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11月份周测试题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11月份周测试题年级:姓名:8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11月份周测试题(11.9)范围:必修三第一章第三章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中国邮政曾发行过一套“中国民居”特种邮票,邮票上的这些民居建筑除了反映各地风俗外,还反映了当地地理环境的重要特征。读图完成12题。1.关于图中邮票上的居民判断正确的是()A.内蒙古民居 陕北民居 云南民居B.云南民居 陕北民居 内蒙古民居C.陕北民居 云南民居 内蒙古民居D.陕北民居 内蒙
2、古民居云南民居2.三地居民的特点反映了所在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下面关于三地民居与其所在地区气候特点对应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A.温差较大,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C.终年高温多雨 D.湿热的气候读下表,完成34题。我国35N40N之间大陆上四地的气候资料地点年降水量(mm)15.6466.6777.4205.41月份平均气温()8.56.61.29.07月份平均气温()27.23.523.923.63.关于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A.两地河流都有春汛 B.两地位于青藏高寒区C.两地位于季风区 D.两地位于半干旱区4.关于四地所在区域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以冰雪融水
3、灌溉为主 B.地畜牧业比重高于种植业C.地以水田农业主 D.地农作物以小麦和于稞为主叠加分析就是将同一地区的两层或多层地图要素重叠在一起进行图层和属性运算,产生新的图层和属性的过程。下图中甲、乙分别为同一地区两种要素分布图。据此完成56题。5.若将甲、乙两图层进行叠加,得到的新图是()6.若甲、乙分别为城市交通网和地租等值线图层,叠加后的新图层可以用来进行A.土地利用类型区分 B.污染工业布局规划C.城市科技与文化区规划 D.城市商业区布局规划读西北地区部分地图,回答7-9题。7.结合图可以看出()A.该区年降水量自南向北依次递减B.该区1月份气温自东北向西南递增C.图中甲地的植被主要为草原D
4、.图中乙地的植被主要为森林8.图中甲地的生态问题主要为()A.森林破坏 B.土地荒漠化C.水土流失 D.湿地萎缩9.乙地区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可能为()A.过度放牧 B.过度农垦 C.过度樵采 D.水资源利用不当读图1“七个省级行政单位某种植被面积占全国该种植被面积的比例图”,回答10-11题:10该植被最有可能是图1A草原 B苔原 C硬叶林 D针叶林11该植被分布区最普遍的环境问题是A酸雨 B固体废弃物污染 C土地沙化 D臭氧层破坏读右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15题。12图1中三条以运输煤炭为主的铁路线中,由北向南依次为A大秦线、神黄线、胶济线B大秦线、神黄线、焦(作)日(照)线C
5、神黄线、焦(作)日(照)线,胶济线D神黄线、大秦线、焦(作)日(照)线13下列各运输干线与山西大型煤炭的外运组合正确的是A大同、大秦线B平朔、焦作日照C长冶、神黄线 D太原、京包线14制约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及其解决措施是A水南水北调B天然气西气 C电西电东送 D煤西煤东运15关于山西省煤炭基地建设,叙述正确的有把山西省建成能源基地的优越条件是煤炭资源丰富,地理位置适中 有利因素之一是交通发达,水资源丰富 新建铁路大秦线,目的是为了增加煤的外运量 扩大煤田面积,提高煤炭的开采量AB C D水土流失是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自然景观的主要原因,每年流失的土壤约16亿吨,据此回答16-18题:
6、16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主要人为原因是 A长期以来的毁林开荒 B过度放牧和过度樵采C土壤疏松,降水变率大 D干旱和大风现象17保持水土的根本措施是 A平整土地 B修水平梯田 C深耕改土 D造林种草18黄土高原人地矛盾尖锐,关键问题在于A植被破坏 B人口过度增长 C贫困 D环境恶化据报道,我国江西省南部山区出现了大片的“红色荒漠”,据此判断回答19-20题:19“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条件主要是A风蚀作用 B水蚀作用 C沉积作用 D风化作用20“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是A滥伐森林 B开山取石 C过度放牧 D风化作用图6图6为我国西北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21-22题。21地形成草原景观的主要原
7、因是A热量充足 B水源充足C降水丰富 D光照充足22仅考虑年降水量,该地治理沙漠化措施可行的是A全部种树 B种草,种树C种树,种草 D种树、种草图10巴西政府2009年9月17日宣布,拟立法严禁增加甘蔗种植面积,以保护亚马孙雨林免遭进一步砍伐。读图10回答2325题。2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亚马孙地区热带雨林分布面积广阔的原因是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信风的深入受南赤道暖流的影响 赤道穿过南美洲最宽的部位 平原面积广阔A. B. C. D.24亚马孙河流域雨林大面积被毁的根本原因是A历史遗留的迁移农业 B发达国家需要大量木材C人口快速增长和生活贫困 D热带雨林的土壤贫瘠25亚马孙河流域的国家为保护这
8、一片原始森林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是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 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为摆脱贫困,只砍伐名贵木材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严禁砍伐树木A B C D二、综合题(共50分)图826.若尔盖湿地(10229E10259E,3325N3400N)总面积300 000公顷,主要由草甸草原和沼泽组成,是中国最大的泥炭沼泽区。读图8回答下列问题。(18分)(1)简要分析在该地区形成草本泥炭沼泽的自然条件。(6分)(2)人们大面积开挖沼泽中的泥炭,会导致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哪些?(6分)(3)研究表明,湿地比传统意义的绿化更具有环境效益。目前许多城市在加强人工
9、湿地建设,试分析人工湿地对城市环境所起的作用。(6分)27.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分)材料一:甲图为我国西北地区沙漠、沙地分布同内蒙古某县人口增长与其荒漠化发展统计图。(1)统计图中反映20世纪30年代以来西北地区人口、耕地与荒漠化变化的特点是 。(2分)(2)西北地区易出现土地荒漠化,其主要的自然因素是 ,人为因素主要表现为、 、 、 等。(5分)(3)我国为防止这一地区沙漠的南侵已营造了“三北”防护林带,该防护林带的生态作用是 。(2分)材料二:乙图为沙坡头试验站的流沙固定示意图。(4)A、B、C三地中, 是沙坡头。图中河流是 ,山脉是 。(3分)(5)沙坡头位于宁夏中卫县,为
10、防御流沙对铁路的侵袭,科研人员在这里设置了 沙障。其功能一方面是 ;另一方面是 。(6分)28.读图11“某区域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问题。(14分)(1)气候成因A为_;B为_。(4分)(2)若A区域的森林被毁,当地气候可能发生的变化是_ _。(2分)(3)分析A区域人口稀少的原因。(4分)(4)说出当前造成A区域雨林毁坏的直接原因。(4分)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CDCAADCBBACBA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ABADBBBBCBCD 26.(1) 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水源充足;地势平坦、排水不畅;处在一定时期的沉积环境下。
11、(2)生态平衡被破坏、沼泽萎缩、地下水位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3)美化环境,提高城市环境质量;缓解城市热岛效应,调节城市气候;降解有毒有害物质,净化水质等。 27.(1)人口增长快,耕地扩大,荒漠化面积扩大(2)气候异常 过度放牧 过度樵采 过度农垦 水资源利用不当和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3)防风固沙、保护农田(4)A 黄河 贺兰山(5)草方格 可以增加地表粗糙度,消减风力 能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 28.(1)A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气流上升;B地处信风迎风坡、暖流增温增湿(2)年降水量减少、降水时间变化增大、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增大(3)受丛林阻隔和湿热环境影响;开发较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4) 过度的迁移农业;商业性伐木;采矿、修路、城镇建设;开辟大型农场和牧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