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某楼围护结构施工组织设计.doc

上传人:j****y 文档编号:237737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38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楼围护结构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某楼围护结构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某楼围护结构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某楼围护结构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某楼围护结构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工程概述1.1 工程地理位置番禺路483号地块商办楼工程位于徐汇区繁华地段,地处番禺路以东、法华镇路以南、申新花苑以西、新华路以北。工程东侧、南侧均为住宅小区,北侧、西侧为道路。详见附图一番禺路483号地块商办楼工程周边环境示意图1.2 工程概述本工程为地下二层,地上十五层(局部十六层商务办公楼),占地面积3707m2,整个地下室采用统底板结构形式。本工程基坑围护采用钻孔灌注桩挡土+三轴水泥土搅拌桩止水的围护结构形式,围护结构周长约250m,开挖深度12.05m,内设二道钢筋混凝土支撑。工程采用钻孔灌注桩+承台底板的基础形式,工程桩桩径550,采用二道砼支撑的支护体系,基坑变形控制等级为一

2、级。(挖土施工单位由业主另行指定)工程相对标高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4.400。1.3围护结构概述(1)三轴水泥土搅拌桩工程围护采用外侧双排650450三轴水泥土搅拌桩止水,水泥掺量20%,桩长21m,采用套接一孔法施工,共580根。其中南侧部分围护内插5003001326型钢,共28根H型钢。桩顶做2400600钢筋混凝土压顶。(2)钻孔灌注桩本工程围护采用1000(1100)1200(1300)钻孔灌注桩挡土,钻孔灌注桩混凝土强度等级为水下砼C30。桩顶做1300600钢筋混凝土压顶。方位桩编号规格桩长(m)桩顶标高(m)桩数东侧WZ21100130029.4-0.823南侧WZ311

3、00130027.4-0.859西侧、北侧WZ11000120026.2-0.882合计164工程采用钻孔灌注桩+承台底板的基础形式,桩径550,混凝土强度等级为水下砼C30。桩编号桩顶标高(m)桩长(m)桩径(mm)桩数备注ZH1-11.7538.6550117工程桩ZH2-11.7538.65507抗拔桩ZH3-12.1538.255084工程桩ZH4-1.0549.355012锚桩ZH5-1.0549.35503试桩合计223立柱桩采用直径800钻孔灌注桩,混凝土强度等级水下砼C30,立柱采用480480钢构柱。 ZQ1、ZQ2、CZQ1、CZQ2格构柱插入灌注桩内3m,LZ1、LZ2插

4、入灌注桩内2.5m。桩编号桩顶标高(m)桩长(m)桩径(mm)桩数钢构柱(m)备注ZQ1-12.05368002614.15支撑立柱桩ZQ2-15.3036800717.4支撑立柱桩CZQ1-11.7536800314.15利用工程桩作栈桥立柱桩CZQ2-11.7536800317.4LZ1-12.0530800612.05支撑立柱桩LZ2-12.9030800112.9支撑立柱桩合计46(3)土体加固及高压旋喷桩坑内采用700500二轴搅拌桩加固,加固范围开挖面以下4m,水泥掺量13%,搭接为200mm。开挖面以上至自然地坪采用低掺量加固,水泥掺量8%,搭接为200mm。规格桩顶标高(m)深

5、度(m)面积(m2)水泥掺量700500-3.212.854038%(13%)700500-12.05425613%基坑坑底加固和钻孔灌注桩间的缝隙采用1000、水泥掺量10%压密注浆进行加固处理(水泥:水玻璃=1:0.03)。规格桩顶标高(m)深度(m)根数水泥掺量1000-8.757.36410%1000-3.212.859110%因围护钻孔灌注桩避让原有桩基础,导致基坑南侧部分围护桩间隙加大,为保证止水效果,避免止水三轴搅拌桩破坏漏水,在此区域加强止水措施,采用800旋喷桩施工。深度20m,水泥掺量28%。规格桩顶标高(m)深度(m)根数水泥掺量800600-0.8201828%基坑电梯

6、井采用800旋喷桩施工旋喷加固,深度4.5/7.95m,水泥掺量28%。规格桩顶标高(m)深度(m)根数水泥掺量800600-12.054.527228%800600-12.057.9548028%详见附图二番禺路483号地块商办楼工程围护平面图1.4工程地质概况和周边环境1.4.1工程地质条件1.4.1.1地形、地貌和地面标高拟建场区位于长江三角洲冲击平原的东南前缘,属滨海平原地貌类型,场地地势较为平坦,地面标高2.99m3.82m。1.4.1.2地基土构成及特点本场地自地表至70.0m深度范围内所揭露的土层按其成因可分为9层,沉积年代为全新世上更新世,场地的地层自上而下土层特点大致如下:第

7、层填土分为2个亚层,第1-1层杂填土以碎砖、瓦片等建筑垃圾为主,第1-2层素填土以粘性土为主。第层粉质粘土层,土质尚均匀,自上而下土质变软。第层淤泥粉质粘土和第层淤泥质粘土层均为高压缩性高灵敏度软土。其中第层在5.0-6.0m深度范围夹薄层粉土。第层粘性土厚度较大,自上而下粉性逐步增大,分3个亚层,第1-1层粘性土为软塑,高压缩性。第1-2、3层粉质粘土为软塑,中等压缩性,第3层局部底部粉性较大。第1层粉质粘土为暗绿色硬土层。场地西南部分分布有第2层粉质粘土夹粉质粘土层,该层土质不均匀,夹粘质粉土。第层粉细砂,密实,中等压缩性。第层分2个亚层,自上而下粉性逐步增大。第1层粉质粘土,第2层粉质粘

8、土夹砂。第层为粉砂,夹砂质粉土,密实,中等压缩性。1.4.1.3土层特性表层号土层名称层厚(m)层底标高(m)含水量W(%)重度0G直剪固快(峰值)粘聚力C(kpa)内磨擦角1 素填土1.402.503.130.642 浜填土0.302.301.80-0.46褐黄、灰黄色粉质粘土0.601.900.70-0.5733.32.732916.5灰色淤泥质粉质粘土2.104.30-2.61-3.8844.42.731621.0灰色淤泥质粘土8.5010.30-11.32-11.7051.92.751412.51-1灰色淤泥质粉质粘土6.209.00-18.79-20.8642.62.741916.0

9、1-2灰色粉质粘土5.106.80-24.59-26.8635.62.731922.53灰色粉质粘土10.4013.50-35.08-38.8633.42.721927.01 暗绿色粉质粘土1.504.80-39.08-41.6422.52.735623.02灰绿色粉质粘土夹粘质粉土0.805.50-41.01-44.7621.82.724233.0灰色草黄色细砂3.0011.10-47.76-50.1825.52.68239.01灰色粉质粘土5.808.00-55.76-56.5935.72.732623.52灰色粉质粘土夹砂6.508.60-63.09-64.7632.52.733525.

10、0灰色粉砂未钻孔未钻孔1.4.1.3水文地质条件(1)地下水类型对本工程有影响的地下水主要为浅层的潜水,其水位变化受大气降水地表径流及蒸发影响,并随季节变化而变化,水位埋深一般为0.50.7,稳定水位埋深约在1.131.62m。(2)地下水质现场各钻孔中的地下水经广范试纸测定,其PH值为7.43,呈中性。鉴于基地周围无污染源存在,判定本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无腐蚀作用。1.4.1.4不良地质现象(1)浅层沼气勘察均未发现有沼气溢出现象。(2)地下障碍物场地西北部分原有建筑物已拆除,但原有基础均未清除。反应在沿基坑开挖边界的浅层土勘探中,因受埋置原有基础的影响,周边浅层土层上部分布薄层杂填土,下部分

11、布有厚层素填土。素填土最大深度3.7m。西北部分原7层银达大厦的基础部分尚未清除。基础采用桩基,基桩送桩至绝对标高1.71.9m,桩长约32.0m,桩端入绝对标高为-30.10-30.30m,场地东南部分有一化粪池,范围见勘探点平面布置图,初步揭示,化粪池周边第1-2层素填土较厚,素填土最大深度3.7m,尤其是原7层银达大厦的桩基部分,使基坑围护和沉桩顺利进行。1.4.1.5场地地震效应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程(DGJ08-9-2003)规范确定,拟建场地属类场地,地震基本烈度7度。1.4.2周边环境概况基坑东侧:东侧为申新花苑高层住宅小区,小区内有一幢19层的高层住宅和一幢22层的高层住宅,均为

12、桩基基础,地下一层,目前作为自行车停车库,这两幢高层建筑距离围护结构外边线12.414.0m。基坑南侧:两幢46层砖混结构建筑物,距离围护结构外边线8.519.5m。基坑西侧:西侧为番禺路,道路对面是2层的上海影城和2325层的银星皇冠酒店。基坑北侧:北侧为法华镇路,道路对面为5层砖混结构建筑物,距离围护结构外边线21.6m。1.5与本工程有关的单位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总包单位: 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 1.6工程目标工期目标:合同工期要求质量目标:验收合格文明、安全施工目标:保证集团文明工地,争取市级文明工地。月负伤率在0.8以内,无重大伤亡、火灾、管线、设备、交通事故。2、编制依据2.

13、1“番禺路483号地块商办楼工程”深基坑围护设计方案及施工图;2.2本工程地质勘察报告;2.3施工规范及标准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上海市标准(DGJ08-11-1999)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上海市标准钻孔灌注桩施工规程(DBJ08-202-2007)型钢水泥土搅拌墙技术规程(DGJ08-116-2005)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3、施工部署3.1施工总体部署和流程本工程周边环境复杂处于闹市区、人流密集,地下管线复杂等特点。因此,我公司特制定以下施工顺序,以确保工程顺利、如期完成:首先进

14、行硬地坪施工,然后施工西侧三轴搅拌桩(9轴1轴),顺时针依次施工A轴F轴、1轴9轴、F轴A轴三轴搅拌桩;三轴搅拌桩施工完毕后,先进行工程试桩、锚桩施工,再进行围护钻孔灌注桩施工(灌注桩施工顺序同三轴搅拌桩),并同时进行坑内土体加固及高压旋喷桩施工;然后施工砼压顶,待围护桩施工完毕后进行工程桩施工。3.2施工进度计划本工程计划于2008年07月20日开工,竣工为2008年11月28日。(详见施工进度计划表)硬地坪施工测量放线三轴搅拌桩施工坑内加固、高压旋喷桩施工砼压顶施工钻孔灌注桩施工3.3总体施工流程图3.4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为确保文明施工,安全生产,为标准化管理创造良好的基础,我们对建设方提

15、供的资料进行了研究,结合工程的特点,对现场进行精心布置,合理利用场地,施工过程中有多种机械设备同时交叉作业,因而需要合理布置场地,使整个施工过程有条不紊。详见附图三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1、施工道路现场采用“硬场地”施工时,应分层夯实,铺80mm厚碎石(粒径3050),上浇100mm厚C20混泥土砼,振捣密实,并做好5路面排水。2、施工用水用水布置:现场沿围墙周边预留有直径150mm水管,场地内预留有管线槽,施工用水沿预留管线槽从场地周边接入泥浆加工场,以满足施工要求。(由总包提供)3、施工现场排水在场地四周、便道二侧设置300300明沟设置排水沟,将施工过程中的非泥浆水经过过滤后及时排入市政公

16、用排水管道。4、施工用电用电布置:采用一个箱变(500kv)供电,用电线路就自近箱变接入,沿管线槽排布。用电计算:(详见施工用电施工组织设计)5、材料堆场本工程所需的主要材料为水泥、钢筋和混凝土,而混凝土为商品混凝土,不占用场地。(由总包提供)水泥堆放和搅拌场所设在场地围护施工临时道路边。6、标养室工程试块初凝阶段放在现场标养室养护,待混凝土初凝后,拆模送业主制定单位养护。(由总包提供)7、生活办公区生活办公区设在基坑东南侧,由总包砌筑二层砖混结构。 4、工程施工的特点、难点和对策由于本工程位于上海市繁华徐汇区,且施工空间狭窄,东侧、南侧紧邻居民住宅,西侧、北侧为道路,番禺路下管线众多,因此在

17、施工过程中,对周边建筑的保护带来了一系列不利于施工的因数,增加了本工程围护施工的难度。4.1居民住宅紧邻基坑,施工难度大难点:东侧、南侧紧邻基坑(南侧最近处约8.5m),且南侧1幢6层砖混结构建筑物,由于建筑建造较早,天然地基浅基础,建筑物长边垂直于基坑,对基坑施工产生的沉降、差异沉降和变形非常敏感,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周边环境安全、保证工程顺利施工。对策:为保证施工阶段对居民楼的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先施工最外侧的搅拌桩,然后再进行钻孔灌注桩施工。搅拌施工过程中,采取相应措施,严格控制浆液配比,做到挂牌施工,并配有专职人员负责管理浆液配置。严格控制钻进提升及下沉速度,下沉速度不大于0.4m/m

18、in,以做到搅拌桩钻进时对土体侧向压力影响最小及水泥掺量达到设计要求;提升速度不大于0.4m/min,做到搅拌充分,满足质量要求。施工期间,减缓南侧围护的施工速度,必要时根据监测数据调整施工方案,进行间隔施工围护桩,减少施工期间产生的土压力对居民楼的影响。对场地布置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避免设备多次搬迁、移位,减少围护桩间隔时间,尽量保证施工的连续性。4.2有不良地质现象(地下障碍物),给施工造成困难。难点:根据地质资料反映,拟建场地上多数建筑物已经拆除,场地内残留许多建筑垃圾;原银达大厦为桩基础,其上部结构及承台基础已经拆除,但原有工程桩尚还保留,其不进行拔桩;拟建场地下尚存有原厂房使用的配水

19、等地下管线,目前也尚为处理。对策:围护结构施工前,应沿围护结构边线进行地下障碍物的排查(用10钢筋凿孔探查),发现地下障碍物的立即开挖清除,避免建筑垃圾、原有工程桩及地下管线对围护结构造成不利影响,确保围护工程顺利施工。5、工程量一览表序号项目桩径(mm)桩长(m)根数面积(m2)水泥掺量1三轴搅拌桩6502155220%2SMW工法桩650212820%3二轴搅拌桩700569开挖面上8%开挖面下13%4高压旋喷桩800201828%4.52727.954805钻孔灌注桩110029.423110027.459100026.28255038.612455038.28455049.3156格构

20、柱80036398003077压密注浆337.36410%3312.859110%8H型钢5003001326286、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6.1 施工测量本工程采用明挖法施工,测量定位较为复杂,测量定位采用先进的高精度红外测距仪一套,经纬仪1台、水平仪1台;根据提供的红线界桩点和有关图纸,确定各个轴线控制点,组成轴网控制,并将控制点延伸至挖土影响范围以外的区域上,且采取混凝土加固保护措施。6.1.1 轴线标高控制根据地面层设置的控制网、控制点逐层向下传递。测量设备为经纬仪和钢尺,具体方法为:利用经纬仪通过基坑外的控制点来形成控制轴线,用经纬仪钢尺校对,调整误差,最后细分全部轴线;标高的控制采用钢

21、尺从上层引入标高,基点位置固定,通过出入预留口引至下层,同样应调整钢尺的温度及拉力误差,然后利用水准仪同层抄平。6.1.2 测量精度的控制及误差范围测角:采用三测回,测角过程中误差控制在2以内,总误差5MM以内;测弧:采用偏角法,测弧度误差控制在2以内;测距:采用往返测法,取平均值;量距:用鉴定过的钢尺进行量测并进行温度修正。每层轴线之间的偏差控制在在5mm以内,层高垂直偏差在5mm以内。6.1.3 沉降观测计划(1)根据本工程结构形式的特点,先按照业主提供的高程基准点,将其引至施工地块内,每区域至少设置三个控制点,将其固定在基地内不易被破坏的部位,安排专人进行保护,埋设点保持稳定后测定控制点

22、的高程,并记录其数据,作为以后工程测量基准点,且由专业测量人员定期对其复测,与外界高程基准点进行校核。(2)根据本工程特点,在建筑物施工期间设置临时沉降观测点和永久沉降观测点两种。施工期间临时沉降观测点采用钢筋直接与主筋电焊连接分别固定于地下室底板和结构柱内侧。永久沉降观测点设置采用铜质沉降标记预埋件,预埋于结构柱上。(3)沉降观测采用测量精度级水准测量,底板浇捣完毕后测得初读数,以后每施工一层测读一次。即每施工一层应进行一次沉降观测。工程竣工后,第一年测沉4次。(4)沉降观测应做好详细记录,认真整理沉降资料,汇入工程验收技术档案。6.2 围护结构施工方案6.2.1 三轴搅拌桩、SMW工法桩施

23、工工程围护采用外侧单排650450三轴水泥土搅拌桩止水,水泥掺量20%,桩长21m,采用套接一孔法施工,共580根。其中南侧部分围护内插5003001326型钢,共28根H型钢。桩顶做2400600钢筋混凝土压顶。三轴搅拌桩施工6.2.1.1施工总体安排及工艺流程(1)施工总体流程根据工程总工期及工艺需要,现场安排1台JB-160桩机进行施工。 (2)搅拌桩工艺流程图本工程650三轴水泥土搅拌桩采用一喷二搅施工工艺,主要工艺流程为:放线定位 挖槽 铺设枕木 钻机安装调试 下沉搅拌 压浆注入、提升搅拌、成桩 挖机清理沟槽水泥浆 桩机位移、定位、校正 下道工序重复施工6.2.1.2搅拌桩施工及技术

24、措施 (1)根据施工图纸准确放出围护边线,然后利用围护边线测放出围护的施工范围,经业主和监理复核验收后,设立定位桩并妥善保护,定位误差不大于1cm。通过定位桩测放搅拌桩边线,并用细绳或石灰标识,然后根据标识开挖样槽,样槽开挖深度为自然地坪下1.0m左右,开挖时清除所有障碍物。(2)样槽挖好后,搅拌机根据定位桩准确就位,同时利用搅拌机上设置的线锤和水平尺调整搅拌机的垂直度和水平度,确保搅拌机钻杆保持垂直。利用场地内水准点,引测搅拌机底座平台标高,同时根据加固深度换算出搅拌机钻杆的入土深度,并在机架上加以标识,以便于控制。(3)预拌下沉机用钢丝绳吊挂在起重机上,用输浆胶管将贮料出罐砂浆泵同深层搅拌

25、机接通,待深层搅拌机的风冷正常后,启动搅拌机电机,放松起重机钢丝绳,使搅拌机借设备自重沿导向架搅拌切土下沉,下沉速度通过电机的电流监测表控制,一般控制在0.60.8m/min。工作电流不应大于70A。如果下沉速度太慢,可从输浆系统补给稀浆以利钻进。(4)制备水泥浆:按照设计要求,拌制浆液选用P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待深层搅拌机下沉到一定深度时,按设计确定的配合比拌制水泥浆,待压浆前将水泥浆倒入集料斗中,水灰比1.2。(5)喷浆搅拌提升:深层搅拌机下沉到达设计深度后,开启灰浆泵将水泥浆从搅拌机中心管不断压入地基中,边喷浆边搅拌,约12分钟后上提,直至提到设计桩顶标高完成一次搅拌过程。深层搅拌

26、机提升严格按照设计确定的提升速度,提升速度不大于0.4m/min,并保持匀速下沉与匀速提升,注浆压力由压力表控制在设计范围内。喷浆时,应有浆液流量计进行计量,并做原始记录。 (6)为确保桩身强度和均匀性要求做到:A、严格按设计要求配制浆液。B、土体应充分搅拌,严格控制下沉速度,使原土体充分破碎有利同水泥浆均匀拌和。C、浆液不能发生离析,水泥浆液严格按预定配备比制作,为防止灰浆离析,放浆前必须搅动30秒再倒入集料斗。D、压浆阶段不允许发生断浆现象,输浆管道不能堵塞,全桩须注浆均匀,不得发生夹心层。E、发现管道堵塞,立即停泵,处理,待处理结束后立即把搅拌钻具上提或下沉1.0m后开泵压浆,等10-2

27、0秒,恢复向上提升搅拌以防断柱。F、桩于桩的搭接时间不宜大于24H。G、28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1.2Mpa。 SMW工法桩施工施工工艺流程:SMW钻机架设SMW钻机架设SMW钻机移位余土处理SMW钻机撤出SMW钻机定位施工水泥土桩体设置定位架插入型钢开挖导向定位放线芯材涂减摩剂施工技术措施参照三轴搅拌桩施工技术,在插入H型钢时,必须做到垂直不斜,严防错位、插偏、扭歪,H型钢拔出回收:1)拔除H型钢应具备的现场环境A、现场要留出一定的空间,保证拔除H型钢的履带吊车的转地、起拔地和空间。B、要有H型钢临时堆放事理的场地,原则上每一天或每二天外运一次。C、要有卡车装车的场地。D、在H型钢拔离地面

28、的过程中,严禁在吊车吊杆下端进行施工操作。E、在H型钢拔除前,基坑四周应该进行回土、压实。2)拔除H型钢的操作工艺A、采用液压千斤顶,利用混凝土砼压顶的反力座,将H型钢全部顶松。B、在有条件的区域换用振动锤将已经松动的H型钢拔离地面。C、在无条件的区域,继续采用液压千斤顶,逐步将H型钢顶出地面,由吊车提离现场。H型钢拔出后灌缝用0.5水灰比的水泥砂浆自流充填H型钢拔除后的空隙,减少对邻近建筑物或地下管线的影响。6.2.2土体加固及高压旋喷桩施工6.2.2.1土体加固施工坑内采用700500二轴搅拌桩加固,加固范围开挖面以下4m,水泥掺量13%,搭接为200mm。开挖面以上至自然地坪采用低掺量加

29、固,水泥掺量8%,搭接为200mm。规格桩顶标高(m)深度(m)面积(m2)水泥掺量700500-3.212.854038%(13%)700500-12.05425613%喷浆搅拌时钻头的提升及下沉速度不宜大于0.5m/min,钻头每转一周提升(下沉)1.01.5cm为宜,确保有效桩长范围内桩体强度的均匀性。坑内加固安排1台ST20二轴搅拌桩机进行施工。土体加固施工方法请参见三轴搅拌桩施工。土体加固区和钻孔灌注桩之间的缝隙,需注浆加固。基坑坑底加固和钻孔灌注桩间的缝隙采用1000、水泥掺量10%压密注浆进行加固处理。(水泥:水玻璃=1:0.03)规格桩顶标高(m)深度(m)根数水泥掺量1000

30、-8.757.36410%1000-3.212.859110%6.2.2.2高压旋喷桩施工因围护钻孔灌注桩避让原有桩基础,导致基坑南侧部分围护桩间隙加大,为保证止水效果,避免止水三轴搅拌桩破坏漏水,在此区域加强止水措施,采用800旋喷桩施工。深度20m,水泥掺量28%。规格桩顶标高(m)深度(m)根数水泥掺量800600-0.8201828%基坑电梯井采用800旋喷桩施工旋喷加固,深度4.5/7.95m,水泥掺量28%。规格桩顶标高(m)深度(m)根数水泥掺量800600-12.054.527228%800600-12.057.9548028%1)、高压旋喷桩施工流程清理地下障碍、平整场地开挖

31、导沟桩机定位至桩底标高提升喷浆喷水、充气桩机移位2)、施工方法1)必须预先摸清地下管线和其它障碍物,并做好有效标志,后才能施工;2)根据图纸尺寸和线位控制点测放好桩位,根据高程点引测好标高,并做好标志,同时做好测量放线技术复核单,提清监理复核,验收签证,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高压旋喷桩施工;3)孔位施工放样误差应小于1cm,钻孔误差应在5cm以内;4)严格控制浆液配比,做到挂牌施工,并配有专职人员负责管理浆液,严格控制钻进下沉速度和旋转提升速度,钻进速度不大于0.5m/min,旋转提升速度不大于0.15m/min;5)水灰比应为1,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P32.5级水泥,水泥必须要有质保书,交易凭证等

32、相关手续。水泥进场复试合格后方允许使用,严禁使用过期水泥,受潮水泥; 6)施工前对高压旋喷桩机器进行维护保养,尽量减少施工过程中由于设备故障而造成的质量问题,设备由专人负责操作,上岗前必须检查设备的性能,确保设备运转正常; 7)喷水、充气、喷浆的压力控制,钻孔喷水时的压力应在1520Mpa,充气压力应在0.71Mpa,提升喷浆压力应在2530Mpa之内,所有的压力大小都必须要根据桩径的大小进行调整,确保施工质量;8)水泥用量、单桩水泥用量的偏差应和理论单桩水泥用量相差不超过5%,理论水泥用量主要根据桩径大小、桩身长度、水泥渗量来确定;9)场地布置应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避免设备多次搬迁、移位减少

33、桩与桩之间的间隔时间,尽量保证施工的连续性;10)在施工前应测量好机台标高,计算好钻杆的长度,使得打桩长度不小于设计桩长。11)水泥掺量28%,即每立方米水泥用量不小于500kg。6.2.3 钻孔灌注桩施工本工程围护采用1000(1100)1200(1300)钻孔灌注桩挡土,钻孔灌注桩混凝土强度等级为水下砼C30(水下砼提高一级)。桩顶做1300600钢筋混凝土压顶。方位桩编号规格桩长(m)桩顶标高(m)桩数东侧WZ21100130029.4-0.823南侧WZ31100130027.4-0.859西侧、北侧WZ11000120026.2-0.882合计164工程采用钻孔灌注桩+承台底板的基础

34、形式,桩径550,混凝土强度等级为水下砼C35。桩编号桩顶标高(m)桩长(m)桩径(mm)桩数备注ZH1-11.7538.6550117工程桩ZH2-11.7538.65507抗拔桩ZH3-12.1538.255084工程桩ZH4-1.0549.355012锚桩ZH5-1.0549.35503试桩合计223立柱桩采用直径800钻孔灌注桩,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水下砼提高一级),立柱采用480480钢构柱。 ZQ1、ZQ2、CZQ1、CZQ2格构柱插入灌注桩内3m,LZ1、LZ2插入灌注桩内2.5m。桩编号桩顶标高(m)桩长(m)桩径(mm)桩数钢构柱(m)备注ZQ1-12.0536800261

35、4.15支撑立柱桩ZQ2-15.3036800717.4支撑立柱桩CZQ1-11.7536800314.15利用工程桩作栈桥立柱桩CZQ2-11.7536800317.4LZ1-12.0530800612.05支撑立柱桩LZ2-12.9030800112.9支撑立柱桩合计466.2.3.1试成孔和试桩钻孔灌注桩施工前,先进行试成孔,试成孔数量不少于2个,试成孔深度54.75m,成孔设备采用GPS-10工程桩机。成孔结束后应检验孔径、垂直度、孔壁稳定和沉渣泥浆密度等指标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如满足,试成孔的施工工艺参数即为施工时选择工艺参数的依据;留孔时间:试桩暂定为24小时;试成孔检测时间分别为6

36、小时、12小时、18小时、24小时。本工程钻孔灌注桩试桩5组,每组3根,共15根。锚桩桩顶标高为-0.450m,试桩桩顶标高-1.05m,桩顶上部预留500mm主筋。6.2.3.2 前期准备工作根据设计图纸(桩位平面布置图)确定出施工桩位基准轴线,会同监理组织验收,并做好基准点保护措施。工程开工前,项目经理部应组织有关人员参加设计交底,熟悉工程图和工程地质资料。施工前做好硬地坪和排水系统,并预先探明和消除桩位处的地下障碍物。本工程采用护口管规格为1100(1200),护口管中心与桩位偏差2cm,护口管埋入原土20cm。工程桩采用护口管规格为650,护口管中心与桩位偏差2cm,护口管埋入原土20

37、cm。施工前应做好设备安装、调试检查工作。做好供水供电、夜间照明等工作。开挖埋设的护口筒周围应用粘土分层回填夯实。开工前办理有关施工手续及申报工作。6.2.3.3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桩基阶段临设布置: 现场布置三只泥浆循环箱(6m3m1.5m);一只钢筋笼制作场地(10m5m)及钢筋堆场用地(10m5m);在场地中间无桩位处挖砌2042.5废浆池,以便于废浆外运。6.2.3.4施工流程安排首先进行西侧的施工,顺时针施工,现场配备三套设备进行日夜施工。6.2.3.5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钻孔灌注桩选用正循环施工工艺,即采用GPS-10型钻机原土造浆,正循环成孔,钻机钻孔、下笼、下格构柱、浇砼的施工方案

38、。(1)桩位测放A、根据桩位平面图进行内业计算,用J2级经纬仪、50m钢尺根据桩与轴线、桩与桩之间的关系测放桩位,报监理复核验收,无误后进入下道工序施工。B、桩位测放采用中心点位法,并在护筒埋设完毕后作好复验工作,以护筒中心偏差作为验收依据,如发现不符合要求则重新埋设。(2)护筒埋设a、护筒埋设采用桩位中心点位于圆心法,开挖护筒坑眼,做好护筒埋设,护筒采用3mm钢板卷制而成,护筒埋设应埋入原土200mm,护筒中心线与桩位中心线的允许偏差20mm,护筒埋设应垂直、四周用粘土回填密实。b、护筒埋设好后,及时复核桩位,若有误差大于规范要求,则重新埋设。(3)成孔施工本工序是整个钻孔灌注桩施工中最为关

39、键的工序。钻机就位并调平,钻机塔架头部滑轮、转盘中心和桩位三点应在一铅直线上。钻机机身必须牢固,保证施工过程中不位移、不倾斜。桩位偏差应控制在50mm以内。在开钻前必须进行满负荷运转。 (a)本工程采用GPS-10型钻机正循环钻进成孔,钻头直径按设计和规范要求及根据试成孔的情况而定。成孔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施工,开孔钻进时要减压低速钻进保证开孔的垂直度垂直度应控制在1/200以内。(b)据不同的地质特点,合理控制钻进参数(钻速、钻压、钻进速度要求)。一般土层(主要指粘土层)使用档(70转/分),适当减小钻压,加快钻进速度;在特殊情况下(主要指砂层土),使用档(40转/分),适当增加钻压,减慢钻

40、进速度。(c)钻孔中的钻进快与慢,护壁泥浆的性能、指标要根据实际地层的土质情况而变化。对于砂性土应加大泥浆比重、粘度,同时钻进速度也应加快。(d)钻孔中泥浆密度控制:一般情况,在松散易塌地层中(如粉土、粉砂土层),泥浆密度控制在1.30左右,在粘性土层中(如粉质粘土),泥浆密度控制在1.25左右。输入泥浆密度1.15。(e)在成孔过程中,泥浆池循环沟应经常疏通,泥浆池应定期清理废浆及时外运。(4)清孔(a)钻孔灌注桩清孔采用二次换浆清孔(正循环)。(b)第一次清孔:待成孔结束后,略提高钻杆然后利用钻杆进行第一次清孔,第一次清孔因利用钻杆进行,故在时间上(不少于30分钟)和方式上(上下提动钻杆)

41、进行严格控制,目的是清除成孔时产生的沉渣。(c)第二次清孔:一次清孔后,提出钻杆,测量孔深,并抓紧时间安放钢筋笼、格构柱和砼导管,通过砼导管压入清浆,进行第二次清孔,目的是清除在安放钢筋笼、格构柱及砼导管时产生的沉渣。清孔后孔内泥浆密度1.151.25,孔底沉渣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d)二次清孔完毕后,均由专人测量孔深及孔底沉渣。备用各种泥浆测试工具。如孔内泥浆各项指标不符和设计和规范要求则应重新进行清孔直至合格为止。(5)钢筋笼制作(a)钢筋笼根据9米长定尺钢筋采用分节制作,并预留一定搭接长度,搭接长度应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b)施工现场搭设钢筋笼制作棚,并加工专用钢筋笼制作架子。(c)为控

42、制保护层厚度,在钢筋笼主筋上,每隔3米设置一道定位块,沿钢筋笼周围对称布置4只。在焊接过程中应及时清渣。(d)钢筋笼主筋连接按设计要求进行,相邻两根主筋接头间距(中心距)35d,在同一截面上接头不大于50。(e)钢筋笼采用螺旋箍筋与主筋点焊形成,主筋与螺旋筋的全部交点必须50%焊接牢固(间隔点焊,呈“梅花状”),加强箍与主筋的交点必须全部焊接牢固,焊接过程中应及时清渣。(6)钢筋笼、格构柱安放(a)钢筋笼分节形成,必须由钢筋工班长自检,安放前由质量员会同监理进行验收,并当场进行隐蔽工程验收签证,未经验收的钢筋笼不得下放。(b)钢筋笼堆放场地应平整,堆放层数不得超过二层,并分别挂牌做好状态标识。

43、(c)为保证钢筋笼的标高符合设计要求,由测量工测定钻机平面标高,由施工员测定焊接吊筋长度。(d)钢筋笼安放:钢筋笼吊放采用吊车辅助下笼的方法,钢筋笼孔口焊接采用垂直对中法,上节笼垂直于下节笼,应位于孔的中心位置,做到上、下节笼的中心轴线重合,然后用吊机吊放至孔内设计深度并固定。(e)格构柱吊放采用吊车安放的方法,安放时立柱桩的边线应与支撑轴线平行(或垂直)。(f) 格构柱插入钻孔灌注桩2.5/3m,成桩中心与设计桩位中心偏差5cm,桩位垂直1/300,沉渣厚度100mm。(9)水下砼施工(a)本工艺采用导管法浇注水下砼。施工采用商品砼,坍落度应控制在1822cm。钻孔灌注桩实际灌注高度应比设计桩顶标高高出5%,且不小于2m垂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施工方案/组织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