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行业投融资发展实践及创新探索_马燕明.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36566 上传时间:2023-04-05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0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业投融资发展实践及创新探索_马燕明.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行业投融资发展实践及创新探索_马燕明.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行业投融资发展实践及创新探索_马燕明.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INDUSTRY视点观察68行业投融资发展实践行业实践多维度突破,获得一定成效。近年,工程建设行业在 75%的高资产负债率水平下,面临着要持续压降行业杠杆率的巨大挑战。为应对该项挑战,行业实践层面从资产、负债、权益三个维度进行了多种操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和突破。1)资产端:依据国资监管“两金”压降指标考核要求,企业从业务源头入手,加大应收账款回收力度与存货处置,从统计数据上看,工程建设行业平均经营现金流流入与营业收入的比值保持在1.00 左右,且有上升的趋势,有效保证了经营性现金流入与收入比值关系稳定;同时,通过应收账款保理业务或资产证券化阶段性回收资金优化财务报表。2)负债端:从融资结构筹划

2、入手,根据近三年的会计金融化指标统计,行业平均分具有逐年增高的趋势。文/马燕明 曲晓辉行业投融资发展实践及创新探索结合实践,近年来建筑企业充分运用信贷资金、发行债券(票据)、保理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工具,做好资金长短周期匹配,尤其是通过供应链金融产品让渡核心企业信用资源,解决中小供应商资金困局,延缓自身资金付款压力。3)权益端:从引进社会资本入手,响应国家政策性债转股、推进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发起设立募集投资基金、资产支持专向计划并表 ABN、发行永续债等,增强企业资本实力。但这些措施都具有极强的时间窗口期,比如债转股、永续债等国资监管都有一些明确限制性规定。技术革命推动金融创新,助力中小企业解决

3、融资需求。金融创新是服务产业发展永恒的主题,近年来随着国家普惠金融政策落地,部分银行机构积极探索供应链融资新模式,利用物联网、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完善风控技术和模型,提高金融服务的精准度、覆盖面和便利性,在保持业务稳健运行基础上,有效缓解小微企业融资困难,取得积极成效。供应链金融服务实体企业确实解决了很多问题,特别是支持中小企业和产业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供应链上有上下游的真实交易,围绕真实交易进行金融产品开发和资金注入,更容易获得企业的各方面信息用于风险评估;另一方面,供应链上的相互交易能形成对融资、还款来源的相应支撑,行业实践多维度突破,获得一定成效。技术革命推动金融创新,助力中小企业解

4、决融资需求。产融研究变革探索,推动投融资优化进程。052023.02 施工企业管理 69能帮助银行更有效地控制风险,降低对抵险质押物的要求。工程建设行业过去主要应用是基于财务报表应收应付供应链金融(1.0 版),目前更多的是基于建造集采的上下游贯通供应链金融(2.0 版)。基于建筑核心企业、银行机构、第三方供应链服务平台等各方的通力合作,适宜中小建筑企业供应链金融的创新产品相继落地。陕西建工与微众银行合作开发的基于核心企业上下游交易信用的“微业贷供货贷”;中企云链自主开发的基于场景信用的“云租贷”;东方微银与厦门国际银行基于数字信用“税银贷”升级版的“公装 e贷”;广联达基于工程数字化的“广易

5、贷”。上述产品都是基于交易信用、场景信用、数字信用的三类信用赋能的产品,直指中小建筑企业融资痛点,专为中小建筑企业信用融资量身打造。产品解决方案均有成功案例,市场反响良好,可通过总结示范典型经验,扩大范围并指导行业推广。上述经典案例创新性应用在于以下三点。一是在数据应用上,在征信数据的基础上,加持了建筑企业税务数据、交易数据,物流数据、建造数据,丰富客户的风险评价数据源维度,可为银行更好识别评估客户贷款风险提供数据支撑。二是在风控能力上,突破传统核心建筑企业主体信用风控逻辑,基于建筑企业动产的交易信用和数据信用构建风控决策模型。贷前对多维度数据源进行融合分析开展授信评估,贷中通过引入客户数据(

6、不涉及隐私数据)进行风险监测,贷后通过监控账户异常交易行为等对贷款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跟踪分析,实现全方位的风险监测、评估和预警,以管控场景金融下的潜在风险,提升信贷风控能力。三是在服务效率上,可实现中小建筑企业“分钟级”获取循环信贷资金支持,无需核心建筑企业确权。可随时在额度内补充客户交易过程中的时时资金需求,极大纾解中小建筑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助力金融资源在行业中的配置更加合理与效率提升。项目预期效果分别针对三方。对于银行来说,可提升建筑场景金融信贷的风控能力和服务水平,增强客户金融服务可获得性;对于中小建筑企业来说,打通动产授信额度,可提升从主渠道获取资金能力,减轻短期资金支付压力,纾解

7、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对于核心建筑企业来说,基于交易数据和信用数据场景的金融供应链融资,优化产业链供应链生态客群,可降低运营成本,提升运营效率。产融研究变革探索,推动投融资优化进程。工程建设行业具有项目投资周期长、资金占用高、回款慢、回报率不高的特点,从而导致行业整体资产负债率高且融资需求旺盛,投融资能力高低对于提升建筑企业的竞争力至关重要。尤其是当前各项财政金融政策的调控,使得工程建设行业三大业主方(政府、企业、个人)都面临着去杠杆压力,工程建设方行业整体资金回款面临持续性压力,尽管行业与金融机构通过供应链金融途径缓解了一部分资金困局,但如何从根源上,向内挖潜提高资金时间价值,需要行业引领者去

8、深入研究与探索。中国建设会计学会投融资专业委员会作为建筑行业投融资专业服务平台,自 2019年 10 月创立以来,一直秉承产融创新设计理念,引领行业发展,相继发布了工程建设行业投融资蓝皮书(20202022)。2021 年10 月 21 日在中国建筑业协会 2021 第三届建筑供应链大会建筑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论坛上,率先发布的中国建筑行业供应链金融专题调研报告(2021),为引领行业供应链金融创新研究与实践做了有意义的探索,对中小建筑企业如何突破银行传统信贷风控逻辑的困扰,梳理行业建筑供应链金融创新经典案例,做了一定的积极推动工作,并取得阶段性成果。行业投融资创新探索基于数字化技术模式下的合约现

9、金流管理工程建设行业在行业实践、金融创新、产融研究三个层面的变革探索,都是围绕金融资源获取能力与匹配展开工作,尽管非常必要和急需,但因不同主体信用差异与银行风控逻辑局限难以平衡需求与供给,核心企业有资源没动力,中小企业有动力没资源。如何破解这个难题,必须找到行业影响需求的关键点。合约现金流管理的价值。利用合约现金流精算行业模型和现金备付标准值,依据银行合约现金流动性缺口管理理论,摸索出行业现金合理备付水平,使行业备付水平时时与自身金融资源主动合理匹配,促使核心企业主动开发金融资源,把行业标准备付值流 INDUSTRY视点观察70动性管理压力变成金融资源管理动力,把握先天金融优势合理匹配,实现企

10、业价值创造。基于合约现金流管理的五大特征。1)管理标的范围扩大。传统资金集中管理对象是企业集团实际资金存量与收付过程控制,今后要升级同步管理集团企业基于合约现金流优化资金集中管理工作。用合约现金流替代现有资金预测或预算,基本逻辑源于银行存贷合约现金流动性缺口管理理论。2)管理视角财业融合。需要从财务视角、经营视角、银行视角三个维度贯通与纵深资金集中管理工作,从财务单一被动管理资金的局面变为主动管理,从合约现金流管理切入强化财业融合一体化精细化资金集中管理。进一步将可以增强财务层面直接了解合约情况,而不是目前企业合约财务流程的被动签字,起码在合约现金流这个环节尽到财务资金管理职责。3)管理周期精

11、确到天。用合约现金流替代现有年度月度资金预测或预算,资金精确到每日流动性缺口。银行流动性缺口管理理论导入建筑行业,根据工程建设行业合约履约的规律和特点,构建精算模型。4)管理动力主动而为。从单一现金备付到金融信用资源匹配管理,企业一旦确定了合约现金流动性缺口备付值,就可以倒逼管理者主动管理好金融信用资源,而不是现在的企业坐等其成。当前银行比如中信银行可以提供随借随还循环金融信贷产品,备付值即使某个时点被打破,也可以把银行信用资源作为第二备付准备,确保经营资金正常运转。5)管理资金价值创造。基于合约现金流管理模型,有了备付模型支撑,通过合理降低备付值,有效管理金融信用资源,从而达到为企业创造价值

12、利润,降低资产负债率的目标。企业 CFO 作为资金集中管理者,上升为企业资金价值创造者和高质量发展的助推者。设计原则与思路。1)基于国资委 2022年 1 月出台的关于推动中央企业加快司库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资金管理的意见和2022 年 11 月发布的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报告(2022)提出的严控资产负债率的要求,鉴于工程建设行业存贷双高和货币资金备付高的现状,从合约现金流管理入手,寻找资金集中管理创新突破口,提升资金效益。2)资金集中管理基本逻辑,借鉴银行流动性缺口管理理论作为底层逻辑,替代原有资金预算报表,知晓企业未来的合约现金流,合理安排经营收付资金,也为供应链金融确权难提供信息保证。3)基

13、于建筑行业里程碑节点特征与核心企业金融信用资源优势,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构建基于造价预算的合约现金流管理精算模型。本文提出基于数字化技术模式下的合约现金流管理是提升工程建设投融资能力提升的有效方式。一是,合约现金流管理切入强化财业融合一体化精细化资金集中管理。未来可以通过将建筑企业合约商务管理、合约建造管理、合约现金流管理贯通连接,重在合约商务与合约建造数字化信息共享机制,构建合约现金流履约节点与弹性模型。用基于造价预算的合约现金流精益管理替代传统资金预算或预测,从财务单一被动管理资金的局面变为主动管理。二是,实现核心企业数据价值重塑,以便获得持续能力确权,增信加持中小建筑企业。数字化合约现金

14、流管理为供应链上下游提供真实交易,围绕真实交易进行金融产品开发和资金注入,更容易获得企业的各方面信息用于风险评估。同时,真实的供应链上的相互交易能形成对融资、还款来源的相应支撑,能帮助银行更有效地控制风险,降低对抵质押物的要求。三是,合约现金流管理的核心思想是以银行合约现金流动性缺口管理理论为底层逻辑。合约现金流动性缺口的备付值与企业主体信用等级、银行信用评级、行业投融资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相关联,为推动建筑行业供应链金融解决核心企业确权难题,降低集团企业资产负债率和价值创造提供了可行落地方案。第一作者系中国建设会计学会投融资专业委员会会长;第二作者系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经济管理学院会计学科带头人本栏目主持人:靳明伟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自然科学论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