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word完整版)口腔组织病理学名词解释(1)【名词解释】1,鳃弓:胚胎第4周,原始咽部的间叶细胞迅速增生,形成左右对称的背腹走向的6对柱状隆起,与6对主动脉弓动脉相对应.2,鳃沟:相邻鳃弓之间、在体表侧的浅沟.3,咽囊:鳃弓的内侧、与鳃沟相对应的是原始咽部,表面衬覆的内胚层上皮向侧方增生呈囊样。4,颈窦:第2腮弓生长速度快,朝向胚胎的尾端,并覆盖了2、3、4腮沟和3、4、5腮弓,与颈部组织融合。被覆盖的腮沟与外界隔离,形成一个暂时的由外胚层覆盖的腔称为颈窦.颈窦在以后的发育中消失.5,面突融合:面部发育过程中,面部突起和突起之间在生长过程中发生表面的外胚层相互接触、破裂、退化、消失。6,面突
2、联合:面部突起之间的沟随着面突的生长而变浅、消失。7,侧鼻突:嗅窝两侧的2个突起称侧鼻突。8,球状突:胚胎第5周,中鼻突生长迅速,其末端出现两个球形突起称球状突。9,唇裂:球状突和上颌突未联合或部分联合,多见于上唇。10,面裂:上颌突、下颌突未联合或部分联合导致横面裂;上颌突、侧鼻突未联合导致斜面裂.12,联合突:在第二、三、四腮弓的口咽侧,奇结节的后方,间充质增生形成一个突起称联合突,由第三腮弓形成.13,奇结节:胚胎第4周时,在下颌突的原始口腔侧,内部的间充质不断增生,形成3个膨隆的突起。其中两侧两个对称的隆起体积较大,称侧舌隆突。在侧舌隆突稍下方中线处为一个小突起,称奇结节。14,菱形舌
3、:舌盲孔前方的菱形或椭圆形红色区。15,釉结:在牙胚中央、内釉上皮局部的增厚,可能是细胞分化、牙形态发生的调节信号中心。16,牙板:胚胎第7周,原发性上皮带向深层生长,分裂为两个向颊(唇)方向生长的上皮板称前庭板,位于舌(腭)侧的上皮板称为牙板。牙板将分化为牙胚。17,牙胚:由成釉器、牙乳头、牙囊组成,牙板上皮、外胚间叶相互作用,最末端细胞增生发育为牙胚,最后发育为牙体、牙周组织。18,成釉器:经过蕾状期、帽状期、钟状期,将来形成牙釉质。钟状期分为四层-外釉上皮层、内釉上皮层、星网状层、中间层.19,牙乳头:成釉器下方的球形细胞凝聚区,将来形成牙本质、牙髓。20,牙囊:成釉器外周的间充质细胞呈
4、环形排列,牙囊发育成牙骨质、牙周膜、固有牙槽骨.21,牙蕾:牙板末端的上皮细胞迅速增生,形成圆形或卵形的上皮芽,如同花蕾,周围有间充质细胞增生。22,上皮根鞘:牙根开始发生时,外釉上皮、内釉上皮在颈环增生,向根孔生长,星网状层、中间层不出现在增生上皮中。23,上皮隔:上皮根鞘离开牙冠朝牙髓方向45弯曲,形成盘状结构。24,颈环:外釉上皮、内釉上皮相连处,在上皮根鞘发生中有很大作用。25,缩余釉上皮:牙釉质发育完成后,成釉细胞、外邮上皮、星网状层、中间层结合成一层鳞状上皮,覆盖在釉小皮。26,釉小皮:,牙冠形成后,成釉细胞变短,细胞器减少,釉质表面分泌一层无结构的有机物薄膜覆盖在牙冠表面上。27
5、,釉珠:附着于牙骨质表面的釉质小块,大小似栗粒、球形,多位于磨牙根分叉内或釉牙骨质界附近的根面。28,原发性上皮带:胚胎第5周,未来牙槽突区的外胚间叶组织诱导上皮增生,依照颌骨外型形成的马蹄形上皮带。29,胎生牙:在出生时或出生后23个月即萌出的乳牙。多见于下颌乳切牙.30,融合牙:牙发育时期两牙胚交融在一同发育而成,其交融部位的牙实质是相连的。31,结合牙:两个发育完成的牙,增生的牙骨质结合在一起,但牙实质是分开的。32,畸形中央尖:牙外突,在恒前磨牙、磨牙的中央沟或颊尖舌侧嵴上的牙尖样突起.33,畸形舌侧尖:前牙的牙外突,前牙牙面上轮廓清楚的副牙尖。34,氟牙症:又称氟斑釉,由于过多的氟进
6、入机体形成的。氟化釉质的组织学特征为过度矿化和矿化不全相。35,绞釉:釉质牙本质界内2/3的釉柱弯曲,牙切缘、牙尖弯曲更明显,增强对咬合力的抵抗.36,釉板:是垂直于牙面的薄层板状结构。可以贯穿整个釉质的厚度,在磨片中观察呈裂隙状结构。37,釉丛:起自釉质牙本质界向牙表面方向散开,呈草丛状 ,与釉柱间质和柱鞘关系密切。其高度约为釉质厚度的1/4-1/3.38,釉梭:是起始于釉牙本质交界伸向釉质的纺锤状结构,形成于釉质发生的早期。在牙尖及切缘部位较多见.39,新生线:在乳牙、第一恒磨牙的釉质磨片,一条加重的生长线。40,限制板:牙本质小管内壁衬有一层有机薄膜,含有较高的糖胺聚糖,调节牙本质矿化.
7、41,管周牙本质:牙本质的横剖磨片,围绕成牙本质细胞突起的间质与其余部分不同,呈环形的透明带,构成牙本质小管的壁。矿化程度高,胶原纤维极少。42,管间牙本质:位于管周牙本质之间。胶原纤维较多,基本上为I型胶原,围绕小管成网状交织排列,与小管垂直,矿化程度较管周牙本质低。43,球间牙本质:牙本质钙质小球之间遗留的未被钙化的间质.44,托姆斯粒层:牙纵剖磨片中,根部牙本质透明层的内侧有一层颗粒状的未矿化区。45,前期牙本质:成牙本质细胞和矿化牙本质之间的一层尚未矿化的牙本质。1012m厚,发育完成的牙比正在发育的牙的形成速度慢,所以前者的前期牙本质比后者薄。前期牙本质与矿化牙本质的界限清楚,不规则
8、形,可见钙化小球.46,原发性牙本质:牙发育过程中形成的牙本质,构成牙本质主体。47,继发性牙本质:牙根发育完成,牙和对合牙建立了咬合关系之后形成的牙本质为继发性牙本质。本质上是牙本质的增龄性变化,形成速度慢。48,修复性牙本质:也叫第三期牙本质或反应性牙本质。当牙釉质因磨损、酸蚀、龋等受损,深部牙本质暴露,成牙本质细胞受到刺激,部分发生变性;牙髓深层的未分化细胞取代变性细胞,分化为成牙本质细胞,与尚有功能的成牙本质细胞共同分泌牙本质基质,继而矿化成修复性牙本质。49,透明牙本质/硬化性牙本质:矿盐沉着而矿化封闭小管。50,死区:因磨损、酸蚀或龋等较重的刺激,小管内的成牙本质细胞突起变性、分解
9、、小管内充满空气。用透射光显微镜观察,这部分牙本质呈黑色。51,罩牙本质:最先形成的一层紧靠牙釉质、牙骨质的原发性牙本质。在冠部叫罩牙本质,在根部叫透明层。52,Raschkow丛:髓室内神经纤维分散呈放射状,近多细胞层形成神经网.53,龈谷:在后牙,颊侧和舌(腭)侧龈乳头顶端位置高,在牙邻面接触点下相互连接处低平凹下,像山谷故称龈谷 。54,结合上皮:是牙龈上皮附着在釉质、牙骨质表面的部分。无角化的鳞状上皮,呈扁平状,长轴与牙面长轴平行,无上皮钉突。如果受到刺激,上皮钉突增生,伸入结缔组织中.55,点彩:附着龈色粉红,质坚韧,表面呈桔皮状,有许多点状凹陷称点彩.增强牙龈对机械摩擦力的抵抗,但
10、在炎症水肿时,表面点彩可消失而变为光亮。56,上皮剩余:在牙周膜中,邻近牙根表面的纤维间隙中可见到小的上皮条索或上皮团,与牙根表面平行排列,也称Malassez上皮剩余。牙根发育期上皮根鞘残留下的上皮细胞。57,牙骨质小体:在牙周膜中的圆形钙化小体,单个或多个同时存在,游离于牙周膜中或附着在牙骨质外表.变性的上皮细胞发生钙化可形成。58,牙槽嵴:牙槽窝在冠方的游离端。59,筛状板:衬于牙槽窝内壁,包绕牙根与牙周膜相邻,在牙槽嵴处与外骨板相连,一层多孔的骨板。60,龈乳头:牙龈呈锥体状充填于邻近两牙的牙间隙部分。61,游离龈:牙龈边缘不与牙面附着的部分,半月形弯曲、游离可动,色泽比附着龈红。62
11、,龈沟:游离龈与牙面间的狭小空隙,正常深0。5-3mm,平均1.8mm。63,不全角化上皮:依次为角化层、颗粒层、棘层、基底层,角化层细胞仍然有残存的细胞核,胞质内充满角蛋白.64,非角化上皮:依次为表层、中间层、棘层、基底层。与角化上皮的区别是棘层细胞体积小、细胞间桥不明显。没有角化层、颗粒层。65,生发层:基底细胞和邻近的棘层细胞有增殖能力.66,上皮钉:皮嵴在组织切片上,与表面垂直纵断,可看到有许多伸向结缔组织的突起。其变化对皮肤黏膜病变有意义。67,唇红部:黏膜无小唾液腺、皮脂腺,容易干裂。68,舌乳头:舌背黏膜表面的小突起,包括丝状乳头、菌状乳头、轮廓乳头、叶状乳头.固有层有丰富的毛
12、细血管、胶原纤维、弹力纤维.69,味蕾:上皮内的卵圆形小体,味觉感受器.主要分布在轮廓乳头靠近轮廓沟的侧壁上,菌状乳头、软腭、会厌也有分布。70,半月板:黏液、浆液细胞组成混合型腺泡,前者组成大部分,后者呈新月状位于腺泡的盲端,叫半月板。71,篮细胞:肌上皮细胞位于腺泡和小导管的腺上皮和基底膜之间。体积小、扁平,胞核大而扁,发出48个分支状突起,放射状包绕表面,形似篮子。72,闰管:接腺泡和分泌管,粘液细胞多闰管短;粘液细胞少闰管长。73,纹管:吸钠排钾,转运水,改变唾液的流量和渗透量。74,龋病:在细菌为主的多因素作用下,牙的无机物脱矿、有机物分解,牙硬组织慢性进行性破坏。75,菌斑:未矿化
13、的细菌性沉积物,细菌、唾液糖蛋白、细菌细胞外多糖构成的菌斑基质,外加脱落上皮细胞、白细胞、食物残渣。76,空泡变性:成牙本质细胞内或外有液体积聚,挤压邻近的成牙本质细胞,使其形状发生变化,状似稻草束。77,网状萎缩:牙髓胶原纤维构成网架,中间有积液,成纤维细胞减少,神经、血管、成牙本质细胞消失.78,纤维性变:牙髓内细胞成分减少、消失,纤维成分增多,呈现均质红染的玻璃样变。79,髓石:由于某些刺激,牙髓细胞变性、坏死,成为钙化中心,周围层层沉积钙盐而形成.80,牙髓坏死:牙髓细胞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牙髓结构消失,呈现无结构的红染颗粒。81,牙周袋:牙周炎时,牙龈结合上皮破坏,上皮向根方增殖
14、移位,龈沟病理性加深。82,骨上袋:牙周炎时,牙槽骨水平吸收,牙槽嵴高度降低。83,骨内袋:牙周炎时,牙槽骨垂直吸收,牙槽嵴高度降低不明显,牙根周围的固有牙槽骨吸收、破坏严重,牙周膜间隙增加.84,龈袋:牙周炎时,牙槽骨无吸收、结合上皮无根方移位,牙龈炎症性增生、肿胀导致龈沟加深。又叫假性牙周袋。85,牙周变性:全身系统性病变的一部分,合并感染后加重牙周炎的发展.包括牙周纤维水样变性、玻璃样变、局灶性坏死、病理性钙化等。86,过度角化:角化层过度增厚,角化层细胞核消失、颗粒层明显为过度正角化;角化层细胞核未消失、颗粒层不明显为过度不全角化。87,错角化:又叫角化不良,棘层、基底层个别或一些细胞
15、发生角化。良性角化不良见于高度增生的上皮钉突,恶性角化不良见于原位癌、鳞状细胞癌.88,基底细胞空泡变性:基底细胞内水肿,较轻时叫空泡性变;严重时基底细胞液化溶解,基底膜消失。见于扁平苔藓、红斑狼疮。89,棘层松解:棘层细胞张力原纤维、黏合物质变性、破裂、破坏,细胞间桥溶解,使棘层细胞联系力松弛,严重时失去联系,在棘层形成裂隙或疱。见于天疱疮。90,疱:黏膜皮肤内有液体形成,5mm以上叫大疱,1-3mm聚集成簇叫疱疹。棘层疱因棘层松解而导致;基层下疱因基底细胞变性而导致,可使上皮全层剥离。91,糜烂:上皮表层破坏,为侵犯上皮全层,不留瘢痕。92,溃疡:黏膜皮肤表层坏死脱落、形成凹陷.浅层溃疡只
16、破坏上皮层,不留瘢痕;深层溃疡破坏黏膜下层,留下瘢痕。93,丘疹:黏膜皮肤上凸出的小疹,1-5mm。94,白斑:发生在口腔黏膜上的白色斑块,不能被擦掉,不包括因局部因素去除后可以消退的单纯性过角化,癌前病变.95,细菌性唾液腺炎:由一般化脓菌、结核菌、放线菌感染所致的唾液腺实质炎症,急性唾液腺炎、慢性唾液腺炎、慢性复发性腮腺炎、唾液腺结核、唾液腺放线菌病。96,舍格伦综合征:一种以慢性唾液腺炎、干燥性角膜炎、口干症为临床表现,病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常合并全身性红斑狼仓、类风湿行关节炎等。97,含牙囊肿:囊壁包含一个未萌牙的牙冠、附着于该牙牙颈部的囊肿.98,蛤蟆肿:舌下囊肿,发生于口底的黏
17、液囊肿,多为外渗性粘液囊肿,也可表现为潴留性囊肿。99,牙瘤:成牙组织的错构瘤或发育畸形,不是真性肿瘤.根据组织排列结构分为混合性牙瘤、组合性牙瘤,前者排列混乱、无典型牙结构;后者由形态各异的牙样结构构成.100,牙龈瘤:牙龈局限性慢性炎性增生。分为血管性龈瘤/妊娠性牙龈瘤、纤维性龈瘤、巨细胞性龈瘤。101,牙源性肿瘤:牙源性上皮、牙源性间充质或二者共同发生的肿瘤。102,转移性成釉细胞瘤:良性组织行为、发生转移的成釉细胞瘤,恶性表现在临床行为,转移灶多见于肺。补充103,沙比纤维:穿通纤维,埋在牙骨质、牙槽骨的纤维。104,弥漫性钙化:位于根髓中,有无数个小的钙化点沿着神经和纤维分布。104,牙骨质小体:牙周膜中有时可以见到变形的上皮细胞钙化后的圆形钙化小体。105,福代斯斑:颊粘膜的粟粒状淡黄色小颗粒,异位的皮脂腺。106,牙龈瘤:牙龈局限性慢性炎性增生,分为血管性龈瘤、纤维性龈瘤、巨细胞性龈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