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人教版初中生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二十三).docx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2399183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7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初中生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二十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人教版初中生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二十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人教版初中生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二十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人教版初中生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二十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人教版初中生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二十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人教版初中生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二十三)1单选题1、某同学做“观察种子的结构”实验时作了如下记录,请你找出记录中错误的一项()A观察种子用到的实验器具有解剖刀、放大镜、镊子等B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子叶数目不同,作用不同C观察玉米种子的内部结构时,需用解剖刀纵向切开玉米种子D玉米种子和菜豆种子都有胚乳,胚乳中富含淀粉答案:D分析: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示意图:A在解剖和观察种子结构的探究实验中,需要用解剖刀纵切种子,并且要用到镊子在表面皿上展开并用放大镜观察种子的结构,A正确。B菜豆种子的子叶2片,肥厚,贮存着丰富的营养物质;玉米种子的子叶1片,子叶没有贮存营养物质的作用,贮

2、存营养的是胚乳,B正确。C结合分析可知,观察玉米种子的内部结构时,需用解剖刀纵向切开玉米种子,方便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C正确。D玉米种子有胚乳,胚乳中富含淀粉等营养物质;但菜豆种子没有胚乳,D错误。故选D。2、关于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的说法,错误的是()A被子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大气中氧的主要来源B煤、石油的过量燃烧对碳氧平衡具有破坏作用C生物的呼吸作用是大气中二氧化碳来源之一D植树造林、低碳生活可以有效缓解碳氧平衡的破坏答案:A分析: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食物之源;能稳定大气中碳氧平衡;能稳定生物圈的水循环。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是所有生物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和能

3、量来源。A、自然界中藻类植物的数量极为庞大,分布也十分广泛。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细胞内有叶绿体,全身都能进行光合作用,放出氧气,自然界中百分之九十的氧气都是藻类植物产生的,因此藻类植物是空气中氧的主要来源,A错误。B、人类在生活和生产过程中,因燃烧煤、石油将大量的二氧化碳排到大气中去,破坏碳一氧平衡,B正确。C、动植物呼吸作用过程中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是大气中二氧化碳来源之一,C正确。D、缓解碳一氧平衡被破坏的有效措施是植树造林、低碳生活等,D正确。故选A小提示: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以及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的意义。3、2022年10月

4、,中国科学院科考队在西藏察隅发现了一棵黄果冷杉,经测定高达83.4米,刷新了中国最高树木记录。关于黄果冷杉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蒸腾作用主要器官是叶B蒸腾作用降低了叶表面的温度C蒸腾作用促进导管中有机物的运输D蒸腾作用促进水分从根部运输到茎顶端答案:C分析: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A蒸腾作用掉主要器官是叶,叶上分布有很多气孔,正确。B蒸腾作用降低了叶表面的温度,使植物不至于被灼伤,正确。C蒸腾作用产生蒸腾拉力,是根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和无机盐在体内运输的主要动力。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错误。D蒸腾作用促进水分从根部运

5、输到茎顶端,正确。故选C。4、如图为花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分析错误的是()A该花的雄蕊是由和组成的B表示的传粉方式是自花传粉C受精后的会发育成种子中的胚乳D开花时给向日葵人工辅助授粉可提高产量答案:C分析:题图中:是花丝,是花药,是传粉,是柱头,是花柱,是卵细胞。A雄蕊包括花药和花丝,花药里有许多花粉。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和子房,子房内有一个或多个胚珠,A正确。B自花传粉:一朵花的花粉,从花药散放出以后,落到同一朵花的柱头上的传粉现象,B正确。C是卵细胞,受精后成为受精卵,受精卵发育成胚,C错误。D开花时给向日葵人工辅助授粉,可提高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几率,从而提高产量,D正确。故选C。5、

6、取一盆绿色植物,放在黑暗处24h。用五角星形黑纸片(乙)将几片叶片的一部分正反两面都夹紧。将这盆植物放在阳光下照射3-4h。取下遮光处理的叶子,去掉黑纸片,进行酒精脱色、漂洗和碘酒染色。请选出正确的实验现象()A甲、乙区域都变蓝B甲、乙区域都不变蓝C甲区域变蓝,乙区域不变蓝D甲区域不变蓝,乙区域变蓝答案:C分析: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

7、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且条件适宜是的就是对照组。乙区域的遮光部分和甲区域未遮光部分形成对照,根据淀粉遇碘变蓝色,这是淀粉的特性,滴加碘液不变蓝;乙区域遮光,未进行光合作用,不产生淀粉,滴加碘液后,叶片的乙区域不变成蓝色;甲区域未遮光部分,进行了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滴加碘液后,叶片的甲区域变成了蓝色,甲、乙对比说明光是绿色植物产生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故选C。6、卷柏又名“九死还魂草”,是一种奇特的蕨类植物。在水分不足时,它的根会从土壤里“拔”出来,身体缩卷成一个圆球,随风而动。一旦滚到水分充足的地方,圆球就会迅速打开,根重新钻到土壤里,继

8、续生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卷柏的根没有输导组织B卷柏的根只有吸收功能,没有固定功能C卷柏的这种生存方式体现了它对环境的适应D卷柏的种子裸露,外面没有果皮包被答案:C分析: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植物体有根、茎、叶的分化,根、茎、叶里有输导组织;靠孢子繁殖后代;大多数蕨类植物生活在比较阴湿的环境里。A蕨类植物也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有了根、茎、叶的分化,根能吸收大量的水和无机盐,并且体内有输导组织,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植物生长利用,也有了机械组织,能支撑地上部分,因此蕨类植物一般长的比较高大,A错误。B蕨类植物有真正的根、茎、叶的分化,卷柏的根有吸收功能,有固定功能,B错误。C卷柏的这种生存方

9、式使其在极端环境中得以繁衍生息,体现了它对环境的适应,C正确。D卷柏是蕨类植物,没有种子,以孢子进行生殖,D错误。故选C。7、番茄花中,能发育成番茄籽(种子)的结构是()A花药B子房C胚珠D花柱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种子和果实的形成。A花药能产生花粉,不发育成种子,A不符合题意。B子房发育成番茄果实,B不符合题意。C子房内的胚珠发育成番茄种子,C符合题意。D花柱是花粉管的通道,传粉受精结束后会凋落,不发育成种子,D不符合题意。故选C。8、下列对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描述错误的是()A绿色植物可固定太阳能,直接或间接为其他生物提供能量,是绿色“能量转化器”B绿色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净化空气,

10、是自动的“空气净化器”C绿色植物通过根系截留降水,蒸腾作用促进水循环,是天然的“蓄水池”D绿色植物是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的主要来源,这是其为人类提供的最大价值答案:D分析:植物可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将大量的水分以水蒸气形式送入大气,然后以降水的形式落到地面。这些降水一部分渗入地下,一部分流入海洋湖泊,还有一部分被植物吸收,经蒸腾作用再返回大气,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A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来固定太阳能,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为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它能够吸收太阳光能,并通过光合作用在叶绿体中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同时将光能转变成化

11、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所以是绿色“能量转化器”,A不符合题意。B绿色植物可吸收二氧化碳作为原料,释放氧气,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因此是自动的“空气净化器”,B不符合题意。C植物的根吸收水分,植物进行蒸腾作用可将体内的水分散失到大气中,促进水循环,C不符合题意。D植物对人类的贡献比如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氧气,保证人们正常呼吸,吸收空气中有的有害气体,吸附粉尘,净化空气,植物有发达的根系,能保证水土不会流失,植物能结果,能为人类提供食物,提供制作纺织品,治疗疾病,提供木材,提供燃料等,D符合题意。故选D。9、为探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种子的呼吸作用,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并实施了以下实验。下列叙述

12、错误的是A甲装置实验前暗处理的目的是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B乙装置试管收集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细木条复燃C丙装置观察到的现象是排出的气体能让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D燃烧的蜡烛放入丁装置里,火焰立刻熄灭,说明萌发的种子放出了二氧化碳答案:D分析: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淀粉和氧气,为了检测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否产生了淀粉,实验前要对植物进行暗处理,目的是将植物体内原有的有机物耗尽或运走。种子的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AB甲、乙两个装置都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实验,实验前进行暗处理的目的是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淀粉和氧气,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AB都正确。CD丙、丁两个装置中

13、放的都是能萌发的种子,种子萌发时需要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燃烧的蜡烛放入丁装置里,火焰立刻熄灭,说明萌发的种子消耗了氧气,C正确,D错误。故选D。10、我国特有的珍稀植物望天树,其种子有果皮包被,属于()A藻类植物B苔藓植物C裸子植物D被子植物答案:D分析: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全身都能从环境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细胞中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用孢子繁殖。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但体内无输导组织,叶只有一层细胞构成,用孢子繁殖。裸子植物的种子没有果皮包被,种子裸露在外面;被子植物的种子有果皮包被,被子植物就是常说的绿色开花植物,它比裸子植

14、物更加适应陆地生活,在生物圈中的分布更广泛,种类更多。AB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用孢子繁殖,不形成种子,AB不符合题意。C裸子植物的种子没有果皮包被,C不符合题意。D被子植物的种子有果皮包被,D符合题意。故选D。多选题11、请认真分析下列四组实验装置(实验的生物材料都具有生物活性,实验过程中的其他条件均适宜),判断下列叙述,错误()A甲实验装置可用来探究水、空气是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条件B乙实验装置A、B、C可用来验证叶是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C丙装置可用来探究叶绿素是光合作用的场所D丁可用来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答案:BC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探究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条件,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探究

15、光合作用的原料和场所,对照实验的特点,据此分析解答。A甲实验装置空气中的种子和水面的种子相比,空气中的种子没有水,而水面的种子有少量的水能萌发,变量是水,可用来探究水是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条件;水下的种子和水面的种子相比,水下的种子浸没在水中与空气隔绝,因缺少空气而不能萌发,而水面的种子有少量的水和充足的空气能萌发,变量是空气,因此可用来探究空气是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条件,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乙图中AC装置可以验证叶片是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其中装置作为实验组,C作为对照组。B装置的塑料袋连花盆中的土壤也包裹了,这样塑料袋内壁上出现的水珠就不能排除土壤中水分的蒸发,而不是全部来自叶片,B错误符合题

16、意。C绿色部分与非绿色部分的区别是非绿色部分没有叶绿体,实验的结果是非绿色部分没有变蓝,说明非绿色部分没有淀粉制造,故不能正常进行光合作用,因此要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必须要有叶绿体参与才行,故丙实验装置可用来探究叶绿体(不是叶绿素)是光合作用的场所,C错误符合题意。D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二氧化碳,因此装置和装置唯一的变量是二氧化碳的有无,因此丁实验装置可用来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BC。小提示: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对照实验的特点要求。12、被子植物是陆地上分布最广泛的植物类群,与此无关的特征是A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B种子由种皮和胚组成C有些果实能帮助种子传

17、播D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答案:BD分析:被子植物是植物界中最具高等的一个类群,其种类最多,分布最广。被子植物有发达的输导组织,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被子植物在繁殖的过程中能受到更好的保护,适应环境的能力更强,适于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其次有些果实的表面有翅或毛,适于随风传播;有些果实颜色鲜艳,有香甜的浆液或果肉,能诱使动物来吃,利于播种因此被子植物是植物界中最高等的一个类群,其种类最多,分布最广。裸子植物的种子也是由种皮和胚组成,生殖和发育都不需要水。所以与此无关的特征是BD。故选BD。13、在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中,生物体内的碳回到大气中是通过()A蒸腾作用B光合作用C呼吸作用D分解作用答案:

18、CD分析:(1)物质循环就是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化学元素在生态系统中的循环过程,包括在生物群落中和在无机环境中两方面。(2)生物和大气之间的碳循环:绿色植物从空气中获得二氧化碳,经过光合作用转化为葡萄糖,再综合成为植物体的碳化合物,经过食物链的传递,成为动物体的碳化合物。植物和动物的呼吸作用把摄入体内的一部分碳转化为二氧化碳释放入大气,另一部分则构成生物的机体或在机体内贮存。动、植物死后,残体中的碳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也成为二氧化碳而最终排入大气。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有机物和氧气,二氧化碳进入有机环境;动植物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二氧化碳进入大气;细菌、真菌的分解作用将

19、动植物的遗体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归还到无机环境中。所以生物体内的碳主要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和动植物的呼吸作用两条途径返回到大气中去。故选CD。14、下图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氧气和二氧化碳进出植物叶肉细胞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可以表示呼吸作用的过程B图可以表示光合作用的过程C图可以表示光合作用的过程D图可以表示呼吸作用的过程答案:CD分析:呼吸作用表达式: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光合作用表达式:二氧化碳+水光叶绿体有机物(贮存能量)+氧气由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实质可知: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为有机物和氧气;呼吸作用的原料是有机物和氧

20、气,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因此题中图可以表示光合作用的过程,图可以表示呼吸作用的过程。故选CD。15、关于树木移栽的做法,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移栽时剪去部分枝叶是为了减弱树木的蒸腾作用B带土移栽主要是为了保护树根C为新移栽的树木“打针输液”主要是为了提供无机盐D移栽后遮阳是为了降低光合作用答案:ABC分析:1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可见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2植物吸收水的主要器官是根,根吸水的主要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3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

21、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A移栽时剪去部分枝叶,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防止植物萎蔫,提高了植物的成活率,A正确。B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是根,移栽植物应尽量在幼苗期,幼苗期植物的根系较小,有利于带土移栽。根部带着土坨移栽,这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减少幼根和根毛折断,提高根的吸水能力,从而提高根的成活率,B正确。C给植物打针输液是为了补充水和无机盐,C正确。D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可见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移栽后遮阳,避免阳光直射,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提高成活率,D错误。故选ABC。16、下列关于叶芽的描述不正

22、确的是()A叶芽发育成叶片B幼叶发育成叶C芽轴发育成茎D芽原基发育成叶芽答案:AD分析:叶芽的结构如图:叶芽包括生长点、叶原基、幼叶、芽原基和芽轴五部分结构。芽轴将来发育成茎,使茎不断长长;幼叶发育成叶;芽原基发育成侧芽;叶原基发育成幼叶;生长点能够产生新细胞,形成新的芽结构。叶芽包括生长点、叶原基、幼叶、芽原基和芽轴五部分结构。由分析得知叶芽是未发育的枝条,故A错误;幼叶发育成成叶,故B正确;芽轴发育成茎,故C正确;芽原基将发育成侧芽,故D错误。故选AD。小提示:分清叶芽各部分结构的名称及作用是解题的关键。17、如图是桃花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花中最重要的结构是B图中经传粉

23、受精后会发育成果实C桃花属于两性花,只能进行自花传粉D桃花如果没有和,也可能会结出果实答案:AC分析:花的结构:A花的主要结构是花蕊(雄蕊和雌蕊),雄蕊花药里面有花粉,雌蕊下部的子房里有胚珠。故花中最重要的结构是和,A错误。B传粉和受精后,花的许多部分都凋落,惟有子房继续发育,最终成为果实。故图中子房经传粉受精后会发育成果实,B正确。C桃花属于两性花,能进行自花传粉,也能进行异花传粉,C错误。D果实是由子房发育而成。如果在开花之前,将一棵桃树上的桃花去掉雄蕊,由于桃花可以异花传粉,则该桃花也可能结出果实。故桃花如果没有和,也可能会结出果实,D正确。小提示: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花的结构与功能

24、、花到果的发育过程。18、在植物的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果皮是由珠被发育而成的B种子是由子房中的胚珠发育而成的C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D果实是由花柱发育而成的答案:BC解析:雌蕊子房内的卵细胞受精完成后,花瓣、雄蕊以及柱头和花柱都完成了“历史使命”,因而纷纷凋落。子房继续发育成为果实,如下图,其中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里面的胚珠发育成种子,胚珠里面的受精卵发育成胚。A果皮是由花中子房壁发育而来,A错误。B种子是由花中子房里胚珠发育而来,B正确。C胚是由花中胚珠里受精卵发育而来,C正确。D果实是由花中子房发育而来,D错误。故选BC。小提示:解题关键是熟记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25、19、小明在菜园播种了几颗黄瓜种子,他观察并记录了黄瓜生长发育部分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黄瓜幼苗结构有两片,说明它属于双子叶植物B黄瓜藤缠绕竹竿生长,说明它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黄瓜有雌花和雄花,推测它是异花传粉植物D黄瓜的果实有多枚种子,推测一朵雌花中有多个雌蕊答案:AD分析:黄瓜属于绿色开花植物,特有的生殖方式是双受精,传粉、受精后,最终由子房发育成果实。图中:叶、子叶。A黄瓜幼苗结构子叶有两片,说明它属于双子叶植物,A错误。B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如黄瓜藤缠绕竹竿生长,说明它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B正确。C黄瓜在一棵植株上即有雌花,又有雄花,推测它是异花传粉植物,C正确。D胚珠

26、发育成种子,黄瓜的果实有多枚种子,说明花中应该有多枚胚珠,D错误。故选AD。【小提示】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生物学的基础知识。20、如图所示是花的传粉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由图可知,该花属于单性花B图中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关C由组成的花冠鲜艳美丽,是花的主要结构D图中所示传粉分式属于异花传粉答案:AC分析:图中是花药,是胚珠,是花冠。花开花后,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两个生理过程,才能结出果实,在受精完成后,花蕊等结构一般都逐渐凋落,雌蕊的子房却慢慢膨大起来,其中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胚珠里面的受精卵发育成胚,最终雌蕊的子房发育成果实。A根据雌蕊和雄蕊的有无,花可以分为两

27、性花和单性花,在一朵花中同时具有雌蕊和雄蕊的花叫做两性花,在一朵花中只有雄蕊或只有雌蕊的花叫做单性花。单性花中,只有雌蕊的花叫雌花,只有雄蕊的花叫雄花。由图可以看出:图中的每一朵花同时具雌蕊和雄蕊,是两性花,故A错误。B花开花后,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两个生理过程,才能结出果实,在受精完成后,花蕊等结构一般都逐渐凋落,雌蕊的子房却慢慢膨大起来,其中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图中是花花药,花药里有花粉,花粉里有精子,是胚珠,其内有卵细胞,因此它们都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关,故B正确。C雄蕊包括花药和花丝组成,雌蕊由柱头,花柱和子房组成,雄蕊和雌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因此是花的

28、主要结构,而不是花冠,故C错误。D异花传粉是指一朵花的花粉经过风力、水力、昆虫或人的活动等不同途径传播到另一朵花的花柱上,进行受精的一系列过程,图中所示的传粉方式为异花传粉,故D正确。故选AC。小提示: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花的结构和种类,传粉的方式,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填空题21、_和_是花的主要结构。传粉和_是种子形成的前提。答案:雄蕊#雌蕊雌蕊#雄蕊受精雌蕊和雄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它们是花的主要结构。雄蕊花药里的花粉散落出来,借助外力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传粉,花粉管里的精子与胚珠里的卵细胞相融合的现象叫做受精。绿色开花植物要形成果实和种子,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22、用显微镜观察

29、根尖的纵切片,可以得知,幼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_区细胞的分裂,使细胞数量不断增加;另一方面要靠_区细胞的生长,使细胞体积不断增大。答案:分生伸长根尖是指从根的最先端到着生根毛这一段幼嫩部分。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幼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另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的体积的增大。因此,根的生长主要是由于伸长区的不断伸长和分生区的不断分裂的缘故。23、通过实验比较,玉米幼苗在土壤浸出液中比在蒸馏水中生长得好,说明玉米幼苗的生长需要_。(填“有机物”或“无机盐”)答案:无机盐土壤浸出液和蒸馏水在物质成分上最大的区别是土壤溶液含有无机盐,而蒸馏水不含

30、无机盐,实验的变量是无机盐。所以,通过实验比较,玉米幼苗在土壤浸出液中比在蒸馏水中生长得好,说明玉米幼苗的生长需要无机盐。24、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的_平衡。答案:碳氧(或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碳氧平衡)。25、在植物茎的结构中,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结构是_,运输有机物的结构是_;这两种结构都属于_组织。答案:导管筛管输导分析:导管的位置和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筛管的位置和对有机物的运输。植物组织包括五大基本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机械组织、分生组织)。筛管是植物韧皮部(树皮内侧)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相邻两细胞的横壁上有许多小孔,称为“筛孔”,两细胞的原生质体通过筛孔彼此相通,筛管没有细胞核,但筛管是活细胞,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筛管自上而下运输到其它器官。导管是由一种死亡了的,只有细胞壁的细胞构成的,而且上下两个细胞是贯通的,它位于维管束的木质部内,它的功能是把从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全身各器官,运输方向自下而上。这两种结构都具有运输功能属于输导组织。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