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城市道路优质毕业设计.docx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2440842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664.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道路优质毕业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城市道路优质毕业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城市道路优质毕业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城市道路优质毕业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城市道路优质毕业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摘要此次道路设计为城市支干路道路全长554.587m起点设计高程为378.78m,终点设计高程为385.05m,设计车速为30km/h,道路行车道设7m,双向双车道,左右侧人行道为3.5m。路基宽14m。此次设计中硬要处理项目包含: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路基设计、路基综合排水设计、沥青路面结构层设计和各部分内容相关表格和图纸。本设计是结合地形图及周围环境,根据设计规范、设计标准,对道路进行综合设计。关键词:城市支干路;平曲线;纵断面;横断面;沥青路面AbstractThe road design for the city branch road full length 554.58

2、7m starting point design elevation of 378.78m, the end of the design elevation of 385.05m, the design speed of 30km / h, road lane set 7m, two-way two-lane, left and right sidewalk 3.5m. Subgrade width 14m. In this design, the projects to be solved include: graphic design, longitudinal section desig

3、n, cross-section design, subgrade design, subgrade integrated drainage design, asphalt pavement structure layer design and various parts related to the table and drawings. The design is combined with topographic maps and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design specifications, desi

4、gn principles, the road for comprehensive design.第一章 绪论1.1 自然地理条件本设计路段所在地域为重庆市万州区五桥经开区百安大道下方,选址远离喧嚣闹市,自然人文环境优美,地理位置南临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院,北临百安大桥,西望滚滚绵延长江,东临白岩寨,和周围环境能够达成互通共融。属于山区,高差相差大,依据公路自然区划三级区划标准和水热平衡,此处地理位置属于V区西南潮暖区。1.2 水文气候条件气候条件:万州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带,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霜雪稀少。特征为冬暖多雾;夏热多伏旱;春早,气温回升快而不稳定,秋长,阴雨绵绵

5、。年平均气温17.7C,年平均年日照时数1484.4小时,年平均降水1243毫米,年平均蒸发总量达10.85亿立方米。水文条件:场区地下水关键为松散岩类孔隙水,补给水为大气降水。场地内亚粘土属弱透水层,强风化基岩区及砂岩透水很好,场地东高西低,整体地形坡度较陡,利于地下水排泄,从而形成地下水较差水质条件。1.3 工程概况城市道路计划是一个地域经济发展关键组成部分,合理交通计划、人流车流组织、道路设计有利于该地域居民正常生活和经济交流快速发展。使道路更有效发挥其独特作用,满足日常通行和货运要求。为满足重庆市万州区五桥经开区建设稳步推进、完善城市道路网部署,现结合已建成道路、建筑对万州经开区某某城

6、市支干路进行道路设计。道路全长554.587m,起点设计高程为378.78m,终点设计高程为385.05m,设计车速为30km/h,道路行车道设7m双向双车道,左右侧人行道为3.5m。平面设置2个转点,纵断面设置两个变坡点,道路两旁边坡采取植被防护。1.4 设计标准本毕业设计设计标准:落实“以人为本,循环经济,节省型社会和可连续发展”设计思绪,在满足相关要求和规范前提下,满足通常性需求基础上,正确了解计划意图,充足结合毕业设计现实状况建设条件,充足抓住本设计关键、难点和关键性问题,采取确实有效处理方法,做好毕业设计总体综合协调,提升对毕业设计了解和驾驭能力。第二章 平面设计2.1 选线 选线是

7、依据道路计划路线走向和技术规范,联结地形、地质条件和施工条件等要素,经过全方位对比,选择路线全过程。在合乎一个国家建设发展需要下,联合自然条件选定合理路线,使筑路费用和使用质量得到正确统一,达成行车快速安全舒适,经济稳定及结构物耐久、易于养护目标。选线人员必需认真落实国家要求方针政策,深入实际,综合考虑路线、路基、路面、桥涵等,最终选出适宜路线。 城市道路选线和城市道路网计划是分不开。城市道路网是编制城市计划时确定,它从总体上对每条道路提出了明确目标和任务。新建或改建一条城市道路时,首先必需了解该路在城市道路网中地位、意义及其和相邻道路关系,然后才能做出技术经济合理设计。对城市道路网基础要求是

8、必需满足交通方便、安全、快捷和经济,满足城市环境宁静、清洁、朴实和美观。城市道路网关键功效是:满足交通需求;重视环境保护;为市政工程提供场地;确保建筑艺术上要求。经过对项目现场实地查看,结合地形图,综合考虑以上各方面原因,在1:500地形图上采取图上定线方法定出图2.1所表示各交点。图2.1 道路平面设计图各交点坐标如表2.1所表示:表2.1 平面交点坐标表交点号X坐标Y坐标QD404598.0580 508247.0510JD1404670.2680508279.0520JD2404769.0180508590.9810ZD404804.8170508743.45802.2 平曲线设计2.2

9、.1 平面线形设计通常标准道路平面线形宜由直线、平曲线组成,平曲线宜由圆曲线、缓解曲线组成。道路平面设计应处理好直线和平曲线衔接,合理设置直线、圆曲线、缓解曲线、超高、加宽等。道路平面线形应该和地形地物、地质水文、排水等条件结合,和周围环境相协调,并应符合各级道路技术指标,重视线形连接和均衡,确保行驶安全性和舒适性。道路平面线形应直捷,连续,顺适,并和地形,地物相适应,和周围环境相协调。除满足汽车行驶动力学上基础要求外,还应满足驾驶员和乘客在视觉和心理上要求。保持平面线开均衡和连贯。应避免连续急弯线形。平面线形应有足够长度。道路圆曲线半径应采取大于或等于表2.2要求不设超高最少半径值。当受地形

10、条件限制时,可采取设超高推荐半径值。地形条件尤其困难时, 可采取设超高最少半径值。 表2.2 城市道路圆曲线最小半径表设计速度/(km/h)806050403020不设超高最小半径/m100060040030015070设超高推荐半径/m4003002001508540设超高最小半径/m250150100704020道路中心线转角a小于或等于7时,曲线长度往往看上去较实际长度为短。因为在曲线两端周围曲线部分被误认为是直线,只有在交点周围德尔部分才能看出是曲线,这么会给驾驶员造成急转弯错觉。平曲线长度应大于或等于要求值。如表2.3所表示表2.3 公路转角等于或小于7时平曲线长度公路等级一级公路二

11、级公路三级公路设计速度100806080604030平曲线长度通常值1200/a1000/a700/a1000/a700/a500/a350/a底限值17014010014010070502.2.2 设计参数确定本项目城市道路,参考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37)及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 193)确定以下参数。道路等级:城市支路设计车速:确定设计时速为30km/h车道宽度:3.5m 不设超高最小半径150m,设超高最小半径通常值为85m,极限值为40m。圆曲线最小长度为25米,所以道路设计时速较低故不设缓解曲线。最大超高横坡度为2%,停车视距为30m。2.2.3 平曲线半径选择此次设

12、计为城市道路,设计平曲线时是滴反复调查,查看地形图和实测对比调整,转角1为了设计衔接平滑、并和地形,地物相适应,则圆曲线半径为150m。转角2为了降低工程量故半径取值较大,反复研究确定为600m。2.2.4 平曲线要素计算初步设计直线+圆曲线组合并计算出圆曲线切线和转角和半径等曲线几何要素值。图2.2,依据在南方cass里面利用坐标计算方位角得出交点JD1偏角为=483155.5、曲线半径为R=150m,由此得出曲线主点测设元素计算公式以下: 图2.2 圆曲线元素依据上述公式,带入各交点半径和转角,分别算出L、和J和其它参数值。以交点1计算过程为例: T-切线长,mL-曲线长,m E-外距,m

13、 J-校正值,m以这类推,计算出其它交点L、和J和其它参数值参数,其结果见表2.4平曲线参数表,经验算全部平曲线要素均符合上述规范。表2.4 平曲线参数表交点号JD 桩 号J D 坐 标转 角()曲 线 要 素 表 (m)切线长度半 径圆曲线长度外距EXYTRL1K0+078.983404670.268508279.052右483155.567.621150127.056714.5372K0+402.896404769.018508590.981右42113.822.80860045.5930.4332.2.5 里程桩设计一、依据确定曲线形式、半径及其结合圆曲线要素等已知数据。可经过以下公式计

14、算出主点里程桩号。(1)曲线主点里程桩号计算公式以下:以交点1曲线主点里程桩号计算作为计算范例:已知起点(QD)桩号K0+0.000 坐标X=404598.0580,Y=508247.0510;JD1桩号K0+078.983坐标X=404670.2680;Y=508279.0520.JD1校正值桩号和桩号一致。以上就是圆曲线ZY、YZ、QZ、JD各点里程桩号。对于交点2各里程桩号参考附表。二、 设计里程桩2.3 弯道超高 在车辆驶入弯道时会因为受到离心力而轻易发生侧翻等危险,为了抵消或减小车辆在平曲线路段上行驶所产生离心力,将该路段横断面做成外侧高于内侧单向横坡形式,称为平曲线超高。当圆曲线半

15、径小于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 194)不设超高最小半径(R=150m)时,在圆曲线范围内应该设置超高。合理设置超高可抵消车辆驶入弯道产生离心力,提升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稳定性和舒适性。超高是为了抵消车辆在曲线路段上行驶时所产生向心力,弯道超高,当汽车在弯道上行驶时,产生横向推力及离心力。这种离心力大小,和行车速度平方成正比,和平曲线半径成反比。为预防车辆向外侧滑和倾覆,并抵消离心力作用,就需将路外侧抬高。设置超高弯道部分(从平曲线起点至终点)形成了单一向内侧倾斜横坡即超高。图2.3所表示: 图2.3 超高超高坡度按设计速度、半径大小计算,并结合路面类型、当地自然条件等最终确定。当超高横坡坡

16、度计算值小于路拱横坡时,应设置等于路拱坡度超高。设计时看参考表2.5城市道路最大超高坡度。表2.5 城市道路最大超高横坡 设计速度/(km/h)6050403020最大超高值横坡度/% 4 2超高过渡方法应该依据横断面形式和地形条件等原因来确定,而且应该有利于排水。此次设计时速为30km/h,圆曲线半径为150m,故不设超高。2.4 行车视距行车视距大小和机动车制动效率、行车速度和驾驶员克服障碍所采取方法相关。因为多数车辆以靠近或略低于计算行车速度运行,所以,按计算行车速度计算行车视距,现有利于确保安全,又有利于行车效率提升。在道路设计中确保足够行车视距,是确保行车安全、快速、增加行车安全感、

17、提升行车舒适性关键方法。行车视距包含停车视距、会车视距、错车视距、超车视距和避让障碍物视距等5种,另外还有弯道视距、纵坡视距及平面交叉口视距。对于城市道路上,停车视距和会车视距较为关键;而对于公路,后四种视距对安全行车影响较大。停车视距计算中驾驶员视线高为1.2m,障碍物高为0.10m。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停车视距见下表。汽车专用二级公路、二、三、四级公路视距应满足会车视距要求,其长度应大于停车视距两倍。工程尤其困难或受其它条件限制地段,可采取停车视距,但必需采取分道行驶方法。另外在合适间隔内设置满足下表所列超车视距“通常值”超车路段,最短不应小于下表中所列低限值。汽车专用二级和二、三级公路中,

18、宜在3min行驶时间里,提供一次满足超车视距要求超车路段。通常大于路线总长度1030,且设置应结合地形,并努力争取均匀。依据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37),本设计应该满足停车视距要求,道路平面、纵断面上停车视距应大于或等于表2.6要求;车道上对向行驶车辆有会车可能,应采取会车视距,其值为表2.6中停车视距两倍。如表2.6城市道路停车视距表表2.6 城市道路停车视距表设计速度/(km/h) 806050454035302015停车视距/m 1107050454035302015本城市道路设计时速为30km/h,则停车视距30m。对于曲线内侧受建筑物、树木、路堑边坡等限制弯道,汽车在曲线上行

19、使时,曲线内部视线可能被障碍物挡住,所以必需检验视距,对于需要进行工程处理来保持视距弯道绘出视距包络图。假如那个地方挡住了,必需进行立即清理。图2.3所表示,从汽车行驶轨迹线上不一样位置(图中1、2、3、4各点)看到视线(图中1-1、2-2、3-3、4-4)。它们长度全部等于视距S。和这些线相切曲线(包络线)称为视距曲线。在视距曲线和轨迹线之间空间范围,是应确保通视区域,在这个区域内如有障碍物则要给予清除。经图上检验,此次设计圆曲线满足停车视距30m要求。 图2.4 圆曲线视距包络图2.5 平面线性组合和衔接路线行车平顺性要求直线和曲线相互协调而有百分比地交替,路线直曲改变应该缓解均顺。平面曲

20、线半径、长度和相邻直线长度应该相适应。过长直线段会使司机感到疲惫,同时也是肇事原因之一,只有在公路所指方向地平线处有显著目标时才许可采取过长直线段。直线和曲线组合适当,能提升线性行驶质量。直线和曲线配合不好线性应予避免。2.6 道路平面设计关键技术文件2.6.1 直线、曲线及转角表“直线、曲线及转角一览表”是用表格来系统表示道路中心线设计形状一个方法,全方面地反应了路线平面位置和路线平面线形各项指标,它是道路设计关键结果之一。只有在完成“直线、曲线及转角表”以后,才能据此计算“逐桩坐标表”和绘制“路线平面设计图”,同时在作路线纵断画设计、横断面设计和其它结构物设计时全部要使用本表数据。经过精心

21、设计计算得出道路直线、曲线及转角表见附表2.3直线、曲线及转角表。2.6.2 各里程桩逐桩坐标表依据确定里程桩位置,用南方CASS成图系统绘图软件经过查询坐标方法得出各里程桩中桩坐标。各里程桩逐桩坐标见下表。 表2.7 逐桩坐标表逐桩坐标表编号里程桩号XY1K0+000(QD)404598.058508247.0512K0+011.363(ZY)404608.4462508251.65473K0+020404616.2378508255.37964K0+040404633.3648508265.67885K0+060404648.9707508278.16346K0+074.891(QZ)40

22、4659.4363508288.74787K0+080404662.7783508292.61188K0+100404674.5426508308.76769K0+120404684.0548508326.343910K0+138.419(YZ)404690.6769508343.519211K0+140404691.154508345.026212K0+160404697.1903508364.093513K0+180404703.2266508383.160914K0+200404709.2628508402.228215K0+220404715.2991508421.295516K0+2

23、40404721.3354508440.362917K0+260404727.3717508459.430218K0+280404733.408508478.497519K0+300404739.4443508497.564920K0+320404745.4806508516.632221K0+340404751.5169508535.699522K0+360404757.5532508554.766923K0+375.178(ZY)404762.1342508569.237524K0+380404763.571508573.8425K0+397.975(QZ)404768.600150859

24、1.096426K0+400404769.1342508593.049727K0+420404774.0541508612.434228K0+420.772(YZ)404774.231508613.185329K0+440404778.626508631.904630K0+460404783.1974508651.375231K0+480404787.7687508670.845732K0+500(ZD)404792.3401508690.316333K0+520404796.9114508709.786834K0+540404801.4828508729.257435K0+554.587(Z

25、D)404804.8169508743.4582.7 道路平面设计图道路平面设计图是道路设计文件关键组成。它反应了道路平面位置和经过地域地形、地物等,它是设计意图关键表现。道路平面线形努力争取平顺,转折不要过多过急。不然,路线走向曲折,往往限制人视野,影响行车所必需保持视距,使司机操纵困难,行车不稳定。明确了道路走向后,在合乎交通要求并适应地形、地物情况下,确定道路在平面上直线、曲线、缓解曲线,使线形平顺地衔接,组成道路平面线形设计,以满足汽车行驶安全和快速、人感觉变换舒适,和运输和工程合乎经济等要求。在做技术设计时,此次设计采取1:500百分比尺绘图。绘图范围在道路两侧红线以外20m地形、地

26、物。具体道路平面设计图见附图2.4道路平面设计图。第三章 纵断面设计 沿道路中线竖直剖切再展开为路线纵断面,它反应了道路中线地面高低起伏情况及设计路线纵向坡度情况,从而能够看出纵向土石方工程挖填情况。把道路纵断面图和平面图结合起来就能完整地表示出道路空间位置。纵断面设计关键内容是依据道路等级、沿线自然条件和结构物控制标高等,确定路线适宜标高、各坡段纵坡度和坡长,并设计竖曲线。3.1 纵断面设计标准本道路纵断面设计关键从以下几点考虑:1、纵断面设计需要满足纵向和竖曲线要求(最大纵坡、最小纵坡、坡长、最小半径和长度等),同时又能满足地形条件要求;2、纵坡设计确保驾驶员驾驶汽车时含有一定驾驶舒适性,

27、选择变坡点需要满足设计要求,道路起伏尽可能取小,要确保车辆能安全、舒适地行驶且能保持一定速度。3、在设计标高确定时,结合周围建筑物相对位置和标高确定相对合理道路标高,以确保汽车在该路径上稳定性和行车通畅(本路段和K18路终点想接,故起点标高以K18路终点标高起算);4、在纵断面设计中,考虑到道路土方填挖平衡,尽可能做到就近移挖做填,以降低借方和弃方,降低成本节省用地,保护自然环境;5、在纵坡连接段上,纵坡要适度,避免突变,纵坡在交叉口处,应设置平缓。3.2纵坡及坡长设计1、 最大纵坡要求最大纵坡是道路纵坡设计极限值,是纵坡线形设计一项关键指标。由各级道路坡度最大许可值道路纵坡设计定义,它是道路

28、关键控制参数,最大纵坡大小将直接影响路线长短、使用质量、安全行车和运行成本和工程经济性。设计坡度通常不超出最大纵坡,特殊情况需要超出设定最大纵坡坡度时需要加以解释说明。本设计时速为30km/h,最大纵坡为7%。如表3.1城市道路最大纵坡表3.1城市道路最大纵坡设计速度(km/h)806050403020最大纵坡推荐值/%455.5678最大纵坡限制值/%67892、 最小纵坡要求最小纵坡:各级公路在特殊情况下许可使用最小坡度值。 最小纵坡适用条件:横向排水不畅路段:路堑、桥梁、隧道、设超高平曲线、路肩设截水墙等。最小纵坡值:0.3%。 为使道路上行车快速、安全和通畅,期望道路纵坡设计小部分为好

29、。不过,在长路堑、和其它横向排水不通畅地段,为确保排水要求,预防积水渗透路基而影响其稳定性,均应设置大于0.3%纵坡,通常情况下以下小于0.5%为宜。当必需设计平坡(0%)或小于0.3%纵坡时,边沟应作纵向排水设计。在弯道超高横坡渐变段上,为使行车道外侧边缘不出现反坡,设计最小纵坡不宜小于超高许可渐变率。旱少雨地域最小纵坡可不受上述限制。3、 坡长限制依据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37),纵坡最小长度应符合以下要求,见表3.2纵坡最小长度要求:表3.2纵坡最小长度 设 计 速 度(km/h) 100 80 60 50 40 30 20 最 小 坡 长(m) 250 200 150 130

30、110 85 60最小坡长是两个变坡点之间最小水平距离。最短坡长限制关键是从车辆运行平稳性要求考虑。道路设计时速30km/h最短坡长为85m,也必需考虑大于两竖曲线切线长度之和。最大坡长限制是指控制汽车在坡道上行驶,当车速下降到最低许可速度时所行驶距离。本设计路段设计速度为30km/h不需要考虑最大坡长限制。3.3 纵断面设计步骤1准备工作纵坡设计前,应依据中桩和水准统计点绘出路线纵断面图地面线,绘出平面直线、平曲线示意图,写出每个中桩桩号和地面标高,并熟悉和掌握全线相关勘测设计资料,领会设计意图和要求。2标注控制点所谓控制点,就是指影响纵坡设计高程控制点。如起点、终点,道路沿线关键建筑物等。

31、 3试坡 试坡关键是在已标注“控制点”纵断面图上,依据技术指标、选线意图,结合地面起伏改变,本着以“控制点”为依据,照料多数“经济点”标准,在这些点位间进行穿插和取直,试定出若干坡度线。对多种可能坡度线方案反复比较,最终定出既符合技术标准,又能满足控制点要求,且挖填土石方量较小设计线作为初定坡度线,将前后坡度线延长交绘出变坡点初步位置。4.调坡调坡关键从以下两方面进行:1)结合选线意图进行调坡。将试坡线和选线时所考虑坡度进行比较,二者应基础相符。若有脱离实际情况或考虑不周现象,则应全方面分析,找出原因,权衡利弊,决定取舍。2)对照技术标准或规范进行调坡。具体检验设计最大纵坡、坡长限制、纵坡折减

32、和平纵线形组合是否符合技术标准或规范要求。尤其要注意陡坡和平曲线、竖曲线和平曲线、桥头接线、路线交叉、隧道及渡口码头等地方坡度是否合理,发觉问题立即调整修正。调整坡度线方法有抬高、降低、延长、缩短纵坡线和加大、减小纵坡度等。调整时应以少脱离控制点、少变动填挖为标准,方便调整后纵坡和试定纵坡基础相符。5.查对查对关键在有控制意义特殊横断面上进行。如选择高填深挖、挡土墙、关键桥涵及人工结构物和其它关键控制点断面等。其做法是:在纵断面图上直接由厘米格读出对应桩号填挖高度,将此值用“路基横断面透明模板”套在对应横断面地面线上,检验若有填挖过大、坡脚落空、挡墙过高、桥涵填土不够和其它边坡不稳现象,则需调

33、整坡度线。查对是确保纵面设计质量关键步骤,对一些复杂地段,如山区横坡陡峻傍山线,这一工作尤为关键。6.定坡经调整查对合理后,即可确定坡度线。所谓定坡,就是把坡度值、变坡点位置(桩号)和高程确定下来。坡度值通常是用三角板推平行线措施,直接读厘米格子得出,要求取值到千分之一,即0.1%。变坡点位置直接从图上读出,通常要调整到整10米桩位上。变坡点高程是依据路线起点设计标高由已定坡度、坡长依次推算而来。因为现在内业设计全部由道路CAD系统来完成,所以,坡段坡度也能够由CAD系统确定变坡点标高进行反算。7.设计竖曲线依据道路等级和情况,确定竖曲线半径,并计算竖曲线要素。8.高程计算依据已定纵坡和变坡点

34、设计标高及竖曲线半径,即可计算出各桩号设计标高。中桩设计标高和对应原地面标高之差即为路基施工高度,当二者之差为“”,则是填方;二者之差为“”,则是挖方。3.5 依据高差确定纵坡依据设计K0+0.000设计标高是378.784m,变坡点在K0+080.000m桩处设计高程为377.168m,二者之间高差为h=377.168378.784=-1.619m,同时两桩号间曲线间距为L=80m,其坡度为:同理可得出第二个变坡段坡度为1.15%。第三个变坡坡度为2.721%3.4 纵坡方案经过纵断面设计步骤,整理选择了此方案,图3.1纵坡断面图所表示:图3.1 纵坡断面图 此次纵断面设计,起点K0+000

35、.000m地面高程387.03m,设计高程378.78m。终点K0+554.587地面高程395.28m,设计高程385.05m。设置第一个变坡点在K0+080.000m,该变坡点设计高程为377.168m,第二个变坡点在K0+400.000m,设计高程为380.848m。第一段纵坡坡长为80m,坡度为-2.02%;第二段坡长为320m,坡度为1.150%;第三段坡长为154.587m,坡度为2.721%。此次纵断面设计坡度平缓起伏合理,坡度考虑非机动车爬坡能力,还要考虑沿线地形、地下管线、水文、气候和排水要求。坡度和坡长满足规范设计要求,填挖方量较为均衡,经济上合理。 表3.1 纵坡设计结果

36、表变坡点变坡点桩号设计高程/m坡长/m纵坡值/%QDK0+000.000378.78421K0+080.000377.16880-2.022K0+400.000380.8483201.150ZDK0+554.587385.0542154.5872.1083.6竖曲线设计竖曲线设计在纵断面上两个坡段转折点,为便于行车,起缓解作用一段曲线。竖曲线形式课采取抛物线或圆曲线,在使用范围内二者差异不大,城市道路通常采取圆曲线作为竖曲线。纵断面上两个相邻不一样坡度线交点,为了确保行车安全、舒适和视距需要。3.6.1设计技术规范依据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37),曲线最小半径和最小长度以下表3.2。表

37、3.2 曲线最小半径和最小长度设计速度(km/h)80605045403530252015凸行竖曲线半径(m)极限最小值3000120090050040030025015010060通常最小值45001800135075060045040025015090凹形竖曲线半径(m)极限最小值1800100070055045035025017010060通常最小值27001500105085070055040025015090竖曲线最小长度(m)70504040353025202015依据上表能够得出,设计速度V=30km/h时,凸形竖曲线半径极限最小值为250m,通常最小值为400m;凹形竖曲线半径

38、极限最小值为250m,通常最小值为400m,竖曲线最小长度为25m。则此次设计竖曲线取值4000m,2500m。3.6.2平曲线和竖曲线组合通常标准道路线性情况是指道路平面和纵断面所组成立体形状。线性设计首先从路线计划开始,然后根据选线、平面线形设计、纵断面线性设计和平纵线性组合设计过程进行,最终展现在驾驶员面前平、纵、横三者组合立体线性,尤其是平、纵线性组合对立体线性优势起着至关关键作用。平、纵线性组合设计是指在满足汽车动力和力学要求前提下,研究怎样满足视觉和心理方面连续、舒适和周围环境协调和良好排水条件。(一) 组合标准: 平面和纵断面组合应该遵照以下设计标准: 1.应该使线形在视觉上能够

39、自然地诱导驾驶员视线,而且使其视线保持连续性,同时需要避免平面、纵断面、横断面极限值相互组合。2.平面和纵断面线形应该相互对应,技术指标方面大小应均匀连续,和相邻路段各项指标应均衡且连续。3.横坡和纵坡组合需适当,且应该有利于路面排水和行车安全。4.应该注意线性和自然环境和景观配合和协调,以减轻驾驶员疲惫和担心程度、,尤其实在路堑地段,要注意路堑边坡美化设计。3.6.3 “平包竖”标准 竖曲线是设在纵断面上两个坡段转折处,为了便于行车,起缓解作用一段曲线。在设计竖曲线时候必需遵从“平包竖”标准。 所谓“平包竖”即是:1平曲线和竖曲线应相互重合,且平曲线应稍长于竖曲线。2平曲线和竖曲线大小应保持

40、均衡。3暗、明弯和凸、凹竖曲线。暗弯和凸形竖曲线及明弯和凹形竖曲线组合是合理、悦目标。图3.2 平纵组合平、竖曲线应避免组合:(1)要避免使凸形竖曲线顶部或凹形竖曲线底部和反向平曲线拐点重合。(2)小半径竖曲线不宜和缓解曲线相重合。(3)计算行车速度40km/h 道路,应避免在凸形竖曲线顶部或凹形竖曲线底部插入小半径平曲线。(4)平面转角小于7平曲线不宜和坡度角较大凹形竖曲线组合在一起(5)在完全通视条件下,长上(下)坡路段平面线性数次转向形成蛇形组合线形,应极力避免。3.6.4 竖曲线计算竖曲线要素:坡度差(相邻两条坡度线坡角差): 竖曲线长度:竖曲线切线长:竖曲线外距:图3.2 竖曲线示意

41、图图3.2所表示,设变坡点相邻两纵坡坡度分别为i1、i2,它们代数差用表示,即 ,当为“+”时,表示凹形竖曲线;当为“-”时,表示凸形竖曲线。以变坡点1为例:变坡点桩号K0+080.000设置竖曲线,已知该点前段坡度为-2.02%,后段坡度为1.15%,坡度差=1.15%-(-2.02%)=3.17%,竖曲线为凹形竖曲线。计算竖曲线要素:变坡点桩号K0+080.000,高程377.168m,i1=-2.02%,i2=1.15%,设竖曲线半径为R=4000m曲线长:切线长: 外距:满足规范要求,故变坡点K0+080.000确定竖曲线半径为4000m。计算设计高程:竖曲线起点桩号=(K0+080.

42、000)-63.4=K0+016.6竖曲线起点高程=377.168+63.42.02%=378.449(m)竖曲线上任意点设计标高:(计算以K0+040.000为例)凹形竖曲线 X-计算点桩号和竖曲线起点(或则竖曲线终点)桩号差 H1-计算点切线高程 H-设计标高则桩号K0+040.000设计高程为377.906m。其它各里程桩高程计算因为起点K0+000.000设计高程378.784m。依据坡度和圆曲线起点高程分别计算出其它各里程桩高程,公式以下:其中:Hn本里程桩高程; Hn-1上个里程桩高程; i坡度; Lnn-1本里程桩和上个里程桩之间距离。以K0+20.00桩为例:以这类推,其它各桩

43、号设计高程见路基设计表。3.7城市道路纵断面图设计图城市道路纵断面图通常包含一下内容:道路中线地面线,纵坡设计线,施工高度(挖填值),土壤地址剖面图,沿线桥梁位置,街道沟类型和孔径,沿线交叉口位置和标高,眼线水准点位置、桩号和标高等。本段道路优化设计段纵断面图,依据确定纵断面设计,结合各个标准桩号和特殊点(如ZY点、QZ点、YZ点)原始地貌标高和设计高程。先绘制方格网,根据纵向为高程,横向为里程桩号,且纵向百分比为1:200,横向百分比为1:;然后依次列出设计路面高程、原地面高程、挖填高度、里程及桩号、坡度坡长、直线及平曲线等,经过上述计算过程,分别填写,最终在方格网中依据里程桩号所对应设计高程和原地面高程,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