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汇编】.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2354652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5.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汇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汇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汇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汇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汇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汇编】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侍弄(s) 讷讷(n) 脚踝(hui)B拆散(chi) 熬过(o) 并蒂(t)C攲斜(q) 菡萏(dn) 步履(l)D分歧(q) 徘徊(pi) 搁下(g)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造访 响清 静默 抖擞精神B捷毛 幽谷 昏鸦 幸甚至哉C淅沥 宽敞 喉咙 花枝招展D萧瑟 端庄 郎润 不知不觉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上课铃响后,同学们兴奋地坐在教室里,迫不及待地想要见到新来的语文老师。B参加舞蹈表演的男女同学都

2、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个个打扮得花枝招展。C教师节这天,我班男生都争先恐后地向校广播站投稿,表达对老师的赞美之情。D经过努力,张军终于考上了梦寐以求的一中,心里异常兴奋。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加强居民的环保意识,是当前非常重要的任务。B通过老师的教导,使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C只有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我们才能真正拥有灿烂的明天。D为防止水灾之后无疫情,医务人员日夜巡查,吃住都在堤岸上。5、对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判断不恰当的一项是( )A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拟人)B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排比)C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

3、爱得深沉(设问)D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比喻)6、把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连贯的话,排序合理的一项是( )你会发现,烦恼正慢慢消散,再次启程,你会一身轻松。停下来,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感受叶的光芒、花的辉煌、草的力量。面对他人的质疑,你是否苦恼过?面对学业的困惑,你是否沮丧过?那么,何不选择偶尔停下来呢?ABCD7、古诗词填空。(1)_: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2)念天地之悠悠,_。(3)_,阴阳割昏晓。(4)_,一览众山小。(5)_,化作春泥更护花。(6)不畏浮云遮望眼,_。(7)在陆游的游山西村中有一句诗,经常被后人用来描述绝处逢生的处境,这句诗是_,_。 二、文言文阅读。(

4、15分)任城威王彰,字子文。少善射御,膂力过人,手格猛兽,不避险阻。数从征伐,志意慷慨。太祖尝抑之曰:“汝不念读书慕圣道,而好乘汗马击剑,此一夫之用,何足贵也!”课彰读诗书,彰谓左右曰:“丈夫一为卫、霍,将十万骑驰沙漠,驱戎狄,立功建号耳,何能作博士邪?”太祖尝问诸子所好,使各言其志。彰曰:“好为将。”太祖曰:“为将奈何?”对曰:“被坚执锐,临难不顾,为士卒先;赏必行,罚必信。”太祖大笑。建安二十一年,封鄢陵侯。(选自三国志魏书)注 彰:曹彰。膂力:体力。课:督促。卫、霍:汉朝名将卫青、霍去病。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1)少善射御,膂力过人(2)此一夫之用,何足贵也(3)将十万骑驰沙漠(4

5、)被坚执锐,临难不顾2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数从征伐,志意慷慨。(2)赏必行,罚必信。3对于曹彰好武,太祖曹操起先制止,为什么后又大笑并封曹彰为侯?4本文与孙权劝学在“劝人读书”这个问题上结果是否相同?三、现代文阅读。(30分)1、槐花飘香申琳小区墙角的槐花开了,满树洁白的花朵,映着湛蓝的天。这一串串小花,把我的思绪带回满村飘着槐花香的故乡。故乡,是中原大地一个极平常的村庄,几十户人家,房前屋后长满树木,柳、杨、桐、杏、梨最多的,就是春天繁花满树、夏天浓荫蔽日的槐树。每年农历三月,是槐树平凡生命中最灿烂的时光,一串串槐花挂满枝头,整个小村的天际变得晶莹透亮,空气中弥漫着甜甜

6、的、淡淡的清香。槐花香,香在枝头。从村小放学回家的儿童,一路追逐嬉闹,槐花香越来越浓,就知道村子越来越近,离家已经不远。进得村来,一群孩子中突然有人停下脚步,用鼻子使劲嗅了嗅,说了句,“真香!”后面就只听见一片“呼哧呼哧”的嗅鼻子声。“香不香?”带头的孩子高声问。“香!”一群人齐声呐喊起来,伴随的是一阵开心的大笑,喊声和笑声,惊得一群麻雀扑棱着翅膀飞过头顶。槐花香,香在嘴里。小伙伴们手里悠闲地甩着书包或是外套一路走回家,就像手里转着一个风车。进了小院,放下手中的“风车”,扛出来的是一个特别的工具:一根长长的竹竿,顶端绑一把锋利的镰刀。人人手持这个工具,开始仰起头,拣那些开得最多、最盛的槐花采摘

7、,手起镰刀落,一串串、一枝枝槐花像大片雪花一样从树上掉落。大孩子从树上采,小孩子从枝上捋,有人早经不住这又甜又香的花儿诱惑,团起槐花就往嘴里塞,那一丝丝清香就从舌尖甜到心底边吃边采,最后把一筐槐花交给母亲,眼看着母亲拌上面粉,放在大锅里开始蒸。做作业的大孩子、看小人书的小孩子,就心不在焉地一会儿歪过头看看忙碌的母亲,一会儿跑到厨房问上一句“快熟了吧?”好不容易等到出锅,不知道咽了多少口水的孩子早抱着碗站在灶台前。开饭时,母亲用饭盆端出一大盆槐花蒸菜,放在院子前面槐树下的地上。旁边一只大碗,盛着半碗蒜汁作调料,上面漂一层香喷喷的芝麻油。父亲还是农村人吃饭的标准姿势,蹲在饭盆前,背靠着那棵槐树,大

8、块大块夹起槐花蒸菜,蘸着蒜汁吃得慢条斯理,而像父亲一样背靠槐树端着饭碗的孩子们,早已狼吞虎咽了一阵风吹过,树上扑簌簌飘下来一朵朵槐花,落在农村人泥土的“餐桌”上,落在孩子的饭碗里、头发间。前几天,妻在郊外农村办事,买了一袋槐花回来,母亲惊喜地拌上面粉做了一顿槐花蒸菜,调料依然是浇了芝麻油的蒜汁。看我埋头吃得津津有味,儿子也拿筷夹一块。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童年味道。父亲一旁笑吟吟问我:“还记得家门口那棵背靠着吃饭的槐树吗?”三十多年前的情景,如今讲起仿佛就在昨天。槐花香,香在田间。三月槐花开时,麦苗才刚打苞,农活并不算忙,勤劳的农民却总也闲不住,开始把家门口攒的绿肥一锹锹挖起来,装在牛车上拉到田头。

9、伯父家的绿肥堆边有棵槐树,他用锹挖绿肥,总有一些槐花飘落绿肥里、牛车上,星星点点,如从泥土里冒出来的小花。那些日子的傍晚,等我放了学,我牵牛,伯父拉着一车绿肥,缓缓走过槐花飘飞、清香四溢的村庄。如今,伯父去世快一年,他院内的那棵老槐树,不知道是否和往年一样开得满树洁白在这座江南城市,不知是谁,在小区墙角种下一棵槐树。也不知何时,我突然抬眼看到它就近在咫尺。我会静静地站在这棵槐树下,呼吸着那一缕缕淡淡的槐花香,仿佛置身于我那远隔千里的故乡。1“槐花香”香在何处?请简要概括。2阅读选文,按要求回答问题。(1)好不容易等到出锅,不知道咽了多少口水的孩子早抱着碗站在灶台前。(分析句中加点字“咽”的表达

10、效果。)(2)一串串、一枝枝槐花像大片雪花一样从树上掉落。(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这句话。)3文章第段的作用是什么?4下列语句蕴含的情感有何不同?(甲)我会静静地站在这棵槐树下,呼吸着那一缕缕淡淡的槐花香,仿佛置身于我那远隔千里的故乡。(乙)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紫藤萝瀑布)2、守 桥学校坐落在山脚下的大坝上,从学校大门出来走百多米就有一条小河,小河上的一座石桥年久失修,局部已经开始垮塌,老葛每天都要到石桥上走走,看看,修一修,补一补。老葛以前是学校的老师,退休后和老伴一起把家搬到了石桥的旁边。由于前几天连续的暴雨,山洪暴发,河水开始猛涨。这天早晨,天刚亮,老葛一

11、来到桥头就被惊呆了。只见那汹涌的洪水,怒吼着从山上冲下来,挟带着大量的泥沙、石块、树枝,咆哮如雷地奔腾着,冲到桥洞口,顺着桥洞,吼一声,冲出去,往下游狂奔。老葛站在桥头,感到石桥仿佛在颤抖,在呻吟。老葛的心,也紧跟着抖动了一下。这时,一颗大桃树,如一只下山的猛虎,从上游冲了下来。冲到桥洞口,横在那里,不走了。洪水轰轰隆隆地响着。大树拦在那里,不一会儿上面就挂满了各种漂浮物。老葛看着大树,心里轰的一声大响,大叫一声:“坏了。”说完,就往石桥下冲。妻子听到喊声,也从屋里冲了出来。老葛冲到桥洞口,用手不停地拉扯着大桃树。大桃树卡在那里,死死地,动都不动。洪水咆哮着,不停地狂涌着往桥上扑。妻子忙上前帮

12、着老葛。两人拉扯了一会儿,大桃树还是死死地卡着。树上的漂浮物越聚越多,越堆越厚。老葛站在桥上,望着桥上汹涌而来的洪水,和惊马般横冲直撞的树枝、竹木、乱草,双腿开始颤抖,一种毛骨悚然、不寒而栗的感觉瞬间贯遍了全身。老葛剁了几下脚。看了一眼妻子,说:“还站着干啥快回家去拿锯子。”此时,洪水越来越大,眼看就要漫到桥面上了。老葛的心更慌了。老葛知道,再不想办法,这桥肯定是保不住了。桥垮了,孩子们上学咋办?老葛扒掉上衣,脱掉长裤,裸着身子站在桥上,用手撕扯着挂在大树上的一些树枝、乱草。妻子拿来锯子、绳子。老葛把绳子一头栓在身上,另一头紧紧地拴在了桥头的一棵大 树上。老葛拿着锯子,毫不犹豫地跳到河里。妻子

13、用手拉着绳子。老葛一手拿锯子,一手抓住大树,往树上爬。爬上大树,老葛抹了一把脸上的泥水,横坐在上面,开始锯树。妻子站在桥上,双手紧紧地抓住绳子,满脸的担心,说:“慢点,慢点,不要慌!千万不要让洪水把你冲下去了。”老葛没回答,坐在树上,双腿死死地夹住树干,用力地锯着那根最长的最粗的树枝。不一会儿,有学生来上课了,走到桥头,吓傻了,站在那里不知所措。老葛忙让他们站在桥头,不要上桥。学生们乖乖站在那里,看着老葛。学校的老师也赶过来了。村长也来了。跟在村长身后的,还有几位年轻人,村长一看,太危险了,忙跑上前让人把老葛拉了上来。村长把绳子拴在树枝上,然后让几位年轻人奋力地往旁边拉。经过几番折腾,树枝终于

14、被拉开了。漂浮物随着洪水,轰的一声冲出桥洞,往下游狂奔而去。水位下去了。桥面完全露了出来。老葛站在桥上,看着滚滚而去的洪水,再看看正慢慢过桥的几位学生,眉头深深地皱了一下。几天后,老葛被评为了乡里的抗洪抢险先进个人,得了一本荣誉证书,还有两千块钱奖金。拿到奖金后,老葛和妻子又从自家的存折里取出了仅有的一万元,买了水泥、河沙、石子,叫上几位年轻人帮着把石桥彻底地加固了一下。修桥的时候,学校的校长和村长都来到了现场。村长问老葛还有啥要求,差钱啥的村里可以帮着解决。老葛朝他们看了看,笑了笑,说:“我还真有个要求,不知你们答不答应?” 村长说:“答应答应,肯定答应,您说就是。”老葛转头看了看不远处的学

15、校,说:“我想给孩子们再上堂课。”校长一听,愣了一下,走上前,紧紧地拉住老葛的手,啥话都没说,眼里慢慢地就开始了湿润。(作者:葛俊康。有删改)1阅读文章第段,概括补充“守桥”的情节。开端:老葛看见洪水涌来,一颗大桃树堵在了桥洞口。发展:_高潮:_结局:村长和年轻人合力拉开了堵在桥洞口的大桃树。2第段画线句描写洪水来时的情景有什么作用?3品味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内的问题。(1)老葛看着大树,心里轰的一声大响,大叫一声:“坏了。”(“轰的一声大响”有什么表达效果)(2)校长一听,愣了一下,走上前,紧紧地拉住老葛的手,啥话都没说,眼里慢慢地就开始了湿润。(“愣”“紧紧”“慢慢”“湿润”反映了校长怎样

16、的心理变化?)4文章以“守桥”为标题有什么妙处?请简要分析。1 发展:老葛拉不动卡在桥洞口上的桃树,树上的漂浮物越聚越多,石桥危在旦夕。 高潮:老葛奋不顾身跳入洪水中,用锯子锯树。 2交待了洪水来势凶猛、情况危急,渲染紧张气氛,引起读者阅读兴趣。引出下文,为下文描写大桃树被洪水冲下卡在桥洞口做铺垫。 推动情节发展。 表现出主人公老葛英勇、善良、责任心强、甘于奉献的优秀品质。3(1)运用心理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老葛看到桃树卡在洞口时内心的震惊与担心,表现出形势的危急,以及老葛准确的预见性和强烈的责任心。(2)运用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校长在听到老葛的要求竟然是再给孩子们上一课时,由

17、不解到理解再到心生佩服的心理变化过程。4“守桥”是主人公老葛退休后义务承担起来的“工作”,也是文章中老葛在洪水中奋力守桥这一主要情节。既指主人公老葛守住了学校门前河上的小桥,守住了孩子们上学的路,同时,也指主人公老葛守住了内心“教书育人”的“桥”,表现出他对教师这一职业的无限尊重与热爱。四、写作题(4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大千世界,色彩缤纷,引人遐想。在我们的心底,总有一个声音我真想:单纯,乐观,坚强;享受成功的喜悦,体会真挚的情谊,品尝幸福的滋味;和往事轻轻挥手,走向诗意的远方请以“我真想_”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自选文体;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

18、和校名。参考答案:一 DCBCBC (1)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 (2)独怆然而涕下 (3)造化钟神秀 (4)会当凌绝顶 (5)落红不是无情物 (6)自缘身在最高层 (7)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二 1 (1)擅长。(2)看重。(3)带领,率领。(4)同“披”,穿着。 2 (1)(曹彰)多次跟随(太祖)征战讨伐,意气慷慨,斗志昂扬。(2)奖赏一定实施,(宣告)惩罚一定信守诺言。 3 因为太祖听了曹彰的话,明白了他的理想是做一个身先士卒、赏罚分明、建功立业的将军,而不是做一介武夫。 4 本文与孙权劝学一文都有关于劝人读书的阐述,本文曹操劝曹彰读书是担心曹彰不读书会成为有勇无谋的莽夫,通过交

19、流曹操得知曹彰是有智慧、有谋略的,他的疑虑就打消了。孙权劝学中,孙权劝吕蒙多读书、广泛涉猎来提升自己,吕蒙乃始就学,并且才略大有长进。两篇文章在“劝人读书”这个问题上的出发点相同,结果略有不同,曹彰没有听从劝告去读书,但是身先士卒、奖罚分明的谋略都具有;吕蒙听从劝告学习,才略长进惊人。 三 1槐花香,香在枝头;槐花香,香在嘴里;槐花香,香在田间。(或“枝头;嘴里;田间”)2(1)“咽”是吞咽的意思,这里运用动作(细节)描写生动地写出孩子对槐花蒸菜强烈的渴望与喜爱之情。(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槐花比作雪花,生动形象地写出槐花的繁茂与美丽,表达作者对槐花的喜爱之情。3点出描写对象,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并引出下文的回忆。4甲:我对槐花的喜爱与眷恋,对故乡及童年生活的怀念。乙:感受到生命永恒的价值,精神振奋鼓舞。四 10 /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