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杜甫诗三首导学案(学生版).doc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2477159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1.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杜甫诗三首导学案(学生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杜甫诗三首导学案(学生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杜甫诗三首导学案(学生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杜甫诗三首导学案(学生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杜甫诗三首导学案(学生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杜甫诗三首导学案第一课时 秋兴八首(其一)【学习目标】1、通过诗歌的诵读与品味,体会古典诗歌之美2、感受诗歌的深沉感情,领会诗歌主旨3、赏析名句,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课前预习】 一、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 ,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是明诗人 的孙子。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 ,世称 。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七五九),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

2、二年,出峡。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 。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后世尊为 。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有 传世。二、文体常识 古体诗和近体诗: 古体诗也叫古诗、古风。古体诗就是古代的自由诗,每首诗有多少

3、句,每句有多少字,如何押韵,都没有规定。为了便于大家掌握,我们以唐代为界来说。唐代以前的诗都是古体诗,这包括诗经中的诗、楚辞中的诗、汉乐府中的诗及“三曹”诗歌、陶渊明的诗歌等。唐代及唐代以后,诗人们也写了许多古体诗,比如李白写的古风五十九首。一般来说,唐代及唐代以后,诗人们借乐府旧题所写的诗歌都是古体诗。也就是说,诗题中凡出现“歌”“行”“吟”“引”“弄”“操”“曲”等字样的都该属于古体诗,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的琵琶行等。 近体诗也叫今体诗,是相对于古体诗而言的格律诗。近体诗在唐代初年正式形成。它包括绝句、律诗、排律。绝句共四句,每句五字的叫五绝,每句七字的叫

4、七绝,二四句押韵,首句可入韵,也可不入韵,没有对仗要求。律诗共八句,每句五字的叫五律,每句七字的叫七律,偶数句押韵,首句可入韵,也可不入韵。律诗每两句为一联,分别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排律十句以上,像律诗一样,除首尾两联外,中间各联都对仗,押韵也和律诗一样。近体诗用字还要讲究平仄,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说法。举例来说,我们所熟悉的杜甫的客至旅夜书怀阁夜登岳阳楼等都是十分典型的律诗。三、 背景介绍秋兴八首其一是诗人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流寓夔州(今重庆奉节)时的作品。持续八年的安史之乱,至广德元年(763)始告结束,而吐蕃、回纥又乘虚而入,藩镇拥兵割据,战

5、乱四起唐王朝难以复兴。此时,老友严武去世,杜甫在成都的生活失去依靠,遂沿江东下,滞留夔州。诗人时年已经50多岁,常年卧病在床,知交零落,壮志难酬,心情寂寞、抑郁。秋兴八首其一融合了夔州萧条的秋色、凄凉的秋声、诗人暮年多病的苦况和关心国家命运的深情,悲壮苍凉,意境深闳。四、疏通诗歌内容,基本把握诗歌解释重点字词并尝试用现代语言表达诗歌内容,最好翻译成为现代诗玉露( )凋伤( )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 ),塞上( )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 )他日( )泪,孤舟一系故园( )心。寒衣( )处处催刀尺( ),白帝城高急暮砧( )。译文:【文本探究】1、结合诗歌的创作背景,

6、分析诗歌首联景物描写的作用2、本诗颈联“系”字用的好,好在哪里?3、本诗的抒情方式是什么?请结合全诗进行分析。【课堂检测】1、 给加点的字词注音万壑( )渚清( ) 千载( ) 王嫱( ) 青冢( )朔漠( )省识( )环珮( )暮砧( )2、理解性名句默写(1)以枫叶凋零、秋气萧索寄寓凄苦落寞情怀的诗句是 。(2)用双关手法,情景交融,直接抒发作者故园之思的句子: 。(3)借捣衣发出的声音来寄托思乡之情的句子: 。(4)借秋天长江与塞上风景为喻,写时局动荡不安,国家命运暗淡的句子: 。【课后反思】谈谈你的收获或存在的问题。第二课时 咏怀古迹其三【学习目标】1、了解怀古诗借古伤今借古伤己的风格

7、特点。感受诗歌的深沉感情,领会诗歌主旨2、掌握诗歌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方法【课前预习】一、写作背景咏怀古迹共五首,各咏一古迹,依次是庾信故宅、宋玉故宅、昭君村、先主庙、武侯祠,都是借古迹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这首诗写于唐代宗大历元年,也就是公元766年,这一时期正是作者漂泊西南的第七年。七年前自己因上疏救宰相房琯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遭贬,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自己一片赤诚,尽忠进谏,皇帝却不分忠佞,无辜贬斥自己,当然怨恨,但又不能明说。所以诗题才叫咏怀古迹。关于它的整体结构,明人王嗣奭在杜臆中有很好的解释:“怀庾信、宋玉,以斯文为己任也;怀先主、武侯,叹君臣际会之难逢也;中间昭君一章,盖入宫见妒,与入

8、朝见妒者,千古有同感焉。”二、疏通诗歌内容,基本把握诗歌解释重点字词并尝试用现代语言表达诗歌内容,最好翻译成为现代诗。群山万壑赴( )荆门,生长明妃( )尚有村。一去( )紫台连朔漠( ),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 )春风面( ),环佩空归夜月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译文:【文本探究】1、“群山万壑赴荆门”一句,气象雄伟,先声夺人,用于写“窈窕红颜”的王昭君是否合适?请简要分析2、诗句中间两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3、怎样理解“环佩空轨夜月魂”的“空”?4、昭君怨恨什么?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来?【课堂检测】1、下面对咏怀古迹(其三)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全诗开篇由山清

9、水秀的昭君故里写起,与下文“独留青冢向黄昏”的死后情景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对昭君命运的同情。B颔联既写出了王昭君一生的苦楚,死后的孤独,也由“青冢”称呼中表现了对这位为民族和睦作出巨大贡献的女子的歌颂。C诗歌的后两联借历史传说谴责了汉元帝的不分美善、朝廷里权贵们颠倒黑白的行为D全诗借对王昭君的同情、对统治者的谴责,也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2、理解性名句默写写尽昭君一生悲剧的句子是 。诗人借远嫁塞外的女子的乡土之思,吐露自己飘零的故园之情的诗句 。 运用拟人、对比手法,借用山水景象蓄势,用以烘托昭君形象的句子 。 借用理性的质问与悲戚的想象,说明昭君的怨恨之情、思乡之情及其人生悲剧根源

10、句子: 。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军城早秋 严武注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 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 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 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设问: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课后反思】谈谈你的收获或存在的问题。第三课时 登高【学习目标】1、体味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2、提高掌握由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鉴赏技巧的能力【课前预习】一、写作背景杜甫写这首诗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社会仍是一片混乱。在这种情势下,他只得继续“

11、漂泊西南天地间”,在“何日是归年”的叹息声中苦苦挣扎。时代的艰难,家道的艰辛,个人的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所有这些,像浓云似的时时压在他的心头,他为了排遣郁闷抱病登台,写成了登高。杨伦称赞此诗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胡应麟诗薮更推重此诗精光万丈,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二、沉郁顿挫沉郁顿挫,是诗歌的内容与形式的风格特点,说的是杜甫的诗歌风格。“沉郁”,“沉”即深,深刻,深厚;“郁”,即“积”,凝重,含蓄。指诗歌思想感情上的丰富深厚,不是指思想上的消极、压抑、忧愁。“顿挫”指语言上的凝练沉着,以节奏徐急相间,音调上的抑扬顿挫和旋律的铿锵跌宕,形成一种动人心魄的音乐美。

12、沉郁顿挫连在一起就是说感情特别深厚而又无法一下倾吐出来,仿佛有个东西梗塞其间,几经反复后,这种感情终被表现得淋漓尽致了。三、解题重阳节,本是中国的传统佳节,是与亲人一同登高祈求长寿的日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理解“登高”的含义重阳节,登高祈寿,怀念亲人,思念家乡,抒发感情。四、疏通诗歌内容,基本把握诗歌解释重点字词并尝试用现代语言表达诗歌内容,最好翻译成为现代诗。风急天高猿啸( )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 )下,不尽长江滚滚( )来。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 )多病独登台。艰难( )苦恨繁霜鬓( ),潦

13、倒新停( )浊酒杯。译文:【文本探究】1、首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2、颔联历来被赞为千古名句,好在哪里?3、“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两句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四个字,但意思却十分丰富,宋代的罗大经曾说这两句话十四个字中含有八层意思,你能说出有哪八层意思么?4、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说说你的理由。这首诗的诗眼是“悲”。【课堂检测】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所选三首诗都写于杜甫在夔州居住的两年中,都是律诗,显示出诗人非凡的艺术功力,表现出沉实高华的特点。B秋兴八首(其一),写于大历元年,这组诗共八首,是在安史之乱结束,国家仍然动荡不安,诗人依旧客居他

14、乡的社会背景下写成的。C咏怀古迹是组诗,共五首,文中选的是第三首,作者借王昭君的事迹,抒发了自己的爱国情怀。D登高写于唐代宗大历二年的重阳节,诗人登高望远,抒发自己年迈多病,感时伤世和寄寓异乡的悲苦之情。2对登高这首诗的表现手法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一、二句着重描写了眼前景物,绘形、绘声、绘色、绘态,渲染了秋景的特点。B三、四句透过沉郁悲凉的对偶句,显示了出神入化的笔力,确有“百川东注”的磅礴气势。C五、六句重在表现情感,从时间方面着笔,由眼前写到未来凄凉晚景,充满了伤感之情。D这首七律诗八句皆对仗,流畅自然,一气呵成,堪称“古今七言律诗之冠”。3、理解性名句默写登高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

15、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 。写远望所见,用传神之笔描写凄冷江色和长江气势的句子是: 。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 。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 。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本诗的主旨句(表现诗人忧国伤时)的句子是: 。杜甫登高中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的句是: 。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 。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课后反思】谈谈你的收获或存在的问题。杜甫诗三首导学案答案第一课时 秋兴八首(其一)【课前预习】 一、作者介绍 子美;杜

16、审言;少陵野老;杜少陵;“诗史”;“诗圣”;杜工部集四、疏通诗歌内容,基本把握诗歌白露;使草木掉落、衰败;萧索阴森;波浪汹涌连天;夔州的山;地面;第二次开放;(往日、往事;故乡;冬天穿的衣服;赶裁新衣;黄昏时分急促的捣衣声译文:白露使枫树林凋落、衰败,巫山、巫峡的气象萧瑟阴森。巫江的波浪连天涌起,巫山高峰连天,风云滚滚的阴森之气压向地面。我第二次看到丛生的菊花开放,因追忆往事而感伤落泪,把孤独的小船系上江岸,就像系住我思念故园的心。为赶制冬天穿的衣服,家家在动用刀尺,黄昏白帝城高处传来急促的捣衣声。【文本探究】1、从结构上,首联开门见山,点明时间、地点,描绘出具有浓重感伤色彩的秋色、秋气,奠定

17、了全诗萧瑟、哀残的基调;从感情上,本联既传神的写出了风云变幻、萧森骇人、寓有悲壮色彩的巫峡景观,又形象的暗示出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战乱不息的政治形势和社会黑暗,抒发了诗人凄苦落寞的心境。2、系有系舟、系心的意思。孤舟系于巫峡岸边,诗人却欲归不得,诗人对故园的思念也被牢牢系在孤舟上,令人感受到诗人对故园的眷恋与不舍,充分表达了诗人的思归之情。3、本诗的抒情方式是借景抒情。首联以秋风起兴,以枫叶凋零、秋气萧森寄寓凄苦落寞的心境。颔联描绘巫峡景象和阴森气氛,骇浪滔天暗寓时局的动荡不安和心潮的翻滚不息,阴云压地象征国家命运光景暗淡和诗人心情阴沉郁闷。颈联以“丛菊两开”和“孤舟一系”表现思乡之情和欲归不

18、得的无奈、哀伤。全诗以描绘秋景为外在行文线索,以抒发悲愁之情为纽带,以感情起伏流转贯穿景物,景与情浑然一体。【课堂检测】1、 略2、理解性名句默写(1)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2)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3)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zhn)。(4)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第二课时 咏怀古迹其三【课前预习】二、疏通诗歌内容,基本把握诗歌奔赴;王昭君;离开;北方的沙漠;曾经认识;奔赴形容王昭君的美貌;述说译文:穿过千山万壑一直奔向荆门,这是美丽的昭君生长的村庄。她离开汉宫踏入渺远的荒漠,只留下青冢空向凄凉的黄昏。糊涂的君王依据画像辨美丑,昭君的灵魂能在月夜中归来

19、。千百年来琵琶声回荡在空中,那是昭君无穷的怨恨和诉说。【文本探究】1、合适。起句气势飞动,先声夺人,不知何所指归,好像在迎接一个英雄人物的出场。着一“赴”字,便令“群山万壑”集于荆门,大有惊天动地之势,写江山灵秀,是为了托出昭君。在作者的心中,昭君是一位具有大山般性格的奇伟女子。2、用了对比和反衬的手法,写昭君远嫁异域荒漠的悲凉。有去与留的对比:离开了不该离开的故国,留在了不该留下的荒漠:有生与死的对比:生时可以“识”却没能“识”,死时不能归而魂魄归来。通过这些对比,反衬出昭君出塞对的悲惨命运。3、“空”是“徒然,白白的”之意,表面上看,大错已成,魂灵归来也是徒然的。但魂归故国,可见其怀恋故国

20、之心多么强烈。如此奇女竟沦落如此下场,怎不令人伤心?一个“空”字表达了诗人的悲愤之情。4、一去紫台连朔漠远嫁异邦之怨恨独留青冢向黄昏远葬他乡之怨恨环珮空归夜月魂月魂空归之怨恨画图省识春风面对画师的无耻行之怨恨【课堂检测】1、B【解析】全诗的主题是对王昭君的命运表示同情的同时谴责统治阶级的,因此不可能有歌颂之意。哪怕是对王昭君的2、理解性名句默写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寓意边

21、境局势的紧张。第三课时 登高【课前预习】四、疏通诗歌内容,基本把握诗歌猿猴啼;鸟飞舞盘旋;形容草木摇落的声音;大水奔流的样子;长久客居他乡;晚年;国运和自身命运;厚重白霜似的鬓发;刚刚停止译文:秋风劲急,天空高远,猿声悲哀,小洲水清沙白,鸟儿在急风中飞舞盘旋。无边无际的树叶纷纷飘落,没有尽头的长江奔流而来。漂泊万里客居他乡更添悲秋情绪,万年百病缠身而今又独自登上高台。世事艰难,国事离乱,自己白发渐多,穷困潦倒,病体日衰,刚刚停了消愁的酒杯。【文本探究】1、首联描绘了一幅壮阔、苍凉萧瑟的秋景图。诗人用白描手法,描写了天高风急、秋气肃杀、猿猴哀啸、水清沙白、归鸟低空回旋的景象,渲染了浓郁悲凉的秋意

22、,奠定了全诗哀婉凄凉的基调,流露了诗人内心的凄凉之情。2、无边无际的树叶纷纷飘落,没有尽头的长江奔流而来。诗人从俯仰角度来写落木和江水。“落木”给人光秃秃的感受,让人联想到树干的颜色,枯黄;“萧萧”让人感到凄凉、萧瑟,感情沉重;“滚滚”不仅写出江水壮阔之势,更能够表现出时光的流逝;“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从而表达了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悲怆之感。3、万里,地之远也,写出了距离自己故乡之远,暗寓思乡之情;悲秋,时之凄惨也,写出了诗人在秋天的悲凉感受;作客,羁旅也,寄居他乡的羁旅之愁;常作客,久旅也,写出客居他乡之久的凄凉和思乡之情。

23、;百年,齿暮也,写出诗人晚年漂泊在外的感伤和无奈;多病,衰疾也,写出诗人百病缠身的凄凉;台,高迥处也,登台写出诗人登高的思乡之情;独登台,无亲朋也,写出诗人的孤独之感。4、这首诗的诗眼是“悲”。悲是悲凉、凄凉、悲伤、悲怆的意思。首联通过写风急、天高、猿啸等景象,渲染凄凉萧瑟的气氛,流露了诗人内心的凄凉之情;颔联从时间、空间、视觉、听觉的角度,写出了秋景的凄凉和长江的气势,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壮志难酬的感伤;颈联写出了诗人在萧瑟的秋季客居他乡的孤独、落寞;尾联直抒胸臆,感叹自己两鬓繁霜,年华已逝,事业无成、因病停酒,无限愁绪无处排遣的悲伤。“悲”字统领全诗,将诗人所见、所闻、所感融入诗中,表达了诗人的多种悲情,感情真挚,使诗歌富于沉郁顿挫之感。【课堂检测】1C2C3、理解性名句默写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bn),潦倒新停浊酒杯。艰难苦恨繁霜鬓(bn),潦倒新停浊酒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