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第二讲-系统工程基础理论与方法论-192.ppt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2405204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PPT 页数:81 大小:40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第二讲-系统工程基础理论与方法论-192.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2-第二讲-系统工程基础理论与方法论-192.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2-第二讲-系统工程基础理论与方法论-192.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2-第二讲-系统工程基础理论与方法论-192.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2-第二讲-系统工程基础理论与方法论-192.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2第二讲第二讲 系统工程基系统工程基础理论与方法论础理论与方法论第二讲:系统工程理论n第一节:系统工程的理论基础n第二节:系统工程理论的新发展系统工程的理论基础一、控制论1、控制论的产生与发展 1947年由美国人维纳(Norbert Wiener)创立的控制论(Cybernetics)是一门研究系统的控制的学科。维纳于1948年出版了控制论一书,他对控制论的定义是:“关于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信的科学。”引子1n你如何去控制企业的运行?在企业运作过程中,如何去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n企业的目的是盈利,那么如何实现和员工、社会的和谐共处?n怎么样描述一个企业?通过哪些方面描述?系统工程的理论基础

2、控制论的发展已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从40年代末到50年代是第一个时期,即经典控制理论时期。在这一时期,主要的研究对象是单因素控制系统,重点是反馈控制,借以实现的工具是各种各样的自动调节器、伺服机构及其有关的电子设备,着重解决单机自动化和局部自动化问题。控制论发展的第二个时期为60年代,即现代控制理论时期。这一时期,控制论的主要研究对象就成了多因素控制系统,研究重点是“最优控制”,研究借助的工具是电子计算机。系统工程的理论基础n 进入70年代以后,是大系统控制理论时期。在这一时期,主要研究对象是因素众多的大系统,重点是大系统多级递阶控制,借助的工具是电子计算机联机和智能机器,应用领域主要为社会系

3、统、经济系统、生态系统、管理系统、环境系统等。系统工程的理论基础n控制论的基本概念n控制系统由施控器、受控器和控制作用的传递者三者组成,形成一个整体的控制功能和行为,但这又是相对于某种环境而言。因而可以把施控器、受控器和控制作用的传递者三个部分所组成的、相对于某种环境而具有控制功能与行为的系统,称为控制系统输入偏差控制输出反馈施控器受控器检测器比较器环境闭环控制系统框图 系统工程的理论基础n系统稳定性n负反馈n正反馈n系统的结构n层次性n相对性n较高层次具有较高的复杂性。系统与要素是相对于系统的等级和层次而言的。一般说来,高一级的结构层次对低一级的结构层次有着制约性,而低一级结构又是高一级结构

4、的基础,低一级结构层次反作用于高一级结构层次,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辨证的。系统工程的理论基础n各层次都有其最佳规模n结构稳定性n结构开放性和动态性系统工程的理论基础n控制论对系统工程方法论的启示n黑箱灰箱白箱法n黑箱永远有,白箱永不白 n功能模拟法 n形式化、数量化、最优化方法系统工程的理论基础n控制论对系统工程方法论的启示n功能模拟法n功能模拟方法,就是以功能和行为的相似性为基础,用模型模仿原型的功能和行为的一种方法。电子计算机的创造就是功能模拟法应用成功的一个例子,早期的计算机就是从模拟人的计算功能开始的,但这种模型在外形和结构上与原型已很不一样。系统工程的理论基础n控制理论分支与系统研究各方

5、面的对应关系n控制论分支与系统工程研究的分类表结构方面行为方面反馈性能能控性、能观性可靠性大系统理论稳定性最优化滤波、随机控制鲁棒性自适应、自组织、自学习人工智能和模式识别引子2n什么是信息?什么是信息社会?信息社会的特征是什么?n在企业运作中,涉及哪些信息,如何传递和管理信息?n以讹传讹意味着什么?n企业的CIO是什么?有哪些职责?系统工程的理论基础n信息论n信息论于本世纪40年代末产生,其主要创立者是美国的数学家申农(C.E.Shannon)和维纳n人们根据不同的研究内容,把信息论分成三种不同的类型n狭义信息论:即申农信息论。主要研究消息的信息量、信道(传输消息的通道)容量以及消息的编码问

6、题n一般信息论:主要研究通讯问题,但还包括噪声理论、信号滤波与预测、调制、信息处理等问题n广义信息论:不仅包括前两项的研究内容,而且包括所有与信息有关的领域系统工程的理论基础n信息 n申农将信息定义为“两次不定性之差”,即“不定性的减少的量”。从通讯角度看,信息是数据、信号等构成的消息所载有的内容。消息是信息的“外壳”,信息是消息的“内核。在同样一条消息中,对不同的人来讲,可能信息量很大,也可能信息量很小,甚至为零。从实用角度看,信息是指能为人们所认识和利用的,但事先又不知道的消息、情况等。也就是说信息对于收信者来说,应该是有用的和未知的东西。n维纳则认为: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在信息与物质

7、能量之间划了一条界限;信息是控制系统进行调节活动时,与外界相互作用、相互交换的内容;信息是系统的组织性的量度。系统工程的理论基础n信息的特点n信息源于运动n信息可以被感知、处理和利用n信息具有知识秉性,能消除不确定性n信息依赖于物质并在物质上传递、存储,但有不同于物质n信息的使用价值具有相对性n信息具有时效性n信息不守恒系统工程的理论基础n信息论的启示n信息论研究运用了类比方法和统计方法n信息论运用了科学抽象和类比方法,将消息、信号、情报等不同领域中的具体概念,进行类比、抽象出了信息概念、抽象出了信息论模型n针对信息的随机性特点,运用了统计数学(概率论与随机过程)解决了信息量问题。并扩展了信

8、息概念,壮大了语义信息、有效信息、主观信息、相对信息、模糊信息等方面的内容系统工程的理论基础系统工程的理论基础n信息论的启示n运用信息的方法处理问题n把系统有目的的运动抽象为一个信息交换过程n有效防止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失真信息输入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输出信息反馈系统工程的理论基础表现形式变化过程守恒熵物质能量信息电子、细胞等引力、热等信号等扩散、传递能量转化传递、存储物质不灭能量守恒不守恒热力学第二定律信息熵引子4n中医和西医的根本差别是什么?n望、闻、问、切的治病方法和西医的诊断治疗的区别是什么?系统工程的理论基础n一般系统论的产生一般系统论的产生实验科学时代的还原论;经典自然科学中还原论占统

9、治地位,把研究对象进行一层层地不断分解至基本单元,分解隔离为不同因果链,研究其基本单元因素,认为基本单元弄清了,因果量与因素弄清了,对象也就研究清楚了。这样的方法论和观点在古典自然科学中曾取得了很大成功,从而对其他科学研究产生了巨大影响。生物学中机械论与活力论之争;机械论认为一种原因导致一种结果。用分析方法把生物问题化为物理、化学问题来研究。通过对生物进行分解(生物系统器官组织细胞)研究,最终导致分子生物学产生,破译了遗传密码,取得了显赫的成就。但对更高层次的问题却仍然知之不多,如生命现象、生命组织。分析方法侧重于分析事物的各个部分。分析方法的应用取决于两个前提: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存在,或其

10、弱得可以在某些研究中忽略;描述部分行为的关系式是线性的。因而这种方法在处理各部分间有紧密联系的系统及非线性系统问题上有局限性。;系统工程的理论基础n一般系统论的产生 n本世纪二十年代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冯贝塔朗菲在对生物学的研究中发现把生物分解的越来越多,反而会失去全貌,对生命的理解和认识反而越来越少。因此开始了理论生物学研究,创立了一般系统论。1945年关于一般系统论的发表,成为系统论形成的标志。系统工程的理论基础n一般系统论的基本观点n系统的整体性n要素和系统的不可分割性n整体功能不等于各部分功能之和n整体具有不同于各组成部分的新功能n系统的开放性n系统的动态相关性n系统的层次等级性n系统的

11、有序性n结构有序性n系统发展的有序性系统工程的理论基础n 系统方法论告诉我们要以系统的观点去看整个世界,不能片面、孤立地看问题。系统方法论主张以思辨原则代替实验原则,不能机械地看问题,尤其是在处理复杂、有机程度高的系统时,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n系统方法论主张以整体论代替还原论。n对事物的层层剖析,弱化事物各部分间的联系,认为整体是部分的简单加和,这种思想不利于从总体把握事物,对事物的整体功效认识不清。系统方法论启示我们以目的论代替因果论。n异因可以同果,为达到一定目的,可采取不同方式。人类经济社会不是偶然事件的产物,而是有目的性的复杂系统,研究问题的出发点是认识其目的、服务于目的 系统工程的理

12、论基础n系统方法n整体性n整体出发、从系统目标出发进行研究,注意各要素间的相关关系。整体不等于各部分之和。如解决环保问题,就要将环境、能源、生产、经济统为一体,不能以孤立的观点来认识环境问题。n动态性n从时间轴上看其产生、发展过程及前景。如开发新产品时要注意开发时间与技术更新。n最优化n要求的整体最优,而不拘泥于局部最优。系统工程的理论基础n耗散结构理论n系统的熵n正熵n负熵n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当外界条件变化达到一定的阈值以后,量变可以引起质变,形成有序结构。维持这种结构需要同外界交换物质、能量。n热力学第二定律n不可能把热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热传导的不可逆性)n不可能从单一热源

13、中取热而使之完全变为由用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能量的耗散性)系统工程的理论基础n进化与退化n进化:无序有序n退化:有序无序n系统必须是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n系统内部具有非线性动力学机制n自组织临界性n无序有序的转化n系统的演化系统工程的理论基础n协同学n哈肯创立协同学n激光现象:丰富合作的结果n从无序到有序是不平衡、非平衡或者距离平衡态的距离n协同有序原理n支配原理n自组织原理系统工程的理论基础n协同学与耗散结构小结n耗散结构要求系统开放、远离平衡态、有物质、能量交换,以及内部的非线性机制n负熵产生促进内部协同的促协力n子系统之间的促协力决定系统未来n耗散结构惯性原理:抗干扰能力n合并溶合原理:

14、大吃小n突发干扰:突变、崩溃系统工程的理论基础n突变论n法国数学家勒内托姆于1972年创立n以往的数学只能解决连续变化(离散连续)问题,渐变论是学术界的主导思想,对那些突然出现的非连续性变化显得无能为力,不能解释突变问题。n突变理论从量的角度研究各种事物的不连续变化问题,进行从量变到质变的研究。n它用形象而精确的数学模型来模拟突变过程,其要点在于考察这一过程从一种稳态到另一种稳态的跃迁。n运用的数学工具主要为拓扑学、奇点理论和结构稳定性理论 系统工程的理论基础n突变论以稳定性理论为基础,通过对系统稳定性的研究,阐明了稳定态与非稳定态,渐变与突变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揭示了突变现象的规律和特点 n

15、稳定机制是事物的普遍特性之一,是突变论阐述的主要内容,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其稳定态与非稳定态交互运行的过程。系统工程的理论基础n质变可以通过渐变和突变两种途径来实现,如水在常压下的沸腾是通过突变来实现的,而语言的演变则是一个渐变过程。n质变到底是以哪种方式来进行的,关键是要看质变经历的中间过渡态是不是稳定的。如果是稳定的,那么就是通过渐变方式达到质变的;如果不稳定,就是通过质变方式达到的。n在一种稳定态中的变化属于量变,在两种结构稳定态中的变化或在结构稳定态与不稳定态之间的变化则是质变。量变必然体现为渐变,突变必然导致质变,而质变则可以通过突变和渐变两种方式来实现。系统工程的理论基础n运筹学n线性

16、规划n在经营管理工作中,往往碰到如何恰当地运转由人员、设备、材料、资金、信息、时间等因素构成的体系,以便最有效地实现预定工作任务的问题。这一类统筹计划问题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就是在一组约束条件下寻求一个目标函数的极值问题。如果约束条件表示为线性方程式,目标函数表示为线性函数时,就叫线性规划。n一般线性规划的数学模型为要求目标函数实现最大化(或最小化)n由m种有限资源构成的一组约束条件n ,n各变量不能取负值,即n如果在所要考虑的数学规划问题中,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是非线性的,就叫非线性规划问题。如果决策变量中要求取值必须满足整数的线性规划问题,就称为整数规划。系统工程的理论基础n动态规划n它是将

17、一个复杂的多段决策问题分解为若干相互关联的较易求解的子决策问题,以寻求最优决策序列的方法,如研究水利资源多级分配的优化问题 n排队论n它研究排队现象的统计规律性,并用以指导服务系统的最优设计和最优经营策略,又称为随机服务系统理论。n对策论n它用来研究对抗性的竞争局势的数学模型,探索最优的对抗策略。n存储论n存储论就是应用数学方法研究在什么时间,以多少数量,从什么供应渠道来补充这些设备,使得在保证生产正常运行的情况下,保持库存和补充采购的总费用最少系统工程理论的新发展系统工程理论的新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际科学界兴起了对复杂性问题的研究,一个突出的标志是1984年在美国新墨西哥州成立了以研

18、究复杂性为宗旨的圣塔菲研究所(SantaFe Instituet,简称SFI)。1994年,在圣菲研究所成立10周年之际,霍兰正式提出复杂适应系统(Complex Adaptive System,简称CAS)理论。CAS理论的提出对于人们认识、理解、控制、管理复杂系统提供了新的思路。由于其思想新颖和富有启发,它已经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应用。在经济、生物、生态与环境以及其它一些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中,CAS理论的概念和方法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应用和验证系统工程理论的新发展n复杂适应系统n聚集:个体通过粘着形成较大的主体n非线性n流n多样性n标识:方便互相识别和选择,实现信息交流n内部模型:内部复杂机制n

19、积木:构件组合、涌现系统工程理论的新发展n复杂适应系统n主体是主动地、活的实体n个体与环境协同演化n宏观和微观相互联系n引进了随机因素的作用系统工程理论的新发展系统工程理论的新发展n系统工程作为一门交叉学科,日益向多种学科渗透和交叉发展。n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相互渗透日益深化n由于社会经济系统的规模日益庞大,影响决策的因素日益复杂,在决策过程中有许多不确定的随机因素需要考虑,因此,现代决策理论和方法有了很大的发展。nDSSn专家系统nAI系统工程理论的新发展系统工程理论的新发展决策部门提出问题和形成判断建模、仿真分析优化结果分析与综合集成结论与建议系统运行系统评价专家体系统计数据信息资料系统工

20、程理论的新发展系统工程理论的新发展n系统工程作为一门软科学,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n在系统工程一类软科学中,所研究的系统对象,往往可以分为“硬系统”和“软系统”两类。所谓硬系统一般是偏工程、物理型的,它们的机理比较明显,因而比较容易用数学模型来表述,有较好的定量方法可以计算出系统的行为和最优解。n所谓“软系统”一般是偏社会、经济型的,它们的机理往往并不清楚,较难完全用数学模型来表述,而常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来处理问题系统工程理论的新发展系统工程理论的新发展n过分定量化、过分数学化的模型难以解决一些社会实际问题,许多学者开始了反思。到20世纪80年代,在美、英出现了一批新的系统方法论,他们的共

21、同特点是偏软,大多没有数学模型,而强调思考方法、工作过程和人的参与等。nCheckland在他的著作软系统方法论一书中,基于系统的目标、结构、机理特征,将系统分为两种,即目标明确、结构清晰、机理清楚、可用数学模型表达的硬系统,和目标不明确、结构不良、机理不清楚、难以应用数学模型表达、偏社会、经济、文化、生物的软系统,并将处理前者的问题称为问题,处理后者的问题称为“议题”(Issues),将解决这两种问题的方法分别称为“软”系统方法和“硬”系统方法 系统工程理论的新发展系统工程理论的新发展系统工程理论的新发展系统工程理论的新发展系统工程理论的新发展n系统工程研究与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对象规模越来

22、越大,并朝着巨系统方向发展n简单系统n判断一个系统是否是简单系统的主要标准,在于此系统是否可以采用牛顿力学的方法来刻画系统的演化 n简单巨系统n简单巨系统内子系统的数目一般很多,通常多到无法一个一个地描写每一个子系统地运动。简单巨系统内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一般不太复杂,在多数情况下,相互作用是已知的,是确定的,人们可以用确定的规律来描写各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但是简单巨系统的整体性质不能从子系统叠加得出,而会出现新的性质,对此我们称之为“涌现”出新的性质。这是简单巨系统和简单系统之间的根本区别。n简单巨系统至少可以分成两个层次,即系统层次和子系统层次。系统工程理论的新发展n复杂巨系统n在巨系统中

23、如果组分种类繁多(几十、上百、上千或更多),并有层次结构,它们之间的关联方式又很复杂(如非线性、不确定性、模糊性、动态性等)。n特殊复杂巨系统n钱学森提出的“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有三个层次的含义:(1)系统本身与系统周围的环境有物质的交换、能量的交换和信息的交换。由于有这些交换,所以是“开放的”;(2)系统所包含的子系统很多,成千上万,甚至是上亿万。所以是“巨系统”;(3)子系统的种类繁多,有几十、上百,甚至几百种。所以是“复杂的”。思考题n请采用系统科学的相关理论研究请采用系统科学的相关理论研究“8”n请以某现实世界的事物为例,运用系统论、控请以某现实世界的事物为例,运用系统论、控制论、信息

24、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理论对制论、信息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理论对该事物的发展演变进行解释。该事物的发展演变进行解释。第三讲 系统工程方法论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李刚第三章:系统工程方法论n第一节:系统工程基本工作过程n第二节:系统分析原理与应用n第三节:对系统工程方法论的新探索n思考讨论题第三章:系统工程方法论一、霍尔三维结构(见图3-1)1.时间维;2.逻辑维;3.知识维或专业维;二、切克兰德方法论(见图3-2)第一节:系统工程基本工作过程 霍尔三维结构霍尔三维结构A.D.Hall,1969SE活动矩阵:活动矩阵:T-L知识维(知识维(K K)运筹学控制论社会科学工程技术逻辑维(逻辑维(

25、L)规划阶段设计阶段分析阶段运筹阶段实施阶段运行阶段更新阶段时间维时间维(T)摆明问题系统设计方案综合模型化实施计划决策最优化图3-1服务系统管理的知识维度问题思考n每个制造企业都需要进行生产计划的安排,安排生产计划的时候,首先需要考虑对零部件及原材料的需求计划。n请站在制造管理人员的角度,基于霍尔三维结构方法,分析企业的物料需求计划系统的调研、设计及实施过程霍尔三维结构霍尔三维结构n制造企业的物料需求计划(MRP)的设计n时间维nMRP系统规划nMRP系统设计与分析nMRP系统开发nMRP系统实施nMRP系统上线运行nMRP系统升级n知识维n软件工程、运筹学、控制论、库存理论n逻辑维n问题说

26、明、问题分析n问问题题及及其其环环境境的的识识别与表达别与表达建立概念模型建立概念模型(目标系统概念化目标系统概念化)根底根底定义定义比较比较寻求改善途径寻求改善途径选择选择设计设计实施实施评估评估图图32 切克兰德方法论切克兰德方法论切克兰德方法论切克兰德方法论n大客户管理是每个企业市场营销的重要工作,实现大客户的满意度提升,是大客户管理的重要内容。n请以切克兰德方法论为指导,分析一个企业应该从那切克兰德方法论为指导,分析一个企业应该从那些方面进行大客户管理。些方面进行大客户管理。切克兰德方法论切克兰德方法论n大客户管理n大客户识别与细分n客户接触n客户需求识别n提出满足大客户需求的方案n大

27、客户需求的满足n赢得大客户三、两种方法论的比较 霍尔三维结构与切克兰德方法论均为系统工程方法论,均以问题为起点,具有相应的逻辑过程。在此基础上,两种方法论主要存在以下不同点:(1)霍尔方法论主要以工程系统为研究对象,而切克兰德方法更适合于对社会经济和经营管理等“软”系统问题的研究。(2)前者的核心内容是优化分析,而后者的核心内容是比较学习。(3)前者更多关注定量分析方法,而后者比较强调定性或定性与定量有机结合的基本方法。第三章:系统工程方法论第二节:系统分析原理与应用1.1.系统分析概念系统分析概念 系统分析(系统分析(SASA)是在对系统问题现状及目标是在对系统问题现状及目标充分挖掘的基础上

28、运用建模及预测、优化、仿充分挖掘的基础上,运用建模及预测、优化、仿真、评价等方法,对系统的有关方面进行定性与真、评价等方法,对系统的有关方面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为决策者选择满意的系统方定量相结合的分析,为决策者选择满意的系统方案提供决策依据的分析研究过程。案提供决策依据的分析研究过程。SASA是是SESE的核心内容、分析过程和基本方法。的核心内容、分析过程和基本方法。问题思考n每个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都面临着生产能力扩张投资的问题。n请你站在企业管理者的角度,提出一个分析企业生产设施投资可行性的思路。n从你的方案形成过程中,总结出系统的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法。问题问题 目的及目标目的及目

29、标 方案方案 模型(结构、数学、仿真)模型(结构、数学、仿真)评价评价 决策者决策者SASA要素:要素:2 2SASA程序程序 认识认识问题问题探寻探寻目标目标综合综合方案方案模型模型(式)化(式)化优化、仿优化、仿真等分析真等分析系统系统评价评价决策决策初步初步SASA规范分析规范分析NYSASA程程序序图图是是SASA的的一一般般过过程程,也也为为全全课课程程提提供供了了基基本本的的逻逻辑辑框框架架,因因而而十十分分重重要要。在在对对其其理理解解和和应应用上应注意以下各点:用上应注意以下各点:重视做好初步重视做好初步SA.5W1H(What/Why/Who/Where/When/How)S

30、A.5W1H(What/Why/Who/Where/When/How)方法是做好这段工作的基本线索。方法是做好这段工作的基本线索。在在规规范范分分析析中中一一般般需需(或或尽尽可可应应)建建立立结结构构模模型型、数数学学模型或仿真模型。模型或仿真模型。每每段段结结束束后后系系统统方方案案的的变变化化轨轨迹迹是是:可可行行方方案案非非劣劣方方案案经排序的非劣方案(或称选择性方案)。经排序的非劣方案(或称选择性方案)。环环境境分分析析贯贯穿穿SASA全全过过程程,在在SASA中中是是十十分分重重要要和和必必不不可可少少的。的。在在管管理理应应用用SASA过过程程中中,并并不不一一定定要要(或或能能

31、遍遍历历并并完完成成每一个具体过程。每一个具体过程。3 3、SASA的特点及原则的特点及原则(1 1)坚持问题导向)坚持问题导向(2 2)以整体为目标)以整体为目标(3 3)多方案模型分析和选优)多方案模型分析和选优(4 4)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5 5)多次反复进行)多次反复进行4 4、应用实例、应用实例某厂外购玻壳进厂入库搬运路线的系统分析 南站台玻壳库外购玻壳原运输流程:用火车运至南站台;用吊车将集装箱卸至南站台;打开集装箱;用叉车托起玻壳箱;运至卡车;用叉车装至卡车;卡车运至玻壳库约500米;叉车卸货;叉车运输;堆垛。化工库成品库523526工段206库

32、油库528房图34 玻壳供应物流流程图 第三节:对系统工程方法论的新探索系统工程方法论一直是系统工程研究开发及应用的重要内容,近10余年来不断有所创新和发展,并日益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以霍尔、切克兰德等方法论及系统分析方法为基础,以东方文化与西方文明等多方面的结合为重要特征,对系统工程方法论的研究与应用在国内外取得了不少新的成果,值得关注。第三节:对系统工程方法论的新探索中国科学家钱学森等针对开放复杂巨系统问题,于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了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系统方法论。该方法论以对社会系统、人体系统、地理系统等三类复杂巨系统的研究实践为基础,形成一个整体,其主要特点是:(1)根据开放的复杂巨

33、系统的复杂机制和变量众多的特点,把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从多方面的定性认识上升到定量认识;(2)按照人机结合的特点,将专家群体(各种有关专家)、数据和各种信息与计算机技术有机结合起来;(3)由于系统的复杂性,把科学理论与经验知识结合起来,把人对客观事物星星点点的知识综合集中起来,力求问题的有效解决;第三节:对系统工程方法论的新探索n(4)根据系统思想,把多种学科结合起来进行研究;n(5)根据复杂巨系统的层次结构,把宏观研究与微观等研究统一起来;n(6)强调对知识工程及数据挖掘技术等的应用。该方法论在社会经济系统工程等领域已得到了成功应用。第三节:对系统工程方法论的新探索n在中国科学

34、家钱学森、许国志及美国华裔专家李耀滋等人的工作基础上,中国系统工程专家顾基发和英国华裔专家朱志昌于90年代中期提出了物理事理人理(WSR)系统方法论。n物理主要涉及物质运动的机理,通常要用到自然科学知识,主要回答这个“物”是什么,它需要的是真实性;n事理是做事的道理,主要解决如何去安排这些事物,通常用到管理科学方面的知识,主要回答怎样去做;第三节:对系统工程方法论的新探索n 人理是做人的道理,处理任何事和物都离不开人支做,以及由人来判断这些事和物是否得当,通常要用到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主要回答应当如何。nWSR作为一个统一的工作过程,可由理解领导意图、调查分析、形成目标、建立模型、协调关系、提

35、出建议等六个步骤来构成。n在应用WSR方法论时通常还需要遵循参与、综合集成、人机结合且以人为主、迭代和学习等主要原则。表表3232、WSRWSR系统方法论内容系统方法论内容 物理物理事理事理人理人理道理道理物物质质世世界界法法则则、规规则的理论则的理论管理和做事的理论管理和做事的理论人、纪律、规范的理论人、纪律、规范的理论对象对象客观物质世界客观物质世界组织、系统组织、系统人、群体、关系、智慧人、群体、关系、智慧着重点着重点是什么是什么?(?(功能分析功能分析)怎样做怎样做?(?(逻辑分析逻辑分析)应应当当怎怎样样做做?(?(人人文文分分析析)原则原则诚诚实实、追追求求真真理理,尽可能正确尽可

36、能正确协协调调、有有效效率率,尽尽可能平滑可能平滑人人性性、有有效效果果,尽尽可可能能灵活灵活需需要要的的知识知识自然科学自然科学管理科学管理科学 系统科学系统科学人文知识人文知识 行为科学行为科学第三节:对系统工程方法论的新探索n并行工程(CE)n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汽车为什么能够超越美国汽车,大肆进入美国市场,最根本的原因之一就是日本汽车的开发模式超越了美国汽车的开发模式。nCE是对产品及其相关过程(包括制造和支持过程)进行并行、一体化设计的一种系统化工作模式。n该模式力图使开发者们从一开始就考虑到产品全寿命周期(从概念形成到产品报废)的所有因素,包括质量、成本、进度和用户需求等。第

37、三节:对系统工程方法论的新探索n CE的主要方法包括:n重组产品开发过程并行、压缩,协同n组建集成产品开发团队强矩阵制结构,华为n建立支持团队工作的协同工作环境CSCW,网络环境,PDM,BOM,MRP,CAD/CAM/CAE/CAPPn应用各种技术工具完成产品并行开发协同设计环境,波音737飞机的设计第三节:对系统工程方法论的新探索CECE实施及推进的有效途径主要有实施及推进的有效途径主要有:(1 1)以集成制造信息系统及其软件要求为主;)以集成制造信息系统及其软件要求为主;(2 2)CADCAD和和CAMCAM工具集成;工具集成;(3 3)按照)按照“全寿命工程全寿命工程”推进推进CECE

38、4 4)沿着可制造设计和可装配设计路径推进)沿着可制造设计和可装配设计路径推进CECE;(5 5)以组织和文化变革为前提。)以组织和文化变革为前提。小组讨论n制造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不断变化,企业必须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适时调整其发展战略,进行企业战略的创新。n请运用系统工程理论建立一个分析模型,该模型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企业业务的战略创新BIT模型n企业战略的变化n商业模式的变化n市场的变化n产品的变化n技术的变化企业战略创新的BIT模型BIT模型思考问题n在美国的麦当劳快餐店中,店面营业员的月成本高达3000美元以上,但麦当劳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降低柜面营业员的运营成本已经成为麦当劳公司的迫切需求n请给予BIT模型,提出一个麦当劳快餐店营业员成本降低的策略。思考问题n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鞋国,但是中国制鞋业面临的国际竞争非常激烈,每一双中国制造的NIKE运动鞋,在中国的制造费用支出约为8美元,中国企业获得到利润不到1美元。n中国的运动鞋制造商如何通过业务模式的创新,实现企业竞争力的提高,以及企业利润率的提升?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