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疗效分析.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397862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726.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疗效分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疗效分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疗效分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创伤研究与治疗 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疗效分析 李增超 时群峰,作者单位:河南 驻马店,驻马店魏道德骨科医院骨二科通信作者:李增超,:,:,:【摘要】目的 探讨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 年 月至 年 月驻马店魏道德骨科医院收治的 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例)与常规组(例),研究组患者采用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治疗,常规组患者单纯采用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椎体解剖结构及功能、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

2、情况与再骨折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常规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长于常规组(、,均);术后 个月,研究组患者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明显高于常规组(,),椎体压缩率、角、受压面积均明显小于常规组(、,均),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及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均);术后随访 个月,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与常规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无明显差异(,),而再骨折率为,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的再骨折率 (,)。结论 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虽可延长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但能有效恢复伤椎椎体解剖结构,提高椎体

3、功能,减轻患者疼痛,降低再骨折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关键词】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骨质疏松;椎体骨折;椎体功能【标志符】:【文章类型】临床应用【】,()(),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年第 卷第 期 ,(,),(,),(,),(,),()()(,),(,),(,),【】;骨质疏松性骨折在老年人及绝经期女性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及致残率,其中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除可造成脊柱后凸畸形及肢体活动功能受限外,还会因椎体碎骨块突入椎管压迫脊髓,导致脊髓神经损伤,引发顽固性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采取安全有效的骨折复位方法,提高骨折复位效果,恢复患者基本活动功能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

4、折的首要目的,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作为其常用术式,虽能有效恢复骨折部位解剖结构,但内固定物易发生松动,再骨折发生风险较高,远期疗效较差。为探寻更理想的治疗方法,本研究笔者鉴于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可经椎体自然孔道有效解除神经压迫,恢复脊柱平衡性,减少再骨折风险,将其与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应用于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治疗,并与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进行了对比,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选取 年 月至 年 月驻马店魏道德骨科医院收治的 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例)与常规组(例)。研究组男性 例、女性 例,年龄 岁()岁,骨折椎体为 例、例、例、例

5、,致伤原因为摔倒 例、交通事故 例、高空坠落 例;常规组男性 例、女性 例,年龄 岁 ()岁,骨折椎体为 例、例、例、例,致伤原因为摔倒 例、交通事故 例、高空坠落 例。两组患者性别、骨折部位及致伤原因对比采用卡方检验,、,、,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年龄对比采用 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驻马店魏道德骨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所有患者或其家属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符合 中国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骨质疏松性骨折诊断及治疗原则)中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诊断标准;单节段骨折,椎体高度压缩或后凸角;无手术禁忌证;沟通交流无障碍。排除标准:合并有

6、陈旧性骨折;合并有严重心、肝、肾等器官功能障碍;合并有严重神经系统疾病或精神障碍。方法 治疗方法常规组患者采用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患者取俯卧位,垫高胸部及骨盆,全身麻醉满意后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年第 卷第 期 常规消毒铺巾,型臂 光机透视定位骨折部位;于骨折椎体后正中做一长 的切口,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钝性分离双侧竖脊肌,充分暴露棘上韧带、棘间韧带、椎弓根和关节突;于伤椎上、下椎体内置入 枚定位针,型臂 光机透视确认置入位置理想后,使用椎板咬骨钳咬掉伤椎椎板,显露硬膜囊及神经根;行扩大减压术解除硬膜囊压迫,松解神经根管后,去除定位针;于横突中点水平线与上关节突外缘垂直线交点处置入 枚椎

7、弓根螺钉,型臂 光机透视确认螺钉置入位置理想后拧紧螺帽,放置引流管,结束手术。研究组患者采用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治疗: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方法同常规组),于后正中切口处插入扩张导管,植入 扩张套管,去除硬膜囊腹侧压迫;采用铰刀及刮勺彻底刮除椎间盘组织及上下软骨终板(注意保护椎间孔处神经根),取适量咬除的碎骨粒植入椎间隙内;而后,置入合适大小椎间融合器,型臂 光机透视确认置入位置理想后,安装连接杆,加压固定,放置引流管,结束手术。术后予以心电监护及常规抗骨质疏松治疗,后拔除引流管,在脊柱支具保护下进行适当功能锻炼。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椎体解剖

8、结构及功能、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情况与再骨折情况。()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手术相关指标。()分别于术前及术后 个月行胸腰椎影像学检查,测量伤椎椎体前缘高度、角等,并计算椎体压缩率及受压面积。()分别于术前及术后 个月,采用 功能障碍指数(,)评估患者椎体功能,共包含行走、坐、站立、睡眠等 项内容,每项内容采用 分 级评分制,总分为 分,分值越高表示椎体功能越差。()分别于术前及术后 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患者疼痛程度,总分为 分,分值越高表示疼痛越重。()术后随访 个月,统计患者术后切口感染、脊髓神经压迫、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发生率及再骨折率。统计学处

9、理采用 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独立样本 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或百分比表示,采用卡方检验;均以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对比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常规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长于常规组(均),详见表。表 两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对比()()组别例数 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研究组 常规组 值 值 注:研究组患者采用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治疗,常规组患者单纯采用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两组患者伤椎椎体解剖结构对比术前,两组

10、患者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压缩率、角、受压面积均无明显差异(均 ),具有可比性;术后 个月,研究组患者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明显高于常规组(),椎体压缩率、角、受压面积均明显小于常规组(均),详见表。两组患者 及 评分对比术前,两组患者 及 评分均无明显差异(均),具有可比性;术后 个月,研究组患者 及 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均),详见表。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年第 卷第 期 表 两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伤椎椎体解剖结构对比()()组别例数 椎体前缘高度()()术前术后 个月 椎体压缩率()()术前术后 个月 角()()术前术后 个月 受压面积()()术前术后 个月 研究组 常规组 值 值 注:研究

11、组患者采用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治疗,常规组患者单纯采用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表 两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 及 评分对比(分,)(,)组别例数 评分 术前术后 个月 评分 术前术后 个月 研究组 常规组 值 值 注:为 功能障碍指数,为视觉模拟评分法;研究组患者采用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治疗,常规组患者单纯采用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再骨折率对比研究组患者术后出现切口感染 例,并发症发生率为 ,与常规组患者术后出现的切口感染 例、脊髓神经压迫 例、内固定失败 例,并发症发生率 无明显差异(,)。术后随访 个月,研究

12、组患者均未发生再骨折,常规组患者发生再骨折 例(),研究组患者再骨折率明显低于常规组(,)。讨论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代谢性骨骼疾病,主要表现为骨量减少、骨脆性增加,其中脊柱作为机体的主要承重结构,一旦出现骨质疏松,损伤风险较大,脆性骨折发生率较高,且一旦发生骨折,可引发脊椎后凸畸形,造成腰背部持续性疼痛,严重者甚至出现瘫痪。目前,临床常采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等手术恢复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病变椎体的解剖结构,维持脊柱稳定性,改善或纠正脊柱骨折造成的后凸畸形,但单纯应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易引发病变椎体骨缺损而出现“蛋壳椎”“空心椎”等,导致内固定物疲劳松动或断裂,影响远期疗效。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由后

13、路椎体融合术发展而来,其可通过侧方椎间孔有效去除硬膜囊及马尾神经前方的压迫,恢复椎间隙原有高度,提高脊柱稳定性。赖欧杰等的研究显示,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治疗累及椎间盘及终板平面的胸腰椎骨折,不仅手术创伤小,而且还能够有效重建三柱结构,获得良好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提高神经功能恢复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治疗的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单纯采用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的常规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长于常规组,术后 个月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明显高于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年第 卷第 期 常规组,椎体压缩率、角及受压面积均明显小于常规组,评分、评分以及再骨折率均

14、明显低于常规组,与张新立等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可见,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虽术中出血量较大,可延长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但能明显改善伤椎椎体解剖结构,提高椎体功能,降低患者疼痛程度。究其原因可能为,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可通过椎板切除及后外侧融合恢复脊柱正常序列,并实现融合及减压,在有效重建骨折椎体三柱结构、纠正后凸畸形、解除神经压迫的同时,增强脊柱强度及刚度,分散椎弓根螺钉应力载荷,降低螺钉内固定失败风险;可恢复脊柱生物力线,进一步为内置物提供足够支撑,减少内置物对脊柱附近肌肉的剥离及牵拉,在减轻术后疼痛的同时,降低再骨折发生风险。但本研究结果显示,

15、研究组患者术后脊髓神经压迫等并发症发生率与常规组无明显差异,未能体现其明显优势,考虑可能与本研究样本量较小有关,有待进一步增加样本量予以验证。综上所述,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虽术中出血量较大,可延长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但能明显改善椎体解剖结构,提高椎体功能,降低患者疼痛程度,且术后再骨折发生风险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参考文献 ,():,:(),():,(),():,:,():,:,():邱贵兴,裴福兴,胡侦明,等 中国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骨质疏松性骨折诊断及治疗原则)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高建文 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手术治疗急性脊柱

16、损伤的临床价值 创伤外科杂志,():袁航,籍麟,高俊,等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或不伴裂隙征的疗效 广东医学,():李颖,谢兆林,谭海涛,等 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术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围术期指标、术后腰痛 评分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郑博隆,郝定均,闫亮,等 椎弓根螺钉联合伤椎骨水泥强化与联合伤椎置钉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疗效比较 中华创伤杂志,():,:(),():赖欧杰,胡勇,袁振山,等 经椎间孔减压椎间融合术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的临床及影像学结果分析 中国骨伤,():张新立,王胜凯 腰椎间融合术联合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疗效观察 现代诊断与治疗,():王翀,邢海林,谢盼盼,等 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 脊柱外科杂志,():屈小鹏,康凯,刘志斌,等 后路微创小切口减压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 例 陕西医学杂志,():,(收稿日期:)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年第 卷第 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