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重庆科云汽车空调配件有限公司
汽车空调配件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建设单位:重庆科云汽车空调配件有限公司
项目建设地点:人和镇木古村3、4村民小组
编制单位:达华工程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二零一一年十二月
73
目 录
第一章 总论 - 1 -
1.1 项目基本情况 - 1 -
1.2 研究报告编写依据 - 1 -
1.3 研究报告范围与内容 - 1 -
1.4 研究报告主要结论 - 2 -
1.5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3 -
1.6 存在问题及建议 - 5 -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 6 -
2.1 项目发起缘由 - 6 -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 8 -
第三章 市场分析与预测 - 11 -
3.1 市场现状 - 11 -
3.2汽车空调配件产品发展趋势 - 12 -
3.3 市场前景预测 - 14 -
第四章 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 - 15 -
4.1 项目选址 - 15 -
4.2 建设条件 - 15 -
第五章 项目建设内容及方案 - 21 -
5.1 产品方案及工艺设备 - 21 -
5.2 项目布局规划 - 29 -
5.3 土建工程 - 34 -
5.4 其他工程 - 35 -
第六章 建设期限及进度安排 - 37 -
6.1 项目规划 - 37 -
6.2 项目实施进度表 - 37 -
第七章 环境保护及节能措施 - 39 -
7.1 建设地区的环境现状 - 39 -
7.2能源选择及节能措施 - 42 -
第八章 项目组织管理与运行 - 46 -
8.1 生产班次与劳动定员 - 46 -
8.2 技术培训 - 46 -
8.3 劳动安全、卫生和消防 - 47 -
第九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 - 51 -
9.1 估算说明 - 51 -
9.2 投资估算依据 - 51 -
9.3 编制方法 - 52 -
9.4 投资估算 - 53 -
9.5 项目工程招标方案 - 53 -
第十章 财务评价 - 56 -
10.1 项目的基础数据及说明 - 56 -
10.2 费用与效益估算 - 56 -
10.3 财务分析 - 58 -
10.4 评价结论 - 61 -
第十一章 社会效益分析 - 62 -
11.1 项目与当地经济发展的相互适应性 - 62 -
11.2 项目与当地发展水平、产业政策趋势的和谐发展 - 62 -
11.3 项目对当地经济的拉动和对国家财政收入的贡献 - 62 -
第十二章 结论和建议 - 63 -
12.1 结论 - 63 -
12.2 建议 - 64 -
附图1:厂区平面图 66
附表
附表1:建设投资估算表
附表2: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计算表
附表3: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附表4:固定资产折旧估算表
附表5: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
附表6: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表
附表7:流动资金估算表
附表8:利润与利润分配表
附表9: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附表10: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
第一章 总论
1.1 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汽车空调配件生产基地项目
法人代表:梁华清
项目性质:新建
建设期:2012年2月-2013年2月
拟建设地点:云阳县人和镇木古村3、4村民小组
1.2 研究报告编写依据
1、《汽车产业发展政策》(2004)
2、《汽车行业调整振兴规划》(2009)
3、《关于汽车工业结构调整意见的通知》(2006)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法》(2004)
6、《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
7、国家计委发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及现行财税制度
8、重庆科云汽车空调配件有限公司提供的相关资料
9、编制人员调查的有关资料、数据等
1.3 研究报告范围与内容
受项目建设单位的委托,会同有关部门和相关单位,本报告对项目涉及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认真的调查和分析,并在企业已有工作的基础上,根据当地的发展规划,按照《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可行性研究与项目评价》、《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以及国家和行业的有关规定,编制了本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内容包括:
1、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
2、市场分析及建设规模
3、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
4、工程设计方案
5、环境保护、消防与劳动安全
6、企业组织、劳动定员与人员培训
7、项目实施进度
8、投资估算与资金措施
9、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4 研究报告主要结论
1.4.1 建设内容及规模
建设内容:本项目总占地面积133335.00平方米,建设年产9000万套的汽车空调配件加工生产线,总建筑面积为138000m2。主体工程建筑包括:原料库、生产车间、加工车间、后处理车间、检测中心、成品库、办公楼、员工宿舍、食堂。室外工程(道路、绿化等),年销售收入70200.00万元。
建设规模:该项目将建成年产9000万套的汽车空调配件加工生产线,安置就业人员760人。项目后期,待公司产品质量、管理、团队等条件稳定后,公司将延长产业链向下游汽车空调产品生产方向发展,加快产业升级,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
1.4.2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本项目总投资43671.55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40171.55万元,流动资金3500.00万元。资金筹措方案为:业主自筹28671.55万元,占总投资的65.7%;申请银行贷款15000.00万元,占总投资的34.3%。
1.4.3项目财务和经济评论
本项目所得税后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为21.02%,项目经济效益良好。同时,项目在建设借款偿还期内,平均利息备付率和平均偿债备付率均大于1,偿债能力良好。通过投资分析,投资者可以有针对性地增强项目抵抗风险的能力,如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经营成本等。从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全部净现金流量看,项目有较强的财务生存能力,在经济上是合理的。
1.4.4项目综合评价结论
通过对本项目提出的背景、市场预测、投资规模和经济效益进行认真地调研、评估,并就与本项目相关的国内外技术设备进行详细地考察论证,我们认为该项目选址合适,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和重庆市工业化经济建设要求,其生产规模符合重庆云阳工业园区的产业化发展规划。该项目在市场、技术、经济、规模上是可行的,且该项目技术方案先进合理,经济效益显著,投资方向正确。因此,该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建议建设单位尽快办理相关审批手续,积极筹措建设资金,早日完成项目的实施工作,使该项目尽快地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
1.5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详见表1-1。
表 1-1:项目主要经济指标
序号
项目指标
单位
数额
备注
1
总投资
万元
43671.55
1.1
建设投资
万元
39114.19
1.2
建设期利息
万元
1057.50
1.3
流动资金
万元
3500.00
2
资金筹措
万元
43671.55
2.1
项目资本金
万元
28671.55
2.2
债务资金
万元
15000.00
3
工程用地面积
平方米
133335.00
3.1
建筑占地面积
平方米
76400.00
3.2
绿化用地面积
平方米
25060.00
3.3
道路及广场用地面积
平方米
31875.00
4
总建筑面积
平方米
138000.00
4.1
厂房建筑面积
平方米
133000.00
4.2
办公楼及附属设施建筑面积
平方米
5000.00
5
建筑系数
%
57.3
6
容积率
1﹕
1.03
7
绿地率
%
18.8
8
建设期
年
1
13个月
9
运营期
年
10
10
年均营业收入
万元
70200.00
11
年均营业税金及附加
万元
4212.00
11.1
年均城市维护建设税
万元
210.60
11.2
年均教育费附加
万元
126.36
12
年均总成本费用
万元
52200.69
13
年均利润总额
万元
17999.31
14
年均所得税
万元
4499.83
15
资本金净利润率
30.91%
16
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前)
30.27%
17
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后)
21.02%
18
项目投资财务净现值(税前)
万元
52925.97
19
项目投资财务净现值(税后)
万元
30257.29
20
项目投资回收期(税前)
年
4.19
含建设期
21
项目投资回收期(税后)
年
4.93
含建设期
22
盈亏平衡点
52.99%
第四年
1.6 存在问题及建议
1、项目生产过程中涉及到产品零部件的清洗加工环节,考虑到此环节流出的废水对当地的影响,建议厂房多与当地企业合作加强污水环节的治理工作,发展经济的同时兼顾周边环境的保护。
2、生产过程中的渗透及试漏环节工序作业需要进行测试。建议在工厂内部建设一个产品质量验证实验中心来加强产品测试保证产品质量。
3、项目建设单位拥有一批敬业精神强,技术实力雄厚,敢打硬仗,生产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骨干,赋予本项目得天独厚的成本优势,在工厂内部应该建有产品开发中心,随着市场对汽车空调配件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企业应加强以产品创新、技术创新为主导的经营模式的创新,打造汽车空调配件生产基地,树立品牌优势,增强企业竞争力。
4、本项目效益好,建议建设单位尽快办理相关审批手续,积极筹措建设资金,早日完成项目的实施工作,使该项目尽快地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1 项目发起缘由
1、汽车工业发展带动空调安装率提高,为项目提供市场基础
汽车工业是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涉及面广、关联度高、消费拉动明显。政府对汽车工业的发展高度重视,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支持汽车工业的发展。因此近年中国汽车行业开始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特别是随着私人消费的兴起,轿车需求量开始迅速攀升,并成为推动中国汽车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与此同时,中国在全球汽车产业中的地位也逐渐上升。2009年和2010年国内汽车产量分别为1379.1万辆和1826.47万辆,增速分别达48%和32%。未来5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居民收入增加,富裕面扩大,汽车消费会以更快地速度向中小城市和农村扩张,汽车将更加“工具化”,国内汽车的产销量都将得到进一步增长。
图 2-1:2007年-2010年国内汽车产量走势图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汽车消费市场繁荣发展的同时,居民对汽车消费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汽车消费市场已开始由“价格决定购买”的初级消费阶段,向“追求动力性、舒适性和安全性”的消费阶段升级。作为提高车辆舒适性的重要零部件,已被广大汽车制造商和用户认可,成为汽车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高性能的汽车空调安装率也日益提高。带动了汽车空调配件行业的发展,该类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加,为满足市场需求缺口,重庆科云汽车空调配件有限公司发起该项目,并在初级阶段,已经与重点客户如长安马自达签订3200套、长安福特签订1860套、长安之星签订1680套的订单合同,项目全部达产后市场前景更加广阔。
2、大中型客车发展受政策重点关注,拉动相关空调配件市场的繁荣
图2-2:2008-2010年国内大中型客车产量及安装空调数量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创国发整理
针对大中型客车市场,我国每年都会有相关政策出台,最近三年,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的公交客车招标将“公交优先”推向了高潮。大中型客车的发展带动了汽车空调市场的繁荣,2010年,我国大中型客车空调安装量为10.96万台,作为其直接上游生产企业,大中型客车空调配件生产商从中受益。本项目迎合市场需求,将产品定位为大中型客车空调配件,符合市场发展规律,项目前景良好。
在国家相关法规、标准下,本项目完工后以高水准生产流水线、领先的技术工艺为基础,产品年产量达到9000万套,市场份额在大中型客车空调配件市场占10%左右,拥有一定的规模优势和市场竞争力,为项目的长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3、重庆市汽车产业政策推动该项目的加速进行
重庆市在“十一五”期间大力发展当地汽车摩托车零配件行业,使该地区零配件行业得到飞速发展。为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2009年中旬重庆市拿出10亿元财政拨款,足以看出当地政府对汽车行业发展的大力支持,未来几年在重庆市政府的重点扶持下,该地区将实现汽车及其零配件企业共同飞速发展。重庆科云汽车空调配件有限公司的汽车空调配件生产基地项目积极的迎合了当地政策,得到了政府的关注,公司已经得到发改委3000万的产业辅助资金支持,足以见得重庆政府对该项目的重视,加快了项目实施以及推进的速度。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落实国家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满足市场发展的需要
国家关于汽车零部件行业的产业政策主要为《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中关于汽车零部件行业的主要政策为:制定零部件专项发展规划,对汽车零部件产品进行分类指导和支持,引导社会资金投向汽车零部件生产领域,促使有比较优势的零部件企业形成专业化、大批量生产和模块化供货能力。对能为多个独立的汽车整车生产企业配套和进入国际汽车零部件采购体系的零部件生产企业,国家在技术引进、技术改造、融资以及兼并重组等方面予以优先扶持。
汽车空调系统是实现对车厢内空气进行制冷、加热、换气和空气净化的装置。它可以为乘车人员提供舒适的乘车环境,降低驾驶员的疲劳强度,提高行车安全。空调装置已成为衡量汽车功能是否齐全的标志之一。因此汽车空调配件的发展符合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政策导向,能够较好地满足目前汽车工业发展对空调提出的技术要求,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落实国家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政策、满足市场发展的需要。
2.2.2充分利用当地优势,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
项目所在重庆市云阳工业园区是重庆市加工贸易产业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同时,重庆市是西部最大汽车生产基地,汽车工业为其支柱产业,2009年重庆市汽车工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2580亿元,同比增长25.2%。预计2010年重庆汽车工业将产销汽车200万辆,同比增长18%,该地区产业区位优势优越,为汽车空调配件行业提供了广阔的需求市场。同时重庆市拥有丰富的水资源优势,极好的解决当地工业生产用水的需求,另外地区政府为了园区的发展积极献策,对于外来投资企业的建厂和融资都有一定优惠政策。建设汽车空调配件项目,将带动云阳县甚至重庆市汽车工业的发展,对拉动当地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2.2.3实现产业结构调整,解读劳动力转移的需要
不管是国家2009年推行的《汽车行业调整振兴规划》还是推出的减征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车辆购置税的政策,都表明国家对于汽车工业的重视,在该项目完成后,公司将发挥优势最大化,实现产品最大收益,并不断提高技术装备,实现企业飞跃式发展。
云阳县是重庆市渝东北新建移民县城之一,人口132万人,当前农村仍有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项目全部达产后,将安置就业人员760人,可有效缓解就业难题,项目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
第三章 市场分析与预测
3.1 市场现状
1、压缩机
图3- 1: 2004-2010年国内汽车空调压缩机产品产量图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近年来,我国汽车工业快速发展,带动了我国汽车空调压缩机行业的繁荣,2004年至今,中国汽车空调压缩机产量整体处于不断攀升状态,年平均增速达30%以上。尽管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行业增速仍保持在15%以的水平,随着经济的回暖以及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预计今后汽车空调压缩机仍保持在30%左右的增速。
本项目压缩机产品主要为直流电驱动涡旋式压缩机。该类型产品是目前市场发展主流之一,可实现发动机停机后,空调系统仍能独立正常工作,既节油环保又解决了目前汽车空调压缩机因使用环境恶劣而导致故障率高和制冷效果差的问题。今后,公司的空调压缩机产品将会继续向环保、绿色,小型节能化、舒适、自动化方向发展,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
2、蒸发器
蒸发器是制冷四大件中很重要的一个部件,本项目完工后重点生产产品为板翅式蒸发器,它是目前蒸发器市场发展方向之一,符合整车对于空调系统的要求,产品具有绝对的竞争优势。
3、冷凝器
汽车空调冷凝器是汽车空调的重要组成部接件。目前国外、国内80%的轿车都安装了平行流冷凝器,因此汽车空调平行流冷凝器是管带式冷凝器的换代产品,它的性能主要是体积小,重量轻,散热效果好,强度大,比管带式冷凝器散热效果提高30%以上,强度提高20%以上,被广大国内外汽车厂家广泛应用,国内外市场发展前景非常乐观。该项目将迎合市场发展趋势,以平行流冷凝器为产品开发重点。
3.2汽车空调配件产品发展趋势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对车辆的需求不断增加,国内汽车的前景十分广阔,目前乘用车的空调安置率接近100%,大中型客车的空调安装率为70%以上,这都得益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未来车辆急增的几年,汽车空调配件的市场需求十分广阔。
①压缩机的发展趋势
活塞式压缩机分为曲轴连杆式、径向活塞式和轴向活塞式(分为摇板式和斜盘式);旋转式压缩机分为旋叶式、滚动活塞式、三角转子式、螺杆式和蜗旋式几种。蜗旋压缩机特别适合于汽车空调,代表了压缩机发展的主流方向。蜗旋压缩机具有如下特点:
a.吸气、压缩、排气连续单向运行,因而吸气有害过热小,没有余隙容积,容积效率高。b.驱动蜗旋转子运动的偏心轴可高速旋转,因此蜗旋压缩机体积小重量轻。c.蜗旋压缩机压缩过程较慢,并可同时进行两、三个压缩过程,力矩变化小,振动小,运转平稳,噪声低。d.没有吸排气阀,运转可靠,特别适应变转速运动。
②冷凝器的发展趋势
到目前为止冷凝器已发展到第三代。第一代是管片式,其结构为铜管穿铝翅片;第二代为管带式,是将挤压铝扁管弯成蛇行,再在中间焊上带状铝翅片,由于取消了铜全部采用铝结构且优化了制冷剂的通道结构,散热效率得到了提高,所以重量大大减轻;第三代是平行流结构,它是在管带式的基础上做的重大改进,将铝扁管的水力半径进一步缩小,强化制冷剂侧的传热并在冷凝器的两边配上集流管,按照制冷剂从气态到液态体积不断缩小的规律设计制冷剂通道,进一步提高散热效率。这样可以把冷凝器设计的很薄,风阻大大减小,重量也减轻了。
③蒸发器的发展趋势
同样蒸发器的发展也经过了三代,前两代与冷凝器相同,也是管片式和管带式,第三代为板翅式。板翅式蒸发器的换热密度也达到了相当的高度,能够满足整车和空调系统对它的要求,短期之内也不会再有大的发展。
3.3 市场前景预测
图 3-2:2008-2012年国内汽车空调产值及预测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近年来,国内汽车空调业发展速度较快,预计未来两年国内汽车空调的产值将以15%左右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12年汽车空调供应量将达到1814万台,拉动空调配件行业相应发展。同时,大中型客车空调配件厂家较少,竞争不激烈,因此利润水平较高。相应的,大中型客车空调配件企业盈利水平也高于乘用车/轻型客车/货车空调配件生产企业。不过大中型客车空调配件的竞争主要体现在产品技术、品牌、性能以及售后服务等方面,因此本项目今后应以此为重点展开工作。
同时,未来汽车空调的发展方向大都围绕保护环境、提高效率、节能节材、减轻重量、压缩体积、降低振动与噪声、操作维修简便、安全可靠等方向展开,这就要求项目单位加强自主创新和自主研发能力,适应空调系统特性的性变化,保持与汽车空调业发展的同步性。
第四章 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
4.1 项目选址
根据项目选址原则,考虑项目投资单位的实际需求,经多方论证,重庆科云汽车空调配件有限公司汽车空调配件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建设地点选定为重庆市云阳县人和街道,全部规划面积为133335.00平方米。
工业园区位置交通示意图如下:
图 4-1:工业园区位置交通示意图
重庆云阳工业园区
4.2 建设条件
4.2.1 社会经济条件
云阳位于重庆市东北部,三峡库区腹心地带、长江与小江的汇合处,是重庆市渝东北新建移民县城之一。现云阳县全县幅员面积3649km2,辖43个乡镇,人口132万人。2009年,云阳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4.6亿元,按照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4.9%;全社会固定资产85.1亿元,同比增长4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9亿元,同比增长18.1%;地方财政收入3.5亿元,同比增长34.9%。2009年实现工业增加14.47亿元,同比增长19.7%,完成工业投资18.65亿元,同比增长65.9%。
2010年1-11月云阳县实现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15.14亿元,同比增长37.2%;全社会投资完成额94.5亿元,同比增长40.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6.05亿元,同比增长18.0%。
良好的经济环境带动了云阳工业区的快速发展,2009年,区域入园企业有27家,其中投产17家,在建5家,签约11家,合同引进资金47.323亿元,实际完成各项投资6.75亿元。香港锦艺硅、香港冠军化工、江苏太湖丝绸、重庆旭恒橡胶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先后入驻园区,将成长为云阳工业领域的强大生力军。云阳工业园区2009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0.18亿元,同比增长236.75%,2006-2009年度主要经济指标见下表。
表 4-1:2006-2009年云阳工业园区主要经济指标
指标
单位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工业增加值
万元
3873
7962
14230
31707
税收收入
万元
506
1000
1300
4582
工业总产值(现价)
万元
6368
8955
30230
101765
工业销售收入
万元
7216
14000
26000
96335
出口总额
万元
810
1000
1500
3561
期末从业人口
人
467
552
1697
2950
资料来源:云阳县统计局
4.2.2 自然条件
项目所在地地处东经108°24′-109°14′,北纬30°34′-31°27′。位于重庆市东北部,长江三峡工程库区腹心地带。该地处于北回归线以北的东南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川盆地中亚热带湿润区,春早、夏热、秋凉、冬暖。初夏雨量充沛,盛夏炎热多伏旱,秋多绵雨,冬少日照。年平均气温18.4℃,1月平均气温7.2℃,7月平均气温29.1℃,年平均日照数1484.8小时,年平均降水量1100.1毫米,无霜期304天。
4.2.3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云阳属喀斯特地貌,长江由西向东中分县境。地形近似以东南西北为顶点的菱形,南、北高,中部底,由南、北向中间倾斜。岭谷地貌明显,以山地为主,兼有谷、丘,山高、谷深、坡陡。园区所在区域主要为山地、丘陵平整用地,地质条件复杂,存在滑坡、塌方等危险,项目投资方建设时应注意加强工程质量,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
4.2.4 交通运输条件
云阳县通车里程1335.5公里,已实现乡乡通公路。主要公路有云江公路(县城至江口)、万溪公路(万县至巫溪云阳段)、云奉公路(水市至石门乡)、云万南路(县城至院庄乡)、云万北路(盐渠至关市镇)、云利公路(云阳段80余公里)云万高速已于2008年10月开通,到万州只需40分钟,到重庆主城也只要3.5小时。水路有长江航道68公里。1998年,全县公路客运量200万人,公路货运量80万吨。
三峡移民工程建设以来,云阳县外部交通条件得到根本改善。其中2009年完成了交通建设投资20.6亿元。万宜高速云奉段已完工,县城迎宾大道建成通车,江口至长洪二级公路实现初通,完成渝巴路、云开路、云万路、双江大桥大中修和渝巫路江口至沙市段改造。南溪大桥、龙角长沙大桥竣工。安装公路防撞护栏85公里,建成乡镇客运站7个,建设换乘点56个。启动青龙嘴码头二期工程,改造渡口19出,标准化渡船7艘。建设村通达工程1616公里,行政村通达率93%;建设乡镇通畅工程221公里。已逐步形成水陆空立体交通运输体系,区位优势明显。
重庆云阳工业园区位于重庆市东北部、三峡库区腹心地带,西距重庆主城区300公里,东距三峡大坝260公里,紧邻万州飞机场、火车站、深水港。长江黄金水道穿越县境68公里,沪蓉高速公路和拟建的重庆至郑州铁路横穿县境,交通条件。
4.2.5 资源条件
1、矿产资源富裕
云阳县境内已发现可供开发的矿产有11种,其中,煤、菱铁矿、钼、钒埋藏浅、品位高、质量好;石灰岩、页岩、粘土矿遍布全县,品种优良,开采容易;岩盐储量6.7亿吨,含氯化钠87%以上;煤矿储量3900余万吨;菱铁矿储量1341万吨,含铁40%左右;天然气储量数百亿立方米;已探明粉石英矿区位于农坝镇云峰山一带,面积8.0平方公里,数量达5176.58万吨,含二氧化硅98以上。
2、水资源充足
云阳县具有丰富的水力资源,长江横贯其中,南北各有两条一级支流,小溪密布。流域面积在100-300平方公里的支流共8条,500-1000平方公里的河流1条,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4条(不包括长江)。云阳县境内除了有长江、汤溪河、磨刀溪、长滩河、澎溪河等大的干流水系以外,还有众多的小溪、支流小沟。境内控制流域面积12333.7平方公里,其中过境水流域面积8718.9平方公里(不包括长江),三峡工程建成以后,水资源理论蕴藏量为32.35万千瓦,技术可开发量27.44万千瓦。
3、土地资源丰富
据云阳县国土局1992年7月至1995年7月土地资源评查报告和1996年底土地变更调查,结果显示:全县土地总面积364795.62公顷(县统计局公布3649平方千米),其中,农用地274397.8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以下同)的75.22%;建设用地18410.03公顷,占5.05%;未利用地71987.77公顷,占19.74%。
4.2.6 公共配套设施条件
近年来来,云阳工业园区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速。加速推进A、B、C三区共6平方公里的征地拆迁、场平和标准厂房建设,已完成征地4200亩,启动了C区1000亩征地拆迁工作,完成场平2500亩,已建成标准厂房2.2万平方米,2009年新开工建设标准厂房10万平方米;启动建设立新小区、张家坝小区安置房1262套135700平方米,已竣工5幢252套25700平方米;启动建设移民综合服务楼1.6万平方米;规划设计建设廉租房5.5万平方米,其中A区人和镇木古村700套35000平方米已完成场平地勘工作,B区400套20000平方米已完成规划选址;园区220KV和110KV供电系统已建成,各种生产要素配套日益完备。
4.2.7 主要材料来源及保证条件
重庆隶属于西南地区,地处长江上游经济带核心地区,是中国政府实行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开发地区。重庆地区煤炭、天然气产量大,能源供应的保障程度高。重庆地区拥有重庆钢铁集团等钢铁企业可以保证上游主要原要的供应。
项目建成后,可以与当地原料及能源供应商达成长期合作协议,以保证原辅材料及能源动力及时、高效地供应,同时增加议价能力,享受原料及能源动力供应商的优惠待遇,最终实现低成本、高质量和稳定的原材料及能源动力供应。项目计划建成年产9000万套的汽车空调配件加工生产线,所需原辅材料及能源动力情况如下:
表4-2:项目主要原辅材料及能源动力一览表
序号
名称
原辅材料
1
铜材、铝材、铝箔等金属
2
泡沫、纸箱、海绵、粉末、胶带/气泡棉/资料袋、塑料件等包装材料
3
焊料、钣金件、白料、管道、上下门铰芯/铰座、层架、感温头、木架、冷冻机油、控制器、制冷剂等零配件
4
EPS泡沫件、化工辅类
5
开关、加热丝/器、电机、阀类、线束、电源线、印刷件、电加热器等五金器件
能源动力
1
工业用水(包含污水处理)
2
工业用电
第五章 项目建设内容及方案
5.1 产品方案及工艺设备
5.1.1 产品生产依据
根据最近几年的汽车空调配件行业的生产销售情况及国内外市场的发展需求,本项目计划年生产汽车空调配件9000万套。
关于本项目中汽车空调用制冷剂压缩机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及贮存等条件主要依据以下文件:
GB/T 5773-2004 《容积式制冷压缩机性能试验方法》
GB 2423.5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 Ea:冲击试验方法》
GB/T10125-1993 《盐雾试验方法》
GB 7778 《制冷剂编号表示方式》
JB/T 4330 《制冷与空调设备噪声声功率级的测定 工程法》
JB/T 9058-1999 《制冷设备清洁度测定方法》
GB/T 6283 《化工产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 卡尔·费休法(通用方法)》
GB 4706.17-2004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电动机-压缩机的特殊要求》
GB 191-200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eqv ISO 780:1997)
此外,本项目还将依据《汽车空调(HFC-134a)用密封件》《汽车空调用压力安全阀技术条件》等标准对密封件、压力安全阀等其他配套产品进行生产,保证项目配套产品在试验、标志、包装、存储和运输等方面均符合国家规定相关标准。
5.1.2 产品方案
1、生产方案
根据国内汽车空调配件市场总体情况以及项目总体规划,该项目计划首期(1年内)建成年产5500套汽车空调配件生产线;将在2年内建成年产9000万套的汽车空调配件加工生产线。主要配件产品包括汽车空调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管路、干燥瓶、膨胀阀等配件产品,配件主要定位于大中型客车用空调,单套价格为7.8万元。
同时,公司在严格空调配件产品质量的基础上,还将不断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公司自主生产的汽车空调产品单价在7.8万元以上,产品竞争力强,公司综合实力凸显。
2、销售方案
A、现有客户。公司利用本地优势,充分与当地以及周边下游企业建立了良好的业务关系,项目成立之初公司已与长安马自达、长安福特、长安之星等签订合作协议,为公司业务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B、潜在大中型客车空调企业客户。根据大中型客车空调项目分析,2013年大中型客车空调的需求量将达14.76万台,市场前景广阔,公司将积极与大中型客车空调企业进行沟通。
C、维修市场。目前,我国大中型客车空调保有量约40万台左右,其中每年因压缩机故障导致更换压缩机的比例为3-4%,因此维修市场的压缩机等空调配件的需求量在1.2-1.6万台,公司将开发和完善自身维修网络的优势,在维修市场销售自身产品,争取在该领域年销售量占公司总产量的10%。
5.1.3 工艺技术方案
1、压缩机主要生产工艺
图 5-1:空调蒸发器、冷凝器主要生产工
2、蒸发器、冷凝器主要生产工艺
蒸发器和冷凝器是空调器中的两大关键部件,生产的工艺性是产品可靠质量的保证。本项目中蒸发器总体结构采用管片式,形式上采用8进8出,穿管孔距为边长为25mm的等边三角形,翅片孔为6×8排,芯体总长度为720mm。冷凝器结构为管带式,为了缩短制冷剂在管内的流程,采用双回路型式,从而提高质量流速,其扁管宽为65mm,芯体总长为715ram。具体的工艺流程图如下:
图 5-2:空调蒸发器、冷凝器主要生产工艺
注意事项:
①胀管:胀量是胀管最重要的工艺参数,它的大小直接影响到蒸发器的换热效率。大了胀裂翅片,小了管与翅片之间留有间隙,增加热阻。
②清洗:清洗脱脂是系统内洁净畅通的保证,选用高效、低毒、不腐蚀金属表面的清洗熔剂,尤其对铜、铝等工件具有显著的脱脂效果。
③焊接:对于汽车空调器上的蒸发器和冷凝器的生产,应考虑空调器在抗振动、抗冲击方面的特殊要求及对焊接的质量要求,因此钎焊工艺以及与之匹配的钎焊材质的正确选用非常关键。施焊时,使用小型焊炬,加助焊剂匹配以中性火焰对母材及其结合部位摆动加热,待被加热的金属表面呈暗红色时,迅速将焊料涂抹在焊缝附近表面金属上,此时焊料融化,自动迅速填满焊缝。
3、管路主要生产工艺
图 5-3:空调管路主要生产工艺
该工艺过程中,管路生产线如果预先设计不合理,往往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能力,特别注意诸多生产线中常因为一个或几个瓶颈工位影响了生产线的整体能力。解决瓶颈工位,降低生产线的节拍时间,从而不断地提高生产线的能力将是企业需要关注的关键。
4、温控器主要生产工艺
图 5-4:空调温控器主要生产工艺
在空调温控器的生产过程中,应重点控制铆接程序,对底孔尺寸进行精确的测量,底孔尺寸的大小直接影响铆接的质量,底孔尺寸过大,将不能有足够的变形来填满铆接件上的沟槽,使剪切受力不足,影响压铆螺母(钉)的抗推力,影响铆接的质量。底孔尺寸过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铆接的承力,但是容易造成铆接外观质量差,影响产品质量。
5、控制板主要生产工艺
图 5-5:控制板主要生产工艺
注意事项:
①注塑:注塑过程要多了解模具结构,要保证工艺参数与机型、模具的相同。
②冲压:冲压工作环节有一定的危险性,工作前应将机床空运转1-3分钟,机床有故障时严禁操作;离合器、轴承、滑块要注意润滑,严禁无油空转,在冲模内取放工件必须使用符合标准的专用工具。
6、干燥瓶
图 5-6:干燥瓶主要生产工艺
锻造过程是在金属材料灼热状态下进行挤、压、锻、打成型的,因此生产过程存在高温、烟尘、振动和噪声等危害因素,稍一疏忽就可能发生灼烫、机器工具伤害和火灾事故,因此锻造过程一定要注意安全。
另外焊接过程对于汽车干燥瓶的生产,钎焊工艺以及与之匹配的钎焊材质的正确选用非常关键。施焊时与蒸发器、冷凝器施焊相同,使用小型焊炬进行组焊。
7、膨胀阀
图 5-7:膨胀阀主要生产工艺
根据公司提供的生产设备,一般情况下膨胀阀生产工艺过程中,产品精密锻造后如不进行二次加工公差常达±0.1mm以内;冷锻后表面直接可达国际A级要求,数控机加工后产品控制精度可达±0.01mm以内。
5.1.4 设备方案
根据生产规模和工艺流程要求,设备选型在满足生产工艺要求的基础上,同时考虑设备的技术先进性、经济性、适用性,生产所需设备从国外引进或部分国内配套,设备总体性能应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表 5-1:项目设备方案
序号
设备名称
数量
单位
单价
总价
(万元)
(万元)
一
空调压缩机设备
1
专用数控铣床
40
台
50
2000
2
双工作台卧式加工中心
40
台
30
1200
3
数控镗床
4
台
35
140
4
数控车床
16
台
12
192
5
普通车床
8
台
4
32
6
台式钻床
40
台
7
280
7
刀辅具
1000
把
0.1
100
8
超声波清洗机
4
台
300
1200
9
浸渗试漏设备
4
台
3
12
10
表面强化设备
4
台
15
60
11
专、通用检具
4
套
1
4
12
模具、夹具
4
套
6
24
13
装配流水线
6
条
20
120
二
蒸发器、冷凝器设备
1
翅片冲床
20
台
50
1000
2
扩口机
35
台
30
1050
3
胀管机
16
台
25
400
4
数控端末加工机
8
台
40
320
5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