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考全国文综乙卷对秦汉时期文化的考查.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397854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916.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全国文综乙卷对秦汉时期文化的考查.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考全国文综乙卷对秦汉时期文化的考查.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考全国文综乙卷对秦汉时期文化的考查.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甘肃省兰州东方学校杨小华秦汉时期是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时期,其历史是理解中国大一统国情的重要历史依据,因此秦汉时期的历史是高考考查的重点。笔者通过分析 年和 年高考全国文综乙卷第 题后发现,这两年的试题均对秦汉时期的文化进行了考查。由此可见,秦汉时期的文化这部分知识应是我们高考复习的重点内容。年 月 日至 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由此可见,文化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现代文明是在古老文明的基础上形成发展的,因此我们要注重中华文明起源的问题。秦汉时期是中国文化基因的形成期,汉武帝“罢黜百家,尊崇儒术”,将儒家思想

2、逐步确立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在越来越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今天,探究古代的文化,不仅可以加深我们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而且可以促使我们结合现代社会的发展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内涵,有助于我们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年和 年高考全国文综乙卷第 题都属于历史小论文主观开放性试题,试题突出对思维品质的考查,从发现历史问题到建构历史结论,再用必备知识去论证历史结论,很好地考查了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学科素养,展示了历史思维的全过程,也传承了中国史学的传统研究方式。年高考全国文综乙卷第 题通过考查东汉几位良吏与虎患相关的事迹,要求学生理解汉代儒学对吏治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

3、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观察和分析社会历史现象,借助褒扬良吏驱虎,倡导儒家民本观念,由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世纪初,梁启超发表 新民说,认为要使我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赖“民德”的培育。民德分为私德与公德,“人人独善其身者谓之私德,人人相善其群者谓之公德”。他将春秋以来的“民德”按优劣分为第一至第六共 个等级,认为东汉儒学最盛,士人崇尚气节,民德最优。其所作 中国历代民德升降表 如下:摘编自梁启超 饮冰室合集选取中国古代史整体、部分或某个朝代,对材料中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加以阐述。(要求:看法具体明确,史论结合,论据充分,表达清晰。)该题考查

4、儒学的发展变迁、影响儒学发展的重大因素、儒学对“民德”的重大影响、“民德”优劣的重大影响,促使学生推崇儒学、崇尚气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该题要求学生对材料中反映的儒学发展变迁的历史现象信息进行获取和解读,探寻史料表象背后蕴含的历史本质;要求学生运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原理分析相关史实。由材料信息可知,梁启超将春秋以来的民德分为个等级,认为东汉儒学最盛,士人崇尚气节,民德最优。东汉的民德为第一等级,春秋、宋、明末为第二等级,战国为第三等级,西汉末、三国、唐为第四等级由此可知,梁启超推崇东汉士人崇尚气节,贬低清代士人被文化专制束缚的社会现象。中国古代倡导积极入世的儒学观念,培育了知识分子的责任担当意识。中国古代重视孝廉品行和考查儒家经典的选官制度,进一步扩展了儒学的社会影响力。中国古代的国家政局及统治政策等是影响儒学传播及士人精神的重要因素。我们可以提炼出以下观点:东汉儒学的发展提升了社会公德;中国古代国家政局影响社会公德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