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二教育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一)教育者广义的教育者包括一切对他人是态度,知识,技能及思想品德 产生影响的人或物。狭义的教育者,从事教育活动的人。是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程。教育就是根据一定社会需要进行的培养人的活动,或者说培养人的过(二)教育的本质属性他们的身心朝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的过程。场所,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以使狭义: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在特定的教育人的认识能力,增强人大体质,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广义:泛指凡是能增长人的知识与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提高(一)教育的概念一教育的概念及其本质属性第一节教育的起源与发展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2、第一篇教育学重庆教师公招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复习资料(小学语文,教育科学.)生物起源说该学说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利托儿诺,英国教育家 沛西能。教育的生物起源说是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 起源的学说。他的根本错误在于没有把握人类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没有区分人类教育行为与动物本能行为之间的区别,仅从外在行为角 度而没有从内在目的的角度来论述教育的起源问题,因此把教育的起 源问题生物化。心理起源说该学说的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孟禄。孟禄认为,原始教育形式和 方法主要是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这种学说把教育当 做是人的本能,而没有认识的教育的目的性。劳动起源说也称社会
3、起源说,它是在直接批判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基础上,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形成的。劳动起源说的内容: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教育起源于 劳动生产过程中的经验的相传;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口耳相传和简单模 仿是最原始和最基本的教育形式;生产劳动的变革是推动人类教育变 革最深厚的动力。(二)教育的发展阶段1农业社会的教育农业社会的教育的特征(1)人类最早的学校出现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埃及。我国的学校 最早产生于公元前1000多年的商代。学校的出现意味着人类正规教 育制度的诞生。.(2)教育阶级性的出现和强化。教育的阶级性不经体现在教育权和 受教育权上,哈体现在教育目的、教育内
4、容、教育方法。教师选择与 任用方面。(3)学校教育和劳动生产相脱离。2.工业社会的教育工业社会教育的特征(1)现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从时间上说现代学校最早出现正在18 世纪;就教学组织形式而言,现代学校普遍实行了班级授课制 的集体教学组织形式。(2)教育与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教育的生产性日益突出。(3)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3.信息社会的教育信息社会教育的特征(1)学校发生一系列变革。(2)教育的功能得到全面理解。(3)教育的国际化和教育的木土化趋势都非常明显。(4)教育的终身化合全民化理念成为指导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5、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 门学科。教育现象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教育问题是指与教育有关的问题。教育规律是指教育内 部各要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二)教育学的任务教育学的主要任务是阐明教育的基础和基本理论,揭示 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给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以理论 和方法的指导,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培养合格人 才服务。二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一)教育学的萌芽在教育的萌芽阶段,教育学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只是 表现为大量的思想观念,而且和其他的政治、经济、文化、伦 理思想参杂一起。理论还不够成熟。1.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希望
6、吧人培养成贤人和君子。他创办私 学,培养了大批人才,其教学纲领是“博学于文,约之于 礼”,基本科目有诗、书、礼、乐。孔子的教学思想和方法 是承认先天差异,但更强调“学而知之”,重视因材施教。墨子墨子以“兼爱”“非攻”为教,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的培养,还注重实用科学技术的传习,对知识的理解墨家认为,主要有“亲和”“闻知”“说知”三种。学记是中国乃至世界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它对教育的作用,古 代学校教育制度和视导制度,教育和教学的原则和方法,以及师生关 系问题,都做了精辟的论述。大教学论夸美纽斯,被认为是教育学成为独立学科的开始。普通教育学赫尔巴特,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独立的学 科正
7、式诞生。2.西方古代的教育思想在西方,最早涉及对教育问题进行讨论的文献有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又译雄辩 术原理)。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总结了雅典和斯巴达的教育经验,提出一个比较系统 的教育制度,规定了不同阶级的人的不同教育内容。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是最早提出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年龄阶段,进行德智体多方 面的和谐发展教育的思想家。昆体良古罗马帝国教育家昆体良在论演说家的教育中比较系统的论述了 有关儿童教育的问题,被称为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二)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英国哲学家培根,作为“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于1623年,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出来
8、,与其他科学并列。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的出版史教育学成为独立学科的 开始。康德的康德论教育,提出“教育一定要成为一种学业,否则无所 希望”“教育的方法必须成为一种学科”否则绝不可能成为一种系统 的学问。赫尔巴特,被称为“现代教育之父”后“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他 的普通教育学被公认为是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独立学科正式诞 生的标志。(三)教育学的多元化发展1.实验教育学实验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家兴起的用自然科学 的实验方法研究儿童发展及其与教育的关系的理论。1897年德国想 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设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梅伊曼 的实验教育学纲要和拉伊的实验教育
9、学2.文化教育学乂称精神科学教育学,是19世纪末以来出现在德国的一种教育学说,其代表人物有狄尔泰关于普遍妥当的教育学的可能斯普朗格教 育与文化利特职业陶冶、专业教育、人的陶冶3.实用主义教育学实用主义教育学是20世纪初在美国兴起的一股教育思潮,代表人物 有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经验与教育和克 伯屈设计教学法实用主义教育学以实用主义作为哲学基础和理论依据,提出了自己的 基本观点:教育即生活教育即学生个体经验的增长学校是一个雏形的社会,学生在其中学习现实社会的所要求是态 度、技能和知识。学校的课程是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的,打破了原来以学科为中心 的体系师生关系中不再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只
10、是学生成长的帮助者,学 生才是教育教学的中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儿童的创造性发挥,提倡儿童在学习 过程中独立探讨、发现。实验主义教育学推动了教育学的发展,但不足之处在于一定程度上忽 视了系统知识的学习、忽视了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忽视了 学校的特质。4.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最早在马克思思想指导下探讨教育学问题的是苏联的克鲁普斯卡亚 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同时期的苏联教育家还有加里宁的论共产主义教育马卡连柯教育诗我国新民主主义时期,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1930)是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反映了我国教育科学的成就。5.批判教育学批判教育学时20世纪70年代之后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潮,在当时
11、西方 教育理论界占主导地位,其代表人物有鲍尔斯与金蒂斯的资本主义 美国的学校教育、布迪厄的教育、社会和文化中的再生产、阿普 尔的教育与权力、吉鲁的批判教育学、国家与文化斗争 三当代教育学概况(一)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大(二)教育学的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呈现多样化(三)教育学发生了细密的分化,形成了初步的教育学科体系(四)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五)教育学加强了对自身的反思,形成了教育学的元理论第五章学生与教师第一节学生一、学生的本质属性1.学生学生是指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中接受教育,进行学习的人。2.学生的属性学社具有发展的主动性,是具有可塑性的对象,学社还具有明显的依 附性
12、,向师性二、教育过程中学生的特点(一)学生时一个完整的人学生并不是单纯的抽象的学习者,而是一个有着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二)学生是一个发展中的人青少年不是一个成人的雏形,而是一个具有身心不稳定特点的可塑性极强的个体(三)学生是一个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是在以学习为主的各种活动中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并从中获得发展。三、学生的权力与义务(一)学生的权力L生存权2.受教育权3.受尊重的权力4.安全权5.人生自由权(二)学生的义务L遵守法律法规2.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3.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4.遵守所在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四、现
13、代学生观1.学生观学生观是教育者对学生的基本认识和基本态度,主要包括教育者对受 教育者的权力、地位及其发展规律的看法。2.学生观的核心是教育者如何看待学生的学习过程、发展过程、智力及其人格上的差 异和影响。3.杜威“儿童中心论”的代表人物(一)学生既是教育过程的客体,也是认识的主体。首先,教师教育的对象是学生,教师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系统的教 育对学生施加影响,学生是教育过程的客体,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其主 导作用。其次,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也是认识的主体。学生始终是教育活动的 积极参加者是认识的主体或学习的主人。(二)学生身心发展阶段的特点是开展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依据。首先,学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
14、具有不同的身心发展规律,教师在教 学过程中应该遵循这种规律,尊重学生的情感、个性、人格和尊严。其次,中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才能和优 点,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发掘学生的潜能。第二节教师及其职业素养一、教师概述(一)教师的概念及其职业性质工.教师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 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使命。2.教师职业的基本性质教师是专业人员,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也教师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专职人员,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 会化的耿业。(二)教师的社会地位及作用1.教师是人类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继承者和传递者2.教师是社会物
15、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间接或直接的创造者3.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青少年的健康、全面成长起着关键性 的作用。(三)教师职业的角色L传道者角色2.授业解惑者角色3.管理者角色4.示范者角色5.父母与朋友的角色6.研究者角色(四)教师劳动的特点L教师劳动具有一定的复杂性2.教师劳动具有示范性3.教师劳动具有创造性4.教师劳动具有长期性5.教师劳动具有群体和个体的统一性二、教师的职业素养(一)教师职业素养的基本结构1.教师的道德素质教师的耿业道德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应遵循的基本行为规范以 及在此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教师职业道德主要包括:热爱教育事业、忠于教育,敬业乐业。这是教师职
16、业道德的基础。也 是教师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源泉。热爱学生、诲人不倦。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这是教师做好 教育工作的重要前提,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团结协作、关心集体。是教师对待教师集体的道德。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教育工作根据教书育人的宗旨对教师提出的一 项基本要求,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集中体现。2.教师的知识素质首先,教师必须具有扎实的业务知识。教师应精通所教学科的专业知 识。其次,必须掌握教育科学理论知识。再次,教师应掌握管理知识 3.教师的能力素质第一,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和讲课能力,掌握教学基本功。第二,教师应具备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第三,教师应具备良好的书面表达和非语言表达能力
17、第四,教师应具备教育科研能力(二)现代教师观教师观是指教师对自己教师身份的认识和基本态度。教师中心论是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观点现代教师观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其次,教师应成为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再次,教师不再是静态知识的占有者,而应该成为动态教育活动的研 究者。(三)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一般是教师专业能力熟练程度由一般化到专业化的持 续发展过程。主要包括教师个人专业能力的持续发展教师职业能力专业化的提高第三节师生关系一、师生关系概述师生关系是指在教育过程中,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的一种特定关系。师生关系是学校
18、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二、师生关系的内容(一)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结成授受关系(二)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平的关系(三)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三、师生关系的功能(一)教育功能(二)激励功能(三)调控功能(四)社会功能四、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一)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1.教师方面、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教师的领导方式教师的智慧教师的人格因素2.学生方面学生对教师的认识。3.环境方面学校的人际关系环境课堂的组织环境(二)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L尊师爱生,相互配合2.民主平等,和谐亲密3.共享共创,教学相长(三)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L树立正确的学生观2.正确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式3.加强自身修养五、良好
19、师生关系的意义1.良好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促进教育教学活动顺利完 成的基本保证。、2.良好师生关系有助于学校凝聚力的形成,促进教育任务的有效完 成。3.良好师生关系是提高师生学校生活的质量,建立良好教育教学秩 序的基础。第六章小学教育第一节教学工作的意义与任务一、小学教学的意义(一)小学教学是实施小学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小学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二)学校工作要以教学为主。二、小学教学的任务(一)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二)发展小学生的智力和体力,使学生学会学习(三)培养小学生优良的个性心理品质(四)重视在各门学科知识的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第二节教学过程一
20、、教学过程概述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系统的掌握科学文 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并形成一定思想品德的 过程。一般来说,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包括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手段四 个部分。二、教学过程的本质(一)教学过程首先是一种认识过程(二)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三)教学过程是一个促进身心发展的过程三、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一)教与学双边活动规律教学过程是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二)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从获取经验的性质来看,教学过程的重要特点是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三)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四)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21、四、教学过程的结构(一)两种基本的学习方式按照学生认识活动的方式,存在接受式学习和探究学习两种基本形式。(二)学生认识的基本阶段1.引起学习动机、2.领会知识3.巩固知识4.运川知识5.检查知识第三节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一、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一)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三)目标性原则(四)启发性原则(五)直观性原则(六)循序渐进原则(七)巩固性原则、(八)统一要求和因材施教原则二、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一)讲授法讲授法是教师运用语言系统性连贯地向学生传递知识,引导学生学习 的一种教学方法,教授法主要是以语言的形式向学生传授间接经验。讲授法主要包括讲述、讲解、讲演等形
22、式。(二)谈话法谈话法是教师和学生通过相互的交谈来进行教学的方法、(三)讨论法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和教师为解决某个问题进行讨论、辨析是非真伪,使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四)演示法演示法是指教师向学生展示实物或直观教具、向学生做示范性的实验,使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五)实验法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一定的实验仪器设备进行独立操作,观察事物和过程的发生和变化,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六)练习法练习法是指在教师指导下,使学生巩固知识和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第四节教学组织形式一、教学组织形式的概述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照一定的要求组
23、织起来进行教学活动的结构。二、教学组织形式的历史发展(一)古代学校的教学组织形式在古代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教育被统治阶级垄断,受教育的人数不多,学校教育普遍采用个别教授形式。(二)近现代学校的教学组织形式1.班级授课制在17世纪,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在总结当时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在其大教学论等著作中,首先对班级授课这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 进行了研究,确定了班级授课制的基本轮廓。我国采川班级授课制始于清代同治元年(1862年)于北京开办的京 师同文馆。2.贝尔兰卡斯特制亦称“导生制”。教师以教年龄大的学生为主,而后由他们中的佼佼 者“导生”去教年幼的或学习差的学生。3.道尔顿制学生自学4.文纳特
24、卡制(三)当代国外教学组织形式改革1.分组教学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成若干水平不同的小组进 行教学。分组教学是对班级授课制的改革和完善。2.特朗普制亦称“灵活的课程表”。这种教学组织形式试图将大班上课、小班讨 论和个人独立研究结合起来,并采用灵活的时间单位代替固定划一的 上课时间,以大约20分钟为课时单位。3.小队教学亦称“协同教学”。采用两名或两名以上的教师合作施教,根据他们 的能力和特长组成“互补性”结构,通分工协作,在教学工作中分别 承担不同的角色和任务,共同负责一个班或几个平行班的教学工作。4.合作学习该理论认为,在班级教学中,学生群体的组织形式有二种,即合作的,竞争的
25、和不相干的,他们通过实验研究提出,群体合作分组结构应该 成为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是主要特征,只有这种结构才能起到学生群体 间积极相互作用的效果,从而改善教学工作的整体效益。三、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行式班级教学(一)班级教学的基本特征所谓班级教学,是指根据年龄或学习程度,把学生编成有固定人数的 班级,由教师按照教学计划统一规定的内容和时数并按课程表进行教 学的组织形式。班级教学的基本特征:1.以“班”为人员单位。2.以“课时”为时间单位。3.以“课”为活动单位。(二)班级教学的优点和局限性1.班级教学的优点(1)它能够大规模地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2)它能够保证学习活动循序渐进,并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
26、知识。(3)它能够保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4)固定的班级人数和统一的时间单位,有利于学校合理安排各科 教学的内容和进度,并加强教学的管理,从而赢得教学的高速度。(5)在班级中学习,学生可与教师,同学之间进行多向交流,互相 影响,互相启发和互相促进,从而增加信息来源和教育影响源。(6)它在实现教学任务上比较全面,从而有利于学生多方面的发展。2.班级教学的局限性(1)学生的主体地位或独立性受到一定限制,教学活动多由教师直 接做主。(2)实践性不强,学生动手机会少。(3)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接受现成的知识成果,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 索精神和创造性。(4)教学面向全班学生,强调的是同一和齐步走,难以照顾学生
27、的 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5)教学内容、时间和进度都程序化,固定化,难以在教学活动中 容纳更多的教学内容。(6)由于以“课”为活动单位,而“课”又有时间限制,因而往往 将某些完整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人为的分割,以适应“课”的要求。(7)缺乏真正的集体性。在班级教学中,每个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 务,教师虽然向许多学生同样施教,而每个学生各以白己独特的方式 去掌握。每个学生分别对教师负责,学生与学生之间并无分工合作,彼此不承担任何责任,无必然的依存关系。第五节教学模式一、教学模式的概念教学模式是从教学的整体出发,根据教学的规律、原则二归纳提炼出 来的包括教学形式和方法在内的具有典型性、稳定性、
28、易学性的教学 样式。二、教学模式的特点与分类(一)教学模式的特点1.指向性2.操作性3.完整性4.稳定性5.灵活性(二)教学模式的分类1.传递一一接受式该教学模式源于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后来由苏联凯洛夫等人进行 改造出传入我国。该模式以传授系统知识、培养基本技能为目标。该 模式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认为知识是教师到学生的一种单向传递过 程,非常注重教师的权威性。2.自学一一辅导式、该模式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独立进行学习的模式。该模式能培养学 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也有许多教师运用它。教学程序:自学一一讨论启发总结练习巩固3.探究式该模式以问题解决为中心,注重学生的独立活动,着眼于学生思
29、维能 力的培养。教学程序:问题假设一一推理一一验证总结提高 4.概念获得式该模式的目标是使学习者通过体验所学概念的形成过程来培养他们 的思维能力,该模式主要反映了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强调学习是认知 结构的组织与重组的观点。5.自主学习模式20世纪70年代,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巴特勒提出教学的七要素,并他提出“七段”教学论。教学程序:设置情境一激发动机一组织教学一 应川新知一检测评价一巩固练习一一拓展迁移6.抛锚式该模式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确定这类真 实事件或真实问题被形象的比喻为“抛锚”。因为这类事件或问题被 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就像轮船被抛锚固 定一
30、样)7.范例教学模式该模式比较适合原理。规律性的知识。“范例教学”主张选取蕴含本 质因素、根本因素、基础因素和典型案例,通过对范例的研究,使学 生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从认识到实践理解掌握带有普遍性 的规律,原理的模式。8.现象分析模式教学程序:出示现象一解释现象的形成原因一想象的结果分析一解决 方法分析。在教学中,某种现象往往是以材料的形式出现的,学生要 通过现象揭示其背后的本质。9.加涅模式按照电脑加工信息的步骤(环境一接收器一登记一编码一反应器执行 监控一效应器一环境)(1)引起注意(2)告知目标(3)刺激回忆先决条件(4)呈现刺激材料(5)提供学习指导(6)引发业绩(7)提供业绩
31、正确程序反馈(8)评价(9)促进保持与迁移10奥苏伯尔模式奥苏伯尔模式的教学程序是提出先行组织者一一逐步分化一一综合贯通(1)理论基础: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11.合作学习模式它是一种通过小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策略。合作式学习的五大要素(1)个体积极的相互依靠(2)个体有直接的交流(3)个体必须都掌握给小组的材料(4)个体具备协作技巧(5)群体策略12.发现式学习发现式学习是一种以培养学生探索知识、发现知识为主要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该模式的四大优点“(1)提高学生对知识的保持(2)教学中提供了便于学生解决问题的信息,课增加学生的智慧潜 能(3)通过发现可以激励学生的内在动机,引发其对知识的
32、兴趣(4)学生获得了解决问题的技能第六节教学评价一、教学平价的概念教学平价是指在一定教育价值观点的指导下,依据确立的教育目标,通过使用一定的技术和方法,对所实施的各种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 教育结果进行科学判断的过程。二、教学评价的基本类型(一)按评价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划分1.诊断性评价诊断性评价是在学期开始或一个单元教学开始时,为了了解学生的学 习准备状况及影响学习的因素而进行的评价。2.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 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3.总结性评价总结性评价是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一个学期或一门课程结束时对学 生学习结果的评价,也称“终结性评价”。(
33、二)按评价所运用的方法和标准划分L相对评价2.绝对评价3.个体内差异评价 三、学生学业成绩的考核与评定(一)学业成绩的考核学业成绩的考核方式有两种:考查和考试,(二)学业成绩的评定学业成绩的评定,一般采用评分的方式,也采用评分加评语相结合的 方式。四、学生学业成绩检查的基本要求(一)根据教学目标制定评价标准(二)编制测验蓝图(三)学业成绩评定的基本要求1.客观公正2.给学生指出学习上的优缺点和努力方向。第七章小学课程第一节课程概述一、课程的概念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该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广义: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 括学校所教的各种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
34、教育活动。狭义:是指某一门学科二、课程的类型(一)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根据任务的不同)1.基础型课程基础型课程的内容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不仅注重知识,技能 的传授,也注重思维力,判断力等能力的发展和学习动机,学习态度 的培养。2.拓展型课程拓展型课程重点在拓展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发 展学生的各种不同的特殊能力并迁移到其他方面的学习。3.研究型课程研究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和能力。(二)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根据课程内容所固有的属性)1.学科课程学科课程是指以文化知识(科学、道德、艺术)为基础,按照一定的 价值标准,从不同的知识领域或学术领域选择一定的
35、内容,根据知识 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的课程类型。它是最古老,使用范围最广的课程。2.经验课程经验课程亦称“活动课程”。是指围绕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以活动为 组织方式的课程形态,即以学生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 程。(三)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根据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L分科课程分科课程是一种单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它强调各种学科之间的相对 独立性,强调学科逻辑体系的完整性,其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体 系严密,逻辑清晰的学科知识。2.综合课程综合课程是指将源于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的课程内容以一定的方式 与一个主题、问题或源于真实世界的情境联系起来的课程。(四)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
36、本课程(根据课程设计、开发、管理 的主体不同)L国家课程国家课程是指由国家统一组织开发并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课程。它具 有统一规定性和强制性的特征,其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体现国家的 教育意志。2.地方课程地方课程是指由地方组织开发并在本地实施的课程。3.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指由学校根据本校实际自主开发并在本校实施的课程。其 主导价值在于体现学校办学特色,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促进学生的 个性发展。(五)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根据课程计划中对课程实施的要求不同)1.必修课程必修课程是某一教育系统或教育机构规定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种类。2.选修课程必修课程是指在某一教育系统或教育机构中,学生可以按照一定规则
37、 自由的选择学习的课程种类。三、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一)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对课程的制约(二)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对课程的制约、(三)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对课程的制约(四)课程理论的制约第二节课程目标一、课程目标的内涵广义:课程目标即教育意图,包含“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狭义:课程目标主要是指“教育目标”他包括“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目的”“教学目标”二、课程目标的分类(一)行为取向性目标行为取向性课程目标期待学生的学习结果,它具有导向功能,控制功 能,激励功能,评价功能。(二)生成性课程目标生成性目标是在教育情境中随
38、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目标。它关注的是学习学的过程,它考虑学生的兴趣、能力差异,强调目标 的适应性、生成性。(三)表现性课程目标表现性目标,指在教育情境的种种遭遇中每一个学生个性化的创造性 表现,他关注学生的创造精神,批判思维,适合以学生活动为主的课 程安排。(三)影响课程目标制定的因素1.学习者的需要2.当代社会生活的需要3.学科体系第三节课程内容课程的文本构成通常包括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教师用书。一、课程计划(一)课程计划的概念课程计划是指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他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 外活动等做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了学校应设置的学科和学科开设的 顺序及课时分配,并对学期、学
39、年、假期进行划分。课程计划作为教 育主管部门制定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体现了国家对 学校的统一要求,是组织学校活动的基本纲领和重要依据。(二)课程计划内容1.教学科目的设置2.学科顺序3.课时分配4.学年编制与学周安排二、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时各学科的纲领性指导文件,发挥着教学工作的“组织者”作川,可以确保不同的教师有效地、连贯地、目标一致地开展叫教学 工作。(一)课程标准的结构1.说明部分简明扼要的说明本学科开设的意义,规定教学的目的,任务和指导思 想,提出教材选编的原则以及教学法的建议。2.本文部分课程标准的中心部分或基本部分。系统的安排一门学科全部教材的主 要课题、要目或章、节,
40、规定每个课题教学的要点和时数,并编有练 习,实习,实验,参观等实际作业的要求以及其他教学活动的时数。(二)课程标准的理解和执行1.研究本学科的发展水平和结构,体系,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 本技能的结构以及与本学科有关的思想观念,价值,态度,情感,智 力和能力因素,确定需要吸收的新知识,新技能。2.研究学生学习本学科的心理准备和心理特点,探寻本学科的逻辑顺 序和学生学习的心理顺序之间的最佳结合方式。三、教材教材又称课本,它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 用书。第四节课程设计与实施、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的概念课程设计是指课程结构的编制,包括课程体系结构整体的编制和具体 课程的编制
41、。(二)课程设计的模式1.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设计基本观点:学科是传递社会文化遗产的最系统、最经济有效的形式。学科以合理的方式向学生提供有关的课程要素及其关系,而不是鼓励 的事实和概念。2.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设计基本特征:课程围绕的中心是学生而不是学科体系;课程内容不是既 定不变的,而是随着学校教育中学生的变化二动态变化的。3.以问题为中心的课程设计基本要点:通过问题设计组织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高级思维,维持 高的学习动机;课程问题是跨学科的,联系学生真实的生活环境,针 对复杂问题的解决;课程设计面向社会问题,根据课程框架问题的设 计从新组织课程教学。二、课程实施(一)课程实施的概念课程实施是
42、指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吧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二)课程实施的结构L安排课表安排课表应遵循的原则整体性原则迁移性原则生理适宜原则2.分析教学任务3.研究学生的学特点4.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5.规划教学单元和课6.组织教学活动7.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三)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1.课程计划本身的特点2.教师的特征3.学校的特点4.校外环境第五节课程评价与课程管理一、课程评价(一)课程评价的内涵课程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通过系统的收集有关信息,采用 各种定性、定量的方法,对课程的计划,实施,结果等有关问题做出 价值判断并寻求改进途径的一种活动。(二)课程评价
43、的基本类型1.根据评价对象的不同,分为学生评,教师评价和学校评价。2.根据评价主体的不同,分为自我评价,外来评价。3.根据评价的目的不同,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4.根据评价的参照标准不同,分为绝对评价,相对评价和个体内差异 评价。5.根据评价手段不同,可分为量性评价和质性评价。(三)新课改下的课程评价L在指导思想上要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和激励性功能,重视学生学习潜能的评价,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充分发展,为“适和学生的教育”创造有利 的支撑环境。2.在评价的主体上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评价的积极性,改变评价主体的单一性,实现评价 主体的多元化;建立由学生、家长、社会和教师共同参与评
44、价的机制。3.在评价的方法上(1)由总结性评价发展为形成性评价,实行多次评价和随时评价、“档案式”评价等方式突出过程性。(2)由定量评价发展为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3)由相对评价发展到个体内差异评价。(4)由绝对性评价发展到差异性评价。二、课程管理(一)课程管理的概念所谓课程管理,就是指对课程采取的经营措施。课程管理包括的基本内容:(1)课程标准部分部分,如课程计划,课程标准;(2)课程编制部分,如校历,校日的制定,课程表的制定;(3)课程实施部分,如研究教材编写教案、课堂讲授;(4)课程实施条件部分,如教材,教具,设施,设备;(5)课程评价部分,如测验、评定、考查;(二)课程管理的具体要
45、求1.改革课程功能2.改革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教师 培训方式,8.建立和健全课程的管理制度9.认真履行学校全课程管理职责10.从困于校园到走向社会的转变11.理顺关系,从“单一”走向“综合”12.继续加强全课程理论的学习。特别是对非学科课程,校本课程的 解读和学习,提高对全课程的理解和认识。13.规范学校课程管理,实施“四级课程管理”体制,即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和家本课程。14.加强课程过程性管理和监控,不断反思,总结,推广称经验。第六节我国现行小学课程一、小学阶段课程的性质(一)普及性小学阶段是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国家为每个适龄儿童提供的基础教育,国家采
46、取各种措施保障所有适龄儿童都可以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二)基础性小学教育是为每一个小学生今后发展和从事终身学习打下基础的教 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教育。(三)发展性小学阶段的课程设置要给学生全面、丰富的发展留有充足的时间和空 间,应有利于学生自主、多样、持续发展。二、我国现行小学课程设计(一)我国小学课程设计原则1.科学性和思想性的统一2.要以实现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标为最终目的3.要适合小学生身心发展(二)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要达到的教育目标1.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哎社会主义的思想感 情,初步养成关心他人,关心集体,认真负责,诚实,勤俭,勇敢,正直,活泼向上等良好品德和个性品质,
47、养成讲文明,讲礼貌,守纪 律的行为习惯,初步具有自我管理以及分辨是非的能力。2.具有阅读、书写、表达、计算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了解一些生 活、自然、社会常识,初步具有基本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和自学能 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3.初步养成锻炼身体和讲究卫生的习惯,具有健康的身体,具有广泛 的兴趣和健康的爱美情趣。4.初步学会生活自理,会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养成爱劳动的习惯。三、我国小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一)加强综合性,突出课程的整体教育功能。(二)加强实践性,突出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三)加强弹性,体现课程的适应性。第八章小学德育第一节小学德育概述一、德育的概念德育又称思想品德教育,是教
48、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政治、思想、道德规 范的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客观规律,有目的,有意识 的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使社会政治、思想、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 者个体品德的教育。二、小学德育的意义(一)小学德育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特殊意义小学阶段,是小学生身心素质形成的奠基时期和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小学德育的特殊意义就在于它能为小学生的道德、人格、思想、观点、行为等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二)小学德育对小学生全面发展具有导向意义在小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中,品德的发展是核心,是他们学习行为、思 想行为、劳动行为的指导。(三)小学小德育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L小学德育决定我国未来
49、的民族精神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德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三、小学德育的任务L培养小学生形成社会主义的政治态度和优秀的政治品质2.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成为国家需要的合格公民3.为小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奠定基础4.培养小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第二节小学生德育目标与内容一、小学德育的目标我国小学阶段的德育目标是:教育和帮助小学生初步培养起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树立基本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法律意识和集体意识;初步养成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团 结同学、讲究卫生、勤俭节约、遵守纪律、文明礼貌的良好行为习惯;初步培养起良好的意志品格和乐观向上的性格。二、我国德育的内容(一
50、)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集体的教育(二)热爱劳动的教育(三)刻苦学习,积极进取的教育(四)个性品格教育(五)遵守纪律,自觉守法的教育第三节小学德育过程一、德育过程的概念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道德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的 规律对受教育者有目的地施加思想道德的影响,以达到预定德育目的 的过程。二、德育过程的结构和矛盾德育过程由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 要素构成。主要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 矛盾。三、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一)德育过程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学生的思想品德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