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基于行业层面的我国劳动质量分析.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356723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6.4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行业层面的我国劳动质量分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基于行业层面的我国劳动质量分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基于行业层面的我国劳动质量分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0ct.2023StatisticalResearch2023年1 0 月Vol.40,No.10统计研究第40 卷第1 0 期基于行业层面的我国劳动质量分析李展内容提要:本文基于劳动工作时间从行业、性别、年龄和教育4个维度构建劳动数据,进而从行业层面测算1 9 7 8 一2 0 1 8 年我国劳动质量的改善状况,并探索现有研究用就业人数测算劳动投入的做法给行业层面劳动质量测算结果带来的影响。1 9 7 8 2 0 1 8 年,我国整体劳动质量改善的年均变化率为2.1 4%,对劳动投入的贡献呈现逐渐提升的态势,且自2 0 0 8 年起超过劳动投入增长率。各行业劳动质量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服务业劳

2、动质量的提升更为明显。采用就业人数测算劳动投入高估了工业部门的劳动质量改善,却大幅低估了非工业部门尤其是服务业的劳动质量改善,最终低估了我国整体劳动质量改善。行业维度即劳动力跨行业流动曾是我国劳动质量改善的主要源泉,但是其重要地位自2 0 0 8 年起被教育维度取代。年龄维度对我国整体劳动质量改善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其变动呈现一定的下降趋势。基于研究发现,本文建议应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劳动要素流动;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继续加大教育投资;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继续减少制约劳动者跨行业流动的障碍,鼓励劳动者遵循市场规律流动。关键词:劳动投入;劳动质量;行业来源;维度来源

3、D0I:10.19343/ki.11-1302/c.2023.10.001中图分类号:F2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0 0 2-456 5(2 0 2 3)1 0-0 0 0 3-1 3Industry-level Analysis of Labor Quality in ChinaLi ZhanAbstract:This paper uses labor data constructed from four dimensionsindustry,gender,age,andeducation based on hours worked to measure the improvemen

4、t of labor quality in China during 19782018from the industry level,and explores the impacts of adopting the numbers employed to measure labor inputin existing research on the results of industry-level labor quality.From 1978 to 2018,Chinas overall laborquality improvement has an average annual chang

5、e rate of 2.14%,and its contribution to labor input showsa growing trend.Since 2008,labor quality has exceeded the growth rate of labor input.All industries haveachieved different degrees of improvement in labor quality,and the improvement in labor quality in theservice industry is even more pronoun

6、ced.Using numbers employed to measure labor input overestimatesthe improvement in labor quality in the industrial sector,but drastically underestimates the improvement inlabor quality in the non-industrial sectors,especially the service industry,and ultimately underestimates theimprovement in labor

7、quality of Chinas overall economy.The industry dimension is the main source oflabor quality improvement in China,but its importance has been replaced by the education dimension since2008.The age dimension has played a certain role in promoting the improvement of Chinas overall laborquality while its

8、 changes have shown a certain downward trend.Based on research findings,we suggestthat the government should adhere to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and smooth the flowof factors of production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thoroughly implement the strategy of rejuvenating*基金项目:安徽省高等

9、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数字经济赋能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和机制研究”(2 0 2 3AH050121)。2023年1 0 月统计研究the country through science and education and continue to increase investment in education,give full playto the decisive role of the market in allocating resources,continue to work to reduce barriers that impedethe flow of la

10、bor across industries and encourage the labor force to flow by following the law of the market.Key words:Labor Input;Labor Quality;Industry Source;Dimension Source引言和文献综述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生产要素之一,劳动投入的准确测算对认识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至关重要。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手册,劳动在生产过程中的贡献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来自数量增加,二是来自质量改善(OECD,2 0 0 1)。测算我国经济劳动投入的大量研究采

11、用就业人数作为劳动投入(如Chow和Li,2 0 0 2;姚战琪,2 0 0 9;李兰冰和刘秉镰,2 0 1 5),忽视了劳动质量改善对劳动投入的贡献。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劳动质量改善对劳动投入增长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岳希明和任若恩,2 0 0 8),对劳动投入的增长贡献甚至超过来自劳动数量增加的贡献(王立军等,2 0 1 5;李展和崔雪,2 0 2 1)。再者,劳动投入的测算结果也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结果(Jorgenson和Griliches,1967),这是因为后者是以残差方式计算得出,即产出增长中未被资本和劳动投入增长解释的部分统统归入全要素生产率。现有研究采用就业人数测算劳动投入,忽视了

12、劳动质量改善的重要作用,势必会低估实际的劳动投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导致全要素生产率被高估。全要素生产率是影响未来我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重要因素。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容就是将经济增长方式由过去依赖于要素投入推动的增长方式转变为依赖于全要素生产率驱动的增长方式。因此,充分考虑劳动质量改善进而更为准确地测算我国劳动投入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国际上基于劳动质量调整劳动投入的理论和测算方法已发展成熟(Denison,1 9 6 2;D e n i s o n,1 9 7 4;Kendric

13、k,1 9 7 6;C h i n l o y,1 9 8 0;Jo r g e n s o n 等,1 9 8 7;OECD,2 0 0 1),并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采用。其核心思想是从多维度构建详细类别劳动的工作时间及对应的报酬数据,行业的劳动投入增长率是其所用各种劳动类别工作时间增长率的加权平均,权重是各劳动类别投入成本占该行业劳动投入总成本的份额。进一步地,整体经济的劳动投入增长率是各行业劳动投入增长率的加权平均,权重为各行业劳动投入成本占整体经济劳动投入总成本的份额。不过,采用上述方法测算我国劳动质量进而测算劳动投入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张国初等(1 9 9 1)从行业、性别、教育(指

14、受教育程度,下同)、年龄和职业等5个维度测算我国劳动投入,并被李京文等(1 9 9 3)所采用。然而,限于当时的数据条件,张国初等(1 9 9 1)只构建了1 9 8 1 1 9 8 7年的数据,并且测算基准仍然是从业人员,而不是更为合适的劳动工作时间。这是因为即使是相同一个小时的劳动,两个劳动者提供的服务也会因其技能、教育、健康和专业经历等方面的差异而不同。因此,工作时间是测算劳动投入更合适的指标(OECD,2 0 0 1)。贾雪梅(2 0 1 8)虽然基于更详细的行业层面测算我国劳动投入,但是其测算基准仍然是从业人员,并且没有考虑年龄维度对劳动质量改善的影响,而岳希明和任若恩(2 0 0

15、8)发现年龄维度对劳动质量改善起到重要作用。李跃和姬卿伟(2 0 1 8)基于劳动工作时间从性别、年龄和教育3个维度测算了我国劳动投入,但是其忽视了行业这一重要维度。我国经济现在处于由农业向工业和服务业转型的动态过程中,行业结构的变动带来就业结构的变化,且劳动力在行业间的流动提高了劳动要素的配置效率(Wu,2 0 1 6;李展和崔雪,2 0 2 1)。岳希明和任若恩(2 0 0 8)的结果也表明行业维度是我国劳动质量改善的最重要来源,这劳H第40 卷第1 0 期李展:基于行业层面的我国劳动质量分析或许是李跃和姬卿伟(2 0 1 8)认为劳动质量对劳动投入增长贡献较小的主要原因。岳希明和任若恩(

16、2 0 0 8)研究的缺陷主要在于测算基准仍然是从业人员,并且其数据截至2 0 0 0 年,难以反映我国近年来劳动质量改善状况。Wu等(2 0 1 5)将时间范围延伸至2 0 1 0 年,同样无法反映我国近年来劳动质量的变动情况,并且没有提供行业层面的细节,无法给政府制定旨在提升劳动质量的产业政策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综合现有研究,本文的边际贡献在于采用更为合适的工作时间指标,选取行业、性别、年龄和教育4个维度较为全面地反映我国劳动投入的质量改善,从行业层面测算我国1 9 7 8 2 0 1 8 年劳动质量的改善状况,并分析大量现有文献采用就业人数测算劳动投入的做法对行业层面劳动质量测算结果带来

17、的影响,最后分析各维度对我国劳动质量改善的增长贡献。本文的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认识我国劳动质量改善的行业特征和变动趋势,为促进人才兴国战略的实施提供实证依据。文章第二部分介绍劳动质量的测算方法和数据来源,第三部分分析结果,第四部分得出结论。二、劳动质量测算模型和数据来源(一)测算模型关于测算模型,大量研究已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因而本部分只做简要说明。行业s的劳动投入增长率由下式估算得到Aln L,=V,Aln H,(1)其中,L,代表行业s的劳动投入,Hi表示种类/的工作小时,,是行业s的种类/的劳动投入成本占该行业劳动总成本的份额,“_”表示两期平均值。行业s的劳动质量由下式估算得到:l n

18、O,=l n L,-l n H,(2)其中,Q.是行业s的劳动质量,H,表示行业s的劳动工作时间,即H,=ZH i,。式(2)表明,行业s的劳动质量是加权的各劳动种类工作小时增长率与未加权的工作小时增长率之间的差异,前一项表示行业内部每种劳动类别获得与其边际生产力相对应的报酬,后一项表示行业内部每种劳动类别均获得该行业的平均报酬。根据市场规律,边际生产力高的劳动者将获得更高的劳动报酬,生产者倾向于雇佣边际生产力高的劳动者,并逐渐取代边际生产力低的劳动者,从而优化了劳动投入结构,带来劳动质量的改善。Q.反映各行业劳动投入内部不同劳动种类之间的替代效应。整体劳动投入增长率表达式为:ln L=ZV.

19、AInL,(3S其中,lnL代表整体劳动投入增长率,是各行业劳动投入增长率的加权平均,权重是各行业本文选取的4个维度主要借鉴岳希明和任若恩(2 0 0 8),以及Wu等(2 0 1 5)的研究,同时兼顾数据可得性。本文以两期对数差表示增长率,即lnA,=lnA,-InA-表示变量A在期的增长率。公式里所有标记都省略时间下标以示简洁,下同。感谢审稿专家的意见。行业层面的劳动质量不能反映劳动者在行业间流动带来的配置效率改善。从我国经济整体角度来看,劳动质量改善可以反映两方面效果。一方面是劳动者受教育水平、技能等提升带来的质量改善。很多研究发现受教育水平提升是影响劳动质量改善的最主要因素,因此,这一

20、项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受教育水平提升带来的劳动质量改善,作者称之为教育效应。另一方面是劳动者在行业间流动带来的配置效率改善,作者称之为再配置效应。研究发现,1 9 7 8 2 0 1 8 年,我国经济整体劳动质量每年上升2.1%,其中1.5%来自教育效应,0.6%来自行业间的劳动再配置效应。可见,受教育水平提升是劳动质量改善的主要来源,整个时期的贡献度为7 1%。这为行业层面的劳动质量研究提供了一个参照,行业劳动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的是各行业劳动投入内部劳动种类变化带来的质量改善,因而仍然是一个供给侧变量。(8)4)2023年1 0 月统计研究动投入成本占整体劳动投入总成本的份额。整体劳动质量的

21、表达式为:ln Q=ln L-ln H其中,Q表示整体劳动质量,H表示整体劳动工作时间,即H=H,。类似地,Q是加权的各行业劳动时间增长率与未加权的整体劳动时间增长率之间的差异,反映生产率高的行业劳动时间增长对整体劳动质量改善带来的贡献。为了考察各维度对整体劳动质量增长贡献,首先定义劳动投入偏指数。劳动投入偏指数是基于局部维度建立的劳动投入指数,选取一个维度则称为一阶偏指数,两个维度则是二阶偏指数,以此类推。本文从4个维度划分劳动种类,因此,一阶偏指数有4个,二阶偏指数有6 个,三阶偏指数有4个,四阶偏指数有1 个。如基于行业维度的一阶偏指数表示为:ln L=v.AInH,=Zy.AmZZZH

22、(5)sageSSage其中,、g 和e分别表示年龄、性别和教育三个维度。lnL表示行业维度的一阶偏指数,是对工作时间在年龄、性别和教育三个维度上加总后(因此去掉了这三个维度带来的影响),对行业s的工作时间增长率进行加权平均得到的,权重,是行业s的劳动投入成本占整体劳动投入总成本的份额。l n L 表示工作时间在行业间变化所产生的劳动投入,排除了行业内部工作时间在年龄、性别和教育三个维度之间变化所产生的劳动投入。相似地,基于行业-年龄维度的二阶偏指数表示为:AInL=ZZCv.AlnH=ZZiv.AlnZH(6)sasasageSaSage其中,lnL是对应于行业-年龄交叉维度的二阶偏指数,表

23、示工作时间在行业和年龄的同时变化,以及交叉变化所产生的劳动投入,排除了行业和年龄维度内部工作时间在性别和教育两个维度之间变化所产生的劳动投入。三阶和四阶偏指数的定义类似。一阶偏指数带来的劳动质量改善效果可以表示为:ln Q=ln L-ln H(7)其中,lnQ是行业维度的一阶偏指数带来的劳动质量改善,表示从业人员的工作时间在行业间变动对整体劳动质量改善的贡献,即在控制年龄、性别和教育三个维度不变的情况下,生产率高的行业劳动时间增长,或者生产率低的行业劳动时间下降,所带来的整体劳动质量改善。二阶偏指数带来的劳动质量改善效果表示为:AlnQa=ln L s a-ln H-ln Q-I n Q a式

24、(8)表示在去除行业和年龄两个维度自身的劳动质量改善后,工作时间在行业-年龄交又维度间变动对整体劳动质量改善带来的影响,即控制性别和教育两个维度不变,由不同年龄的劳动者在不同行业间的流动引起的行业劳动投入变动,所带来的整体劳动质量改善。三阶偏指数带来的劳动质量改善效果表示为:AIn Qag=An Lsag-AIn H-AIn Q-AlnQ-AInQ-InQ-Aln g-AlnQg(9)式(9)表示在去除行业、年龄和性别三个维度自身以及两个交叉维度间的劳动质量改善后,工作时间在行业、年龄和性别交叉维度间的变动对整体劳动质量改善带来的影响,即在控制教育维度换言之,InL表示在控制年龄、性别和教育三

25、个维度的条件下,工作时间在行业间变化所带来的劳动投入变动。李展:基于行业层面的我国劳动质量分析第40 卷第1 0 期不变的情况下,由不同年龄且不同性别的劳动者在不同行业间的流动引起的行业劳动投入变动,所带来的整体劳动质量改善。四阶偏指数带来的劳动质量改善效果的表达式可以类似得到。最后,式(4)定义的整体经济的劳动质量改善可以表示为各维度劳动质量改善的总和:AInQ=l n Q +l n g +I n Q +I n g+l n Q +n Q +I n Q e+I n Q(10)+lnQe+lnQse+lngas+AInge+lng+ln Q+lnge(二)数据来源本文所用数据来自中国经济行业生产

26、率数据库。为了构建每种劳动类别对应的就业人数、工作小时和小时报酬数据,该数据库首先从各种数据来源中,包括人口普查、1%人口抽样调查、我国家庭收入调查、我国农村-城镇流动人口调查等,搜集基准年的边际矩阵(只包含局部维度,如年龄),然后采用送代比例拟合(IterativeProportionalFitting)方法建立基准年的全维度矩阵(即包含4个维度)。其中,迭代比例拟合方法是通过生成矩阵中每个元素的最大似然估计值将所有边际矩阵整合为全维度矩阵。基于基准年的全维度矩阵和时间序列的边际矩阵,并将边际矩阵作为非基准年的控制总量,该数据库采用线性插值法构建时间序列的全维度矩阵。最终,该数据库建立了包含

27、性别(2 种)、年龄(7 组)、教育(5级)和行业(37 个)4个维度的各种劳动类别的工作时间及其对应的劳动报酬数据,因此,总共有2 59 0 种劳动者,可以较为全面地反映劳动质量改善状况。表1 给出我国1 9 7 8 2 0 1 8 年各劳动指标的描述统计。表1劳动指标的描述统计指标单位平均值中位数标准差标准误差最小值最大值劳动报酬百亿元997.22449.331301.82203.3115.274651.29就业人数百万人67070110116446776工作小时亿小时169791773830574771062221026人均工作时间小时252624741402223542816男性人均工

28、作时间小时254324981462322592858女性人均工作时间小时250524531412223262771高学历者人均工作时间小时216221321632519382431中学历者人均工作时间小时236023162083320842729低学历者人均工作时间小时257625281532423552868高年龄者人均工作时间小时237623601292020442657中年龄者人均工作时间小时252524861692623082870低年龄者人均工作时间小时258725571622523302974单位时间报酬元5.282.656.941.080.1425.55男性单位工作时间报酬元5.

29、622.896.991.090.1723.83女性单位工作时间报酬元4.832.336.951.090.1127.74高学历者单位工作时间报酬元11.006.1312.461.950.4245.05中学历者单位工作时间报酬元6.564.107.811.220.3027.23低学历者单位工作时间报酬元3.952.115.020.780.1218.63高年龄者单位工作时间报酬元4.662.425.610.880.1919.93中年龄者单位工作时间报酬元5.772.997.521.170.2026.98低年龄者单位工作时间报酬元4.892.116.791.060.0927.11注:根据学历代码国家标

30、准(GB/T46582006),高学历指具有高等教育学历(学历代码1 0 33),中学历指具有高中等学历(学历代码4063),低学历指具有初中及以下学历(学历代码7 0 9 0);高年龄者为50 岁及以上,中年龄者为30(含)49 岁,低年龄者为1 5(含)2 9 岁。此数据库的详情请见:https:/www.rieti.go.jp/cn/database/CIP2015/index.html。此数据库产出数据的构建过程可参考Wu和Ito(2 0 1 5),劳动数据的构建过程可参考Wu等(2 0 1 5)。详细的劳动类别分类请参考Wu等(2 0 1 5)中的表1。2023年1 0 月统计研究8

31、三、结果分析本部分首先从行业、性别、年龄和教育4个单一维度考察工作时间的结构以及相对工资变动,然后分析行业层面的劳动投入和劳动质量,并探索现有文献采用就业人数测算劳动投入的做法对行业层面劳动质量测算结果带来的影响,最后分析各个维度对我国劳动质量改善的贡献。(一)工作时间结构和相对工资变动表2 展示了行业维度的结果。对比岳希明和任若恩(2 0 0 8)的结果可以发现,基于从业人员和工作时间的结果差异比较大。例如,2 0 0 0 年农业从业人员占整体从业人员的比重是6 4.4%,而工作时间的比重为52.6%。这表明,即使农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较大,但是其人均工作时间却大幅低于其他行业,而从业人员指标

32、忽视了工作时间的变动,进而影响实际劳动投入测算结果的准确性。1 9 7 8 2 0 1 8年,农业工作时间的比重由7 4.5%大幅降至2 4.4%,这主要是由大量劳动力从农业部门流出导致。整个时期,大部分工业部门工作时间比重有所上升,但幅度十分有限。此外,建筑业工作时间的比重由2.1%上升至1 0.3%,上升幅度最大,这与该行业快速发展从而吸引了大量劳动力有关。服务业部门的工作时间比重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且幅度较为明显,说明大量劳动力流入服务业部门。对比工业和服务业两大产业,两者的工作时间比重分别由1 9 7 8 年的1 2.0%和1 1.4%上升至2 0 1 8 年的1 9.3%和46.0%

33、,说明大量劳动力由农业流入服务业。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服务业生产总值占我国经济的比重由1 9 7 8 年的2 4.2%上升至2 0 1 8 年的52.8%,并且于2 0 0 1 年超过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最大组成部分(李展和崔雪,2 0 2 1)。表2 显示仅有个别行业的单位工作时间工资相对于全国平均水平在1 9 7 8 2 0 1 8 年间有所上升,大多数行业的单位工作时间相对工资在波动中出现大幅度下降。其中,上升幅度最明显的是邮电业,单位工作时间相对工资由1 9 7 8 年全国平均工资以下上升至2 0 1 8 年全国平均工资的4倍有余;而下降幅度最为明显的是房地产业,单位工作时间相对工资

34、由1 9 7 8 年全国平均工资的近2 2 倍下降至略低于2018年全国平均工资。单位工作时间工资低于全国平均工资的部门数量由1 9 7 8 年的5个增加至2 0 1 8年的1 3个,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行业,比如农业、纺织业、纺织服装等。比较工业和服务业两大产业,服务业的单位工作时间相对工资始终略高于工业,这或许是需求端吸引劳动力由工业流入服务业的一个原因。尽管两大产业的单位工作时间相对工资高于全国平均工资,但是其幅度在整个时期却呈现下降趋势,工业和服务业单位工作时间相对工资在1 9 7 8 年分别是全国平均工资的2.4倍和2.8倍,而2 0 1 8 年变为1.6 倍和2.0 倍。表3列出了

35、其余三个维度工作时间结构和相对工资的变动情况。从性别维度来看,男性劳动者的工作时间比重在2 0 1 8 年仍超过女性,但是整个时期呈现下降趋势,而女性劳动者的工作时间比重在逐渐上升。男性劳动者的单位工作时间相对工资在整个时期也呈现下降趋势,并于2 0 1 8 年低于全国平均工资,而女性劳动者的单位工作时间相对工资在整个时期逐渐上升,并于2 0 1 8 年超过全国平均工资。造成上述现象的一个主要原因是,随着大量劳动力流入服务业,其中男性劳动者所占比重不断下降,女性劳动者所占比重逐渐上升。并且由表2 可知,服务业单位工作时间相对工资高于其他行业。从年龄维度来看,1 5 1 9 岁和2 0 2 4岁

36、两个年龄组的工作时间比重下降最为明显,分别由1 9 7 8 年的1 9.2%和1 3.2%下降至2 0 1 8 年的1.5%和7.3%。30 岁以上各年龄组的工作时间比重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40 49 岁的上升幅度最大。50 岁以上劳动者的工作时间比重由1 9 7 8 年的1 2.2%上升至2 0 1 8年2 0.8%。低年龄组劳动者的单位工作时间相对工资呈现上涨趋势,但是1 5 1 9 岁和2 0 2 4岁两个年龄两个及以上交叉维度的结果可向作者索取。第40 卷第1 0 期李展:基于行业层面的我国劳动质量分析表2行业工作时间结构及相对工资比重(%)相对工资(全国平均工资=1 0 0)行

37、业1978年1990年2000年2010年2018年1978年1990年2000年2010年2018年农业74.563.052.635.324.443.675.446.953.753.4煤炭采掘0.81.10.80.90.5488.7140.4282.4255.5156.3油气开采0.10.10.10.10.1818.9162.7970.3623.3261.0金属矿采掘0.10.20.20.20.2716.5126.7315.4404.5177.0非金属采掘0.30.50.50.40.2384.886.1144.3138.8215.1食品0.81.21.31.91.8203.387.1153.

38、6120.2142.4烟草0.00.00.00.00.0406.6169.4379.61152.4226.2纺织业1.01.71.21.60.9403.7107.6159.783.678.8纺织服装0.40.61.01.71.3163.996.0118.360.864.1皮革毛皮0.20.30.50.90.7152.1113.494.164.960.9木材家具0.60.40.50.90.941.593.7162.283.580.6造纸印刷0.40.60.60.70.676.5105.8224.3118.7103.4石油加工0.10.10.10.10.11059.4175.6405.6573.5

39、191.0化学原料0.60.90.81.11.1242.5146.0273.1209.2179.3橡胶塑料0.40.60.81.10.9280.6103.7143.684.991.4非金属矿物1.21.81.21.20.9108.5107.1173.8162.2183.6金属延压0.60.70.60.80.7670.9168.6372.8314.5235.7金属制品0.60.70.71.21.3112.6116.1155.890.8106.6通用设备1.71.70.91.51.6131.0160.3314.6194.0134.7电气设备0.40.50.61.31.4152.6142.7193.

40、495.288.6电子设备0.20.30.61.31.5150.6156.6228.9168.7147.5仪器仪表0.10.10.20.30.2235.0135.9153.8113.5121.6交通设备0.50.50.60.81.0155.1118.2272.7269.7141.2其他制造0.70.91.11.00.967.893.889.076.193.6公用事业0.20.30.40.50.5401.6189.5353.4313.3282.7建筑业2.14.36.68.610.3334.1146.6104.597.580.4批发零售2.55.36.37.38.7173.4112.3113.7

41、73.4102.9住宿餐饮0.40.71.92.23.0709.5130.590.199.156.1运输仓储1.82.82.72.62.3223.7126.8175.3139.1150.2邮电业0.10.20.40.50.672.2134.2249.8284.8456.1金融业0.10.40.91.52.61854.8396.6261.5266.3231.4房地产0.00.10.41.32.32153.3370.5396.4113.398.3商务服务0.20.30.52.04.01323.3823.2435.4186.5208.2公共管理1.32.23.04.76.9393.1205.1204

42、.4147.2103.5教育2.62.43.54.45.3171.3119.5133.1126.693.9卫生1.11.01.72.33.3171.5156.2130.9121.3116.0其他服务1.31.54.55.87.1333.1208.292.057.761.8组的单位工作时间相对工资在2 0 1 8 年仍然低于全国平均工资,而2 5 2 9 岁的单位工作时间相对工资在2018年超过全国平均工资。30 岁以上各年龄组的单位工作时间相对工资呈现下降趋势,尤其是50 54岁和超过54岁两个年龄组的下降幅度最为明显,2 0 1 8 年均低于全国平均工资。最后,从教育维度来看,文盲或半文盲以

43、及小学学历劳动者的工作时间比重大幅度下降,初中及以上各级学历劳动者的工作时间比重大幅度上升。比较各级学历的单位工作时间相对工资发现,高教育学历者的相对工资始终高于低学历者,这表明了高学历的工资溢价性,即“高学历高回报”。2023年1 0 月统计研究10表3性别、年龄和教育维度工作时间结构及相对工资比重(%)相对工资(全国平均工资=1 0 0)维度1978年1990年2000年2010年2018年1978年1990年2000年2010年2018年男性57.956.656.956.556.0115.1109.9109.5118.193.3性别女性42.143.443.143.544.079.287

44、.187.576.5108.6151919.213.16.13.11.531.841.157.648.666.8202413.218.210.610.97.381.660.684.367.791.7252916.915.715.211.116.187.484.4109.3136.1116.4年龄组303923.124.931.826.125.2124.7116.4102.581.8109.8404915.415.120.828.129.2152.6147.8118.6121.9102.050545.45.36.57.310.8142.9136.098.491.793.654+6.87.89.0

45、13.510.0122.0152.080.7102.361.1文盲或半文盲29.215.47.02.82.349.493.973.845.957.8小学35.937.329.518.115.782.872.970.475.563.4学历初中24.633.242.750.643.1135.2105.878.573.177.2高中9.411.914.815.118.9211.8152.8164.7107.8106.6高等教育0.92.16.013.320.0308.2233.4268.7238.4176.3(二)劳动投入与质量表4列出了各行业劳动投入增长率。整体而言,我国劳动投入在1 9 7 8

46、2 0 1 8 年的年均增长率为3.45%,但是自2 0 0 8 年以来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从行业角度来看,农业劳动投入在整个时期为负增长,与之相对的是,非农行业劳动投入均较快增长,尤其是服务业,其中金融业、房地产业和商务服务业的年均增长率接近或超过1 0%。整个时期,服务业整体的劳动投入增长率高于工业,分别为7.12%和3.32%。这表明,大量劳动力由农业流入非农行业,尤其是服务业。分时期来看,农业劳动投入增长率在各时期一直下降,伴随工业部门劳动投入增长率的下降,使得我国整体劳动投入增长率在1 9 9 2 2 0 0 1 年和2 0 0 8 2 0 1 1 年相比于前一时期出现了下降。2 0

47、 1 2 2 0 1 8 年,几乎所有行业的劳动投入增长率相比前一时期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工业整体的劳动投入增长率在此期间转入负增长,导致我国整体劳动投入增长率相比前一时期出现大幅下降。表5给出了各行业劳动质量的变动情况。1 9 7 8 2 0 1 8 年间,我国整体劳动质量的年均变化率为2.14%,且各行业劳动质量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服务业劳动质量的提升更为明显。结合表4中的劳动投入增长率可知,整个时期,整体劳动质量改善对我国劳动投入增长的贡献度为6 2%,且贡献度在各时期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由1 9 7 8 1 9 9 1 年的33%上升至2 0 0 2 2 0 0 7 年的6 0%,2

48、0 0 8 2 0 1 1 年和2012一2 0 1 8 年更是超过1 0 0%。各行业的劳动质量改善对其劳动投入也起到一定促进作用,甚至在个别时期超过劳动投入增长率,比如1 9 7 8 2 0 1 8 年农业和非金属矿采掘业的劳动质量改善超过其劳动投入增长率。可以说,劳动质量改善已成为我国劳动投入增长的重要来源,忽视劳动质量改善,势必会严重低估实际的我国劳动投入。分时期来看,我国整体劳动质量自1 9 7 8 年以来不断上升,改善幅度于2 0 0 8 2 0 1 1 年间达到峰值,在2 0 1 2 2 0 1 8 年间降至1.49%。各行业在各时期也取得了不同程度的劳动质量改善。然而,2 0

49、0 2 2 0 0 7年间,一半左右的工业部门劳动质量出现下降,这或许是因为我国于2 0 0 1 年底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内市场逐步向世界打开,大量外资涌入我国市场,加之当时国内劳动力供给价格不高,促进劳动质量改善对劳动投入增长的贡献度等于劳动质量变化率除以劳动投入增长率。第40 卷第1 0 期11李展:基于行业层面的我国劳动质量分析了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行业大幅扩张。然而,大量雇佣劳动者主要是低技能劳动者,并不利于劳动质量的提升。所有行业的劳动质量在2 0 0 8 2 0 1 1 年间均出现大幅改善,这主要是因为2 0 0 8 年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破产倒闭,促使留存企业雇

50、佣高技能劳动者逐渐替代低技能劳动者以提高自身实力。同时,从破产倒闭企业流出的大量劳动者又给了留存企业更多的选择空间,加快了劳动者间的替代进程。但2 0 1 2 年以来,我国经济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以往依赖于政策刺激实现增长所带来的负面效果也逐渐显现,如过度能源消耗、产能过剩、环境污染等。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导致各行业大幅削减劳动投入,减缓了高技能劳动者对低技能劳动者的替代进程。因此,20122018年间,大部分行业的劳动质量改善出现放缓趋势。表4行业劳动投入年均增长率(%)行业19781991年19922001年20022007年20082011年20122018年19782018年全国4.773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