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川师范大学心理学基础复习参考资料 作者: 日期:2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心理学基础复习参考资料一、填空1、1879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道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被公认为心理科学独立的标志。2、心理学通常把心理现象划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类。3、心理是脑的机能。4、大脑皮层的不同部位有相应的技能分工:额叶语言觉,颞叶听觉,顶叶运动觉,枕叶视觉。5、心理学研究常用的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测验法。6、知觉恒常性有四种:亮度恒常性,颜色恒常性,形状恒常性,大小恒常性。7、德国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遗忘的内容是先多后少.8、梦是睡眠状态下出现的一种想象
2、活动。9、情绪发生的较早,为人联合动物所共有,而感情发生的较晚,是人类所特有的,是个体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10、心理学产生2大源头:来自古代哲学,来自古代的生物学和生理学.11、冯特是近代心理学创始人,精神分析派代表人物:奥地利弗洛伊德,行为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美国华生,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美国马斯洛、罗杰斯,完型心理学代表人物:魏太默。12、“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是感觉的适应“万绿从中一点红-知觉的选择性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一般为72个组块.作家写小说、设计师描绘蓝图,艺术家构思新作-创造想象。读科幻小说,人们想象出未来世界的景象,听梁祝随之想象故事情
3、节-再造想象熊和鱼掌不可兼得-双趋冲突前有断崖,又有追兵-双避冲突一个人既为炒股的丰厚利益所吸引,更为股市的高风险而担忧-趋避冲突人在得意时感到精神爽快,事事顺心,干什么都起劲,失意时,则整天愁眉不展,事事枯燥乏味-心境在应激状态下,人可能两种表现:目瞪口呆,手足无措,陷于一片混乱之中.急中生智,冷静沉着,动作精确行动有力,及时摆脱险境。火灾,地震,突遭袭击,参加重要比赛,考试应激状态出现的原因.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文档为个人收集整理,来源于网络二、简答:1、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教师应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观察任务,学生应明了、理解观察的目的和意义。要有充分的观察准备,提出观察的具体方法,制
4、定观察的计划.在观察中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有针对的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还要引导学生学会记录并整理观察结果,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写出观察报告、日记或作文。2、根据遗忘规律应如何组织学生进行合理复习?及时复习复习方式的多样化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合理分配复习时间掌握复习的量3、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创造性活动,增强创造意识.保护好奇心,激发求知欲加强发散思维的训练。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4、无意注意产生的条件?刺激物本身的特点:a。刺激物的强度b。刺激的变化和运动c。刺激的对比d。刺激的新颖性人的主观状况:a。需要和兴趣b.情绪与期待c.知识
5、经验d。身心状态5、简述不良情绪调节的方法(情绪健康与情绪调节)合理发泄转移自我控制自我安慰幽默升华6、意志行动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有明确的目的性以随意运动为基础与克服困难相关联7、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注重学生早起能力的培养加强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基础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基础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8、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9、怎样根据气质特征进行教育?P155-156(四条)10、“狼孩”故事的分析P14-15本文为互联网收集,请勿用作商业用途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第一章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心理现象和心
6、理活动规律的科学。2.心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是探索心理现象的事实、本质、机制和规律,包括描述和测量、解释和说明、预测和控制。3.人的心理活动分为个体心理与社会心理。 个体心理:心理过程: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个性差异:气质、个性、人格4。人的一切心理活动,就其产生方式来说,都是脑的反射活动。其环节有:开始环节中间环节-终末环节5.客观现实是人的心理活动的源泉.社会生活条件是人的心理基础.一心理学源流 1.1879 冯特(德),莱比锡大学,世界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2。构造主义:冯特、铁钦纳 研究人们的意识,即人对直接经验的觉知内省法 经验分为:感觉、意向、激情三元素 3。机能主义:詹姆斯
7、(美) 研究意识的功能和目的,而不是结构 “意识流”心理学研究不应局限于实验室内,还可采用观察、测验、问卷调查等 4.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韦特海默、苛勒、考夫卡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5.行为主义:从根本上改变心理学发展进程华生(美) 研究可观察外显行为 反对内省法 采用实验法 强调后天环境决定论 6.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奥地利) 从变态心理角度研究正常人 潜意识(人类自尊心3次打击:人不是宇宙中心、人是由猿进化而来、精神分析学派潜意识) 7。认知心理学:认知过程中各种心理活动 8。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罗杰斯 以正常人为研究对象,研究人类有别于动物的一些复杂经验 9。心理学:基础心
8、理学、应用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中出现最早的学科.二心理学研究方法(p23) 观察法、调查法、个案研究法、实验法1.观察法:自然观察法、控制观察法2。调查法: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3。个案研究法4.实验法:现场实验、实验室实验第二章1。心理是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第三章一需要1.需要: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人从事各种活动的基本动力,一切有机体活动的积极性源泉。2.需要特征:对象性、动力性、社会性。(p66)3。需要种类:生物需要与社会需要 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4。马斯洛需要层次论 关系:出现的顺序由低到高; 各层次需要在全人口中所占比例由大到小; 基本需
9、要一旦得到满足,需要强度就会下降 成长需要得到满足,需要强度会增加优点:注重社会正常人的需要,具有普遍性; 有严格结构性、层次性; 客观、准确揭示了人类需要产生的客观规律缺点:忽视了后天社会生活环境的作用; 没认识到高级需要对低级需要的调节作用; 人本主义者,概念抽象二动机 1。动机:直接推动个体从事某种活动的内在原因。 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 2.动机基本功能:激活(激发)功能、引导(指向)功能、维持和调整功能 3.动机分类: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物质性动机与精神性动机、近景性动机与远景性动机、无意识动机与有意识动机、主导性动机与辅助性动机、外在动机与内在动机、正确动机与错误动机4。
10、动机冲突:原则性动机冲突与非原则性动机冲突 双趋动机冲突、双避动机冲突、趋避动机冲突5.动机对行为影响因素取决于:动机本身强弱、个体行为质量(p78)6。归因理论:对成功和失败的解释. 海德:环境归因、个人归因; 罗特:内控型、外控型; 韦纳: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归因和不可控归因 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度、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3维度6因素) 归因理论价值:了解心理与行为的因果关系、根据行为者当前归因倾向预测他以后的动机、有助于提高自我认识7。习得性无助:动机降低、认知出现障碍、情绪失调8.自我效能感:人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
11、班杜拉提出) 自我效能感影响因素:个体成败经验、个体归因方式第四章1。认知过程包括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和言语等心理过程, 现代心理学对认知过程的研究主要是在信息加工观点指导下进行的.一注意 1。注意: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2。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 避免无意注意的不利影响,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 3。注意的特征:指向性和集中性(基本特征)、稳定性、广度(范围)、分配、转移二感觉 1.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 感觉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是其他一切心理现象的基础. 2.感觉基本规律:后像、感觉适应、感觉相互作用(p116)三知觉1.知觉:人脑对直接作
12、用于感官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过程。2.知觉特性:整体性(组织性)、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p119)3。知觉类型: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味知觉;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 运动知觉:真动知觉、似动现象、运动幻觉(诱导运动、自主运动)(p123)四记忆 1.记忆: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2。记忆三个基本环节: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3.记忆分类: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 4。记忆三级加工模式:感觉记忆(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短时记忆:1分钟以内、容量 72个组块 长时记忆:1分钟以上 5。遗忘规律:先快后慢、先多后少。五思
13、维 1。思维: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共同的、本质的特征和内在联系。 2。思维特征:间接性、概括性 3。思维过程:分析和综合(基本过程)、比较、抽象和概括、具体化(p131) 4。思维类型: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形式逻辑思维、非形式逻辑思维; 集中思维(求同)、分散思维(求异与创新)六问题解决 1。问题解决:思维活动的最普遍的形式,突出地表明人的心理活动的智慧性和创造性。 2.问题解决过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 问题表征、选择算子、应用算子、评价当前状态。 3.影响问题解决因素:能否对问题进行适宜的表征,是影响问题解决的最重要的因素。 迁移
14、的作用、原型启发、定势的作用、情绪与动机(p138)第六章一智力 1.智力:包含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能力。 2.二因素论:一般因素、特殊因素 斯皮尔曼(英) (p180) 3。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理论: 卡特尔(美) 流体智力:先天 类比测验和数列完成测验 晶体智力:后天 词汇测验和阅读理解测验 4.多元智力理论: 加德纳(美) 7种8种 学校教育的宗旨应该是开发多种智能并帮助学生发现适合其智能特点的职业和业余爱好 5.1905 比纳西蒙量表,世界第一个智力测验量表 法国 6.智力差异:年龄差异、水平差异、结构差异 7.智力发展阶段:上升阶段、成熟阶段、衰退阶段 8。元
15、认知:实质是人对认识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二创造力 1。创造力:根据一定目的,运用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 标准:创新性、社会价值 2。创造力主要成分: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 发散思维:流畅性(丰富性)、变通性(灵活性)、独特性 (p203)第七章一人格 1.人格:个人在各种交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内在动力组织和相应行为模式的统一体. 2.人格特点:整体性、稳定性、复杂性、独特性、社会性等 3.奥尔波特人格特质论:共同特质、个人特质(首要特质、中心特质、次要特质) 首要特质:最能代表一个人的特点,个人特质结构中处于主导性地位 中心特质:代表一个人的性格的核心成分 4.
16、卡特尔人格因素论:表面特质、根源特质 5。艾森克的特质理论:外向型、神经质、精神质(p214) 6.人格内在冲突: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 本我快乐原则 自我现实原则 超我完美原则 7。人格测验:自陈式测验、投射测验第八章 1。发展关键期:“母亲印刻”、“狼孩” (p244) 2.皮亚杰思维理论(p255) 思维或智慧的发展是整个心理发展的核心,其发展阶段最主要的特点是:阶段出现的先后顺序固定不变,每一阶段都有其独特的图式或认知结构,图式或认知结构的发展是一个连续建构的过程。 四个阶段:.感知动作阶段(02岁),客观永久性,主体概念.前运算阶段(27岁),不可逆性
17、,自我中心主义,“泛灵论.具体运算阶段(712岁),抽象性,可逆性,守恒性.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后),抽象概念第九章 一学习 1。学习:学习者因经验而引起的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2。学习分类:认知学习、情感学习、动作技能学习(依据学习目标) 接受学习、发现学习;机械学习、意义学习(依据学习方式) 3。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观 强调知识结构的掌握和倡导发现学习,学生主动获得知识结构的过程 4.奥苏伯尔认知接受学习观 接受学习是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 5。建构主义学习观(p283)学习是学习者积极主动的意义建构和社会互动的过程.(当代教学和课程改革的基础)人类知识的主观性,学生是信息意
18、义的主动建构者 6.学习策略:学习者为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用以调节个人学习行为和认知活动的一种抽象的、一般的方法。第十章 1。皮格马利翁效应:人们基于对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期望效应) 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一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所期待得到的学生的学习结果. 2。行为目标:用可以观察和可以测量的学生行为来陈述的目标,用预期学生学习之后将产生的行为变化来陈述的目标. 马杰行为目标三要素:可观察的行为、行为发生的条件、可接受的行为标准(p308)二学习准备 1.学习准备:使新的学习成为可能的学生的身心发展条件,是学习的内部条件,是教学的起点. 2。学
19、习准备包括:生理机能、智力、情趣、社会性、学习策略、知识基础 3。最近发展区:指个体不能独立完成,但在有能力的教师或同伴的帮助下就能完成的学习任务范围。三教师威信 1.教师威信: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是一种可以使教师对学生施加的影响产生积极效果的感召力和震撼力。 2.教师本身的条件对教师威信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建立教师威信的途经: 。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基本条件).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注重良好仪表、风度和行为习惯的养成。给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做学生的朋友与知己四教师教学监控能力 1.教师教学监控能力: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成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在教学的全过程
20、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 2.教师教学监控能力三方面: 。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的事先计划和安排;.教师对自己实际教学活动进行有意识的监察、评价和反馈;.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调节、校正和有意识的自我控制3.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提高:(p330)。角色改变技术;.教学反馈技术;。现场指导技术五教师教学效能感1。教学效能感: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能力的主观判断.2.教学效能感:一般教育效能感、个人教学效能感(p331) 3.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提高: 社会上:。树立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学校建立一套完整、合理的
21、管理制度和规则并严格执行;。学校努力创造进修、培训等有利于教师发展和实现其自身价值的条件;。良好校风建设、提高福利待遇 教师:.形成科学教育观,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教育实践;.向他人学习,观摩学习;。对自己教学进行总结反思,不断改进六课堂心理气氛1.课堂心理气氛:课堂教学中,通过师生的相互作用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综合的群体心理状态,包括教师和学生的注意状态、知觉状态、思维状态、情绪、情感状态、意志状态和定势状态等。2。课堂心理气氛调控:(p336)。增加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投入,建立融洽的师生感情关系;。采取民主的领导方式对待学生;.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题
22、一。 学习动机的激发(p92) 1。设置合理目标 (具体的、短期内能实现的、难度适中的目标;目标的可接受性) 2。有效利用反馈与评价 3.增加学习任务的趣味性 (教师教学方式变化、选择能吸引学生兴趣的材料) 4.合理运用奖励与惩罚 5。科学利用竞争与合作 6。向学生表达明确可行的期待 7。增强自我效能感 (形成适当的预期、提供挑战性任务) 8。进行归因训练大题二. 影响遗忘的因素(p129) 1。时间因素的制约 (先快后慢、先多后少) 2。识记材料很重要时,一般不易忘记 3.识记材料的性质对遗忘进程有影响 (有无意义、形象与抽象、熟练程度等) 4.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对识记效果都有很大的影
23、响 5。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效应对识记也有重要影响 (开始与末尾好,中间差;前摄抑制、后摄抑制)大题三. 增强记忆方法(p130) 1.直观形象法 2。图表法 3。谐音记忆法 4.归类比较法 5.联想法 6。歌诀法大题四. 智力开发(p198) 1.学科教育中智力开发 .将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再现型教育转变为以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为主的发现型教育.教学内容上,扩大学习范围,强调知识的综合和相互渗透.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上的变革. (发现法) 2。元认知与智力开发 3。自我效能感与智力开发 。激发智力活动;.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控制学习行为大题五。 培养创造力的途经与方法(p204) 1。创造有利
24、于个体创造力发展的环境(社会文化、家庭、学校)2。实施教育创新,开展创新教育.改革评价机制。改革现有课程(强化哲学、艺术,注重潜在课程的作用).重视健康人格的培养.培养非逻辑思维能力(发散性思维、逆向思维等创造性思维)3.具体方法:。智力激励法;。信息交合法;.联想法;。综摄法大题六。 人格的形成影响因素(p216)1。遗传的作用气质:与生俱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由遗传和生理决定的心理和行为特征。2。环境的作用 (产前环境与出生过程;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社会阶层;社会文化)大题七。 培养健全人格 1.形成健康的体魄; 2.健全的学校教育(培养学生能力、人际交往等); 3.和谐家庭环境(父母教养方式、家庭氛围); 4.人格的自我教育(树立正确人格目标、建立健康人际交往关系、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大题八. 学生学习的特点 1.在教师的系统指导下进行; 2。有明确的目的和计划; 3.内容时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 4.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 5.学生学习在教育情境中和在教师指导下,自主而策略地获得间接经验的过程大题九. 创造性心理构成 1.创造性认知特征:智力、思维、认识风格; 2.创造性人格特征:坚持性、自赏性、自主性; 3.创造性动力特征: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动机内在动机、情绪激情Created by LH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