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小学生高品德与社会修改稿.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2468951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9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高品德与社会修改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小学生高品德与社会修改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小学生高品德与社会修改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小学生高品德与社会修改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小学生高品德与社会修改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二章 小学生高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一节 培养目标与评价体系总述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的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性课程。本课程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有机融合品德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历史与文化、国情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自然与社会环境、社会活动与关系、人文文化与规范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加深他们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正确认识和理解,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他们成长为积极参与现代社会生活、推进社会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一、课程理念:(一)帮

2、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课程的核心。本课程促进每位学生的健康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认识社会、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二)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本课程特别关注学生生活的价值。学生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学生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理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反映学生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但是,课程不能是学生生活的简单翻版,课程的意义在于对学生生活的引导和提升,使他们的生活

3、更具有意义。(三)教学的实效性是课程的追求。本课程强调教学必须从学生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应因地制宜地营造有利于学生社会性发展的人际关系和生活氛围,使课堂能够真实再现社会生活;应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学习和体悟社会交往、分工、合作、分担、共享、互惠的方法与精神,增强教学的实效性;采用学生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以使教学成为学生体验生活、道德成长的有效过程。二、品德与社会总目标与分目标品德与社会共分为“我的健康成长”、“我的家庭生活”、“我的学校生活”、“我的社区生活”、“我们的国家”、“我们共同的世界”六个领域内容,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修订稿

4、)的要求,对本课程提出了以下总目标: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使学生参与并享受自信、愉快、有尊严的生活,丰富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发展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的能力,促进学生以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的社会性发展,为他们成为具有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能够推进社会进步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在此基础上,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修订稿)对三维目标作出了较为具体的分目标说明:(一)情感态度价值观1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自尊自主、乐观向上、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态度。2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3崇尚公平与公正,初步形成民主、法治观念和规则意

5、识。4珍视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具有民族自豪感和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尊重不同国家和人民的文化差异,具有开放的国际意识。5关爱自然,感激大自然对人类的哺育,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二)能力1能够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掌握基本的自护自救的本领。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2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民主地参与集体生活。3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4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能够运用简单的学习工具探索和说明问题。(三)知识

6、1了解儿童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懂得规则、法律对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2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科学技术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影响。3了解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了解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些共同问题。4知道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和优良传统。初步知道影响中国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初步了解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5知道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些重要知识和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知道社会生活中不同群体、民族、国家之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6.了解公民应有的权利和义务,形成初步的公民意识。三

7、、评价体系内涵(一)评价的目的1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促进学生以良好品德为核心的社会性发展。2甄别学生的道德和社会认知、判断、行为,以及发现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提高教学的实效性。3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以便因材施教,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主动性。总之,本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获得反馈信息,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促进儿童发展,保证课程三维目标的实现,而不在于对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水平做出终结性的评定。因此,要从每个学生的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强调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二)评价的原则1认知与操行相统一。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品德和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需要将必要的道德认知、社会常识作用于学生的日

8、常行为表现。因此,评价须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知识背景和社会生活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将道德知识和判断与道德行为有机结合。2综合性和简约性相统一。多角度、多方面的评定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水平,充分考虑不同评价方式针对不同评价主题的实效性,以及评价主体的差异性,使评价具有较大增值功能。同时,既要避免烦琐的、重复性评价,又要避免只做终结性的评价。3显性表现和隐性品质相统一。在加强评价的诊断与调节功能的同时,更加强调评价的激励功能。重视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注重显形表现与隐性品质之间的内在联系。(三)评价内容品德与社会课程主要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性评价,其具体内容如下:1学习态度。包括

9、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和完成学习任务的态度。2学习能力和方法。包括学习中观察、探究、思考、表达的能力,搜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与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等。3学习结果。完成学习任务的质量和进步程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评价还应有助于检查教师的教学效果,以帮助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根据评价内容,我们设计了情境检测、问卷调查、主题活动、作业评价等评价体系,目的是引领教师准确把握培养目标,正确合理地运用评价方式,充分发挥评价的指导性和激励性,每一种评价方法都有自己适用的范围,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使用各种方式、方法。本课程鼓励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创新,正确合理地运用评价方式,充分发挥评价的指

10、导性和激励性,使评价的过程成为学生品德发展与提高的过程。在品德与社会的实际教学评价过程中,对三维目标的评价通常是整合在一起的,因此,在评价案例的编排上,我们既关注了不同领域内容与不同维度目标,又关注了评价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既关注了品德教学的知、行统一,又关注了学生获得的体验、感受与经验,以期对本学科教学有所帮助。第二节 培养目标及评价方式一、领域内容、培养目标及评价方式项目培养目标评价方式我的健康成长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知道学习中会有困难,遇到困难不退缩,体验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乐趣。2.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自尊自爱、乐观向上、勇于面对挫折的态度。能用自护自救的方法保障自己的生命安全。3

11、.理解和体验做人要诚实守信。情境检测(参见案例1.1)问卷调查(参见案例2.1)书面检测(参见案例五)多元综合评价(参加案例六)能力目标1.有安全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爱护自己的身体和生命。2.尊重生命,对生命有一种负责任的态度。3.结合本地常出现的灾情,参与自救和互救演练。知识目标1.了解有关安全的常识。2.了解迷恋游戏机等不良嗜好的危害,抵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我的家庭生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体会家庭成员间的亲情;知道家庭成员之间应该相互沟通、平等相待,能正确处理自己与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2.关心家庭生活,愿意分担家务,有一定的家庭责任感。3.体会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12、对于家庭幸福和个人身心健康影响,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主题活动(参见案例3.1)作业评价(参见案例4.1)多元综合评价能力目标1.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对父母长辈的感激、尊敬和关心,孝敬父母长辈。2.学习料理自己的生活,尽量少给父母添麻烦。3.懂得邻里生活中要讲道德,与邻里要和睦相处,爱护家庭周边环境。知识目标1.了解家庭结构方式,正确称呼家庭中每位成员。2.知道家庭经济来源的多种形式,了解家庭生活必要的开支,掌握合理消费、勤俭节约的途径和方法。我的学校生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乐于参与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感受学校工作人员对学生的爱,体会学校生活的快乐。2.感受和了解规则在集体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

13、规则意识,养成遵守活动规则和学校纪律的好习惯。3.具有注意安全的现代交通意识,养成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好习惯。4.具有初步的民主意识,明白集体的事应该大家商量,有积极的民主参与意识。5.能够发挥性别优势,为营造愉快的集体学习生活氛围而努力,能感受友谊,乐于分享美好真挚的友谊。 6.乐于回顾成长足迹,感受同学友爱之情和老师教育之恩,对学校有美好的感情。情境检测主题活动(参见案例3.2)问卷调查书面检测多元综合评价能力目标1.能够通过不同途径,了解并交流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访问并向同学介绍老师或学校其他工作人员是怎样为培养学生辛勤工作的。2.能利用简单的图形画出学校周边的简单平面图和线路图。3.能够

14、通过游戏和学校、班级活动体会规则的必要性,并尝试制定规则。4.调查学校或班级管理的现状,分析民主管理的意义,并提出民主管理的积极建议。5.能列举生活事例,感受男女生和谐相处会给双方带来乐趣。6.能够撰写“成长大事记”,制作毕业纪念品,撰写毕业赠言。知识目标1.了解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了解学校各类工作人员的职责。2.能看懂学校周边的路线图及平面图。3.知道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关心集体、参加集体活动,维护集体荣誉,对自己承担的任务负责。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分享快乐。4.懂得同学、朋友之间要建立真正的友谊,男女同学之间友好交往,相互尊重。5.知道规则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熟悉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的

15、规则。6.理解公平、公正、民主、平等在学校和社会生活中的现实意义,了解学校、班级民主活动的表现形式和一般程序。我的社区生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体验社区里的公共设施给人们带来的方便,能够自觉爱护公共设施。2懂得社区服务人员为搞好社区建设所做的努力,尊重社区服务人员,尊重他们的劳动。 3.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萌发对家乡有热爱之情。4学习家乡优秀人物的优秀品质,体会家乡民风民俗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懂得珍惜家乡的文化遗产,对家乡有较强的自豪感和责任感。作业评价(参见案例4.2)问卷调查(参见案例2.2)主题活动书面检测多元综合评价能力目标1.能够调查当地公共设施的使用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

16、的办法。 2.能列举本地有特色的民俗活动,设计、举办模拟民俗表演活动。3.能在地图上查找到本地区(社区、县、市、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4.调查、了解本地的一些商业场所,比较商品的不同价格,学习选购商品的初步知识。5.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公共场所中公共秩序的情况和人们的言谈举止、行为表现,做出自己的评价。知识目标1.掌握基本的看、识地图技能。正确辨认地图上的简单图例、方向、比例尺。2.了解本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特点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3.了解本地交通秩序,知道有关的交通常识,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注意安全。4.了解本地区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民风、民俗和文化活动,了解本地区的优秀人物,学习他们的

17、优秀品质。我们的国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热爱祖国的壮丽山河,具有热爱祖国、保卫祖国的强烈情感;能尊重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感受多民族的美好。2.能够体会劳动人民付出的艰辛和智慧,树立劳动最光荣的思想,尊重各行各业的人们,能感受到交通、通信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3.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在当今时代的继承和发展,具有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亲近感。4.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萌发自豪感和自信心。5.体会中华民族不屈不挠、顽强斗争、在危难中团结互助的精神,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为祖国的繁荣强盛而骄傲。情境检测(参见案例1.2)作业评价(参见案例4.3)问卷调查(参见案例2.3)

18、书面检测多元综合评价能力目标1.通过查找地图、拼图游戏、收集整理图片等方式,描述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陆疆域、行政区划等基本常识,比较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的异同。2. 探究工农业生产、交通、通信等方面的发展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采访、参观、调查的能力。3.通过社会调查和查找资料,了解我国民主选举的形式和有关常识,从小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的能力。4.查找资料,用表格的形式列出中华民族对世界的重大贡献。5.用列表格的方式列举近代以来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屈辱和危害,及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救国图存的抗争事例和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资料。6.学习在自然灾害面前

19、自护与互助的方法,形成自救互助的能力。知识目标1.知道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陆疆域、行政区划,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2.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差异,初步了解这些差异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3.了解工农业、交通、通信的发展及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4.初步了解陶瓷、青铜器的产生和发展,了解汉字的起源、演变、特点及与现实事物的联系。5.了解近代以来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屈辱和犯下的滔天罪行,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和解放伟大胜利的典型事件。6.了解我国曾经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认识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我们共同的世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为我

20、国加入国际组织,同时在全世界所起的巨大作用而感到自豪。2.懂得世界文化遗产的珍贵,要懂得保护,激发对世界历史文化的兴趣。3.具有热爱地球、保护地球、与地球和谐相处的意识,体会“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4.感受和平的美好,热爱和平。懂得国与国之间应该友好相处,要珍惜和平环境,热爱和平,愿意为和平做贡献。5.树立崇尚科学的态度,反对迷信。6.树立尊重不同民族和文化的创造的态度。情境检测(参见案例1.3)作品评价书面检测多元综合评价能力目标1.能识别世界地形图的图例和主要内容,在世界地形图上找到七大洲和四大洋。2.搜集一些国际组织的文字图片资料,并分析它们所起的作用。3.根据资料找出世界文化遗产在世界

21、的分布,收集、分析、比较不同国家文化的差异性和丰富性。4.能够借助资料,在分析比较中发现不同国家、地区的生活特点与生活环境之间的关系。5.了解家乡生态环境,初步学会开展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的基本方法,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分析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处的重要性。6.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到世界各国只有通力合作才能实现共同发展。7.收集查找战争时期人们生活情况、和平时期人们生活情况的资料,列表分析对比两种生活的不同。知识目标1.知道世界的海陆分布及主要地形等基本常识。2.能够说出我国加入的国际组织的名称、作用,简单介绍我国加入这些国际组织所起的作用。3.知道一些世界文化遗产的名称和相关内容。4.了解家乡

22、及身边的环境问题,认识到自己的消费行为可能会给环境带来负面影响。5.搜集战争的相关资料,用事例说明和平的美好、战争给人类带来的苦难。6.初步了解科学技术与人们生活、社会发展的关系,认识科技要为人类造福。7.比较不同国家、地区、民族不同的生活习俗、传统节日、服饰、建筑、饮食等状况,了解多种文化的差异性和丰富性。二、评价案例:(一)情境检测案例【案例1.1】评价内容:学习当危险发生的时候一课后,评价学生是否能够利用所掌握的知识来进行自救和互救。评价目的:通过设置模拟的学校火灾场景,让学生运用自救自护的火场逃生常识快速逃生。教师从学生的语言、行为、逃生速度等方面观察学生是否能科学自救、科学互救。活动

23、过程:1.教师与班级学生整体谈话,了解学生的自救自护常识掌握状况。2.教师安排教师或同学协助,模拟紧急预报火灾险情,教师通知学生镇定、有序地快速撤离。3.学生按已有经验撤离,评价教师分组观察学生的不同表现。4.模拟活动结束,教师对学生整体的突出表现及存在问题进行评价,对学生个体进行分等式模糊评价(即对自救互救能力强或能力弱的学生进行归类评价)。5.评价活动结束后,教师要根据发现问题,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将自救互救、快速反应的基本常识牢记在心。活动说明:1.本次评价活动涉及学生多,事先需检查安全设施、安全通道的安全性,需至少联系2-3名教师同时参与活动的组织与评价,便于观察学生的不同表现。2

24、.教师设置检测情境时,要播放火警警报,创设氛围,以增强情境真实性。3.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适当地指导。3.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对学生的整体性表现进行总结点评,进一步强化自救行为和力所能及情况下的互救精神。评价标准:优秀:能够及时对紧急情况做出准确地判断,逃生方式选择科学,行为迅速,有互救精神。良好:能够对紧急情况做出准确地判断,逃生方式选择科学,行为反应较好。合格:能够对紧急情况做出准确地判断,在他人指导下能选择科学的逃生方式,行为反应较好。【案例1.2】评价内容:学习消费与生活一课后,评价学生是否树立了正确的消费观念,具备了健康消费的意识。活动目的:通过观看情景剧、小组讨论辨析等活动,观察

25、了解学生的消费观念,评价学生是否明白小学生盲目消费、攀比消费、铺张浪费等是不良的消费行为,是否有科学合理的消费行为。活动过程:1.教师随机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对合理消费常识的掌握情况。2.教师请四位小演员上台表扬小品,其他学生认真观看。3.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用什么办法为小丁解除烦恼?”,并继续将小品表演完毕。教师观察学生的表现,进行随机指导、评价,对小组学生整体的突出的表现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价,对学生个体进行分等式模糊评价。4.评价活动结束后,教师出示合理消费儿歌,让学生将合理消费的基本常识牢记于心。活动说明:1.本活动要在评价前根据剧本认真排练小品,要保证小品形象生动,让学生受到感染与启示。

26、2.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关注重点在于学生所想的办法是否做到了合理消费。3.活动结束,教师要对学生的总体表现和突出的优点或问题进行及时点评,并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对今后的消费行为提出要求。评价标准:优秀:能够畅谈从情景表演中发现的问题、明白的道理,并能够用合理的方法为小丁解决难题,在小组表演时参与积极、情真意切。良好:能够谈出从情景表演中发现的问题、明白的道理,并能够用较合理的方法为小丁解决难题,在小组表演时比较积极。合格:能够简单说出从情景表演中发现的问题、明白的道理。附:小品剧生日礼物时间:下午放学后地点:放学路上人物:四年级学生甲、乙、丙、丁放学路上,生甲乙丙丁背着书包边走边聊。生甲:哦,

27、对了,你们知道明天是什么日子吗?生乙丙丁:(面面相觑,不解地 )明天?明天是什么日子?(无奈地摇头,同声说)不知道。生甲(得意地 ):明天是我的生日!我已经跟我妈讲好了,明天要请我最好的朋友吃肯德基,你们三个一定要去呀!生乙:好啊,没问题!生甲:那明天十一点半咱们学校门口不见不散啊。拜拜。(吹着口哨下)生乙:上个月我过生日,人家小甲送我一个真皮的篮球,明天我也要还他一份惊喜。生丙:那是,来而不往非礼也。我也会去跟我妈商量商量,看送他什么礼物合适。要不,干脆包上二百块钱的红包?咦,小丁,你想给小甲买什么?小丁(低头嗫嚅) :我 我 我爸爸妈妈都下岗了,家里没什么钱。我看,我还是不去了吧?乙丙(大

28、声生气地): 什么?不去?平时咱们四个可是铁哥们啊。你怎么能不去呢?生乙:哦,我想起来了,那天你不是说你攒了四十块钱的零花钱了吗?要不,你就用那四十块钱凑合一下吧?生丁:那可不行。那是我攒了好长时间的,我想凑够五十给玉树灾区捐款呢。生乙:咋?你和玉树是啥关系?你给人家不认不识的人五十块钱,而好朋友过生日你一分钱都不想花?你也太不够朋友了吧?切!什么东西!(拉着丙的手愤愤然下)生丁(独自苦恼地):唉,我该怎么办呢?附:合理消费儿歌消费前,作预算,把钱花在关键点。消费中,不超支,经济实用是重点。不盲目,不攀比,金钱花得理智点。要环保,要健康,绿色消费注重点。受教育,学文化,精神消费新热点。【案例1

29、.3】评价内容:学习放飞和平鸽一课后,观察学生是否有了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意识。活动目的:学习放飞和平鸽一课后,通过对案例的讨论分析,评价学生对和平重要性的认识,评价学生是否拥有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思想感情。活动过程:1.教师用课件出示案例,学生结合自己所学知识进行思考。2.小组内进行讨论分析。3.各小组代表在全班进行交流,其他小组或教师根据学生的展示交流情况给予评价。4.在全班交流的基础上,评出“最佳交流小组”。活动说明:1.本次活动旨在了解学生对知识的了解程度和对相关现象的思考与分析。2.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从对知识的了解,对案例的分析、思考,情感的表达来做综合性评价。3.评价结束后

30、,教师可以出示相关的案例视频让学生进行观看,加深印象、增强情感。评价标准:评价标准评价内容优秀良好合格对知识的了解程度能够流利说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且对于所列举的美国干涉别国内政的事例有较深入的了解。能够说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于所列举的事例有简单的了解。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本精神对案例的表述情况表述详细,中心突出,语言流畅,充满激情,有着强烈的向往和平的情感流露。语言表述比较详细流畅,有向往和平的情感流露。能够简单的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对现象的分析情况对于案例现象有着自己的理解,分析深刻,发人深思,让人产生共鸣。能够教育人、感染人、影响人。对于案例现象有着自己的理解,分析比较深

31、刻,能够让人产生共鸣。对于案例有着简单的理解与分析附:案例评析话题1953年12月31日,周恩来总理在同印度政府代表团谈话时,提出了国家之间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现如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为世界许多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不同社会和政治制度国家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中国在处理同包括社会主义国家在内的一切国家的关系中,一贯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在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许多国家建立和发展了友好合作关系。但是美国政府却经常干涉别国内政,如伊拉克战争、中国台湾问题、西藏问题等等,对此,你有何想法?(二)问卷调查案例【案例2.1】评价内容:

32、安全知识知多少评价目的:通过对实际生活的调查,让学生发现在家庭、学校、娱乐场所中存在着安全隐患,教师从调查结果中观察学生是否具有安全意识以及避免伤害的办法。活动过程:1发放调查问卷,强调注意事项。2. 学生进行实地调查,并完成调查问卷。3回收调查问卷,教师查看问卷填写情况。4.在班级内组织调查情况分组汇报活动。5组织学生自主申请完成调查结果的汇总、整理、分析任务,形成调查报告后反映给学校或有关部门。6.教师根据学生问卷填写情况、汇报情况、部分优秀学生的报告完成情况对学生进行等级评价。活动说明:1.调查问卷的填写、调查活动应该注意的问题、调查情况的汇报,各过程都需要教师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2.教

33、师要浏览学生的问卷填写情况,结合问卷情况和部分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谈话,从而了解学生调查问卷过程中的行为与表现,给学生做出恰当的评价。3.对于调查结果,教师应组织部分能力强的学生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将调查结果及时反馈给家长、学校和或者有关部门,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安全生活。附:问卷调查:地点项目家庭学校社区或村庄公共场所存在的安全隐患避免伤害的办法【案例2.2】评价内容:学生学习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一单元时,评价学生是否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风景名胜和文物古迹等,是否知道具有家乡特色的地域文化。评价目的:通过对学生进行家乡知识知多少问卷调查,以此来检验学生对家乡的了解程度,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34、之情。评价过程:1.针对“能够说出家乡的自然环境、风景名胜和文物古迹。认识具有家乡特色的地域文化”这一培养目标,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调查问卷。2.发放调查问卷,学生填写。3.教师对调查问卷进行评价总结。4.评价优秀的同学给予“爱家乡好少年”称号,在班级进行表扬,树立典型,以此激发学生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思想感情。活动说明:1.问卷调查可以放在讲新内容之前,以此来了解学情,教师上课有针对性;也可以放在讲新内容之后,以此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2.对于填写不认真、态度不端正的同学,教师要给予正确引导,主要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指导正确的参与方式为主。评价标准:优秀:能够熟练说出家乡位置

35、、风景、风俗人情等,填写具体完整。 良好:基本掌握家乡位置、风景、风俗人情等,填写比较完整。合格:基本掌握家乡位置、风景,风俗人情等,填写不够完整。附: 家乡知识知多少调查问卷班别:_ 姓名:_1.我的家乡在_。2.家乡过春节主要有以下传统活动:_。3.家乡特产有(至少三种):_。4.你知道家乡著名的旅游景点有(至少三种): 。5.你能说出自己家乡的几个名人吗? 。6.你知道自己家乡每年都组织哪些文化活动吗? 。7.你对于家乡的方言的感觉( ) A喜欢 B讨厌 C没感觉8.你家乡的主要粮食作物是什么?( )A小麦 B土豆 C水稻9.你家乡属于什么地貌?( )A山区 B平原 C丘陵10.你知道家

36、乡地名的来历吗?A知道 B略知道 C不知道11.对于家乡的变化,您觉得 A非常满意B比较满意C一般D不满意12.你愿意为自己的家乡建设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吗?A非常愿意 B愿意 C一般 D不愿意【案例2.3】调查内容:学习告别贫困奔小康一课前,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我家今昔的变化。活动目的:让学生了解我国不同时期人们的生活状况,从中感受到中国越来越富强,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增强民族自豪感。活动过程:1.课前下发问卷调查表,要求学生回家后及时调查,认真填写问卷,让学生感受我国的今昔变化对比。2.课上分小组交流调查情况,教师巡视其中,对学生的调查情况、交流内容给予一定的指导。3.小组代表上台展示交流

37、。教师根据学生的调查、交流情况给予评价。 4.教师总结,表扬调查优秀的学生,评选出“优秀小调查”以激励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更好地落实活动目标。活动说明:1.本次活动一定要强调调查的真实性,并将其作为一项重要评价指标。2.教师根据学生的调查、交流情况给予评价,评价时以表扬、激励为主。3.要让学生通过调查,感受到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富强。评价标准:优秀:调查情况真实、全面,积极交流、充满感情,能够流露出对现在美好生活的幸福之情。良好:调查情况较真实,发言积极,能够较好地表达出对现在美好生活的幸福之情。一般:调查情况基本真实但是不够全面,发言不够积极。附:问卷调查表项目爷爷奶

38、奶小时候爸爸妈妈小时候现在吃的食物穿的衣服住的房子交通工具家用电器(三)主题活动案例【案例3.1】评价内容:我是健康成长小明星评价目的:学习我在生活中长大这一单元后,通过评“我是健康成长小明星”主题活动,观察学生在学习本领、克服困难、珍惜时间、有责任感方面的表现,评价学生是否能正视自己、具有积极的态度、向身边的人学习,是否具有责任意识。活动过程:1.教师与班级学生整体谈话,合作制定“我是健康成长小明星”评定标准。2.教师与学生共同商议成立评审小组,由任科老师、学生代表、家长代表组成。3.参加评比的学生进行“我是成长小明星”展示。4.学生代表、家长代表根据学生表现情况进行评价。5.活动结束,优胜

39、者获“我是健康成长小明星”称号。教师根据发现问题进行评价,对学生的进步预以鼓励,引导学生意识到成长的快乐,敢于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做最好的自己。评价标准:我是健康成长小明星主题课题星光灿烂获星标准我在生活中长大我成长,我快乐本领星1.进行“我学会了”本领自我展示。2.说出学会本领的过程。3.了解自己的特点,看到自己的进步,有自信心。智慧星1.说出自己通过动脑筋克服困难的一件事。2.介绍几种克服困难后的方法。做生活的小主人惜时星1.讲一个关于惜时的小故事。2.对自己要做的几件事能进行合理的时间安排。3.知道学习、做事要抓紧时间,学会合理安排和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效率。责任星1.说出家务劳动的内容,并

40、说一种家务劳动的具体做法。2.热心参与家务劳动,主动承担一项任务。3.初步形成责任意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案例3.2】评价内容:学习我与规则交朋友这一单元后,评价学生在校能否控制自己的行为,能否自觉遵守学校纪律,遵守各项规则。评价目的:通过教师对学生、学生对学生在校纪律情况的观察 ,并将观察情况据实记录下来予以评价,以此促进学生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的好习惯。活动过程:1.学生调查学校、班级制定的一切校规、班规,教师根据培养目标制定评价表。2.教师对学生,组长对组员,同学对同学在校纪律情况进行有目的观察。3.学生对自己、小组长对组员、教师对学生在校纪律情况分别进行评价。4.在自评、组评、师评的基础

41、上教师写出评语,对学生予以激励或明确提出努力方向。5.根据评价反馈结果评选“班级守规则小标兵”。活动说明:1.在使用观察记录表时,注意把长期观察与定期观察结合起来,避免把学生偶然出现的问题作为必然来认识。2.注意把重点观察与常规观察结合起来,要重视对少数需要特殊帮助学生的观察和教育。3.注意对因果关系的观察,避免在弄清楚事件的来龙去脉之前,对学生做出不准确的评价,造成反教育的结果。4.观察评价时,对学生行为所发生的变化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比如一个较好的学生一段时间以来变得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活跃,这种前后的变化就应该引起教师的注意。评价标准:优秀:能够自觉遵守学校、班级制定的一切校规、班规,能带

42、动督促同学们自觉遵守。良好:能较好地遵守学校、班级制定的一切校规、班规。一般:不能自觉遵守学校、班级制定的一切校规、班规,需要别人督促。附:学生在校纪律观察表学生在校纪律观察表 班级_ 姓名_项目课前课堂自习课间评价标准按时作息,上学不迟到,不早退,有病有事不能到校要按时请假,课前能按要求做好学习准备。认真听讲,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不做小动作,不交头接耳,尊敬老师,及时完成课堂作业。不说话,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能按要求自觉主动地学习。遵守课间纪律,能有秩序地活动。不在教室内大声喧哗,不在校园内疯闹,不做危害自己或影响他人的事情。等级优秀良好一般优秀良好一般优秀良好一般优秀良好一般自评组评师评

43、(四)作业评价案例【案例4.1】评价内容:我为家人献爱心评价目的:通过我为家人献爱心活动,让学生感受自己的成长与家庭密不可分,教师从学生的作品中观察学生能否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对父母长辈的感激、尊敬和关心,并把对他们的爱转化为具体的行动,学会感恩。活动过程:1教师布置并发放活动性作业要求。2小组合作,设计出有创意的作品,组长做好分工,组内齐心协力共同完成。4. 班级交流小组作品,教师和学生评委进行评价。5. 举办优秀作品交流会,有条件的班级可聘请校内师生、校外家长共同参与,评选“感恩小明星”。活动说明:1.针对本课培养目标,布置学生设计相关作品。教师要精心准备作品的布置方式,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2

44、.学生明确主题,结合生活实际,先设计方案,然后进行作品制作。3.作品制作可以在学校进行,也可以在家里进行,作品中可以附带说明。4.作品的评价,要以鼓励为主,主要要学生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关爱,从而要对他们进行感恩回报。评价标准:等级标准优秀设计紧密围绕主题,有创意地表达心意,作品真诚感人。良好设计紧密围绕主题,较好地表达心意,感情真诚。合格设计围绕主题,基本表达心意。附:作品评价内容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家庭,你想怎样为他们献上一份心意呢?先根据自己的想法,设计一个方案,然后根据方案,把你的作品呈现出来,用你的实际行动带给家人一份心意。1.我的设计方案:为献上一颗心方案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2.我的作品:_【案例4.2】评价内容:学习我们的学校一课后,组织学生开展“感恩老师”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