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态园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 总论1.1项目概述1.1.1项目名称:*生态园区建设项目1.1.2项目承办单位:*1.1.3企业性质:*1.1.4项目建设地点:*1.1.5建设性质:新建1.1.6项目负责人:*1.1.7建设规模:建设生态园酒店3200m2,野生动物养殖场11000m2,水果采摘区720亩,种苗温室大棚6000m2以及相应的娱乐旅游及附属设施。1.1.8资金构成:项目总投资2762.27万元。其中项目建设投资2603.42万元,项目流动资金158.85万元。1.1.9资金筹措:建设投资2603.42万元,全部自筹。流动资金158.85万元,全部自筹。1.1.10经济效益
2、:本项目完成后,全部项目年销售收入1698.86万元,利润总额575.69万元,净利润431.77万元,销售税金及附加93.44万元,年营业税84.94万元,年所得税143.92万元。1.1.11建设期:12个月1.1.12编制单位:*1.1.13法人代表:*1.1.14资质等级:*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发字19991号);(2)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若干条文的解释(财发字199957号);(3)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印发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多种经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大纲的通知(国农办字2002175号);(4)国家农业
3、综合开发项目建设试行标准【(94)国农综字第28号】;(5)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纲要(6)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7)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8)新的有关财务制度的会计制度;(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1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1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12)原国家计委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1993;(13)国家计划发展委员会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2002.3;(13)可行性研究开始前已经形成的工作成果及文件;(14)根据项目需要进行调查和收集的设计基础资料;(15)可行性研究与项目评
4、价。(16)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25-2005)(17)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本项目的各种技术资料、项目方案及基础材料。1.3可行性报告编制原则1.3.1项目建设必须遵循国家的各项政策、法规和法令,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投资方向及行业和地区的规划。1.3.2采用的工艺技术要先进适用、操作运行稳定可靠、能耗低、三废排放少、产品质量好、安全卫生。1.3.3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竞争力为出发点,产品无论在质量性能上,还是在价格上均应具有较强的竞争力。1.3.4项目建设必须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业卫生和安全生产。环保、消防、安全设施和劳动保护措施必须与主体装置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投入使用。污染物的
5、排放必须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并保证工厂安全运行和操作人员的健康。1.3.5将节能减排与企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正确处理好企业发展与节能减排的关系,以企业发展提高节能减排水平,以节能减排促进企业更好更快发展。1.3.6按照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和全新的建设模式进行规划建设,要统筹考虑未来的发展,为今后企业规模扩大或产品深度加工留有一定的空间。1.3.7认真贯彻工厂设计的“五化”原则。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加强项目的市场调研。按照少投入、多产出、快速发展的原则和工厂设计模式改革要求,尽可能地节省项目建设投资。在稳定可靠的前提下,实事求是地优化各成本要素,最大限度地降低项目的目标成本,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增强项
6、目的市场竞争力。1.3.8以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公正、客观的反映本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工程投资坚持“求是、客观”的原则。1.4可行性研究的范围受*的委托,*会同企业有关人员,对本项目涉及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认真的调查分析,按照国家和行业的有关规定,编制了本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本报告研究范围主要是: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市场预测;厂址与建设条件;项目总体方案设计;项目设计方案;主要原辅材料、燃料供应;项目销售方案;总图运输和公共辅助工程;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影响评价;安全卫生与消防;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项目实施进度;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财务评价;国民经济评价;研究结论与建议。1.5建设单位基
7、本情况1.6主要建设内容项目区总面积为1650亩(1100000m2),建设内容包括:序号建、构筑物名称单位数量1办公楼m28002宿舍楼及食堂m22003生态园酒店m232004果品加工厂m213505雪具店m2506种苗种植温室m260007管理房m210008泵房m2649配电室m26410道路m21750011漫步道路m2750012漫步道路边沟m345013硬化m2455014停车场m2180015滑雪场m21000016鱼池m2500017主路路边沟m3250018野生动物养殖场m21100019水果采摘区m248000020蓄水池m3700021深水井眼622化粪池m315002
8、3管线m22830.524绿化m254482225果蔬保险窖m3450026大门个227供热管线m319.9141.7项目建设背景生态观光农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业。近年来,伴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现代农业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 随着收入、闲暇时间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于是,农业与旅游业边缘交叉的新型产业观光农业应运而生,拓展了农业发展的新空间,开辟了旅游业发展的新领域。 现代社会,人们渴望能在优美的环境中放松、休闲。于是,回归田野、自
9、然的观光农业就成为人们最好的选择,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做农家活、看农家景成了新的热点。据专家介绍,观光休闲农业,在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20世纪70年代就已形成产业规模,进入90年代,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观光休闲农业也应运而生。 生态观光农业园主要是以发展养殖、种植园为最主要的经营项目,养殖和种植品种力求做到新、奇、特。在养殖品种中,可引入市场销售情况较好、人人爱吃的动物及特色品种。种植项目应引进速生、抗病丰产、好看、好吃,或外观奇特的产品。在生态观光农业园内游客不但可吃到各种山珍野味,品尝到珍奇水果、蔬菜,还能看到各种动物表演,同时还能烧烤、垂钓、采果、制作栩栩如生的标本,使农产品在各种
10、休闲、参与的项目中就地消费。利润和效益是普通种养业的5至10倍。 生态农业观光园不是人们通常所述的与生态农业、旅游农业、高效农业等同意义上的生态农业观光,它是在现代农业基础上,集合现代农业建设的实践经验,迎合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情趣变化的需要而提出的。生态农业观光园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区域优势为基础,以高新示范园区为桥梁,以产业化经营为主线,融直接效益与观赏效益、长远效益与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现代农业新体系。生态农业观光园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趋势,有着丰厚的社会基础。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收入水平迅速提高。在解决温饱之后,人们对吃穿以外的生活追求日益增多,日趋多样,这是观光农业发展的主要基础。与
11、此同时,节假日的增多,双休日的实行,为人们外出休闲、观光旅游提供了大量的时间。从人们旅游情趣多向性来看,追求田园式的生活情趣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向。而现实中,这样的景点场所显得相对匮乏,这就为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市场。作为科尔沁草原腹地,乌兰浩特市的旅游事业蓬勃发展,以草原为背景的旅游观光事业正在吸引着大量的国内为游客。全市有耕地 27 万亩,其中水田10万亩,绿色无公害水稻种植面积3.5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1万亩。工业用地充足,有自治区重点扶持的全区20个开发区之一乌兰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区总规划面积21.24平方公里,目前有2.2平方公里完成 三通一平 ,达到了企业入
12、驻条件。兴安盟在旅游开发上的优势以及新的农业观光项目的建立,带动本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以及改变以前总体的旅游模式,促进旅游带动消费的主题格局。在建设前景上市很有必要的。1.8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其意义1.8.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生态农业与现代农业在概念和内涵上是相辅相成的。现代农业是农业发展的方向和新的历史阶段,在突出现代高新技术的先导性、农工科贸的一体性、产业开发的多元性和综合性的基础上,强化资源节约、环境零损害的绿色性。生态农业实质上是生态化的现代农业。生态农业的发展既符合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又符合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也符合农村社会人文发展的方向。因此,生态农业是一种可操作、可实
13、现的现代农业,是未来中国农业发展的方向。现代生态农业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人们对良好的乡村环境所形成的森林浴、郊野露营、观光采摘等消遣休闲活动的渴望和追求,满足了自身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缓解了繁忙的城市生活中所带来的紧张感和压迫感。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于是,农业、农村与旅游业边缘交叉的新型产业生态观光农业应运而生。可以肯定,生态观光农业是非常具有前景的现代农业,但需要不懈的努力,才能实现预期目的。发展生态农业是造福子孙后代的事业,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发展必须实现两大战略
14、,即可持续发展和科教兴国战略”。生态园提出的建设生态园规划方案,正是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具体举措。生态园强化真正意义上的综合性和多元性,将农业系统各组分、各链条的有机整合,对不同产业之间进行有机耦合,把初级农产品生产与其后续性加工的紧密衔接等,并根据生态、自然、经济、社会、市场条件,发展高效实用的生态农业模式。1.8.2项目建设的意义1.观光农业旅游项目的出现是后工业文明社会渴望已久的回归自然的旅游主题 。今天,已拥有了辉煌工业文明的后工业社会,却正在失去与自然的和谐相依:熙攘的城市,忙碌的身影,林立的高楼大厦疏远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距离,紧张、烦躁压迫着现代人的神经,于是“生
15、态热”、“休闲热”成为都市人的追求和渴望,而与此强烈对照的乡村田园扑面而来的泥土气息与花香、一望无垠的大地、纯朴的农民、清新的绿色食品则构成了一种强烈的诱惑。另外,目前我国城市居民与农村的千丝万缕的血缘联系,加之过去“上山下乡”的历史经历,寻根的潜意识驱使他们寻找一个恰当的时机与方式,于是旅行社的“当一天农民”、“插队落户”等项目一经推出,即产生了强烈反响。2.高效益的观光农业,为我国传统农业的现代化提供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命脉,发展农业是我国的国策。观光农业改变了我国传统农业仅仅专注于土地本身的大耕作农业的单一经营思想,把发展的思路拓展到关注人-地-人和谐共存的更广阔
16、的背景之中,这也正好契合了长期以来农民渴望脱贫致富的愿望。可以预见,基于“天时、地利、人和”的新型观光农业,将成为我国传统农业向高精尖、高附加值深度开发转移的农业现代化主流方向之一。3.观光农业旅游开发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整时期社会资金寻求新投资领域的必然选择,并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近年来经济界人士普遍寄予厚望的汽车、城市房地产,由于远超越了现阶段大众的经济承受力,加之缺乏相应的金融政策的支持,虽然短暂火爆,但终归有价无市。而观光农业旅游却因其开发项目的农业特色,直接受到国家投资政策的倾斜优惠。城市周边农村地带正是基于这种地缘加血缘的优势,吸引了大批投资者纷纷进入,可能成为下一轮房地产开发的热点
17、地区。1.9研究结论本项目的实施,促进本地区经济产业化战略和旅游经济的发展,提高地方财政收入水平,带动本地区经济发展。同时可以安排部分下岗职工再就业,缓解本地区就业压力,经济和社会效益较好。财务评价结果表明,本项目全部投资所得税前内部收益率为25.19%,财务净现值(折现率=13%) 1664.16万元,投资回收期4.89年(含建设期);全部投资所得税后内部收益率为19.50%,财务净现值(折现率=13%) 868.15万元,投资回收期5.86年(含建设期)。敏感性分析表明,本项目有着很强的抗风险能力。1.10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基础数据1.1建设规模1.1.1种苗万株61.
18、1.2蔬果吨28801.1.3餐饮住宿收入万元283.361.1.4旅游娱乐收入 万元256.51.2场址1.2.1园区占地面积m211000001.2.2新建建筑面积m2127281.2.3容积率%1.161.3项目定员人1901.4燃料动力消耗1.4.1水万T2.3841.4.2电万kWh27.91461.4.3供热m243141.5“三废”排放量1.5.1废水T65001.5.2废渣万吨01.5.3废气T01.6总投资万元2762.271.6.1建设投资万元2603.421.6.2流动资金万元158.851.6.3建设期利息万元01.7项目计算期年15含建设期12个月1.8总成本万元10
19、29.731.9经营成本万元894.031.10营业收入万元1698.861.11营业税金及附加万元93.441.12营业税万元84.941.13利润总额万元575.691.14净利润万元431.772评价指标2.1投资利润率(税后)%15.632.2销售利润率(税后)%25.422.3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后)%19.50财务净现值(税后)万元868.15ic=13投资回收期(税后)年5.86含建设期12个月2.5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前)%25.19财务净现值(税前)万元1664.16ic=13投资回收期(税前)年4.89含建设期27个月2.6盈亏平衡点%61.02第2-6期盈亏平衡点%60.43
20、第7-15期第二章 市场预测2.1生态农业观光园概况2.1.1生态农业观光的涵义生态旅游是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生态旅游不仅被定义为一种适应市场机制的、以自然为基础的旅游;它还是国家政府机构用来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种有效工具。目前,最流行的关于生态旅游的定义有两个:生态旅游是一种对环境负责的旅游和观光行为,主要通过对环境的保护,达到使当地的生态和人口得以持续发展的目的;生态旅游是在一定自然地域中进行的有责任的旅游行为,为了享受和欣赏历史的和现存的自然文化景观,这种行为应该在不干扰自然地域、保护生态环境、降低旅游的负面影响和为当地人口提供有益的社会和经济活动的情况下进行。近年来,伴
21、随全球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人们发现,现代农业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随着收人的增加,闲暇时间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于是,农业与旅游业边缘交叉的新型产业生态农业观光应运而生。各地掀起发展观光农业的热潮:有的选择已有的自然风景区或旅游景点为依托,兴建“观光果园”或珍稀动物养殖场;有的以种、养殖场为基础,再造人工景观、游乐设施;有的集科研、技术开发、观光旅游于一体,兴建“水果世界”等等。生态农业观光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旅游业,有狭义和广义两种涵义。狭义的
22、仅指用来满足旅游者观光需求的农业;广义的观光农业应涵盖“休闲农业”、“观赏农业”、“农村旅游”等不同概念,是指在充分利用现有农村空间、农业自然资源和农村人文资源的基础上,通过以旅游内涵为主题的规划、设计与施工,把农业建设、科学管理、农艺展示、农产品加工、农村空间出让及旅游者的广泛参与融为一体,使旅游者充分领略现代新型农业艺术及生态农业的大自然情趣的新型旅游业。生态农业观光始于二战后的欧美国家,后在日本、台湾等地充分发展并日趋成熟。由最初的小规模的观光果园形式发展到统一规划的集观光、休闲、娱乐、教育为一体的有组织的生态农业观光园区、观光农业带,走向多元化、多层次规模经营,成为国际旅游业发展的重点
23、。它改变了传统农业仅专注于土地本身的大耕作农业的单一经营思想,把发展思路拓展到“人地共生”的旅游业与农业结合的理想模式。2.1.2发展过程的阶段模式观光农业旅游作为一个新兴的旅游项目,首先缘起于大中城市周边地带。在发展过程上,可描述为三个阶段及相应模式。阶段是与特定的经济基础相对应的,开发式的观光农业旅游项目,最有可能的是在旅游业具有相当基础的大中城市周边出现。例如广东东莞的年丰山庄、珠海白藤湖的农民度假村,还有正在兴建的占地20公顷计划投资15亿元的高科技珠海现代农业公园以及太湖之滨占地3000亩预计投资6亿元的“未来农林大世界”等,都属此类的代表。102观光农业旅游发展的阶段模式阶段模式发
24、展阶段旅游主题主导者市场市场消费强度(交通除外)自发式早期旅游萌芽阶段不明确,仅作为休闲调剂自发形成的个人或小团体 供求关系模糊 个人需求导向30元/人。天自主式初级经营阶段有一定的主题和活动安排中小旅行社主动参与经营 以短期赢利为目的9030元/人。天 产品导向开发式成熟的经营阶段有明确的主题和系列活动策划大型(旅游)集团开发和管理 以长期投资收益为目的120元/人。天2.1.3分布上的地域模式地域模式代表的是同一阶段观光农业旅游在不同地域空间上的表现,它反映了开发者的区位与市场策略。通过对我国现阶段不同地区观光农业旅游开发项目的对比,其主要的类型可归纳如下:观光农业旅游开发的地域模式模式区
25、位及目标市场特点管理形式例注依托自然型1) 距大中城市20公里以外,但交通便利1) 基础条件较好,地貌类型齐全1) 基本保留原有农村各级组织江西井冈山观光农业区;2) 以多个大中城市为目标市场2) 以独立完整的农业自然景观单元为依托2) 分散管理湖北随州观光农业区3) 范围广阔6平方公里左右3) 接近原生自然依托城市型1) 距大中城市10公里之内1) 借助一定的农业基础1) 独立封闭的行政组织苏州“未来农林大世界”;2) 以一个大中城市为目标市场2) 主要通过人工构造农业景观,以某一大中城市为依托2) 集中管理珠海“现代农业公园”3) 范围较小2平方公里左右3) 更接近人工主题公园2.1.4生
26、态农业观光园的主要类型生态农业观光园是把观光旅游与农业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旅游活动,它的形式和类型很多。其中规模较大的主要有5种:1.观光农园在城市近郊或风景区附近开辟特色果园、菜园、茶园、花圃等,让游客人内摘果、拔莱、赏花、采茶,享受田园乐趣。这是国外观光农业最普遍的一种形式。2.农业公园即按照公园的经营思路,把农业生产场所、农产品消费场所和休闲旅游场所结合为一体。例如日本有一葡萄园公园,将葡萄园景观的观赏、葡萄的采摘、葡萄制品的品尝以及与葡萄有关的品评、绘画、写作、摄影等活动融为一体。除了果品、水稻、花卉、茶叶等专业性农业公园外,目前大多数是综合性的,包括服务区、景观区、草原区、森林区、水果区
27、、花卉区及活动区等。农业公园的面积,因性质和功能而异,既有迷你型的水稻公园,又有几十公顷的果树公园。3.教育农园这是兼顾农业生产与科普教育功能的农业经营形态,即利用农园中所栽植的作物,饲养的动物以及配备的设施,如特色植物、热带植物、水耕设施栽培、传统农具展示等,进行农业科技示范、生态农业示范,传授游客农业知识。代表性的有法国的教育农场,日本的学童农园,台湾的自然生态教室等。4.森林公园是一个以林木为主,具有多变的地形、开阔的林地、优美的林相和山谷、奇石、溪流等多景观的大农业复合生态群体。在树种结构上,针叶树、阔叶树与果树树种相结合;在土地资源利用和空间布局上,林、果、渔、菜、花相结合,以森林风
28、光与其他自然景观为主体,配套一定的服务设施,必要的景观建筑,在适当位置建设有狩猎场、游泳池、垂钓区、露营地、野炊区等,是人们回归自然、休闲、度假、旅游、野营、避暑、科学考察和进行森林浴的理想场所。5.民俗观光村在具有地方或民族特色的农村地域,利用其特有的文化或民俗风情,提供可供夜宿的农舍或乡村旅店之类的游想场所,让游客充分享受浓郁的乡土风情以及别具一格的民间文化和地方习俗。如深圳的民俗文化村等。2.1.5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功能分区生态农业观光园是以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功能为主,兼有度假、文化娱乐、体育运动等多功能的综合性游览区。按其不同的性质和功能进行空间区划,可划分为四个分区:1.观赏区由观赏型
29、农田带、瓜果园、花卉苗圃、珍稀动植物饲养场构成,使游客身临其境,感受真切的田园风光和自然生机。2.示范区由农业科技示范、生态农业示范、科普示范构成,以浓缩的典型农业模式,展示特色农业生产景观与经营模式,传授系统的农业知识,使游客增长教益。3.休闲体验区由当地乡村民居、乡村活动场所构成,营造游客能深人其中的乡村生活空间,使游客参与农耕活动,学习农作物的种植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以及农业经营管理等,体验农村生活。4.产品区由可采摘的直销果园、乡村工艺作坊、乡村集市构成。让游客充分体验劳动过程,自采自制自买的方式亲身体验农产品制作过程,并购买乡村旅游产品,推动乡村经济发展。观光农业园区功能四分区方案场
30、所分区所占规划面积构成系统功能导向例注观赏区50-601) 观赏型农田带、瓜果园使游客身临其境感受真切的田园风光和自然生机珠海:蝴蝶公园2) 珍稀动物饲养场随州:银杏公园3) 花卉苗圃木兰川:五彩田园示范区15-251) 农业科技示范以浓缩的典型农业模式,传授系统的农业知识,增长教益东莞年丰山庄:桑基渔塘2) 生态农业示范苏州“农林大世界”3) 科普示范(配研修所)日本高效精细农业,以色列节水农业系列等休闲区10-151) 乡村民居营造游客能深入其中的乡村生活空间,参与体验并实现精神交流井冈山:农民客栈、公社食堂2) 乡村活动场所产品区5-101) 可采摘的直销果园让游客充分体验劳动过程,并以
31、亲切的交易方式回报乡村经济东莞年丰:动手果园2) 乡村工艺作坊木兰川:“吱吱”土布坊3) 乡村集市2.1.6生态农业观光园的目标一是直接经济效益目标。生态农业观光园是现代农业的一个新兴分支,是以农业产业为基础。因此,获取直接的经济效益是观光农业最基础的目标,特别是观光农业发展的初始阶段尤为如此。二是可持续发展目标。可持续发展是现代农业的基本理念。生态农业观光把改善生态、美化自然、造就人与自然和谐的生存发展环境作为自身发展的目标。三是示范观赏目标。离开了这一目标,就没有了生态农业观光。这一目标是“直接经济效益目标”的延伸。换句话讲,也是产业链的延伸与拓展。三大目标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三者相互关联、
32、相互促进。“直接经济效益目标”是三大目标的基础,“可持续发展目标”既为长远利益拓展了空间,又是第三目标示范观赏目标的基础。而示范观赏目标为基础产业提高了知名度,拓宽了市场空间,促进了“直接经济效益目标”的实现。2.2生态农业观光园旅游分析据有关部门总结百姓生活十大变化,其中之一是假日旅游热起来。1989年,我国国内年旅游人数只有2.4亿人次,到2004年,近8亿人次出游。1990年,中国公民出境人数只有300万人次,到2004年,1213万人次周游列国。2005年更是中国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出境旅游全面发展的一年。全年入境旅游人数达890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7,旅游外汇收入达178亿美元,
33、比上年增长97,首次跃居世界第5位;国内旅游人数达7.84亿人次,比上年增长5.3。国内旅游收入达3522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0.9。旅游业总收入达到4995亿元,相当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5.2,比上年提高了0.15个百分点。在春节、“五一”、“十一”三个黄金周中,全国共接待国内旅游者1.83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36亿元。眉山市旅游业迅猛发展,2005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127.8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86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22.4%和38.4%,其中境外游客15.39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691万美元,分别增长25.7%和27.1%。旅游业的六大要素是“行、游、住、食、购、娱”,围
34、绕任何一点,生态农业观光都可以有所作为。生态农业观光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它为农业经济开辟了一个全新市场,竖起了一个新兴产业。它从另一种角度去挖掘我们现有的人力物力资源,开拓出一个完全属于农民自己的市场。在这里,农民表现得主动、活跃、有创造力,而不必听命于机械的需求。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园对于缓解目前农村经济难以突破的几大矛盾,都有不俗的表现:一是解决农民增收难。生态农业观光园产品,大多都在当地销售,农民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现金收入,而且可以最直接地得到消费者的需求信息,对产品进行开发或改进,实现增收。生态农业观光园的产品是丰富多样的,就地取材,就地加工,大小批量都有市场,小规模的家庭联产承包的经
35、营方式在生产作为加工业原料的农产品时无法显现优势,在这里却可以大显身手,各显其能。二是提高农产品质量。现在,大多数农副产品都供大于求,追求品质成为主流。生态农业观光园以发展地方特色品种为主导,这些品种往往产量相对较低,不为人们重视,一些传统优良品种近乎消亡。生态农业观光园能够发扬传统品种和传统栽培技术之长,生产“有滋有味”的农产品。由于生态保护的需要,生态农业观光园拒绝使用有害投入品,这样一来,农民无论在选择品种还是选择生产方式上,品质成为惟一目标,其产品大面积实现绿色无公害生产。 三是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据测算,“九五”和“十五”期间,眉山市每年新增农村富余劳动力近万人。如何转移?在工农业产
36、品都供大于求的情况下,第三产业是最大的出路。而在农村地区,生态农业观光园应该是最大的第三产业。旅游业具有关联度高的特点,对一、二、三产业均有巨大的带动作用。据世界旅游组织测算,旅游业每直接收入1元,相关行业就可增收4.3元;旅游业每直接就业1人,社会就可新增5个就业机会。生态农业观光园的效益显著, 它能使农业经济结构再调整,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 ,推动农村经济和农业劳动力结构调整,开拓新的增收渠道,创造新的增收模式。眉山市旅游资源的最大特点是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共生,农村经济与社会结构的自然形态明显,旅游物价平稳,亲和力较强。2.3绿色食品市场分析2.3.1我国绿色食品市场的发展1990年5
37、月15日,我国正式宣布开始发展绿色食品。我国绿色食品事业经历了以下发展过程:提出绿色食品的科学概念建立绿色食品生产体系和管理体系系统组织绿色食品工程建设实施稳步向社会化、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方向推进。第一阶段,从农垦系统启动的基础建设阶段(1990一1993年),1990年,绿色食品工程在农垦系统正式实施。在绿色食品工程实施后的三年中,完成了一系列基础建设工作,主要包括:在农业部设立绿色食品专门机构,并在全国省级农垦管理部门成立了相应的机构;以农垦系统产品质量监测机构为依托;建立起绿色食品产品质量监测系统;制订了一系列技术标准;制订并颁布了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等有关管理规定;对绿色食品标志进
38、行商标注册;加入了“有机农业运动国际联盟”组织。与此同时,绿色食品开发也在一些农场快速起步,并不断取得进展。1990年绿色食品工程实施的当年,全国就有127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标志商标使用权。1993年全国绿色食品发展出现第一个高峰,当年新增产品数量达到217个。第二阶段,向全社会推进的加速发展阶段(1994年一1996年),这一阶段绿色食品发展呈现出五个特点:(1)产品数量连续两年高增长。1995年新增产品达到263个,超过1993年最高水平1.07倍;1996年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新增产品289个,增长9.9。(2)农业种植规模迅速扩大。1995年绿色食品农业种植面积达到1700万亩,比1
39、994年扩大3.6倍,1996年扩大到3200万亩,增长88.2。(3)产量增长超过产品个数增长。1995年主要产品产量达到210万吨,比上年增加203.8,超过产品个数增长率4.9个百分点;1996年达到360万吨,增长71.4,超过产品个数增长率61.5个百分点,表明绿色食品企业规模在不断扩大。(4)产品结构趋向居民日常消费结构。与1995年相比,1996年粮油类产品比重上升53.3,水产类产品上升35.3,饮料类产品上升20.8,畜禽蛋奶类产品上升12.4。(5)县域开发逐步展开。全国许多县(市)依托本地资源,在全县范围内组织绿色食品开发和建立绿色食品生产基地,使绿色食品开发成为县域经济
40、发展富有特色和活力的增长点。第三阶段,向社会化、市场化、国际化全面推进阶段(1997年一至今),绿色食品社会化进程加快主要表现在:中国许多地方的政府和部门进一步重视绿色食品的发展;广大消费者对绿色食品认知程度越来越高;新闻媒体主动宣传、报道绿色食品;理论界和学术界也日益重视对绿色食品的探讨。绿色食品市场化进程加快主要表现在:随着一些大型企业宣传力度的加大,绿色食品市场环境越来越好,市场覆盖面越来越大,广大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需求日益增长,而且通过市场的带动作用,产品开发的规模进一步扩大。绿色食品国际市场潜力逐步显示出来,一些地区绿色食品企业生产的产品陆续出口到日本、美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显示出
41、了绿色食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强大竞争力。 绿色食品国际化进程加快主要表现在:对外交流与合作深度和层次逐步提高,绿色食品与国际接轨工作也迅速启动。为了扩大绿色食品标志商标产权保护的领域和范围,绿色食品标志商标相继在日本国和香港地区开展注册;为了扩大绿色食品出口创汇,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参照有机农业国际标准,结合中国国情,制订了AA级绿色食品标准,这套标准不仅直接与国际接轨,而且具有较强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另外,通过各种形式的对外交流与合作,以及一大批绿色食品进入国际市场,中国绿色食品在国际社会引起了日益广泛的关注。21世纪是一个“绿色”的世纪,面临日益严重的环境和资源问题,世界各国将在实施可
42、持续发展战略承诺的基础上采取实质性行动,而食物生产将是采取行动的重点领域。常规食物生产方式已引起人们广泛而深刻的反思,只关注食物生产的效率和效益已远远不够,而必须考虑生产方式对资源、环境、消费者的影响,这是因为它们已成为食物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对食物生产政策、农产品国际贸易产生了影响,未来的趋势是,只有在洁净的土地上用洁净的生产方式生产的食物才更具有竞争力,才能更好地满足消费需求。21世纪的主导农业是生态农业,21世纪的主导食品是绿色食品。绿色食品的有机食品、生态食品、自然食品生产和贸易发展十分迅速,市场容量也在迅速扩大。2.3.2绿色食品的发展前景有关专家认为,21世纪将成为“人类生命科
43、学世纪”、“产品质量创新世纪”。当今世界各国都面临着“绿色世纪”和“绿色革命”的严峻挑战。随着高科技的发展,通过多层次加工的健身滋补食品、强力美容食品、野生植物食品、转基因食品等脱颖而出,将以其独特的品质和特性,抢占绿色食品市场。由此可见,新世纪绿色食品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眉山市作为农业大市,绿色食品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绿色市场销售前景看好。绿色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注重标示本兼治为发展之根本。绿色食品如要超常规发展:首先,要增加市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减少污染源,依靠科技增加有机肥和开发“绿色”农药,减少化学肥,为开发绿色食品创造良好的绿色环境。其次,食品加工部门要注重人才、技术、设备、资
44、金的投入,依靠科技开展创新,在提高食品质量上做文章,在研究开发绿色食品上下功夫,把争创绿色名牌作为立足点、着眼点,领取进入国内外市场的“绿色通行证”。只有让更多、更好、更优的绿色食品走向市场,走向家庭餐桌,才能给世人的生活多添一份“绿色”。综上所述,观光农业是旅游这一朝阳行业中最有潜力的部分,在未来几年中将有巨大的市场机会。第三章 场址与建设条件3.1场址占地面积:1650亩(1100000m2)。地块位置:*。取得方式:村户入股及土地流转形式取得林权、土地使用权。3.2建设条件3.2.1建设区概况1地理位置乌兰浩特市地处东经 12150至12220,北纬4555至4618之间。北部为山地,南
45、部为冲积平原,东、西、南三面环水,平均海拔263.6米,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5.0,年均降水量442.6毫米,年均日照2875.8小时,无霜期134天。2土地资源全市有耕地 27 万亩,其中水田10万亩,绿色无公害水稻种植面积3.5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1万亩。工业用地充足,有自治区重点扶持的全区20个开发区之一乌兰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区总规划面积21.24平方公里,目前有2.2平方公里完成 三通一平 ,达到了企业入驻条件。3.水资源与北方其他城市相比,该地区具有较丰富的水资源。市内洮儿河、归流河年径流总量7.7亿立方米,洮儿河上游察尔森水库最大蓄水量13亿立方米,年均蓄水量4.2亿立方米。全市年均自产水资源总量9.45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年均径流量7.78亿立方米,地下水总补给量1.67亿立方米。全市水资源可利用总量3.9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可利用量2.8亿立方米,地下水可利用量1.1亿立方米。4.矿产资源境内莹石,建筑用砂石,砂质粘土,建筑用岩石分布广泛,储量十分可观。有铜、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