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广东省乡村振兴与乡村数字化建设协同发展评价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397859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487.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乡村振兴与乡村数字化建设协同发展评价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广东省乡村振兴与乡村数字化建设协同发展评价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广东省乡村振兴与乡村数字化建设协同发展评价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4 年 7 期智慧农业导刊Journal of Smart Agriculture乡村振兴广东省乡村振兴与乡村数字化建设协同发展评价研究唐明慧(贺州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广西 贺州 542899)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乡村数字化建设问题,并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2023 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深入实施数字乡村发展运动,推动数字化应用场景研发推广”,乡村数字化建设将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崭新动能。数字技术作为乡村现代化治理体系的有力支撑,契合乡村精细化、透明化、专业化的治理需求,加快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进程,释放数字赋能乡村公共服务、治理效能、乡村产业的红利,深化信息技术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过

2、程中的赋能应用。乡村数字化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注入新活力,以数字技术为外生动力激发乡村的内源发展动力1-2;乡村振兴为乡村数字化发展提供实践空间,实现数字技术与乡村产业、基层治理、乡风文明和自然生态保障深度融合。当下,学术界更倾向于乡村振兴与数字乡村的理论探究3-4,将数字乡村视为“结果”,而本文研究侧重于乡村振兴与乡村数字化建设协同发展转型过程,对乡村振兴与乡村数字化建设协同发展进行评价。本文选用广东省 20052021 年相关数据,对乡村振兴与乡村数字化建设协同发展水平进行评价,为后续研究提供实证支撑。1乡村振兴与乡村数字化建设协同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基于 广东统计年鉴 广东农村统计年鉴 现

3、有数据以及调研数据,选取 20052021 年相关指标数据,结合现有文献研究5,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借助“耦合”的概念与技术路径,对广东省乡村振兴与乡村数字化建设协同发展水平进行评估。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21XMZ079)作者简介:唐明慧(1997-),女,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为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摘要: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为乡村数字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新的发展契机,当前,乡村数字化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已成趋势。该文基于协同系统的角度,选用广东省 20052021 年相关数据,对乡村振兴与乡村数字化建设协同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研究发现,乡村振兴对乡村数字化建设存

4、在多维促进作用;乡村数字化建设对乡村振兴存在多重推动效能。广东省乡村振兴综合发展水平呈现出波动上升的态势,乡村数字化建设综合发展水平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二者耦合度呈现出波动上升的发展态势,耦合协调度呈现出持续上升的发展态势,互动关系处于频繁且稳定的良好状态。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数字化;协同发展;评价指标;信度检验中图分类号院D422.6文献标志码院A文章编号院2096-9902渊2024冤07-0173-04Abstract: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rovides strong technical supp

5、ort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digitalization,and provides new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At present,the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rural digitalization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has become a trend.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collaborativesy

6、stem,the paper selects the relevant data of Guangdong Province from 2005 to 2021 to evaluat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levelof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rural digital construction.The study found that:Rural revitalization promotes rural digital construction inmultidimensional ways;rural digital con

7、struction has multiple effectiveness in promoting rural revitalization.The comprehensivedevelopment level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Guangdong Province;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level of rural digital constructionshows a continuous growth;the coupling degree is fluctuating and rising,the couplin

8、g coordination degree shows a continuous rise,and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is in a frequent and stable state.Keywords:rural revitalization;rural digitization;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evaluation index;reliability testDOI:10.20028/j.zhnydk.2024.07.042173-2024 年 7 期乡村振兴智慧农业导刊Journal of Smart Agric

9、ulture2乡村振兴与乡村数字化建设协同发展评价模型构建2.1数据处理在构建指标体系以及收集相关的原始数据之后,将原始数据组成初始矩阵X=(xij)mn,(1)式中:i 表示相对应的年份,i=1,2,3,8;j 表示乡村振兴与乡村数字化建设水平指标体系中的具体指标,j=1,2,3,41;xij表示 i 年的 j 项指标的原始数据值。由于不同的指标在子系统中的指向并不相同,分正向和逆向,对此分别的无量纲化处理过程为正向:x忆ij=(xij-minxj)/(max xij-min xj),(2)逆向:x忆ij=(max xij-xj)/(max xij-min xj)。(3)对数据指标进行无量纲

10、化后,为了避免极值 0 和 1的出现,对指标数据做平移处理。公式为Xij=x忆ij+0.000 1。(4)最终得到了满足耦合模型计算的新矩阵。X忆=(Xij)mn。(5)2.2模型设定根据容量耦合原理,使用线性加权法计算乡村振兴综合发展水平(定义为 Ua)与乡村数字化建设综合发展水平(定义为 Ub)的综合水平指数6。计算公式为Ua(Ub)=移j=1nxij酌j,(6)式中:对于指标权重 酌j,本文熵值法进行计算7-8。其计算公式为酌j=(1-Ej)/(n-移j=1nEj),(7)Ej则表示指标 j 的熵值,其计算公式为Ej=-K移j=1n(yijlnyij),K=1/ln m,(8)式中:m表

11、示年份,即m=17;yij表示指标j在指标体系中的比 重yij=Xij/移j=1mXij。(9)在计算乡村振兴与乡村数字化建设对总系统的有序度贡献后,需要两者的耦合度,计算公式为C=U1伊U2伊 伊Uk)/仪i,j=1,i屹j)(Ui+Uj)1/k。(10)本文中“压力-承压”系统由乡村振兴与乡村数字化建设 2 个子系统构成,即 k=2,因此二者的耦合关联模型为C=2(UaUb)1/2/(Ua+Ub)。(11)一般来说,0约C约1,C 越接近 1,说明乡村振兴与乡村数字化二者的关联程度越高,反之越接近 0 则越低9。为能直观判断乡村振兴与乡村数字化建设耦合度的状况,本研究对耦合度的等级分类标准

12、进行划分,见表 1。表 1乡村振兴与乡村数字化建设耦合程度划分标准随后,通过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10,以计算乡村振兴与乡村数字化协调程度,公式为D=C伊T姨,(12)式中:T 表示乡村振兴与乡村数字化 2 个子系统之间的综合协调指数,其计算公式为T=aUa+bUb,(13)式中:a 与 b 分别为待估参数,一般 a 与 b 之和等于1。由于本研究将乡村振兴与乡村数字化 2 个子系统视为 2 个水平关联的 2 个子系统,因此 a、b 值均取值0.5。为了更好区分乡村振兴与乡村数字化耦合协调程度,本研究同样对耦合协调度的等级进行划分(见表 2)。耦合度(C)耦合等级(L)耦合程度 C=0 1 完全不

13、耦合 0C0.3 2 低水平耦合 0.3C0.5 3 颉颃 0.5C0.8 4 磨合 0.8C1 5 高水平耦合 C1 6 良性共振 协调度D 协调等级R 协调性质 UaUb UaUb 0,0.1)1 极度失调 乡村振兴发展滞后 乡村数字化建设发展滞后 0.1,0.2)2 严重失调 乡村振兴发展滞后 乡村数字化建设发展滞后 0.2,0.3)3 中度失调 乡村振兴发展滞后 乡村数字化建设发展滞后 0.3,0.4)4 轻度失调 乡村振兴发展滞后 乡村数字化建设发展滞后 0.4,0.5)5 濒临失调 乡村振兴发展滞后 乡村数字化建设发展滞后 0.5,0.6)6 勉强协调 乡村振兴发展滞后 乡村数字化

14、建设发展滞后 0.6,0.7)7 初级协调 乡村振兴发展滞后 乡村数字化建设发展滞后 0.7,0.8)8 中级协调 乡村振兴发展滞后 乡村数字化建设发展滞后 0.8,0.9)9 良好协调 乡村振兴发展滞后 乡村数字化建设发展滞后 0.9,1 10 优质协调 乡村振兴发展滞后 乡村数字化建设发展滞后 表 2乡村振兴与乡村数字化建设耦合协调程度划分标准174-2024 年 7 期智慧农业导刊Journal of Smart Agriculture乡村振兴3乡村振兴与乡村数字化建设协同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效度与信度检验本研究借用 Stata.17 软件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KMO 以及 Bartlett 球

15、形度检验,结果显示,评价指标体系中因子分析检验 KMO 值均大于 0.525,且 Bartlett 球形度检验 P-value 小于 0.01,说明观测指标适合做因子分析,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经过对评价指标体系信度进行检验,结果显示各指标层对应的观测指标的克朗巴赫系数 Cronbach 琢 均大于 0.6,说明评价指标体系满足信度检验(见表 3)。表 3乡村振兴与乡村数字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克朗巴赫内部一致性系数4乡村振兴与乡村数字化建设协同发展水平的检验与分析广东省乡村振兴与乡村数字化建设协同发展水平评价结果见表 4。4.1在乡村振兴综合发展水平方面广东省深化乡村振兴理念,着力推进

16、乡村振兴战略,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提升广东省乡村整体性建设,带动乡村经济提质转型。正因如此,20052021 年广东省乡村振兴综合发展水平呈现出波动上升的态势,乡村振兴综合发展水平指数在 0.2140.427,且2017 年广东省乡村振兴综合发展水平大幅度提升,增长率为 29.03%,但综合发展水平指数相对较低。4.2在乡村数字化建设综合发展水平方面20052021 年,广东省乡村数字化建设综合发展水平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乡村数字化综合发展水平指数在 0.0150.195。但从数据结果来看,广东省乡村数字化建设的发展潜力有待提升,整体水平相对落后,相较于乡村振兴仍然处于相对滞后的阶段。

17、4.3广东省乡村振兴与乡村数字化建设耦合度渊C冤呈现出波动上升的发展态势耦合度在 0.4590.940,由最初的颉颃阶段逐步向高水平耦合阶段转型,且在 2010 年达到高水平耦合阶段,即广东省乡村振兴与乡村数字化建设均处于第五耦合等级,说明乡村振兴与乡村数字化建设协同发展系统是动态的、运动的,促使整个协同发展系统中的人、财、物、技术和信息知识等资源按照协同发展的方式进行有效整合,以实现最优化的组合和配置。5政策建议乡村振兴为乡村数字化发展提供实践空间,实现数字技术与乡村产业、基层治理、乡风文明和自然生态保障深度融合,二者协同发展共同催生乡村新发展要素、产业创新体系、新型乡村系统建设、新型城乡关

18、系和协同责任主体的协调互动。正因如此,本文选用广东省20052021 年相关数据,基于协同系统的角度,探究乡村振兴与乡村数字化建设协同发展关系与机理,揭示二者协同发展路径,对乡村振兴与乡村数字化建设协同发展水平进行评价,为后续研究提供实证支撑。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提出以下政策建议。表 4相关数据计算结果目标层 准则层 基于标准化项的 Cronbach 乡村振兴 产业兴旺 0.701 生活富裕 0.837 生态宜居 0.859 乡风文明 0.713 乡村数字化建设 数字信息基础 0.956 数字科技服务 0.627 年份 乡村振兴综合发展水平 Ua 乡村数字化建设综合发展水平 Ub 耦合度 C 耦

19、合协调度 D 耦合等级 L 耦合协调等级 R 2005 0.255 0.015 0.459 0.249 3 3 2006 0.214 0.038 0.716 0.300 4 4 2007 0.241 0.032 0.647 0.297 4 3 2008 0.241 0.050 0.753 0.331 4 4 2009 0.299 0.062 0.756 0.369 4 4 2010 0.297 0.096 0.859 0.411 5 5 2011 0.287 0.093 0.859 0.404 5 5 2012 0.264 0.107 0.907 0.410 5 5 2013 0.250 0.

20、115 0.929 0.412 5 5 2014 0.255 0.109 0.917 0.408 5 5 2015 0.293 0.131 0.924 0.443 5 5 2016 0.307 0.146 0.935 0.460 5 5 2017 0.316 0.132 0.911 0.452 5 5 2018 0.407 0.135 0.864 0.484 5 5 2019 0.385 0.155 0.905 0.495 5 5 2020 0.397 0.195 0.940 0.528 5 6 2021 0.428 0.151 0.879 0.504 5 6 175-2024 年 7 期乡村

21、振兴智慧农业导刊Journal of Smart Agriculture5.1推动资源协同发展袁不断拓宽资源流通渠道广东省政府要着重推进乡村振兴与乡村数字化建设资源协同发展,依托乡村现有产业发展资源、自然生态资源、乡风文明传承、乡村内部资本资源和数字化基础设施等一系列乡村发展资源优势,激发乡村原有的“沉默价值”,资源协同不再局限于土地资源、自然生态资源,而是逐步由有形资源向无形资源转化,使得生态文明保护意识、农业数字化模式、农民数字化素养和农村数字化发展理念等无形资源纳入乡村特有的资源范畴。5.2加大资源投入力度袁创新技术协同应用广东省政府既要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又要积极引入以大数据、云计算

22、等新兴技术为依托的数字应用,将数字化优势转变为乡村建设发展效能,从而在技术路径上形成协同。技术协同将繁杂乡村公共事务多项归一,催生产业创新协同形态、乡村公共服务数字化治理平台等新型协同路径,实现乡村产业、社会服务保障、信息共享平台的融合发展,进而搭建更加高效、便捷的协同发展路径。5.3优化乡村治理模式袁助力功能协同发展广东省乡村振兴与乡村数字化建设协同发展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数字技术赋能的渗透作用,嵌入到乡村产业治理、公共事务管理、生态监管当中,不断丰富乡村治理场景,促使功能性协同发展不断拓展乡村产业链条,构建农产品种产销一体化平台;完善乡村生态数字监管机制,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提高农民经营收入

23、,实现乡村经济的功能性转型5.4坚持人才引进战略袁培育培养数字化尧专业化农民广东省政府要抓紧落实人才政策,坚持数字化人才、农业专业化人才引进,有效发挥其在乡村振兴与乡村数字化建设协同发展的积极作用。此外,强化基层干部与乡村居民的数字化素养,普及数字技术赋能优势与相关知识,发挥带动引领作用;培养培育数字化、专业化农民,通过技能培训、课程教学,逐步提升农民数字化素养,筑牢乡村振兴与乡村数字化建设协同发展认知。6结束语乡村振兴与乡村数字化协同发展是当前一个重要的战略任务,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乡村振兴与乡村数字化协同发展涉及方方面面的因素,如经济、制度、社会等。本文从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生

24、态宜居、乡风文明、数字信息基础和数字技术服务等方面对广东省乡村振兴与乡村数字化协同发展进行了相关评价,对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但文章对乡村振兴与乡村数字化协同发展的制度安排、机制体制等方面的内容涉及比较少,这些关键性的因素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文章分析不一定非常全面,这些问题待后续进行深入研究。参考文献院1 白永秀,张佳,王泽润.乡村数字化的内涵特征、理论机制与推进策略J.宁夏社会科学,2022(5):111-119.2 杨孟阳,唐晓彬.数字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度评价J.统计与决策,2023,39(3):126-130.3 刘灵辉,张迎

25、新,毕洋铭.数字乡村助力乡村振兴:内在机制与实证检验J.世界农业,2022(8):51-65.4 董志勇,李大铭,李成明.数字乡村建设赋能乡村振兴:关键问题与优化路径J.行政管理改革,2022(6):39-46.5 张挺,李闽榕,徐艳梅.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18,34(8):99-105.6 许敬辉,王乃琦,郭富林.数字乡村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J.统计与决策,2023,39(2):73-77.7 卢杰,闫利娜.乡村文化旅游综合体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度评价模型构建以江西省为例J.企业经济,2017,36(7):118-124.8 张立,朱娜.基于熵值法的中部地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评价研究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6(5):46-51.9 宋丽婷,白永秀.乡村振兴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区域差异分解J.统计与决策,2022,38(24):17-21.10 何成军,李晓琴,银元.休闲农业与美丽乡村耦合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6,35(5):158-162.176-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