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2-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专题分类汇总——专题14:选修3-5
2012-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专题分类汇总——专题14:选修3-5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2-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专题分类汇总——专题14:选修3-5)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 业绩进步,以下为2012-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专题分类汇总——专题14:选修3-5的全部内容。
9
专题14:选修3—5
考情分析:2017年首次变为必考部分,重要性大大增加。原子物理主要考查光电效应和原子核相关问题。动量主要考查利用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关系解决物块的碰撞问题。
建议:除碰撞问题外,其它题目难度不大,要关注几个常考点。碰撞问题的解题思路比较明确,注意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成立条件,有时还要用到动能定理。如果把近几年各地高考题浏览一遍,应对高考应该没问题。
1、(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I)现用某一光电管进行光电效应实验,当用某一频率的光入射时,有光电流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保持入射光的频率不变,入射光的光强变大,饱和光电流变大
B.入射光的频率变高,饱和光电流变大
C.入射光的频率变高,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变大
D.保持入射光的光强不变,不断减小入射光的频率,始终有光电流产生
E.遏止电压的大小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与入射光的光强无关
2、(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II)实物粒子和光都具有波粒二象性,下列事实中突出体现波动性的是_______。
A.电子束通过双缝实验后可以形成干涉图样
B.β射线在云室中穿过会留下清晰的径迹
C.人们利慢中子衍射来研究晶体的结构
D.人们利用电子显微镜观测物质的微观结构
E.光电效应实验中,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
3、(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II)在人类对微观世界进行探索的过程中,科学实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_______。
A.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出了基本电荷的数值
B.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现象的研究,发现了原子中存在原子核
C.居里夫妇从沥青铀矿中分离出了钋(Po)和镭(Ra)两种新元素
D.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证实了在原子核内部存在质子
E.汤姆孙通过阴极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偏转的实验,发现了阴极射线是由带负电的粒子组成的,并测出了该粒子的比荷
4、(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I)关于天然放射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所有元素都可能发生衰变
B.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外界的温度无关
C.放射性元素与别的元素形成化合物时仍具有放射性
D.α、β和γ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
E.一个原子核在一次衰变中可同时放出α、β和γ三种射线
5、(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II)关于原子核的结合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原子核的结合能等于使其完全分解成自由核子所需的最小能量
B.一重原子核衰变成α粒子和另一原子核,衰变产物的结合能之和一定大于原来重核的结合能
C.铯原子核()的结合能小于铅原子核()的结合能
D.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不稳定
E.自由核子组成原子核时,其质量亏损所对应的能量大于该原子核的结合能
6、(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II)一静止的铀核放出一个α粒子衰变成钍核,衰变方程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衰变后钍核的动能等于α粒子的动能
B.衰变后钍核的动量大小等于α粒子的动量大小
C.铀核的半衰期等于其放出一个α粒子所经历的时间
D.衰变后α粒子与钍核的质量之和等于衰变前铀核的质量
7、(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III)一静止的铝原子核Al俘获一速度为1.0×107 m/s的质子p后,变为处于激发态的硅原子核Si,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核反应方程为p+Al→Si
B.核反应过程中系统动量守恒
C.核反应过程中系统能量不守恒
D.核反应前后核子数相等,所以生成物的质量等于反应物的质量之和
E.硅原子核速度的数量级为105 m/s,方向与质子初速度的方向一致
8、(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II)在下列描述核过程的方程中,属于α衰变的是________,属于β衰变的是________,属于裂变的是________,属于聚变的是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C→N+e B.P→S+e
C.U→Th+He D.N+He→O+H
E.U+n→Xe+Sr+2n F.H+H→He+n
9、(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I)大科学工程“人造太阳"主要是将氚核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用来发电,氚核聚变反应方程是,已知的质量为2。0136u,的质量为3。0150u,的质量为1.0087u,1u=931MeV/c2。氚核聚变反应中释放的核能约为
A.3.7MeV B.3。3MeV C.2.7MeV D.0。93MeV
10、(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III)(多选)在光电效应试验中,分别用频率为va、vb的单色光a、b照射到同种金属上,测得相应的遏止电压分别为Ua和Ub、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分别为Eka和Ekb。为普朗克常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va>vb,则一定有Ua<Ub B.若va>vb,则一定有Eka〉Ekb
C.若Ua<Ub,则一定有Eka<Ekb D.若va〉vb,则一定有hvaEka〉hvbEkb
11、(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I)在某次光电效应实验中,得到的遏制电压Uc与入射光的频率ν的关系如图所示,若该直线的斜率和截距分别为k和b,电子电荷量的绝对值为e,则普朗克常量可表示为______,所用材料的逸出功可表示为______.
12、(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I)一质子束入射到静止靶核上,产生如下核反应:p+→X+n式中p代表质子,n代表中子,X代表核反应产生的新核。由反应式可知,新核X的质子数为_______,中子数为_______。
13、(2012年新课标全国卷)氘核和氚核可发生热核聚变而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该反应方程为:+→+x,式中x是某种粒子.已知:、、和粒子x的质量分别为2。014 1u、3.016 1u、4。002 6u和1。008 7u;1u=931.5MeV/c2,c是真空中的光速.由上述反应方程和数据可知,粒子x是__________,该反应释放出的能量为_________ MeV(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14、(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III)(多选)一质量为2 kg的物块在合外力F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F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则
A.t=1s时物块的速率为1m/s
B.t=2s时物块的动量大小为4kg·m/s
C.t=3s时物块的动量大小为5kg·m/s
D.t=4s时物块的速度为零
15、(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I)将质量为1.00kg的模型火箭点火升空,50g燃烧的燃气以大小为600m/s的速度从火箭喷口在很短时间内喷出。在燃气喷出后的瞬间,火箭的动量大小为(喷出过程中重力和空气阻力可忽略)
A.30kg·m/s B.5。7×102 kg·m/s C.6.0×102 kg·m/s D.6.3×102 kg·m/s
16、(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I)某游乐园入口旁有一喷泉,喷出的水柱将一质量为M的卡通玩具稳定地悬停在空中。为计算方便起见,假设水柱从横截面积为S的喷口持续以速度竖直向上喷出;玩具底部为平板(面积略大于S);水柱冲击到玩具底板后,在竖直方向水的速度变为零,在水平方向朝四周均匀散开。忽略空气阻力。已知水的密度为ρ,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
(i)喷泉单位时间内喷出的水的质量;
(ii)玩具在空中悬停时,其底面相对于喷口的高度.
17、(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II)如图,光滑冰面上静止放置一表面光滑的斜面体,斜面体右侧一蹲在滑板上的小孩和其面前的冰块均静止于冰面上。某时刻小孩将冰块以相对冰面3 m/s的速度向斜面体推出,冰块平滑地滑上斜面体,在斜面体上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0。3 m(h小于斜面体的高度).已知小孩与滑板的总质量为m1=30 kg,冰块的质量为m2=10 kg,小孩与滑板始终无相对运动。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10 m/s2。
(i)求斜面体的质量;
(ii)通过计算判断,冰块与斜面体分离后能否追上小孩?
18、(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II)如图,光滑水平直轨道上有三个质量均为m的物块A、B、C。B的左侧固定一轻弹簧(弹簧左侧的挡板质量不计).设A以速度朝B运动,压缩弹簧;当A、B速度相等时,B与C恰好相碰并粘接在一起,然后继续运动.假设B和C碰撞过程时间极短。求从A开始压缩弹簧直至与弹簧分离的过程中
(i)整个系统损失的机械能;
(ii)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的弹性势能。
19、(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III)如图,水平地面上有两个静止的小物块a和b,其连线与墙垂直;a和b相距l,b与墙之间也相距l;a的质量为m,b的质量为m。两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相同,现使a以初速度v0向右滑动,此后a与b发生弹性碰撞,但b没有与墙发生碰撞。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满足的条件。
20、(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I)如图,在足够长的光滑水平面上,物体A、B、C位于同一直线上,A位于B、C之间.A的质量为m,B、C的质量都为M,三者都处于静止状态,现使A以某一速度向右运动,求m和M之间满足什么条件才能使A只与B、C各发生一次碰撞。设物体间的碰撞都是弹性的。
21、(2012年新课标全国卷)如图,小球a、b用等长细线悬挂于同一固定点O。让球a静止下垂,将球b向右拉起,使细线水平。从静止释放球b,两球碰后粘在一起向左摆动,此后细线与竖直方向之间的最大偏角为60°.忽略空气阻力,求
动能之比.
(i)两球a、b的质量之比;
(ii)两球在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与球b在碰前的最大
22、(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I)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有两个静止的木块A和B,两者相距为d.现给A一初速度,使A与B发生弹性正碰,碰撞时间极短。当两木块都停止运动后,相距仍然为d。已知两木块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B的质量为A的2倍,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A的初速度的大小。
23、(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II)两滑块a、b沿水平面上同一条直线运动,并发生碰撞;碰撞后两者粘在一起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从光滑路段进入粗糙路段。两者的位置x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求
(i)滑块a、b的质量之比;
(ii)整个运动过程中,两滑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与因碰撞而损失的机械能之比。
24、(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I)如图,质量分别为mA、mB的两个弹性小球A、B静止在地面上方,B球距地面的高度h=0。8m,A球在B球的正上方。先将B球释放,经过一段时间后再将A球释放.当A球下落t=0。3s时,刚好与B球在地面上方的P点处相碰,碰撞时间极短,碰后瞬间A球的速度恰为零.已知mB=3mA,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忽略空气阻力及碰撞中的动能损失.求
(i)B球第一次到达地面时的速度;
(ii)P点距离地面的高度。
25、(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II)现利用图(a)所示的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在图甲中,气垫导轨上有A、B两个滑块,滑块A右侧带有一弹簧片,左侧与打点计时器(图中未画出)的纸带相连;滑块B左侧也带有一弹簧片,上面固定一遮光片,光电计时器(未完全画出)可以记录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实验测得滑块A的质量m1=0.310kg,滑块B的质量m2=0。108kg,遮光片的宽度d=1.00cm;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f=50。0Hz。将光电门固定在滑块B的右侧,启动打点计时器,给滑块A一向右的初速度,使它与B相碰。碰后光电计时器显示的时间为ΔtB=3。500ms,碰撞前后打出的纸带如图(b)所示.
若实验允许的相对误差绝对值(×100%)最大为5%,本实验是否在误差范围内验证了动量守恒定律?写出运算过程.
答案:
1、ACE;2、ACD;3、ACE;4、BCD;5、ABC;6、B;7、ABE;8、C、AB、E、F; 9、B;10、BC;11、ek、eb;12、14,13;13、(或中子),17。6;14、AB;15、A;16、(i)=ρS,(ii)h= 17、(i)20kg,(ii)不能;18、(i),(ii);19、≤μ<;20、(-2)M≤m<M;21、(i)=-1,(ii)=1-;22、;23、(i)m1:m2=1:8,(ii)W:ΔE=1:2;24、(i)4m/s,(ii)0。75 m;25、1.6%<5%.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