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保障民生2022年第18期总第591期2022年第18期总第591期一、引言2022 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提出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工作。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现有乡村人口 5.1 亿,这意味着要实现乡村振兴总体目标,必须坚持以农村人力资本开发为基础,同时亟须一支强大的服务于农村地区现代化高素质人才队伍。1而现代城市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农村高素质农民培育对策研究以贵州省L县为例娄坤坤摘要: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探讨高素质农民培育路径和实践模式对于实现乡村地区人才振兴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结合贵州省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试点县L县的发展现状,
2、探讨高素质农民培育的实践发展路径,针对培育体系、培育内容、培育成效和师资力量4个方面发展中所面临的困境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以此来推进高素质农民群体的成长和发展,助力实现乡村地区人才振兴。关键词:乡村振兴;高素质农民;优化路径DOI:10.16653/ki.32-1034/f.2022.018.007-41保障民生2022年第18期总第591期2022年第18期总第591期高学历人才和劳动力加入,致使乡村地区建设和发展面临着人才缺乏困境。2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 强调:“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造就更多乡土人才。”二、文献综述在“互联网+农业”高效发展的今天,农业正
3、在迈进 4.0 时代,而我国作为农业大国,有高达 2.07亿的农户家庭承包着土地3,继而大量以小农经济为主的传统农民亟须转变成紧跟时代需求的高素质农民4。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当前有关高素质农民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宏观政策、培育主体、培育路径3个方面。在宏观政策方面,众多学者通过对 20042021 年中央一号文件和有关高素质农民培育的一系列相关政策进行量化研究,总结出高素质农民培育发展的变迁历程,分析每个阶段相关政策文件的聚焦点、制度逻辑和价值取向,并从政策支持、倡导、探索、促进、引导 5 个方面对未来我国农民培育政策进行了展望。5-7在培育主体方面,不少学者对培育机构和职业院校在高素质农民培育过程
4、中的培育模式和经验启示进行研究。张杰等研究发现,当前高职院校培育过程中存在教师结构质量与实践能力较差、课程安排脱离生产实践和涉农专业建设不足等诸多困境。8此外,部分学者对农民田间学校模式的概念特点、发展对策和发展路径进行了探讨和推广,助力 农 村 地 区 高 素 质 农 民 培 育 工 作 快 速发展。9在培育路径方面,许浩研究国外通过远程教育对农民主体培育的长期发展经验和国内广播电视大学的具体实践,发现远程教育在农民培育过程中是一种有效举措。10温涛在远程教育的理论基础上,提出现阶段高素质农民培育的路径应该多元化、多角度和多层次并举,打造线上学习和线下教授相结合的学习平台。苏州在高素质农民队
5、伍培育的实践过程中,探索出先行科学制定培育规划,对高质量培育对象进行定向多元协同委托培养,通过多方主体和政策落实保障和满足其终身教育的要求,以此持续提高培育对象综合素质的现实路径。11综上所述,当前学者对于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国家层面宏观政策、高职院校培育主体个案及培育路径等方面,对于基层组织开展培育实践的研究较少。因此,研究贵州省 L县在高素质农民培育中的经验做法,为基层高素质农民培育提供可复制的实践路径,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三、贵州省L县高素质农民培育现状贵州省以乡村振兴战略和现代农业发展人才需求为目标,依托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紧紧围绕本地 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需要
6、,大力组织开展各项目多层次的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2021 年全省共培育高素质农民22018 人,培 育 满 意 度 达 99.7%,参 评 率 达-42保障民生2022年第18期总第591期2022年第18期总第591期95.1%。12L 县作为贵州省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试点县之一,其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育体系主要由县农业农村局负责组织管理,县农广校具体负责推广落实。在 2021 年高素质农民培育中,L 县以招投标选取培育学校Y 职业技能培育学校,该校师资库由贵州省高校老师、农科院工作人员以及本地乡土专家组成,目前入库师资超过 30 人,主要负责各个阶段的授课和后续跟踪服务。L 县农业农村局主要以第
7、三方监管的方式进行管理。一是认真审核学员身份是否符合培育要求;二是认真审核课程安排是否合理,是否结合当地产业发展和农民需求;三是认真审核授课教师资质和实践经验,对入库师资实行考核评价和动态管理,严格执行“开班申请制度”和“三堂课制度”,强化培育质量管控和项目监管,提高培育质量。调研数据表明,2021 年 L县共开展了 14 期培育,参培农民人数为 666 人。其中经营管理型开展培育 2 期 73 人;专业生产型和技能服务型开展培育12 期 593 人(专业生产型开展 8期培育共 396 人、技能服务型开展4期培育共197人)。四、贵州省 L 县高素质农民培育发展路径L 县在近 3 年的高素质农
8、民培育工作中不断探索,在农民培育方面建立基地夯实了基础,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L 县高素质农民培育发展路径详见图1。1.培育体系(1)培育未动,调研先行2019 年,我国提出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项目,一方面赋能广大农民主体内生式“造血”功能;另一方面以培育高素质农民队伍为抓手推动人才振兴,争取早日实现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为了保证 L 县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的质量和成效,在每一年的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开班前,县农业农村局先下发 关于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摸底调查的函,并实地走访当地村干部、合作社、种植养殖户,掌握各村农业产业发展需求和本地农民的培育需求,在调研基础上形成农民培育需求
9、报告,报图1L县高素质农民培育发展路径-43保障民生2022年第18期总第591期2022年第18期总第591期请上级审核批准。(2)因地制宜,有的放矢L 县农业农村局在前期培育需求摸底的基础上做好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顶层设计,结合省下发的文件精神和当地实际培育需求制定 L县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培育对象、培育内容、培育任务、培育计划及相关补助标准,通过招投标来确定中标的培育任务执行单位,由县农业农村局负责组织监管,保质保量完成每年的培育计划。(3)后续跟踪,提质增效高素质农民培育作为一项长期性工作,对其进行后续跟踪服务是培育环节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当前 L 县在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的跟踪
10、服务主要由授课老师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培育农民的生产实践进行指导;对缺乏创业资金且具有实干精神的学员,可以按程序申请高素质农民专项信贷服务资金进行专项扶持;通过农民教育培育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参训学员进行动态管理和学员评价,学员培育后也可对授课教师进行评价打分,并以此作为授课教师培育绩效依据之一。2.培育内容打造“生产+加工+销售”闭环培育。一是生产环节,与脱贫攻坚时期大力主抓特色农业产业不同,L 县农业农村局在生产环节兼顾特色产业和粮食安全的发展需要,从“藏粮于技”角度出发,培育内容不仅包括当地主导产业“三种三养”(三种:蓝莓、红心薯、茶叶;三养:生态鸡、中华蜂、生猪),还增设大豆玉米带
11、状复合种植、优质水稻、油菜等主要粮食生产栽培技术培育,包含施肥、秸秆综合利用、病虫害防治等一系列技能的学习指导。二是加工方面,培育期间带领学员参观学习现代农产品加工场所,让学员们感受现代科技的同时拓宽经营理念,学习并增强自身的经营管理技能。三是销售方面,随着农村互联网的推广普及,传统的销售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供销需求,为了扩大高素质农民的销售半径,L 县针对部分学员开设了互联网销售培育,以此来提高培育学员的综合素质,提升高素质农民群体的经济收入。3.培育对象在培育对象方面,L 县农业农村局在每一期经营管理班、专业生产班和技能服务班开班前会提前向各乡镇(街道)下发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通知,根据各乡
12、镇(街道)推荐学员的人数情况,联合项目实施单位进行座谈调研,确定各培育专业班的具体人选。除参加高素质农民培育的农民主体外,L县培育对象还纳入了全县的农机干部。为了把生产技术更好地传授下去,L 县农业农村局对全县所有乡镇的农机干部进行技术培育以后,采取由局里副科级以上的领导负责包乡镇包片区的形式对培育学员进行技术指导,以乡镇农机干部为抓手来提升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成效。4.师资力量L 县在近几年的探索中逐渐形成了“高校教授+乡土专家+农机干部+优秀学员”的师资队伍。高校教授主要由来自贵州大学、贵州-44保障民生2022年第18期总第591期2022年第18期总第591期财经大学、安顺学院和农科院的
13、教研人员组成,覆盖了动物科学、农学和乡村旅游等多个专业领域,负责讲授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乡土专家是指生活或工作在本地及周边长期从事农业生产一线的,技能强、带动广、认可度高,为当地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作出突出贡献的技术骨干或行家里手,包括涉农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农业经营主体中具有专业技术才能的体制外人员。L县170余名农机干部在经历集中培育之后,以包片区负责制的方式成为高素质农民学员田间地头的实践指导老师,与高校教师形成了一种“理论+实践”指导的互补跟踪服务模式。除此之外,L 县农业农村局还会在学员中遴选产业发展好、经营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和致富带头效应好的优秀学员作为“专业生产型”和“
14、技能服务型”培育实践辅导教师。对优秀学员实行聘教,既是对其培育成效的一种认可和激励,又为高素质农民培育师资队伍注入了新生力量,从具体的实践案例来看,这种薪火相传的师资发展模式效果较好,解决了师资队伍不足,尤其是优秀实践指导老师不足的大问题。五、贵州省L县高素质农民培育困境1.培育时间紧迫、遴选学员困难根据农业农村部安排部署,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要求分类、分季、分期开展培育,即县级农业农村部门重点抓好各类技术技能培育和产业带头人培育、根据农业生产季节合理设置培育时长、按农时分段开展培育。但在 L县的具体实践中,整个培育过程略显沉冗繁杂,逐级出台高素质农民培育方案,通过招投标和进行一些准备工作后,开
15、展组织培育工作的时间较紧。尽管许多合作社负责人和种植大户参训积极性强烈,但受限于完全脱产参加连续 12 天培训的时长要求,不少最需要培育的农户望而却步,增加遴选学员的困难程度。2.培育中缺乏实操性训练L 县目前高素质农民培育有 10 余家实训基地,教学内容各不相同。草莓园主要培训学习无土栽培及草莓育苗、休闲农业相关知识;电子商务公司主要培训学习互联网销售知识;茶叶基地主要培训学习茶叶种养护管理相关知识等。但是由于受到作物的农时限制,基地田间教学主要以老师讲解和参观学习为主,授课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学员的实践操作也得不到保证。3.培育成效有待提升在 L 县高素质农民培育专业生产型和技能服务型学员
16、课堂上,高校和科研院所专家的理论授课有时与农民学员文化水平、吸收理解消化能力不相匹配,学员在课堂上收效甚微。为了让学员享受到互联网快速发展带来的时代红利,扩大当地农副产品交易半径,L 县农业农村局在高素质农民培育中特地开设了互联网销售课程,但是同样由于参培农民文化素质较低、年龄偏大、记忆理解能力较弱、网络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因素,导致互联网销售推广效果不佳。-45保障民生2022年第18期总第591期2022年第18期总第591期4.跟踪服务亟待加强目前 L 县后续跟踪服务以电话指导和实地回访的方式进行,根据学员反馈情况去解决他们在生产养殖实践方面遇到的困难,并且在信贷支持方面也只能满足极少部分人
17、的资金需求。服务内容单一,学员后续创业发展缺乏资金、指导等保障,系统性常态化长效化跟踪服务有待完善。六、贵州省L县高素质农民培育发展对策1.完善培育体系,建立激励机制在 L 县高素质农民培育现有工作流程上,合理减少工作程序并打好工作提前量。在贵州省出台培育方案和 L 县落实落细相应培育方案期间,同步开展负责培育学校和单位的招投标工作,并在每年 67 月完成招投标第三方机构网上意向公开一个月流程,以便有条不紊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将培育分为理论授课、基地观摩、田间教学三阶段进行,在保证学员日常生产生活的基础上有序参加培育,打消参育农民对于生产与培育两者有冲突的顾虑。此外,在激励学员方面,一是支
18、持推荐优秀学员在当地龙头企业就业;二是对自主创业的学员加大扶持力度,通过资金和政策倾斜来支持创业,逐步培养致富带头人;三是加强遴选优秀学员走向培育讲师岗位工作,提升学员成就感,将培育成果有效应用起来,持续扩大当地农村人才资源。2.打造一流田间学校,增强实训实操环节整合 L 县培育资源打造出一所拥有主导产业、实操基地且实力雄厚的本土田间学校。通过与田间学校实现长期培育合作,增添实操实训环节,加强培育学员的考核环节,以理论和实践考核双合格作为培育农民学员的结业要求,从而巩固学员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3.整合师资力量,提升培育成效专业生产型及技能服务型学员多为在乡从事农业劳动人员,更
19、需要“接地气”的老师进行授课,而乡土专家是农村一线实干家,在农业方面相对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更加契合高素质农民培育中的实践操作授课人员要求。因此,建议建立省、市、县乡土专家库,分产业分地区形成完整的专业教师数据库。在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时,可从各级乡土专家师资库中选择培育指导老师,盘活贵州省乡村人才资源。在互联网和电商培育方面,致力于在培育结业的学员中遴选一批优秀人员组建培育老师团队,充分发挥朋辈影响效应。七、结语L 县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各方主体各司其职,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在日益壮大的师资团队培育下,一支现代化高素质农民队伍正在悄然形成。基于乡村人才振兴的目标,未来各
20、地农业人才培育工作应该立足于当地主导产业,在国家政-46保障民生2022年第18期总第591期2022年第18期总第591期策引导和各地政府策划下实现创新,探索完善学员就业转换机制,助力乡村振兴。参考文献1温涛,陈一明.“互联网+”时代的高素质农民培育J.理论探索,2021(1):12-21.2李博.乡村振兴中的人才振兴及其推进路径基于不同人才与乡村振兴之间的内在逻辑J.云南社会科学,2020(4):137-143.3韩俊.加快发展农业生产托管 推进社会化服务高质量发展J.农民科技培育,2020(12):4-9.4周立.以农业4.0助推农民闯市场J.人民论坛,2018(10):90-92.5董
21、香君.职业农民培育政策的话语变迁与制度逻辑基于话语制度主义的分析视角J.现代远距离教育,2021(6):21-28.6惠霞.职业农民培育政策的聚焦点、价值取向及发展趋势基于中央一号文件(20042021年)的文本分析J.教育与职业,2022(4):71-78.7杨璐璐,王怡.基于共词分析的职业农民培育政策量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9):84-96.8张杰,曹克亮,王新辰.高职院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使命、困境与路径J.教育与职业,2021(11):72-76.9赵永红.高素质农民培育:农民田间学校模式探讨J.农业经济,2020(11):89-90.10许浩.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路径与
22、举措J.中国远程教育,2012(11):70-73.11童举希,王峥,杜晴.基于职业生涯管理的苏州高素质农民队伍建设路径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21,49(24):9-15.122021年全国高素质农民培育绩效管理线上评估视频会召开EB/OL.(2021-12-22).http:/ 芦爽,王雨,曾鹏,等.政府事权视角下的城市更新治理路径基于济南市三个案例的比较研究J.规划师,2022,38(8):140-145.4 赵立飞.城市更新项目中重大法律风险及对策研究J.法制与社会,2020(20):137-138.5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更新工作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解读文件EB/OL.(2019-07-12).http:/ EB/OL.(2022-03-24).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