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幼儿园科学教育专题》模拟试题一及参考答案.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2383305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科学教育专题》模拟试题一及参考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幼儿园科学教育专题》模拟试题一及参考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完整版)《幼儿园科学教育专题》模拟试题一及参考答案 《幼儿园科学教育专题》模拟试题一及参考答案 一、材料分析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材料: “丝瓜结果与播放音乐的关系”是一个7岁美国儿童的研究方案。他一丝不苟地在60天内记录5棵丝瓜的长叶和结果情况。这5棵丝瓜,一棵天天听摇滚乐,一棵听轻音乐,一棵听交响乐,一棵听说唱音乐,还有一棵不听音乐。为预防播放音乐时被其他丝袜“偷听"到,在家长的帮助下,孩子还将它们种得间隔很远,并罩上隔音棚.60天,共放了120小时的音乐.丝瓜在各个时期的生长情况,有数码相片为证。 问题: (1)案例中的儿童在其研究中所表现出的认识具有怎样的特征?(5分) (2)你如何评价案例中的儿童的实验活动?(5分) (3)你如何评价案例中的儿童在活动中所获得的发展?(5分) 2.材料一: 一位父亲拿来两瓶可口可乐(这两瓶可口可乐的大小形状一样,里内装的饮料也是等量),准备分别给他一个6岁和一个8岁的孩子,开始两孩子都知道两瓶中的饮料是一样多的,但父亲并没有直接将两瓶可乐饮料分配给孩子,而是将其中一瓶倒入了一个大杯中,另一瓶倒入了两个小杯中,再让两个孩子挑选。6岁孩子先挑,他首先挑选一个大杯而放弃了两小杯,可是当他拿起大杯看着两个小杯,又似乎犹豫起来,于是放下大杯女又来到两小杯前,仍是拿不定主意,最后他还是拿了一大杯,并喃喃地说:“还是这杯多一点”。这个6岁的孩子在挑选饮料时表现出来了犹豫地选择了大杯,在6岁孩子来回朝走动着挑选量较多时饮产时,他那8岁的哥哥却在一旁不耐烦而鄙薄地叫道:“笨蛋,两边是一样多的,如果你把可乐倒回瓶中,你就会知道两边是一样的",他甚至还亲自示范了将饮料倒回瓶中以显示其正确性。 材料二: 一天,妈妈买了几条金鱼回来,妈妈教宝宝认识鱼,并告诉宝宝:“鱼生活在水里,它会游泳。”第二天在菜市场的时候,宝宝看见市场里卖的鱼,问奶奶“这是什么?"奶奶告诉宝宝是“鱼”,宝宝问:“怎么这个鱼和妈妈买的鱼不一样?”奶奶解释道:“在水里游泳的都是鱼!"某日,爸爸带宝宝去游泳,宝宝看着游泳池里的爸爸大声“告诫”道:“爸爸不游泳,游泳就变成鱼了!” 问题: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说明学前儿童的科学具有怎样的特征? 3、“勤劳的小蜜蜂”是幼儿园科学教育中常见内容之一,请为这一活动设定目标。 4、材料: 一、活动名称:蚕宝宝(4——6岁) 二、活动目标: 1、了解蚕的外形形态,以及蚕的主要习性。 2、通过学习饲养蚕的方法以及学习爱护小昆虫. 三、活动准备: 纸盒(一组一个);蚕数条;桑叶;放大镜。 四、活动过程: 1、和小朋友共同观察蚕宝宝,并讨论如何分组饲养(五、六人一组) 2、向小朋友介绍饲养蚕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1)把蚕养在纸盒里,纸盒盖在刺洞,才通风。小朋友不能在旁照顾时,要将盒盖盖好,尤其是晚上,才不会被蚂蚁、蟑螂等虫吃掉。 (2)蚕吃桑叶,桑叶要新鲜的、嫩的,并且要洗净后,擦干. (3)要常给蚕除粪便,换桑叶;将新嫩叶盖在蚕上,待蚕爬上桑叶后再扫除粪便叶渣;或用毛笔把蚕挑起,丢去旧桑叶,换上新桑叶,再把蚕放在桑叶上。 3、饲养期间,在小朋友自已观察的基础上,让小朋友了解蚕的生态,并和小朋友讨论观察结果,如: (1)蚕是白色的长长的,爬着走. (2)蚕摸上去是软软的、没有骨头的、冷冷的。 (3)桑叶是绿色的,叶子的边上很像锯子. (4)蚕吃桑叶很快,一下就吃了一个洞,而且还有喳喳喳的声音. (5)小肚子蚕蛾(雄)会死去,大肚子蚕蛾(雌)会生小小、白白的蛋。 4、提供条件,让小朋友一直饲养、观察至四次蚕眠、吐丝结茧、蛹成蛾破茧而出、交配、生蛋。把茧卵收藏起来,约十天左右就变成幼茧(蚁茧)。 问题:结合材料说明应如何指导幼儿进行科学观察. 二、设计题(40分) 以下面的内容为题,设计一份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方案。 啄木鸟 啄木鸟为著名的森林益鸟,能以其身体特有的结构而消灭树皮下面的害虫之外,人们还可以根据其啄木鸟留下的痕迹作为森林采伐的指示,因而称为“森林医生”。 啄木鸟是树木上攀援的鸟灯,它后肢上四趾分为两组,两趾向前,两趾向后,可以很容易的攀附在树木上。它的嘴象一把凿子,专食树皮下栖息的害虫.它的尾羽尾轴坚硬而富有弹性,在啄木时起着支架身体的作用. 参考答案 一、材料分析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 (1)具体经验层次的认识,理论建构的过程;“泛灵论”。(5分) (2)具有明显的学前儿童科学实验的特征:对儿童而言的新的发现;设备简单;操作简单;就像是儿童在做游戏。(5分) (3)儿童在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态度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所追求的目标。儿童在活动中认知、情感态度、动手能力、行为习惯等方面都获得了发展。(5分)(只要符合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要求即可酌情给分) 2. 材料一表明儿童对事物的认识处于经验水平,而未达到形式逻辑的水平,材料二表明儿童的科学其实是一个理论建构的过程。 3、 (1)幼儿通过自已收集、讲述资料,进一步加深对蜜蜂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用途等的认识。 (2)幼儿知道蜜蜂是人类的好朋友,要爱护蜜蜂。 (3)幼儿能将观察、收集所获得的有关蜜蜂的信息,以语言与非语言的方式与同伴交流。 4、 (1)利用观察对象的显著特征激发幼儿的观察兴趣。 (2)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事物的特征. (3)引导幼儿全面、系统、有序地观察. (4)引导幼儿通过操作全面观察、了解对象。 (5)鼓励引导用语言表达观察中的发现。 二、设计题(40分) 1、格式正确(8分) 2、目标(8分) 3、内容(8分) 4、活动材料与环境污的设计(8分) 5、过程(8分)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