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石牌镇中心路菜市场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2443030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89.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牌镇中心路菜市场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石牌镇中心路菜市场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石牌镇中心路菜市场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石牌镇中心路菜市场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石牌镇中心路菜市场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怀宁县石牌镇中心路菜市场建设项目 项目建议书第一章 总 论1项目名称石牌镇中心路菜市场建设项目2项目建设单位 怀宁县石牌镇人民政府3. 项目建设地点及规模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怀宁县石牌镇石望路与中心路交叉口南侧,原幼儿园场地内。菜市场采用轻钢结构,无墙体维护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合理使用年限50年,项目规划占地17亩,层高6米,建筑总规模1225平方米,其中家禽交易区122.5平方米,水产交易区122.5平方米,蔬菜交易区367.5平方米,肉类交易区122.5平方米,干货交易区367.5平方米,豆制品交易区122.5平方米,配套建设水、电、路、绿化等设施。4. 工程进度计划工程计划在2014年

2、12月20日前完成建设前期程序和施工图设计,2015年1月开工,2015年4月完工。 5. 项目建设周期和总投资项目建设周期为120天,总投资为318万元人民币。6. 资金来源政府自筹及项目扶持资金。7. 项目提出的背景及意义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是农产品流通的载体,是连接农业生产和城乡居民生活消费的重要环节,也是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搞好农产品流通,对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开拓农村市场,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农产品流通设施的建设有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目前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农产

3、品流通设施严重滞后,农产品不能完全实现其潜在的价值。建设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扩大交易规模,就可以把千家万户分散的小生产组织起来,引导农民按照市场需求调整种养结构,逐步形成区域化、产业化、规模化的商品生产基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从现在起到2015年,要基本建立起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产品市场体系和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为支撑,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并且强调,要“继续发展多种形式的初级市场,重点在农产品集散地发展区域性或全国性的批发市场”、要“加强市场设施建设,完善信息收集和发布制度,向农民提供及时准确的市场信息”等等。在这样一

4、个指导我国农业跨世纪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中,把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问题摆到如此重要的位置,提出如此明确的要求,既体现了党中央对多年来农产品市场建设和发展所取得的成就的充分肯定,也表明党和国家对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与发展寄予厚望。石牌镇是安徽省农副产品聚散地,每年成百上千吨的蔬菜销往外地。主要销售往合肥、武汉、九江、安庆等10余个城市,每年蔬菜外销达35000多吨,销售额4000万元,全镇发展塑料大棚已达500多亩,菜农户均收入1470元,一大批农民通过蔬菜种植走上致富之路。蔬菜销售业的兴旺,带动了该镇运输、劳务等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出现了“一业兴,百业旺”的景象。但目前怀宁县石牌镇相当部分农贸市场的

5、硬件设施仍较简陋,购物环境较差,市场管理粗放,场内经营者销售的商品质量不稳定,加上农贸市场经营组织化程度较低,税费负担较多,企业改善设施环境的能力不强。同时,部分农贸市场场外设摊尚未有效根治,既影响场内稳定经营和食品安全,也影响场外市容环境和交通畅通,加上马路设摊的商贩流动性较大,增加执法管理难度。随着经济的发展,石牌城区的快速扩张,城镇人口增长,针对国家对新建市场政策及扶持,石牌镇标准化农贸市场已成为我县市场商贸流通领域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标志。8. 编制依据:1、怀宁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怀宁县人民政府常务会议纪要(怀政办发第十六届第28号)。2、安庆市城乡规划设计院石牌镇中心路菜市场建筑设计方

6、案。9.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从总的平面布置情况看,该市场的主要建筑,基本上是以条形建筑平行式结构进行布置,场内建筑是按东西朝向布置,各建筑依靠走廊进行连接。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表序号项目计量单位数值备注总建筑面积1225.01家禽交易区122.52水产交易区122.53蔬菜交易区367.54肉类交易区122.55干货交易区367.56豆制品交易区122.5其中市场管理用房50.0垃圾站、配电房50.0第二章 项目建设必要性与意义1项目建设地基本情况(1)历史沿革石牌镇为怀宁县老县城。明清以来,这里一直是皖西南重要的农副产品集散地。商贾云集,货贿泉流,乃怀宁诸镇之首。建国后长达半个多世纪石牌作为怀

7、宁县城所在地,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千年古镇,遐迩闻名。石牌是一个有着千余年历史的商贸古镇,石牌自古以来为皖西南经济重镇。关于“石牌”的由来,最早可追溯到1000多年前的北宋建隆年间。解放前,怀宁县城设在安庆市,府县同城,史称“首府首县”。1950年,怀宁县城由安庆市迁至石牌,2002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怀宁县政府驻地由石牌迁至怀宁县高河镇。(2)行政区划及人口石牌镇地处汉江之滨,位于钟祥市西南部,东与柴湖镇隔江相望,南与沙洋的沈集、马良接壤,西与贺集相联,北与冷水、文集毗邻。全镇版图面积148平方公里,辖1个街道居委会,28个村,193个村民小组,7个街道居民小组,共有11585户,5319

8、2人。其中镇区住户2726户,镇区常住人口1. 2万人(非农业人口7410人,进镇农户4590人)。实有耕地面积64660亩,其中水田33209亩,旱田31451亩。城区日客流量平均达3.8万人次,节日期间高达8.7万人次,年商品贸易额达45亿元。是怀宁县乃至安庆市人口聚集程度最高的城镇。 (3)区位优势石牌镇区位优越,交通便捷,212省道、石(牌)安(庆)公路和正在建设中的沿江高速公路均穿境而过,广(州)济(南)高速公路出口距石牌仅2公里,石(牌)太(湖)、石(牌)望(江)、石(牌)潜(山)公路均在此交汇,距合九铁路安庆站、安庆民航机场和长江“黄金水道”安庆港仅40公里。(4)交通条件石牌濒

9、长江、枕皖水,与望江、太湖、潜山、怀宁、皖河农场毗连,集镇辐射人口达60多万人。这里资源丰富,区位独特。境内麻塘湖碧波荡漾,水质达到国家一级饮用水标准;石牌距合九铁路安庆站、安庆民航机场和长江“黄金水道”安庆港仅40公里,与正在规划建设的东(营)香(港)和广(洲)济(南)G35高速公路出口仅2公里。境内主要有212省道、省道安石太公路。安庆长江公路大桥和正在建设中的望江长江大桥与这里的212省道相连,与正在规划中的S22沿江江北高速穿镜而过,合九城际铁路石牌火车站探讨规划中,将为石牌构建起了新的交通枢纽。(5)经济概况石牌,物产丰富,经济繁荣,属安庆市次中心经济区。这里生产的“顶雪贡糕”、“华

10、帆乳猪”等名优产品驰名全国。依托丰富的农产品资源,镇内十多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强势崛起,蔬菜种植、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和优质粮油棉示范推广基地纷纷建立;九盛纸业、飞达纺织等20余家千万元以上工业企业相继上马;2000多名投资者落户经商置业,镇域经济生机勃发,前景广阔。这里经济发展环境十分优越,2004、2005连续二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评全县第一;2005年又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乡镇”称号。2005年,全镇实现GDP14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7.3亿元,实现财政收入98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970元。12012年,全镇实现GDP40亿元,其中规模工业总产值20亿元,实现财政收入3426万元,

11、农民人均纯收入9968元。农业石牌以农副产品加工贸易园和专业市场为建设重点,着力培养繁荣有序的农村市场。先后规划市场建设用地240多亩,投资1300余万元建成生猪、木材、水果、蔬菜和综合农产品五大市场,其中综合农贸市场、皖江步行街被评为“全国文明集贸市场”,日均交易额超过百万元。石牌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和土壤条件,蔬菜种植已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全镇蔬菜种植面积达26000亩(含复种),其中大棚蔬菜种植面积7000余亩,年产优质蔬菜8000万公斤,品种多达数十个。每天来自全省以及江苏、浙江、上海、湖北、江西等地贩运蔬菜的客商数百人,各种蔬菜平均日外销量达20万公斤,高峰时达50万公斤。石牌镇境内

12、大小河流纵横交错,湖泊池塘星罗棋布,可养水面积达10000亩,由于没有任何污染源,水质相当优良。水产品除四大家鱼外,黄鳝、甲鱼、螃蟹、鳜鱼、龙虾、泥鳅等名优珍稀品种应有尽有,年水产品总量4500吨,其中名优水产品580吨。尤其是网箱养殖黄鳝在全镇已形成气候,全镇网箱养殖黄鳝达6600个网箱,年产量达30万斤,成为石牌地区一大特色产业。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当前我国农业正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市场约束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这预示着农贸市场在农产品产销中的地位和作用将进一步强化。因此,正确地认识与分析形势,把握机遇,对做好当前市场建设、管理和服务工作有着重要

13、意义。石牌镇是安徽省农副产品聚散地,每年成百上千吨的蔬菜销往外地。主要销售往合肥、武汉、九江、安庆等10余个城市,每年蔬菜外销达35000多吨,销售额4000万元,目前城区农贸市场设施极其简陋,只有几个水泥摊位,连遮风挡雨的基本设施都没有,占路为市情况非常严重。随着城区面积和人口的急剧增长,已根本无法满足市民购物、消费的需求,又是位于老县城中心,没有提质、改造、扩容空间。且占道(消防通道)经营,占路经营现象突出,广大市民购物、消费、出行十分不便,同时,对城区的环境卫生,市场管理带来严重影响,社会反映强烈。为进一步加快我县农贸市场体系建设步伐,切实改善贫困地区城乡消费环境,拉动生产,促进消费,扩

14、大内需,2014年10月17日县长郭家满主持召开县政府第28次常务会议,会议研究了县城幼儿园(石牌)改制有关事宜,会议明确县政府依法收回县城幼儿园(石牌)划拨土地使用权给石牌镇政府,用于公益性菜市场建设。 (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根据石牌镇的地理位置和在全县经济中的重要作用,石牌镇中心路菜市场定位为区域性市场,以石牌镇为中心,半径在20公里以上,以当地生活消费为主的消费市场,服务覆盖人口在10余万人;充分利用我县的农产品资源优势,逐步把当地的特色农产品推向省内市场和周边省份市场。在我国农产品商品流通量中,蔬菜、水果、水产品、禽蛋、猪牛羊肉的很大部分,都需要通过农贸市场进行流通。从长远看,各种“

15、菜篮子”产品的生产、加工、储运和销售,将逐步联成一体,越来越兴旺发达,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中发展前景继续看好的大产业。怀宁县石牌镇中心路菜市场的建设对加快石牌镇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开发农村市场,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以及发展外向型农业、特色农业、现代农业,繁荣地方经济,带动产业升级和全方位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积极的推动作用。3.项目建设意义怀宁县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地区,近年来随着国内、国际农产品市场化步伐的加快,农业的快速发展与经济效益不高的矛盾,农产品封闭式区域性流通和社会化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正在逐步显现出来,农产品市场的培育滞后于生产发展的需要,农产品

16、卖难问题和农村剰余劳动力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其根本原因是缺少专门化的经营性组织和规范的专业化市场从事农产品的大批量、跨地区流通和销售,不能解决千家万户分散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制约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的实现。因此,通过建设上规模、上档次、功能配套、管理规范的农产品交易市场,可以将千家万户分散的小生产组织起来,引导农民按照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逐步形成区域化、产业化、规模化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当前农产品供应已告别短缺,许多农产品的出现供大于求;转变为买方市场的情况下,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是促进农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农业结构调整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只有加强市场调研,准确把握市场脉搏

17、,引导广大农民发展适销对路的优质农产品,农业结构调整才能取得实效。市场不仅是重要的商品集散中心,而且具有价格形成,信息传递等重要功能。商品价格传递市场供求信息,在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价格的条件下,需求方面和供给方面的任何变动都会在价格上迅速、灵敏地得到反映。而寻求效用最大化的消费者和寻求利润最大化的生产者则会迅速捕捉价格变动所反映的供求信息,调整自己的消费和生产决策。价格的基本功能是配置资源,在市场经济中,无论是对消费行为还是生产行为,价格都具有激励和约束功能。有利可图的价格激励生产者维持和增加产量,无利可图的价格则会推动其降低成本或减少产量,从而在产业之间调节了资源的配置。认真收集、分析研究市场

18、的价格信息、供求信息,把握市场脉搏。才能生产市场所需的、适销对路的产品,产品的价值才能得到实现。承担这一角色的恰恰就是处在农产品生产与流通中间环节的农村市场。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这也正是农村市场应该具备的基本功能。当人均国民收入达到800美元左右的时候,是经济的起飞期,也是农产品流通和农产品市场的现代化建设时期。我国已经基本具备了这一条件。由于农村市场既是各类农产品的交易中心,又是集散中心,奠定了它具有丰富的信息资源以及广泛的经营渠道和广大的客户(农户),同时农村市场配备的储运加工和多种服务功能,使得市场可以择优选配“订单”来安排“产单”,从而起到了调整和优化农产品结构与生产布局,引导农民按市场

19、需求进行组织生产。4.项目建设的产业关联度分析(1)改造提升传统流通产业的需要流通业是我国服务业中的传统行业,无论是增加值还是从业人数在服务业中都占有较大比重,对安置就业,活跃城乡市场和促进工农业生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怀宁县各种市场流通体系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基本上门类齐全,适应了在一定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足之处:一是原有零售网点和仓储设施老化、规模偏小;二是集贸市场和小商品市场建设滞后,临街设摊、布点,影响交通市容;三是农产品的集散能力弱,辐射范围偏小;四是市场分散、零乱不利于规范和管理。由此造成与开放搞活的大市场发展趋势不相适应。应该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多方筹资、量力而行”的建

20、设原则。实行以流通促生产的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市场流通的联结、稳定和引导、调节作用。市场流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联结作用和稳定作用,就是联结生产和消费,实现生产领域中创造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并可缓冲和分担生产领域的风险,完成社会再生产的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保证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周而复始的循环进行。二是引导作用和调节作用,就是通过为生产者提供产品品种、质量、数量、价格等方面的信息,为生产者创造竞争环境,引导生产者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开发新产品,影响和引导消费者的消费方向,调节各项生产要素的配置,调节消费需求和调节税利在国家、生产、流通和消费四者之间的分配。总之,从社会再生产的全过

21、程来看,没有商品生产,就没有商品市场流通;同理,若没有商品的市场流通,也就没有商品生产。“十二五”以来,安徽流通业步入了快速发展的历史阶段。分散于各地的小集贸市场、沿街摊铺正在被具有现代物流特点的连锁店、专卖店、批发市场所取代,一批具有整体竞争实力的大型流通企业通过资本运营、产业整合等多种方式,形成了具有自主产权、主业突出、核心能力强、跨地区经营的竞争优势,成为流通业整体升级的龙头企业。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国内经济已经全面融入全球化的进程,采用现代物流技术和高新技术培育外向型龙头企业、开拓市场、引导生产结构的调整、加快物流产业的形成,是拉动包括农产品在内的流通业升级的需要。(2)提高市场管

22、理水平的需要目前,怀宁县区域内的市场管理还普遍停留在低层次的管理上,市场管理欠缺,工商、税务、商品检疫检测部门的职能监管,信息交流、网上交易、物流配送等现代化市场必备的商品流通方式处于空白;二是低水平重复建设,设施简陋,火灾隐患严重。现有市场部分还属于马路市场,经营内容基本类同,专业化市场少,综合性市场多,绿地、公厕、垃圾集收等基本的公用设施欠缺和不足,道路硬化率低,环境卫生脏乱差突出,影响了乡镇的整体形象;三是农产品市场层次低,规模小。现有的粮油市场、瓜果市场、活畜市场、牲畜屠宰市场、蔬菜市场、百货用品市场、杂货用品市场均为以零售为主的露天和大棚式简易市场,批发功能不足,辐射范围小。市场用地

23、面积、建筑规模不足。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安徽的专业化商品交易市场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较为合理的布局,但是在经营上尚有待于进一步规范,产品质量有待于有效监督,商品价格有待于合理控制。专业化连锁专卖市场实施“生产工业化,质量标准化,经营连锁化,管理科学化”经营模式,集中经营同类型品牌系列产品,对产品名称、规格品质、商品价格、产地等统一使用规范的标识标注,以系列化、高质量、多品种、大批量、统一价格,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以较大的可选择空间,形成规模效益、品牌效益和健康、有序的市场竞争氛围。所以,发展包括农产品在内的物流配送,既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也是满足商品流通,规范专业化市场的需要。怀宁县石

24、牌镇中心路菜市场建设完善以后,可以通过市场的建立、管理水平的提高,为广大生产者提供农产品供需要求、价格信息,引导农民按市场需求调整结构,进行生产;为广大消费者创造一个丰富多彩的购物平台;为农业架起一个以流通促生产的桥梁。扩大交易规模,以品种多、质量优、批量大、价格稳定的产品满足市场需求,形成健康、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规范市场经营秩序,提高市场管理水平,增强市场活力,更好地发挥市场在区域经济中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为此,一是市场设立电子信息发布中心,为广大生产经营者搭建一个信息平台,及时提供国内外农产品供求、价格、技术、金融等信息,为客商和消费者提供产地价格、供应量、经济技术条件、产品质量、品种品

25、牌等信息,形成产供销、国内外双向信息交流。二是对进入市场的商品加强卫生、检疫、计量、标准等行政监督,以保护消费者的权益。三是规范管理,市场交易中废除一切地方保护行为,杜绝市场内的缺斤少两、欺行霸市等垄断行为。对区内区外客商一视同仁,营造一个公开、公平和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3)市场的建设关系到社会就业、农民增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当前我国农业发展正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市场约束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这预示着农村市场在农产品销售中的地位和作用将进一步强化。因此把握机遇,建设怀宁县石牌镇中心路菜市场,对扩大市场规模,提升市场档次,完善市场功能,加强市场管理和服务有着重要意义。

26、据统计我国农民收入构成中,出售各类农产品所得占总收入的60%左右,而在怀宁县,这一比率更高。绝大部分粮、蔬菜、水果、肉类、水产品等要通过农贸市场这样一个环节来进行集货和发散。随着粮、棉流通体制的改革,今后将有更多的农产品要直接或间接地通过市场进行流通。可以预见农贸市场将日益成为农民出售农产品,以取得货币收入的重要场所。通过对近几年怀宁县农产品销售情况分析表明,怎么把农民批量生产,集中上市的农产品及时地卖出去,并能卖个好价钱,是政府最为关心的,也是广大农民最为期盼的大事。这就离不开市场的作用,同时伴随各类市场的建设和规范,会引导越来越多的农民直接进入市场,从事农产品营销和相关的服务,拓宽了就业门

27、路,扩大了收入来源。因此,农贸市场的建设和发展,将直接关系到农民增收、社会就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当前我国农产品正遇到来自国外农产品深加工及现代流通方式的挑战。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产值大都占到农业产值的3-8倍,我国还不到80%;发达国家加工食品约占食物消费的80%,我国还不到30%。另据报道,进入市场交易的农产品,我国目前只有不足30-50%是通过组织化的集中竞卖形成集约化流通和社会化价格的,而日本的这个比率则在90%以上。因此,怀宁县需要进一步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迎接国际市场的挑战所带来的机遇。5. 项目建设的总体目标(1)项目建设依据怀宁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怀宁

28、县人民政府常务会议纪要(怀政办发第十六届第28号)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区域化、产业化需要农贸市场特别是产地批发市场的支撑。批发市场的兴起发展,使农产品的流通半径扩大,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得以更充分发挥,区域优势、资源优势得到有效利用。近年来,内地不少地区正是在批发市场的带动下,实实在在地走出了“建一个市场、兴一片产业、活一方经济、富一批百姓” 的成功路子,推进了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区域化、产业化。如山东金乡县120万亩的大蒜,广西横县15万亩的茉莉花,这些专业化、规模化商品生产基地的形成和发展,都是以批发市场为支撑的。各地的实践表明,以批发市场为龙头,具有投资少、辐射面宽、带动农户多的特

29、点,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种有效形式。(2)规划目标怀宁县石牌镇中心路菜市场建设工程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辐射区内外”的原则,充分依托怀宁县的资源优势,建设一个以实施“三绿工程”(倡导绿色消费、建立绿色市场、开辟绿色通道)为目标的涵盖城区的以各类农产品为主、功能齐全、管理科学的区域性中心现代化农贸市场。该农贸市场完全可以与已有的集贸市场联合互补,形成布局合理的、完整的市场网络体系。(3)指导思想1、以市场为导向,以地区、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为指导,以现代信息和物流技术为支撑,怀宁县石牌镇中心路菜市场为区域性现代化骨干企业为主体,充分利用农业资源优势,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益和市场

30、竞争能力,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市场设置信息管理、信息采集发布和电子结算系统,瓜果和蔬菜农药残留检测、病虫害检疫系统,商品储藏、物流配送系统,健全市场功能,提升交易档次,促进区域农贸市场管理体制的改革和现代化市场体系的建立。3、怀宁县石牌镇中心路菜市场位于怀宁县石牌镇石望路与中心路交叉口南侧,原幼儿园场地内,该项目符合县城总体规划的要求,无需拆迁和移民,以布局合理、功能齐全、机制健全、设施配套、运行规范、信息灵敏和起点高、规模化为原则,科学设计。(4)市场的发展方向1、把广大农民分散的小生产组织起来,引导农民按照市场需求调整种养结构,逐步形成区域化、产业

31、化、规模化的商品生产基地。2、建立适应商品特性的流通方式,按专业特点分层次组织批发市场和专业化商品市场,如粮食、水产品、肉品、百货用品、杂货用品等专业化市场。3、构筑多元化市场建设投资格局,发展区域合作等多元股份合作制,吸引和鼓励社会多方参与市场的建设。4、强化市场监督管理和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市场建设的现代化,规范化程度。加强法制建设,加强工商、税务等机构的执法力度。5、在发展商品市场的同时,重视发展要素市场,重视无形市场建设。培育发展产销中介组织。积极尝试推行大量农产品销售期货制、代理制、经纪人制,建立适合现代农业的产供销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广大客户提供从信息发布,交易配送到技术支持,从售前、售

32、中到售后的全方位服务。6、强化市场营销和市场管理的人才培养。7、农贸市场应在创新服务上下工夫,在深加工、物流、配送等现代营销服务上创新理念,开拓经营。第三章 市场分析1中国集贸市场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集贸市场蓬勃兴起和快速发展。随着国民经济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渐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农业市场化改革以及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集贸市场在促进产销衔接、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及引导生产资源市场化配置等方面的作用日显突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集贸市场在整个农产品流通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是联结亿万小规模生产者与消费者的重要桥梁,是商流、物流、信息流的集散中心,并承担着农产品集中、分散和价格形成

33、功能。在促进农业生产商品化、专业化、规模化、区域化、标准化和农产品大市场、大流通格局的形成,以及在引导农民调整农业结构、实现增产增收和保障城镇居民的“菜篮子”、“米袋子”供应等方面,我国集贸市场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从国际经验和国情来看,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集贸市场在农产品流通体系中仍将发挥重要的中枢作用。近些年党中央、国务院连续发布的一系列一号文件和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都明确提出要把加强集贸市场的升级改造和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作为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一、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改革发展的历程建国65年来,我国农产品

34、市场流通体系改革经历了艰苦探索和曲折发展的过程。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以前,城乡集贸市场屡遭遏制取缔,集贸市场缺乏赖以孕育、生存的体制环境和物质基础。1978年至1984年,开放集市贸易以及“菜篮子”产品的产销体制改革率先取得突破,集贸市场开始萌芽。1985年至1991年,国家全面改革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集贸市场蓬勃兴起与发展。2001年至今,集贸市场由数量扩张转向质量提升,在抓好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同时,重点完善市场信息化、质量安全监管等现代物流功能。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加入WTO以来,我国农业转入战略性结构调整的新阶段,这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强重大目标的关键时期。与此同时,

35、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更加关注农产品和食品消费的质量安全问题。在这样的农产品供给与需求背景下,我国集贸市场经过10多年快速发展,基本构建起以批发市场为中心的市场体系,批发市场建设发展由数量扩张为主转入以稳定数量、优化布局结构、提升质量档次为重点的新阶段。二、我国集贸市场发展现状(一)市场发展基本概况我国集贸市场历经20世纪90年代快速发展,此后进入市场布局调整、经营品种结构调整和市场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市场管理向规范化现代化迈进的新阶段。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统计,自2001年以来全国集贸市场数量稳定在4100多个至4300多个之间,而单体市场的交易规模明显扩大。另据农业部2013年不

36、完全统计,全国共有集贸市场3600多个,年交易总额14488.9亿元,平均每个市场年交易4亿元。在这些集贸市场中:按经营农产品种类分:粮油类212个,蔬菜类992个,水果类390个,畜禽类320个,水产品类182个,特产类246个,综合类1264个。按市场性质分:产地(含产销结合)型市场2631个,占集贸市场总数的72.9%;销地型市场975个,占27.1%。从年交易额情况看,全国共有年交易额亿元以上(含亿元)的市场1709个,占集贸市场总数的46.9%。其中年交易额亿元以上的产地(含产销结合)市场1151个,销地市场558个。(二)市场建设与改革发展取得重要成果1布局与结构调整初见成效。近些

37、年为适应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建设现代农业的需要,以及伴随着城市建设扩容和消费群体的集聚,集贸市场在发展中调整、以调整促发展,目前已基本形成了由产地市场、销地市场、集散地市场相互衔接配置,专业市场与综合市场优势互补的全国集贸市场网络,形成了全国农产品大市场、大流通的基本格局。2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一大批集贸市场在国家专项资金的引导扶持下,对市场内交易棚厅、场地道路、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进行了改造升级,市场交易条件明显改善。特别是大中城市的不少销地批发市场,根据城市建设发展和解决交通拥挤问题的需要,进行了市场搬迁。这些迁建的新市场在基础设施方面普遍加大了投入,提升了档次。3市场服务功能逐步配套。许

38、多集贸市场建立了市场信息收集发布平台、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系统,为进场商户提供餐饮、居住等配套设施;部分市场发展了农产品冷藏加工、分级包装和统一配送等业务,有些市场建立了垃圾污水处理系统。4产权制度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2000年以前,全国集贸市场中,国有和集体所有的市场约占2/3以上。2001年以来,伴随以实行股份制为核心的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逐步推进,国有经济逐步退出一些竞争性的非国家经济命脉的领域,集贸市场的产权改革逐步推开。截至目前,原来国有制集贸市场的大多数已实行了产权主体多元化的股份制,其中以市场管理层和员工参与持股的居多。这项重大改革强化了集贸市场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为市场建设与改革

39、发展注入了持续动力。5市场管理向信息化、现代化迈进。大部分集贸市场建立了面向社会公众的市场信息收集发布平台。其发布的农产品价格信息、成交量信息和供求双方信息,对引导农民调整农业农村经济结构、促进产销衔接、增加农民收入和稳定市场供应发挥了重要作用。市场内部管理信息化稳步推进。一批经济实力较强的集贸市场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行了客户管理、摊位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治安管理的信息化。变革交易方式。一些集贸市场摒弃了延续多年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现金交易方式,采用电子统一结算(含双方刷卡交易)方式。(三)存在的主要问题1地区发展不平衡,中西部地区和农村产地市场发展不足。目前集贸市场的建设速度

40、和发展程度,中、西部地区明显低于东部地区,农村远远落后于城市。全国成规模的集贸市场共4300多家,其中70分布在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仅分别占20和10左右。总体上看,大中城市作为商品农产品的集中消费地区,其销地批发市场的发展比较充分,设施条件较好;而农村地区,特别是中部粮棉油和蔬果主产区、以及西部特色农业地区的产地批发市场发展不足。这是落实统筹城乡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重大战略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2基础设施薄弱,与现代流通业态对接的配套设施建设滞后。总体上看,目前大多数集贸市场仍然停留在提供交易场地等最简易的条件,不少市场还缺乏遮阳避雨的交易棚厅,特别是一些产地批发市场的设施简陋,交易环境差,水

41、、电、路等公共设施保障能力不足,消防安全设施建设不到位。相当部分批发市场缺乏信息服务、质量检测、电子统一结算、安全监控、垃圾处理等配套服务设施,进入市场交易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隐患。农产品分选包装、冷藏保鲜、冷链物流和配送等设施更加奇缺,而这些都是建设现代化的集贸市场、完善市场服务功能的重要基础条件。3经营管理粗放,市场秩序比较混乱。多数集贸市场交易方式落后,市场管理“重收费轻服务”,停留在一般的物业管理与收费,以及卫生、保安等管理上,缺乏为商户提供便捷的交易结算、信息查询、冷藏保鲜等配套服务。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和改善市场运营管理还做得不够,对市场内商流、物流、人流缺乏及时有效的协调掌控机制与

42、手段,往往处于自发、无序即“乱哄哄”的状态。欺行霸市、假冒伪劣等现象时有发生。管理制度不够规范和健全。4流通主体组织化程度低,营销规模小、效率低。由于农民个体户或农村经纪人是目前承担农产品运销的主要力量,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起步较晚,集贸市场内大多数经销商的营销规模小、效率低,缺乏有实力、信誉好、规范化的大批发商、代理商组织,因此不能形成稳定的、规模化的农产品供应链条。而且,运销商与生产者之间是一种买断关系,这样既不利于提高农民在市场交易中的谈判能力,又不能使农民分享流通环节的利润。2国外集贸市场建设与运作管理模式从世界范围看,各国农产品市场体系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普遍性反映了农产品市场

43、流通的共同特点,特殊性反映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农业结构与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从而决定了集贸市场在这些国家和地区农产品流通中的地位和作用存在明显差别。以下例举东亚、美国以及欧盟等几种模式。(一)东亚模式:以小规模农户经营和农民合作组织为基础,以批发市场拍卖为中心的农产品市场体系。1批发市场在生鲜农产品流通中居主导地位。东亚地区国家的特点是人多地少,以家庭为单位的小规模农业生产方式占主导。随着市场开放和农产品进出口贸易自由化,它们的农产品流通,形成了以批发市场为枢纽,以专业门店、连锁超市、社区集贸市场等为零售终端,与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相结合的市场体系。在粮食流通方面,一般实行政府控制、统一

44、管理,而蔬菜、水果和水产品等鲜活农产品实行自由流通,批发市场是鲜活农产品流通的主要渠道。2政府高度重视扶持集贸市场建设。东亚国家和地区人多地少,农户家庭小规模经营的收入与其他产业相比,相对较低。为了稳定农业、稳定农民,政府当局均强调集贸市场的公益性,把扶持建设集贸市场,作为促进农产品生产和流通的合理化、保障国民生活安定的重要措施。3农民合作组织是农户联接集贸市场重要桥梁和纽带。无论日本、韩国或台湾地区,在农产品流通中,以农协、农会、农民产销班为代表的农民合作组织的作用都十分突出。它们一方面在产地将农户的产品集中起来,进行分选、包装和标识,大部分送到集贸市场委托批发商拍卖销售,一部分由农协自行统

45、一加工、冷藏保鲜和销售。日本农协在组建产地批发市场和集配中心、组织物流配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日本全国农协系统共有2800多个基层集配中心(集货场),同时建立了众多农产品运输联合会等合作组织,确保生鲜农产品快速运到批发市场。韩国政府资助农协建立产地农产品加工中心(综合处理场所),对农产品进行分选包装后送到批发市场拍卖交易,或直接销售给超市和团体消费者等。台湾的农会组织包括基层产销班,具备产品物资供销、技术推广和信贷保险三大职能。农会开办了许多产地批发市场和农产品超市、便利店,直接从事农产品流通。(二)欧盟模式:以中等规模农场和合作社为基础,批发市场交易和产销直挂方式并举。欧盟各国的农产品市场

46、流通体系分为一级网络和二级网络,一级网络以大型集贸市场为主,二级网络即指农产品零售市场。一级网点一般设在各大城市和交通方便地区,形成以批发市场、销售合作社、销售公司为主体的农产品集散网络,它们既带动周边地区的农牧业生产,又把产品销往国内外市场。欧盟各国普遍设立了由农场主自愿参加的农业合作社、农业工会、农业公司及农产品专业协会等农业合作组织与机构,分为全国性、区域性或行业性几个层次类型。这些农业合作组织都在不同程度上为农户提供农业产前、产中以及产后相关联的农产品仓储、运输和销售等服务,成为农户联接批发市场和大型超市的重要通道。(三)美国模式:以大农场生产经营为基础,农产品流通以农场与大型连锁超市

47、直接挂钩销售为主。美国农产品市场体系的特点是,粮食类期货市场发达,果蔬类以产地生产者或生产者团体将产品分选包装后直接销往城市大型超市、零售连锁店为主,经由批发市场销售的只有10%20%。由过去集贸市场为主渠道演变为产销直挂为主的市场模式,是与美国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城市商业模式发展相关联的。一方面,美国的家庭农场规模大,平均每个家庭农场约有耕地200公顷,并且实行机械化作业、社会化服务和企业化经营;另一方面,零售业连锁经营网络和超市、大卖场的发展使零售商的营销规模日趋扩大,要求货源稳定、供货及时、质量有保证,因此,由农场主直接供货或零售商到产地直接采购的流通方式快速发展。目前,在华盛顿、纽约、

48、洛杉矶等大城市都建有为数不多的大型销地集贸市场。这些批发市场中有的是由政府投资建设,有的是由公司集资建设的。在农产品集中产区,由地方政府投资建设了一批集散型的产地批发市场,并由政府派公务人员进驻市场实施监督管理。美国的集贸市场多是采取协商议价销售,很少实行拍卖制。3我国集贸市场未来发展方向(一)面临形势我国已进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新时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在国内农产品供求基本平衡、农业更加对外开放、农民增收难度加大,以及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日益提高的大背景下,加快集贸市场改造升级步伐,完善市场功能,构建现代农产品市场体系,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首先,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迫切需要加快集贸市场建设。良好的市场机制、顺畅的流通渠道将使农产品价格的形成更加透明、公正,准确的市场信息传播也更加迅速,这些将有效地引导农产品产销发展,有效地配置农业资源。其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