婷等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4、2005、2007年三年第一季度的数据为研究样本,就新

12、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研究发现,对于非金融行业,新会计准则实施后,会计信息总体的价值相关性显著高于旧准则,并且受新会计准则影响部分的价值相关性程度显著高于不受影响的部分,而对于金融行业,二者没有显著差异。姚昕昕则根据我国股票市场A股上市公司2004、2005、2006、2007年的数据为研究对象,将样本分为新准则组和旧准则组分别进行回归分析,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表明:新准则的实施的确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但程度并不显著,得出了会计准则的执行要比会计本身更重要的结论。2.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与相关性概述2.1 定义层面的理解2.1.1 可靠性的涵义

13、 可靠性是指确保信息免于错误以及偏差,并能够重视反映欲反映的现象或状况的质量,财务报告所反映的会计信息应使决策者足以信赖。它要求会计信息要避免错误并减少偏差,忠实地表达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只有可靠的会计信息,才可能引起决策者的注意,如果所提供的信息不可靠,就对决策没有任何用处。2.1.2 相关性的涵义 相关性是指与决策有关,具有改变决策的能力,相关信息则指与正在处理的事项具有某项关联的信息。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应与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部门所做的投资、信贷和类似的决策有关。编制财务报告的目的就是要为投资者和债权人以及有关方提供对其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对比二者之间的构成内容可以发现,可靠

14、性着眼于过去,偏重客观反映,强调会计人员立场的中立态度和信息的如实反映,以提高信息的真实可信。相关性是面向未来的,偏向于主观测定,为提高会计信息的预测价值和及时性与决策者的决策目的相关联为特征,二者的出发点是有明显区别的。2.2 作用层面的理解相关性和可靠性作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起到评价会计信息质量的作用,对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决策起到很关键的作用。相关性代表会计信息和信息使用者的需求或利益之间的关联程度。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的目标逐渐倾向了“决策有用观”,于是相关性在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中得到强化。相关性要求会计信息反映的内容能影响信息使用者的判断和决策,进而影响使用者的经济利益。我们

15、在判断会计信息质量时,相关性是个不容忽视的概念。而可靠性随着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增多而变的越来越重要,根据财政部的有关调查,在中国,绝大多数企业会计信息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失真问题,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等违规问题相当普遍。对信息使用者而言,失真的会计信息会导致对决策的错误判断。朱镕基总理曾经在国家会计学院题词“不做假账”,这是国家对会计工作者的要求,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但是这个题词也反映出中国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已经比较严峻。而国际上近几年也爆了很多丑闻,会计造假问题已经越来越严重。众所周知,会计信息使用者是分为不同的利益群体的,会计信息失真在给一些利益群体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必将对另外的信息使用者造成损

16、害,这会失去会计的公正,这与会计本身的价值追求是不一致的,对会计工作本身的严肃性和公正性造成了损害,从国家层面上也会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市场经济秩序的维持。因此我们必须强调会计信息的可靠性。2.3 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与相关性的特点2.3.1 可靠性的特点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是指会计核算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及证明经济业务发生的合法凭证为依据,确保信息能免于错误和偏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做到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资料可靠,使信息使用者足以信赖。会计信息是否可靠,应从以下方面来判断。(1)真实性根据可靠性原则的如实反映要求,会计核算应当具有客观性。一般说来,客观性主要是指会计信息的可证

17、实性,根据证明经济业务发生的合法会计凭证能够得到证实的信息是客观的。财务报表中的某些特定的资金比率,能够客观的反映企业公开信息的真实性,如实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真实情况,从而使其更具有可靠性。(2)实质重于形式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会计信息反映经济事项应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3)谨慎性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4)可比性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具有可比性。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确

18、需变更的,应在附注中说明。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2.3.2 相关性的特点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是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能够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确定信息是否相关,应从以下方面判断。(1)及时性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2)重要性重要性是指对重要的经济事项及其影响在会计上必须给予可靠的详尽揭示,而对某些次要的信息可以适当简化或省略,以避免其掩盖或冲淡重要信息的有效利用。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

19、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3)明晰性明晰性又称为可理解性,如果会计信息的表达含糊不清,就容易使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产生歧义,从而降低会计信息质量。会计信息明晰性原则要求在会计信息的确认、计量、账务处理、成本计算、收益分配到最后生成会计报表等一系列过程中均清晰、简明,易于为信息使用者所理解和利用。3.新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相关性的影响3.1 新会计准则更加重视会计信息相关性我国新的会计准则体系是由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三个部分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它以强调高质量会计信息的供给和需求为核心,要求企业提供的财务报告应该能够反应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同时,也要符合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

20、,向其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这也是基本准则中所规定的财务报告的目标所在。新准则突出了财务报告对信息需求者的决策有用性,着力打造更相关、更有价值的会计信息,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创新、突破和跨越。我国会计准则经历了几次重大的变革,2006年颁布的新会计准则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这次历史性的变革会使财务报表的数据有较大程度上改变,对会计信息相关性产生重大影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1 新准则确立了资产负债表观的核心地位资产负债表观是新准则中的一个明显创新,它是指制定某类经济业务的会计准则时,要把由此类交易产生的资产或负债放在首位,首先定义并规范它们是如何计量的,这也是此次会计改革在会计要素的确认、

21、计量方面愈加完善的标志,之后,再以计量的资产和负债的来进一步确认收益。显然,新会计准则与旧准则对比,更着眼于促进企业长远可持续发展,在会计确认、计量方面,确立了资产负债表观的核心地位,避免企业短期操纵利益行为的发生,深入理解资产负债表观这种全新的会计理念,能够帮助会计信息使用者更准确地进行分析决策。3.1.2 引入公允价值等多种计量基础公允价值的引入成为此次准则修改中的一大亮点,它是指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在公平交易中,以协商定价的原则确定交易金额,这是基于市场信息的一个客观评价,它的本质是市场环境起到直接作用,而不是其它主体对该项交易中的资产或负债价值进行认定,公允价值反映现时的价值,与决策需求

22、具有较大的相关性。与历史成本相比较,它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顺利取得并可靠计量,能更好地反映企业获得的现金流量,能更真实的反映企业的价值,更确切地反映企业的经营能力,以体现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即按公允价值计量得出的会计信息能更有力的支持企业的经营决策。许多观点认为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属于公允价值的不同表现形式,属于广义的公允价值,这种说法的严谨性仍有待考证,但从本质上来讲这些属性均具有公允性。3.1.3 财务报表信息充分披露以及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要求企业必须编制四表一注,即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变动表和附注,这一规定突

23、破了传统单一会计报表的概念,创建了较为完整的财务报告体系。会计信息披露的越多,信息使用者的决策相关性也就越强,新会计准则对之前的财务报告披露要求进行了梳理,对会计信息披露的时间、范围、内容等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定,信息披露的质量有了显著的改进,从而延伸了财务报告的内涵和外延。3.2 对传统的利润操纵进行有效控制以及提供会计信息的相关性3.2.1 新会计准则体系规避了传统的利润操纵手段在我国资本市场环境仍然不够成熟的情况下,会计舞弊案例层出不穷,其中利用会计政策的选择来操纵利润的行为最为常见,有的企业灵活地选择会计政策,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调整会计政策。利用存货和资产减值两项准则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是传统

24、的操纵利润手段,新会计准则体系压缩了会计政策的选择项目,给企业利用会计政策选择来调节利润带来了不便,规范和控制企业对利润的人为操纵,使企业粉饰经营业绩的行为有所减少,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新准则在这方面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存货和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中。新准则中明确规定:计提的减值准备不得转回,夯实了企业的资产,避免企业人为调节利润,只允许在资产处置时一并再进行会计处理。对于长期资产的减值准备新准则中明确规定不得转回,并且当企业预计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会明显的低于其账面价值时,这时企业要确认发生资产减值,企业应当根据差额确认资产减值损失,并根据资产的可收回金额重新调整账面价值,

25、这样有利于企业真实的反映资产的实际状况,有助于会计信息相关性的提高3.2.2 新准则加大了对关联交易披露的范围中国的资本市场经过这么多年发展,出现了许多经典的盈余管理的案例,其中利用缺乏公允的关联方交易来操纵利润的行为时有发生,通过转移企业实现利润的方法达到操纵利润的目的。我国新准则修改了原有的关联方披露范围,根据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也充分的考虑了我国的国情,对关联方的定义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关联方披露准则规定:一方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或对另一方施加重大影响,以及两方或两方以上同受一方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构成关联方。新准则将企业构成关联方的范围进行了扩展,不仅包括母公司的关键管理人员,也

26、包括与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同时,企业主要的投资人及与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也被列入到关联方披露范围中,因此,社会公众和投资人通过关联方关系能对企业有一个更深层次的认识,使信息更加透明。在旧的关联方披露准则中,存在于控制或被控制的企业往往形成关联方关系,个别财务报表可以不用披露关联方交易,这就使有母子公司关系的企业利用这一原则来转移企业利润,迷惑投资人或社会公众,新准则中取消了这一规定,不再对个别财务报表关联方披露信息进行豁免,修改后的关联方交易及其披露准则使企业信息更加真实,更能精确的反映企业实际的经营状况,此外,关联方交易的金额应当披露两年期的比较数据,以便信息使用者做出投资决策。3.2.3

27、 新会计准则细化了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企业合并在法律形式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吸收合并、新设合并和控股合并,根据控制关系可以分为两种:一是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另一个是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我国的企业合并大多数都是同一控制下的,有时是政府部门所控制的企业之间为了某种利益而进行的合并,这种合并并非完全是双方自愿的行为,合并方和被合并方处于被动状态,合并对价也不是双方讨价还价的结果,使之缺乏公允性。新准则中规定,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按权益结合法进行会计处理,按被合并企业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入账,而在旧准则中,由交易的双方按照公允价值来确认企业的合并对价,也就是说新准则禁止了原来采用购买法对之进行核算

28、,新准则的这一规定将有效遏制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调节利润的行为。同时还规定,合并发生时视同年初就以实现进行追溯调整,被合并企业合并前的净利润要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单独反映,以便信息需求者能够看清企业真实的合并利润,使企业财务信息更加符合投资者的需求,财务会计信息真实反应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4.新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可靠性的影响4.1 促进会计信息可靠性的提高(一)固定资产折旧制度改革。通则中具体规定了企业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计入成本(费用),不冲减资本金;固定资产划分为生产经营类和非生产经营类;企业的固定资产报废、毁损、盘盈、盘亏、转让等其净收益和净损失,作营业外

29、损益处理;企业法定财产重估确认价值与账面净值的差额,不再调速资本金,作为资本公积处理;折旧方法既沿用直线折旧法,又可选用快速折旧法,改以往的综合折旧为分类折旧。这些做法都更接近于实际,也更能真实的反映会计信息,因此能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二)改革有关成本管理制度。我国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是完全成本计算法,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和经营效益。通则规定了企业成本核算采用制造成本法。企业为生产经营商品和提供劳务等发生的各项直接支出,包括直接工资、直接材料、商品进价以及其他直接支出,直接计入生产经营成本。企业为生产经营商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分配计入生产经营成本。企业发生的销售(货)费用

30、、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从而可以缓解企业成本盈亏问题。通则明确了坏账准备金制度。企业按照国家规定,可以计提坏账准备金。发生的坏账损失,冲减坏账准备金,不计提坏账准备金的,发生的坏账损失,计入当期费用。这个规定强化了企业的风险意识,分散了企业经营风险。通则取消了大修理基金制度。明确规定了:固定资产修理费用,计入当期成本、费用。修理费用发生不均衡、数额较大的,可以采取分期摊销或者预提的办法,并报主管财政机关备案。4.2 进一步体现谨慎性原则如在坏账准备的计提方面,过去要求按应收账款年末余额的一定比例计提,新会计制度则将坏账准备的提取方法、提取比例等交由公司自行确定。再如,该会计制度

31、还增设了“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等科目,允许公司对短、长期投资和存货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计价,将减值及跌价额计入当期收益这些做法都使公司财务报告中反映的资产和利润更为真实。4.3 注重资产质量以及提高资产信息的真实性在企业会计制度中,对资产、负债的定义采取了全新的经济利益流入、流出观。如果某项资产预期不能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则不能确认为企业的资产,如待处理财产损失,其本质是损失,不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入,假设继续以资产列示,会虚增资产,虚增利润。所以,新制度要求企业清查的各项财产损溢,应于期末前查明原因,经权力机关批准,期末结账前处理完毕。如期末结账前未经批准,也按上规定处

32、置,并在报表附注中说明,如批准金额与已处理金额不一致,再调整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年初数。4.4 增加了会计信息处理的灵活性首先是折旧处理方面,以往固定资产折旧从折旧方法到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和净值率都是由国家统一规定的。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消耗方式,合理地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和预计净残值。并根据环境、科技进步等因素,选择合理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按照管理权限,经股东大会和董事会、或经理会议批准,作为计提折旧的依据。这一规定更加灵活,而且在确定企业折旧会计政策时,既考虑了有形损耗,又考虑了无形损耗,更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要求。另一方面,扩大了企业坏账准备提取权限。制度规定企业计

33、提坏账准备的方法由企业自行确定,包括计提坏账的范围,提取方法和提取的比例等。而过去企业只能按照国家统一比例提取,企业不能自定,这往往造成与企业实际情况脱节的情况。以上规定扩大了企业的自主权和选择权,有利于真实地反映企业会计信息。 5.新会计准则下会计信息可靠性与相关性的权衡5.1 以可靠性为主首先,经济体制是决定会计目标的基本因素,我国是以公有制经济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发展中仍是以国家宏观调控为主,国家对企业的行政治理的惯性还未消失,完全以市场为导向自发调节企业内部经营行为还不太现实,因而会计的首要目标仍是满足国家治理经济的需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仍是首要满足国家调控经济的需要的信

34、息质量属性。其次,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还不高,国家财政对加大企业成本的会计方法的承受能力有限,而我国可以在政府宏观调控下避免恶性通货膨胀来保证经济平稳发展,所以以历史成本为主的会计计价模式是目前较好的选择。而历史成本是一种提高会计信息可靠性的计量属性。再者,我国的证券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的股份公司大部分是原国有企业改组而成的,上市公司披露财务信息要考虑国家控股的特点,以国家作为投资者的利益为导向,会计信息的公开度和透明度比较低。而我国证券市场的监管体制还不健全,近年来暴出多起会计信息造假案,会计信息失真是我国证券市场面临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所以,当务之急是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增强投资者

35、对会计信息的信赖度。5.2 不忽视相关性由于当前我国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十分严重,迫切需要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但也不能忽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首先,相关性不仅仅指与投资者的投资决策相关,银行的信贷决策、政府的宏观管理决策等对会计信息仍有一定的依赖性。其次,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虽然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有限,资本市场不够健全和完善,但其发展速度相当惊人。可以预见,我国会计信息的决策相关性会大大增强。第三,虽然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落后,发达国家的某些经济业务在我国尚不多见,但随着对外经济交往的发展,这些业务迟早会进入我国,对相应会计信息的需求必然会引起重视,会计信息相关性问题也将会引起关注。因此,随着我国国

36、民经济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模式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转轨的逐步完成,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对外开放力度的进一步加大,经济结构和经济成分必将发生重大变化,各方面对会计信息的相关性需求将显得越来越迫切。因此,我国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现实选择应该是:在可靠性的前提下选择最相关的信息。可以将相关性作为一个综合性的总体质量标准,将可靠性作为首要的质量标准,以相关性统领可靠性,以可靠性作为相关性的保障,实现相关性和可靠性和谐统一,打破两者矛盾对立的局面。即在信息可靠性得到基本保证的前提下,提高相关性是我国目前在二者之间权衡中做出的较好的选择。5.3 注重相关性与可靠性的结合可靠性和相关性是同等重要的会计信息质

37、量特征。二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既不能离开可靠性谈相关性,也不能离开相关性去谈可靠性,它们总是同时在影响或决定着信息的有用性。片面强调其中任何一方的改进或改革,都极有可能给信息有用性带来严重的后果。但是,我们也应该承认,由于财务会计本身的缺陷,可靠性和相关性的选择,很多情况都是难以兼得的。因此要根据情况而有所取舍,在某一时期突出可靠性的要求,而在另一时期则突出对相关性的要求。根据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应当侧重于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一方面可靠性是财务会计区别于其他信息系统的立命之本,另一方面目前我国会计信息的质量问题主要出在可靠性上,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严重。这决定了在现阶段一定应以可靠性作为主要矛

38、盾来解决。结 论长期以来随着我国资本化市场的形成,公司如何有效地向财务报表使用者传递有用的信息变得愈加重要,而规范会计信息质量也被提上日程。作为会计信息质量的核心特征,可靠性与相关性一直是理论界关注的热点,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存在着矛盾,如何去协调他们二者之间的关系成为了一个研究热点。不可靠的会计信息危害性极大,会计信息使用者会被它误导,从而引起投资决策失误和社会经济资源的无效配置,使交易费用越来越高,最终导致交易的停顿。对于这一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的关注,构成了本论文的选题基础。本文首先分别对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的内涵及其特点进行阐述,进而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在新会计准则下我国会计信息的可

39、靠性与相关性应用现状及其改善策略,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与相关性产生的一系列积极影响,最后提出了协调两者之间关系的一些方法以及如何去权衡两者,在可靠性的前提下选择最相关的信息,可以将相关性作为一个综合性的总体质量标准,将可靠性作为首要的质量标准,以相关性统领可靠性,以可靠性作为相关性的保障,实现相关性和可靠性和谐统一。目录第一章项目基本情况3一、项目情况说明3二、可行性研究的依据5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8一、项目建设背景8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9三、项目建设的可行性14第三章市场供求分析及预测17一、项目区生猪养殖和养殖粪污的利用现状17二、禽畜粪污产量、沼气及沼肥产量调查与

40、分析18三、项目产品市场前景分析20第四章项目承担单位的基本情况21一、养殖场概况21二、资产状况21三、经营状况21第五章项目地点选择分析23一、选址原则23二、项目选点23三、项目区建设条件24第六章工艺技术方案分析27一、污水处理模式的选择27二、处理工艺的选择29三、项目工艺流程31四、主要技术参数35五、主要设备选型39第七章项目建设目标40一、项目建设目标40二、项目建设规模40第八章项目建设内容42一、建安工程42二、仪器设备46第九章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48一、投资估算的范围48二、投资估算的依据48三、投资估算49四、资金使用计划54五、资金筹措54第十章建设期限和实施进度安排55一、项目建设期限55二、项目实施进度安排55第十一章土地、规划和环保57一、土地与规划57二、环境保护57三、安全防护60第十二章项目组织管理与运行63一、项目建设组织管理63二、项目建成后运行管理66三、项目运行费用67第十三章效益分析与风险评价69一、经济效益分析69二、项目风险评价72三、生态效益75四、社会效益76五、附表77第十四章招标方案78一、编制依据78二、招标范围78三、招标方式78四、招标组织形式79有关证明材料及附件81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