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基于乡村振兴视角的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356720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5.2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乡村振兴视角的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基于乡村振兴视角的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基于乡村振兴视角的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全球化2 0 2 3年第5期基于乡村振兴视角的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张瑾童刘子禹李莉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研究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模式和路径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乡村特色产业近十年来的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特色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加快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稳步发展,乡村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渐成趋势。本文构建了乡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体系框架,通过广泛调研,梳理国内取得良好成效的特色产业发展实践经验,并从推动乡村特色产业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健全特色产业供应链金融体系、加强乡村特色

2、产业人才链建设和创新互利共赢的收益联结机制等方面,提出乡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关键词:乡村振兴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作者简介:张瑾,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子禹,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李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营商环境发展促进中心战略规划处副处长。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乡村振兴是应对全球化挑战和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压舱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看,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看,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构建新发展格局,把战略基点放在

3、扩大内需上,农村有巨大空间,可以大有作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依托乡村独有的自然、人文资源与优势要素推动乡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路径。一、乡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一)乡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应对全球化挑战的重要抓手当前,国际形势严峻复杂,全球滞胀、粮食危机、地缘冲突等不确定性增大,我国发展处于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拓展现代化发展空间,农业农村是大有可为的105基于乡村振兴视角的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研

4、究广阔天地。五亿农民整体迈人现代化,会释放巨大的创造动能和消费潜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畅通工农城乡循环,是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增强我国经济韧性和战略纵深的重要方面。通过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带动中低收人群体致富,缩小城乡差距,提高消费水平,促进中国经济发展。通过“三变”改革,财政将补贴资金转成农民持有村集体企业的股权,村集体经济守住粮食安全底线的基础上,发展当地特色产业,农民工资收入、分红收入和股权收入显著提高,可以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有效应对全球化挑战的重要抓手。(二)乡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引擎党的十八大以来

5、,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三农”工作成就巨大、举世公认。受制于人均资源不足、底子薄、历史欠账较多等原因,仍需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体现在技术装备提升和组织方式创新,体现在构建完备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发展乡村特色产业,能够充分挖掘乡村的特色资源,促进乡村生态价值实现,推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延长乡村产业链条,丰富产业形态,助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三)乡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是践行“两山”理论的重要举措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两山”理论阐明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支撑和转化的内在逻辑,要以生

6、态产业化与产业生态化为路径,将绿水青山的环境优势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现实生产力。乡村的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态资源和乡村文化资源,是需要被合理开发和利用的重要要素。必须立足特色资源烹赋和比较优势,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因地制宜拓展乡村生态功能,挖掘出生态产品价值转换的有效方式,让乡村的绿水青山释放经济价值,实现农业生产、农村建设、乡村生活生态良性循环,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模式。(四)乡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我国发展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为了更好平衡城乡关系、工农关系。依托兴旺发达的产业,乡村才能聚集更多的

7、人才、资金、创新等资源要素,才能在绿水青山中发掘更多价值,构建出城乡产业优势互补和市场有效对接的乡村发展新通道。乡村特色产业以乡村“土特产”为特色产品,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打造出广大消费者认可、形成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把特色农产品增值收益更多留在乡村,让更多人才聚在乡村、留在乡村,更好形成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乡村振兴新局面。(五)乡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战获得全面胜利,标志着我们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拓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解决发展不平衡

8、不充分问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仍任重道远。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依托特色种养和深加工、生态旅游、民俗文化、休闲观光等特色资源盘活农村资产,把产业链价值链增值环节的收益更多留在乡村、留给农民,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让农民挑上“金扁担”,使农民腰包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红火。“三变”改革指的是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106全球化2 0 2 3年第5期二、乡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一)乡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概念内涵乡村特色产业的内涵丰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地推动产业振兴,要把“土特产”这三个字琢磨透。“土”讲得是基于一方水土,开发乡土资源。要善于分析新的市场环境、新的技术条件,用

9、好新的营销手段,打开视野用好当地资源,注重开发农业产业新功能、农村生态新价值,如发展生态旅游、民俗文化、休闲观光等。“特”讲的是突出地域特点,体现当地风情。要跳出本地看本地,打造为消费者所认可、能形成竞争优势的特色,如因地制宜打造苹果村、木耳乡、黄花镇等。“产”讲的是真正建成产业、形成集群。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 0 2 0 一2 0 2 5年)中指出,乡村特色产业是乡村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域特征鲜明、乡土气息浓厚的小众类、多样性的乡村产业,涵盖特色种养、特色食品、特色手工业和特色文化等,发展潜力巨大。肖卫东(2 0 2 3)认为,乡村特色产业是指依托县域内的传统种养业、丰富物种资源、美

10、丽田园风光、独特绿水青山、独有乡土文化和多样气候类型等,以农民为主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所发展形成的,彰显鲜明地域特色、体现浓厚乡土气息、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推动城乡共同富裕的乡村产业。王艺明(2 0 2 2)将各地以农村独特资源烹赋和历史文化为基础、突出区域竞争力和独特优势的产业界定为乡村优势特色产业。学者通常将各地以乡村独特资源赋、生态环境优势、地理区位优势和历史文化等要素为基础,形成的产业链长、附加值高、产品辨识度高、形态丰富且能带动区域发展的产业,界定为乡村特色产业(全志辉等,2 0 2 2;高崇敏等,2 0 2 2)。结合文献研究及调查研究,本文认为,乡村

11、特色产业是乡村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依托乡村独特生态资源要素,具有鲜明地域特征、体现浓厚乡土文化,以农民为主体、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所形成的乡村产业,涵盖特色种植、特色养殖、特色主粮、特色食品、特色手工业和特色文化等业态。乡村特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是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始终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内在统一来把握和推动发展,是依托独特的乡村优势条件,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实现特色产品产供销一体化,可以有效促进农民增收,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共同富裕的现代乡村特色产业的发展,是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二)乡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特征乡村

12、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特色鲜明性、产品优质性、市场导向性、业态丰富性和收益共享性五个特征。第一,特色鲜明性。乡村特色产业是立足于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环境优势和技术优势,根据市场需求和社会需求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特色的产业,具有突出的乡村独有的特征,具有很高的产品辨识度,必须是结合当地的资源做出的特色产品,是乡村独特的生态价值的充分实现。第二,产品优质性。特色产业的产品是高品质和高附加值的,特定的生长环境、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以及高素质的劳动者和管理者造就了高品质的特色产品。第三,市场导向性。乡村特色产业要供给满足市场和社会需求的产物,在消费市场的引导下发展,当市场提供的经济效益能够增加农民和相关经

13、营者的收入,且收益回报率较高时,乡村特色产业才会可持续发展,达到产业化。第四,业态丰富性。包含特色种养业、特色食品加工业、特色手工业和以科普教育、乡村康养、创意农业等为代表的新兴业态。农业农村部:关于印发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 0 2 0 2 0 2 5年)的通知(农产发【2 0 2 0】4号),中央人民政府网,2020年7 月17 日,http:/w w w.g o v.c n/z h e n g c e/z h e n g c e k u/2 0 2 0-0 7/17/c o n t e n t _ 552 7 7 2 0.h t m。107.基于乡村振兴视角的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第五

14、,收益共享性。乡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必须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发展成果不断转化为生活品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通过联农惠农机制实现共同富裕。(三)乡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原则第一,市场主导、政府引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遵循市场发展规律,坚持以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企业为主体建设生产基地、仓储基地、市场网络和加工体系。加强宏观调控与组织协调,发挥政府规划引导、政策支持、市场监管、法治保障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创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充分调动经营主体的积极性,建

15、立上下联动、部门协作、高效有力的工作推进机制。第二,科技引领、标准先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强化科技研发和技术改造、支持企业人才引进和培育,推动乡村特色产业产品技术创新、管理服务创新、业态模式创新。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通过校地合作、产学研结合提高支撑乡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科技水平。加强种子种苗提纯复壮,增加单位面积产量,提高质量和效益,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合理化、安全化利用水资源,完善配套水肥一体化的节水设施,推行高效用水模式。把完善标准体系和检测体系作为提高乡村特色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手段。第三,质量优先、绿色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16、,必须更好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始终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大力增强质量意识,视质量为生命,以高质量为追求,在质量保障的前提下,扩大生产规模。在“两山”理论指导下的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应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道路,严格控制和鼓励减少农药使用,保护产地环境,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构建绿色生产、绿色加工体系,把保护生态环境与提高产品品质有机结合。第四,集约经营、融合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乡村特色产业全链条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统筹乡村的土地资

17、源,按照特色农产品生长的气候条件,合理规划种养基地,对优势产区的农资、农机等进行集约化统筹管理,降本增效,提高生产规范化、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水平,提升产业发展核心竞争力。第五,部门协同、一体推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深入转变发展方式,以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质量变革,加快形成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加强顶层规划设计,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稳步推进,强化乡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土地、资金、科技、人才等方面的政策保障支撑,出台有竞争力的产业扶持政策。坚持部委支持、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上下联动、部门协作机制。强化政府责任,形成多部门齐抓共管发展局面。推动生产

18、、加工、流通、品牌建设一体化发展,加快形成产业集群,以产业集群带动产业快速发展,聚集多方资源形成推动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合力。三、乡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成效2012一2 0 2 2 年的十年来,各级部门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明确主攻方向,加强指导、加大投人,全力推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第一,我国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成效显著。各地通过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特”“一县一业”,108全球化2 0 2 3年第5期把不少小产业、“土特产”培育成为当地农民的支柱产业。越来越多带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走向市场,丰富了人们餐桌上的食物品种。多个品种的道地药材进人药厂和医院,因其品质

19、佳、疗效确切可靠,能更好地改善公众的健康水平,成为带动乡村发展的“金字招牌”。第二,特色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加快发展。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推动农产品加工重心向县城、中心镇和物流节点下沉,加快完善农产品物流骨干网络和冷链物流体系。累计建成15.6 万座初加工设施、5万多个产地冷藏保鲜设施。第三,乡村休闲旅游业稳步发展。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建设了一批休闲农业精品景点,推介了10 0 0 多条精品休闲旅游线路,全国休闲农庄、观光农园、农家乐等达到30 多万家,年营业收入超过7 0 0 0 亿元。第四,乡村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各类涉

20、农电商超过3万家,农村网络零售额2 万多亿元,农产品网络零售额42 0 0多亿元。积极发展乡村新型服务业,让农村生产生活更加便利。依托乡村特色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鲜明的乡土产业,创响了一批乡字号、土字号品牌。第五,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渐成趋势。大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跨界配置农业和现代产业要素,累计创建140 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2 5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130 0 多个农业产业强镇、36 0 0 多个“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打造了一批乡土特色鲜明、主导产业突出、质量效益较高的乡村特色产业发展高地。四、乡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乡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构建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经营

21、管理体系,优质种子种苗供给,规范化科学化生态种养,金融和人才支持,科技和装备支撑,数字化管理,优质优价的市场体系和利益共享机制等方面构成的综合系统支持。(一)构建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经营管理体系通过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把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才资源聚合到乡村特色产业链上。龙头企业与地方政府投资平台、村集体联合发起特色产业发展基金,成立产业化联合体,联合体整合与特色产业相关的专业化科研院所、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建立“公司+基地+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运行模式和“七统一分”管理模式,形成“生态循环、种植规范、管理科学、数字支撑、金融赋能、创新驱动”的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经营

22、管理体系。以特色产品全产业链数字化管理云平台为工具,结合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和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等标准规范,链接控制和统筹管理整个产业,确保特色产品从原产地、种子种苗、加工包装、仓储物流和国际国内市场销售等环节均在质量控制体系中运行,从源头起全过程保真控制,实现原产地与消费市场的无缝对接。形成上连市场、下连农户的一体化新型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整合全产业链经营主体资源,抱团发展,充分发挥政府奖补政策引导作用,创新供应链金融和保险,建设现代化仓储物流体系,引人第三方质控体系和第三方线上交易中心,实现产品价值“可检测、可追溯、看得见、算得清”。实现优质优价,完善联农惠农利益联结机制,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促进

23、共同富裕。(二)推动乡村特色产业创新链产业链融合1实施乡村特色产业种业振兴行动一是加强种质资源保护。支持产学研深度合作开展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和评价。建立原产地种“七统一分”是指: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生产资料、统一品牌、统一加工、统一包装、统一销售、分户种植。109基于乡村振兴视角的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质资源保护区,支持建设种质资源库、种质资源圃,开展种质资源收集评价。进行标准化种植/养殖试验研究,建立完善种质资源的长期储备机制和保护种质资源的原生性、多样性,为生产提供基源准确、生产规范、种性优良的种子。二是加快新品种选育繁育。提升育繁推一体化水平,支持开展新品种资源利用、育种创新工作,

24、加快新品种选育和认定。加强与海南三亚南繁基地、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科研团队的合作,提升种子种苗扩繁生产能力,大力支持品种提纯复壮,扩大良种繁育和展示示范。鼓励、支持、引导龙头企业参与新品种选育繁育工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比如张家港的青蒿产业,从育种、种植、提取、合成到制剂,围绕青蒿全产业链上的每一个环节都做了创新研究。选育出的全国首个青蒿新品种“科蒿1号”和“科蒿2 号”,将青蒿素从干叶含量1%1.2%提高到2%以上,已通过河南省中药材新品种鉴定,在湖南、广西、河南与甘肃等地建立2.5万亩以上青蒿标准化种植基地,带动周边1.2 万农户脱贫致富,成功打破了青蒿素衍生物、制剂

25、的外企垄断现象,产品实现国际化。乡村特色(种植/养殖)产业经营管理体系土地整体流转返租测土配方企高校科研、投入品服务商、本地化技术团队标准化种植/养殖管理方案输出女土地流转金入股并纳入种植/养殖成本核算2强化乡村特色产业科技和装备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农业强国,利器在科技,关键靠改革。必须协同推进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塑造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实现量的突破和质的跃升。第一,加强特色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以特色产业急需为导向,聚焦底盘技术、核心种源、关键农机装备、合成药物、耕地质量、农业节水等领域,整合各级各类优势科研资源,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提高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对特色产业

26、的支持力度,加强成果转化考核,构建梯次分明、分工协作、适度竞争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第二,攻克特色产业农机装备研发制造瓶颈。在丘陵山地中小型农机、特色农作物专用机械、特产养殖专用设备上寻求突破。坚持人机地协调发展的路径,满足轻便化、小型化、多功能、易操作、适应性强、价格适中的需要。将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的战略落实到项目化清单化中,落实到国家支持丘陵山地农业机械化的具体工作中。第三,加强农技推广工作。农业科技工作要突出应用导向,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要稳定队伍、提升素质,强化公益性服务功能。鼓励发展各类社会化农业科技服务组织,创新市场化农技推广模式,打通科技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农业投入品投入品定制投入

27、品集采成本降低投入品集供服务优化全程技术服务投入品费用纳入种植/养殖成本核算成本标准化核算图1乡村特色(种植/养殖)经营管理体系种植/养殖管理农户农事操作田间物联网设备留痕纪录基地管理员现场核查、监督记录核定种植/养殖农户人工费用、基地管理员管理费用和物联网硬件费用纳入种植/养殖成本核算全程数字化管理文标准化种植/养殖方案数字化数字化档案企种植/养殖基地水土等检测报告产品检测报告水、主、产品检测费和数字化平台运营管理费纳入种植/养殖管理成本核算线上线下销售供应链金融和保险金融和保险相辅相成金融服务农资投入品贷款集中劳务用工贷款仓单质押贷款种植/养殖保险价格指数保险保险服务利益联结机制:110全

28、球化2 0 2 3年第5期3发展生态农业减少化肥农药使用出台鼓励发展生态农业的支持政策,通过生态链打破动物和农作物中害虫、疾病、寄生虫的循环,从源头上减少农药化肥使用,使禽畜粪便资源化、无害化与减量化,提高营养物质在生态系统中的保留效率,保护了环境,提升产品的品质,促进农民增收,真正体现生态科技带来利益的农业生产。继续通过生态补偿、绿色补贴政策、项目基金扶持、减税免税、贴息、政府补助等多种方式,支持生态农业的发展。比如,2 0 18 年,福建农林大学科学家作为“武夷山市科技特派员服务团队”,到武夷山开展优质高效生态茶园试验,在燕子套种大豆和油菜花,茶和大豆共生共赢,既提高了大豆的结荚率,大豆根

29、系产生的根瘤菌又通过固氮作用来增加土壤氮肥营养。原先爱啃茶树叶片的金龟子、小绿叶蚕、蚜虫等都“迁徙”到大豆叶子上,因为大豆叶子更“美味”,成为虫子的“口粮”。油菜花作为绿肥就地掩埋可以改良土壤,形成“有机肥+绿肥”种植模式。实施“生态调控+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做到不用化肥农药,在提高茶叶品质和产量的同时,价格比之前高近30%。截至2021年底,武夷山建成8.4万亩生态茶园,全市116 0 1户茶农每家年均减少化肥使用量6 吨,优化茶园及周边水质、空气等生态环境,减少碳排放,提升固碳能力。(三)健全特色产业供应链金融体系建立和完善农村金融机构风险分担及信息共享机制,降低农村金融的风险和成本,为

30、特色产业正常运行和乡村振兴机制提供强有力的资本支持。完善农业期货、保险、信贷、担保等金融服务体系,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创新供应链金融和保险,供应链金融产品包括农资投入品供应贷款、采收期集中用工劳务费贷款、存货质押、仓单质押和订单融资等,保险产品包括种植保险、区间价格指数保险等。建设供应链金融云平台,基于数字平台上真实有效的生产、交易和管理信息,种植农户、农资供应商、种植企业、仓储企业、贸易企业、劳务公司、银行、保险公司、质检机构等供应链经营主体形成完整的金融保险业务闭环。所有数据向金融机构开放,银行可了解所有资金的流向,做到专款专用,降低监督成本和贷款风险;保险公司可通过传感器、摄像头等终端

31、数据快速理赔,降低了成本。比如,福建宁德是“中国大黄鱼之乡”。以往,住在海上的养殖户买饵料、办事情极为不便,缺乏有效抵押物导致贷款难。近两年,福建农商行打造的“智慧蓝海大黄鱼数据平台”,人驻平台的大黄鱼养殖户,从购苗、购饵料到产品交易、资金支付和贷款申请等,都在平台上完成。借助平台上相关交易活动等产生的信息数据流,可辅助进行全产业链经营户的贷款产品匹配、跟踪服务和贷后风险管理等,为金融服务提供了便利。(四)加强乡村特色产业人才链建设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本土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用乡村广阔天地的特色产业发展机遇吸引人,用乡村田园宜居的优美环境留住人。支持举办全国农村创新创业项目创意大赛等赛事,集

32、中展示中国新农人双创成果。要着力培养一批乡村人才,全面提升农民素质素养,育好用好乡土人才。引进一批人才,有序引导大学毕业生到乡、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企业家人乡,创造机会、畅通渠道、营造环境,帮助解决职业发展、社会保障等后顾之忧,让其留得下、能创业。通过多方面努力,着力打造一支沉得下、留得住、能管用的乡村人才队伍。鼓励市民下乡与农民联合创业,构建新农人和新村民需要的政策激励,通过社会广泛参与,撬动外部力量与资源进人乡村,以更多的创意和创新运营激活“沉淀”资产,促进生态资源价值实现。比如,2 0 2 2 年以来,福建宁德屏南县探索实践乡村振兴特聘指导员用才机制,配套制定激励乡村振兴特聘指导员十条

33、措施,向社会招聘,广聚服务乡村英才。根据人才自身优势和乡村发展需求,以“一对一”“一对多”与“多对一”相结合方式,为:111基于乡村振兴视角的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指导员精准对接项目7 1个。6 1名乡村振兴特聘指导员活跃在屏南田间地头、农庄果园。引人从事自媒体与民宿经营的乡村振兴特聘指导员后,打造黄酒文化技艺体验馆、展示馆、漫画墙等功能体验区,对全村黄酒文化旅游资源、传统产业资源进行整体策划、开发及市场运营,结合“围炉煮酒”体验打造精品旅游路线,2 0 2 2 年共接待游客近4万人,旅游综合收人超6 0 0 万元。四坪村探索村集体和村民以公共资源人股的方式获取租金收益,推进“三变”改革试点工

34、作。构建起“文创+农创+星创”的业态布局,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 0 2 0 年的10.6 6 万元增加到2 0 2 2 年的51.34万元。(五)深化标准体系和检测体系建设制定田间生产管理、病虫草害防治、全程机械化、产地加工仓储技术、质量检验技术等标准化操作规程,规范关键环节生产技术标准。完善特色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加强检验检测机构人才队伍、设备、设施能力建设,加大样品检测力度,严格检测制度,鼓励第三方检测机构参与特色产品质量检测,完善乡村特色产品质量检测管理和评估体系。用专业的高标准检测筛选出优质的产品,这是优质优价的基础。比如,贵州是全国唯一兼具高海拔、低纬度、寡日照、多云雾、无污染的茶叶

35、产区,铜仁有14万亩优质生态茶园,统一实现欧盟标准管理,部分茶园通过欧盟、美国、日本三大有机认证,通过IS09001、IS0 2 2 0 0 0、FSSC2 2 0 0 0、H A CCP四大体系认证与AIB认证构建质量安全管理,联合国际权威检测机构Eurofins、SCS共建质管体系。高标准的抹茶制品通过50 0 多项欧盟农残检测标准,受到欧洲和美国等国际市场的认可。目前抹茶产品已经融人全球食品供应链,现在抹茶1000吨/年的产量已成为国内第一,全球第二的供应商,而且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带动贵州近10万茶农增收致富,茶农人均年收人40 316 元,实现了茶文化、茶科技、茶产业的融合。(六

36、)建设全产业链数字化管理体系建设全产业链数字化管理云平台与物联网体系的目的是溯源保真和成本透明,实现种植业养殖业全产业链生产端数据收集,包括生产基地水土检测、土地整理、种苗等级及来源、施肥、灌溉、除草、采收、产地初加工、质量检测、分级色选、仓储、深加工和流通交易等全流程操作留痕,并定额核算每一项操作所需的人、工、料费用。种植养殖生产全程所有的投入费用通过银行支付到对应产品和服务提供方,实现了生产全程质量追溯和种植成本透明化,有效补齐了种植养殖源头端质量管理信息缺失短板,解决了种植养殖基础成本核算难题,为实现全流程质量管理和优质优价提供了可能。比如,四川道地药材数字化管理云平台智慧种植试点示范建

37、设项目,标准化管理可减少种植农户农资投人30 0 元/亩,智能化设施设备减少劳动力投入2 0 0 元/亩。通过智慧种植溯源保真、道地药材产地认证实现“优质优价”,农户产出麦冬单价上浮5%以上。按照川麦冬亩均产值2 0 0 0 0 元计算,农户亩均增收10 0 0 元以上,综合效益增加150 0 元/亩,能够有效促进当地农户致富。2 0 2 3年,在医保联采提倡的保质、提级、稳供基础上,运用该系统的40 个大品种基地落地,已完成服务溯源数字化建设基地面积17 万亩。H A CCP表示:危害分析的临界控制点。确保食品在生产、加工、制造、准备和食用等过程中的安全,在危害识别、评价和控制方面是一种科学

38、、合理和系统的方法。A I B是美国一家全球性食品安全保护、教育及技术服务机构,其所制定的AIB统一检查标准被世界食品行业所认可。欧陆(Eurofins)集团创建于19 8 7 年,总部设在比利时布鲁塞尔,是全球领先的科学分析和检测机构,在食品、制药、环境和消费品行业为客户及政府机构提供全方位的测试认证服务。SG S是国际公认的检验、鉴定、测试和认证机构,总部位于瑞士日内瓦。:112:全球化2 0 2 3年第5期(七)创新合作共赢的收益联结机制龙头企业、村集体与农户形成产业共同体,把深加工产业留在县域,建立收益联结机制,调动农户种养的积极性,把特色产品增值收益留在农村、留给农民,让特色产业化收

39、益更多惠及小农户。深化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政府把投到乡村的设施性资产转换成股份转交给村集体,形成村集体的固定资产,打造生产、供销和公共服务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合作社,乡镇级联合社向管理服务公司转型,推动村集体经营向工商注册的公司转型,把国家多年来投到农村的资产激活,壮大集体经济。加快培育高水平、高质量、服务优的新型经营主体,创新结构稳固、相对均衡、动力充足的利益联结机制,构建多主体、全链条、网络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动实现共同富裕。比如,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是中国麦冬之乡,在生产组织方式、产后服务模式、收益分配机制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创新探索,以标准化订单种植基地建设

40、为基础,组建“龙头企业+村集体+合作社+家庭农场+小农户”的麦冬产业化联合体,通过农民承包地人股、返租、土地流转和就业等方式,将小农户融入生态农业产业链,促使企业与农民建立起稳定的合作共赢利益联结机制。采用订金、薪金、租金、酬金、奖金、红利等“五金两险一利”的联结方式(即订单农业有“订金”、基地就业有“薪金”、土地流转有“租金”、承包管理有“酬金”、增产分成有“奖金”,风险防范有“农业种植保险”和“农产品价格保险”,参股经营有“红利”),妥善处理好产业化联合体各成员间、广大农户间的利益分配关系,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探索创新“产业股东+产业工人”股份合作、“要素集聚+借鸡生蛋”等

41、收益联结模式,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参考文献:1.肖卫东:特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与行动路径,理论学刊,2 0 2 3年第1期。2.王艺明:乡村产业振兴的发力点和突破口,人民论坛,2 0 2 2 年第1期。3.全志辉、杨润峰、罗建章:乡村特色产业的嵌入式内源发展路径一一以四川省石棉县坪阳合作社黄果柑产业为例,农业经济问题,2 0 2 2 年第12 期。4.高崇敏、黄杰、许忠裕、林树恒、刘勇:广西乡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南方农业学报,2 0 2 2 年第8 期。5.张德海、金月、杨利鹏、陈超:乡村特色产业价值共创:瓶颈突破与能力跃迁一一基于本土龙头企业的双案例观察,中国农村

42、观察,2 0 2 2 年第4期。6.张天佐:乡村产业发展的思路和重点,中国乡村发现,2 0 2 1年第1期。7杨亚东、罗其友、伦闫琪、张晴、程长林:乡村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动力机制研究一一基于系统分析的视角,农业经济问题,2 0 2 0 年第12 期。8.杨志良、姜安印:小农户与乡村特色产业的包容性衔接及其路径研究,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 0 2 1年第2 期。9.李海央、朱明月、张林: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与乡村产业振兴耦合协调度研究,华东经济管理,2 0 2 3年第5期。10.张正平、董晶:金融科技赋能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机制与路径,农业经济问题,2 0 2 3年第4期。11余臻蔚:中国农村金融脆弱

43、性评价与预测,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 0 2 3年第3期。12.周莎丽:农村金融高质量服务乡村振兴路径研究,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 0 2 3年第3期。13袁成刚:“农险+”为特色农产品保“稼”护航,中国农村金融,2 0 2 2 年第8 期。责任编辑:谷岳113全球化2 0 2 3 年第5 期Building a high-quality agricultural power construction and even a strong agricultural province construction index system has becomean important practical

44、 question that needs to be answered urgently,and it is also a basic requirement for promoting the high-quality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power.To build an index syste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n agricultural power or even an strongagricultural province with high quality,it is necessary to adhere to

45、 the goal-oriented,demand-oriented and problem-oriented,andscientifically distinguish the identification,description,evaluation,prediction and monitoring of the indicator system according tothe different functions of the indicator system.It is necessary to pay attention to giving play to the positiv

46、e role of the index system,but it is also necessary to prevent one-sided obsession,worship,and attachment to the index system,and prevent the process ofbuilding an agricultural power from being reduced to the process of“correcting the practice of building an agricultural powermainly based on the res

47、ults of the index assessment.At present,the index system for building an agricultural power and a strongagricultural province should be based on 2035 or before,and the longer-term goal should be coarse rather than detailed.Theselection of specific evaluation indicator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n agr

48、icultural power should be based on national conditions andagricultural conditions,focusing on prominent problems and sensitive factors affec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 s agriculturalpower,and put forward opinions on the setting of some specific indicators.(11)Research on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49、of characteristic industries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ruralrevitalizationZhang Jin,Liu Ziyu,Li LiThe report of the 20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proposed to comprehensively promote rural revitalization,develop ruralcharacteristic industries,and broaden the channels for farmers to increase income and

50、 become prosperous.Implementing the spiritof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s important instructions and studying the development mode and path of rural characteristicindustries have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comprehensively promoting rural revitalization.The developmentof ru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