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全国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知识与能力 学习笔记【中公版整理】.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239134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PDF 页数:47 大小:4.3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知识与能力 学习笔记【中公版整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全国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知识与能力 学习笔记【中公版整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全国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知识与能力 学习笔记【中公版整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全国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知识与能力 学习笔记【中公版整理】.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全国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知识与能力 学习笔记【中公版整理】.pdf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全国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知识与能力 学习笔记【中公版整理】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一、教育的涵义(一)教育一词的由来 孟子尽心上(二)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产生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是传承社会文 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活动。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凡是 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可以称之为教育。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狭义的教育则是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 的社会活动,主要是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 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

2、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二、教育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教育者 教育者是指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 用的人,包括学校教师,教育计划、教科书的设计者和编写者,教育管理人员以及参与教育 活动的其他人员。其中,学校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是最直接的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起着 主导作用。(二)受教育者受教育者是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既包括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学习的儿童、少 年和青少年,也包括各种形式的成人教育中的学生。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一三)教育影响教育影响是教育实践活动的手段,是置

3、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并把他们联系起来的纽带,主要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措施等。教育影响是教育活动的中心。三、教育的属性(一)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它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它有以下四方面的特点:1。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 活动,是个体在社会的生存需要。2。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3。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4o在教育这种培养人的活动中,存在着 教育者、受教育者及教育影响三种要素之间的矛盾活动。(二)教育的社会属性1.教育具有永恒性 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 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2.

4、教育具有历史件 在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 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每个时期的教育具有自己的特点。3.教育具有相对独立 性 第一教育具有继承性。第二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第三教育与社会政治 经济发展不平衡。四、教育的起源与发展(9教育的起源lo神话起源说2。生物起源说代友人19世纪法国的利托乐诺,美国的 桑代克,英国的沛西能3。心理起源说 美国心理学家孟禄教育史教科书4o劳动起 源说恩格斯杨贤江(一)教育的发展历程1.原始社会的教育2.古代社会的教育3.近代社会的教育(1)资本主义教育的特征第一,资本主义的教育目的在于为资产阶 级巩固和维护其统治及利益服务,教育

5、既要培养和选拔资产阶级的统治人才,以又要给予广 大的劳动人民以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培养熟练的劳动力。第二,在课程上注入了科学知识,增加了许多新的学科。第三,在教学方法上,引进实验法、演示法、实习法等新方法,尊重 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启发教学法受到重视。第四,扩大了受教育权,提出了普及教育的口号。第五,在教学组织形式上,以班级授课制取代了个别教学制。(2)社会主义社会教育的 特征第一,社会主义教育是为了维护劳动人民自身利益和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服务的,教 育目的在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第二,教育权为广大劳动人民所掌握。第 三,注重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4.20世纪以后的教育(1)20世纪以后

6、教育的新特点:第一,教育的终身化。第二,教育的 全民化。第三,教育的民主化。第四,教育的多元化。第五,教育技术的现代化。(2)现代 教育发展趋势:第一,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第二,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第三,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第四,高等教育 的类型日益多样化。第五,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第六,教育制度有利于 国际交流。(2)现代教育发展趋势第一,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第二,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 限。第三,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第四,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 化。第五,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

7、育的界限逐渐淡化。第六,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一、教育学研究的对象及任务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不断探索并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教育现象是教育活动外在的、表面的特征,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教育社会现 象是反映教育与社会关系的现象,教育认识现象是反映教育与学生认知活动关系的现象。教育问题是人们从大量教育现象中提出来,作为认知和研究对象的课题。科学工作者研 究始于问题,教育学就是通过研究这些现象、问题揭示教育背后所存在的客观规律,以作为 教育者进行教育的依据和指南。教育问题是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动力。教育规律,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教育之外其

8、他事物之间的内在的、必然的联 系。教育学的研究任务就是要阐明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揭示教育的基本规律,为教 育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提供理论支撑,为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服务。二、学习教育学的意义(一)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增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自觉性(二)有助于掌握教育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三)有助于了解教育历史,传承思想遗产(四)有助于了解教师职业及其工作环境。三、教育学的发展教育学的发展,根据其研究方法、理论的成熟水平,可以分为萌芽阶段、创立阶段、发 展阶段三大阶段。(-)教育学的萌芽阶段1.教育学萌芽阶段的特点:(1)以习俗的认识为主(2)以机械类 比、比喻、寓言等思维方式为

9、主(3)有关教育的论述包含于哲学或道德论述之中。2.萌芽阶段中国的教育思想(1)学记(2)孔子(3)墨翟3.萌芽阶段西方的教育思想(1)苏格拉底(2)柏拉图(3)亚里士多德(4)昆体良(二)教育学的创立阶段1.教育学创立阶段的特点(1)对象方面: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2)概念 方面:形成了专门的教育概念或概念体系(3)方法方面: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4)结果方 面:出现了系统的教育学著作(5)组织方面:产生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2.创立阶段的教育思想(1)夸美纽斯 大教学论(2)卢梭(3)康德(4)裴斯泰洛齐教育史上小学各科教学法奠基人(5)洛克“白板说”(6)赫尔巴特“四段教学理

10、论”(7)杜威 新三中心论(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8)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教育学发展阶段1.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形成与发展克鲁普斯卡娅 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2)凯洛夫 教育学(3)马卡连柯 教育诗论共产主义教育2.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1)前苏联教育学家赞可夫著有教学与发展(2)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著有教学过程(3)瓦根舍因著有范例教学原理(4)瑞士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5)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帕夫雷什中学(6)布鲁姆著有教育目标分类学第三节教育与社会的发展一、教育的功能(一)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 按教育的功能作

11、用的对象划分,可以把教育的功能 分为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指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它由 教育活动的内部结构特征所决定,发生于教育活动内部,也称为教育的本体功能。教育的社 会功能指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作用。教育作为社会结构的子系统,通过对人的培养进而影 响社会的生存与发展。现代教育的社会功能包括:人口功能、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 能、科技功能等。教育的社会功能是教育的本体功能在社会结构中的衍生,是教育的派生功 能。(二)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 按教育作用的性质划分,可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教 育的正向功能(积极功能)指教育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积极影响和作用。教育

12、的育 人功能、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等往往就是指教育积极的功能。教育的负向功能(消 极功能)指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消极影响和作用。教育的负向功能是由于教育与政治、经济发展不相适应,教育者的价值观与思维方式不正确、教育内部结构不合理等因素,使教 育在不同程度上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阻碍作用。(三)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 提教育功能呈献的形式划分,可以把教育的功能分为显性 功能和隐性功能。教育的显性功能指教育活动依照教育目的,在实际运行中所出现的与之相 吻合的结果。如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等,就是显性功能的表现。显性功能 的主要标志是计划性。教育的隐性功能指伴随显性功能所出现的非预期

13、性的功能。显性功能 与隐性功能是相对的,自隐性的潜在功能被有意识地开发、利用,就可以转变成显性功能。二、教育与人口的和关系()人口对教育的制约和影响1.人口数量影响教育的规模、结构和质量。2.人口质量影响教育质量3.人口结构影响教育结构第一,人口年龄构成制约各级教育发展规模与进程,影响教育的 宏观决策和战略决策。第一,人I I的社会结构对教育的影响则更为显著。第三,人II就业结 构制约学校教育结构。第四,人口地域分布制约学校布局。(二)教育对人口再生产的作用1.教育是使人口结构趋向合理化的手段之一。(1)教育有助于改变人口的性别结构,保证男 女比例的自然平衡。教育可改变人口的文化结构和职业结构

14、。(3)教育有助于人口城乡 结构的改变。(4)教育有利于人口的迁移。2.教育改善人口质量,提高民族素质(1)教育可以提高人口质量。(2)教育可以减少人口 数量。(3)教育可以改善人口结构,实现人I I迁移。三、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相互关系(-)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3.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二)对牛.产力的促进作用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四、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相互关系(一)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权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

15、思想道德的内容(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材2.教育M以促进民主3.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五、教育与精神文化的相互关系(一)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主要表现在以卜几个方面:笫,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第二,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第二,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教育对文化的促进作用主要有以下儿个方面:第一,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 的作用。第二,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第三,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二)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特殊性1.文化本身是种教育力量2.教行木片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三)

16、学校文化1.学校文化的概念: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旦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 为方式。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各群体所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其中最具决定作用的 是思想观念,特别是价值观念。2.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缩影是人们为了保证学校中教育活动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一种 特有的文化形态。按照不同的层次和标准,可以再细分成学校物质文化、学校组织和制度文 化、学校精神文化等。(1)学校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空间物质形式,是学校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有两种:一 种是学校环境文化,二是设施文化。(2)学校精神文化(观念文化)校园文化的核心。(3)学校制度文化(规范文化)主要指保证学校

17、运行的组织形态、规章制度和角色规范。第四节教育与人的发展一、人的身心发展概述(一)什么是人的发展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 发生变化的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人的身心发展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生理的发展,也称为身体的发展。个体身体的发展包括 机体的正常发育和体质的增强两个方面。机体的正常发育包括身体各个器官、各个系统的健 康成长,它是个体体质增强的条件和主要内容;而体制的增强乂有助于机体的正常发育。二 者相互促进,相互联系,在实际活动中融为一体。二是心理的发展。指人的精神方面的发展,包括认识和意向两个方面的发展。认识

18、的发展指 感知、记忆、思维等方面的发展;意向发展指需要、兴趣、意志等方面的发展。人的生理发 展和心理发展是紧密相连的,生理的发展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心理的发展也影响着生理 的发展。(二)青春期的发展变化1.中学生的身体外形2.中学生的体内机制3.中学生的脑发育4.性的发育和成熟(三)人的身心发展规律1.个人身心发展的顺序性(1)顺序性的含义 个体身心的发展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顺序,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 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儿童从出生到成人,他们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 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2)对教育的启示 在对青少年进行教育时.,必须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由

19、简入 繁,由低级向高级的顺序,循序渐进,不能“拔苗助长”,否则就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甚 至损害学生的身体和心理。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1)阶段性的含义 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牲及主要矛盾,面 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2)对教育的启示 教育工作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提出不 同的具体任务,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要根据实际情况区别对待。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1)不平衡性的含义 一方面是指身心发展的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年龄阶段是 不平衡的。另方面是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的发展速度不平衡。(2)对教育的启示个体发展的不平

20、衡性告诉我们,人有其发展的关键期和最佳期。所谓发展关键期是指身体 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在关键期内施加教育影响,可以起到事 半功倍的效果,错过了关键期的教育,往往事倍功半。因此教育必须适应人的发展的不平衡 性,在人的发展的关键期内,施加相应的教育,促进该素质的发展。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1)互补性的含义 互补性反映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它首先指机体某一 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它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机体各部分存在着 互补的可能性,为人在自身某方面缺失的情况下依然能与环境并继续生存与发展提供了条 件。互补性也存在于心理机能与生理机能之间。

21、(2)对教育的启示 要求教育应结合学生实际,扬长避短,长善救失,注重发展学生的自身优势,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1)个体差异性的含义 个体差异在不同层次上存在。从群体的角度看,首先表现为男 女性别的差异,它不公是自然性上的差异,还包括由性别带来的生理机能和社会地位、角色、交往群体的差别。其次,个别差异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其中有些是发展水平的差 异,有些是心理特征表现上的差异,个体发展水平的差异不仅是由个人的先天素质、内在机 能的差异造成的,它还受到环境及主体在发展过程中的努力程度和自我意识水平、自我选择 的方向的影响。(2)对教育的启示 在教育工作中发现研究个体

22、间的差异特征,教育工作要做到“因材施 教”,充分发挥第个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素,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 的发展。二、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一)个体身心发展动因1.内发论 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顺序也是由身心 成熟机制决定的2.外银论认为人的发展主要段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 校的教育。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个体发展是个体的内存因素(如先天遗传的 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与外部环境(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二)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1.遗传2.环

23、境3.个体主观能动性4.学校教育(1)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第二,学校教育是通过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第三,学校教育能有效的控制和协调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2)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第一,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第二,学校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第三,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性和延时的价值。第四,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修改的功能。第五

24、节教育制度一、教育制度概述(一)教育制度的含义广义的教育制度指国民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为实现其国民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 一切教育设施和有关规章制度。狭义的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 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相互衔接关系。(二)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1.前制度化教育2.制度化教育3.非制度化教育(三)教育制度的影响因素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3.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4.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外国学制的影响二、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学制发展历程(一)学制的纵向发展趋势1.双轨

25、制2.单轨制3分支制(二)学制的横向发展趋势1.幼儿阶段,注重早期智力开发及幼小衔接2.小学阶段,注重基 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3.中学阶段,注重职业教育和学术教育分流;4.高等教育阶段,注重高等教育类型多样化;5.终身化教育要求被广泛的提出和重视;6国际间教育学术交流 日益增强。三、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一)旧中国的学制1.1902年“壬寅学制”2.1903年“癸卯学制”3.19121913“壬子癸 丑学制”4.1922年“壬戌学制”即六三三学制(二)新中国的学制改革(三)我国当前的学制发改革四、义务教育制度(一)义务教育的概念 义务教育,是指依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

26、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其实质是国家依据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 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迫教育制度。(二)义务教育的特点1.强制性2.普及性3.免费性(三)我国的义务教育制度1986年义务教育法2006年6月29 口修订中华人民共和 国义务教育法第六节教育目的一、教育目的概述(9教育目的的概念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它规定着人才的质量和规格,对 教育工作具有全程性的指导作川。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方向,是切教育工作的出发 点。教育目的的实现也是教育活动的归宿。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教育者的期望,即 人们希望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27、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狭义的教 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在国家对受教育者培养的总的要求指导下,对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 上的具体要求。(二)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教育方针是国家教育工作的基本政策和指导思想,是国家根据政治经济的要求,为实现教育 目的所规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它包括:教育工作的服务方向、教育目的、实现教育目的 的途径。教育目的强调了教育活动要达到的最终结果,它是教育方针的重要组织部分。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既有联系又有所不同。从二者的联系看,它们在对教育社会性质的规定 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都含有“为谁培养人”的规定性,都是一定社会各级各类教育在其性 质和方向上不得违背的根本指导原则。从二者的区别

28、来看,一方面教育方针所含的内容比教 育目的多些。另一方面,教育目的在对人培养的质量规格方面要求较为明确,而教育方针则 在“办什么样的教育”、“怎样办教育”方面显得更为突出。(三)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学校培养目标是根据学校的办学宗旨,确定学校培养的人才的层次规格、学生完成学业后的 出路去向等事项。它与国家的教育目的处在不同的层次上,这种层次由高到低分别为国家的 教育目的、学校的培养目标。(四)教育目的的作用1.导向作用 教育政策的制定、教育制度的确立、教育内容的取舍、教育方法和手段的选择、教育效果的评价,都是以教育目的为依据和前提的,教育目的无论对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 具目标导向作用。2.激励作用

29、 目的是一种结果指向。教育活动因为有可以达成的最终目标,最终目标就可 以反过来成为一种激励的力量。3.评价作用 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二、教育目的的理论(一)宗教本位论代表人物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二)社会本位论 代表人物柏拉图、涂尔干、凯兴斯泰纳、赫钦斯、巴格莱(三)个人本位论 代表人物卢梭、罗杰斯、福禄贝裴斯泰洛齐(四)“教育无目的论”杜威三、我国的教育方针(一)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教育方针1.1957年颁布的教育方针2.1958年颁布的教育方针3.1981年颁布的教育方针4.1985年颁布的教育方针5.1993年颁布的教育方针6.1995年颁布的教育方针7.199

30、9年颁布的教育方针(:)我国当前的教育方针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以 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为指导,坚持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劳动生产相结合,培 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四、我国的教育目的(一)我国当前的教育目的1996年6月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教育要以“以培养学生 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 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二)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

31、论依据马克思在资本论等著作中阐述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 据。(三)我国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第一,强调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第二,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第三,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是实现我国当前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四)素质教育1.素质教育的概念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 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 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基本观点(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 生的教育

32、(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 育(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6)素质 教育要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并渗透于教育的各个方面五、全而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一)德育1.德育的含义 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 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学生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2.德育的意义(1)德育是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2)德 育在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条件;(3)丢弃是学 校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保证

33、。3.普通中学在丢弃方面的要求(1)帮助学生初步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具有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2)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热爱劳动,热爱科学(3)建立民 主和法制的意识,养成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独立思考、勇于开拓的思维方法和科学精神;(4)形成社会主义和现代文明意识和道德观念;(5)养成不断适应改革开放的开放心态和 应变能力。(二)智育1.智育的含义 智育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培养智能的教育。智育与教学是不同 的概念,智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教学是实施教育的途径,教学不仅要完成 智育的任务,也要完成其他各育的任务。2.智育的意义(1)智育在社会文明建设中起着不可

34、缺少的作用;(2)智育在全面发展教 育中居于基础地位。3.普通中学在智育方面的要求(1)帮助学生在小学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系统地学习科 学文化基础知识,掌握相应的技能和技巧;(2)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觉能力;(3)教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情感、意志和积极的心理 品质。(三)体育1.体育的含义 体育是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体质,培养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2.体育的单意义(1)促进学生身体发展,增强学生的体质;(2)体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3)青少年一代的身心健康

35、水平,关系到整个国家民族的强弱盛衰。3.普通中学在体育方面的要求(1)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知识和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 体和好习惯;(2)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毅力;(3)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 惯,了解科学的营养知识。(四)美育1.美育的含义 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 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美育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艺术的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发展学生艺术创作的兴趣和爱好。美育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像力和创造力,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2.美育的意义(1)美育能够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扩大和加深他们

36、对客观世界的认识;(2)美育能促进学生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3)美育能促进体育,具有健身怡情的作用。3.普通中学在美育方面的要求(1)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即对自然、社会中存在的现 实美、对艺术作品的艺术美的感受能力。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从根本上说是提高人的整 体性的精神素养;(2)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即具有美学的基础知识,具有分辨美与丑、文与野、优与劣的能力,具有区分美的程度和种类的能力,懂得各种类型美的特征与形态的 丰富性,领悟美所表达的意蕴和意境,从而达到“物我同一”的审美境界,并使人格与性情 得到陶冶;(3)形成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即能把自己独特的美感用各种不同和形式表达出来 的能

37、力,创造美的能力即包括艺术美的创造,也包括生活美的创造。形成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是美育的最高层次的任务。(五)劳动技术教育1.劳动技术教育的含义劳动技术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 习惯的教育。2.劳动技术教育的意义(1)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耍组成部分;(2)促进学生 优良品德发展,有利于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增强体质;(3)有利于完成升学和 就业的双重任务,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3.普通中学在劳动技术方面的要求(1)通过科学知识的教学和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物质生产的基本技术知识,掌握一定的 职业技术知识和技能,培新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良好的劳动态度

38、、劳动习惯和艰苦奋斗的 精神;(2)结合劳动技术教育,还可以授予学生一定的商品经济知识,使学生初步懂得商品 的生产、经营和管理,了解当地的资源状况和经济发展规划,以及国家的经济政策、法律法 规,使其具有一定的收集和利用商品信息的能力。(六)五育之间的关系1.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灵魂与统帅的作用,为其他各育提供了方向性的保证;2.智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前提和支持作用,为其他各育提供了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3.体育在全面教育中起着基础作用,为其他程序提供物质基础;4.美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动力作用;5.劳动技术教育可以综合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的作用。第七节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中学教育科学研

39、究的含义和特点(-)中学教育科研的含义教育科学研究就是以教育现象或教育问题为对象,运用各种科学方法,遵循科学认识过程,根据对收集到的事实材料的分析,对假设或理论进行检验,以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及其客观 规律的活动。教育科学研究是教育科学自身发展的基本途径。(-)中学教育科研的特点1.研究角度的多维性2.研究目的的针对性3.研究主体的多元性4.研究方法的多样性5.研究成果的滞后性二、中学教育科研的意义(一)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需要(二)促进教师专业不断发展(三)不断激发教师对工作的热情三、中学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一)观察法1.观察法的含义观察法是否研究者依据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在自然条件下,对研究对象

40、进行系统的连续的观 察,并做出准确、具体和详尽的记录,从而获取经验事实的研究方法。观察法是教育科学研 究中使用广泛的基本的研究方法。2.观察法的分类(1)自然情境中和观察与实验室中的观察(2)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3)参与性观察与非参与性观察(4)结构式观察与非结构式观察3.观察法的运用(1)事先做好准备,制订观察计划。(2)按计划进行观察。(3)及时整理材料。二、调查法1.调查法的含义 调查是研究者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搜集研究对象 的有关资料,对取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从而提示事物本质和规律,寻求解决实 际问题的方案的研究方法。2.调查法的分类(1)普通调查、抽样调查

41、和个案调查(2)现状调查、相关调查、发展调查和预测调查(3)问卷调查、访谈调查、测量调查和调查表法3.调查法的一般步骤(1)确定调查课题(2)选择调查对象(3)确定调查方法和手段,编制和选用调查工具(4)制定调查计划(5)实施调查(6)整理、分析调查资料,撰写调查报告(三)历史法(1)含义 历史法是通过考察事物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从而揭示其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研究 方法。(2)一般步骤 收集资料、史料的鉴别、史料的分类(四)实验法1.含义 实验法是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人为地影响研究对 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条件和教育对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2.实验法的分类(1)根据

42、实验进行的场所,可分为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2)根据实验的目的可分为确定性实验、探索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3)根据同一实验中自变量因素的多少可分为单因素实验和多因素实验(4)前实验、准实验与真实验(五)行动研究法1.行动研究法的含义行动研究法是教师在现实教育教学情境中自主进行反思性探索,并以解决工作情境中特定的 实际问题为主要的研究方法,它强调研究与活动一体化,使教师从工作过程中学习、思考、尝试和解决问题。2.实施步骤(1)确定研究课题(2)拟定研究计划(3)实施行动研究(4)进行总结评价第二章中学课程第一节课程概述一、课程的概念“课程”指课业进程。始于英国教育家斯宾斯,作为教育课程的重要倡导

43、者,他把课程解释 为教学内容的系统组成。我国的课程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 义的课程指一门学科。二、课程的作用课程在人才培养和学校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保证。第二,课程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依据,是师生联系和交往的纽带。第三,课程是教学方法的的选择、教学组织形式的确定、教学手段的应用的根据。第四,课程是国家检查和监督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依据。三、课程的类型(-)从课程的组织方式来分可分为分科课程、综合课程与活动课程。分科课程又叫做学科课程,是种单学科的课程组织形式,它强调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相

44、对 独立性,强调一门学科的逻辑体系的完整性,其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逻辑严密和 条理清晰的文化知识。分科课程的主要特点:第一,强调知识本位,从不同的知识体系出发 设计课程;第一,以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为核心编制课程;第三,重视学科的理论知识,强 调把基本概念、基木原理、规律和事实教给学生。综合课程是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两门以上学科领域而构成的一门学科,它 由怀特海率先提出,强调学科之间的关联性、统一性和内在联系,其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 过相关学科的整合,促进学生认识的整体性发展并把握解决问题的全面的视野与方法。综合 课程的特点:有利于促进知识的综合化,促进课程内容的更新,密切

45、教学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活动课程又称儿童中心课程、经验课程,是为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从儿童的兴趣和需 要出发,以活动为中心组织的课程。活动课程的代表是杜威。活动课程的特点:第一,从儿童的需要、兴趣和个性出发设计课程;第二,以儿童的心理发 展顺序为中心编制课程;第三,主张儿童在活动中探索,尝试错误,学到方法。(二)必修课与选修课对学生的学习要求的角度来讲,可划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是指国家、地方或学校规 定,学生必须学习的公共课程,是为了保证所有学生的基础学习而开发的课程。其主导价值 在于培养学生的共性,体现对不生基本的要求。选修课程是指依据不同学生的

46、特点与发展方向,容许个人选择的课程,是为了适应学生的个 性差异而开发的课程。其主导价值在于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良好个性。(三)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来区分,可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国家课程表是根据所有公民基本素质发展的一般要求设计的,它反映了国家教育的基本标 准,体现了国家对各个地方、社区的中小学的基本要求。国家课程的主体价值在于通过课程 体现国家的教育意志。地方课程是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以国家课程标准为基础,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课程观念的指导 工作下根据地方经济、特点和文化发展等实际情况而设计的课程,它是不同地方对国家课程 的补

47、充,反映了地方社会发展善对学生素质发展的基本要求。它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满 足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校本课程表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民主决策的过程,即校、教师、课程专家、学生以及家长和社区人上参与课程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评价活动。校本课程开发的主导价值 在于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四)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显性课程亦称公开课程,是指在学校情境中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隐性课程亦称潜在课程、自发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四、学科理论流派(一)学科中心课程论 代表人物有夸美纽斯、赫尔巳特、斯宾塞和布鲁纳。基本观点是 主张教学以学科为中心,与不同学科对应

48、设置课程,通过分科教学,使学生掌握各科教学的 基本知识、技能、思想方法,从而形成学生的知识结构。(二)活动中心课程论 代表人物:杜威、克伯屈。基本特征是:第一,主张一切学习都 来源于经验,而学习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第二,主张学习必须和个人的特殊经验发生联 系,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学习;第三,主张打破严格的学科界限,有步骤地扩 充学习单元和组织教材,强调在活动中学习,而教师从中发挥协助作用。(三)社会中心课程论 代表人物:布拉梅尔德、金蒂斯、布厄迪。社会中心课程理论认 为,教育的根本价值是社会发展,学校应致力于社会的改造而不是个人的发展。第二节课程组织 一、课程目标(-)课程目标的内

49、涵课程目标是指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它规定了某一教育阶段学生通过课程学习 以后,在发展品德、智力、体力、体质等方面期望实现的程度,它是确定课程内容、教学内 容和课程方法的基础。1.广义的课程目标 广义上的课程目标的涵义定位于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是一个比较大的 视角,涵盖面是多层次的。它是教育意图,包含了“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目标”,而教学目标又包含了年级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和课 时教学目标。2。狭义的课程目标 狭义的课程目标的涵义定位于教育内部的教育与学生的关系,是一个 相对狭窄而具体化的视角。它的涵盖面是特定的,主要是指“教育目标在狭义上

50、,课程 目标不包含“教育方针”,只包含“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目的”和“教学目 标”。(.:)课程目标的特征lo整体性2。阶段性3。持续性4o层次性5。递进性6o时间性二、课程内容主要表现为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课程计划lo课程计划的概念课程计划又称教学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主管部门制定 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2。课程计划的组成课程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课程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及学年编排和学周安排。3o课程计划的作用课程计划是指导和规定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课程标准的依据。(二)课程标准lo课程标准的概念课程标准是国家根据课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教师资格考试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