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安徽省涡阳县育萃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2457352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1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涡阳县育萃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安徽省涡阳县育萃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安徽省涡阳县育萃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安徽省涡阳县育萃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安徽省涡阳县育萃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安徽省涡阳县育萃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安徽省涡阳县育萃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年级:姓名:22安徽省涡阳县育萃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22题,100分,考试限定用时90分钟。第卷 选择题 (共54分)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54分。)1现有4种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如下:1s22s22p3;1s22s22p5;1s22s22p63s23p3;1s22s22p63s23p4,则下列比较中正确

2、的是( )A第一电离能: B原子半径:C电负性: D最高正化合价:=2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单质常被保存在煤油中,Y的主族序数等于其周期数的3倍,由X与Z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是传统不粘锅涂层的主要成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r(W)r(Z)r(Y)r(X)B第一电离能:I1(X)I1(Y)I1(Z)I1(W)C由W与Y组成的常见化合物中阴阳离子数之比一定为1:2D元素Z与元素W的最高正化合价之和的数值为83 1919年卢瑟福在核反应中用粒子(即氦核He)轰击短周期非金属原子X,得到核素Y和一新的粒子M,其过程为:X+HeY+M。其中元素X、Y、M的质子数

3、之和为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粒子M中含有1个中子 B最简单氢化物的还原性:XYC第一电离能:XY DXC13中所有原子均为8电子稳定结构4化学反应可视为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过程。化学键的键能是形成化学键时释放的能量。已知白磷和P4O6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现提供以下化学键的键能(kJmol1):PP:198;PO:360;O=O:498。反应P4(白磷)3O2=P4O6的反应热H为()A1 638 kJmol1 B1 638 kJmol1C126 kJmol1 D126 kJmol15 Cu2O/Cu双催化剂在水溶液中用氢原子将CO2高效转化为重要工业原料之一的甲醇,反应机理如图所示。

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催化剂Cu结合含碳微粒,催化剂Cu2O结合氢原子BCO2生成甲醇是通过多步氧化反应实现C有可能通过调控反应条件获得甲醛等有机物D该催化过程中只涉及化学键的形成,未涉及化学键的断裂6在二氧化碳加氢制甲烷的反应体系中,主要发生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反应:CO2(g)+4H2(g) CH4(g)+2H2O(g) H=164.7 kJ/mol反应:CO2(g)+H2(g) CO(g)+H2O(g) H= 41.2 kJ/mol反应:2CO(g)+2H2(g) CO2(g)+CH4(g) H=247.1 kJ/mol向恒压、密闭容器中通入1 mol CO2和4 mol H2,平

5、衡时CH4、CO、CO2的物质的量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的平衡常数可表示为K=B图中曲线B表示CO的物质的量随温度的变化C提高 CO2转化为CH4的转化率,需要研发在低温区高效的催化剂DCH4(g)+H2O(g) =CO(g)+3H2(g)的H=205.9 kJ/mol7碳酸二甲酯()是一种低毒、环保、性能优异、具有优良发展前景的“绿色”化工产品。纳米CeO2催化CO2和CH3OH合成碳酸二甲酯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eO2可有效提高CH3OH的平衡转化率B反应中有OH键的断裂C反应可以看作是取代反应D上述转化过程中,中间产物有4种8汽车尾气净化

6、的主要原理为2NO(g)+2CO(g)2CO2(g)+N2(g) Hc(Na+)c(NH)c(OH)c(H+ )D随着NaOH的加入,一定存在c(Cl)+c(OH)+c(NH3H2O)0.1 molL114常温下,不同pH环境下的H3PO4溶液中H3PO4、H2PO4、HPO42、PO43四者所占物质的量分数已知(X)=随p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a(2.12,0.5),b(7.20,0.5),c(12.36,0.5)。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取NaH2PO4和Na2HPO4固体溶于水配成同浓度的混合溶液,所得溶液的pH为7.2B25时H2CO3的Ka1=106.38,Ka2=1010.25,

7、向NaH2PO4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可能发生的反应为H2PO4+CO32=HPO42+HCO3C0.1mol/LNaH2PO4溶液中:c(H+)+c(H3PO4)=c(OH)+c(HPO42)+c(PO43)DO.1mol/L Na2HPO4溶液中:c(Na+)c(HPO42)c(H2PO4)c(PO43)1525时,PbR (R2为SO42或CO32)的沉淀溶解平衡关系如图所示。已知Ksp(PbCO3) Ksp(PbSO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线b表示PbSO4B由图可知,25时Ksp(PbSO4)108C若某溶液中c(CO32)1106.5、c(Pb2+)1107,此时两

8、种离子不反应DY点溶液是PbCO3的不饱和溶液16美国研究人员成功实现在常温常压下用氮气和水生产氨,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正确的是( )A图中能量转化方式只有2种BH+向a极区移动Cb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N2+6H+6e2NH3Da极上每产生22.4LO2流过电极的电子数一定为46.02102317我国科学家研发了一种室温下“可呼吸”的NaCO2二次电池。将NaClO4溶于有机溶剂作为电解液,钠和负载碳纳米管的镍网分别作为电极材料,电池的总反应为:3CO2+4Na2Na2CO3+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ClO4向正极移动B充电时释放CO2,放电时吸收CO2C放电时,负极反应为:3C

9、O2+4e=2CO32+CD充电时,正极反应为:Na+e=Na18利用CH4燃料电池电解制备Ca(H2PO4)2并得到副产物NaOH、H2、Cl2,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极反应:CH4-8e+4O2=CO2+2H2OBA、C膜均为阳离子交换膜,B膜为阴离子交换膜C可用铁电极替换阴极的石墨电极Da极上通入2.24L甲烷,阳极室Ca2+减少0.4mol第II卷(非选择题 共46分)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题,共46分)。19. (11分)某学生用0.1000mol/ L NaOH溶液测定某未知浓度的盐酸溶液,其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A.用蒸馏水洗净滴定管;B.用待测定的溶液润洗酸

10、式滴定管;C.用酸式滴定管取稀盐酸20.00mL,注入锥形瓶中,加入酚酞;D.另取锥形瓶,再重复操作一次;E.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F.取下碱式滴定管用标准NaOH溶液润洗后,将标准液注入碱式滴定管“0”刻度以上2-3cm处,再把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液面至“O”刻度或“0”刻度以下;G.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下面,瓶下垫一张白纸,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直至滴定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所在刻度。 图1 图2完成以下填空:(1)滴定时正确操作的顺序是(用序号字母填写)_。(2)操作F中应该选择图1中_滴定管(填标号)。滴定终点溶液颜色的变化是_。(3)如图2是某次滴定时的滴定管中的液面,其读数为_mL。(4)滴

11、定结果如表所示:滴定次数待测液体积标准液体积滴定前刻度滴定后刻度1201.0221.032202.0025.003200.6020.60滴定中误差较大的是第_次实验,造成这种误差的可能原因是_。A碱式滴定管在装液前未用标准NaOH溶液润洗B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终点时未发现气泡C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在滴定前没有气泡,滴定终点时发现气泡D达到滴定终点时,仰视读数E滴定过程中,锥形瓶摇荡得太剧烈,锥形瓶内有液滴溅出(5)该盐酸的浓度为_mol/L。(6)如果准确移取20.00mL0.100mol/L NaOH溶液于锥形瓶中,滴入酚酞指示剂,然后用未知浓度的盐酸滴定,是否也可以测定出盐

12、酸的浓度_(填是或否)20(11分)I.某二元酸(化学式用H2B表示)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H2B=H+HB,HBH+B2,回答下列问题:(1)Na2B溶液显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理由是: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2)在0.1 molL1的Na2B溶液中,下列粒子浓度关系式正确的是_。Ac(B2)+c(HB)+c(H2B)=0.1 molL1Bc(Na+)+c(OH)=c(H+)+c(HB)Cc(Na+)+c(H+)=c(OH)+c(HB)+2c(B2)Dc(Na+)=2c(B2)+2c(HB)(3)已知0.1 molL1NaHB溶液的pH=2,则0.1 molL1H2B溶液中氢离

13、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可能_0.11 molL1(填“”或“=”),理由是_。(4)0.1 molL1NaHB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II.在25时,碳酸钙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 2 所示,已知 25时硫酸钙的Ksp=9.1106。在 25时,反应 CaSO4(s)+CO32(aq)CaCO3(s)+SO42(aq)的平衡常数 K=_。21. (14分)CO2 的资源化利用是“减少碳排放”背景下的科学研究热点。I.利用 CO2 甲烷化反应:CO2(g)+4H2(g) CH4(g)+2H2O(g)进行热力学转化。(1)已知:2H2(g)+O2(g)=2H2O(g) H=483.6k

14、J/mol CH4(g)+2O2(g)=CO2(g)+2H2O(g) H=802kJ/mol写出 CO2甲烷化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2)CO2 甲烷化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表达式:K=_。温度升高,K_(填“增大”或“减小”)。II.CO2 催化加氢合成二甲醚。其过程中主要发生下列反应:反应i:CO2(g)+H2(g)=CO(g)+H2O(g) H=+41.2kJmol1反应ii:2CO2(g)+6H2(g)=CH3OCH3(g)+3H2O(g) H=122.5kJmol1在恒压、CO2 和 H2 的起始量一定的条件下,CO2 平衡转化率和平衡时 CH3OCH3 的选择性随温度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15、3)温度升高,平衡时CH3OCH3的选择性下降的原因是_。温度高于300时,CO2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上升的原因是_。III.电化学转化多晶 Cu 可高效催化 CO2 甲烷化,电解 CO2 制备CH4 的原理示意图如下。电解过程中温度控制在 10左右,持续通入 CO2.阴、阳极室的 KHCO3 溶液的浓度基本保持不变。(4)多晶Cu作_(填“阴”或“阳”)极。(5)阳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是_。(6)阴离子交换膜中传导的离子是_,移动方向是(填“从左向右”或者“从右向左”)_。22(10分)表1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一种化学元素。试回答下列问题:表1(1)元素p为26号元

16、素,请写出其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_。(2)h的单质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请用原子结构的知识解释发光的原因:_。(3)o、p两元素的部分电离能数据如表2:元素电离能/(kJmol1)opI1717759I21 5091 561I33 2482 957表2比较两元素的I2、I3可知,气态o2再失去一个电子比气态p2再失去一个电子难。对此,你的解释是_。(4)第三周期8种元素单质熔点高低的顺序如图1所示,其中电负性最大的是_(填图1中的序号)。(5)表2中所列的某主族元素的电离能情况如图2所示,则该元素是_(填元素符号)。(6)有以下物质:HF,Cl2,H2O,N2,C2H4,C2H6,H2,

17、H2O2。只有键的是_(填序号,下同);既有键,又有键的是_;含有由两个原子的s轨道重叠形成的键的是_;含有由一个原子的s轨道与另一个原子的p轨道重叠形成的键的是_;含有由一个原子的p轨道与另一个原子的p轨道重叠形成的键的是_。育萃高中高二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及答案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22题,100分,考试限定用时90分钟。第卷 选择题 (共54分)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54分。)1现有4种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如下:1s22s22p3;1s22s22p5;1s22s22p63s23p3;1s22s

18、22p63s23p4,则下列比较中正确的是A第一电离能:B原子半径:C电负性:D最高正化合价:=【答案】C2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单质常被保存在煤油中,Y的主族序数等于其周期数的3倍,由X与Z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是传统不粘锅涂层的主要成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r(W)r(Z)r(Y)r(X)B第一电离能:I1(X)I1(Y)I1(Z)I1(W)C由W与Y组成的常见化合物中阴阳离子数之比一定为1:2D元素Z与元素W的最高正化合价之和的数值为8【答案】C3 1919年卢瑟福在核反应中用粒子(即氦核He)轰击短周期非金属原子X,得到核素Y和一新的粒子M,其过

19、程为:X+HeY+M。其中元素X、Y、M的质子数之和为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粒子M中含有1个中子B最简单氢化物的还原性:XYC第一电离能:XYDXC13中所有原子均为8电子稳定结构【答案】D4化学反应可视为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过程。化学键的键能是形成化学键时释放的能量。已知白磷和P4O6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现提供以下化学键的键能(kJmol1):PP:198;PO:360;O=O:498。反应P4(白磷)3O2=P4O6的反应热H为()A1 638 kJmol1 B1 638 kJmol1C126 kJmol1 D126 kJmol1【答案】A5 Cu2O/Cu双催化剂在水溶液中用氢

20、原子将CO2高效转化为重要工业原料之一的甲醇,反应机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催化剂Cu结合含碳微粒,催化剂Cu2O结合氢原子BCO2生成甲醇是通过多步氧化反应实现C有可能通过调控反应条件获得甲醛等有机物D该催化过程中只涉及化学键的形成,未涉及化学键的断裂【答案】C6在二氧化碳加氢制甲烷的反应体系中,主要发生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反应:CO2(g)+4H2(g) CH4(g)+2H2O(g) H=164.7 kJ/mol反应:CO2(g)+H2(g) CO(g)+H2O(g) H= 41.2 kJ/mol反应:2CO(g)+2H2(g) CO2(g)+CH4(g) H=247.1

21、kJ/mol向恒压、密闭容器中通入1 mol CO2和4 mol H2,平衡时CH4、CO、CO2的物质的量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的平衡常数可表示为K=B图中曲线B表示CO的物质的量随温度的变化C提高 CO2转化为CH4的转化率,需要研发在低温区高效的催化剂DCH4(g)+H2O(g) =CO(g)+3H2(g)的H=205.9 kJ/mol【答案】C7碳酸二甲酯()是一种低毒、环保、性能优异、具有优良发展前景的“绿色”化工产品。纳米CeO2催化CO2和CH3OH合成碳酸二甲酯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eO2可有效提高CH3OH的平衡转化率B反应中有OH

22、键的断裂C反应可以看作是取代反应D上述转化过程中,中间产物有4种【答案】B8汽车尾气净化的主要原理为2NO(g)+2CO(g)2CO2(g)+N2(g) Hc(Na+)c(NH)c(OH)c(H+ )D随着NaOH的加入,一定存在c(Cl)+c(OH)+c(NH3H2O)0.1 molL1【答案】D14常温下,不同pH环境下的H3PO4溶液中H3PO4、H2PO4、HPO42、PO43四者所占物质的量分数已知(X)=随p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a(2.12,0.5),b(7.20,0.5),c(12.36,0.5)。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取NaH2PO4和Na2HPO4固体溶于水配成同浓度的

23、混合溶液,所得溶液的pH为7.2B25时H2CO3的Ka1=106.38,Ka2=1010.25,向NaH2PO4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可能发生的反应为H2PO4+CO32=HPO42+HCO3C0.1mol/LNaH2PO4溶液中:c(H+)+c(H3PO4)=c(OH)+c(HPO42)+c(PO43)DO.1mol/L Na2HPO4溶液中:c(Na+)c(HPO42)c(H2PO4)c(PO43)【答案】C1525时,PbR (R2为SO42或CO32)的沉淀溶解平衡关系如图所示。已知Ksp(PbCO3) Ksp(PbSO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线b表示PbSO4B由图

24、可知,25时Ksp(PbSO4)108C若某溶液中c(CO32)1106.5、c(Pb2+)1107,此时两种离子不反应DY点溶液是PbCO3的不饱和溶液【答案】D16美国研究人员成功实现在常温常压下用氮气和水生产氨,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正确的是( )A图中能量转化方式只有2种BH+向a极区移动Cb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N2+6H+6e2NH3Da极上每产生22.4LO2流过电极的电子数一定为46.021023【答案】C17我国科学家研发了一种室温下“可呼吸”的NaCO2二次电池。将NaClO4溶于有机溶剂作为电解液,钠和负载碳纳米管的镍网分别作为电极材料,电池的总反应为:3CO2+4Na2N

25、a2CO3+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ClO4向正极移动B充电时释放CO2,放电时吸收CO2C放电时,负极反应为:3CO2+4e=2CO32+CD充电时,正极反应为:Na+e=Na【答案】B18利用CH4燃料电池电解制备Ca(H2PO4)2并得到副产物NaOH、H2、Cl2,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极反应:CH4-8e+4O2=CO2+2H2OBA、C膜均为阳离子交换膜,B膜为阴离子交换膜C可用铁电极替换阴极的石墨电极Da极上通入2.24L甲烷,阳极室Ca2+减少0.4mol【答案】D第II卷(非选择题 共46分)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题,共46分)。19. (11

26、分)某学生用0.1000mol/ L NaOH溶液测定某未知浓度的盐酸溶液,其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A.用蒸馏水洗净滴定管;B.用待测定的溶液润洗酸式滴定管;C.用酸式滴定管取稀盐酸20.00mL,注入锥形瓶中,加入酚酞;D.另取锥形瓶,再重复操作一次;E.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F.取下碱式滴定管用标准NaOH溶液润洗后,将标准液注入碱式滴定管“0”刻度以上2-3cm处,再把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液面至“O”刻度或“0”刻度以下;G.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下面,瓶下垫一张白纸,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直至滴定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所在刻度。 图1 图2完成以下填空:(1)滴定时正确操作的顺序是(用序号字母填写

27、)_。(2)操作F中应该选择图1中_滴定管(填标号)。滴定终点溶液颜色的变化是_。(3)如图2是某次滴定时的滴定管中的液面,其读数为_mL。(4)滴定结果如表所示:滴定次数待测液体积标准液体积滴定前刻度滴定后刻度1201.0221.032202.0025.003200.6020.60滴定中误差较大的是第_次实验,造成这种误差的可能原因是_。A碱式滴定管在装液前未用标准NaOH溶液润洗B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终点时未发现气泡C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在滴定前没有气泡,滴定终点时发现气泡D达到滴定终点时,仰视读数E滴定过程中,锥形瓶摇荡得太剧烈,锥形瓶内有液滴溅出(5)该盐酸的浓度为_m

28、ol/L。(6)如果准确移取20.00mL0.100mol/L NaOH溶液于锥形瓶中,滴入酚酞指示剂,然后用未知浓度的盐酸滴定,是否也可以测定出盐酸的浓度_(填是或否)【答案】 (1). E、A、B、C、F、G、D (2分) (2). 乙(1分) 锥形瓶內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2分) (3) 23.80mL(1分) (4) 2(1分) ABD(2分) (5) 0.100mol/L(1分) (6) 是(1分)20(11分)I.某二元酸(化学式用H2B表示)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H2B=H+HB,HBH+B2,回答下列问题:(1)Na2B溶液显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29、理由是: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2)在0.1 molL1的Na2B溶液中,下列粒子浓度关系式正确的是_。Ac(B2)+c(HB)+c(H2B)=0.1 molL1Bc(Na+)+c(OH)=c(H+)+c(HB)Cc(Na+)+c(H+)=c(OH)+c(HB)+2c(B2)Dc(Na+)=2c(B2)+2c(HB)(3)已知0.1 molL1NaHB溶液的pH=2,则0.1 molL1H2B溶液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可能_0.11 molL1(填“”或“=”),理由是_。(4)0.1 molL1NaHB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II.在25时,碳酸钙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

30、 2 所示,已知 25时硫酸钙的Ksp=9.1106。在 25时,反应 CaSO4(s)+CO32(aq)CaCO3(s)+SO42(aq)的平衡常数 K=_。【答案】碱性(1分) B2H2OHBOH (1分) CD(2分) c(HB)c(H)c(B2)c(OH) (2分) 3250 (2分) 21. (14分)CO2 的资源化利用是“减少碳排放”背景下的科学研究热点。I.利用 CO2 甲烷化反应:CO2(g)+4H2(g) CH4(g)+2H2O(g)进行热力学转化。(1)已知:2H2(g)+O2(g)=2H2O(g) H=483.6kJ/mol CH4(g)+2O2(g)=CO2(g)+2

31、H2O(g) H=802kJ/mol写出 CO2甲烷化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2)CO2 甲烷化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表达式:K=_。温度升高,K_(填“增大”或“减小”)。II.CO2 催化加氢合成二甲醚。其过程中主要发生下列反应:反应i:CO2(g)+H2(g)=CO(g)+H2O(g) H=+41.2kJmol1反应ii:2CO2(g)+6H2(g)=CH3OCH3(g)+3H2O(g) H=122.5kJmol1在恒压、CO2 和 H2 的起始量一定的条件下,CO2 平衡转化率和平衡时 CH3OCH3 的选择性随温度的变化如下图所示。(3)温度升高,平衡时CH3OCH3的选择性下降的原因是_

32、。温度高于300时,CO2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上升的原因是_。III.电化学转化多晶 Cu 可高效催化 CO2 甲烷化,电解 CO2 制备CH4 的原理示意图如下。电解过程中温度控制在 10左右,持续通入 CO2.阴、阳极室的 KHCO3 溶液的浓度基本保持不变。(4)多晶Cu作_(填“阴”或“阳”)极。(5)阳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是_。(6)阴离子交换膜中传导的离子是_,移动方向是(填“从左向右”或者“从右向左”)_。【答案】 I (1). CO2(g)+4H2(g)=CH4(g)+2H2O(g) H=165.2kJ/mol (2分) (2). (2分) 减小(1分) II (3)反应ii

33、 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CH3OCH3)减少,CH3OCH3 的选择性下降 (2分) 反应 i 是吸热反应,反应 ii 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 i 正向进行,使 CO2 转化为 CO 的平衡转化率上升;不利于反应 ii 正向进行,使 CO2 转化为 CH3OCH3 的平衡转化率下降,在温度高于 300时,温度对反应 i 的影响大于对反应 ii 的影响 (2分) III (4) 阴(1分) (5) 4HCO34e =O2+4CO2+2H2O (2分) (6) HCO3(1分) 从右向左(1分)22(10分)表1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一种化学元素。试回答下列问题:表1(1)元素p为26号元素,请写出其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_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化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