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3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题【加答案】.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2351160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6.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题【加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3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题【加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3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题【加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3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题【加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3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题【加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3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题【加答案】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徘徊(hui) 镌刻(jun) 遏制() 强词夺理( qing)B雕镂(|u) 迫溯(s) 拙劣(zhu) 锲而不舍(qi)C道劲(jng) 狭隘(y) 龟裂(jn) 诲人不倦(hu)D濒临(bn) 阔绰(chu) 恪守(k) 深恶痛疾(w)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血肉之躯 荡气回肠 不动生色 好吃懒做B膀阔腰圆 芒刺在背 勾魂索命 望眼欲穿C一气呵成 无精打采 异想天开 白废功夫D舍生取义 德隆望尊 慧星袭月 俗子

2、胸襟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面对可能发生的极端天气,各级政府应该未雨绸缪,想好一系列应对措施。B清晨的公园里,一些老人在指手画脚地打着太极拳,姿势优美,如行云流水。C学习犹如登山,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不能指望一步登顶,这个道理不可名状。D为实现心中的梦想,在中考冲刺阶段,同学们刻苦学习,几乎到了忘乎所以的程度。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语文课堂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B2018年新年第3天,习近平主席以最高统帅身份对开训动员大会上向全军发布训令。C各县(市、区)要加强职业技能建档立卡贫困户培训,提高精准扶贫质量,打好脱

3、贫攻坚战。D我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积极参与植树造林,保护环境的意识不断增强。5、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B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C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D请你想象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6、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雪峰的红光映射到这辽阔的牧场,形成一个金碧辉煌的世界你就可以看见无数点点的红火光,那是牧民们在烧起铜壶准备晚餐蒙古包、牧群和牧女们,都镀上了一色的

4、玫瑰红特别诱人的是牧场的黄昏,周围的雪峰被落日映红,像云霞那么灿烂当落日沉没,周围雪峰的红光逐渐消退,银灰色的暮霭笼罩草原的时候A BC D7、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长风破浪会有时,_ 。 (李白行路难 其一)沉舟侧畔千帆过,_。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野芳发而幽香,_。 (欧阳修醉翁亭记)_,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_,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_,寒林空见日斜时。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月夜忆舍弟中,杜甫借月抒发思乡之情的句子是“_”。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揭示“与民同乐”的思想,点明全文主旨的

5、句子是“_”。二、文言文阅读。(15分) (一)越王乃以余兵五千人保栖于会籍。吴王追而围之。越王谓范蠡曰:“以不听子故至于此,为之奈何?”蠡对曰:“持满者与天,定倾者与人,节事者以地。卑辞厚礼以遗之,不许,而身与之市。”勾践曰:“诺。”乃令大夫种行成于吴,膝行顿首曰:“君王亡臣勾践使陪臣种敢告下执事:勾践请为臣,妻为妾。”吴王将许之。子胥言于吴王曰:“天以越赐吴,勿许也。”种还,以报勾践。勾践欲杀妻子,燔宝器,触战以死。种止勾践曰:“夫吴太宰嚭贪,可诱以利,请间行言之。”于是勾践以美女宝器令种间献吴太宰嚭。嚭受,乃见大夫种于吴王。种顿首言曰:“愿大王赦勾践之罪,尽入其宝器。不幸不赦,勾践将尽杀

6、其妻子,燔其宝器,悉五千人触战,必有当也。”嚭因说吴王曰:“越以服为臣,若将赦之,此国之利也。”吴王将许之。子胥进谏曰:“今不灭越,后必悔之。勾践贤君,种、蠡良臣,若反国,将为乱。”吴王弗听,卒赦越,罢兵而归。1下列句中的“于”与“子胥言于吴王曰”中的“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B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C告之于帝D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2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越王是因为没有听谋臣范蠡的劝谏而导致兵败、坠入困境的。B文种本已说动夫差答应越国的求和,但因伍子胥的劝谏,首次求和未能成功。C越王勾践知道吴太宰嚭贪婪,因此在战败之后,派大夫文种偷偷送给他美女和珠宝、

7、玉器。后在太宰嚭的劝说下,吴王赦免了越王勾践。D在越王派人求和的整个过程中,伍子胥始终进谏反对,但吴王终究没听他的谏言。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王将许之请间行言之越以服为臣卒赦越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勾践贤君,种、蠡良臣,若反国,将为乱。(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三、现代文阅读。(30分)1、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用文学作品激发心灵的正能量(高闰清)(1)古往今来,文学一直被认为是一种“人学”,可以揭示人类的生存状况,叩问人生的意义价值,憧憬人类美好的未来。阅读好的文学作品,能够给读者带来心灵的震撼,思想的洗涤和精神的愉悦。在现代快节奏和高压力的生活下,倘若静下心来,欣赏一

8、篇好散文,就会享受到惬意之美;朗诵一首好诗歌,就会领略到意境之深远;阅读一部好小说,可以体会到情节之感人、知识之丰富、思想之深刻。从阅读中可以获得全面的知识,可以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启迪人生,培养自立、合作、勇敢、乐观、进取等积极的心理品质,发挥出自己心灵的正能量。(2)阅读文学作品可以充分愉悦个体精神。鲁迅曾说:“从纯文学上言之,皆在使观听之人,为之兴感怡悦。”即阅读文学作品本身就是一种享受,可以让读者获得精神上的愉悦与丰硕。文学话语具有蕴藉属性,无论是栩栩如生的文学形象本身,还是属于操作层面的文本,都具有多重解读的可能性。优秀的文学作品,通过细致的描述与动人的讲述,让昔日文学的旧面孔顿时变

9、得和蔼可亲,唤醒人们已然枯萎的内心感受,让读者沉迷其中,流连忘返,获得精神的愉悦和心理的舒展。其实,享受到精神的愉悦并非难事,阅读任何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到动情之处,或怦然心动,或潸然泪下;到“山重水复”之处,遇“柳暗花明”之感。(3)文学作品能够更加坚定意志。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到“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的韩愈,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等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通过其文学作品中的呐喊和宣言,形象跃然纸上,无不体现了人性坚强的一面其实,诸多文学作品里的人物,都在用自己的一举一动鼓励着读者去积极适应

10、新环境,增强心灵的力量。(4)文学作品可以提升心理的平衡感。俗话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做人游刃有余、潇洒自在,当属“从心所欲不逾矩”者。然而,生活的规范像是一条绳索,时刻在束缚着思想的自由,让心灵不能自由呼吸,进而失去应有的心理平衡。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过:“和书籍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息。”文学作品如一座人生的灯塔,可以照亮人生,拨开心灵的迷雾,引导前行。(5)在文学作品中,不乏追求个性自由、勇敢冒险、艰苦创业的人物形象。他们身上所蕴含的积极进取的精神,正是每个人内心深处的知音,让读者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正如凯瑟琳所说“我爱它(小说),并不是因为它包装得好,而是因为主人翁比我更像我自

11、己。”深思熟虑后会发现:将自身内在的感觉、自我意识以及外部评价等加以综合,就可以回答“我是谁”这个最简单而又最复杂的问题,进而找到心理的最佳平衡点。(6)文学作品可以塑造对生命的崇尚与热爱。每个人都渴望在自己的生命历程中享受自由与快乐,买现自我的越越。一部好的文学作品犹如一汪清泉,能净化人的心灵体现出对生命的尊重与欣赏,让读者从或恶或善的人物形象身上区分美与丑、好与坏、真与假,从或悲或喜,或成或败的命运中感悟人生要义,进而激发出对生命的敬意。(7)一位大家曾说过,经典文学作品要“讲出一些永恒的东西,不局限于这个时代”。唐代的华美诗章、宋代的婉转词作、明清的瑰丽小说,至今仍是社会文化的宝贵财富和

12、社会生活的必然需求。文学无国界,只要能给人以深刻启迪的,让人们能够在黑暗中找到光明的作品,都应该学会欣赏。希望文学作品不断地给读者带来一股心灵的正能量,让他们的心灵始终沐浴着缕缕阳光。(选自2019年4月中国青年报,有删改。)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选文第(1)段划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3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证明中心论点的?4第(3)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5结合你阅读过的文学作品,谈谈你从中获得的正能量。2、阅读下文,完成小题。相机包围一株瘦梅李伟明山道旁,一株瘦小的梅树,零星地绽开几朵粉红色的梅花。在它的身边,十几个人架起“长枪短炮”,围着它咔嚓咔嚓拍个不停。摄影者总是很敬业

13、的,他们见到这株梅树,正如猎人见到猎物,兴奋不已,浑然不顾是否挡道,完全进入忘我状态。我以旁观者的角度来看这株梅树,它长得实在是平平无奇,毫不起眼,无论是它的躯干,还是花枝。能够扛着相机架子满山跑的摄影者,肯定是比较专业而且阅景无数的,他们为什么把这么一树其貌不扬的梅花当作珍贵的素材,迫不及待地摄入镜头?也许,在这个物以稀为贵的年代,即使是这么一株瘦梅,也不是随处可寻的了。尤其是对于摄影师的镜头来说,一棵梅树,在属于它的季节里开出了这么几朵花,它的身价就不一般了,差不多够得上奢侈品级别了。想想几十年前的广袤乡村,哪个地方不闻花果飘香?桃树、李树、梅树等,遍布各家的菜园或村庄的池塘边,只要到了时

14、候,谁家果树不开花?开得满树花枝俏,人们也不以为意,因为这纯属司空见惯之事,无须惊诧。就如同我们应该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一样,开花结果也是树们的分内事。现在,这种自然生长的花树似乎没那么容易碰上了。当年靠近城市的莱地、荒坡或池塘,如今基本上成为城市臃肿身体的一部分,“种”上了林立的钢筋水泥大厦。居住环境稍好的小区,也会种上一些开花的树,但那是经过驯化的,尽管花也开得整齐,可是由于它们的成长经历和生活环境比较特殊,总是让人觉得少了一份自然美,就好比经过手术刀整容出来的美女,让人觉得刻意了些,少了点气质,只能远观,不宜细赏。而远离城市的乡村,情况也不容乐观。不少村庄已逐渐凋敝,甚至整个村庄连人影都见不

15、到,房屋东倒西歪破败不堪,只留下若有若无的残垣断壁证明这里曾经有人生活过。这些年,我看过太多这样的废墟,连村里的水井都干涸了。缺乏了农人的调理,村庄里长出的更多的是杂树杂草,它们没办法向偶尔行走的过客展示更多的美。环境的改变,使一株尚能开花的瘦梅在镜头里的身价倍增。环境让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太大的差异,这当然连冰山一角也算不上。不妨稍微延伸一下话题,比如,夏日的溪渠还能捉到鱼虾蛙鳖吗?秋日的稻田还能挖出泥鳅黄鳝吗?春风和畅的日子,燕子来家里筑巢了吗?梅花绽放的季节,你那里下雪了吗?恐怕都有点难了吧!就拿小小的雪花来说,同样生活在这块土地上,记忆里,每到冬季,哪有不下雪的道理?可现在,身处贛南的我,

16、不见下雪已有多年,偶尔落一层薄薄如霜的小雪,势必成为比这株梅花还奢侈百倍的美景,一定会乐坏扛着“长枪短炮”四处找镜头的摄影师!不经意间,蓦然回首,许多美好的事物已经悄然远去,有些,也许永远不再回来。这些都是曾经给我们带来无限欢乐的往事,它们并不是高度发达的机械化可以轻易取代的。认真回想,不说长远,就说最近几十年,我们在大面积收获聪明才智创造的“繁荣”的同时,失去了多少曾经可以“不劳而获”的本真?如果我们还不懂得反思,也许,再这样下去,连这么几朵不起眼的梅花,也只能在老照片里怀想了。(选自江西日报2016年11月17日)1文中写摄影者们围着一株瘦梅拍个不停有什么作用?2摄影者们为什么会对山道旁的

17、一株瘦小的梅树情有独钟?3阅读全文,说说第段内容在文中的表达作用。4文章第段中的“不劳而获的本真”指的是什么?5选择恰当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夏日的溪渠还能捉到鱼虾蛙鳖吗?秋日的稻田还能挖出泥鳅黄鳝吗?春风和畅的日子,燕子来家里筑巢了吗?梅花绽放的季节,你那里下雪了吗?四、写作题(4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生活中,难免会发生一些难过的事,被忽视、被误解、被伤害,但也总有一些人、一些事,让你觉得相遇一场,是命中注定的幸运。嗨,别沮丧啊!人生,总会有不期而遇的温暖。请以 “不期而遇的温暖”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字数不少于600字。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不限文体(诗歌除外),文体

18、特征鲜明;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注意书写。参考答案:一 DBAADC直挂云帆济沧海病树前头万木春佳木秀而繁阴鸡声茅店月云横秦岭家何在秋草独寻人去后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醉能同其乐二 1C2C3答应 暗地里 同“已”,已经 终于4(1)勾践是贤君,文种、范蠡是良臣,如果让他们返回越国,将会作乱。(判断句式、反、为乱是主要得分点) (2)不因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三 1用文学作品激发心灵的正能量。或:从阅读中可以获得全面的知识,可以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启迪人生,培养自立、合作、勇敢、乐观、进取等积极的心理品质,发挥出自己心灵的正能量。2引出论点:作为道理论据证明中心论点:增强说服力3阅读文学

19、作品,可以充分愉悦个体精神:文学作品能够更加坚定意志:文学作品可以提升心理的平衡感:文学作品可以塑造对生命的崇高与热爱。4举例论证。引用了屈原、韩愈、文天祥、林则徐等人的具体典型事例,充分有5指出文学作品名称:说出这部作品对自己的启迪,内容必须积极向上即可。1突出人们对自然美的追求,引出下文对环境问题的感慨;同时通过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随着环境的改变,现在这种自然成长的梅树越来越稀少。3第段写出了过去农村的环境状况,与现在城市、农村的环境形成鲜明对比,突了随着环境的变化,许多美好的事物已经悄然远去。4无须人类付出劳动就可以拥有的美好生态环境。5示例:运用一连串的问句构成排比,突出表现了现在已经不再拥有美好的环境,抒发了作者的惋惜与遗憾之情。四 10 /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