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符号互动论视角下B站学习直播行为分析_魏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34651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1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符号互动论视角下B站学习直播行为分析_魏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符号互动论视角下B站学习直播行为分析_魏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符号互动论视角下B站学习直播行为分析_魏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年第1期 NEW MEDIA RESEARCH88新媒体研究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社交平台的不断兴起,人们拥有越来越多的机会展现自己、表达自己,个体的表演欲被释放在网络,直播也变成受人们喜爱的娱乐方式。无论是参与直播还是观看直播,人们都可以在其中得到满足。在 B 站(哔哩哔哩)上,直播被分为网游、手游、单机游戏、娱乐、电台、虚拟主播、生活、知识、赛事、购物十大类别。来自不同领域的直播主通过网络平台展现自己,大到户外旅游,小到宅家直播。无论是展现自己的日常生活、游戏技巧、唱歌跳舞技艺,还是日常聊天,网友总能在直播间找到符合自己兴趣爱好的直播主。据 2022 年 9 月 8 日 B 站公布

2、的财务报告,第二季度 B 站的日均活跃用户达 8 350 万,同比增长33%。活跃的用户量带来了 B 站社区的快速发展,B站的社区黏性不断提升。尤其以“Z 世代”人群为主体,年轻人的活力、对世界的好奇塑造着 B 站社区的传播特点。2018 年 B 站董事长陈睿在第六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上曾提到,在 B 站的直播方面,学习类直播是直播时长最长的类别。在 B 站学习早已不是什么稀奇事。新的传播媒介塑造了新的传播生态,人们浸润在媒介技术带来的便利与快捷中,不知不觉中改变着生活方式。学习直播作为一种新型直播类型,打破了媒介虚拟环境与现实环境的间隔,建造了一个虚拟学习场域,在空间与时间上把受众集合在一起,

3、影响着个体的学习行为。因此,本文主要运用符号互动论,分析学习直播背后的符号构建与影响。1 符号建构的学习主播与直播间米德是从一个复杂的社会群体的有组织行动来分析解释自我的个体行动,而不是相反1。学习主播把原本处于幕后的学习行为通过网络直播平台平移到“前台”,使自己原本非公开的学习行为通过屏幕呈现到直播间的观众面前,营造出一种陪伴学习的氛围,不同主播营造独有氛围吸引着各样的受众,因此,为了提升直播间观看者的保有率,不同的主播,凭借着他们独特的个人化标签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通过这些特殊符号,构建了风格迥异的直播间。1.1 学习主播的角色定位各个学习主播的直播间之间的区别如下:首先,直播间的名称,名

4、称所体现的是主播对自己的角色目标定位,各个学习主播的目标定位各不相同,学习主播的学习目标往往是高考、考研、考公、法考,甚至是考博等,这些直播间基本涵盖了现实生活中所有的学生群体,因此受众只需根据直播间的名称选择适合自己的直播主即可。例如直播间“二战考研|背书背书背书背书!”“高三自习 和我一起学习吧!”,从标题便可确定主播的学生身份。还有一部分学习主播的直播间名称没有特定说明,没有划定受众群体范围,仅仅是建立了一个开放式直播自习室,着重体现分享学习空间的陪伴。例如直播间“氛围自习室丨治愈动画伴学 白噪音轻音乐”“在霍格沃茨上自习-24 小时哈利波符号互动论视角下B站学习直播行为分析魏 晶摘 要

5、 基于符号互动论分析 B 站学习直播行为。研究认为,B 站学习直播通过网络直播平台展现学习过程,学习主播运用符号建构虚拟在场的学习直播间,既实现主播与观众间的互动,也满足了个体的学习期待。在此过程中,虚拟学习场域搭建起个体之间的情感连结,实现了陪伴学习的意愿。但同时,学习直播也出现了学习行为与学习意愿相背离的情况。关键词 符号互动论;学习直播;陪伴学习;B 站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3)01-0088-03作者简介:魏 晶,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传播学。DOI:10.16604/ki.issn2096-0360.2023.0

6、1.02089新媒体研究MEDIA OBSERVER 媒体观察 特场景”。此外,直播间标签也体现着直播间的定位。学习直播间一般标有“学习”“自习室”“白噪音”等标签,这些与学习相关的关键词是对直播间属性更确切的描述,利于观众依据喜好进行选择。其次,主播借助语言符号在文字中建构自我形象。学习主播可以在直播间的简介板块与主播公告中完成前台的自我形象构建。直播间简介与主播公告都是对受众开放的,这些信息是对直播间的补充说明。直播间观众进入直播间后能直接看到文字信息,对学习主播有更深的了解。这些信息隐藏着各个主播的性格特征,同时达成与屏幕前的观众直接交流的目的。例如 up 主(B 站发表作品用户、直播主

7、的统称)玛拉快跑,她的直播间标题为“白噪音自习室|法考公考|陪伴学习|实时”,她的主播简介信息满满,风格活泼。在简介中她介绍自己原本是法律专业的学生,现在的学习内容则是“能考的都冲一冲”。此外,还有一些关于直播间开播时间以及个人问题解释的信息。而 up 主六月生山风的主播简介及公告相对而言则比较酷,内容也较为简洁。她在简介中直接写道“脾气不好,别惹”。不同风格的文字信息直接体现着不同主播的性格特色。1.2 直播间的场景符号戈夫曼意义上的自我呈现是一种日常表演,但在社交媒体中,自我呈现更接近于一种“陈列”2。主播为了展现出一个更为优秀、更符合观众期待的“自我”,往往会根据自己的喜好打造直播间环境

8、,把更多的自我符号陈列在“前台”,再造一个本在“后台”的自我。1)最直接的身体符号呈现。直播作为一种“前台”,带有天然的表演性,在学习直播的过程中,身体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3。为了更好地展示自己的学习状态,学习主播大多会在镜头前记录自己伏案学习的画面,保持稳定的学习状态。如果有其他事耽误了,主播也会在直播间及时向观众“请假”,告知不出镜的原因。由此,观众在直播画面中,能看到学习主播正在做题、看书或看网课的学习画面,同步的直播画面营造出一种学习的“在场感”,观众也仿佛置身于和主播一样的学习环境之中,这种在场感不断激励着屏幕面前的观看者,“看到别人在埋头学习自己也要努力学习”是最直接的心理反应。

9、2)引人注意的个性化符号呈现。在学习主播塑造的学习环境中,观众不仅关注主播努力学习的身影,同时也在意主播学习的整体氛围。一个简洁舒适的学习环境给人带来更好的观看体验,直播间的场景氛围也影响着观看者的数量。因此不同的学习主播营造风格各异的直播间氛围。这些风格即是通过桌面的小摆件、学习用品、电子设备等物件打造。可爱的小摆件、好看的文具、倒计时闹钟这些物件的选择能够区分出不同 up 主的学习风格。有的 up 主则会突出自己无纸化学习风格,整个学习过程都由电子设备辅助完成学习任务,科技感十足。而为了拉近与观众之间的距离,有些 up 主会选择让自己的萌宠出镜(往往是安静不影响学习的宠物猫),以此吸引更多

10、的观众观看。3)增加代入感的音乐符号呈现。直播间播放的背景音也营造出学习的“在场感”。在背景音选择方面,更多的 up 主选择白噪音作为直播间的背景音乐,相对于有歌词的音乐,白噪音与身边环境融合度更高,这种音乐能减少注意力的分散,提高学习的整体效率。例如窸窣的白噪音,模拟笔在纸上作业时沙沙作响的声音,更有代入感。2 学习主播与受众的互动行为戈夫曼提出“拟剧论”,把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行为视为一种表演。网络直播的本质是社交网络的视频化4,学习主播运用电子设备在直播间展示自己的学习过程,与观众之间的互动建立在网络直播间之上,直播间作为“舞台”,在网络平台全面展现着主播与观众彼此间的互动。2.1 直播间的

11、学习场域直播间作为学习主播展现自我的舞台,连接着学习主播与观众之间的情感互动。直播间提供了一个虚拟在场的自习室,使学习主播与线下的学习者们置身于一个共享的学习空间,在这个虚拟在线的空间中,双方进行着共同的学习活动。在这个过程中,观看直播的观众无形中监督着主播的学习,而镜头里的学习主播需要满足观众们的期待,构建一个基本的“努力学习、认真看书”的主播形象。因此一个合格的学习主播在表达“自我”时,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而应塑造努力向上、刻苦学习的形象,符合“好好学习”的主播角色设定。例如 up主六月生山风直播时间为 6:0022:00,up 主玛拉快跑直播时间为 7:30/8:3022:30/23:

12、30,学习时间占据一天的绝大部分。而显示在直播间页面或者主播顶置信息的学习时间表详细地介绍了主播学习时段,是主播对学习任务更进一步的具体化表达。更有 up 主不仅公开日计划,还有详细的月计划。公开的学习时间与学习安排,一方面增加了学习主播确实在学习的可信度,不是所谓的“学习作秀”,另一方面,主播公开的学习安排也能为屏幕前共同备考的学生提供参考,不断优化自己的学习2023年第1期 NEW MEDIA RESEARCH90新媒体研究任务安排。例如 up 主忙到头秃的小司同学,在她公布的 11 月时间计划表下有网友 今天考上研究生了么回复“加油!我也尝试按着这个来”。认真学习的主播在给予观众一起好好

13、学习的情感动力的同时,也无形中提高了直播间观看者们的学习积极性。在直播间里,学习主播与观众双方都有着共同的学习目标,有些学习主播会及时在评论区或动态中公布自己的学习进度以及学习成果。而学习任务一致、学习目标一致、学习进度一致,这些都能增强主播与受众彼此的情感连接,实现陪伴学习的“在场感”。这些分享加固了彼此的信任,为双方进一步深层互动打下基础。2.2 打卡行为下的学习仪式受众主动选择观看学习直播的背后,暗含“想学习”的基本心理需求。从直播行为来看,学习主播能够满足受众需求的互动行为首先即是“学习打卡”。主播开播,与观看者打招呼,代表开启今天的学习直播,也表示一天的学习活动正式开始。有些主播会在

14、直播屏幕上写下签到暗号,观看者在弹幕中发送签到暗号后便会得到相应的积分,而连续打卡将会获得额外积分,此外观看者也可发送关键词查询自己累计的积分。根据不同 up 主的设置,连续的签到次数以及累计的积分可用来兑换 up 主准备的礼物。在线上的打卡行为、学习伙伴间彼此的加油打气,也增加了学习者们的参与感与仪式感。另外,观众也可通过点赞、发送弹幕、赠送直播间礼物等方式与主播进行互动,这些互动可以增加观看者与主播间的亲密度。给主播直接“充电”(B 站在线打赏功能),还能领取相对应的粉丝勋章,彰显自己的粉丝身份。这些举措都拉近了主播与受众间的距离。通过这些文字符号、身份象征符号,主播与受众在直播间内统一了

15、符号的象征意义,把陪伴学习转换成一种学习仪式。每次评论、弹幕的互动,都凝聚着大家对于学习的期待与努力,这些“打卡”所指符号的背后是学习情感的传递,而观众学习的时长转换为在线观看直播间的时长,学习的认真程度背后是累计的积分数值与不断提高的亲密度、粉丝勋章。这些数值的变化,加强了观看者对直播间的认同感,达成了与主播之间更为深层次的交流行为。3 直播间下学习行为的偏移学习直播间作为一个虚拟的自习场域是多方参与的结果,由作为学习主播的“演员”和作为观看者一起学习的“观众”共同组成,台上、台下的人彼此间的互动,带来了积极的学习行为,但反之,也加深了“演员”的“表演”程度以及“观众”的错误附和行为。3.1

16、 学习主播“前台”学习行为的偏移学习直播间最显著的功能是“陪伴学习”,学习主播角色身份的核心是“学习”。然而,主播难免会为了直播间热度及观看人数这种学习之外的事情劳心费力。一是直播间的硬件设施。作为一名主播最基本的职业要求,就是需要一台能够长时间在线且网络流畅的电子直播设备,用来满足直播的时长需求,因此摄像机、收音设备都需经过主播前期的筛选、调制。二是直播间的软件装修。B 站学习直播间的直播主界面大多简洁留白多并附有每日计划表,呈现精简化、高效化的特点。但每个直播主都拥有自己的专属风格,小到直播间页面的字体、字号选择,大到直播间各种物件摆放都有区别,这些风格的呈现需要主播前期精心的选择与准备。

17、三是主播与受众间的互动。在直播过程中,学习主播需要维护与受众间的关系。首先,直播间为主播与受众提供了彼此交流的沟通渠道,无论是弹幕区、动态评论区还是私信,主播和受众都能进行直接的交流行为,因此有些学习主播会在“课间休息”时间或者下播前回答受众问题,或选择直播开麦,进行友好地交流。其次,为了维护直播间学习环境的和谐,主播会在评论区置顶被频繁提及的问题,避免直播间被重复问题刷屏。或直接设置评论禁词,保护评论区、弹幕区的健康生态。这些都需要主播在专注学习之外花费时间。四是经济原因。“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给行业带来发展的新动力。作为直播的类型之一的学习直播即是“互联网+学习”的形式,通

18、过互联网构建一个虚拟的学习场所,不仅促进学习进步,同时带来经济效益。网络主播与潜在消费者的受众进行情感互动,与商户端直接合作,成为市场调研和拓展的助力者,由此催生出大量消费行为5。学习主播一方面通过粉丝打赏、礼物赠送在平台上赚取收益,另一方面直播间的各种物件,例如阅读架、文具、水杯、灯具、电子设备、学习软件等,总是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因此有些商家会私下与主播联系进行经济合作,主播通过“带货”来赚取收益。这些事情都会影响主播对学习的专注,减弱学习驱动力。3.2 舞台下的“观众”学习行为的偏移直播间观众观看学习直播的初衷是为了激励自己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达到预想中的学习效果。

19、在直播间中,来自外界以及(下转第116页)2023年第1期 NEW MEDIA RESEARCH116新媒体研究(上接第90页)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4(1):64-69.5 汪青云,章鹏举.媒介仪式塑造国家认同的节点与主题J.青年记者,2020(15):48-49.6 刘小波.符号互动与泛符号化:流行音乐的传播机制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44(8):105-111.7 王擎,揭其涛.认同、叙事与国家形象:抗疫纪录片的媒介仪式建构分析J.新闻春秋,2021(1):53-58.8 刘国强.场景体验和临场叙事:“云综艺”的传播仪式观J.当代电视,2020(6)

20、:58-62,67.9 NIEDENTHAL P M,BARSALOU L W,WINKIELMAN P,et al.Embodiment in attitudes,social perception,and emotionJ.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2005,9:184-211.10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38.11 郭鸿.对符号学的回顾和展望:论符号学的性质、范围和研究方法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5):9-12.12 刘颖洁.从哈布瓦赫到诺拉:历史书写中的集体记忆J.史学月刊,2021(3):1

21、04-117.13 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M.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22.个人的原因,容易分散参与学习观众的学习专注力。学习的过度仪式化造成学习行为本身的错位。直播间的打卡行为、观看时长,提高了观众的积分与亲密度分值,带给了观众沉浸式学习的满足感。然而学习成果终究不等同于直播间分值的高低,沉浸于自我感动,反而对学习有所阻碍。有些观众则会在观看直播的同时选择性地购买主播同款物品,这些物品折射出主播象征的符号价值,背后代表的是肯定主播人设的行为以及对其学习行为的模仿。然而物品的拥有并不能替代学习付出的努力。开放的学习平台分散学习行为的专注。与其他类型的直播间相反,学

22、习直播间最好的氛围不是在于弹幕的热闹、评论区的留言和刷屏的礼物,而是在于直播间的专注与安静。学习直播间作为开放平台,主播在镜头下的学习行为受到场外的监督,然而场外观众则全靠自觉。有些观众在弹幕区闲聊、提问主播私人且无关的话题,严重干扰了学习环境。4 结语当今时代,网络技术发展,人们浸润在便捷的技术中得到发展与满足。学习直播间打破了空间与时间的物理区隔,为广大受众提供了学习场所。学习主播运用文字、视觉、听觉符号构建了一个意义共享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尽力地展现自我,观众与主播、观众与观众间的良性互动,增进了彼此的情谊,共享了更好的学习方法,这种陪伴式学习也带来了实现学习预期目标等积极向上的影响

23、。但也应看到,学习直播面临着质疑其背后动机与学习成果的问题。如学习主播到底是为了学习还是直播,学习直播对学习有用还是观众与主播的自我感动这些问题从学习直播出现便一直萦绕不散。可以看到,学习主播的角色异化,背后不仅是过度的表演,还有商业资本的渗入。而作为观看直播的受众,需认识到,学习是个人行为,不是认真打卡与假装努力就能实现学习目标。归根结底需要正视的是,基于良好的学习氛围,学习主体不能把学习与仪式本末倒置,自我感动只会造成虚拟与现实相混淆。参考文献 1 王振林,王松岩.米德的“符号互动论”解义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54(5):116-121,174-175.2 董晨宇,丁依然.当戈夫曼遇到互联网:社交媒体中的自我呈现与表演J.新闻与写作,2018(1):56-62.3 吴明华,张樾.Z世代线上直播学习的行为逻辑及反思J.当代青年研究,2021(6):45-50.4 严三九.沉浸、隐喻与群体强化:网络直播的新景观与文化反思J.学术界,2019(11):140-150.5 王艳玲,刘可.网络直播的共鸣效应:群体孤独虚拟情感消费认同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9,41(10):26-29.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自然科学论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