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张掖方言中的“咧”字考究-现代汉语论文.docx

上传人:胜**** 文档编号:2435860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956.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张掖方言中的“咧”字考究-现代汉语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张掖方言中的“咧”字考究-现代汉语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张掖方言中的“咧”字考究-现代汉语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张掖方言中的“咧”字考究-现代汉语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张掖方言中的“咧”字考究-现代汉语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 23 页 共 23 页张掖方言中的“咧”字考究【摘要】本论文主要论述了张掖方言中的一个特殊字“咧”的字形考究、语音考究、语法功能分析、产生与历史溯源。在此之前,有关张掖方言的研究一直没有很多的记载,甚至没有留下很多学术论文、书籍,而有关于“咧”字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故在此对这个在张掖方言中特殊的字进行考究。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此部分简要叙述了张掖地区的发展历史、方言现状、方言发展历史以及特殊字“咧”的引出。第一章“咧”字的字形考究。此章节主要论述了对“咧”字字形结构的分析,和该字形结构所蕴含的意义探究。第二章 “咧”字的语音考究。此章节主要论述“咧”字的音素分析、音节结构分析、特

2、殊的语流音变、特殊音变的实际应用特点。第三章“咧”字的语法功能考究。此章节主要论述“咧”字的所属词类分析、句法成分分析,并特别提出“咧”的实词虚化以及不同语境下的活用。结语部分总结“咧”字的产生、演变、以及它在张掖方言中的重要程度。【关键词】张掖方言,“咧”字的字形结构,特殊音变,语法功能,实词虚化目录绪论(一)张掖地区发展历史P2-P4(二)张掖地区方言概况P4-P51.张掖方言发展历史P42.张掖方言研究现状P5(三)张掖方言中“咧”字的特殊现象P5-P6(四)选题意义、研究理论与方法P61.选题意义P62.研究理论与方法P63.语音部分合作人P6一、“咧”字的字形考究P7-P9(一)字形

3、结构分析P7-P8(二)字形结构意义探究P8-P9二、“咧”字语音考究P9-P10(一)音素分析及音节结构分析P91. 特殊的语流音变P92.“咧”字的音变及功能P93. 实际应用特点P10三、“咧”字的语法功能分析P10-P19(一)“咧”字所属的词类分析P10-P131.句法成分与词义分析P102.成词形态分析P113.句法成分下的“咧”P12-P134.“咧”的语法功能P13(二)“咧”的实词虚化P13P191.“咧”动词义的隐喻P14-P152. 拟声词“咧”的推理P15-P163. 动词义与拟声词义“咧”的泛化P164.虚化的“咧”与动态助词“了”的音变P16-P185.“咧”虚化后

4、的语法功能简述P18-P19(三)不同语境下的活用P19结语绪论(一)张掖地区发展历史据甘肃通志和甘州府志记载,张掖早先时期被称为西戎地。有清代甘肃著名学者张澍辑注十三州志居延泽条目下说:“居延泽,古文以为流沙黑水,出张掖鸡山,亦名玄圃。娥氏女简狄浴于玄之水即此水也”。 选清代,张澍辑,十三州志居延泽史记殷本纪中记述:“殷契母日简狄,有娥氏之女,为帝喾次妃”。 选司马迁史记殷本纪,商务印书馆ISBN:9787100100342,2013年11月1日版诗经商颂玄鸟篇也说:“有娥方将,帝立子生商”,汉郑玄笺注时说:“禹敷土之时,有绒氏之国亦始大”。 选方玉润诗经原始商颂玄鸟,中华书局ISBN978

5、7101049930,2011年3月版这些记述表明,早在5000年左右的五帝时期,居住在张掖黑河沿岸的西戎就已经产生。陈鸿钧教授在从古文字形上看古“华夏”与“四夷”的关系古文字鬼、羌、夷、荆的反馈(1999年)一文中提到:“我国各族之间的关系远在奴隶时代的商周就出现了强烈的不平等,占统治和3主导地位的华夏族产生了“中国”与“四夷”的观念,进而又有了东夷、北狄、西戎、南蛮的观念”不仅仅如此,陈教授还论述到:“甲骨文、金文中大量充斥如许族称的字样,将之书写固定下来。”这也从侧面说明,早在原始时期,中原就开始与西戎进行交流。西戎东迁后,河西地区又为氐羌所据。说文解字注:“羌,西方牧羊人也”; 选说文

6、解字,中华书局ISBN9787550237308,2014年10月版诗经商颂长发篇中说:“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 同注3甘州府志世纪上中也说:“武王克纣后,西旅底贡厥獒。” 选甘州府志钟赓起著,甘肃文化出版社其后氐羌东移,千里河西又为月氏、乌孙共同居牧,并以张掖黑河为界,月氏居东,乌孙居西。其后月氏逐渐强大(甚至可以以“有控弦之士十余万”来形容),遂渡越黑河打败乌孙,占据整个河西,而且还在黑河西岸修筑了驰名中外的昭武古城。这时居牧于河西东北部的匈奴单于头曼,也将其子冒顿(音墨毒)质于月氏,后又发兵攻打月氏。西汉文帝四年(公元前176年),冒顿单于罚右贤王使至西方击月氏,

7、杀月氏王。河西走廊为匈奴右贤王亲属浑邪王和休屠王所据。汉武帝在建元三年(前138年),派张骞出使西域。汉元狩二年(前121年),又派骠骑将军霍去病将万骑,在山丹焉支山下横扫匈奴浑邪王大军。同年盛夏,霍去病又和合骑侯公孙敖出北地(今庆阳地区)讨伐匈奴,于朔方郡属窳浑县鸡鹿寨进入漠北,沿龙城古道直达右贤王的老巢一居延地。在沉重打击右贤王后,沿弱水而上,在黑河西岸的觚得城,歼灭浑邪王主力,进而攻入祁连山,征服臣服于匈奴的小月氏人。武帝三年(前120年)秋,匈奴浑邪王杀休屠王归汉,出现了千里河西空无匈奴的局面。汉武帝于元鼎二年 (前115年),在黑河西岸的危乐得王城设置酒泉郡,元鼎六年(前111年),

8、又取“张国臂掖,断匈奴右臂,以通西域”之意,在黑河以东的广大地域设置张掖郡。到西晋末年,由于晋室内乱造成社会大动荡,出现了“秦川中原血没腕,唯有凉州依柱观” 选资治通鉴谣谶里的五凉,中华书局ISBN 9787101098570 2013年12月的情景。北魏太武帝时期总理凉州军政的乐平王拓跋丕,把凉州府治移到张掖,称西凉州,到西魏废帝三年(554年)又改西凉州为甘州。到隋代初年,张掖事实上已成为中原和西域贸易的重要商埠。隋大业三年(607年),隋炀帝派尚书左丞裴矩来张掖,掌管张掖同西域贸易等事宜。他到张掖后,除掌管中西贸易外。还往来于武威、敦煌间,“寻访书传,采访胡人,” 选西域图记编绘成容有4

9、4国地情的西域图记三卷。唐王朝建立后,张掖的经济文化进一步发展,诗人元稹在他的西凉伎中生动形象地描绘当时情景说:“吾闻昔日西凉州,人烟扑地桑柘稠,葡萄酒熟恣行乐,红艳青旗朱粉楼” 选唐诗三百首西凉伎元稹中国华侨出版社ISBN 9787511356932 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反叛,唐肃宗调河西军东进平叛,吐蕃奴隶主即挥军河西攻占凉州。吐蕃奴隶主统治历时80余年,直到张义潮奋起反抗,才结束了吐蕃奴隶主对河西的统治。唐宣宗大中五年(851年)张义潮起兵,具有一定兵力的庞特勤部族除协助张义潮打击吐蕃外,还遣使入唐朝贡,唐宣宗当即册封庞特勤为怀建可汗,并准其在甘州设立牙帐(王庭)。先后共历九世

10、,约170余年,史称“甘州回鹘”。到北宋仁宗天圣六年(1028年),西夏党项羌李元吴攻占甘州,回鹘政权覆灭。西夏统治河西长达198年。南宋理宗宝庆二年,西夏宝义元年(1226年),蒙古汗国成吉思汗率大军攻占西夏甘肃军司,灭西夏。元太祖忽必烈至元年间,元王朝在甘州设置甘肃路,继而又改为甘州路;明洪武五年(1372年)明太祖朱元璋遣派大将军徐达,率大军攻占和林,甘肃属陕西布政使司和陕西行都指挥司,在甘州设置甘肃卫,继而又改为甘州卫。并从秦,晋、关、陇向河西移民。汉民族和汉文化再次大规模地涌入河西和张掖。河西各地至今仍流传有:“若问故乡在何处,山西洪同大槐树”的民谣,极大地改变了河西民族构成。 清时

11、期,张掖为甘州府治所,甘肃提督统军驻地。这一时期,全国各地商人云集张掖(甘州),建立商帮会馆,如山西会馆、陕西会馆、直东(河北、山东)会馆、凉州会馆、镇蕃(民勤)会馆,两湖会馆、河南会馆。各大商团贸易活动辐射新疆、蒙古等西北广大地区,甘州成为河西商业中心和日用杂品的中转批发市场。清末,张掖人王之佐留学日本时,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回乡后宣传革命主张,他的致马安良书,公开支持武昌起义、拥护共和、废除帝制,风靡全省。1927年 民国政府设张掖县。1985年5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撤销张掖县,设立县级张掖市以原张掖县行政区域为张掖市的行政区域。2002年3月1日 国务院批复撤销张掖地区和县级张掖市

12、,设立地级张掖市。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甘州区南环路。张掖市设立甘州区,以原县级张掖市的行政区域为甘州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县府街。地级张掖市辖原张掖地区的临泽县、高台县、山丹县、民乐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和新设立的甘州区。(二)张掖方言发展概况 1.张掖方言发展历史张掖方言的发展历史要追根溯源到远古西戎时期。西戎与上古时期的炎帝、皇帝有着密切的关系,而皇帝、炎帝又分别代表着中原地区的文明,俩者之间的语言和文字必定会相互交流,或者说早先的张掖方言萌芽很受中原语言的影响。到周文王之父季厉时,他臣服于商,并依靠商朝对周边西戎进行讨伐,古本竹书纪年载:“武乙三十五年,周王季伐西落鬼戎,俘十二翟王。”

13、 选古本竹书纪年辑证(王国维撰;黄永年 校点,辽宁教育出版社ISBN 9787538247695,1997年版)这里的西落鬼戎就是指西戎,鬼戎则是对西戎的贬称。西落鬼戎据记载主要集中在当时周原以西陇原地区,而一次讨伐就“俘十二翟王”,最可见当时西戎的势力范围很广大。并且,在甲骨文中也发现“戎”字,说文解字中也对“戎”字做出解释:“戎,兵也”,风俗通义中说:“戎者,凶也。” 选风俗通义校注中华书局ISBN 9787101073850,2010年版也可以见得,远古时期的西戎方言就已经和中原地区华夏民族的方言有了交流。自西戎东迁后,河西地区被羌人占据,说文解字有“羌,西戎牧羊人也。从人从羊,羊亦声。

14、”风俗通义有“羌,本西戎卑贱者也,主牧羊。故”羌”从羊、人,因以为号。”,从流传下来的典籍中,也可以见到当时中原文化与偏远的西落文化的交流。虽然西戎,羌羝的文字和语言早已不复存在,但是它们的的确确受到过中原语言的影响,或者说这种影响在中原语言中被保存了下来。直至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依然与西戎进行着交流,史记秦本纪中记载“申骆重婚,西戎皆服”;“不废申候之女子为骆适者,以和西戎。” 选史记秦本纪申骆重婚,西戎皆服,所以为王。王其图之。”於是孝王曰:“昔伯翳为舜主畜,畜多息,故有土,赐姓嬴。今其後世亦为朕息马,朕其分土为附庸。”邑之秦,使复续嬴氏祀,号曰秦嬴。在人口的流动中,河西地区的方言也与中

15、原方言进行着交流与互动。直至秦统一六国,在现在的张掖地区设立凉,立“张掖”为郡县。河西地区的语言文与中原的进行了一次大的统一。往后,汉朝时期,河西地区往复在匈奴与汉朝之间易手。汉武帝时期,霍去病占领河西地区,这是对于河西地区来说是一次非常重要的语言文字的交流时期,大量的中原风俗语言的传入极大地改变了原有的语言状貌,同时河西方言又受到匈奴语言的影响,具有自己明显的特色。而晚唐时期和明朝时期的两次人口大迁徙在极大程度上改变了张掖地区的民族构成与人口数量。这个变化直接导致了河西走廊地区的方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柯蔚南(美 W. South Coblin)教授在中古到现代西北方言的发展一文中,详细论述了

16、河西地区甚至西北地区在这一时间段内发生语言变化:“河西走廊的情况有所不同,这不是我们可以安全地设想地兰银官话河西片区。” 选1994年美国中国语言学报第7期,柯蔚南(美 W. South Coblin)中古到现代西北方言的发展显而易见地,清末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几次政府有组织的大规模人口迁移也对河西方言,尤其是张掖方言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原本河西地区处在胡塞与中原地区的夹缝中,本地区的方言在受到来自两股语言文化的影响下自成体系,在新时期中,大量涌入的关中、东部沿海地区民众也把他们自己的方言带入了张掖地区。在交流的发展与深入,以及国家号召学好普通话的政策相作用下,张掖方言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具体

17、可以表现为大多数1980年出生的张掖市民失去了说老张掖方言的能力,部分农村居民仅仅只会掺杂着普通话的张掖方言,例如:大多数80后张掖居民在说“你怎zen15么me35了呢?”时,常常会说:“你咋ze53么m55了呢?但是,值得的注意是,在老张掖方言中,这句话的发音应该是:你咋za15料liou35咧li53呢? 详见张晓斌,张掖方言语音研究,西北大学硕士论文。(详见张晓斌,张掖方言语音研究,西北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6月20日)2. 张掖方言研究现状 近年来,在各方努力下,甘肃方言的研究发展十分迅速,自20世纪52年代后期,甘肃省教育厅组织多所高等院校对甘肃方言进行调查,并于1960年印甘肃方

18、言概况,并且在这一年赵浚教授发表了甘肃音略和甘肃方言中n与不分的问题。同时,在这个时期,黄伯荣教授和赵浚教授发表了兰州方言概说;兰大中文系编创了兰州方言;1985年高葆泰教授发表了兰州方言语系;刘玲教授发表了敦煌方言志(1988);王森教授编订兰州话语音档(1997);曹志耘教授发表敦煌方言的声调(1998);甘肃方言中的阳声调(2006,第二届西北方言与民俗国际研讨会论文)但是,被划分在兰银官话片区,河西片区中的张掖方言却一直是一个盲区,鲜有论文涉及。在对中国知网的检索中发现,十多年来有关于张掖方言的研究和论文不过十多篇,较为体系的有张掖方言无上声辩(何茂活);不同社会情境下的语言选择及其影

19、响因素以张掖方言为例;张掖方言词汇研究(孙月梅)中大部分是在列举张掖方言中的实词词汇构词特点,实词成句以及实词词汇在普通话词汇在词形,词义方面的差异,但是她却对张掖方言词汇中的虚词词汇一笔带过。在张掖方言语音研究(王晓斌)一文中着重叙述了张掖方言的声韵调系统,声韵调的配合关系和部分声韵调之间的变声。以及特殊的轻声,但是忽略了特殊虚词的变声。张掖诸县、市、志、方言章指纰(何茂活)也只是论述了张掖方言中的声调配合问题,调值问题,对词汇只做了简要的说明。河西走廊的汉语方言(张盛裕)本文则是将河西走廊中的方言词汇从敦煌方言,张掖方言,武威方言,肃南方言,高台方言的语音声调配合方面作了简要的说明而在对于

20、张掖方言的语流音变方面并没有做详细说明,还有张掖方言漫谈(胡永辉)等。即便是这些论文与参考文献很努力地去将张掖方言成体系化,也总是不能达到这个目标,大多数都是就一面而谈,甚至在细小的问题中,很多论文也会忽略一些至关重要的部份例如:张掖方言中“咧”字的考究。总体上看,张掖方言的研究持续时间相对较短,而且开始时间也比较晚。并且它一直被视为一个隶属于兰银官话的片区来进行研究,这种研究态度不免地会出现一些纰漏,甚至是出现一些错误。(三)张掖方言中的“咧”字特殊现象张掖方言中,被公认的语气助词有“了、lia、啊、咧等”,但是关于这些语气助词的研究十分少见,在最近的关于张掖方言的研究论文中鲜有发现,人们大

21、多数只是把它们当语气助词来进行研究,例如张掖方言词汇研究 选张掖方言词汇研究(孙月梅,西北民族大学,2015年(孙月梅,西北民族大学,2015年)。在这些研究中仅仅只是对这些语气助词一笔带过,尤其对“咧”字更是片言只语的介绍。但是实际上,在日常生活中“咧”字的意义和用法却不仅仅是作为语气助词那么简单。例如:你咧我咧?这个句子中第一个“咧”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是一个语气助词,它在句子中做的成分更相当于是一个连词。甚至“咧”字的语气语调的变化都会引起整个句意的变化,还是以“你咧我咧?”为例,当第一个“咧”读去声51或者阳平55而第二个“咧”读上声214或者阴平35时,句子意思并不是表达选择,而是强调

22、“我”。同时,这一种特殊的词汇的介入也影响着当地张掖居民的思维与生活习惯的变化。据此,我觉得有必要对这个在张掖方言中起着特殊的作用的词来进行考究。(四)选题意义、研究理论及研究方法1. 选题意义张掖地处西北,远隔东部地区与中原地区,历史上多年来都处在中央政权控制范围的边缘,并且其周边河西走廊的独特地质地形又为张掖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语言实验场所,独特的地理条件与社会条件使得张掖方言具有很大的独特性。张掖方言虽然隶属于兰银官话片区,但是张掖方言的一些语言特征却与兰银官话有着很大的区别。不能完全地将张掖方言并入兰银官话,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历史原因。张掖方言的发展历史可以从华夏尧舜、炎帝、皇帝的诞

23、生说起。现在之所以将张掖方言划为兰银官话的河西方言片区,这是因为历史上三次巨大的人口迁徙对原有的张掖方言进行了同化。但是这种方言本身内部就具有着其原始性,不能简简单单地将其并入兰银官话。总之现在对张掖方言的研究存在着很大的空白,急需要去被填补。尤其是在特殊词汇特殊虚词,而且“咧”字的特殊用法和特殊含义在现有的论文中并没有进行详细地论述。但是由于篇幅和本人的能力有限,故主要探讨张掖方言的“咧”字及其特殊含义与用法。2.研究理论与研究方法。本论文主要采用各种文献之间的对比以及田野调查法进行分析。在汲取前人智慧的基础上,深入社会生活进行语言调查。使用现代汉语(黄伯荣,缪旭东版)为主要研究思路和参考,

24、应用自己所学的现代汉语知识尽可能的真实,准确的记录张掖方言中“咧”字的字形结构,发音,虚化,产生及由来,以及这种特殊语言习惯对张掖人民的语言习惯,风俗行为的影响。并借助甘州府志主要历史参考材料,对张掖历史进行框架性结构叙述。同时竭尽所能在先人所编著的西北方言,张掖方言等著作中寻找线索,运用历史来进行分析和探究,通过列举大量实例来进行的语言分析并找出“咧”字其含义和功能!3. 语音部分合作人王瑞,男,18岁,初中文化,汽修工人。一直居住、成长在张掖农村,家住西关流泉四队,工作学习没有离开过本地,普通话不标准。王永满,男,64岁,小学文化,务农。一直居住、成长在张掖本地,家住西关流泉五队,没有接受

25、过现代普通话教育。张玉花,女,65岁,小学文化,闲居。一直居住、成长在张掖本地,小时候家住张掖农村,于成年搬入城市,没有接受过普通话教育。朱宏伟,男,20岁,初中文化,务农。一直居住、成长在张掖农村,家住花寨子村五队,初二辍学回家务农,基本没有受过普通话教育。闫美倪,女,43岁,高中文化,个体商户。一直居住、成长在张掖市,大部分时间待在张掖农村,没有受过普通话教育。笔者向这五位合作人至以最真诚的感谢。一、“咧”字的字形考究(一)“咧”字字形结构分析。 本论文秉持知识考古的精神,对“咧”字的字形结构分将从字形进行剖析,针对字形进行历史考察,包括对比古今字形,古今字义,最终确定“咧”字的字义。首先

26、,从汉字结构单位的角度对现行汉字的“咧”字的字形结构进行分析。“咧”字,共有九画组成,它是一个合体字。其笔画顺序为:竖(丨)、横折()、横(一)、横(一)、撇(丿)、横撇()、点(丶)、竖(丨)、竖勾(亅)。“咧”字由两层部件组成,第一层:口与列;第二层:歹与刀(刂)。 选现代汉语(黄伯荣,缪旭东版),关于汉字笔画结构的论述。对于咧字来说,“口”为单一部件,而“列”为复合部件。根据以上分析,“咧”字应该是合体字。属于左右组合中的左右结构,并且以口作为部首,“咧”字以口作为部首,说明这个字与语音,说话等动作关系有直接联系。从造字法角度对现行汉字的“咧”字的字形结构进行分析。在上文中提到,“咧”字

27、是合体字,这就直接排除了“咧”字为象形字和指事字的可能性,剩下就要从会意字和形声字角度考虑。接下来让我们回到汉字的起源上去探寻,最早的汉字为甲骨文,那么“咧”字是否存在于甲骨文中?根据郭沫若先生的研究文献甲骨文合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ISBN:9787500484622) 选甲骨文合集郭沫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ISBN:9787500484622),在现今破译出的甲骨文字中并没有见到“咧”这个字,所以我们现在必须退一步,从“咧 ”字的偏旁部首上以及组成成分上去考虑。首先着重于这个字的第二层结构,它的第二层结构由“歹”与“刀(刂)”组成,在甲骨文中“歹()”的上部像骨头破碎后的花纹,下部则像

28、死人的枯骨,同时根据顾沫若先生的甲骨文合集,可以推断出“歹”字的意思趋近于“分裂,分割,使破碎”,此外在犬_犭_歹_歺_车_车車(吴永亮DOI:10.15997 /j .cnki .qnjz.2013.21.002)一文中,也证明“歹”和“列”在甲骨文中的意思:;在小篆里“歹()”字的旁边新增加了“刀(刂)”旁,表示“用刀去割裂”,更加突出了“歹()”字在甲骨文中的形象。说文解字中讲到:“列(),分解也。”可见,“列”字实为“裂”字初文,再如荀子大略:“古者列地建国。”这里的意思是:“古代的人,分割土地来建立国家/城郭。” 选荀子所谓“列地”就是分割土地,分割势力来建立国家,建立城郭。古人又由

29、“列地”引申为“行列、位次”如左转僖公二十二年:“既济,而未成列。” 选左转这是表示:“军队已经度过了河,但是军士还没有排成队伍行列。”又如晋书宣帝纪所说:“帝歹阵以待之。”这句话的意思是:“宣帝(司马懿)分划排列好军队,等待着敌人。”这里的“列(歹)”的意思更加明确就是指“分裂,排列、行列”。那么在表示“分裂,排列、行列”的“列”字旁边加上“口”字来做部首,这表示什么?可以有俩种解释,第一种解释是表示一个动作,例如嘴角向俩侧扩张并极微小地张口;第二种解释是表示发出的一种声音。值得注意的是,第一种解释和第二种解释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故在此先对第一种解释进行论述。如果我们将“列”字所表达的含义(

30、分裂,排列、行列)来进行实化,它可以是一种将整块物体分隔开了的一个动作,也可以是把整块物体分割开来后表现出的形状,比如分列式和队列。由这个抽象的含义具体化,我们可以发现当人将自己的嘴角向俩侧颧骨方向伸展,同时微微张开嘴唇时,这里就出现了俩个与“列”意义相近的现象:狭长张开的嘴唇和整体分列后与分列体的对应关系十分相近。所以在这里,在“列”旁边加(口)来做部首,可以理解为一个人的面部表情动作:咧着嘴,笑;在张掖方言中,也有这个表述:“你为啥要咧嘴?”当我们确定第一种解释后,进行对第二种解释的论述就变得容易了。第二种解释是指:在“列”旁加(口)做部首可以指一种声音。当人作出“将自己的嘴角向俩侧颧骨方

31、向伸展,同时微微张开嘴唇”这个动作时可以发出声音,但是这个声音一般不能用常见的拟声词形容,例如:“啪、呼呼、哗哗、叽叽喳喳、噼里啪啦、噗噗、吧嗒”来进行形容,所以人们成习惯地就将这个动作也作为了拟声词来进行表述,这可以相当是一种用词法“假借”。并且在张掖方言里也有这一类表述:“你个瓜ku娃子ir不咧lie咧li咧lie的ti叫了liou。” 声调音标参见何茂活,张掖诸县(市)志章指疵,J(河西学院学报2001年9月第3期)这一句中,第一个咧lie为助词,和“不”搭配表“不要”之意,第二个“咧li”为动词,第三个“咧lie”为拟声词。笔者发现“列lie”字的发音和“咧lie”的发音十分相似,而“

32、咧”的偏旁是(口)。这样一来如果用形声字的左形右声形式就可以解释这个字形“口”为形旁,表示一种动作,一种状态,一个客观声音,而“列”字则可作为声旁,用来表示这种声音。但当笔者深入去分析时,又发现在张掖方言中“咧”字也可以是一个会意字(从口从列。):“列”可以表示一个动作(分开,排列、行列),而这个动作的承受体则为嘴唇(口),这个字就可以解释为:“将自己的嘴角向俩侧颧骨方向伸展,同时微微张开嘴唇”。综合俩者来看,客观地讲“咧”字应该作为一个亦声字(会意兼形声字)来解释更为合理“咧”,将自己的嘴角向俩侧颧骨方向伸展,同时微微张开嘴唇发出声音,从口从列,列亦声。(二)“咧”字字形结构意义探究上文写到

33、“客观地讲“咧”字应该作为一个亦声字来解释更为合理“咧”,将自己的嘴角向俩侧颧骨方向伸展,同时微微张开嘴唇发出声音,从口从列,列亦声。”,这是在张掖方言中“咧”字的字形结构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更体现在张掖方言的实际应用和口语化上,或者可以直接说正是这样一种长时间积累的约定俗成的语言习惯导致“咧”字的特殊字形结构出现。在笔者进行考察时发现,张掖方言中使用“咧”的频率十分高,“咧”在张掖方言里不但能充当虚词进行使用,有时还能够做动词,做副词来进行使用,同时这个词也可以充当拟声词。例如:在外面你不咧lie牙床gua子咧li行xa咧li咧li的ti叫了liou,行不行咧li,一天家咧li的di叫咧li

34、咧lie。 此为笔者实践调查所录。在这个句子中,处的“咧lie起尝试助词的作用,跟在动词“不”的后面表示劝解;处的“咧li”字”为动词,指“将自己的嘴角向俩侧颧骨方向伸展,同时微微张开嘴唇发出声音”这个动作;处的“咧咧lie”为副词,做“叫”的状语;处的“咧”为语气词,类同“啊”,表感叹;处的“咧”比较特殊,这个语境中“家咧的”意思为:像在家里一样,“咧li”字变音,其韵尾e变为i,加重语气表示特指和强调;处的“咧”为拟声词,作状语修饰前面的“叫”,表示“叫”的声音。在这个例句中的“咧”字意义和功能与这个字的字形结构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字形结构和类型不能确定为亦声字,例句中的、将很难解释。二、

35、“咧”字语音考究下面我对张掖方言中的“咧”字进行语音分析。在张掖方言的实际应用里,这个字的读音比较复杂,它的语流音变种类繁复,每个特殊的的音变都具有不同的意思。但同时,“咧”字的读音又有一般客观参考。因此,我将分俩个大模块来对“咧”字的语音进行分析,第一个是它的音素及音节结构的分析;第二个则是对特殊语流音变的分析。(一)音素分析及音节结构分析张掖方言中,包括零声母在内共有29个声母,29个韵母(参见张掖方言语音研究王晓斌2011年;张掖诸县_市_志_方言_章指疵_兼论方志方言章撰修有关问题何茂活2001年)。“咧li(lie)”共有一个音节,其中“ll”属于声母,为辅音;“iei”属于韵母,i

36、为辅音、为元音。在发音上,l为舌尖中、浊、边音,这点与普通话中的l的发音相似,都是要舌尖抵住上齿龈,软腭上升,堵塞鼻腔通道,气流震动声带,并从舌头的俩边通过而发出声音;iei为后响复元音、齐齿呼、复元音韵母,发音时先将舌尖抵住上齿背,开口度小,然后快速将舌尖划向上齿龈,同时张大口发i音。 参见张掖方言语音研究王晓斌2011年;现代汉语(黄伯荣,缪旭东版)。在笔者进行语音调查时,发现一般情况下(没有语境),单独念“咧”字时,声调一般为阴平(44)。“咧”字的结构成分、音位标音、注音咧lieli声母韵母声调说明ll韵头韵身韵腹韵尾ii元音韵尾辅音韵尾e阴平少韵尾下面对“咧”字进行音节结构分析。1.

37、特殊的语流音变在笔者的研究与考察中,发现在张掖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常常在使用“咧”字时对它的发音进行音变,并且在不同场合,不同语句中“咧”字的发音也会有一些差异。现将这些特殊的音变做一整理,并努力分析出这些音变所具有的含义。2.“咧”字的音变及功能(1)在阴平后变去声,表否定判断。举例:不pu咧li、不要iou咧li、不能ne咧li(2)在人称代词阴平后时,人称代词变阳平上,“咧”字不变调,表疑问。举例:他ta咧li?你ni咧li?呐na们me咧li?咱们me咧li?(3)在选择判断式的句子/短语后变去声,表选择判断关系。举例:是不是-咧li?对不对tui-咧li?成不成e咧li?好不好xao咧

38、li?(4)在反问疑问句/短语后“咧”字变阳平上,表反问质疑。举例:难道不是你ni咧li?真的不是你ni咧li?数学不是这样算的ti咧li?我做的有错uo咧li?(5)前有俩个并列的动词“咧”字变去声,表要求。举例:我看ka看ka(轻声)咧li。我玩玩ua(轻声)咧li。我摸摸mo(轻声)咧li。我瞭瞭liou(轻声)咧li。我碰碰pe(轻声)咧li。(6)俩个“咧”字并列出现,后一个“咧”变轻声。举例:叫咧li咧li。咧咧li地叫。咧咧li声。咧咧li。3.实际应用特点“咧”字在实际应用中,并不像以上所述的那么具有普遍性,而是以一种比较模糊的状态出现。尤其是在口语交际中,“咧”的语音往往变得

39、模糊,在句子连读中这个现象尤为明显。在日常的交际中,“咧”字在句子中被连读时,常常发生语音的模糊变化。比如:“你走不走oulie咧!”;“走oulie咧!”,在这来个例句中,走和咧的发音十分模糊,几乎是并为一个字来读,这个现象比较类似于普通话中的“儿化”,但是依然有区别在连读时“咧li”常常变音为lie,而且与之连拼的字的音调常常会变为轻声。还有这句:“不keklie咧算sua咧li。”这句话的意思是:“你不去就算了。(还带有一点讽刺意味)”(因为在张掖方言中ke没有相对的汉字表示,所以只能给出音标和拼音)在这个句子中,第一个“咧lie”发生了音变,并且与“kek”进行了连拼,读音上变为了轻声

40、,并且听起来宛如一个字。以上情况常常出现在张掖人民的口语交际中,笔者在询问三名来自农村的合作人时,这种现象出现的更为频繁。三、“咧”字的语法功能分析在笔者进行对“咧”字的语法功能分析时,必须先要澄清一点:在张掖方言中的“咧”字并不是有如虚词_咧_在张掖方言中的意义高天霞著(河西学院学报,2005年)等论文中所谈的那样把“咧”作为一个虚词来看,认为张掖方言中的“咧”仅仅是一个语气助词。笔者的观点是:张掖方言中的“咧”是一个实词,是一个动词(动作动词,及物动词),只是日后由于语言的变化和“咧”作为动词本身的局限性原因,久而久之这个实词就发生了虚化,并带有了很强的虚化特征。(一)“咧”字所属的词类分

41、析这一小节中,笔者将尽其所能地论述为什么“咧”字应该是一个实词以及它作为动词的一些语法功能。首先,这一节将分为:“咧”的语法及词义分析、成词形态分析、句法成分分析、语法功能简要概括这四个小节。1.“咧”的语法及词义分析。在正文第一章节“咧”的字形考究中,笔者详细论述了张掖方言下“咧”字的由来和这个字的含义,而本小节第一部分将要结合“咧”字的字形意义来进行论述。首先在词的意义上,“咧”本身就具有“将自己的嘴角向俩侧颧骨方向伸展,同时微微张开嘴唇发出声音*”这个意思,在张掖方言里我们也能常常见到、听到这样的一些现象:“不要咧着嘴。”;“我咧着嘴看着王二丫。”;“他咧上个嘴。”;“你咧个牙牙子。”;

42、“王小二咧着嘴”这些现象的出现不是在近几年才出现,在老一辈的人的话语中这些语言现象司空见惯,而我们语言研究的所不能避免的就是这些客观存在着的语言现象任何完备的理论都要经得起实践的考验,只要理论与客观事实不符,理论就应该做出反省。返回刚才的话题,在“不要咧着嘴。”;“我咧着嘴看着王二丫。”;“他咧上个嘴。”;“你咧个牙牙子。”;“王小二咧着嘴”等这些语句里,“咧”明显地起着动词的作用,例如“王小二咧着嘴。”,对这个句子做框式图解:王小二咧着嘴。主语谓语动语宾语在这个句子里,:“咧”的词义是“将自己的嘴角向俩侧颧骨方向伸展,同时微微张开嘴唇发出声音”,它明显是一个动作倾向十分强烈的词。并且,“咧”

43、在动语的位置上,对它后面的宾语(嘴)起着支配作用。又如在句子“你不要咧着嘴。”这里的“咧”也是居于动语的位置,对后面的宾语起着支配作用,更简单的是:“你不要咧嘴。”在这里,“咧”直接做及物动词使用,对后面的宾语“嘴”起支配作用。我们在举另外几个个例子:“你不要咧嘴!”同样的,这句话在张掖人民的语言习惯中也是常常出现,而在这个句子中,“咧”字处在谓语中心的位置上(动语),支配着后面的嘴,而“咧”字前面含有否定意味的“不要”一词做状语来修饰后面的动词“咧”。这个句子更进一步地证明了在张掖方言里“咧”在词义上倾向于动作,在语法上可以在句子中做谓语或谓语中心语。2.“咧”的成词形态分析。“咧”在成词形

44、态上与大部分动词类似。例如:与部分名词组合。举例:“我咧嘴。”这个句子中动词“咧”与名词“嘴”搭配,表示“咧嘴”这个动作。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动词“咧”的名词搭配对象十分有限在张掖方言里仅仅只能够与“嘴”来搭配,除了这个名词外,笔者暂未发现能和“咧”字搭配的名词。可以被副词“不、不要”来修饰。这个例子已经在3.1.1“咧”字语法和词义的分析里讲到。能构成“()不()”形式并带宾语表示提问。举例:“你咧不咧嘴?”在这个句子中,咧不咧就构成了这个“()不()”形式,并对说话对象表示了提问。可以带“着、了、过”来表达动态。举例:“你以前咧过嘴没?我咧过嘴。”;“你在干嘛?我咧着嘴。”;“你刚才在做什么?我咧了会嘴。”在这三个句子中,动词“咧”都可以与“着、了、过”来表达动作时态,譬如:第一个句子“你以前咧过嘴没?我咧过嘴。”表达我以前咧过嘴;第二个句子“你在干嘛?我咧着嘴。”在表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