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两个结合”的理论特质、当代价值和实践遵循_崔露雨.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33739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87.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两个结合”的理论特质、当代价值和实践遵循_崔露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两个结合”的理论特质、当代价值和实践遵循_崔露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两个结合”的理论特质、当代价值和实践遵循_崔露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收稿日期:作者简介:崔露雨(),女,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年月理论研究 ,第期总第 期 “两个结合”的理论特质、当代价值和实践遵循崔露雨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长春 摘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既是中国共产党在总结百余年奋斗经验和历史成就过程中所得出的重大科学结论,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两个结合”彰显了唯物史观基本立场和唯物辩证法思维方式的理论特质,筑牢了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理论底蕴,厘清了人类政治文明新形态的生成前提,提供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实践根据,体现了其重要的世界历史意义。

2、通过厘定话语创新和思想革新的建构前提、遵循社会运动和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融通民本思想和人本理念,为 世纪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提供实践遵循。关键词:“两个结合”;实践遵循;理论特质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在中国共产党的百余年奋斗征程中,“两个结合”既是贯穿党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全过程的思想方法论,也是对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凝练与升华的思想理论成果。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周年大会上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一最新论断和科学主张既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规律,也提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创新和中国特色社

3、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在根据和方法指南。通过探析并阐明“两个结合”的理论特质、当代价值和实践遵循,能够更深层次明确“两个结合”的理论立场和理论特色,彰显其时代贡献和时代价值,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创新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提供原则遵循。一、“两个结合”的理论特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其过程不是随意的“加合”和“汇合”,而是始终遵照马克思主义的逻辑架构和思维范式的“融合”和“调和”,保障了其在结合过程中的方向性和稳定性。通过明确“两个结合”的立场遵循和方法遵照,实现对于“两个结合”的深层次认识。(一)理论生成:立足于唯物史观基本立场马克思基于对社会历

4、史过程和社会矛盾运动的研究和考察,揭示了人的社会历史活动规DOI:10.15876/ki.llyj.2023.01.009律 唯物史观。马克思批判了旧哲学中将思想意识和社会现实相互割裂、相互颠倒的唯心主义,也指出旧唯物主义在认识和面对客观世界和事物时,本质上仍具有形而上学性。提出认识社会历史发展过程,把握历史发展规律的新范式,这一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系成为我们继承和坚守马克思主义、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指南。“两个结合”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产物,始终坚持以马克思唯物史观为基本的结合立场。“两个结合”在理论生成过程中,经历了从“第一个相结合“走向“第二个相结合”的结合

5、道路,体现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内在关系和内在逻辑,是对唯物史观的自觉遵循。遵循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原则,“第一个相结合”是“第二个相结合”的现实基础。任何一种思想文化的形成和生存都有其必然的现实土壤,“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世纪中叶,中国内忧外患,处于民族危难时刻。十月革命为中国送来马克思主义,对“第一个相结合”的探索由此展开。随着时代主题和时代需要的发展和变化,以及中国共产党实现思想引领、文化叙事以及意识形态宣传等“实际需要”开始凸显。“第二个相结合”便开始从“第一个相结合”内部衍生和发展。“第一个相结合”即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经济结

6、构和经济关系、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以及时势国情等现实基础相结合,回答了马克思主义是否适合中国的问题。正如马克思所强调的:“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 是 人 们 物 质 行 动 的 直 接 产 物。”随 着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契合性的展开,“第二个相结合”便建立在“第一个相结合”的基础上,是中国 能 够 深 化 马克思 主 义 的 必 要 环 节。而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性和同构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不仅能够救中国还能够发展中国。因此,“两个结合”不是一种顺承关系,而是一种经济

7、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协同发展关系。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第二个相结合”是“第一个相结合”的思想根脉。回顾世界历史发展过程,与中国面临相同历史境遇的国家有很多,但马克思主义能够在中国实现全面深化和内化,这源于 马克思 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最初能够被先进知识分子选择,能够被人民大众接受和认同,其首要的前提便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思维方式、价值理念和思想观念上有着天然的契合性和融通性。习近平对此曾指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科学社会主义的主张受到中国人民热烈欢迎,并最终扎根中国大地、开花结果,绝不是偶然的,而是同我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和广大人民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融

8、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了传统文化中先进的、优秀的思想精华,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型发展,使得马克思主义民族化、大众化,顺应时代所需,符合人心所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顺利推进提供了思想文化基础。(二)理 论 表 达:彰 显 唯 物 辩 证 法 的 逻 辑方式马克思批判地吸 收 了 黑 格 尔 的 辩 证 法 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唯物辩证法,由质量互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等在内的一系列复杂思维和逻辑要素所构成的复杂系统,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基础”。“两个结合”中,“第一个相结合”体现了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统一的社会发

9、展规律,“第二个相结合”体现了民族性和世界性辩证统一的世界历史发展过程规律,同时,“两个结合”之间还存在着理论与实践辩证统一相互作用规律,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思维。首先,“第一个相结合”体现了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关系,即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的辩证统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以普遍性的形式存在的思想理论体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于中国具体实际和社会现实,并在解决中国问题、指导中国发展的同时实现理论创新。“普遍性”只有同“特殊性”相统一才能推动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中国共产主义者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应用也是这样,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

10、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就是说,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有用处,决不能主观地公式地应用它。”革命战争时期,虽然始终是先进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体系指导革命实践,但教条主义和机会主义脱离中国实际、漠视时势客观条件,使得中国革命付出惨重的代价。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正确革命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过程中也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邓小平指出:“把 马克思 主义基本原则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所以我们才能取得胜利。革命胜利以后搞建设,我们也是把马克思主

11、义的基本原则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从而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一个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普遍性的形式顺应了中国具体实际的特殊性,激活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传统,同时在中国释放出巨大潜力和发展活力。其次,“第二个相结合”体现了历史性和现实性的辩证关系,即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文化形态的辩证统一。马克思主义既是一种意识形态,也是一种文化形态,文化是民族精神的根和魂,在理论层面,对于中国文化该如何发展,汤一介曾指出:“可以有两个提法,一个是发展出一个适合现代化要求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一个是发展出一个适合现代化的要求的、吸收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文化。”面向中国文化的发展,既不能抛弃

1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需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实现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在实践中,毛泽东将“第二个相结合”付诸精神文明实践中,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实践过程中,不断将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转化为民族化风格和大众化语言形式,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先河,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维方式、思想精华和价值理念,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在中国扎根、开花、结果。最后,“两个结合”之间具有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规律。毛泽东认为:“化 者,彻头彻尾彻里彻外之谓也”,“两个结合”囊括了实践应用 和 思 想 文 化 两 个 层 面 的 思 想 内 涵,包 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全部内容。“两个结合

13、”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共同的理论根基和思想指导,分别作用于社会经济基础和思想上层建筑,在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共同目标指向中实现了社会经济基础和思想上层建筑的协调统一。“两个结合”之间反映着理论和实践相互作用关系,“第一个相结合”是“第二个相结合的”的认同基础,“第二个相结合”是“第一个相结合”的实践场域,二者之间不可分割、相互为用、相互促进,在相互作用关系中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现代化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现代化的共同进程。二、“两个结合”的当代价值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探索中,中华民族经历了无数次的苦难和挫折。不断找寻着“以何结合”“何以结合”“结合以何”等基本问题的答案和线索。正如孙中山先

14、生所说:中国几千年以来社会上的民情风俗习惯和欧美的大不相同。中国的社会既然同欧美的不同,所以管理社会的政治自然也和欧美不同,不能完全效仿欧美。正因如此,我们在“两个结合”的不断探索过程中,摸索出一条真正能够实现国家繁荣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道路,为世界的和平与稳定贡献理论价值、政治价值和实践价值。(一)筑牢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理论底蕴全人类共同价值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过程中所总结和凝聚的共性价值,不仅是中国发展所应遵照的价值准则,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应遵循的价值立场,是在“两个结合”的路径引导下而逐步生成的。中国共产党不断创新话语表达和叙事逻辑,从“一个结

15、合”走向“两个结合”的过程中进一步夯实了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理论基础,从而拓宽了对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文明向度”的基本理解,通过分析“两个结合”和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内在逻辑理路,能够更加清晰地分析“两个结合”对人类共同价值的理论塑造作用。首先,凝聚全人类的价值共识。在信息化时代下,只有真正形成全人类共同价值,才能自觉抵御各种社会思潮的侵蚀和渗透。马克思主义作为被实践检验的普遍真理,是建设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核心要义,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内生性文化,不仅是建设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资源和精神支撑,也是增强中国人民文化自信的必然选择。在内生性文化和外嵌式文化的结合过程中,即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

16、程中,为全世界的发展中国家开辟独立自主的现代化发展道路提供经验借鉴,以世界人民共同期盼的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共性价值不断引导全球人民正确看待民族文化,真正凝聚人类的价值共识。其次,满足全人类的价值诉求,和平和发展的时代主题是不同国家之间实现协同合作、繁荣发展的基本前提,同时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价值愿景。因此,在“两个结合”的过程中,中国始终秉持着“大同”和“和平”的发展道路。我国所倡导的“和平共处、共同发展、合作共赢”的国际理念,以及塑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发展格局,始终立足于“共同”价值理论。从目标定位、政策制定和贯彻执行都满足以全人类价值诉求为其基本指向。最后,增强全人

17、类的价值财富,在马克思主义为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提供精神力量和思想源泉的同时,中国的成功实践经验也在向全人类诉说着“如何真正走出一条独立自主的现代化道路”。“两个结合”的过程同时也是我国在不断探索适合中国独立发展的先进道路。在历史和时代的双重证明下,中国的道路是正确的道路、辉煌的道路以及奇迹的道路,所形成的理论体系既为世界上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如何走出独立自主道路的方法论,同时也奠定了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理论基础,丰富了全人类的价值底蕴。(二)厘清人类政治文明新形态的生成前提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人民进行伟大实践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始终立足以人民为中心、强调不同阶层之间合力的人民政治。人民政治之所以能

18、够坚定“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政治立场,不仅是坚持党的领导和唯物史观的必然结论,同时也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人民政治的生成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提升了人民政治的组织性。人民政治作为强调人民之间协同合力的政治新形态,其鲜明特征就在于从差异化的价值诉求中凝聚政治共识、寻求共同利益,始终强调“异中求同”“凝聚共识”。人民政治之所以能够成为非排斥性、非竞争性、非博弈性的政治模式,是因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践层面,正是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总结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

19、所遵照的成功经验,必须始终“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以及必须坚持“民众大联合”的政治模式,才能获得最终的胜利。理论层面,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过程中,其中以“天下为公”“公而忘私”为代表的价值理念激活了人民政治中的民族基因。在马克思主义的引领下引起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共鸣。从民族心理、民族底蕴以及民族文化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从而形成了寻求协同合力的人民政治。另一方面,强化了人民政治的主体性。人民政治作为中国共产党在伟大实践中探索出来的政治形态,始终是寻求人民全过程参与的民主形式。从“第一个相结合”看,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结果。马

20、克思 曾 强调:“人民是否有权为自己制定新的国家制度?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应该是绝对肯定的,因为国家制度一旦不再是人民意志的现实表现,它就变成了事实上的幻想”,必须使国家制度的实际承担 者 人 民 成 为 国 家 制 度 的 原 则。同时,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便高度重视民主的实现形式,从成立初期的“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让“人人起来负责”的政治宣示,表明中国共产党对于人民政治的初步尝试和探索。如今所形成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即在空间和时间的双重维度下给予人民更为完整的民主行使权,这正是在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才得以形成的。从“第二个相结合”看,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产物。群

21、众史观作为 马克思 主义基本原理的建构前提,始终强调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同 中 华 优 秀 传 统 文 化 具 有 同 构 性。在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指引下,“以民为本”“民为邦本”的优秀传统文化理论被进一步激活,从而进一步激活了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基因,夯实了人民政治的人民立场。(三)提供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实践根据现代化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实践趋向,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时,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探索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道路,此时虽然未明确提出“两个结合”命题,却以一种思想方法的形式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形成的重要思想方法,也是 继 续 指 导 社 会 主

22、义 现 代 化 进 程 的 思 想坚守。从道路前提上看,创新力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前进的根本动力。“两个结合”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创新原则,新道路中的“新”,既表明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动力要求,同时也明确了“两个结合”自身的创新特性。“两个结合”始终是创新之路上的相互结合,韩非子五蠹 所记载的“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表明道路发展需要以创新作为基础,这始终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生成前提。立足社会现实发展新趋向,敢于提出新的理论,才能有机会成为变革社会的强大力量。从毛泽东所强调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邓小平提出的改革开放伟大举措,再到习近平所强调的“变革创新

23、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都体现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创新原则。从道路目标上看,“两个结合”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共富理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体中国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的伟大实践探索,在“两个结合”的作用下中国的经济制度得以实现优化。经历了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转变,在保障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和人民利益的同时,最大程度激发市场活力。中国古代社会的能人先贤在解决社会问题时所强调的“富足社会”,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其中心环节而展开。论语学而篇记载“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就什么是共同富裕、如何实现共同富裕、实现什么样的共同富裕

24、做出了回答,并在不断地实践探索中得出了“不贪天下之财,而天下共富之”的道路主张。这同马克思所强调的“把生产发展到能够满足所有人的需要的规模”以及“把资本变为公共的、属于社会全体成员的财产”具有共通性。从道路遵循上看,“两个结合”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和合思想,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做到始终强调“大联合大团结”的道路模式,传达出寻求和平发展的“和合”原则,突出其“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图共赢”的政治主张。这既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话语原则,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逻辑术语。汉书 记载“今人主和德于上,百姓和合于下,故心和则气和,气和则形和,形和则声和,声和则天地之和应矣”,以及 中庸 记载“中也

25、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其中都蕴含着“和而不同”“厚德载物”的包容态度,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乃至人类命运共同体得以形成并实践的基本遵循。三、“两个结合”的实践遵循实现“两个结合”应聚焦于对实践路径的探索。通过厘定“两个结合”自身的实践特质、实践前提以及实践要点,实现 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化和发展,从而拓宽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解释路径,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性发展。(一)旗帜引领:厘清话语创新和思想革新的基本遵照纵观历史发展变迁,通过透视中国共产党的百余年奋斗史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强大的生机活力。中国共产党“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重要因素是始终

26、坚持马克思主义。因此,在“两个结合”过程中必须明确指明马克思主义的鲜明指导地位,这是强化话语创新、推进思想革新的根本前提。一方面,明确话语创新的基本要求。话语表达作为理念传播的外在形式,始终围绕着话语内 容 而 展 开。在“两 个 结 合”过 程 中,明 确马克思主义作为“核心话语”的权威地位,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内生价值”的文化属性。话语创新应始终坚持以实现人的自由发展、保障社会和谐稳定、推动国家复兴等方面而展开,并以更高效率、更多元化的形式将全新的理论予以传播。明确话语“内容”和话语“形式”在话语创新中的双重作用。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民族化、多样化的话语表现形式,在表达过程中始终高

27、扬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同时,不断深化中国共产党在实践过程中的理论探索,遵循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现实,以中国实践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夯实思想革新的基本遵循。思想革新作为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环节,是创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必由之路。在思想革新过程中要坚持“守正创新”的基本逻辑范式,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鲜明旗帜为指引、以 马克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为 遵 循。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的时代问题、社会问题以及实践问题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创新,才能够真正将思想伟力转化成推动革命事业的前进力量,并且引领中国实现一次又一次的变革。

28、(二)规律遵循:遵循社会运动和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掌握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其关键就在于能够始终把握好社会运动的本质特征和历史发展的前进规律。“两个结合”在与现实融合的过程中必须始终以实际情况为行动原点和价值准则,在不断创新的理论和实践中抓住基本的发展原则。“两个结合”是“现实的结合”。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成就辉煌伟业,其核心要素就是兼具了革命性和现实性,而革命性又以现实性为基础。历 史 证 明,革 命 脱 离 了 现 实 就 会 出 现“左”或者“右”的错误,严重影响结合的方向性和正确性。因此,“两个结合”必须始终“以现实为先导、以规律为遵循”。在面对任何历史难题时,都应该

29、以现实问题为基本着力点,才能得以形成强大的历史合力,从而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否则,脱离社会问题空谈“两个结合”则会陷入“无的放矢”的困境,“悬浮式”的结合模式不仅不能够实现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完美契合,反而会造成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脱节和对立。“两个结合”是“历史的结合”。“两个结合”不能脱离历史经验而“随意”结合,历史经验证明了“两个结合”应该以马克思主义为“主轴”,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副轴”,从而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确赋能。这种“结合经验”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体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两个结合”在发挥重要指导作用的同时

30、,也回答了“何以结合”“以何结合”“结合以何”等基本问题,都应该成为当下结合的重要经验,虽然时代主题发生了变化,但透过“两个结合”重要思想的内在本质规定,可以厘清当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建构理路和经验遵照,在“两个结合”的经验指引下,才能够更好地将历史使命和现实承续加以融合。(三)核心聚焦:实现民本思想和人本理念的融会贯通“两个结合”的终极旨归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立足于唯物史观,指出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前提和主体,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要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历代重要思想家和政治家都将民本思想视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内容,淮南子氾论训 中的“治国

31、有常,而利民为本”、孟子尽心下 中“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诸多论述都体现了人民在国 家 治 理 和 社 会 稳 定 中 起 到 重 要 作 用。“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路线,也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路线”,群众史观既是“两个结合”的产物,也是“两个结合”在实践中所要遵循的原则。一方面,人本理念是“两个结合”的遵循主线。自唯物史观诞生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逻辑范式,不断通过历史实践来优化民主实现形式。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内忧外患、民生凋敝,中国共产党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为人民而生。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表达了中国共产党的价值立场和价值

32、信念。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人民解放;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实行改革开放,中国摆脱积贫积弱的落后面貌,提升了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新时代,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由此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的全部历史过程,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求解放、求富强、求幸福的奋斗史,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人民至上是“两个结合”的理论结晶、实践总结和价值旨归,也应是未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的实践遵循。另一方面,民本思想是“两个结合”的重要凭借。民本思想作为古代诸子百家共同的政治主张,其中就蕴含着传

33、统社会体系架构中对于“民”的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同于西方文化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其自身的“民族历史性”。民本思想作为贯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谷梁传桓公十四年 中有言“民者,君之本也”;新书大政上 中有言“闻之于政也,民无不为本也。国以为本,君以为本,吏以为本”;孟子离娄上 中“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都在强调民始终作为国之根本的地位,这些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直以来的“以人民为中心”密切相关。顺民意、察民生、系民情始终是传统社会高度重视的民生形式,其中惠民、爱民、富民的思想也应该成为“两个结合”的重要参照。但同时,在民本思想中“民”作为“被动的接受者”而不是主动的政治参与者,人

34、们的自我意志不能得到完全实现,从而导致群众的利益无法得到实质性保障。因此,在推进“两个结合”的过程中既要吸纳民本思想中的重民智慧,同时也要融入人本理念中人作为政治主体的重要思想,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始终坚持根源于人民,立足于人民。参考文献:习近平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人民日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习近平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求是,()毛泽东选集:第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邓小平文选:第卷北京:人民出版社,:薛涌追求新的文化目标 访北京大学哲学系汤一介教授书林,()毛泽东选集:第卷北京:人民出版社,: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卷北京:人民出版社,: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卷北京:人民出版社,: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卷北京:人民出版社,:(责任编辑:周凤龙)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自然科学论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