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两翼理论”指导下的高校学...华东师范大学科学明航会为例_涂皘.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33723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2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两翼理论”指导下的高校学...华东师范大学科学明航会为例_涂皘.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两翼理论”指导下的高校学...华东师范大学科学明航会为例_涂皘.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两翼理论”指导下的高校学...华东师范大学科学明航会为例_涂皘.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6 年 5 月 30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三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高校承担着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文化传承创新、服务社会、国际交流合作的职能,是国家创新发展的重要战略力量。“两翼”重要论述内涵丰富意义重大,不仅明确了科学普及的定位,为新时期科普工作指明了方向,还为高校“培养什么样的科普人才、如何培养科普人才以及为谁培养科普人才”提供了全新视角。1 科普创作社团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载体学生社团是由有着共同追求、特长和爱好的学生自发组织形成的一种非正式的群众性组织。高校学生科普创作社团,顾名思义,就

2、是对科普创作感兴趣的高校学生自愿组成的学生组织。从“两翼理论”指导下的高校学生科普创作社团建设以华东师范大学科学明航会为例涂 皘(华东师范大学光华书院,上海,200241)组织育人的角度来看,学生社团能够有效发挥学生的兴趣专长、培育科普专项技能,实现育人目标。一方面,科学普及是科普创作社团的首要任务。华东师范大学学生科普创作社团科学明航会自 2011 年 5 月改建成立至今,始终把培养科普创作人才作为自己的“主责主业”1。通过组织会员参加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举办的“上海大学生科普创作培训班”,举办科普创作沙龙、与科普作家和编辑面对面等活动,全面提升会员科普创作的能力;并与少年儿童出版社十万个为什

3、么 杂志、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中学科技 杂志牵手“联姻”,形成合作伙伴关系,为会员的创作“成果”打通出版发表的“最后一公里”。同时,社团还经常性举办(承办)科普活动、赛事、展演,立足高校、面向闵行、辐射上海。项目“以微科普、微公益为实践载体的高校科普社团活动建设”首批荣获上海市“推进公民科学素质示范项目”称号,形成了学生科普创作社团运作的范式2,3。另一方面,从“两翼理论”的视角来看,科学普及同样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科技创新为科学普及提供了不断的“源头1 2科技视界Science&Technology Vision近几年来,短视频平台发展态势越来越迅猛,发展内容也越来越多元化。泛娱乐化的内容

4、已经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知识类的短视频因其短小精悍、充满知识性与趣味性等特点而越来越成为了人们青睐的对象。但是很多知识类的短视频在传播中存在着缺乏专业人士和团队,存在较多漏洞等问题,容易对受众产生误导。为此,探索知识类短视频的传播策略非常关键。POPULARR SCIENCE PRODUCTION科普创作作者简介:涂皘,党委副书记、在读博士,讲师,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副秘书长,科学明航会负责人。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党团建设、科学传播。社团还通过科学家精神的宣传,做好会员的思想政治引领,使社团成为培育“不忘科学报国初心,牢记科技强国使命”的理工科学生的重要场域,为其不断积蓄科研报国的动力

5、,帮助他们扣好科研生涯的“第一粒扣子”。会员李峰宇撰写的为硫元素代言一文5,就是通过对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选为化学元素周期表上“硫”的代言人华东师范大学姜雪峰教授及其研究成果的介绍,向公众普及了硫元素的相关知识,及姜雪峰教授身上折射出的科学家精神。其次,科普创作社团可以提升公民科学素养,激发学生科研热情,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可见,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的征程上,全民科学素质提升是前提,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是关键,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是途径。高校学生群体恰恰是科技创

6、新大军中不容忽视、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同时他们也肩负着科学普及的重任。科普创作离不开对前沿科技的关注和对科学研究的认识。将前沿科学“科普化”的过程,既是高质量科普的核心要义,也是高校“文化传承创新”“服务社会”职能的体现。科学明航会的会员科学素养整体较高,通过科普创作和活动,在“教学相长”中朝着实现公民科学素养提升、激发自身科研热情的目标不断迈进。近些年,会员的作品不仅聚焦诺贝尔科学类奖项的解读,形成了织宇宙一卷 觅系外行星:解读 2019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锂”想电池 改变世界:解读 2019 诺贝尔化学奖探秘黑洞:宇宙隐匿者的现身沉默杀手:丙型肝炎病毒落网记 构建分子的艺术不对称有机催化等

7、科普文章;也紧跟科技时事发展动态,形成了追月中国梦,扶摇登蟾宫冲向火星火星你好空气变粮食人工合成淀粉探索神秘的地球怒火火山漫谈等文章。再次,科普创作社团可以发挥科普资源“集聚效应”,实活水”。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互相依存、同等重要、互为助力、相辅相成”4。科学明航会的会员以理工科专业的学生为主,他们唯有扎实掌握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才能撰写出“专业上站得稳、读者能信得过”的科普作品;只有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批判思维、创新思维和形象思维,才能使创作的作品更生动有趣、更为耐看。近些年,从社团走出的科普“小作家”不乏在科研一线奋斗的“追梦人”,如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的博士生李晟豪、中

8、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的博士生罗数,等等。他们至今仍笔耕不辍,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科普资源。2 科普创作社团是践行科研育人的重要场域科普创作社团能够形成浓郁的创新文化氛围,在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过程中实现科研育人。首先,科普创作社团可以弘扬科学精神,厚植家国情怀,积蓄学生科研报国的动力。科学明航会虽以科普创作为主打活动,但并不以“科普创作”命名,其原因就是社团在普及科学知识的同时,还承担着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的重要使命,其中尤以“弘扬科学精神”为重。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独立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以及追求真理、崇尚创新、实事求是”是科学精

9、神的实质(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 第九条)。社团在组织会员进行科普创作或科普宣教活动的过程中,会有意识地引导其在科普文章中注重体现科学知识背后的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在科普活动中着力构建“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使科学精神春风化雨润物无声。1 3科技视界Science&Technology Vision POPULARR SCIENCE PRODUCTION科普创作1 4科技视界Science&Technology Vision现思政教育“溢出效应”,提升学生科学传播的效力。高校学生社团是在学校党委领导、团委指导下开展相关工作的,加强党建引领,可以调集一切资源

10、助力社团发展,“在社团活动中融入生动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社团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更好地发挥作用”。科学明航会致力搭建桥梁、创造平台,通过校校、校企、校社合作,形成“学校-企业-社会”三方联动的科普资源共享、科普队伍共建的协同发展模式,有效集聚科普资源。在 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时,科学明航会的会员直面疫情大考、迅速响应,陆续撰写了细菌 PK 病毒如何与细菌和病毒战斗病毒如何从动物传染到人类挥之不去的阴影传染病漫谈抓住新型冠状病毒狡猾的“尾巴”疫苗研发:一场永不停歇的“军备竞赛”病毒捕手 运动真的能提高免疫力吗等文章,并参与学校“传灯者”团队的“战疫云课堂”微课制作。相关文章和视频在“少

11、年儿童出版社十万个为什么”、“江西省教育厅”等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发布,及时向公众普及新冠病毒知识,引导大家辩证地看待疫情,缓解公众因“无知”带来的恐慌情绪。此外,社团申请历年闵行区科普项目并获立项,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紧密结合。会员在社会服务和科普实践中知行合一,增知识、长才干、做贡献,科学传播效力不断提升,形成一定的社会规模和影响,实现了思政教育的“溢出效应”。3 科普创作社团是实现科普科创“两翼齐飞”的重要阵地2021 年 6 月 3 日,以“两翼”重要论述为指导编 制 而 成 的全 民 科 学 素 质 行 动 规 划 纲 要(20212035 年)(以下简称纲要)颁布,标志着我国科学

12、普及工作进入新发展阶段。在“两翼理论”指导下的高校学生科普创作社团终将成为实现科普科创“两翼齐飞”的重要阵地,也必将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做出应有贡献。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下功夫,以弥补当前科普事业发展过程和高校学生科普创作社团建设过程中面临的突出短板6:其一,在体制机制建设上下功夫,转变“重科技、轻科普”的倾向。这是为了解决“两翼”发育不平衡的问题。一段时期以来,“科技强、科普弱”“重科技、轻科普”的现象依旧存在,“科学普及和科技创新同等重要”如何在高校的实践中得以体现,必须要在体制机制上做文章。要谋划落实 纲要 中“推动设立科普专业”的要求,依托高校

13、现有的学科优势和专家资源,成立科普专业或科普研究机构,为科学普及“正名”,使其在高校中“站得住脚”;要研究制定科研人员从事科普工作的激励和保障性条款,适当加大对科研成果的科学普及考核,在职称评定、评优评奖、绩效考核等方面适当向有突出科普贡献的科研人员倾斜,鼓励科研人员当好“科学传播的第一发球员”,一改以往科研人员做科普是“不务正业”的观念;要大力支持科普类学生社团建设,通过选聘科普导师、设立科普专项发展基金、共建科普实践基地等举措,确保学生社团行稳致远。其二,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下功夫,为“两翼齐飞”提供人力资源保障。2012 年,习近平在参加全国科普日活动时强调:“高等院校蕴藏着开展科普教育活动

14、最为丰富的人才资源,在面向社会公众开展科普活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要把这一优势进一步发挥好7。”纲要指出,“要建立高校科普人才培养联盟,加大高层次科普专门人才培养力度”学生科普创作社团蕴藏着丰富的人力资源,既有热衷科普创作的“笔 POPULARR SCIENCE PRODUCTION科普创作1 5科技视界Science&Technology Vision杆子”,又有擅长科普宣教活动设计组织的“活动家”,更有深耕科研一线的“科学家”,如何将这些“散兵游勇”召集起来、将不同高校的科普人才聚集整合,体系化培养,建成一支专业、规范、高效、全面的科普人才队伍,汇聚成高校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两翼齐飞”

15、的磅礴力量,是今后一段时期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可以以科普创作社团为依托,合理设立科普岗位,扶持科普创作人才成长,培养科普创作领军人物;加强科普人才后备队伍建设,善于从科研人员和社团会员中挖掘培育未来的“科学家”和“科普作家”;探索建立科普人才库,完善科普志愿者管理平台,试行科学传播首席科学家制度、建立高端科普智库8。其三,在科普形式内容创新上下功夫,为科普事业发展提质赋能。这是为了让“两翼”飞得更稳更远更好。纲要指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科普内容、形式和手段等创新提升,提高科普的知识含量,满足全社会对高质量科普的需求。”“提升优质科普内容资源创作和传播能力,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

16、”科普事业要长远持续健康发展,必须要在科普的内容、形式和手段创新上努力,提升优质科普内容、设计多元化的科普形式、丰富科普传播手段。科普内容要“聚粉”“吸睛”,善于以多样化的表现形式(文章、视频、影视剧、活动等)传递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升科普的表现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善于运用融媒体矩阵,持续提高科普对象的黏性,培育他们运用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善于创新科普方式,增强精准科普能力9,根据对象分层分类进行针对性科普,让科普更加“接地气”“聚人气”“暖人心”。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翼”的重要论述内涵丰富、意义重大。华东师范大学科学明航会的实践探索证明,以“两翼理论”为指导,建设

17、好高校学生科普创作社团,对培养创新人才、践行科研育人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长远来看,在实现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两翼齐飞”的过程中,在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征程上,在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道路上,高校及其学生科普创作社团必将肩负起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和职责,作出其在科普事业发展方面应有的贡献。参考文献1 大学生科普创作社团“科学明航会”简介 C/.科普创作通讯(2012 年第 3 期 总第 147 期),2012:23.2 王康友,郑念,王丽慧.我国科普产业发展现状研究 J.科普研究,2018,13(03):5-11+105.3

18、 胡芳,刘哲,庄智一.科普产业发展要素分析基于科普相关机构调研 C/.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第二十三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2016:95-101.4 王挺.“两翼理论”的思想源起和内涵认识 J.科普研究,2022,17(1):5-12.5 李峰宇.为硫元素代言 J.中学科技,2019(7):8-11.6 郑永和,杨宣洋,徐洪,等“.两翼理论”指导下科普事业发展路径的思考 J.科普研究,2022,17(1):13-18,32.7 习近平习近平在参加全国科普日活动时强调 广泛普及食品与健康相关知识 提高群众消费安全感和满意度 N.人民日报,2012-09-16(4).8 张仁开,王慜超“.十四五”时期上海科普人才队伍建设思路研究 J.科普研究,2021,16(06):42-49+114.9 庄文辉.落实“两翼理论”做好“普”字文章 J.中国科技财富,2021(1):35-36.POPULARR SCIENCE PRODUCTION科普创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自然科学论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