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提升温州农家乐乡村旅游业发展水平的对策研究.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2447316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26.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升温州农家乐乡村旅游业发展水平的对策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提升温州农家乐乡村旅游业发展水平的对策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提升温州农家乐乡村旅游业发展水平的对策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提升温州农家乐乡村旅游业发展水平的对策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提升温州农家乐乡村旅游业发展水平的对策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提升温州农家乐乡村旅游业发展水平的对策研究 作者: 日期:14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提升农家乐乡村旅游业发展水平的对策研究添加时间:201106-10作者:谢小荣 林绳权 王建国 金成龙 胡学铐来源: 乡村旅游是以农村自然环境、田园风光、人文遗迹、民俗风情、农耕文化、乡村聚落、生产经营形态等为旅游吸引物,以城市居民为主要目标市场,满足旅游者的休闲、体验、观光、度假、娱乐、购物等多方面需求的一种旅游活动。乡村旅游在欧美国家已有100多年的历史,1865年意大利“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的成立,标志着农家乐乡村旅游的诞生。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急剧增多,到郊外乡村观光旅游、休闲度假

2、和体验农家生活的需求不断产生,乡村旅游迅速发展起来。20世纪80年代后,欧美乡村旅游步入规范发展的轨道,显示出强劲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发展潜力.2003年全英国乡村旅游收入达到102亿英镑;2004年,奥地利乡村旅游人数占旅游总人数的18,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25。我国的乡村旅游起步较晚,真正意义上的乡村旅游的起步是上世纪80年代,经过30年的发展,目前已形成乡村旅游又好又快发展新格局。2006年,国家旅游局在成都召开的全国首届乡村旅游现场会上将我国的乡村旅游归纳为10个类型:乡村度假休闲型、依托景区发展型、旅游城镇建设型、原生态文化村寨型、民族风情依托型、特色产业带动型、现代农村展示型、农业观光开

3、发型、生态环境示范型、红色旅游结合型。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年接待游客已超过4亿人次,乡村旅游收入超过600亿元,乡村旅游如今已成为我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课题组于2007年11月8日公布在国家旅游局网站旅游调研文章概念、类型、误区、问题和对策五问中国乡村旅游一文中指出:农家乐是以农户家居和农、林、牧、渔及园艺等农村资源为载体的乡村旅游类型,是现阶段乡村旅游的基本形式,也是现阶段最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旅游。因此,本文将农家乐和乡村旅游并在一起进行研究.既显现农家乐这一特点,又避免脱离乡村旅游而狭隘的去理解农家乐.农家乐乡村旅游的兴起是世界性潮流和趋势,前景广阔。胡锦涛总书记

4、2004年7月26日在视察上海崇明县前卫生态村时指出:“农家乐前途无量”。2008年10月,党中央在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和乡村旅游业”;2009年底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强调要“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 2010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指出:“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森林旅游和农村服务业,拓展农村非农就业空间。”并将乡村旅游作为“加快改善农村民生,缩小城乡公共事业发展差距”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农家乐的快速崛起与发展,不仅拓展了农业产业功能,而且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一条重要通道。农家乐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5、已是新农村建设重要内容。浙江省各地对农家乐发展相当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政策措施,助推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健康发展。近些年来温州农家乐发展已遍布各县(市、区),类型齐全,成效明显,但发展过程中形势是喜中有忧,规范提升农家乐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水平亟需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 一、温州农家乐乡村旅游业发展历程 “十一五”期间,通过政策引导、服务指导、典型示范、宣传推介、考核管理等方面工作,温州市农家乐乡村旅游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到2010年累计发展农家乐旅游村、点279个,其中村56个,经营点(户)940家,从业人员1.67万人,投资规模7.73亿元,全年接待游客1143.87万人,营业收入5.83

6、亿元,游客购物收入2481。1万元。全市共培育市级农家乐特色村28个、示范点119个、三星级农家乐215家,四星级农家乐5家,五星级农家乐1家,市级精品农家乐项目13个,省级精品项目4个。温州农家乐乡村旅游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大致可分为探索起步阶段、自主发展阶段、规范提升阶段。探索起步阶段:1990-2000年。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的升级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居民对品尝原汁原味的农家菜肴和体验淳朴自然的农家生活的需求日渐增长,一些农户利用自己庭院或果园开发农家餐馆,这一阶段农家乐乡村旅游大多是依托景区发展起来,其最主要特征是先有较多人气,再为了满足游客食住需求投资

7、开办农家乐,其规模比较小,功能单一。如温州楠溪江景区开办农家餐馆。自主发展阶段:20012005年。进入新世纪以来,农村发展的外部环境、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农村经济社会结构、农民就业和收入结构等都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农村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农家乐休闲旅游气氛初步形成,市民到乡村旅游规模有所扩大,人们看到开发农家乐乡村旅游商机,工商资本开始积极投资兴办农家乐乡村旅游业。其特点是投资额比较大,开始以创新需求来吸引游客。如平阳县墨城海鲜排档、苍南县桥墩江滨农家乐都是这一时期呈爆发式兴办起来。这一阶段,农家乐乡村旅游还没有引起政府的重视,缺乏规划引导和政策扶持。 规范提升阶段:20062010

8、年.这一阶段农家乐乡村旅游业纳入温州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责任制,出台了扶持政策,建立了引导这一产业发展的协调小组,使这一产业由自发无序状态逐步走向规范化发展道路。2006年开始开展农家乐特色村、示范点的认定,开展农家乐服务质量星级评定工作,并采取以奖代补形式,引导农家乐创特色树品牌,引导经营户提高服务水平。各县(市、区)也出台政策,建立领导小组,加大财政资金投入,编制农家乐乡村旅游规划,促进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健康发展。2009年10月,温州市农办、市旅游局制定了温州市农村精品项目培育和认定办法,提出以对事关农家乐可持续发展而又相对薄弱环节上,进行大胆探索和创新,可以发挥很好的带动作用的综合配套建

9、设为重点引导支持农家乐特色村、示范点创精品。当年有瓯海区泽雅下庵村、洞头县东屏镇东岙村和乐清市清平乐农庄、文成县山水果园农庄、平阳县鸿运休闲渔业有限公司等5个精品村、点创建单位,市财政对精品村和精品点创建最高可分别给予15万元和10万元的以奖代补,调动了农家乐经营者创精品的积极性。2010年又有8个村、点开展精品创建,以提升农家乐的品味和档次。 同时,农家乐协会成为农家乐乡村旅游业自律规范发展一支重要的力量。2009年11月,文成县成立了全市第一个县级农家乐协会。2010年9月永嘉县农家乐协会成立。2010年10月,温州农家乐协会成立,首批会员132名。2010年12月,平阳县成立农家乐协会.

10、全市农家乐发展进入了党政引导、部门支持、企业创业和协会自律的阶段。 二、温州农家乐乡村旅游发展的类型特征 经过十几年发展,特别是2006年以来,各级党委、政府对农家乐乡村旅游进行积极引导服务,温州农家乐乡村旅游业发展初具规模,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发展类型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农家乐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方式正在经历重大转变:从农民自发发展向各级政府规划引导转变;从简单的“吃农家饭、住农家院、摘农家果”向回归自然、认识农业、怡情生活等方向转变;从最初的景区周边和个别城市郊区向更多的适宜发展区域转变;由一家一户一园的分散状态向园区和集群发展转变;以农户经营为主向农民合作组织经营、社会资本共同投资经营发

11、展转变。(一)从服务内容看,按照省农旅办的统计口径,主要有下列四种类型: 一是美味佳肴型.这种形式以解决顾客的就餐为发展契机,以价廉、味美、舒适、随意的饮食消费需求为经营策略,以原汁原味的当地特色农家菜为卖点.这是农村特色菜肴在适应城市居民时尚消费需求的过程中对城镇餐饮业的一种冲击和改造,是面广量大的富有温州特色的“农家乐的主要发展形态。至2008年底全市共有美味佳肴型农家乐村(点)320个、686户,接待游客484。9万人,营业收入2。5亿元。温州靠山面海,山区多,海岸线长,山里人家的农家特色菜肴和到海滨吃海鲜赏海景,对广大消费者很有吸引力,也是一种惬意的休闲方式。随着城乡交通条件的改善,私

12、家车大量涌现,这种“农家乐”形式前景十分广阔。 二是休闲度假型。这种形式大多依托景区景点,发挥区位旅游资源优势,以提供吃、住、游、购服务为主要经营手段。这种类型有以提供住宿服务为主的家庭旅馆型和有的以提供运动休闲服务为主的运动休闲型。至2008年底全市共有休闲度假型农家乐村(点)165个、490户,接待游客54万人,营业收入1。48亿元.家庭旅馆的发展,不仅有效地缓解了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接待能力不足的瓶颈制约,满足了城市中低收入人群休闲观光度假旅游的消费需求,而且使农村空置的住房得到充分利用,也解决一大批农民劳动就业问题,不出家门就可增加收入。如永嘉县依托楠溪江风景名胜区和一批特色古村落,

13、兴起了一批家庭旅馆业。黄南乡林坑村有农家旅馆10多家,其中服务质量达三星级有7家,可接待就餐550人,有床位190多。鹤盛乡罗川岭上自然村自2004年下半年相继推出“白云客栈”、“山里人之居”、“绿缘客栈等5家家庭旅馆,有80床位,2008年国庆黄金周,该村的“山里人之居”仅烤全羊就卖了120多头。运动休闲度假型,包括一些森林公园和乡村滨海运动场所。温州市有18处省级以上森林公园,有多处海滨浴场,为城乡人民避暑休闲度假提供了好去处。特别是由农民投资的乡村运动场所近年来发展较快,成为一种新型的运动场所,如乐清白石镇的天然游泳池,瑞安的马屿、湖岭、陶山等地一些天然游泳池等。 三是农业观光型。这种类

14、型是伴随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效益农业发展而产生的,以休闲观光农业的兴起为契机,也使温州市旅游业的发展出现新的业态,从而拓展旅游业的发展空间。至2008年底,全市成规模的休闲观光农业经营村(点)52个、151户,年接待游客129.2万人次,营业收入0.51亿元.这种形式有采摘瓜果的、休闲垂钓的,有观赏动植物的,也有度假休憩型的。像瓯海的白云山农业观光园,瑞安的桐浦观光农业开发,永嘉茗岙的油菜观光在温州都享有一定的美誉度和知名度。夏季杨梅成熟时,在永嘉桥头、瑞安高楼、瓯海茶山等地都适时推出杨梅自助采摘观光体验活动,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取得可观的经济收入。 四是民俗文化型。这种形式的“农家乐项目,一般规

15、模较大,投资较多,有一定的科技含量,集农业生产、科技示范和科普教育功能于一体,寓教于乐,在休闲中体验农家之乐、农事知识。如瓯海区泽雅镇金坑峡的“山乡农业学习基地(农家乐),有“捣年糕、“磨麦、“舂米”、“原始造纸”、“农家耕地”、“徒手抓泥鳅”、“挑扁担等10多项目,这些项目内容都是模仿古老纯正的农家生活而设计的,所用的米斗、棕绳、畚斗等农田工具也都是当年使用过完好地保存下来的,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温州地方色彩.同时还开设了一个“家具、农机具博物馆”,展品有100多件,这些项目推出后,使泽雅的客流量明显增加.又如永嘉县大箬岩镇埭头村,村内古建筑众多,文化底蕴深厚,靠近陶公洞、石门台、崖下库等景

16、区,该村做好古村落保护,开办生态保护宣传画廊,开设捉田鱼、掰玉米、种茶、插秧等农事体验活动和农业、环保科普教育活动,成为亲子游和青少年采风写生的好去处,全村有三星级以上农家乐经营户7户,可就餐500多人,住宿200人。(二)从投资主体看,主要有六种方式:一是农户家庭投资型;二是村集体投入型;三是农场转型投资型;四是工商资本投资开发型;五是大学生创业投资型;六是跨区域联户经营型。 从发展实践看,农家乐经营方式创新、投资力度加大。新增的经营点大多依托现代农业园区和苗木基地、果园等,起步高、投资额大、品味好、服务内容更有特色。如乐清市恬苑一品休闲观光园,占地600多亩,集餐饮、会务、苗木栽培与观赏于

17、一体。鹿城区双潮乡尚田农庄乡村俱乐部,以会员制模式,将认领耕地体验农活与乡村休闲、户外运动、餐饮住宿服务相结合,创新农家乐经营的新模式。一些经营业绩较好的农家乐旅游村、经营点,注重长远发展和游客消费需求,积极投资进行改造提升.永嘉县大箬岩镇埭头村推进生态设施建设,创建全省首批全国生态村。永嘉县九丈甸园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投资2000万元,改造建设具有楠溪江古民居特色的园林化高端度假山庄.文成县山水果园农庄投入200多万元对餐饮接待设施和果园基础设施进行改造,不仅扩大了接待能力,而且增加了文化品味,提升了档次.三、温州市农家乐休闲旅游面临的突出问题这些年来,温州市农家乐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发挥了小村庄

18、联结大世界、小经营开拓大市场、小产业带动大发展的强大作用,实践表明,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农家乐前途无量”的论断,是十分正确和有预见性的。但是农家乐作为一项新兴产业,由于政策的支持力度、经营业主的素质和投入能力等因素的制约,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不少矛盾、困难,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从产业内部看,主要存在布局不合理、管理水平不高、人员素质较低、基础设施较差、投资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从外部环境看,主要存在行业管理和规划引导不到位、政策扶持滞后、业主融资贷款难、社会负担重等问题。 一是经营项目单一类同,产品同质化比较普遍。目前农家乐的多数经营者只是简单地将现有的农田、林地、果园、渔场、养殖场加以美化和

19、修饰,造成农家乐休闲旅游产品内容和形式基本雷同,局限于吃农家菜,且菜肴大同小异,一般的住宿服务,地方特色不够突出。普遍存在产品粗糙,内容单一,项目雷同,经营粗放,布局不合理,功能不配套,市场定位不准确,特色不鲜明等问题。相较于丰富多样的乡村旅游资源,旅游开发粗放,内容单一;相对于旅游者多样的旅游需求,旅游活动单一,旅游感受单调.许多农家乐乡村旅游开发存在一定盲目性,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指导,许多农村新建了现代楼房,与田园风光、自然景观为主的环境不相协调。这种同质化经营既难以满足游客的多元化消费需求,也容易引发竞相压价、降低服务水平的恶性竞争。二是民俗风情氛围不浓厚,“乐”字文章做得不深。目前部

20、分农家乐经营者尚未意识到发掘地方文化和民俗风情,加工提炼出鲜明的文化主题。多数农家乐经营村、点的文化内涵不深,生态文明体现不够,经营项目单一,服务仅限于吃饭、喝茶、打牌,游客参与性的活动和观赏性的节目太少,“农”味不足,“乐”趣不够.农家乐的魅力,在于浓郁的乡土气息和乡村风情,要发掘、整理、保护与发展当地的人文景观、风土人情、民俗文化特色,丰富农家乐休闲旅游的民俗风情文化内涵。三是饮食卫生不容乐观,安全管理存在隐患。不少农家乐休闲旅游经营户未能参照浙江省农家乐经营户旅游服务质量星级标准,服务行为不够规范,厨房设备简陋、餐具破损,缺乏必要的消毒、防蝇防蚊设施,生熟食混放,卫生状况令人担忧.消防、

21、防盗等安全设施不足,未设置标明安全标志标式,存在明显的安全隐患。农家乐要规范、有序、健康发展,首先必须健全制度,完善落实农家乐休闲游相关行业标准,从安全管理、食品卫生、环境保护、特色项目、经营场地、从业资格、接待设施、服务质量等方面入手,加强对经营行为的规范化管理,重点抓好安全、卫生管理.实行市场准入和淘汰制度,对达不到要求或经常受到游客投诉的,取消其农家乐星级经营资质。加强农家乐休闲旅游行业协会建设并使之发挥作用;探索农家乐休闲旅游经营管理新机制,引导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 四是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影响环境生态问题开始显现.由于农家乐经营主体大多是农民,开发地点多处于近郊和农村,社会和政府投

22、资严重不足,使得大多数农家乐乡村旅游基础设施、环境建设落后,通信设施不配套,缺少游客服务中心和固定停车场以及排污设施,卫生条件和城市相比相差甚远,影响开发进程和旅游质量。服务配套设施功能不全,设施建设、管理服务用地结构和布局比较散乱,没有统一的标准要求,缺少整洁的住宿环境、干净的洗漱环境、卫生的饮食环境,服务内容不够丰富,还不足以充分满足都市人的需求。同时,农家乐休闲旅游村、点大多地处山区、溪(河)边等生态环境比较优越的地方,环境容量有限,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的收集处理设施不健全,加上一些经营户不按要求对垃圾和污水进行有效处理,过度消耗稀缺资源,很容易污染环境、影响生态.一些农家乐特色村、经营点

23、由于环保设施没有跟上,随着游客增加,产生较多垃圾、污水、油烟,增加环境负担。五是服务质量普遍较低,产业链跟不上发展需求。农家乐乡村旅游大多在自然发展的基础上形成,大多数经营者是农民,很大一部分存在“小农思想”,缺乏长远的发展意识和现代经营管理意识,缺乏专业系统的培训和教育,更缺少对服务的管理和监督,服务意识和服务技能较差,影响了乡村旅游经营和管理的水平,导致餐饮、住宿、娱乐、安全、卫生等还不够规范。如无标准的农家菜谱、无统一的服务标准、无规范的服务行为(包括礼节、用语、操作规程等),与“宾至如归、“物有所值”的服务要求还有不少差距.部分农家乐休闲旅游经营者开办农业旅游,只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尚未

24、挖掘丰富的土特产资源、传统饮食和制作工艺等,也未开发有地方特色的农家乐休闲旅游商品,无法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消费需求。与景区联动开发、与当地特色农业产业联动发展、与当地特色民俗文化培育等方面都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六是发展环境、政策支持、体制机制有待完善。目前许多地方和部门对农家乐乡村旅游的性质和特点认识不足,基本上是农民自发发展,在开发上存在着小、散、乱的问题。相邻的行业之间协作性不强,相关规章制度和管理机制不健全,发展环境和支持政策有待完善.农家乐乡村旅游业涉及监管和指导部门多,单申办证照就有工商、税务、卫生、环保、消防、治安、文化等7-8个部门。农家乐是一项新生事物,政策法规不配套,简单地套用

25、城市酒店、宾馆、舞厅等管理要求显然行不通,各部门在如何处理好管理和服务的关系上还要有一定差距。农家乐乡村旅游发展涉及的土地、民居、非物质文化产权等,面临政策法规上的空缺,用地、贷款、税收、工商管理、宣传推介等方面急需得到较多的政策支持和发展环境优化。融资渠道不畅通,缺乏资金融通、信用担保、融资租赁、项目融资、信托投资等服务。目前对农家乐乡村旅游发展进行统一的宏观协调与管理的力度较差。这些问题,尽管是发展中逐步暴露出来的,但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四、提升农家乐乡村旅游业发展水平的对策措施 大力发展农家乐乡村旅游,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快城乡经济统筹发展、实现

26、产业联动和以城带乡的重要途径,对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增加农民就业机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满足游客旅游文化消费需求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按照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科学规划、统筹发展,因地制宜、注重特色,农民主体、多方参与,示范带动、规范管理的原则,实现以旅助农、以农兴旅、农旅结合、城乡互动,因势利导,突出重点,扎实工作,乘势而上,促进农家乐乡村旅游业不断规范提高、持续健康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应有贡献。“十二五”期间,温州市要实施“农家乐乡村旅游业提升工程”,主要的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末,

27、创建五星级农家乐5家,四星级农家乐15家,三星级农家乐300家,农家乐床位达1万张,餐位达10万个,年接待游客超1500万人次,直接营业收入超10亿元,从业人员达2万人,带动农民就业5万人. 1.统筹规划,进一步完善农家乐乡村旅游业发展的规划设计。建立党委、政府领导、部门参加的乡村旅游的统筹协调机制,从全局上把握,加强领导,统筹协调,形成齐抓共管、协同作战的工作局面。在充分考虑投入能力、市场容量和环境承载能力的基础上,结合县域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庄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旅游发展规划和生态保护规划等相关规划,从当地独特的自然资源、生态资源、产业资源和人文资源出发,精心编制各具特色、切

28、实可行的农家乐发展总体规划和相应的布局建设规划。统筹规划农家乐乡村旅游业和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做到布局合理、功能清晰、配套有力、联动发展。按照层次性、多元化的错位竞争思路,加快形成区域特色明显、功能布局合理、文化内涵丰富的农家乐乡村旅游业发展格局。高度重视规划的引导和控制作用,科学组织实施。坚持在规划引导下进行投资建设,避免一哄而上、重复建设,尽可能提高投资建设的效益。大到农家乐发展区域布局规划,小到一个村、一个点、一项具体建设项目,都要有相关规划作篮本,彻底改变散乱开发、随意建设的状况。 2。整合资源,进一步改善农家乐乡村旅游业发展的设施条件. 把发展农家乐乡村旅游纳入社会主义新

29、农村建设的整体布局中部署和推动,促进各级政府有关公共服务向乡村旅游延伸,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建设。重点是优先解决交通干道、重点旅游景区到乡村旅游点的道路交通建设;加强农村环境污染综合防治,加大旅游区及周边环境垃圾和污水处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和有机食品建设;推进旅游村镇街道硬化、绿化和亮化工作,指导农家乐乡村旅游点房屋外表改造和标牌、标识规范设置;改善乡村教育、医疗卫生和文化条件。 把农家乐乡村旅游业设施的改善作为农村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和“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生态乡(镇)、村”建设工程、康庄工程、河道整治工程、污水处理工程、村卫生室建设工程、旅游“

30、十百千”工程、文明乡村建设工程、欠发达地区奔小康工程、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工程等建设,整合政府、社会、企业等各方面的投入,加快建设村庄的基础设施、公共设施、休闲场所、旅游项目和配套服务设施,实现农家乐产业发展外部环境的大提升。在农家乐乡村旅游设施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和妥善处理保护与开发、局部与整体等关系,注重保持原汁原味的农家风情、生态休闲的田园风格和深厚淳朴的乡土文化之间的协调,努力使景点景观建设与周边的自然风光融为一体,与深厚的文化底蕴相得益彰,与当地的特色产业相映成趣。鼓励工商资本参与建设发展一些农民一家一户办不了的休闲旅游项目和配套产业,带动周边规模较小的农家乐乡村旅游项目发展。积极支持村集

31、体经济组织投资开发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3.夯实基础,进一步丰富农家乐乡村旅游业的功能和内涵。 把追求地方特色和开发休闲旅游资源与保护生态环境有机结合起来,研究特色、挖掘特色、突出特色,让广大游客充分体验乡村美丽的风景、宁静的环境、清新的空气、淳朴的生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状态。生态是农家乐的生命所在,是农家乐持续发展的基石.坚持科学保护、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的原则,坚持发展旅游与生态保护间的内在统一规律,先规划、后开发,使乡村旅游的发展成为促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手段和重要渠道。避免资源的浪费和简单粗暴使用,杜绝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性开发。把生态文明贯穿于农家乐经营服务的全过程

32、,做到建筑设施低碳化,农产品生态化,垃圾收集、污水治理、油污和油烟处理无害化、减量化、再利用,燃料和照明等方面做好节能减排。当前,要率先抓好珊溪库周的农家乐污染治理,并进而在全市推行。 把开发乡村旅游资源与保护开发优秀传统历史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充分挖掘从传统文明保存和流传下来的神话传说、农谚民谣、祭祀庆典、农耕器具、饮食习俗、土特产品等文化元素,并将这些传统的文化元素植入到农家乐乡村旅游的每个环节和整个过程,使广大游客既能享受乡村的青山绿水,又能感受丰富乡村文化的深厚底蕴.文化是农家乐之魂。要深入挖掘优秀的民族民俗文化,不断提升乡村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旅游吸引力,推进乡村传统文化的产品化,变文化优

33、势和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同时,注重对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在实践中摸索继承和发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新路子,使乡村旅游成为弘扬优秀乡村传统文化的重要渠道.要防止将优秀的传统乡村文化庸俗化.在农家乐村、点建设上,要充分挖掘当地的农耕文化、民俗文化。在建筑格局上,要增加文化元素.如温州许多古村落,也是文化特色村,蕴含着前人的智慧,值得我们去保护和借鉴。在活动内容上,要大力开发民俗文化展演活动项目。做大节庆活动,如泰顺元宵百家宴、畲族三月三,文成刘基庙春、秋二祭,瓯海泽雅挑灯节,洞头县东屏镇东岙村的七夕节等都已经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产生了良好旅游带动效应。做活民间文艺演出,苍南布袋戏,平阳、泰顺的提线木偶

34、,瑞安的鼓词,传播广泛,传承较好,演出方便,稍加引导和建立合理利益分配机制,就可以融入农家乐活动项目.做精民间工艺品展销,如乐清的细纹刻纸、木雕,泰顺的竹雕,龙湾的玻璃琉光刻,温州的瓯塑,都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应加强行业间联合,通过展示、展销、展览等活动,使这些民间瑰宝进入“农家乐”带到大城市。围绕市场需求和游客心理需求,积极开展游客喜闻乐见、富有特色、形式多样,能满足不同人群需求的休闲娱乐活动,让游客真正体验到地道的“农家之乐. 4.产业联动,进一步增强农村三次产业互动融合的能力。要发挥旅游产业关联度大的优势,通过发展农家乐乡村旅游,促进农村各产业之间协调发展,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农家乐

35、乡村旅游也要充分依托其他产业,取得其他产业的支持,在其他产业发展中得到加快发展。要进一步利用农家乐乡村旅游业的产业特性,按照“吃、住、游、玩、购”五大功能,整体谋划农家乐乡村旅游和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和卫生安全的餐饮业,让广大游客安心食用绿色、安全、新鲜的绿色无公害食品,品尝原汁原味的特色农家菜肴。立足现有的农户住房和部分建于山中、湖边、岛上的休闲度假接待场所,为游客提供有乡村特色、价格低廉、清洁方便的住宿服务。完善农家乐乡村旅游的基础设施和景点,让游客在舒适、安全的条件下,畅游主要旅游线路和特色村、示范点.立足乡村的实际,增强农家乐的参与性、趣味性、互动性和知识性,为游客

36、开发一些如垂钓、登山、采摘等体验农家生活、休闲健身为一体的游玩项目。 把乡村旅游商品的策划、设计、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衔接起来,生产销售品种繁多的旅游商品。积极支持和鼓励农民在办好家庭旅馆和提供特色餐饮服务的基础上,组织、引导和培训农民依托当地的特有资源,参与设计、开发和销售具有民族、地方特色的服饰、手工艺品、特色食品、旅游纪念品等旅游商品.提升传统农业和手工业的附加值,使更多的农民成为制作、生产旅游商品的能工巧匠,并从中得到实惠。努力打造“一村一品”、“一家一艺”;推动接待、农副产品加工和旅游商品生产的分工,加强自主品牌深加工农产品和纪念品、工艺品的开发和生产,提升产业化水平,逐步完善乡村

37、旅游商品生产和销售体系.要扶持农户开展传统手工艺、农副产品加工,扶持公司+农户的经营方式,对企业在研发、技术支持、售后服务、品牌推广、物流等方面进行扶持引导。 5.规范管理,进一步提升农家乐乡村旅游业的整体水平。 规范化运作、标准化管理,是提升农家乐乡村旅游服务水平和发展档次的重要手段,也是农家乐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建立健全农家乐乡村旅游标准化体系,建立和实施乡村旅游住宿、餐饮、娱乐、购物等主要消费环节的服务规范和安全标准。启动准入标准、组织管理标准、基础设施标准、服务标准、市场营销与信息管理标准的制定,提升乡村旅游产品质量和档次。认真贯彻浙江省制定的省级农家乐特色村认定办法和农家乐经营户

38、旅游服务质量星级评定办法,从经营场地、接待设施、安全管理、环境保护、服务质量、特色项目等多个 方面,加强对农家乐经营户经营行为的规范管理,推进农家乐乡村旅游业的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 结合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广泛开展接待礼节、烹饪技术、安全知识和诚信经营服务等方面的培训,进一步提高从业人员的素养和技能。要重视对村民的文化教育和文明素质的提高,增强村民的文明意识和开放意识,积极营造文明、和谐、有序的旅游环境。 品牌是农家乐乡村旅游新一轮竞争的制胜法宝。要挖掘旅游特色和内涵,找准品牌定位、搞好品牌形象设计,加强开拓市场,借助旅游节庆、黄金周等载体,全方位、深层次、多渠道强化推广营销,大力培育

39、一批具有较强吸引力、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精品。 积极培育和发展合作社、行业协会、旅游服务中心等中介服务组织,制定相关行业标准和运行规则,不断完善行业自我服务和约束管理机制,加强行业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服务,避免恶性竞争、无序发展。农家乐协会建设及其作用的发挥,将引领农家乐进入党政引导、企业创新和行业自律三者协同并进的新阶段,为农家乐产业发展增添新的活力. 6。加强指导,进一步营造合力推进农家乐乡村旅游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农家乐是一个农业、农村、农民与旅游的交叉性产业,其发展涉及到多个部门、多个行业,在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的同时,也离不开党委、政府的帮助和支持.各地要结合现有各项政策的实施,为

40、农家乐乡村旅游业发展争取更多的支持,卫生、消防、环保、税收、土地、金融等有关部门应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对农家乐的服务和管理的力度。农家乐休闲旅游发展协调小组各成员单位要积极履行职责,落实好推进农家乐发展的政策措施,正确处理依法行政与优化服务关系,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创造性地解决农家乐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创造良好服务环境。做好规划指导,加强业务培训,搭建宣传平台,抓好典型示范。 总之,进一步创新理念和发展方式,准确把握发展规律和工作重点,采取有力措施,把农家乐乡村旅游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建设成为一流的、具有独特吸引力的乡村旅游目的地,推进农家乐乡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为互联网收集,请勿用作商业用途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