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衢州一中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卷高一化学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Mg24 Al27 Zn-65 N14 S32 Cl35.5 Fe-56 Cu 64 B-11 K39 Mn-55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说法均摘自某科普杂志,你认为无科学性错误的是 铅笔芯的原料是重金属铅,儿童在使用时不可用嘴吮咬铅笔,以免引起铅中毒 碳酸钡可作X光透视肠胃的药剂 制铁:以铁矿石为原料,CO还原得铁 硅的提纯与应用,促进了半导体元件与集成芯电业的发展,可以说:“硅是信息技术革命的催化剂。” A B C D 2、下列说法不
2、正确的是 A“低碳生活”有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恶化的速度 B光导纤维的主要材料是晶体硅 C云、雾、烟均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D氯气与烧碱溶液或石灰乳反应都能得到含氯消毒剂 3、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AHNO3 BCl2 CNaHCO3 DSO24、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L H2O水分子数为1NAB常温常压下,80g SO3含有的氧原子数为3NAC标准状况下,22。4L 氦气中所含原子数为2NAD0。5 mol/L Fe2(SO4)3 溶液中,SO42的数目为1.5 NA5、现有三组溶液:汽油和氯化钠溶液 39的乙醇溶液 氯化钠和单
3、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A分液、萃取、蒸馏 B萃取、蒸馏、分液C分液、蒸馏、萃取 D蒸馏、萃取、分液6、2004年4月16日,重庆天原化工总厂发生了氯气泄漏及爆炸特大事故,喷出的氯气造成了多人伤亡。作为现场的消防干警下列处理方法和过程较合理的是: 及时转移疏散人群,同时向有关部门如实报告事故的有关情况;被转移人群应戴上用浓NaOH溶液处理过的口罩(湿润);用高压水枪向空中喷洒含碱性物质的水溶液解毒;被转移人群可戴上用Na2CO3处理过的口罩(湿润);将人群转移到地势较低的地方;及时清理现场,检查水源和食物等是否被污染;常温下氯气能溶于水,所以只要向空气中喷洒水就可以解毒
4、。A B C D来源:学科网7、在火星上工作的美国“勇气号”、“机遇号”探测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收集有关Fe2O3及其硫酸盐的信息,用以证明火星上存在或曾经存在过水,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Fe2O3 与Fe3O4互为同素异形体B检验从火星上带回来的红色物质是否是Fe2O3的操作步骤为:样品粉碎加水溶解过滤 向滤液中滴加KSCN溶液C除去FeCl2溶液中的FeCl3杂质可以向溶液中加入铁粉,然后过滤D明矾属硫酸盐,含结晶水,是混合物 8、下列离子方程式表达正确的是 A用惰性电极电解熔融氯化钠:2Cl2H2OCl2H22OH B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铝表面的氧化膜:Al2O3+2OH2AlO2H2O C
5、澄清的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 Ca (OH)2 + 2H = Ca2+ 2H2O D用食醋除去水瓶中的水垢(CaCO3):CO322CH3COOH2CH3COOCO2H2O 9、在CuO和Fe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并微热,当反应停止后,滤出不溶物,并向滤液中插入一枚铁钉,发现铁钉并无任何变化。根据上述现象,确定下面结论正确的是A. 不溶物一定含铜,但不一定含铁 B。 不溶物一定是Cu C。不溶物一定是Fe D.溶液中一定含有Fe2,但不一定含有Cu210、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一定有CO32 B、加入氯化钡溶
6、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C、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NH4 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211、利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相应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实验室中制取少量蒸馏水B分离碘和酒精 C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D配制100mL 0.10 molL-1盐酸 12、纯碱和小苏打是厨房中两种常见的用品,它们都是白色固体。下列区分这种两种物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A分别用炒锅加热两种样品,全部分解挥发,没有残留物质的是小苏打B用洁净铁丝蘸取两种样品在煤气火焰上灼烧,使火焰颜色发生明显变化的是小苏打
7、C先将两样品配成溶液,分别加入石灰水,无白色沉淀生成的是小苏打 D用两只小玻璃杯,分别加入少量的两种样品,再加入等量的食醋,产生气泡快的是小苏打 13、正确掌握好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A质量数为16的氧原子: B、纯碱的化学式:NaHCO3 CMg2+结构示意图 D、铁丝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Fe+Cl2FeCl2 14、下列有关试剂的保存方法,正确的是A新制氯水保存在无色玻璃试剂瓶中 B少量的钠保存在水中C氢氧化钠溶液保存在具磨口玻璃塞的试剂瓶中DFeSO4溶液存放在加有少量铁粉的试剂瓶中 15、氯气的水溶液称“氯水”,氯水中含有多种分子和离子,因此氯水有多重性质
8、,下列有关新制氯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新制氯水呈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氯水中含有Cl2B新制氯水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先变红色后褪色,可说明氯水中含有Cl2C向淀粉碘化钾溶液中加入氯水,溶液变为蓝色,可证明Cl2的氧化性强于I2D新制氯水滴到Na2CO3 溶液中,有气体产生,说明氯水中含有H+ 16、将KOH、KBr、KI的混合溶液,通入的氯气,再加入过量盐酸酸化,将所得溶液蒸干,并灼烧残渣,最后剩余的物质是A、KCl B、KCl、KClO C、KCl、KOH D、KCl、I2 17、在某无色溶液中缓慢地滴入NaOH溶液直至过量,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9、由此确定,原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可能是AMg2+、Al3+、Fe3+BNa+、Mg2+、Al3+ CH+、Ba2+、Al3+ DH+、Mg2+、Al3+ 18、某氧化剂中,起氧化作用的是X2O72-离子,在溶液中0。2mol该离子恰好能使0.6mol的SO32离子完全氧化,则X2O72离子还原后X的化合价为( )来源:学。科。网Z。X.X。K A. +1 B。 +2 C. +3 D。 +419、在无色溶液中,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ANa+、NH4+ 、NO3、MnO4 BK +、SO42、OH、AlO2 CK +、Fe3+ 、Cl、Br DBa2+ 、Na+ 、OH、CO32 20、在标准状况
10、下有:6。72L CH4 3.011023个氯化氢分子 13。6g硫化氢 0.2mol氨气。下列对这四种气体的关系从大到小表达不正确的是 A。 体积: B。 密度:C. 质量: D。 氢原子数:21、今有下列三个氧化还原反应: 2FeCl3+2KI=2FeCl2+2KCl+I2 2FeCl2+Cl2=2FeCl3 2KMnO4+16HCl=2KCl+2MnCl2+8H2O+5Cl2若某溶液中有Fe2+和Cl、I-共存,要氧化除去I-而又不影响Fe2+和Cl,可加入的试剂是 A。 Cl2 B。 KMnO4 C. FeCl3 D。 HCl 22、被称为万能还原剂的NaBH4溶于水并和水反应:NaB
11、H4+2H2O=NaBO2+4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aBH4中的H元素为1价) A NaBH4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BNaBH4是氧化剂,H2O是还原剂C硼元素被氧化,氢元素被还原 D被氧化的元素与被还原的元素质量比为1:123、把V L含有MgS04和K2S04的混合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入含amol NaOH的溶液,恰好使镁离子完全沉淀为氢氧化镁:另一份加入含bmol BaCl2的溶液,恰好使硫酸根离子完全沉淀为硫酸钡。则原混合溶液中钾离子的浓度为A、(b-a)/V molL1B、(2ba)/V molL-1C、2(ba)/V molL-1D、2(2b-a)/V molL124、VL硫
12、酸铁溶液中含有mgFe3离子,则溶液中SO42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是A。 B。 C. D。 25、向一定量的 FeO、Fe、Fe3O4 Fe2O3的混合物中加入200ml1molL1的盐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放出224ml(标准状况)的气体,在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血红色出现。若用足量的CO在高温下还原相同的质量的此混合物,能得到铁的质量是A11.2gB5。6g C2。8g D无法计算二、填空题(本题共四小题,共42分)26、(10分)(1)实验室可以用KMnO4制备氯气,反应方程式如下:2KMnO4 16HCl 2KCl 2MnCl 2 5Cl 2 8H2O 该反应的氧化剂是 ,氧化
13、产物是 ,还原产物是 当有15.8g KMnO4参加反应时,被氧化的HCl有 mol,标况下生成Cl 2的体积为 L,有 mol电子转移。 (2) A的核电荷数为n ,A2+和B3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B原子的质子数是_(3)在1H216O、2H217O、2H218O、1H35Cl、1H 37Cl中,共存在_种原子,_种元素.(4)将K(Al2Si3O9)(OH)改写为氧化物形式: 27、(12分)含硫化合物的种类很多,现有H2SO4、H2SO3、SO2、Na2SO3、BaSO4、CuSO4、Na2SO4这7种常见的含硫化合物。回答下列问题:(1)H2SO3转化为硫酸是酸雨形成的重要过程之一,写
14、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明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2)Ba2+有剧毒。某市曾发生一起“毒烧饼”事件,起因是烧饼摊主在制作烧饼的过程中误将碳酸钡当作干粉使用,导致多人食用烧饼后中毒。试写出碳酸钡与胃酸(以盐酸表示)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3)常温下,将铁棒置于浓硫酸中,无明显现象,课本上解释为发生了钝化,但有人认为未发生反应。为验证此过程,某同学经过思考,设计了如下实验:将经浓硫酸处理过的铁棒洗净后置于CuSO4溶液中,若铁棒表面 ,则发生了钝化;若铁棒表面 ,则未发生反应。(4)用Na2SO3吸收法作为治理SO2污染的一种方法,其原理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减少SO2的污染并变
15、废为宝,我国正在探索在一定条件下用CO还原SO2得到单质硫的方法来除去S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制取硫酸铜有两种方法:方法一:2Cu+O22CuO,CuO+ H2SO4CuSO4+H2O,方法二:Cu+2H2SO4(浓) CuSO4+SO2+2H2O,方法一与方法二相比,其优点是: (答任一点)。 28、(8分)已知AK均为中学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A、D为金属单质,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水及其他部分产物已略去.请回答以下问题:(1)C是_,G是_。(填化学式)(2)H生成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向F中通入过量CO2生成K的离子方程式为_。 (4)E的
16、溶液可以做净水剂,用离子方程式和必要的文字解释其净水原理: 。 29、(12分)某化学活动小组设计如下图所示(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实验装置,以探究潮湿的Cl2与Na2CO3反应得到的固体物质.(1)写出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写出试剂Y的名称: 。(3)已知: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后,测得D中只有一种常温下为黄红色的气体,其为含氯氧化物。充分反应后C中固体可能含有NaHCO3、NaCl、Na2CO3,为确定C中固体成分现设计如下实验:步骤1:取C中少量固体样品于试管中,滴加足量蒸馏水至固体溶解,然后将所得溶液分别置于A、B试管中。步骤2:向A试管中滴加过量的稀HNO3溶液,产生大量气泡,(填能或不能)确定碳酸钠存在,再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步骤3:向B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则C中固体一定含 一定不含 (4)已知C中有01mol Cl2参加反应,由(3)已知和结论,可推知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三、计算题(本题8分)30、取44.2g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粉末样品,将其分成两等份,取其中一份加热到质量不再改变,冷却后称其质量为15。9g,另一份溶于水,配成500ml溶液。(1)原样品中碳酸氢钠物质的量为多少mol?(2)所配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