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必修1一、古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第1课 商周制度与西周封建1.分封制:(1)含义: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条件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叫做诸侯国。(2)分封种类:同姓亲族是主体;功臣;姻亲;某些古国后裔。(3)影响(作用):分封制使周朝势力范畴不断扩大,扩大了疆域。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地位,还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级别序列。2西周宗法制:(1)目: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矛盾。(2)特点:宗法制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规定了相对大宗、小宗之别。大宗与小宗关系是相对(3)影响(作用):有助于保障各级贵族特权有助于凝结宗族,防
2、止纷争,强化王权,把家与国密切结合在一起。第2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确立1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秦朝(公元前221年)(1)特性:权力高度集中(2)内容:中央: 皇帝制 (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三公九卿制三公: 丞相(辅佐皇帝解决全国政务) 太尉(负责军事) 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地方:郡县制(郡、县长官由中央直接任免,不能世袭。)(3)巩固办法:制定了一套严格选拔和考察官吏制度制定细密严苛法律(秦律)(4)影响:秦代开始形成了中央集权政治体制,彻底打破了老式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基本,对此后近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影响。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成
3、熟和专制皇权不断加强1. 西汉 (1)西汉初期,实行郡国并行(郡县制和分封制),浮现“七国之乱”。(2)时间:汉武帝(3)办法:实行“推恩令”削弱地方诸侯国 设立刺史,监督地方2.隋唐:三省六部制(1)确立时间:隋唐(2)三省职能:中书省:起草诏令 门下省:封驳审议 尚书省:下设六部,负责执行(3)作用:互相牵制、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办事效率;分割相权加强皇权 。3.北宋(1)中央:(分割丞相权利,将相劝一分为三)行政中书门下军政(shu)枢密院财政度支、盐铁、户部三司掌管。4.元朝:(1)中央:实行一省制,只设中书省(2)地方:实行“行省”制度。5.明朝:(1)明太祖:废除丞相,皇帝亲自
4、掌管六部。至此,丞相制度彻底废除。(2)明成祖:设立内阁,加强了皇权。6.清朝:设立军机处(1)时间:雍正皇帝(2)评价:军机处能迅速解决文书,简化了手续,提高了办事效率。 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一人裁决,是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标志。二、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第5、6课 雅典民主政治:1地理环境:古希腊半岛山多地少;三面环海,港湾众多有助于航海。2城邦国家:特点:小国寡民影响:统治人口较少且居住集中使民主制度成为也许。总之,希腊民主政治是希腊独特自然条件和一定经济基本与历史条件产物!3雅典民主政治内容及特点(1)内容:机构产生方式性质或职能公民大会成年男子均可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审议决定一切国家大事。
5、五百人会议抽签产生解决公民大会闭会期间寻常事务,召集公民大会。民众法庭抽签产生 寻常司法机关(2)特点:人民主权(含义:即指国家一切权力属于全体公民,全体公民集体掌握国家权力。)轮流而治(含义:即指公民既是统治者又是被统治者。)4评价:(1)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新形式,为后世民主政治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2)雅典民主也有历史局限性,只是男性公民民主。(奴隶、外邦移民、妇女没有民主权)第7课 罗马法1罗马法来源(1)罗马法开端十二铜表法(2)内容:保护私有财产和贵族既得利益。(3)意义:十二铜表法虽然没有给平民带来多少好处,但仍是平民胜利,由于有了成文法就要按律量刑。这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始
6、终是罗马基本法。2.罗马法完备(1) 罗马法完备查士丁尼民法大全3.罗马法影响罗马法在维护罗马帝国统治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当代资本主义法治发展深受罗马法影响。三、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建立第8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1君主立宪制确立过程: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确立了议会主权,限制了国王权利,国王”统而不治”,最后确立了君主立宪制。2发展完善:(1)建立了责任内阁制: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3特点: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内阁对议会负责。国王是“统而不治”虚君。首相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是实际最高行政首长。第9课 美国共和制确立1.确立:1787年,制宪会议在美国费城
7、举办,核心人物是被后人称为“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通过重复讨论,制定了1787年宪法,拟定了美国共和制政体。2.内容:(1)联邦制原则:联邦政府拥有一系列主权权利,联邦法律是全国最高法律。(2)三权分立原则:国家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司法权,分别由国会、总统、和最高法院行驶,三者之间互相制约,分权制衡。(3)人民主权原则:总统和议员都由选举产生,实行任期制。3.意义:依照1787年宪法,美国成为一种总统制共和国,保证了美国长治久安,增进了美国社会经济发展。第10课欧洲大陆政体改革1.法国议会制总统共和制国家(1)1875年法国颁布了1875年宪法标志着法国确立了共和制政体。(2) 1875年宪法
8、规定:立法权规议会;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2.德国半专制君主立宪制国家(1)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毕了德国统一。(2)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确立了德国君主立宪制政体。(3)德意志帝国虽然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但皇帝依然保存很大权力,是一种半专制君主立宪制国家。【重点问题】英国君主立宪制和美国总统共和制比较项目英国美国国家元首国王总统元首产生方式世袭选举行政首脑首相总统立法机构上议院、下议院国会行政首脑与立法机构关系首相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总统和国会分权制衡四、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奋起第12课 鸦片战争:1.虎门销烟:1839年,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收缴鸦片,极大鼓舞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
9、斗志。2.18401842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1)主线因素:工业革命后英国但愿打开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门,进行商品倾销。(2)直接因素:中华人民共和国人虎门销烟。3.1842年南京公约(1)内容: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英国进出口中华人民共和国货品要缴纳关税,由中英双方协定。(2)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西方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4.18561860年,英国和法国联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5.1860年,英法联军攻陷北京,火烧了圆明园。6.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迫使清政府订立了
10、天津公约和北京公约。7.第二次鸦片战争影响: 进一步打开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门,加深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半殖民地化限度。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一某些官员主张学习西方技术,兴起了“洋务运动”,中华人民共和国近代化由此起步。第13课 太平天国运动:1.过程:(1)金田起义: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开始。(2)1853年,太平军攻克南京,改称“天京”,并定都于此。(3)1856年,太平天国内部发生严重内讧天京变乱,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4)1864年,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剿杀下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失败。2.重要文献:(1)天朝田亩制度:内容:
11、平均分派土地,做到“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抱负社会。评价:A.满足了农民土地愿望,推动了革命发展。 B. 绝对平均分派土地愿望脱离了社会现实,无法实现。(2)资政新篇:提出者:洪仁玕。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种具备资本主义性质社会改革方案。存在问题:未能反映农民愿望和规定,并没有实行。3.太平天国运动历史地位:(1)太平天国运动坚持斗争,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统治。(2)颁布天朝田亩制度表达了农民抱负追求。(3)提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种具备资本主义性质社会改革方案资政新篇。第14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1.18941895年,中午甲午战争爆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战败。2.1895年马关
12、公约:(1)内容:割辽东半岛、台湾等给日本补偿日军军费白银两亿两。开放重庆等地为通商口岸。容许日本在华设厂。(2)影响:列强侵略势力侵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地。外国资本主义挤压,严重阻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巨额赔款使国家财政不堪重负,不得不举借外债。日本胜利极大刺激了西方列强,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华人民共和国狂潮。3.190019,八国联军侵华,攻陷北京。4.19辛丑公约:(1)内容:补偿各国军费白银4.5亿俩。在北京设立使馆区,容许各国派兵保护。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之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惩办参加义和团运动官员。(2)影响:巨额赔款加深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苦难。使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被列强
13、控制。在北京设立使馆区成为列强侵华大本营。第15课 辛亥革命1.同盟会成立:(1)时间:19第一种全国性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华人民共和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2)大纲: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日后发展为“三民主义”。2.武昌起义:19革命党人在武昌起义,成立了“湖北军政府”,定国号为“中华民国“。3.民国建立:19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暂时大总统,中华民国暂时政府成立。4.193月,颁布了中华民国暂时约法。(1)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规定了内阁制和三权分立国家组织原则。(2)地位:近代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具备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国家暂时大法。5.192月,宣
14、统帝下诏退位,清王朝统治结束。6.19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暂时大总统,辛亥革命果实被窃取。7.辛亥革命意义: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近年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它使民主共和观念进一步人心。第16课 五四爱国运动1.背景:(1)主线因素:日本侵华,提出灭亡中华人民共和国“二十一条“,妄图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沦为日本殖民地。(2)直接因素:巴黎和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失败。2.过程:(1)第一阶段:195月4日,北京各大学学生汇集天安门广场,五四运动开始。标语:“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等标语。(最能反映五四运动性质标语是“
15、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运动中心:北京(2)第二阶段:运动中心:北京转移到上海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掀起了“罢工”斗争,支持学生爱国运动。高潮:上海“三罢”斗争(罢课、罢工、罢商),将五四运动推向高潮。3.成果:在全国人民压力之下,北京政府罢免了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职务。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回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回绝了由世界上几种强大帝国主义国家制定公约。4.意义: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反帝爱国运动,体现出强烈爱国主义精神。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五四运动也是一场传播民主和科学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也是一场伟大思想解放运动。五、马克思主义产生、发
16、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第18课 马克思主义诞生1.马克思主义诞生(1)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刊登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诞生。(2)共产党宣言内容:宣言必定了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积极作用宣言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内在矛盾宣言宣布了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即无产阶级是资产阶级掘墓人。宣言昭示了将来共产主义社会原则。(3)共产党宣言刊登历史意义:共产党宣言刊登,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此后,马克思主义成为国际无产阶级无比锐利思想武器,工人运动蓬勃兴起。对人类社会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2.巴黎公社第一种工人政权(1)时间:1871年(2)性质:第一种工人政权 (注意:不是第一种社会主义国家)(3
17、)意义:巴黎无产阶级英勇斗争和革命首创精神,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士树立了光辉典范。(4)最大经验:巴黎公社给国际工人运动留下最大经验是暴力革命。第19课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1.十月革命背景:(1)19世纪60年代,沙皇俄国进行了改革,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2)但是改革不彻底,到20世纪初,俄国在西方列强中处在落后地位,社会矛盾尖锐。(3)一战期间,俄国落后与腐朽充分暴露出来,加深了人民群众痛苦和不满。(十月革命导火线是“一战”)(4)布尔什维克党对的领导。2.十月革命通过:(1)二月革命:193月(俄历二月),俄国工人市民发动武装起义控制了首都,沙皇被迫退位。二月革命后,建立了资产
18、阶级暂时政府。暂时政府继续参加一战,激发了民众不满。(2)四月提纲刊登:列宁刊登四月提纲指出:俄国形式需要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实现社会主义革命实行土地改革,并退出战争。(3)七月流血事件:197月,暂时政府用武力弹压革命,布尔什维克党决定了武装起义方针。(4)十月革命:1911月6日(俄历十月),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俄国工人、士兵发动起义攻占“冬宫”,推翻了资产阶级暂时政府,获得了起义胜利。(5)社会主义国家诞生:在攻打冬宫战斗中,工人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举办,大会宣布:一切权利转归工兵代表苏维埃通过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退出一战。选举、批准了新政府人民委员会构成。世界上第一种社会主义国家诞
19、生了。3.十月革命意义:(1)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社会主义革命。(2)它使俄国在短时间内开辟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获得了巨大成就。(3)十月革命胜利,给各国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展示了一条新谋求解放道路。第20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共产党1.中华人民共和国共产党成立(1921年)(1)条件:马克思主义传播中华人民共和国各地共产党初期组织建立(2)成立:1921年7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召开,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共产党大纲。中共“一大”宣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共产党正式成立。(3)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浮现了以马列主义为指引工人阶
20、级政党。2.国共合伙与国民大革命(19241927年)(1)开始: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大会通过宣言,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拟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伙正式形成。在国共两党推动之下,反帝、反军阀国民大革命在全国展开。(2)高潮:1926年,国民政府正式出兵北伐,打击目的直指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大军阀。(3)失败: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先后发动了“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屠杀共产党人,国共第一次合伙破裂,国民大革命失败。3.工农武装割据(1)南昌起义:时间:1927年8月1日领导者:周恩来、贺龙、朱德、刘伯承等人意义:A.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
21、反动派第一枪 B.标志着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建立人民军队开始。(2)井冈山革命依照地创立:1927年10月,毛泽东带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创立了第一块红色革命依照地井冈山革命依照地。意义:毛泽东开辟了一条井冈山道路:即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都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道路。3.红军长征(19341936年)(1)因素:蒋介石坚持“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对日本侵略者步步退让,集中力量“围剿”红军。由于党内王明“左”倾错误领导,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1934年被迫开始长征。(2)遵义会议:时间:1935年在红军长征途中,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会议。内容:A.纠正错误军事路线。 B.改组中央领
22、导机构,毛泽东回到中央领导岗位。意义:红军扭转了长征初期被动挨打局面,革命形势转危为安。(3)长征结束:1936年红军主力会师,长征结束,中华人民共和国共产党以延安为中心,建立了陕甘宁革命依照地。4.抗日战争:(1)全面抗战开始: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了卢沟桥事变,这是日本全面侵华标志,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全面抗战标志。(2)第二次国共合伙:1937年,国民党刊登了国共合伙宣言,标志着国共第二次合伙实现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成立。(3)抗战通过:战争期间,日本军队用大屠杀、细菌战等残酷手段残害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即存在着以国民党为主导正面战场(抗战初期国民党组织五次大会战),
23、也存在着以共产党为主导敌后战场,两个战场有力配合,打击日本侵略者。1940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100各种团,对日军发动了大规模袭击,史称“百团大战”。(4)抗战胜利:时间:1945年8月15日意义:A.抗日战争是百年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取完全胜利反侵略战争。B.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构成某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贡献。C.抗战胜利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回了宝岛台湾。5.解放战争:(1)开始:1946年6月,蒋介石调集重兵攻打中原解放区,全国规模内战爆发。(2)重点攻打:全面攻打失败后,蒋介石转变方略,重点攻打陕北与山东解放区。(3)战略反攻: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
24、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对国民党展开战略反攻。(4)战略决战: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战略决战时机已经到来,解放军相继获得了辽沈、淮海和平津三大战役胜利,国民党主力被消灭。(5)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6)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国民党政权被推翻。六、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21课 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建设1.开国大典(1)时间:1949年10月1日(2)意义: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新纪元,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2.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三大基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共产党领导多党合
25、伙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以国家主线大法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意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国内主线政治制度,它确立奠定了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政治建设基本,规范了政府与人民是服务与被服务关系,昭示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权力属于人民。(2)中华人民共和国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伙和政治协商制度指引思想:1956年,中共中央正式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作为中共和各民主党派合伙指引思想。合伙重要形式:政治协商。意义:调动了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热情,开创了群策群力、共同建设国家新局面。(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因素
26、:国内是一种统一多民族国家,机遇这一国情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内容: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实现各民族平等,在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确立:A.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大纲第一次明确规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B.1954年宪法对民族区域自治做了更明确规定。(4)五大自治区:先后成立了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五个省级自治区。(5)意义:加强了民族团结,增进了国家全面发展。第22课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曲折发展1.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建设破坏(1)19661976年,十年文革期间,国内民主法制建设遭到严重破坏。(2)教训:必要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2.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1)平凡“文革
27、”先后冤假错案,是新时期民主与法制建设首要环节。(2)在平凡冤假错案同步,党和政府还进行了政治体制改革。(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内法制建设步伐大大加快,逐渐形成了比较完备法律体系。1997年,“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重点。1999年,“依法治国”被正式写入宪法。先后通过行政诉讼法和行政复议法,使“民告官”有了法律根据。(4)基层民主选举,是人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重要举措,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基本。第23课 祖国统一历史潮流1.“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提出(1)198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刊登于谈话,阐述了和平统一“九条方针”。(2)80年代后来,邓小平全面阐述了“一
28、国两制”深刻含义:在一种中华人民共和国前提下,国家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保持原有资本主义制度不变。(3)1982年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在必要时设立特别行政区。这使“一国两制”有了宪法保证。(4)1984年,“一国两制”方针在全国人大会议上通过,正式成为实现祖国统一指引方针。2.香港、澳门回归祖国(1)因素:主线因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一国两制”构想日益完善。(2)港澳回归: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3)意义:港澳回归洗刷了民族百年耻辱,中华民族在祖国统一大业上迈出了坚实一步。港澳回归是“一国两制”构想运用成
29、果,为国际社会解决国家间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借鉴。3.海峡两岸关系新发展(1)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刊登告台湾同胞书,宣布了和平统一方针,同日,国防部长徐向前宣布停止炮击金门。(2)80年代以来,两岸在通邮、通航、通商方面限制逐渐放宽。(3)1992年两岸在“海峡两岸均坚持一种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则”这一重大问题上达到共识。(4),全国人大通过反分裂国家法,以反对和遏制“台独”势力,增进祖国统一。4.咱们在台湾问题上立场:台湾问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政,和平统一为主,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七、复杂多样当代世界第24课 两极对峙格局形成1.“冷战”兴起(背景)(1)“二战”结束后,美苏失去了战时同盟基
30、本。(2)美国拥有世界最强大实力,确立了称霸世界战略,把苏联当作是其称霸重要障碍。(3)苏联在“二战”后国际威望大增,努力扩大自己在世界上影响。(4)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主线对立。2.“冷战”通过:(1)开始:1947年,杜鲁门公开宣称美国要在世界上一切地方与苏联对抗,被成为“杜鲁门主义”,美苏之间从此进入“冷战”时期。(2)“杜鲁门主义”出台后不久,马歇尔提出了援助西欧“欧洲复兴筹划”,即“马歇尔筹划”。(目:通过援助西欧,控制西欧,进而遏制苏联。)(3)苏联和东欧国家针对“马歇尔筹划”,1949年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4)高潮:1948年,美苏“冷战”浮现第一次高潮,爆发了柏
31、林危机。(5)为了遏制苏联,加强军事上对西欧控制,1949年,美、英等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6)正式形成:1955年,为了对抗北约,苏联等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国成立了华沙公约组织,简称“华约”。至此,两大军事集团在欧洲全面对峙,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正式形成。3.“冷战”影响:(1)美苏冷战,导致了依托美国,东欧依托苏联局面,世界被分裂成两某些。(2)美苏全面对抗,进行军备竞赛,使世界处在核战争威胁之下。(3)两大集团势均力敌,彼此不敢容易动武,又使得半个世纪没有爆发新世界大战。(4)美苏两国为争夺世界霸权,肆意干涉别国内政,严重破坏了世界和平。第25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1.欧洲共
32、同体形成(1)欧洲联合背景:二战后西欧各国生产力得到了较快发展,她们越来越强烈规定从美国阴影下走出来。但是她们当中任何一种国家实力都无法和美苏相抗衡,于是走上了联合发展道路。(2)联合过程:1952年法国、联邦德国等六国宣布成立了欧洲煤钢共同体,迈出了欧洲联合第一步。1967年,欧共体成立。(3)影响:随着实力总强,西欧在经济上成为美国竞争对手。在政治上,她们也力图履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美国霸主地位受到严重挑战,不得不调节它对欧政策。2.日本成为经济大国:(1)日本经济腾飞因素:“冷战”爆发后,美国由打击日本转而扶植日本,不但减免战争赔款,并且还提供资金和物资援助。日本在美国占领期间履行民主化
33、改革,为日本日后经济腾飞创造了良好条件。日本政府注重科技与教诲,把发展经济放在首要位置,运用国家政权大力推动经济发展。(2)日本经济腾飞影响:通过恢复和调节,日本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经济大国。在成为经济大国同步,日本变化了战后初期向美国一边倒政策,实行以日美关系为轴心全方位外交。3.随着西欧、日本崛起,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呈现出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局面,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使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第26课 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1.独立自主外交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三大外交政策:(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34、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时间:1953年内容:在同临近国家发展和谐关系过程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互相平等;和平共处。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标志着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成熟。得到了国际社会广泛承认,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基本准则。(3)1954年,新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身份参加在日内瓦举办国际会议,发挥了重要作用。(4)1955年,在万隆举办亚非国际会议上,以周恩来为首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坚持“求同存异”方针,促成了亚非会议成功。会后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更多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
35、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2.70年代三大外交成就: 1972年,中美关系缓和 1972年,中日建交(1)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因素:A.70年代,美国霸权地位衰落B.亚非拉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在联合国作用大为加强C.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内政、外交上获得成就。(主线因素)恢复:1971年第26届联大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一切合法席位。(2)中美关系缓和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双方在上海刊登了中美上海公报,美国声明:美国结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人都以为只有一种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某些。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意义:中美建交
36、打开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新局面,许多西方国家纷纷与国内建立外交关系,在国际上浮现了一种和国内建交热潮。(3)中日建交日本在美国改进对华关系中受到极大冲击,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订立中日联合声明,中日建交。3.80年代以来外交成就(1)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积极参加以联合国为中心多边外交。(2)积极推动区域化合伙:,国内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1991年,国内加入亚太经合组织(APEC),为增进中亚地区和平与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俄罗斯等六国成立了“上海合伙组织”。第27课 跨世纪世界格局1.两极格局崩溃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崩溃,冷战也宣布结束。2.缓和与动荡并存
37、:两极格局崩溃后来,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流。但世界并不太平,呈现出缓和与动荡并存局面。3.多极化趋势加强(1)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试图建立一种由其主导单极世界,积极履行单边主义。(2)当今世界上,除美国外,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家等各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3)多极化趋势加强影响:有助于抑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必修第二册专项一 古代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基本构造与特点 一、古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经济 1古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重要耕作方式演变(a a) 刀耕火种一石器锄耕一铁
38、犁牛耕。春秋战国时期,农业发达地区已经采用牛耕技术。到了汉代,牛耕逐渐普及全国,铁制农具数量大大超过前代。东汉时,在某些地方一牛挽犁已经取代了耦犁(二牛抬杠)。 2古代中华人民共和国知名水利工程(a a) 战国时期李冰主持都江堰和郑国主持郑国渠,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古代水利工程典范。关中农民创造“井渠”,至今还流行于新疆吐鲁番、哈密一带干旱地区。 3中华人民共和国古代农业经济基本特点(a b) 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农业经营方式,是古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经济基本特点。 二、古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手工业经济 1汉唐丝织业重要成就(a a)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出土汉代素纱禅衣。汉代丝织品通过丝绸之路远销到以
39、罗马为中心地中海地区 唐代中期后来,私营纺织作坊兴起,官营纺织业也有相称大规模。 2商周青铜器锻造和汉代冶铁技术进步(a b) 商周时期,青铜器锻造工艺水平已经达到很高水平。如商朝司母戊大方鼎。商代青铜器生产规模已经相称大,西周青铜器大多作为礼制象征,代表着权力和秩序。 汉代,冶铁开始用煤炭做燃料,供风形式也有了革命性变化。东汉初,杜诗创造出借用水力作为动力鼓风装置,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 3唐宋陶瓷业重要成就(a b) 唐代制瓷业已经成为独立生产部门。越窑青瓷(唐代诗人陆龟蒙以“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名句赞美)和邢窑白瓷(据说“天下无贵贱通行之”)相称知名。江西景德镇和四川大邑白瓷
40、,也在瓷器中名列前茅。唐代晚期,长沙铜官窑首创釉下彩绘,并且把绘画和诗文用于瓷器装饰,美术陶制品“唐三彩”曾风行一时。唐宋以来,河北定窑、河南钧窑、江西景德镇窑、浙江龙泉窑、陕西耀州窑等窑闻名天下。 三、古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经济 1“市”在历代发展(b c)朝代 “市”发展状况秦代管理“市,法律规定,商品买卖必要明码标价,收受金钱时必要当面把钱投入陶制容钱器中汉代进行集中贸易“市”有专门管理机构,管理相称严格六朝形成民间集市草市唐代草市演进为相对集中地方商业中心;夜市繁华宋代市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上限制。“市”已经不再被封闭在规定墙垣之内,而是于宅屋之间,有街道上店铺鳞次栉比,形成了繁华商业街。
41、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直接监管明清商业区非常繁华 四、古代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政策 1“重农抑商”政策及其影响(a b)(1)含义:“重农抑商”是主张注重农业,限制打击工商业经济思想和政策,开始于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日后历代封建王朝都履行这种政策。(2)目:经济上,是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经济基本。政治上,是为了维护政治上稳定,巩固君主地位。 (3)影响:重农抑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封建王朝基本经济政策:有助于农业人口稳定,推动农业经济向前发展,有助于加强对农民剥削和控制,维护统治阶级经济基本和政治基本,打击富商发展官营商业,强化了国家对经济控制,使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新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萌芽,也因之
42、未能得到正常发育。 2“海禁”政策及其影响(a b), (1)含义:“海禁”政策是指明清两代禁止私人出海贸易,海外贸易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2)目: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免受威胁;自给自足自然经济是其产生和存在经济基本。 (3)影响:妨碍海外市场开拓,抑制资本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滋长;使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世隔绝,未能及时学习西方先进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以发展生产力,中华人民共和国逐渐落伍于世界潮流。 专项二 近代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本主义曲折发展 一、近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工业兴起 1鸦片战争后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标志及影响(a b) (1)标志:鸦片战争后,手工棉纺织业衰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43、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标志。(2)影响:自然经济破坏,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商品市场。大量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又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市场。鸦片战争后,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经济构造变动,增进了近代民族工业兴起。 2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时间、途径与知名公司(a b) (1)产生时间:19世纪70年代先后。 (2)途径:一种是一某些中小地主、官僚、买办、商人、华侨等,投资于近代工矿公司,另一种是某些手工工场开始采用机器生产,转变为近代工矿公司。此外,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以“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形式开办近代民用公司,也增进了民族工业发展。 (3)知名公司:1866年,方举赞、孙英德在上海开办
44、发昌机器厂;1873年,陈启源在南海开办继昌隆缫丝厂。 _ 3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重要特点(b c) 地区别布不平衡:重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内地很少。 部门分布不平衡:绝大某些是轻工业,机器制造等重工业则很少。 发展艰难:在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夹缝中艰难发展。 民族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但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未曾有过新生产方式,它产生和发展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带来了一股新气息。 4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历史条件、时间和知名实业家张謇、荣氏兄弟(a c) (1)初步发展历史条件: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大量向中华人民共和国输出资本,同步继续增长商品输出,进一步破坏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经济,扩大了帝国主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品销售和劳动力市场,也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