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二年级上册数学试题-第8单元数学广角搭配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2462519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16.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上册数学试题-第8单元数学广角搭配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二年级数学上数学广角练习题1、小新有2种不同颜色的上衣(红、黄),2种不同颜色的裤子(黑、白),他想穿一套衣服去上学,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2、小红有尼龙袜、毛线袜、丝光袜共3双,还有2双不同的鞋子,如果她要穿上鞋和袜,可有几种不同的穿法?3、从聪聪家到学校有3条路,从学校到科技馆有2条路,如果聪聪从家先到学校,再去科技馆,一共有几种不同的走法?4、图书馆有4种故事书,3种科技书,小华想两种书各借一本,共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择方法?5、用数字4、5、6可以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的两位数?三位数呢?6、有6个小朋友,要互相通一次电话,他们一共要打多少次电话?7、8个人进行乒乓球单打比赛,如果是淘汰赛(

2、两个人进行比赛,输的退出不再比赛,赢的再与其他人比)。决出冠军一共要进行多少场比赛?8、北京到广州的火车要经过北京、郑州、武汉、广州四个车站,那么这些个车站间的往返火车票共需多少种?9、小军、小明、小强站成一排,有几种不同的站法?10、有一张10元、一张5元、一张2元、一张1元的人民币,可以组成多少种不同的币值?11、有二张5角钱币,四张2角钱币,四张1角钱币,现要用1元钱买一枝自动铅笔,问有几种付钱的方法?12、小强、小兵、小玲、小晶四人中,小强不是最矮的;小晶不是最高的,但比小强高;小玲不比大家高。请你按从矮到高的顺序,把他们的名字填在下面的横线上。13、一次数学考试,小华、小东、小平、小

3、明的成绩是98分、100分、97分、95分,其中小平得了最高分,小华不是98分,小东是最低分。这四个人的成绩各是多少分?14、小刚、小明、小华分别参加学校小制作组、绘画组、书法组活动。根据下面的条件,说出他们分别在什么组活动?(1) 小刚不在绘画组,也不在书法组。(2) 小明不在小制作组。(3) 小华不在绘画组。15、根据下面三句话,猜一猜三位老师年纪的大小。(1) 王老师说:“我比李老师小。”(2) 张老师说:“我比王老师大。”(3) 李老师说:“我比张老师小。”16、三位树公公正在比年龄,大槐树说:“我今年15岁了。”大柳树说:“你比我还小4岁呢!”大松树说:“那我正好在你们俩中间。”同学

4、们,猜一猜大松树今年多大了?17、爸爸买了3个皮球,两个红的,一个黄的。哥哥和妹妹都想要。爸爸要他们背对背坐着,给哥哥塞了个红的,给妹妹塞了个黄的,把剩下的一个藏在自己背后。爸爸让他们猜他手里的球是什么颜色,谁猜对了就把球给谁。那么,谁一定会猜对呢?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

5、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

6、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18、1个苹果重量=2个梨重量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

7、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1个梨重量=4个香蕉重量1个苹果重量=( )个香蕉重量第 - 1 -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