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肺炎喘嗽肺炎诊疗专项方案.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2365575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79.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肺炎喘嗽肺炎诊疗专项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肺炎喘嗽肺炎诊疗专项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肺炎喘嗽肺炎诊疗专项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肺炎喘嗽肺炎诊疗专项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肺炎喘嗽肺炎诊疗专项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肺炎喘嗽(肺炎)诊断方案 一、概述:小儿肺炎是由不同病原体或其她因素(吸入或过敏反映等)所致肺部炎症。以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和肺部固定湿啰音为其共同临床体现。小儿肺炎中以支气管肺炎最为常用。本病多见于3岁如下婴幼儿。小儿肺炎属于中医学“肺痹”、“肺胀”、“肺炎喘嗽”等证范畴。二、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原则: 11起病较急,有发热,咳嗽,气促,鼻煽,痰鸣等症。或有轻度发绀。12病情严重时,喘促不安,烦躁不宁,面色灰白,发绀加重,或高热持续不退。13禀赋局限性患儿,常病程迁延。新生儿患本病时,可浮现不乳,口吐白沫,精神萎靡等不典型临床症状。14肺部听诊:肺部有中、细湿罗音,常伴干性罗

2、音,或管状呼吸音。15血象:大多数白细胞总数增高,分类中性粒细胞增多。若因病毒感染引起者,白细胞计数可减少、稍增或正常。16 X线透视或摄片检查:肺部显示纹理增多、紊乱,透亮度减少,或见小片状、斑点状模糊阴影,也可呈不均匀大片阴影。2、西医诊断原则: 21有外感病史或传染病史。22起病较急,轻者发热咳喘,喉间痰多,重者高热不退、呼吸急促、鼻翼煽动,严重者浮现烦躁不安等症状,发展为变证可浮现面色苍白、青灰或唇甲青紫,四肢不温或厥冷,短期内肝脏增大。或持续壮热不已,神昏谵语,四肢抽搐。初生儿、素体气阳局限性小婴儿上述某些症状可不典型。23肺部听诊可闻及中细湿哕音。24实验室检查:(1) 胸部X线检

3、查:肺纹理增多、紊乱,可见小片状、斑片状阴影,或见不均匀大片状阴影。(2)周边血象检查:细菌性肺炎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病毒性肺炎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淋巴细胞可增多。(3)病原学检查:细菌培养、呼吸道病毒检测、肺炎支原体检测等,可获得相应病原学诊断,病原特异性抗原或抗体检测常有初期诊断价值。(二)证候诊断1、风热闭肺证:咳嗽,喘急,鼻煽,或伴发热重,恶风,鼻塞流涕,咽红,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或指纹紫红于风关。2、痰热闭肺证:咳嗽痰多,喉间痰鸣,呼吸急促,发热,胸闷纳呆,泛吐痰涎,舌红苔黄厚,脉滑数或指纹紫于风关。3、毒热闭肺证:高热不退,咳嗽激烈,气急喘憋,便秘溲赤,面赤唇红,

4、烦躁口渴,舌红而干,舌苔黄腻,脉滑数或指纹青紫。4、正虚邪恋证(肺脾气虚证与阴虚肺热证)在肺炎病程恢复期症状减轻,体温趋于正常,但表既有多汗、胃肠功能紊乱、体质虚弱或肺部哕音经久不消者。(1)阴虚肺热证可有低热不退,咳嗽少痰,盗汗,面色潮红,唇红,舌红少津,舌苔花剥、苔少或无苔,脉细数或指纹紫。 (2) 肺脾气虚证可有咳少痰多,神疲倦怠,面色少华,自汗食少,大便稀溏,唇舌淡红,脉细弱无力或指纹淡红。三、治疗方案(一)中医辨证论治1、中药汤剂(1)风热闭肺证治法:疏风清热,宣肺开闭方药: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加减,炙麻黄、生石膏、杏仁、甘草、银花、连翘、薄荷、牛蒡子。(2)痰热闭肺证治法:清热涤痰,

5、泄肺开闭方药: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炙麻黄、石膏、杏仁、甘草、葶苈子、鱼腥草、瓜蒌壳、桑白皮。 (3)毒热闭肺证治法:清热解毒,泄肺开闭方药:黄连解毒汤合三拗汤加减,炙麻黄、杏仁、枳壳、黄连、黄芩、栀子、石膏、甘草、知母。(4)正虚邪恋证(肺脾气虚证)治法:健脾益气,宣肺化痰方药:人参五味子汤加减:人参、白术、云苓、五味子、麦冬、炙甘草。(5)正虚邪恋证(阴虚肺热证)治法:清热宣肺,养阴益胃方药:沙参麦冬汤合养阴清肺汤加减:北沙参、玉竹、麦冬、天花粉、扁豆、桑叶、玄参、贝母、生甘草。2中药煮散剂(依照病情需要选取)针对肺炎喘嗽常证,以宣肺开闭清热化痰为基本原则,选用儿科院内制剂中药煮散剂

6、,再结合患儿临床体现、舌象、脉象,依照不同证型随证加减。煮散剂服用办法:每日23次,水煎滤渣服。3中成药辨证选取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金振口服液、猴枣散等。(二)中药注射液 热毒宁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等,依照阐明书按小朋友年龄及体重计算用量。(三)外治法1、药物敷胸疗法,合用于肺炎喘嗽(肺炎轻症)各证型。2、药物穴位敷贴疗法,合用于肺炎喘嗽(肺炎轻症)咳嗽或气喘症明显者。3、肺炎贴经皮治疗,合用于咳嗽气促,或痰多难咯,或肺部听诊有明显湿性罗音者。4、雾化吸入疗法,合用于咳嗽气促,或痰多难咯者。5、药物敷脐疗法,合用于肺脾气虚证者。6、中药灌肠法,口服中药困难者可选取中药灌肠法,依照不同证型、配取

7、相应中药液体(辨证汤剂)。 7、拔罐疗法;用于肺炎后期痰多,肺部罗音难消者。8、天灸疗法(即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合用于慢性肺炎与重复肺炎患者。(四)护理1、室内通风,保持安静,竭力避免患儿烦躁、哭闹;2、保持呼吸道畅通,必要时吸痰;3、必要时吸氧,普通采用4050氧气湿化后经鼻管或面罩给氧;4、予以容易消化且富有营养食物;5、密切观测病情变化,做好出入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记录;6、控制钠、水摄入,输液时避免速度过快、液体量过多,以防止增长心脏承担。四、难点分析及解题思路小儿肺炎是小儿临床常用病,普通小儿肺炎通过及时恰当治疗,适当调护,大多数可以痊愈。但是,如果患儿体质较差。原已患有

8、佝偻病、贫血、肺结核等慢性消耗性疾病,而又患肺炎,则易于在患病过程中,发生心力衰竭等变证而危及患儿生命;或使病情迁延难愈。难点之一:小儿肺炎变证防治在小儿肺炎发病过程中,由于失治、误治,或由于调护失宜,则使轻病转重,重病转危,甚则危及患儿生命。小儿体禀“少阳”。具备少阳之气初升,其气方胜,阳气偏亢,生机旺盛;而又少阳之气初升,尚未强盛,体质嫩弱双重性生理特点。体当前病理上,一方面具备体质嫩弱,卫外不固,易为外邪所侵易寒易热,易虚易实,变化莫测;另一方面则具备易于康复,修复能力极强特点。因而,防止小儿肺炎变证发生,应理解小儿生理病理 特点,运用有利一面,避免不利一面,尽量减少小儿肺炎变证发生。(

9、一)针对同步患有佝偻病、贫血、营养不良等疾病患儿心阳虚衰等变证发生率较高特点。在积极治疗小儿肺炎同步,还应发挥中医药标本兼顾、扶正祛邪优势,积极治疗佝偻病、贫血等疾病。(二)毛细支气管炎、喘憋性肺炎等发生心阳虚衰变证也许性较大,应提高警惕,应注意及时采用给氧、吸痰等办法,控制喘憋限度,以减少心阳虚衰变证发生。(三)小儿肺炎静脉输液应注意控制输液速度和液体量,防止加重心脏承担而引起心阳虚衰等变证。(四)高热患儿,注意采用物理降温等办法,防止因体温过高而发生抽搐、动风等变证发生。(五)加强护理,做到勤翻身,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六)注意饮食调理,保证营养和水分供应。难点之二:小儿肺炎迁延防止绝大

10、多数小儿肺炎通过合理治疗和适当调护,可以较快康复。但是,也有相称一某些患儿病情迁延,有甚至经年累月不愈。影响小儿健康。要解决这个问题,应注意如下几点:(一)驱邪要彻底,除恶务尽,不留有遗患。(二)注重恢复期治疗,肺阴虚者养阴清肺;肺脾气虚者培土生金;痰浊未清者清化余痰;邪热羁留者继续清解余热。应使患儿体质恢复到健康状态。(三)治疗小儿肺炎选方用药,在极期要当机立断,用药宜精,药量要足,以求速效,免生它变。恢复期药性宜平,既要防止过热、过燥伤阴耗液;又要防止苦寒伤阳损气,脾胃受损,痰涎内生而使病情迁延。(四)在患病过程中,应注意节戒饮食,不食冷饮、鱼肉、辛辣厚味,饮水要适量。五、疗效评价(一)评

11、价指标1、重要症状:发热、咳嗽、痰鸣、喘促四大主症改进状况2、体征:肺部罗音改进状况;3、理化指标:X线全胸片阴影吸取状况。 (二)疗效判断临床痊愈:体温恢复正常,咳嗽、咯痰、喘促主症消失,其他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肺部体征消失或X线全胸片阴影明显吸取。显效:体温恢复正常,咳嗽、咯痰、喘促主症及其他临床症状明显好转。肺部体征明显好转。 有效:发热、咳嗽、咯痰、喘促主症减轻及肺部体征好转。无效:发热、咳嗽、咯痰、喘促主症及肺部体征无明显查化或加重,其她临床症状也多无改进或加重。小儿泄泻(小儿腹泻病)诊断方案一、概述:泄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特性一种小儿常用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

12、生,以夏秋季节发病率为高,不同季节发生泄泻,其证候表既有所不同。2岁如下小儿发病率高,因婴幼儿脾常局限性,易于感受外邪、伤于乳食或脾肾气阳亏虚,均可导致脾病湿盛而发生泄泻。轻者治疗得当,预后良好;重者下泄过度,易见气阴两伤,甚至阴竭阳脱;久泻迁延不愈者,则易转为疳证。二、诊断(一)诊断原则1、中医诊断原则: (1)病史:有乳食不节,饮食不洁或感受时邪病史。 (2)重要症状:大便次数增多,每日35次,多达1 O次以上,呈淡黄色,如蛋花样,或色褐而臭,可有少量黏液。或伴有恶心、呕吐、腹痛、发热、口渴等症。(3)重要体征:腹泻及呕吐较严重者,可见小便短少,体温升高,烦渴萎靡,皮肤干瘪,囟门凹陷,目珠

13、下陷,啼哭无泪,口唇樱红,呼吸深长。(4)辅助检查:大便镜检可有脂肪球,少量红、白细胞;大便病原体检查可有致病性大肠杆菌等生长,或分离出轮状病毒等;重症腹泻伴有脱水、酸碱平衡失调及电解质紊乱。 2、西医诊断原则: (1)大便性状有变化,呈稀便,水样便,黏液便或脓血便。(2)大便次数比平时增多。(二)疾病分期 1、急性期:病程2周以内。2、迁延性期:病程2周至2个月。3、慢性期:病程不不大于2个月。(三)疾病分型 1、轻型:无脱水,无中毒症状。2、中型:轻至中度脱水或有轻度中毒症状。 3、重型:重度脱水或有明显中毒症状(烦躁、精神萎靡、嗜睡、面色苍白、体温不升,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四)证候诊

14、断 (1)风寒泄泻证:大便色淡,带有泡沫,无明显臭气,腹痛肠呜。或伴鼻塞,流涕,身热。舌苔白腻,脉滑有力。(2)湿热泄泻:下利垢浊,稠黏臭秽,便时不畅,似痢非痢,次多量少,肛门赤灼,发热或不发热,渴不思饮,腹胀。面黄唇红,舌红苔黄厚腻,指纹紫滞,脉濡数。(3)伤食泄泻证:大便酸臭,或如败卵,腹部胀满,口臭纳呆,泻前腹痛哭闹,多伴恶心呕吐。舌苔厚腻,脉滑有力。(4)寒湿泄泻证:大便稀薄如水,淡黄不臭,腹胀肠鸣,口淡不渴,唇舌色淡,不思乳食或食入即吐,小便短少,面黄腹痛,神疲倦怠。舌苔白厚腻,指纹淡,脉臑。(5)脾虚泄泻证:久泻不止,或重复发作,大便稀薄,或呈水样,带有奶瓣或不消化食物残渣。神疲纳

15、呆,面色少华,舌质偏淡,苔薄腻,脉弱无力。(6)脾肾阳虚泄泻证:大便稀溏,完谷不化,形体消瘦,或面目虚浮,四肢欠温。舌淡苔白,脉细无力。 三、治疗方案 1、中医辨证论治(1)中药汤剂风寒泄泻证治法:疏风散寒,化湿和中方药:藿香正气散加减,藿香、厚朴、苏叶、陈皮、大腹皮、白芷、茯苓、白术、半夏曲、桔梗、甘草、大枣、生姜。中成药:藿香正气口服液等。湿热泄泻证 治法:清肠解热,化湿止泻。方药:葛根芩连汤加减,葛根、甘草、黄芩、黄连。中成药:儿泻停颗粒等。伤食泄泻证治法:运脾和胃,消食化滞。方药:保和丸加减,神曲、山楂、茯苓、半夏、陈皮、连翘、莱菔子。中成药:保和丸等。寒湿泄证治法:温脾燥湿、渗湿止泻

16、。 方药:桂枝加人参汤合五苓散加减,桂枝、党参(或人参)、炒苍术、炙甘草、猪苓、茯苓、泽泻、陈皮、厚朴、藿香、诃子、炮姜。中成药:小儿止泻散等。脾虚泄泻证治法:健脾益气,助运止泻。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人参、茯苓、白术、桔梗、山药、甘草、白扁豆、莲子肉、砂仁、薏苡仁。中成药:醒脾养儿颗粒等。脾肾阳虚泄泻证治法:温补脾肾,固涩止泻。方药:附子理中丸合四神丸加减,制附子、党参、炒白术、干姜、甘草、补骨脂、肉豆蔻、五味子、吴茱萸、生姜、大枣。中成药:附子理中丸、四神丸等。(2)中药煮散剂针对小儿腹泻常证,以健脾化湿为基本原则,依照不同证型随症加减。采用儿科散剂治疗,散剂服用办法:每日23次,水煎去渣

17、服。 2、推拿治疗(1)小儿推拿法伤食泻:补脾经,清大肠,摩腹,揉板门,运内八卦等,每日1次。或顺运八卦,清胃,补脾,清大肠,运土入水,利小便,顺揉长强,推上七节骨,揉足三里,推上承山,推揉止泻灵。寒湿泻:补大肠,补脾经,推三关,揉外劳宫,揉一窝风,揉龟尾,推上七节骨,拿肚角等,每日1次。湿热泻:清脾经,清大肠,推下七节骨,清小肠,推箕门,按揉足三里,摩腹,揉脐,揉天枢等,每日1次。 脾虚泻:补脾土,补大肠,捏脊,摩腹,推三关,运内八卦,按揉足三里,推上七节骨等,每日1次。或揉腹:顺时针方向揉3分钟,逆时针方向揉2分钟;揉气海:顺时针方向揉3分钟;揉百会:顺时针方向点揉2分钟;揉龟尾:揉250

18、300次。或捏脊叩督法:从长强穴上2cm至大椎穴重复捏提36遍,从大椎穴向下到腰俞沿督脉及两侧华佗夹脊穴叩击35遍,频率为1 60-1 80次分。 (2)三字经流派推拿法风寒泄泻:揉一窝风、揉外劳宫、清补大肠等。湿热泄泻:平肝、清胃、清天河水、清小肠等。伤食泄泻:清胃、清天河水、运八卦等。脾虚泄泻:揉外劳宫、清补大肠、清补脾、补脾等。脾肾阳虚泄泻:揉二马、揉外劳宫、清补脾、平肝等。手法频率约1 50200次分,每日操作1次。3外治法(1)中药灌肠法依照不同证型,配取相应中药汤剂,药物温度控制在363 7C之间,药量按12mlkg次,保存灌肠。禁忌症:肛门周口及直肠疾病患者。(2)敷贴疗法风寒泻

19、方:藿香、防风、苍术、茯苓、炮姜。湿热泻方:葛根、黄连、黄芩、黄柏、车前子。伤食泻方:丁香、焦山楂、焦神曲、鸡内金。脾虚泻方:党参、茯苓、白术、吴茱萸。脾肾阳虚泻方:党参、吴茱萸、肉桂、丁香、茯苓。将以上药物分别按一定比例配制成糊状药饼,依照患儿证型取一人份,放置于患儿脐部,外以医用胶贴固定,每次贴敷68小时,每日1次。(3)针灸疗法针法常规取穴:止泻穴、足三里、三阴交。发热加曲池;呕吐加内关、中脘;腹胀加天枢;伤食加刺四缝。详细手法: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每日1次。灸法:患儿取仰卧位,点燃灸条,距离皮肤23cm,灸至皮肤红热为度,时间约为1 520分钟。分别灸神厥、中脘、天枢及足三里等穴,

20、如食滞明显,可加脾俞、胃俞等穴;脾肾阳虚者加肾俞,每日1次。或选用多功能艾灸仪治疗。(4)电磁波疗法脾虚泻、脾肾阳虚泻可选用特定电磁波治疗仪治疗。4、基本治疗(1)轻度脱水者予以ORS口服补液盐;中度以上脱水者予以静脉补液。(2)体温超过385者予以口服对布洛芬混悬剂或乙酰氨基酚滴剂以降温。(3)合并细菌感染者予以抗生素治疗。 -5、护理(1)恰当控制饮食,减轻脾胃承担。对吐泻严重及伤食泄泻患儿暂时禁食,后来随着病情好转,逐渐增长饮食量。忌食油腻、生冷、污染及不易消化食物。(2)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勤换尿布。每次大便后,要用温水清洗臀部,防止发生红臀。(3)密切观测病情变化,及早发现泄泻变证。四

21、、注意事项并发症解决l 脱水(伤阴):在中医或综合治疗前提下,对的掌握补液疗法,轻症口服补液盐,重症借助实验室检查判断脱水性质和限度,及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中药可用连梅汤以酸甘敛阴。l 酸中毒:依照血气分析,纠正酸中毒。依照有关公式计算使用适量碳酸氢钠或乳酸钠。l 低血钾症:及时补钾。泄泻除治疗外,饮食控制非常重要,轻症患儿恰当减少乳食,重症患儿初起须禁食612小时,后来随病情好转可恢复母乳饲养及进食米汤和易消化食物。保持臀部皮肤清洁、干燥,以免产生红臀。红臀者可用黄连油外用。感染性腹泻,应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五、难点分析及解题思路小儿肠炎是一种常用病,很早被人们所结识,并积累了不少治疗经验

22、,但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感邪后“易虚易实、易寒易热”且小儿泄泻易于耗伤气液,如果病情严重或活不及时者,可发生伤阴、伤阳之重证,甚则产生阴阳两伤危候。因而关于防止、减少并发症等问题成为咱们治疗上难点。难点之一:如何防止WHO在科学研究基本上,结合各国详细状况,最后推荐如下七项防止小朋友腹泻:即母乳饲养、合理添加辅食、使用清洁水、饭前洗手、不随处便溺、对的解决小儿粪便和麻疹免疫接种。国内卫生部借鉴WHO研究成果,结合国内近年来腹泻病防治经验,已制定了较完备防治小儿泄泻办法。同步-积极发挥祖国医学优势,是本病防治核心一环。中医以为,泄泻之生,多由饮食不当,调护失宜,如过食生冷、油腻、煎炸之品导致

23、脾胃受损,在小儿为突出,所谓“饮食自倍,脾胃乃伤”。脾胃为后天之本为机体纳运之重器而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为“稚阴稚阳”之体更易受损,故顾护中焦脾胃,诚为治疗小儿泄泻之第一要旨,古方保济丸、藿香正气丸为防治小儿伤食致泻之良方,而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丸、七味白术散为顾护中焦脾胃之妙剂。此外提高家长科学育儿意识,积极开展科学育儿科普教诲,纠正不科学育儿习惯和做法,全民动员,共同防止本病发生。难点之二:如何减少并发症重要是防止和纠正脱水,给患儿口服足够液体以防止脱水。涉及米汤加盐溶液:配制办法:米汤500ml(500g装酒瓶)+细盐1.75g(一瓶啤酒瓶盖一半)或米粉215g(约两满瓷汤勺)+

24、细盐1.75g+水500ml煮23分钟。防止脱水:2040m1kg,4小时内服完,后来随时口服能喝多少给多少。糖盐水:配制办法:白开水500ml(500g装装酒瓶)+蔗糖lOg(2小勺)+细盐175g剂量服法同上。口服补液盐(ORS)溶液(新生儿慎用),可依照年龄(岁)及每次腹泻量(m1)来提供ORS量(详细参照临床治疗)。如无上述液体,可进食加盐稀粥菜汤。对于有脱水患儿应依照脱水限度脱水性质进行补液(详细参照临床治疗)。对于营养不良或有活动性佝偻病患儿应予足够注重,并及时补钙。六、疗效评价 1、评价原则 参照国家卫生部药政局新药(中药)治疗小儿腹泻疗效评估原则。临床痊愈:大便次数、性状及症状

25、、体征完全恢复正常,异常理化指标恢复正常,主症积分减少90。显效:大便次数明显减少(减少至治疗前13或如下),性状好转,症状、体征及异常理化指标明显改进,主症积分减少90、67。有效:大便次数减少至治疗前12如下,性状好转,症状、体征及异常理化指标有所改进,主症积分减少67、33。无效:不符合以上原则者,主症积分减少90。显效:治疗后症状体征基本消失,颈椎活动基本正常,能参加正常活动和工作,疗效指数70,90。有效:治疗后症状体征有所改进,颈椎活动基本正常,参加正常活动和工作能力改进,疗效指数30,70。 无效:治疗后症状体征与治疗前无明显改进,疗效指数30。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一治疗后积分

26、)治疗前积分100。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方案一、概述:腰痛又称腰脊痛,是指以腰部疼痛为重要症状一类病证,可体当前腰部一侧或两侧,某些患者伴有下肢疼痛。六淫之气,客于经脉,气血阻滞,经脉不通;或年老体衰,纵欲过度,肾精亏损,筋脉失养;以及跌仆损伤,筋脉受损,气血运营不畅,瘀血留滞于腰部,均可引起腰痛。西医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腰痛范畴。二、诊断(一)诊断根据 : 1、病史:一是外伤,二是劳损,三是肾气局限性,四为风、寒、湿、热之邪流注经络,致使经络困阻发病。2、症状(1) 腰痛:腰痛是椎椎间盘突出症状最先浮现症状,并且是多见症状,发生率约91%,疼痛性质普通为钝痛、放射痛或刺痛。活动时疼痛加

27、重,休息或卧床后疼痛减轻。(2) 坐骨神经痛:腰推问盘突出症绝大多数病人发生在L4/L5、L5/S1间隙,故容易引起坐骨神经痛,发生率达97%。疼痛多是放射性痛,由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外侧到跟部或足背部。(3) 腹股沟区或大腿内侧痛: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突出椎间盘可压近L1、L2和L3神经根,浮现相应神经根支配腹股沟区疼痛或大腿内侧疼痛。(4) 马尾神经综合征:向正后方向突出髓核、游离椎间盘组织,可压迫马尾神经,浮现大小便障碍,鞍区感觉异常。多体现为急性尿储留和排便不能自控。(5) 尾骨疼痛: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症状可浮现尾骨疼痛。因素是突出椎间盘组织移人骶管,刺激腰骶神经丛。(6) 肢体麻木感

28、:有病人不浮现下肢疼痛而体现为肢体麻木感,此乃是椎间盘组织压迫刺激了本体感觉和触觉纤维而引起麻木。3.、体征(1) 腰椎侧凸:它是一种姿势性代偿性畸形,有辅助诊断价值。(2) 腰部活动受限: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普通有腰部活动受限体现:(3) 腰部压痛及骶骨棘肌痉挛:约89%腰椎间盘突出病人,在病变间隙棘突间有压痛。约1/3病人有腰部骶棘肌痉挛。(4) 间歇性跋行:当患者走路时,随着行走距离增多,腰背痛加重,不得不断步。(5) 神经系统征象:80%病人浮现感觉异常,70%病人浮现肌力下降。(6) 直腿抬高实验阳性:令病人抬高下肢,抬高到60以内可浮现坐骨神经痛,阳性率约90%。在直腿抬高实验阳性时

29、,缓慢放低患肢高度,待放射痛消失后,再将踝关节被动背屈,如再度浮现放射痛,则称为加强实验阳性,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重要诊断根据。(7) 仰卧挺腹实验:病人仰卧,作挺腹抬臀动作。使臀部和背部离开床面,浮现患肢坐骨神经痛者为阳性。(8) 股神经牵拉实验:病人取俯卧位,患肢膝关节完全伸直。检查者上提伸直下肢使髋关节处在过伸位,当过伸到一定限度时,浮现大腿前方股神经分布区域疼痛者为阳性。(9) 压颈实验:病人取坐位或半坐位,两下肢伸直,此时坐骨神经已处在一定紧张状态,然后向前屈颈,引起患侧下肢放射性疼痛者为阳性。3、辅助检查(1)X线:侧位片显示腰椎生理前突减少、消失或后突,患椎间隙先后等宽,后宽前窄或

30、先后径均变窄,椎体后缘唇样增生等。正位片显示腰椎侧弯,弯度最大点常与突出间隙相一致。(2)CT:直接征象为向椎管内呈丘状突起椎间盘阴影,或为软组织肿块影;硬膜囊受压变形或移位,继发征象如黄韧带肥厚,椎体后缘骨质增生,小关节增生,侧隐窝狭窄,椎板增厚,中央椎管狭窄等。(3)MRI:对诊断椎间盘突出有重要意义。通过不同层面矢状像及所累及椎间盘,可以观测病变椎间盘突出形态及其与脊髓关系。(4)腰椎间盘髓核造影把碘剂直接注入椎间盘内,依照显影变化做出腰椎间盘突出诊断。精确判断椎间盘“膨出”、“突出”、“脱出”、“游离”。 (二)证候分类1、风湿痹阻:腰腿痹痛重着,转侧不利,重复发作,阴雨天加重,痛处游

31、走不定,恶风,得温则减,舌质淡红或黯淡,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紧,弦缓。2、寒湿痹阻:腰腿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痛有定处,虽静卧亦不减或反而加重,日轻夜重,遇寒痛增,得热则减,小便利,大便塘,舌质胖淡,苔白腻,脉弦紧、弦缓或沉紧。3、湿热痹阻:腰腿痛,痛处伴有热感,或见肢节红肿,口渴不欲饮,烦闷不安,小便短赤,或大便里急后重,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4、气滞血瘀:近期腰部有外伤史,腰腿痛激烈,痛有定处,刺痛,腰部板硬,俯仰活动艰难,痛处拒按,舌质暗紫,或有疲斑,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沉涩。5、肾阳虚衰:腰腿痛缠绵日久,重复发作,腰腿发凉,喜暖怕冷,喜按喜揉,遇劳加重,少气懒言,面色眺白,自汗,口

32、淡不渴,毛发脱落或早白,齿松或脱落,小便频数,男子阳疾,女子月经后衍量少,舌质淡胖嫩,苔白滑,脉沉弦无力。6、肝肾阴虚:腰腿酸痛绵绵,乏力,不耐劳,劳则加重,卧则减轻,形体瘦削,面色潮红,心烦失眠,口干,手足心热,面色潮红,小便黄赤,舌红少津,脉弦细数。三、治疗方案(一)针刺治疗主穴:肾俞、腰夹脊、委中、阿是穴。随证配穴:风寒湿阻滞证配关元、腰阳关;气滞血瘀证者配血海;肝肾亏虚证配命门、三阴交、太溪。随症配穴:大腿、小腿前侧痛配伏兔、足三里;外侧痛配环跳、阳陵泉、悬钟;后外侧配承扶、委中、承山、昆仑。操作:患者取俯卧位或侧卧位,根据病情采用补泻手法。腰夹脊、肾俞为直刺并微斜向椎体,深1.5寸,

33、使腰部酸胀感或有麻电感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腰阳关、命门为直刺针尖稍向上斜刺0.51寸,局部酸胀或麻电感向两下肢扩散;关元直刺12寸,局部酸胀,有时可扩散至外生殖器;环跳穴直刺,针尖向外生殖器方向,深2寸,使局部酸胀或麻电感向下肢放散;承扶直刺2寸,使局部酸胀或麻电感向下肢放散;扶兔直刺12寸,酸胀感并可扩散到膝部;血海直刺11.5寸,局部酸胀,有时向髋部扩散;委中直刺11.5寸,使局部酸胀或麻电感向足底放散;足三里直刺,(稍偏向胫骨方向)12寸,有麻电感向足背扩散,有时可向上扩散至膝;阳陵泉直刺,向胫骨后缘斜下刺入,深1寸,使酸胀感向下扩散;承山直刺12寸,局部酸胀,有时扩散至腘窝;悬钟直刺11

34、.5寸,局部酸胀或向足底放射;三阴交直刺11.5寸,局部酸胀,并可向足底或膝、股部扩散;昆仑直刺,可透太溪0.50.8寸,局部酸胀,并可向小趾扩散;太溪直刺0.51寸,局部酸胀,有时放散至足底。每日针1次,7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2日。留针:留针40分钟,TDP照射。(二)艾灸疗法取穴:病变压痛点(阿是穴)、肾俞、腰阳关、环跳、秩边、承扶、风市、委中、阳陵泉、足三里、承山、昆仑、绝骨、足临泣。操作:每次选用5个穴位,持续施灸20分钟,至局部皮肤发红为止,每日灸1次,7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2日。(三)推拿疗法:操作:患者取俯卧位,术者先立于患者一侧,双手拇指自胸腰段开始自上而下挤压华佗夹脊穴至腰骶

35、部为一遍,往复做35遍.;后沿竖脊肌用滚法,手法轻柔有渗入性,约35min,再于对侧用同样手法。掌压法:两手相叠,左手在上,右手在下,从下胸段开始自上而下按压脊柱至骶椎,同法治疗2遍。局部取肾俞、关元俞、大肠俞、上髎、次髎、环跳、承扶、委中、阳陵泉等穴上分别用一指禅推法和拿法,约57min。脊柱微调法:患者取侧卧位,行腰椎定位旋转扳法时,依照不同腰椎病变节段,调节患者体位,一手固定于调节椎体位置,向相反方向轻轻用力,先健侧,后患侧,普通有“咔哒”声响。患者取俯卧位,再两侧腰骶段竖脊肌行擦法,以透热为度。以上手法一日一次,7次为一疗程。注意事项:中央型突出较大者,有明显骨质疏松者,突出物有钙化者,伴有严重椎管狭窄者、椎弓根骨折或伴有脊椎滑脱症者、脊柱有器质性病变者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