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电力建设综合项目施工及验收关键技术标准规范热工篇.docx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2430594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323.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力建设综合项目施工及验收关键技术标准规范热工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电力建设综合项目施工及验收关键技术标准规范热工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电力建设综合项目施工及验收关键技术标准规范热工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电力建设综合项目施工及验收关键技术标准规范热工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电力建设综合项目施工及验收关键技术标准规范热工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篇SDJ279-90主编部门:能源部基础建设司同意部门:中国能源部施行日期:1990年12月1日中国能源部相关颁发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篇)(修订本)通知能源基(1990)671号为了适应中国电力工业建设及热控装置不停发展需要,我部组织相关单位对1979年原电力工业部颁发DJ57-79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篇)进行了修订,修订后定名为SDJ279-90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篇)(修订本),现予颁发。自1990年12月1日起实施。请各单位在实施中注意总结经验。若发觉问题,立即告发我

2、部基础建设司。第一章总则第一节一般规定第1.1.1条本规范适适用于单机额定容量为12600MW火力发电厂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中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施工和验收。第1.1.2条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是用于对热力设备及系统进行测量、控制、监视及保护设备。第1.1.3条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施工,应按设计并参考制造部门技术资料进行,修改设计应有变更手续。第1.1.4条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施工中电气和焊接等工作,在本规范内未作要求部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或部颁规程相关要求。第1.1.5条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安装,应确保仪表和装置能正确、灵敏、安全可靠地工作,且注意部署整齐美观,安装地点采光良好、维护方便。第1.1.6

3、条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安装,应注意避免震动、高温、低温、灰尘、潮湿、爆炸等影响。采取空调设备控制室和计算机室应封闭良好。第1.1.7条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使用多种标志牌,其文字应正确、清楚和不易脱落褪色。第二节设备保管第1.2.1条抵达现场设备、材料,应按其要求保管条件分类入库和妥善保管。一、测量仪表、控制仪表、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等精密设备,宜存放在温度为540、相对湿度小于80%保温库内。二、实施机构、多种导线、阀门、有色金属、优质钢材、管件及通常电气设备,应存放在干燥封闭库内。三、管材应存放在棚库内。四、电缆应绕在电缆盘上,用木板或铁皮等封闭,存放在棚库或露天堆放场内,避免直接曝晒。电缆盘应直

4、立存放,不许可平放。存放场所地基应坚实和易于排水。第1.2.2条设备由温度低于-5环境移入保温库时,应在库内放置24h后再开箱。第1.2.3条凡到现场后不得随意打开防腐包装设备,应按协议要求办理接收手续。包装箱外(或内)有湿度指示器、振动指示器或倾斜指示器时,开箱前(或后)应检验指示器并作统计。第1.2.4条设备开箱时,应进行下列工作:一、依据装箱单查对设备型号、规格、附件、备品、数量及技术资料;二、外观检验设备有没有缺点、损伤、变形及锈蚀,并作统计;三、精密设备开箱检验后,应恢复其必需包装并妥善保管。第三节施工准备第1.3.1条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施工前应含有下列条件:一、施工图纸、相关技术文

5、件及必需仪表安装使用说明书齐全;二、施工图纸已经过会审;三、施工组织专业设计已经过审批;四、已作好技术交底和必需技术培训等技术准备工作;五、施工现场已含有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工程施工条件。第1.3.2条安装前,对各类管材、阀门、承压部件应进行检验和清理;对合金钢材部件必需进行光谱分析并打钢印;对取源阀门和压力容器必需进行水压试验,其试验标准应符合附录一要求。第1.3.3条做好和建筑专业配合工作,查对预留孔洞和预埋铁件。第1.3.4条做好和电气、热力设备、管道专业配合工作。按设计和本规范要求,检验设备上已装取源部件和预留孔洞。第1.3.5条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安装,应在有可能对其造成损伤其它安装工作

6、结束后进行,不然应采取防护方法。第二章取源部件及敏感元件安装第一节一般规定第2.1.1条安装取源部件时开孔、焊接及热处理工作,必需在设备和管道衬胶、清洗、试压和保温前进行。第2.1.2条取源部件材质应和主设备或管道材质相符,并有检验汇报。合金钢材安装后必需进行光谱分析复查并有统计。第2.1.3条在压力管道和设备上开孔,应采取机械加工方法;风压管道上开孔可采取氧乙炔焰切割,但孔口应磨圆锉光。第2.1.4条安装取源部件时,不宜在焊缝及其边缘上开孔和焊接。第2.1.5条取源部件垫片材质可参考附录二选择。第2.1.6条相邻两取源部件之间距离应大于管道外径,但不得小于200mm。当压力取源部件和测温元件

7、在同一管段上邻近装设时,按介质流向前者应在后者上游。第2.1.7条取源部件及敏感元件应安装在便于维护和检修地方,若安装在高空处,则应装设维修平台。第2.1.8条对中、高压取压装置,应采取取压短管。第2.1.9条除锅炉烟、风外,其它介质取压和取样管路上应依据被测介质参数装设取源阀门。取源阀门应尽可能靠近测点和便于操作,并固定牢靠,还应采取能赔偿主设备热态位移方法。取源阀门前不宜采取卡套式接头。第2.1.10条取源阀门及其以前管路应参与主设备严密性试验。第2.1.11条取源部件或敏感元件安装后,应有标明设计编号、名称及用途标志牌。第2.1.12条严禁在蒸汽管道监察管段上开孔和安装取源部件。第二节温

8、度第2.2.1条测温元件应装在测量值能代表被测介质温度地方,不得装在管道和设备死角处。第2.2.2条测温元件应装在不受猛烈震动和冲击地方。第2.2.3条热电偶或热电阻装在隐蔽处时,其接线端应引至便于检修处。第2.2.4条热电偶或热电阻保护套管及插座材质应符合被测介质及其参数要求。第2.2.5条测温元件插座及保护套管应在水压试验前安装。第2.2.6条采取螺纹固定测温元件,安装前应检验插座丝扣和清除内部氧化层,并在丝扣上涂擦防锈或防卡涩涂料。测温元件和插座之间应装垫片,并确保接触面严密连接。若插座全部在保温层内,则应从插座端面起向外选择松软材料保温。第2.2.7条水平安装测温元件,若插入深度大于1

9、m,应有预防保护套管弯曲方法。第2.2.8条煤粉管道上安装测温元件,应装有可拆卸保护罩,以防元件磨损。第2.2.9条在直径为76mm以下管道上安装测温元件时,如无小型温度计,应采取装扩大管方法。第2.2.10条在公称压力等于或小于1.6MPa管道上安装测温元件时,可在弯头处沿管道中心线迎着介质流向插入。第2.2.1 条玻璃温度计和双金属温度计应装在便于监视和不易受机械碰伤地方。为使传热良好,玻璃温度计保护管内填充物高度以盖住温包为限。双金属温度计感温元件必需全部浸入被测介质中。第2.2.12条压力式温度计温包必需全部浸入被测介质中。毛细管敷设应有保护方法,其弯曲半径应大于50mm。周围温度改变

10、猛烈时,应采取隔热方法。第2.2.13条插入式热电偶和热电阻套管,其插入被测介质有效深度应符合下列要求:一、高温高压(主)蒸汽管道公称通径等于或小于250mm时,插入深度宜为70mm;公称通径大于250mm时,插入深度宜为100mm。二、通常流体介质管道外径等于或小于500mm时,插入深度宜为管道外径1/2;外径大于500mm时,插入深度宜为300mm。三、烟、风及风粉混合物介质管道,插入深度宜为管道外径1/31/2。四、回油管道上测温元件测量端,必需全部浸入被测介质中。第2.2.14条安装热套式热电偶时,应使其三角锥面完全紧固地支撑于管孔内壁并和管道垂直。第2.2.15条测量锅炉过热器、再热

11、器管壁温度热电偶,其测量端宜装在离顶棚管上面100mm内垂直管段上。当锅炉结构不许可时,可合适上移,但装于同一过热器或再热器上各测点标高应一致。焊接工作应在水压试验前进行。第2.2.16条测量金属温度热电偶,其测量端应紧贴被测表面且接触良好,并一起加以保温。第2.2.17条汽轮机内缸测温元件应安装牢靠,紧固件应锁住,引出处不得渗漏。第2.2.18条测量粉仓煤粉温度测温元件,宜从粉仓顶部垂直插入并采取加固方法,其插入深度宜分上、中、下三种,可测量不一样断面煤粉温度。第2.2.19条安装在高温高压汽水管道上测温元件,应和管道中心线垂直。第三节压力第2.3.1条压力测点位置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一、测

12、量管道压力测点,应设置在流速稳定直管段上;二、测量低于0.1MPa压力时,应尽可能降低液柱引发附加误差;三、锅炉各一次风管或二次风管压力测点至燃烧器之间管道阻力应相等;四、汽轮机润滑油压测点应选择在油管路末段压力较低处。第2.3.2条水平或倾斜管道上压力测点安装方位应符合下列要求:一、测量气体压力时,测点在管道上半部;二、测量液体压力时,测点在管道下半部和管道水平中心线成45夹角范围内;三、测量蒸汽压力时,测点在管道上半部及下半部和管道水平中心线成45夹角范围内。第2.3.3条测量带有灰尘或气粉混合物等混浊介质压力时,应采取含有防堵和吹扫结构取压装置。取压管安装方向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在炉墙和

13、垂直管道或烟道上,取压管应倾斜向上安装,和水平线所成夹角应大于30;二、在水平管道上,取压管应在管道上方、宜顺流束成锐角安装。第2.3.4条风压取压孔径应和取压装置外径相符,以防堵塞。取压装置应有吹扫用堵头和可拆卸管接头。第2.3.5条压力取源部件端部不得超出主设备或管道内壁(测量动压力者例外),取压孔和取源部件均应无毛刺。第四节流量第2.4.1条安装前应对节流件外观及节流孔直径进行检验和测量,并作好统计。节流件外观及孔径应符合设计和国家标准。第2.4.2条节流件上、下游直管段最小长度,应符合本规范附录三要求。第2.4.3条在节流件所要求最小直管段内,其内表面应清洁、无凹坑。节流装置各管段和管

14、件连接处不得有管径突变现象。第2.4.4条在节流件上、下游安装温度计时,温度计如在下游,则和节流件间直管距离不应小于5D(D为管道内径,下同);如在上游,则和节流件间直管距离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当温度计套管直径小于或等于0.03D时,大于5D(3D)。注:括号内外数字意义见附录三注2。二、当温度计套管直径在0.03D到0.13D之间时,大于20D(10D)。第2.4.5条节流件上、下游取压孔直径应相等。采取不一样取压方法时,取压孔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单独钻孔角接法取压:取压孔在上、下游夹紧环内壁出口处轴线分别和节流件上、下游端面间距离应等于取压孔直径二分之一;二、环室角接法取压:上、下游取

15、压孔轴线分别和节流件上、下游端面距离应等于取压环隙宽度二分之一;三、法兰取压:上、下游取压孔轴线分别和节流件上、下游端面距离应等于25.40.8mm;四、D和D/2取压:上游取压孔轴线和节流件上游端面间距离应等于D0.1D,下游取压孔轴线和节流件上游端面间距离:0.6时为0.5D0.02D0.6时为0.5D0.01D式中:=d/D,d为节流件开孔直径,D为管道内径。第2.4.6条用均压环取压时,取压孔应在同一截面上均匀设置,且上、下游取压孔数量必需相等。第2.4.7条用环室取压时,前后环室内径D应相等,并应等于管道内径D。许可1DD1.02D,不许可DD。第2.4.8条节流件在管道中安装时,应

16、确保其前端面和管道轴线垂直,不垂直度不得超出1。应确保节流件内孔和管道同心,其不一样心度不得超出第2.4.9条节流件安装方向必需正确:对于孔板,圆柱形锐边应迎着介质流动方向;对于喷嘴,曲面大口应迎着介质流动方向。第2.4.10条若测量管材质和节流件材质热膨胀系数不一致时,应确保节流件安装夹紧后在受热情况下能自由膨胀,不致产生变形。第2.4.11条夹紧节流件用密封垫片,在夹紧后不得突入管道内壁。第2.4.12条在水平或倾斜管道上安装节流装置,当流体为气体或液体时,取压口方位应符合本规范第2.3.2条一、二款要求。第2.4.13条测量蒸汽流量节流件上、下游取压口应分别装设冷凝器,两个冷凝器液面应处

17、于相同高度,且不低于取压口。差压仪表低于节流装置时,冷凝器应高于差压仪表。冷凝器至节流装置管路必需保温。在水平或倾斜管道上安装节流装置,其取压口方位应在管道上半部和管道水平中心线成45夹角范围内。第2.4.14条新装管路系统必需在管道冲洗合格后再进行节流件安装。第2.4.15条阿纽巴流量计取源部件轴线,应和管道轴线垂直相交。阿纽巴管插入管道时,动压孔(即迎流孔)应迎着介质流动方向,静压孔(即背流孔)中心线应和管道中轴线重合,阿纽巴管前、后直管段应符合制造厂要求。第2.4.16条旋涡(涡街)流量计取源部件轴线,应和管道轴线垂直相交。旋涡发生体应插至管道中心,流量计本体上标明箭头指向应和介质流动方

18、向一致。第2.4.17条转子流量计应垂直安装,上游直管段长度不宜小于5倍工艺管道内径。流量计前、后工艺管道应固定牢靠。第2.4.18条靶式流量计中靶,其中心应在工艺管道轴线上。第2.4.19条涡轮番量计前置放大器和变送器间距离不宜大于3m。第2.4.20条机翼风量测量装置前直管段长度应大于或等于其当量直径0.6倍,其后直管段应为0.2倍。第2.4.21条复式文丘里风量测量装置前、后直管段长度应符合制造厂要求。第五节物位第2.5.1条液位测点应选择在介质工况稳定处,并满足仪表测量范围要求。第2.5.2条单室平衡容器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平衡容器应垂直安装;二、安装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测量范围。第

19、2.5.3条双室平衡容器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安装前应复核制造尺寸,检验内部管路严密性;二、平衡容器应垂直安装,其安装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测量范围;三、平衡容器上部不应保温。第2.5.4条汽包水位测量所用赔偿式平衡容器或热套双室平衡容器及其管路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安装前应复核制造尺寸,检验内部管路严密性;二、取源阀门必需安装在汽包和平衡容器之间;三、平衡容器应垂直安装,并应使其零水位标志和汽包零水位线处于同一水平上;四、平衡容器疏水管应单独引至下降管,其垂直距离为10m左右,且不宜保温,在靠近下降管侧应装截止阀;五、安装平衡容器和管路时,应有预防因热力设备热膨胀产生位移而被损坏方法;六、

20、平衡容器上部不应保温。第2.5.5条在汽包和平衡容器之间取源阀门应横装且阀杆水平。平衡容器至被测容器汽侧导管应有使凝结水回流坡度。第2.5.6条在不易凝结成水凝汽器水位平衡容器上应装设补充水管,其它低压平衡容器可装灌水丝堵。第2.5.7条平衡容器至差压仪表正、负压管应水平引出400mm后再向下并列敷设。第2.5.8条电接点水位计测量筒应垂直安装,垂直偏差不得大于2,其底部应装设排污阀门。筒体零水位电极中轴线和被测容器零水位线应处于同一高度。第2.5.9条从热套式电接点水位计引出饱和蒸汽加热管须敷设在靠近汽包水侧连通管下部,并和连通管一起保温。第2.5.10条内浮筒液面计及浮球液面计采取导向管时

21、,导向管必需垂直安装。导向管和下挡圈均应固定牢靠,并使浮筒位置限制在所检测量程内。第2.5.11条电容式物位计传感器应垂直安装,垂直度偏差不得超出5。第2.5.12条放射性物位计放射源部件安装位置及安全防护方法必需符合GB479284放射卫生防护基础标准要求,在安装地点应有显著警戒标志。第六节分析第2.6.1条分析仪表取样部件,应按设计和制造厂要求装在样品有代表性并能灵敏反应介质真实情况位置。第2.6.2条氧化锆探头安装位置气样温度应符合制造厂要求。其它烟气分析取样装置引出端,其和水平所成仰角通常大于15。第2.6.3条旁路烟道应选择内径大于100mm管子。插入烟道部分取样管材质应依据烟气温度

22、选择,插入深度应大于旁路烟道宽度2/3,引入端口应封闭,在旁路烟道宽度1/32/3处之间背向气流侧均匀地开取样小孔,小孔总面积应大于旁路烟道内截面积。第2.6.4条旁路烟道水平部分应有使凝结水流回烟道坡度。取样装置处应加装扩大管,扩大管选择在便于取样和维护地方。旁路烟道安装完成,应加保温。第2.6.5条氢分析器取样系统从含有较高氢压部位取出氢气,经分析器后进入氢压较低部位,气路系统必需严密。第2.6.6条汽水分析仪表取样装置、阀门和连接管路,应依据被测介质参数采取不锈钢或塑料等耐腐蚀材料制造。第七节机械量第2.7.1条轴向位移和膨胀差等传感器铁芯所对应汽轮机转子凸轮边缘应平整,各部分间隙及安装

23、要求应符合制造厂要求,调整螺杆转动应能使传感器均匀平稳地移动。第2.7.2条绝对膨胀测量装置应在汽轮机冷态下安装。第2.7.3条磁电转速传感器铁芯和汽轮机轴上齿轮顶之间间隙应符合制造厂要求。第2.7.4条振动传感器在安装和搬运时不应受猛烈振动或撞击,应在汽轮机安装工作基础结束后就位,以防损坏。轴瓦振动传感器安装在精加工轴承盖平面上,应为刚性连接。轴振动传感器和轴安装间隙应符合制造厂要求。第2.7.5条轴偏心传感器和轴安装间隙应符合制造厂要求。第2.7.6条电涡流式汽轮机监视保护仪表传感器和前置器之间连接高频电缆长度不得任意改变。前置器在安装时和高频接头在穿过机组外壳时,它们全部必需绝缘并浮空。

24、第2.7.7条电子皮带秤称量框架应安装在倾斜度小、张力改变小室内皮带段上,称量框架上托辊及相邻托辊应处于同一平面上。荷重传感器安装应使其受力于中轴线上。驱动速度传感器摩擦滚轮中心线应和皮带传送方向垂直并可靠接触,不应有打滑现象。第2.7.8条电子轨道衡秤台下面,各个荷重传感器受力应均匀。第八节其她第2.8.1条锅炉火焰检测装置探头安装角度及使用温度应符合制造厂要求,并有预防灰渣污染方法。第2.8.2条水冷发电机高阻检漏仪两电极安装后,应检验极间绝缘。极间绝缘应符合制造厂要求。第2.8.3条工业电视摄像机安装角度及冷却方法应符合制造厂要求。第三章就地检测和控制仪表安装第一节一般规定第3.1.1条

25、就地仪表应安装在光线充足、操作维修方便和震动影响不大地方,其环境温度应符合制造厂要求。第3.1.2条仪表垫片材质可参考附录二选择。第3.1.3条仪表应有标明测量对象和用途标志牌。第二节压力和差压指示仪表及变送器第3.2.1条测量蒸汽或液体流量时,差压仪表或变送器宜设置在低于取源部件地方;测量气体压力或流量时,差压仪表或变送器宜设置在高于取源部件地方,不然,应采取放气或排水方法。第3.2.2条测量真空指示仪表或变送器应设置在高于取源部件地方。第3.2.3条变送器宜部署在靠近取源部件和便于维修地方,并合适集中。第3.2.4条就地安装指示仪表,其刻度盘中心距地面高度宜为:压力表1.5m差压计1.2m

26、第3.2.5条就地压力表所测介质温度高于70时,仪表阀0门前应装U形或环形管。第3.2.6条测量波动猛烈压力时,应在仪表阀门后加装缓冲装置。第3.2.7条差压计正、负压室和导压管连接必需正确。蒸汽及水差压测量管路,应装设排污阀和三通阀(或由平衡阀和正、负压阀门组成三阀组)。凝汽器水位测量装置严禁装设排污阀。第3.2.8条变送器安装在保温(护)箱内时,导管引入处应密封;排污阀必需安装在箱外。第三节开关量仪表第3.3.1条开关量仪表应安装在便于调整、维护、震动较小和较安全地方。第3.3.2条开关量仪表应安装牢靠,接点动作应灵活可靠。第3.3.3条轴承润滑油压力开关应和轴承中心标高一致,不然整定时应

27、考虑液柱高度修正值。为便于调试,应装设排油阀及校对用压力表。第3.3.4条安装浮球液位开关时,法兰孔安装方位应确保浮球升降在同一垂直面上;法兰和容器之间连接管长度,应确保浮球能在全量程范围内自由活动。第四节分析器第3.4.1条分析器安装应符合制造厂要求,通常应满足下列要求: 一、分析器应装在便于维护,环境温度改变不大地方,有恒温要求者应装在恒温箱内;二、分析器安装处应不受震动、灰尘、强烈辐射和电磁干扰影响;三、分析仪表接地应符合制造厂要求。第3.4.2条进入分析器介质,其参数应符合要求,压力、温度较高时,应有减压和冷却装置,冷却水源必需可靠,水质洁净。第3.4.3条分析器溢水管下,应有排水槽和

28、排水管,废液不得从排水槽溢出。第3.4.4条电导式分析器至转换器之间距离及电极连接电缆分布电容,应符合制造厂技术要求;分析器温度赔偿器连接导线直流电阻应小于2.5。第五节执.行器第3.5.1条实施机构安装前应检验:一、实施机构动作应灵活、无松动及卡涩等现象;二、绝缘电阻应合格,通电试转动作平稳,开度指示无跳动;三、对气动实施机构通气试验,严密性、行程、全行程时间、自锁等应符合制造厂要求。第3.5.2条调整机构动作应平稳、灵活、无松动及卡涩现象,并能全关和全开。调整机构上应有显著和正确开、关标志,部署位置、角度和方向应满足实施机构安装要求。第3.5.3条阀体上箭头指向应和介质流动方向一致。第3.

29、5.4条实施机构必需安装牢靠,操作时无晃动,其安装位置应便于操作和检修,不妨碍通行,不受汽水浸蚀和雨淋。角行程电动实施机构操作手轮中心距地面应为900mm。第3.5.5条当调整机构随主设备产生热态位移时,实施机构安装应确保和调整机构相对位置不变。第3.5.6条调整机构从全关到全开,应和实施机构全行程对应。第3.5.7条角行程实施机构和调整机构转臂应在同一平面内动作,不然应加装中间装置或球型绞链,球型绞链应紧密安装在转臂锥孔内,并用锁紧螺母锁紧。在50%开度时,转臂和连杆近似垂直。第3.5.8条连接实施机构和调整机构连杆长度应可调,且不宜大于5m和有弯,其丝扣连接处应有压紧螺母,传动部件应动作灵

30、活,无空行程及卡涩现象。第3.5.9条气动实施机构气缸连接管路应有足够伸缩余地,且不妨碍实施机构动作。第3.5.10条电动实施机构减速箱应按制造厂要求加注润滑油,不得有渗漏油现象。第3.5.11条实施机构应有显著开、关方向标志,其手轮操作方向要求应一致,宜顺时针为“关”,逆时针为“开”。第3.5.12条电动装置应进行下列检验:一、电气元件应齐全、完好,内部接线正确;二、行程开关、力矩开关及其传动机构动作应灵活、可靠;三、绝缘电阻应合格;四、电动机外观检验有异常时,应解体检修。第3.5.13条电磁阀在安装前应进行检验,铁芯应无卡涩现象,线圈和阀体间绝缘电阻应合格。第3.5.14条带有阀门定位器气

31、动调整阀,定位器气源压力应和调整阀信号压力相匹配,信号管路连接应符合正作用或反作用要求,反馈机构安装应符合阀门行程要求。第六节气动基地式仪表第3.6.1条气动基地式仪表应垂直安装。安装位置应利于观察和方便维修。第3.6.2条气动基地式温度仪表测温元件安装,应符合本规范第二章第二节要求。第3.6.3条气动基地式压力、差压仪表安装,应符合本章第二节要求。第3.6.4条气动基地式液位仪表安装前,应检验浮筒直线性,浮筒和浮筒室四面间隙应均匀。浮筒安装时,应使浮筒室表面上环形标识和被控介质控制段中点处于同一水平线上,且垂直安装。第四章仪表盘(台、箱、柜)安装第一节仪表盘安装第4.1.1条仪表盘安装应在控

32、制室墙壁、柱子、顶棚粉刷及空调设备风道施工完成后进行。第4.1.2条仪表盘应安装在光线充足、通风良好、操作维修方便和不妨碍通行地方。第4.1.3条搬运和安装仪表盘时,不应损坏盘上设备和油漆。第4.1.4条仪表盘型钢底座应按施工图制作,其尺寸和仪表盘相符,直线度偏差为每米小于1mm。当型钢底座总长超出5m时,全长最大偏差不得大于5mm。第4.1.5条盘底座应在二次抹面前安装,其上表面应高出地平,但不宜超出20mm。第4.1.6条盘底座固定应牢靠,顶面应水平,倾斜度不得大于0.1%,其最大水平高差不应大于3mm。第4.1.7条仪表盘安装前应作检验,其要求以下:一、盘面应平整,内、外表面漆层应完好;

33、二、盘外形尺寸,仪表安装孔尺寸,盘装仪表和电气设备型号及规格等应符合设计要求。第4.1.8条仪表盘安装在震动较大地方时,应有减震方法。第4.1.9条连接表盘螺栓、螺母、垫圈等应有防锈层(镀锌、镀镍或烤蓝等)。第4.1.10条盘内不应进行电焊和火焊工作,以免烧坏油漆及损伤导线绝缘,不然应采取防护方法。第4.1.11条盘安装应牢靠、垂直、平整,安装尺寸误差应符合下列要求:一、盘正面及正面边线不垂直度应小于盘高0.15%。二、相邻两盘连接处,盘正面平面度偏差应小于1mm。当盘间连接超出五处时,盘正面平面度偏差不得大于5mm。三、各盘间连接缝隙不得大于2mm。四、相邻两盘顶部水平度偏差不得大于2mm,

34、成列盘顶部水平度偏差不得大于5mm。第4.1.12条仪表盘应按本规范第七章第四节相关要求进行接地。第4.1.13条为防火、防尘,盘底孔洞必需用松软耐火材料严密封闭。第二节盘上仪表及设备安装第4.2.1条控制室内盘上仪表安装应在室内修饰工作结束后进行。第4.2.2条仪表安装后,盘上不得进行引发猛烈震动工作。第4.2.3条仪表安装应牢靠、平整。重量较大仪表应加安装托架,避免盘面变形。第4.2.4条继电器、接触器、开关触点应动作灵活、接触紧密可靠、无锈蚀和损坏。第4.2.5条盘内电气设备应设置在便于操作、检验和维修地方,并应排列整齐,固定牢靠。第4.2.6条仪表线路调整电阻应安装牢靠、整齐、拆装应方

35、便。第4.2.7条盘内电缆、导线、表管应固定牢靠,排列整齐、美观。第4.2.8条导线、表管和仪表连接时,仪表不得承受机械力,并应便于拆装。第4.2.9条盘内表管不得妨碍仪表设备拆装,并应单独排列,和导线保持合适距离,以免损伤导线。第4.2.10条盘上仪表及设备标志牌、铭牌端子应完整,书写正确、清楚并置于显著位置。第4.2.11条仪表及控制装置接地应符合本规范第七章第四节要求。第4.2.12条盘内风压表连接管应排列整齐。玻璃管风压表连接橡皮管应向上高出仪表150200mm。第4.2.13条压力表盘内安装电气设备时,应有防水方法。第五章电气线路安装第一节电线管(槽)及导线敷设第5.1.1条导线和赔

36、偿导线应敷设在金属电线管或线槽内,敷设环境温度应符合其使用温度范围,不然应采取防护方法。第5.1.2条电线管内径通常为导线束外径1.52倍。第5.1.3条电线管弯成角度不应小于90,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电线管外径6倍,单根管子弯头不宜超出两个。第5.1.4条电线管必需用卡子固定牢靠。第5.1.5条电线管不应有扁瘪或裂缝,管间应采取接头对接牢靠,管端和设备之间用金属软管连接。金属软管两端接口应用接头配件连接。第5.1.6条线槽应平整、加工尺寸正确、内部光洁无毛刺。线槽安装应横平竖直、排列整齐,其上部和楼板之间应留有便于操作空间。第5.1.7条槽和槽之间、槽和盖之间、盖和盖之间、槽和接线箱之间连接处

37、,应对合紧密,槽端口应封闭。盖和槽之间应固定牢靠,并便于拆卸。第5.1.8条当由线槽中间引出导线时,应用机械加工方法开孔,并采取电线管或金属软管保护导线。第5.1.9条赔偿导线型号应和热电偶分度号相符,并校验合格,截面应满足仪表许可线路电阻要求,两端接线时,严禁接错极性。第5.1.10条轴承箱内导线应采取耐油、耐热绝缘软线。导线应固定牢靠、拆装方便,其引出口应有预防渗油方法。第二节电缆敷设及固定第5.2.1条电缆线芯应采取铜芯,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第5.2.2条电缆敷设应符合下列要求:一、按最短路径集中敷设。二、电缆应避开人孔、设备起吊孔、窥视孔、防爆门及易受机械损伤区域。敷设在主设备和

38、管路周围电缆不应影响设备和管路拆装。三、电缆敷设区域温度不应高于电缆许可长久工作温度,一般型电缆和热管道保温层外表面平行敷设时,其间距宜大于500mm,交叉敷设时宜大于200mm。四、严禁电缆在油管路正下方平行敷设和在油管路接口下方经过。第5.2.3条电缆敷设在易积粉尘或易燃地方时,应采取封闭电缆槽或穿电缆保护管。第5.2.4条电缆支架应固定牢靠、横平竖直、整齐美观,其间距应符合下列要求:一、角钢制作电缆支架在水平敷设时,支架间距应小于0.8m,垂直敷设时,支架间距应小于1m,层间净距应大于120mm;二、电缆托架支架间距应小于1.5m,层间距离应大于250mm;三、在同一直线段上支架间距应均

39、匀,层间距离应相同。第5.2.5条在不许可焊接支架承压容器或管道上安装支架时,应采取U形螺栓、抱箍或卡子固定。第5.2.6条电缆和测量管路成排作上下层敷设时,其间距不宜小于200mm。第5.2.7条电缆托架连接、变宽、变高、小角度转角时,应分别使用配套连接片、调宽片、调高片、调角片等通用配件,并采取螺丝连接。第5.2.8条电缆垂直敷设电缆支架,自地面或楼板2m高区域内应设置护围或保护罩。电缆穿过平台向上敷设时,应加保护管(或保护框),其高度不低于1m。电缆在穿墙、埋于地下和轻易受到外界碰伤时,也应加设保护管。第5.2.9条电缆保护管或保护框引入表盘时,不宜过长,只需稍高出盘内地面。第5.2.1

40、0条电缆保护管(或保护框)内径宜为电缆直径1.52倍。电缆保护管弯成角度不应小于90,管子弯头不宜超出两个。第5.2.11条电缆保护管管口应光滑、无毛刺。第5.2.12条搬运电缆时,不应使电缆松散及受伤,电缆盘应按电缆盘上箭头所指方向滚动。第5.2.13条电缆敷设必需在支架和保护管安装结束后进行。第5.2.14条敷设电缆时周围环境温度低于下列数值时,应采取方法,不然不宜敷设:一、耐寒护套控制电缆-20二、橡皮绝缘聚氯乙烯护套控制电缆-15三、全塑控制电缆-10第5.2.15条电力电缆、控制电缆和信号电缆应分层敷设,并按上述次序从上至下排列。第5.2.16条电缆弯曲半径不应小于其外径10倍,电缆

41、保护管弯曲半径也应满足上述要求。第5.2.17条严禁敷设有显著机械损伤电缆。电缆敷设时,应预防电缆之间及电缆和其它硬质物体之间摩擦。固定电缆时,应按次序排列,不宜交叉,松紧要适度,并应留有合适余量。第5.2.18条电缆敷设后应进行整理和固定,使其整齐美观,在电缆两端应挂有标明编号标志牌。第5.2.19条设有电缆夹层时,电缆敷设后,在其出口处必需用耐火材料严密封闭。第5.2.20条电缆敷设后应在以下各点用电缆卡固定牢靠;一、垂直敷设时,在每一个支架上;二、水平敷设时,在直线段首末两端;三、电缆拐弯处;四、穿越保护管两端;五、电缆引入表盘前300400mm处;六、引入接线盒及端子排前150300m

42、m处。第三节接线盒安装第5.3.1条接线盒(包含恒温箱)安装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周围温度不宜高于45;二、便于接线和检验,到各测点距离要合适;三、不影响通行,便于设备维修,震动小,不受汽水浸蚀。第5.3.2条接线盒应密封,标明编号,内附接线图。第5.3.3条热电偶使用冷端温度赔偿盒时,其冷端应和赔偿盒处于相同环境温度。第四节接线第5.4.1条电缆敷设后两端应做电缆头,铠装电缆做头时,其钢带要用包箍扎紧,橡皮绝缘芯应加塑料套管。第5.4.2条电缆芯线不应有伤痕,单股线芯弯圈接线时,其弯曲方向应和螺栓紧固方向一致。多股软线芯和端子连接应加接线片或镀锡。导线和端子或绕线柱接触应良好,端子板每侧接

43、线宜为一根,不得超出两根。第5.4.3条接线应正确。导线在端子连接处应留有合适余量,线芯端头应有显著不易脱落、褪色回路编号标志。第5.4.4条电缆、导线不应有中间接头。必需时,接头应接触良好、牢靠、不承受机械拉力并确保原有绝缘水平。第5.4.5条屏蔽电缆或屏蔽导线应按本规范第七章第四节相关要求进行接地。第六章管路敷设第一节一般规定第6.1.1条仪表管材质及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未作要求时,可参考附录四选择。第6.1.2条管子在安装前应进行清理,达成清洁通畅。安装前管端应临时封闭,避免脏物进入。第6.1.3条管路应按设计位置敷设,或按现场具体情况合理敷设,不应敷设在有碍检修,易受机械损伤、腐蚀和有较大震动处。第6.1.4条油管路离开热表面保温层距离不应小于150mm,严禁平行部署在热表面上部。第6.1.5条管路敷设在地下及穿过平台或墙壁时应加保护管(罩)。第6.1.6条管路沿水平敷设时应有一定坡度,差压管路应大于112,其它管路应大于1100;管路倾斜方向应能确保排除气体或凝结液,不然应在管路最高或最低点装设排气或排水阀门。第6.1.7条测量气体导管应从取压装置处先向上引出,向上高度不宜小于600mm,其连接接头孔径不应小于导管内径。第6.1.8条敷设管路时必需考虑主设备及管道热膨胀,并应采取赔偿方法,以确保管路不受损伤。第6.1.9条差压测量正、负压管路,其环境温度应相同,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