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JG∕T 38-1999 光轮压路机性能试验方法.pdf

上传人:wp****g 文档编号:238237 上传时间:2023-04-12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12.0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JG∕T 38-1999 光轮压路机性能试验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JG∕T 38-1999 光轮压路机性能试验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JG∕T 38-1999 光轮压路机性能试验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JG∕T 38-1999 光轮压路机性能试验方法.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JG∕T 38-1999 光轮压路机性能试验方法.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 C S 9 1.2 2 0P 9 7J6中华人 民共和 国建筑工业行业标准J G/T 3 8 一1 9 9 9光轮压路机 性能试验方法S t a t i c r o l l e r 一Me t h o d o f P e r f o r ma n c e t e s t1 9 9 9 一 0 6 一 0 4发布1 9 9 9 一 0 6 一 0 4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发 布中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建 筑 工 业 行 业 标准光轮压路机 性能试验方法 J G/T 3 8 一1 9 9 9 中 国 标 准 出 版 社 出 版 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 16 号 邮政编码:1 0 0 0

2、4 5 电话:6 8 5 2 3 9 4 6 6 8 5 1 7 5 4 8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 各地新华书店经售开本 8 8 0 xl 2 3 0 1/1 6 印张 1 短 字数 3 2千字 2 0 0 1 年 8 月第一版2 0 0 1 年 8 月第一次印刷 印数 1 一15 0 0书号:1 5 5 0 6 6 2 一 1 3 7 3 8网址 www.b z c b s.c o m科 目 5 7 7 一6 0 0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举报电话:(0 1 0)6 8 5 3 3 5 3 3J G/T 3 8 一 1 9 9 9说明 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关于

3、废止专业标准和清理整顿后应转化的国家标准的通知 质技监督局标函(1 9 9 8)2 1 6 号 要求,建设部对 1 9 9 2 年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复建设部归口的国家标准转化为行业标准项目及 1 9 9 2 年以前建设部批准发布的产品标准项目进行了清理、整顿和审核。建设部以建标(1 9 9 9)1 5 4 号文 关于公布建设部产品标准清理整顿结果的通知 对 G B 8 5 1 0 一8 7(光轮压路机 性能试验方法 标准予以确认、发布,新编号为J G/T38一1 9 9 9。为便于标准的实施,现仅对原标准的封面、首页、书眉线上方表述进行相应修改,并增加本说明后重新印刷,原标准版本同时废止。中华人

4、民共和国建筑工业行业标准光轮压路机 性能试验方法S t a t i c rol l e r 一Me t h o d o f P e r for ma nce t e s tJ G/T 3 8 一1 9 9 9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光轮压路机的性能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 自行式静作用光轮压路机。2 引 用标 准G B 4 4 7 8 振动压路机性能试验方法G B 3 8 4 6 柴油车自由加速烟度测量方法3 试验准备3.1 被测试的光轮压路机(以下简称“试验样机”)的技术资料准备 试验样机的主要技术性能参数,按附录A(补充件)表AI 填写。3,2 试验样机的准备 试验前,应对试验样机进行

5、充分的调试与运转,使其进人正常工作状态。3,3 主要仪器、器具的准备3.3.1 试验用的仪器和器具,在试验前必须进行检查和校准。3.3.2 对于下列参数的测量,应满足所列精度的要求:尺寸:测童误差为测量值的士0.2%或 1 m m(取大值);质量:测量误差为测量值的士2%;操作力:测量误差为测量值的士2%;角度:测量误差为士1。;时间:测量误差为士 0.1 5。3.4 试验场地的准备3.4.1 静态参数测定场地为清洁、于燥、坚实的水平地面。3.4.2 行驶试验场地为清洁、干燥、平坦的沥青混凝土或水泥混凝土路 面,该路面的纵 向坡度不大于0.5 写,横向坡度不大于1%。3.4.3 最小转弯半径试

6、验场地为经过压实的水平地面。3.4.4 试验坡道为经充分压实干燥清洁的坡道,坡度为 20%。坡道的测试距离为 10 m 以上,前、后坡道辅助长度为试验样机轴距的 1.5 倍以上。3.4.5 噪声试验场地为平坦的空旷场地。在以试验样机为中心,25m为半径的范围内,不应有反射物(如建筑物,围墙等),环境噪声应低于试验样机的噪声 10 d B(A)以上。3.4.6 压实试验场地为底部和侧面用混凝土构筑的地槽(允许用经充分压实的土槽代替)。地槽尺寸:测试 区长度不小于 12 m,前后有适当辅助距离;宽度比试验样机的压实宽度大 60。m;深度应符合表1 的 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1 999 一 0

7、 6 一 04 批准1 9 9 9 一 0 6 一 04 实施J G/T 3 8 一1 9 9 9表 1压路机最大工作质量 t地槽深度 毛8 8 1 5 1 5)3 0)4 0)5 04 静态参数的测定 测定压路机的主要结构尺寸和技术参数。4.1 主要尺寸的测定4.1.1 测定条件 a.试验样机的各部分经过清洗,以去除油污、泥土或其他污物。b.试验样机为最大工作质量状态。4.1。2 主要器具 钢卷尺、钢直尺、角尺、线坠和木直尺等。4.1.3 测定方法 将试验样机静止停放在测量场地上,转 向轮的转角为零,按图 1 和附录 A表 AZ 所规定的各项 内容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结果记人表 A Z。图 1

8、4.2 质量的测定4。2.1 测定条件 发动机熄火,制动器松开。4.2.2 主要仪器、器具 磅秤(或拉力传感器、应变仪等)。4.2.3 测定方法 分别使试验样机处在最大工作质量和最小工作质量状态,按附录 A表 A3 中的项 目进行测定,并记.人表A 3。4.3 线载荷测定 根据4.2 条所测量的结果和前、后轮的宽度,按公式(1)、(2)计算,并将结果记人附录A表A 4。;n 1 .9 b im Z .9 b 2(1)(2)式中:尸 1-前轮线载荷,N/cm;P Z 后轮线载荷,N/cm;J G/T 3 8 一1 9 9 9 ml 一 前轮的分配质量,k g;m:一一 后 轮的 分 配 质量,k

9、 g,9 重力加速度,m/s2;b、前轮 宽度,c m,b Z 后轮宽度,c m。4.4 重心位置的测定4.4.1 测定条件 a,发动机熄火,制动器松开,测量时不允许用三角木等物顶住试验样机。b.试验样机处在最大工作质量状态。c.试验样机的转 向角为零,对于铰接式光轮压路机应将车架锁紧。4.4.2 主要仪器和器具 磅秤、起重机、钢卷尺、钢直尺以及等边角钢等。4.4.3 测定方法 按 G B 4 4 7 8 中的 3.3.3 条进行测定,并将结果记人附录 A表 A S。4.5 操纵机构操作力的测定4.5。1 测定条件 a。发动机油门置于最大供油位置。b.试验样机用最低挡速度行驶。c.踏板力测定时

10、,试验样机分别以高、低挡速度行驶。4.5.2 主要仪器与器具 弹簧拉力计、扭力计、踏板测力计等。4.5.3 测定内容 a.测定 主离合器、制动器、变速杆等操纵机构所需要的力。b 甲 测定低速挡行驶时转动方向盘所需的力。4.5.4 测定方法4.5.4.1 各操纵手柄操作力测定,是用拉力计钩住被测手柄握手处(拉力计应与被测手柄保持垂直)、将手柄从起始位置均匀地拉到终点位置,测蟹3 次,取平均值,并记人附录A表A 6。4.5,4.2 方向盘操作力测定是用扭力计或拉力计测取 3 次读数,取平均值,并将测算结果记人表 A6。4.5.4.3 踏板力的测定,是将踏板力计固定在脚踏板上,测定试验样机制动时的踏

11、板力,测量 3 次,取平均值,并记人表A 6。4.6 司机视野测定4.6.1 试验条件 司机在驾驶室内处于正常驾驶姿态(即司机手持方 向盘,脚能踏到刹车)。4.6.2 主要仪器和器具 钢卷尺。4.6.3 测量方法 试验人员手持醒 目标志,在地面上前后、左右移动,直至司机看不到此 目标为止,记下各点标志;连接各标志所组成的区域与压路机外形略图(投影图)之间的范围即为压路机的盲 区,将盲 区图和 司机眼睛离地高度记人附录 A表 A 7。5 行驶性能试验 测定压路机 的行驶性能。5.1 行驶速度的测定J G/T 3 8 一1 9 9 95.1.1 试验条件 a,风速不大于 3 m/s;b.试验样机处

12、在最大工作质量状态,发动机油门置于最大供油位置;c.试验路段设置:在符合 3.4.2 条规定 的道路上,选定测试路段为 20 m,两端各设辅助路段,其长度应保证试验样机进人测试路段前速度稳定。5.1 .2 主要仪器和器具 第五轮仪,转速表等。5.1,3 试验方法5.1 .3.1 测定发动机油门置于最大供油位置时的转速。5。1.3.2 试验样机行驶速度达到平稳后,进人测试路段,用第五轮仪分别测定试验样机各挡速度,往返各二次,并将结果记人附录A表AS。5.2 制动性能试验5.2.1 试验条件 a.天气:无雨,风速不大于 3 m/5;b.试验样机处在最大工作质量状态,发动机油门置于最大供油位置;c.

13、规定初速度:前进最高速度。5.2.2 主要仪器和器具 第五轮仪等。5.2.3 平地制动试验方法5。2.3.1 测出实际制动初速度,然后根据试验信号进行紧急制动,记录制动距离,并记人附录A表Ag。5。2.3.2 测定的制动初速度,限制在规定初速度士10%的范围内,制动距离按公式(3)进行修正:L 一 L,(炭),(3)式中:L,修正后的制动距离,m;L ,实测制动距离,m;vo 规 定初速 度,k m/h;扩。实测制动初速度,k m/h.5.2.3.3 按公式(4)、(5)计算负加速度及制动效率,记人表 A g。言2 5.9 及(4)be 绍 之 二 久匕 g9。8(5)式中:b 制动时的负加速

14、度,m/s2;e 制动效率。5.2.4 坡道停车制动试验方法 试验样机在符合 3.4.4 条规定的坡道上分别进行上坡和下坡停车制动,完全制动后发动机熄火,变速箱置于空挡,驾驶员不准接触制动器的操纵杆,从制动开始起连续观察 10 min,测定下滑距离。记人附录A表A 10。5.3 最小转弯半径测定5.3.1 试验条件 试验场地符合3.4.3 条要求。5.3.2 试验方法 4J G/T 3 8 一1 9 9 9 将试验样机转向轮转至极限位置(即最大转向角)保持不动,以最低挡速度稳定行驶,待试验样机的轮子在试验场上形成一圆形轨迹后,即可停车。在均布的三个位置测量轨迹的最大直径,其平均半径即为试验样机

15、的最小转弯半径R,(见图2),R,加上机身最远点到轨迹最外侧的法向水平距离,即为试验样机机身最小回转半径R:,分别在前进和后退时向左转、右转进行测定。测试数据记人附录A表Al l。5.4 爬坡性能试验5.4.1 试验条件 a.天气:无雨,风速不大于 3m/5;b.试验样机处于最大工作质量状态,发动机油门置于最大供油位置;c.爬坡过程中不准换挡。图 25。4.2 主要仪器、器具 第五轮仪(或秒表、钢卷尺)等。5.4.3 试验方法5.4.3.1 试验样机在试验坡道的坡底平直段起步行驶,待试验样机运转稳定后,分别以前进和后退的最低挡速度进行爬坡,测定试验样机通过测试路段的时间和距离,记人附录A表A1

16、 2。5.4.3.2 按公式(6)计算爬坡功率PM 9 L s i n a(6)式中:P。一 一 爬坡功率,W;M试验样机的最大工作质量,k g;L。-一 实际爬坡的测试距离,m;t、通过测试距离L 所需时间,5;a 一 一 坡度角,(”)。5.4.3.3 如中途爬不_L 时,应把原因填人备注栏内;若输出功率有富裕及轮子不打滑时,采用高一挡速度进行试验。6 嗓声试验 测定试验样机的噪声。6。1 试验条件 a.试验场地应符合 3.4.5 条要求;b.天气:无雨,风速不大于 3m/s;c.试验样机的发动机油门置于最大供油位置。6.2 测点位置司机耳朵部位;距试验样机中心 15 m 的两侧,离地面高

17、 1.s m 处。:a.D6.3 主要仪器、器具J G/T 3 8 一1 9 9 9 精密声级计、风速仪等。6.4 试验方法6.4.1 用声级计的 A计权网络进行测定。6.4.2 测量环境噪声。6.4.3 分别测量压路机原地不动和以最高速度挡行驶通过测试区时各测点的噪声,每个测点测量 3次,取平均值,将测量结果记人附录A表A 1 3。了 压 实试验 测定试验样机的压实效果。7.1 试验用土 一般 以粒径小于 s mm的砂性土壤作为试验用土,并进行下列试验:a。密度试验:参照附录B(参考件)。b.比重(土粒相对密度)试验:参照 G B 4 4 7 8 进行。c,颗粒大小分析试验:参照G B 4

18、4 7 8 进行。d.液限、塑限试验:参照G B 4 4 7 8 进行。e.击实试验:参照 G B 4 4 7 8 进行。7.2 试验条件 a.压实试验场地应符合3.4.6 条要求。b.试验用土的含水量应为最佳含水量,其偏离值为士3%。c.试验用土的铺层厚度见表 2。表 2最大工作质量 t铺层厚度 Cl】1 毛88 15 1 5)3 0)4 0)5 0 d.试验样机处在最大工作质量状态,发动机油门置于最大供油位置。了.3 主要仪器、器具 天平、烘箱、环刀、铝盒、水准仪、标尺等。7.4 试验方法7.4.1 压实度试验了。4.1,1 压路机以工作速度进行压实。了.4.1.2 分别对经过压实 4、8

19、、10、12、16 遍后的土壤按照 7.4.1.3 至 7.4.2 进行试验。在初次压实时,如果压路机不易通过,可用线压力小于试验样机的压路机预压两遍。7.4.1。3 用环刀对经过压实4、8、1 0、12、16遍后的土壤进行取样,求压实土壤的湿密度、干密度及含水量(含水量试验参照G B 4 4 7 8 进行)。7.4.1.4 取样分上、下两层(下层取样深度见表3),每层取3 个测点,求其平均值,取样点布置见图3。表 3 最 大 工作 质 量”-一 蔽 释 辣 厦 一 cm-1520毛8 8J G/T 3 8 一1 9 9 9E一 E上层 士 2+3 士E 一!“士 才“士 !怪 十”+-I-图

20、 34+5+3+4+2+3+E 注:图中 1、2、3、4、5 分别代表压实 4、8、10、12、16遍后每层取样点的位置编号。7.4。1 .5 压实后土壤的干密度与最大干密度之比,为试验样机对该土壤的压实度(用百分数表示),计算公式:占=一 卫 生x1 0 0%(7)式中:占 压实度;p d 压实后土壤的干密度,9/c m3;尸、ax 最大干密度,9/cm“。将测量和计算结果分别记人附录A表A 14和表A 1 5。7.4.2 表面下沉量测定 以固定标记为基准,测量 由压实引起 的表面下沉量,在压实宽度的中心线附近取 3 点(具有代表性的位置)进行测量,求其平均值,将测量结果记人附录A表A1 6

21、。8 烟 度测盈按 G B 3 8 4 6 进行,并将结果记人附录 A表 A17。J G/T 3 8 一1 9 9 9附录A测试记录表 (补充件)表 A I 光轮压路机主要技术性能表试验样机型号制造厂名项目单位数值最大工作质量k g最小工作质量分配质量最大工作质量前轮后轮最小工作质量前轮后轮滚轮数量和尺寸前轮(数量一直径x宽度)个后轮(数量一直径x宽度)压实宽度n l】1行驶速度前进第一挡k m/h第二挡后退第一挡第二挡最小转弯半径1 1 1爬坡能力%线载荷前轮N/c扭后轮最小离地间原rn D I轴距外形尺寸最大长度最大宽度最大总高度发动机型号缸数个缸径X冲程nl l】I X nl l ll额

22、定转速r/mi n额定功率k W冷却方式注:轴距前、后轮轴心线间的水平距离。最小离地间隙机体最低部位至地面的垂直距离。J G/T 3 8 一1 9 9 9表 A Z 主要尺寸测定记录表试验样机型号出 厂编号试验日 期试验地点试验人员项目代号测定 尺寸备注外形尺寸最大长度Li最大宽度Bl最大总高度H1压实宽度最小离地间隙试验样机型号出 厂 编号表 A 3 质量测定记录表 试验 日期 试验地点 试验 人员项目测 定值备注12平均值最大工作质量最小工作质量分配质量最大工作质量前轮后轮最小工作质量前轮后轮试验样机型号出 厂编 号表 A4 线载荷测定记录表 试验日期 试验地点 试验人员N/c m项目最小

23、工作质量最大工作质量备注前轮线载荷后轮线载荷J G/T 3 8 一1 9 9 9表 AS 重心位置测定记录表试验样机型号出 厂编号试验 日期试验 地点试 验人员项目单位测定值计算结果备 注12左边质量k g右边质量前轮分配质量(样机倾斜角 a 二0 时)前轮分配质量(样机倾斜角为 a 时)纵向倾斜角(0)重心坐标水平纵坐标Xn l】1 1水平横坐标Y垂直坐标h试验样机型号出 厂 编号表 A 6 操作力测定记录表 试验 日期 试验 地点 试验人员项目操作力,N备注1一2一3平均值一一一一一一一一表 A 7试验样 机型号出 厂编号眼睛离地高度视野测定记录表 试验 日期 试验地点 试验人员注:0点是

24、司机眼睛中心。J G/T 3 8 一1 9 9 9表 A S 行驶速度试验记录表试验样机型号出 厂编号天 气、气 温风 向、风 速试验 日期试验地点路面状况试验人员行驶方向速度,k m/h备注去向回向平均后退表 A g 平地制动性能试验记录表试验样机型号出厂 编号天 气、气 温风 向、风 速试验 日期试验地点路面状况试验人 员行驶方向实测值制动效率备 注前进J G/T 3 8 一1 9 9 9试验样机型号出 厂编号天 气、气 温表 A10坡道停车制动试验 试验 日 期 试验 地点 路面状况 试验人员表An最小转弯半径记录表试验样机型号出 厂编 号天 气、气 温试验 日期试验地点路面状况试验人员

25、行驶方 向转弯方向最小转弯半径,m机身最小回转半径,m备注123平均值123平均值前进左转右转后退左转右转表 A12爬坡性能试验记录表试验样机型号出 厂 编 号天 气、气 温试验日期试验地点路面状况试验人员行驶方向序号坡度测试距离 n】时间 S爬坡速度 k m/h爬坡功率 W备注前进%后退%J G/T 3 8 一1 9 9 9试 验样机型号出 厂编号天 气、气 温风 向、风 速环境噪声表 A13噪声试验记录表 试验日 期 试验地点 路面状况 试验人员d B(A)噪声d B(A)l23平均值司机耳朵部位左侧 1 5m右侧 1 5 m司机耳朵部位左侧 1 5m右侧 15 m试验样机型号表A14压实

26、试验记录表出厂编号 天气记录土壤类型 温度 试验人员铺层厚度c m湿度期点日地验验试试试验槽尺寸(长X宽X高)c m取样层深度 上层c m下层c m压实遍数取样点编号铝盒号铝盒重湿土重+盒重湿土重干土重十盒重干土重水重含水量平 均含水量环刀号环刀湿土 重环刀重湿土重环 刀体积c m3湿密度干密度平均密度压实度%行驶速度k m/h备注9/c m3gg注:此表不列人试验报告,仅作试验过程记录用。J G/T 3 8 一1 9 9 9试验样 机型号出 厂 编号试验 日 期试验地点表 A 15压实度试验记录表 天气、气温 土 壤 类 型 铺 层 厚 度c m 取样层深度 上层c m 下层c m行驶速度

27、k m/h压实遍数项目含水量干密度,9/c m 3压实 度备注取 样层表层下层表层下层表层下层481 012l6试验样机型号出 厂 编号天 气、气 温铺层厚度表 A16下沉量记录表_试验日 期_ 试验地点 试验人员 项 目压实遍数各测点读数平均值累计下沉量相对下沉量备注l23零遍预压 2遍4l 2注:累计下沉量为每次 测量读数的 平均值减去铺层表面原始读数值。相对下沉量为相邻压实遍数的测得值之差。表 A17烟度测量记录表 试验样机型号 试验日期 出 厂 编 号 试验地点 柴 油 机 型 号 试验人员波许单位项目结果备注烟度J G/T 3 8 一1 9 9 9 附录B密 度 试验 (参考件)土的

28、密度是土的单位体积质量。B I 本试验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压实土壤土体内部结构的密实情况。B Z 本试验用环刀法进行,适应于粒径小于5 m m的砂性土壤。B 3 仪器设备 a,环刀法密度试验仪:环刀、环盖和击锤;b。天平:称量 5 0 0 9,感量0.1 9;c.其他:修土刀,小铁锹等。B 4 试验方法B 4.1 将取样表面的松散土壤清除干净,把环刀平放在该面上。然后将环盖放在环刀上,导杆座对准环盖上面的凹槽,用击锤将环刀垂直打人土中,至土样伸出环刀为止。B 4.2 拿掉击锤和环盖,将环刀和试样一起挖出,削去两端余土,使试样与环刀口面齐平。B 4,3 擦净环刀外壁,称环刀与土合重,准确至0.1 9

29、。然后从试样中心处取两个各约15一309土样测定试样的含水量。B 4.4 按下式计算湿密度及干密度:p 二望 孺丛。=y P1+0。0 1 w式中:p 湿密度,9/c m 3;m,环刀与土合重,9;m:环刀重,9;V环刀体积,c m 3;内干密度,9/cm,;w 含水 量,%。B 4.5 本试验记录格式如表 B I。表 B I土样说明试验日 期 年 月日密度试验记录 试验者 计算者 校核者土样编号环刀号环刀容积c m3(1)环刀重量g(2)(3)土重+环刀重(4)二(3)一(2)土样重含水量(5)%6孟一|aom卜叻J G/T 3 8 一1 9 9 9续表 B I土样编号环刀号湿密度9/c m3(6)=(4)八1)干密度,、(6)L I夕=二 一 甲-二-二 二丁二二 1十 U。Ul b勺平均干密度(8)备注附加说明:本标准由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北京建筑机械综合研究所负责。本标准由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长沙建筑机械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委托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长沙建筑机械研究所负责解释。J G/T 3 8 一 1 9 9 9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关书号:1 5 5 0 6 6 .2 一 1 3 7 3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机械/制造/汽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